《诗》评课稿

2020-12-12 稿件

《诗两首》评课稿1

  郑老师所授的《诗两首》,我个人认为,整体上来看,形式比较新颖,设计比较用心,较好地考虑了新课标以及MP项目对教材、能力的要求并较好地达到了这些要求,尤其在交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主动学习方面有很好的体现,老师授课有步骤,学生学习有条理,是一节比较成功的语文课。

  整节课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通过学习《归园田居》复习巩固学诗的三步骤并明确方法:一品音韵美,二品图画美,三品意境美,方法分别是诵读、想象和思考。第二部分是学生运用这种方法小组自学《使至塞上》,巩固学习诗歌的三品方法。

  第一过程所用时间较少,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很快就完成了三品,在学生出现困难时老师适时点拨,使整个过程比较顺利,为第二阶段的学习赢得了时间。

  用小组画画的方式来表现诗歌的图画美并把自己的画用语言表达出来,是这节课的巧妙之处,也是亮点。这个方式体现了小组的合作、交流,语言的表达、对诗歌的理解、想象能力以及与美术学科的交叉,而且这个方式充满吸引力,使得学生的兴趣大增,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学生在讨论交流之后,纷纷将自己的作品拿到前面展示,效果也不错。可以说是小小技巧,作用不小。在学生展示、表述的过程中,老师能够加以适当的引导。

  以上是郑老师比较成功的地方,当然也还有一些不足,如因时间关系,教案与真正的授课过程有较大的出入,第一阶段时学生发言的积极性显得不足,受电教老师的误导,没有用食物投影仪,影响了教学的效果,最后上去展示的组达到五个之多,很没有必要,又导致了拖堂等。

《诗两首》评课稿2

  古诗教学三步走《古诗两首》《锄禾》、《悯农》教学反思

  本课两首五言绝句《锄禾》、《悯农》都是唐代诗人李绅所作,表现了诗人对当时农民的深切同情。为了让孩子们从小学会学习古诗的方法,我分以下三步走:

  一、借插图初步读懂古诗

  课文配有插图,以图激趣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于是在课始,我出示了插图,让孩子们观察图上的内容,说说图上画的农民劳动的情景,再多遍诵读古诗,让孩子们说说自己结合图从诗中读懂些什么?并告之从哪里读懂得。这样一个环节,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观察能力、思考习惯,同时也比较清晰地了解了孩子们掌握知识的程度与水平,方便后面的教学。一部分孩子很敏锐,他们从图和古诗中很快就明白了第一首是写农民伯伯种粮食的劳动场面,从“日当午、汗滴、辛苦”等词看出,第二首诗也写了农民伯伯的劳动,从“春种、秋收”等词看出。从孩子们的回答看出,孩子们虽小,但不乏有思考分析的能力,当然不全面,体悟的不深刻,但是,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有了前面的整体把握,加之后面的细细体会,一定会有不小的收获。我表扬了孩子们,同时,告诉他们,以后碰到古诗,可以先读读古诗,再看看图,再读读古诗,这样就能慢慢弄懂古诗写的是什么内容了。

  二、析字义详细了解诗意

  析字义详细了解诗意,这一步是很关键的,对于古诗的真正理解,必须从字面上去逐字把握。我出示了古诗,然后从题目开始,让孩子们进行理解。我对孩子们说:反复读读,逐字理解,允许你们猜,看谁猜得准!没有了压力,孩子们显然很兴奋,从题目开始,在我的提示下,通过反复读,逐一“猜”着。每一次我的肯定,都给他们带来无穷的动力。就这样,我们就在课堂上猜着,然后又将句子的意思逐一拼装,诗意逐渐变得明朗,每一个孩子都像是打了胜仗的勇士,课堂充满了激情。为了巩固诗意在孩子们心中的印象,我们又玩起了“诗意大比拼”的游戏,还是照老规矩,六个小组进行比赛,看哪个组能将意思说得更完整,可以加以自己的语言,只要合情合理都可以。班上总共也只有34个孩子,所以,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机会参与不是难题。最后,又让同桌进行了过关,每个孩子都完整地将诗意说一遍。

  三、讲背景体会思想感情

  光理解了诗意,不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孩子们很难理解为什么“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于是,我给孩子们介绍了当时社会的现状,让他们体会到尽管农民们一年忙到头,但是换来的还是悲惨的命运。接着,我问孩子们听了之后有什么感受?孩子们都说农民伯伯太辛苦,太可怜了。我又问:我们平时该如何做呢?孩子们表达了要爱惜粮食的决心。最后,我让孩子们再次朗读这两首古诗,再次体会粮食的来之不易和诗人对农民的同情。

  《古诗两首》教后反思

  本课两首古诗都是唐代诗人李绅所作。每首时都是五言绝句。诗句反映了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告诉人们应该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教育学生要爱惜粮食。这两首诗浅显易懂,感情真挚,深受儿童的喜爱。

  教学中,我为了增强教学效果,激发学生朗读的情感,感受到劳动人民的辛勤,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我在教学时创设情景,营造氛围,使学生感受其中。说到动情处,我配乐范读,出示画面,加上有感情色彩的激励语言等等,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也入情入境,充分地体会诗句的意思,提高了教学效率。与此同时,我以读为本,把读和理解、读与想象等有机结合,并不断提高读的要求,让学生边读边思考,学习理解地读,投入感情地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直至会背诵,使学生在读中感受诗词的想象力,领悟诗人的感情。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教学中应多给些时间给学生,让学生自由练读,并且让读得不够的学生再读,这样做既重视了群体活动,同时也注意到了学生的差异,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学生也就能熟读成诵了。

  《锄禾》和《悯农》都是唐代诗人李绅写的脍炙人口的感叹诗。前者写出了烈日下农民辛苦劳作的情景,从而使学生体会劳动的辛苦,认识到应珍惜劳动成果。后者则对当时黑暗的社会进行了抨击。

  这两首古诗在《好书伴我成长》上有过,利用晨读的时间也教孩子们读过,背过,可以说是倒背如流,但是真的要读懂文字背后的含义,一年级的学生可能无法做到,尤其是第二首《悯农》。课上我充分的利用了课文的插图,让学生仔细的观察图画:在烈日炎炎的天气下,农民们在忙着干什么?他们种的地多不多?从而理解了“无闲田”一词。农民们种了那么多的地,按说应该收到很多的粮食,可在图上我们却看到了一位老农却躺在了地里,旁边的孩子在哭泣,小朋友们一看,就说,那个老农是饿死的。那他们的粮食都到哪儿去了呢?很自然的,学生就明白了,粮食都被那些贪婪污吏、地主收走了。“农民真是太可怜了/那些做官的太可恶了。”孩子们说。

  而《锄禾》则为小朋友上了生动的一课。读着“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他们一下子就明白了农民伯伯种粮食的辛苦。而“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句,更是提醒着他们中午在食堂里吃饭时要珍惜每一粒粮食,因为每一粒粮食里边都包含着农民伯伯的汗水。看着课文插图,学生爱惜粮食的情感一下就被激发出来了。《古诗两首》真的很有教育意义哦!

《诗两首》评课稿3

  教材分析:

  《送元二使安西》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篇课文《古诗两首》中的第二首古诗。本单元的文章以人与人之间的爱和真情为主题,体会互相关爱带来的快乐和幸福,引导学生去关心帮助他人。《送元二使安西》是盛唐著名诗人、画家和音乐家王维所著的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王维的好友元二将远赴西北边疆,诗人特意从长安赶到渭城来为朋友送行,其深厚的情谊,不言可知。这首诗既不刻画酒筵场面,也不直抒离别情绪,而是别巨匠心地借别筵将尽、分手在即时的劝酒,表达出对友人的留恋、关切和祝福。这首诗洗尽雕饰、明朗自然的语言,抒发诚挚、深厚的惜别之情,以情意殷切、韵味深永独树一帜。

  根据新课程标准对四年级学生提出的阅读要求和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我从以下三个纬度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会写2个生字,明确多音字“舍”的两个读音,明白“使”、“浥”、“更尽”几个词语的意思,理解整首诗的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过程方法目标:通过自学和小组合作的方法理解整首诗的意思,采用层进式引读法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友人依依惜别的离别之情。

  情感态度目标: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 依据教学目标我也制定出了本文的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整首诗歌的意思,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文。

  2.体会诗人对友人依依惜别的离别之情。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人对友人依依惜别的离别之情。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下面我就从入诗境、读诗文、解诗意、悟诗情、续诗韵、拓诗篇这六个环节来谈谈对这课时的教学安排。

  一、 入诗境

  新课开始,教师可配上古曲《阳关三叠》,饱含深情地吟颂《送元二使安西》这首古诗,

  渲染气氛,营造出诗歌的意境,形成“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课堂基调。

  二、 读诗文

  诗歌短小精练,可以让学生自由多读上几遍。

  三、 解诗意

  本首诗的意思并不难懂,教师不用对诗歌的意思做过多的解释,可以让学生对照着文后的几个注解,使是出使的意思,浥是湿润的意思,更尽就是再饮完的意思,然后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交流对诗歌内容的理解,继而全班交流。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是新课标所倡导的。《新课程标准》指出:“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 教师应努力为学生提供了主动参与合作的机会。

  四、 悟诗情

  自古人生重离别,自古人生又伤离别,因而“送别诗”在古诗词大家中可谓颇具规模的一系,诗人们无一不涉足过这一主题。然而在这浩如烟海的“送别诗”中,王维的这首《送元二使安西》为什么能脍炙人口,流传至今,甚至便被人披以管弦,殷勤传唱,成为送别诗中的极品呢?肯定是有它独树一帜之处。那么诗人王维究竟是怎样表达他对元二这份依依惜别之情的呢?在悟诗情这个环节我们将解决该问题,这无疑是教学中的难点,我想从如下三个方面引导学生突破这个难点。

  1.从好友的角度感受离别之情

  先请学生读一读古诗,诗中哪些地方,能找到元二和王维是好朋友的依据?学生自读

  古诗后进行交流。可以从以下依据得到证实:

  (1)元二,这个名字叫起来非常亲昵,可以推断他们是好朋友。

  (2)从“故人”可以看出他们是好朋友,知己。

  (3)“更”说明他们已经喝了许多杯酒,可见他们的感情很深。

  (4)“尽”说明两人喝酒都一饮而尽,只有好朋友之间才这样。

  此时,教师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这酒。“酒逢知己千杯少”的酒是连心

  的酒,“为此春酒,以介眉寿”的酒是祝福的酒,“何以解忧,惟有杜康”的酒是浇愁的酒,那“劝君更尽一杯酒”是一杯怎样的酒?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回答:这是一杯离别的酒,因为喝完这最后一杯,王维和元二从此分别。这是一杯伤感的酒,好友分隔两地,岂能不令人伤怀?这是一杯无奈的酒,谁愿意与好朋友分离呢?无奈这是朝廷下达的命令,难以违抗。这是一杯祝福的酒,诗人王维祝福元二一路平安,在安西生活如意。这还是一杯??的酒,让学生带着他们的感受,一遍一遍,反复地朗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一句。这层进式步步引读,使学生透过“劝君更尽一杯酒”这似乎平淡的表层看到了它深层蕴涵的深挚情谊。于是每复读一次,学生的感情也随之澎湃升腾。

  2.从渭城的景色感受离别之情

  已经记不清喝了多少杯酒。透过窗外,看到窗外的景色,这种难分难舍的情绪更为强烈。教师可以请学生再读读整首诗,元二和王维看到哪能些景物,离别的愁绪会更浓?

  (1)雨,似乎老天也为他们的分别而伤心。

  (2)柳,如果没有学生提起,教师可以告知学生古人有“折柳赠别”的风俗。因“柳”与“留”谐音,以表示挽留之意。

  体会到因这些景物产生的愁绪后教师又可以采取层进式的引读,古人听到《折杨柳》曲,也会触动离绪,而今天看到满目的青青杨柳怎不伤感别离?小雨还在下着,是想挽留友人的脚步吗?而朋友终将离我而去,怎不伤感别离?雨中送客,想想自己也只身飘泊,而今天朋友也将远走他乡,怎不伤感别离?

  王国维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诗人选取这些景物,自然有意关合送别。而进一步借助这些景物,对“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一句的层层渲染,无疑对诗旨的解读又推进了一步。

  3. 从地域上的距离和差异感受离别之情

  要深切理解这临行劝酒中蕴含的深情,就不能不涉及“西出阳关”。当时阳关离渭城路途遥远,以西还是穷荒绝域,风物与内地大不相同。元二不免经历万里长途的跋涉,备尝独行穷荒的艰辛寂寞。那么安西离渭城到底有多远呢?教师可以在课前让学生查找资料,明确这几个地方的地理位置,在课堂上出示元二出使安西的地图,这距离大概有3000多公里,横穿了大半个中国。元二远去千里

  之外,与王维从此天南海北,诗人怎能不留恋呢?这是地域上的距离带来的离别感伤。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想象两地生活的差异:也许渭城这儿春雨绵绵,安西那儿呢?黄沙满天!也许渭城这儿生机勃勃,安西那儿呢?满目荒凉!渭城这儿有饮不尽甜甜的故乡水,听不完浓浓的家乡话,安西那儿呢?举目无亲,乡音不再有!由此,教师第三次采用层进式的引读,想到朋友即将远去塞外荒漠,这种难分难舍的情绪化作——学生齐读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想到朋友即将远去塞外荒漠,孤身飘泊,这种难分难舍的情绪化作——学生齐读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想到朋友即将远去塞外荒漠,孤身飘泊,前途渺茫,这种难分难舍的情绪化作——学生齐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样的设计,对安西和渭城作了浓墨重彩的强烈对比。此时,“劝君更尽一杯酒”,就像是浸透了诗人全部情谊的一杯浓郁的感情琼浆。这里面,不仅有依依惜别的情谊,而且包含着对远行者处境、心情的深情体贴,包含着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

  在整个悟诗情的教学设计中,我采用“以读代讲,层层推进”的形式进行教学,教师层进式的以情“引读”,学生心潮逐浪高的“复读”,可谓一唱三叹,引领学生进行了一次精神的洗礼,完全感受了这首诗歌的独特魅力。

  五、续诗韵

  这一句“劝君更尽一杯酒”包含了诗人多少的临别赠言啊!其实王维想对元二说的话真是太多太多了,然而在这个分离在即的时刻却什么都说不出来了。在此,我设计了一个练笔环节,请学生把王维想对元二说却没有说出来的话写下来,然后进行交流。新课标指出教师要善于利用文本,充分挖掘教材的有利资源,填充“空白”的过程本身就是让学生驰骋想象,激越创造性思维的实际操作行为。我想,有了上一个悟诗情环节的铺垫,这个练笔也算得上是水到渠成了吧!学生不仅在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上有所提高,也再一次在精神上与诗人发生共鸣。

  六、拓诗篇

  “送别诗”这一题材在我国古典诗歌中是比较常见的,教师可以推荐几首比较有名的诗歌让学生进行课外自学。如高适的《别董大》,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是千古名篇。

  篇三:古诗两首说课稿

  老师们:

  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课本第七册第五课《古诗两首》。

  一、教材分析:

  古代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不学诗,无以言。”这句话在今天有很大的意义,因为古诗语言精练,情感强烈,意境优美,引导学生学些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对于语言文字的兴趣与敏感度。

  我们教材安排的古诗内容的学习,数量虽然不是很多,但全是名篇佳作,是我们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和审美教育的材料。本课我们将学习北宋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和南宋诗人陆游的《游山西村》。这两首古诗紧紧围绕本专题“观察与发现”进行编排,都是关于观察大自然景物和发现大自然奥秘的。《古诗两首》不仅写了诗人观景的所见所闻,更重要的是还写了从观察事物中得到的启示。相较于低年级学习到的古诗有一定的难度,但也为之后高年级段学习作了铺垫。我准备按顺序先教学《题西林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掌握基本学习古诗的方法,接着再学《游山西村》。根据教材的难易和提高教学效率的需要,我分两教时进行教学。第一教时,把《题西林壁》作为范例进行教学,充分解剖,充分展示教学的过程;第二教时,引导学生自学《游山西村》。

  在《题西林壁》和《游山西村》中的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词,会写4个生字;

  2、学会背诵《题西林壁》、《游山西村》;

  3、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 ;

  4、通过学习古诗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

  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2、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诗中的哲学思想,说说自己的感受。

  下面我重点来分析一下《题西林壁》这首古诗(出示课件并板书:题西林壁) 大家都知道《题西林壁》是苏轼在1084年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

  庐山景色秀美,山中奇花异木,流泉飞瀑,山亭云阁,气象万千,不可胜数。这首诗不写那些名胜景致,却另辟蹊径,抓住庐山姿态,谈游庐山的感受。前两行写诗人在庐山漫游,觉得峰回路转,目不暇接。横着看,山峦起伏,连绵不断;从侧面看,奇峰陡峭;从远处看隐天蔽日,从近处看危崖险岩;从高处俯瞰深沟幽壑,从山下仰望重峦叠障;所见的形状、姿态各不相同。庐山究竟美在哪里?是雄奇,是壮丽,是险峻,还是幽秀?(这里的幽,是幽谷的幽)诗人说自己没有认清庐山的真正面目,为什么呢?他在第三、四行诗中解释道:我不认识庐山真面目,只因为我身在庐山中,视野太狭窄,只能看到局部,要是身在庐山之外,从高处鸟瞰,就能认识庐山的全貌了。全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而且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内涵深刻,耐人寻味。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正如俗语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教学重点:借助以前读诗的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并体会诗人的心境。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哲学思想,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

  根据教材特点和大纲的要求,通过对教材的分析,结合课后练习题,我制定了第一课时的五个教学目标:

  1、掌握2个生字:题,缘;着重理解“西林”的意思(智能目标);

  2、能说出这首古诗的意思(智能目标);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熟练背诵(技能目标);

  4、掌握古诗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技能目标);

  5、体会诗中所含的哲理,说说自己的感受(情感目标);

  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我做了以下的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先预习古诗,尽自己的能力去弄懂古诗;

  2、制作好讲解的课件;

  二、说教法学法:

  1、教法:充分运用尝试教学法,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同

  时运用“解诗题,知作者;抓字眼,明大意;多诵读,悟诗情”三个步骤来

  学习。

  2、学法:分学习小组。

  三、基本教学过程:

  1、解诗题、知作者:首先进行对同学们的引导,生活中的事物丰富多彩,美不

  貹收,而且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细心观察,用心思考,就有可能发现万物的奥秘,认识万物的联系,《题西林壁》就是作者细心观察,用心思考的产物,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诗。首先出示《题西林壁》的ppt,引导学生在观察图片的基础上自行弄懂“题西林壁”的意思。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适当地点拨,同时对“题”、“西林”进行解释。在这里,教师可以渗透一点,如果碰到题目不懂的古诗,一般先理解诗题。比如像“题西林壁”中对“题”“西林”“壁”可分别进行解释,然后连起来对整个题目进行解释,这样子方便学生对于诗中内容的解读。接着向学生介绍作者苏轼及写作的背景,引申唐宋八大家。

  2、抓字眼,明大意:我先请学生回忆一下已经学了哪些古诗以及在课堂外掌握

  了哪些古诗,再回忆学习古诗应该掌握哪些知识,所以通过这一环节,激活了学生记忆仓库中的信息为今天的学习所用。接下来,就请学生自由地读诗句,简单谈谈初读的感受和发现。教师的备课不仅关注自己的教,更关注学生的学,并尝试理解字义。在自学的基础上,请他们讨论学懂了哪些,哪些字词不懂。估计学生对“横”“岭”“侧”“峰”等字词解释有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进行点拨。就拿第一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句话来说,对于其中的“横”“侧”“岭”“峰”等字词需要解释,可由学生小组交流解释并抽查翻译,由这中知道学生的不足。(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思考,你们从中读懂了什么,四人交流合作)。同时进行朗读的教学,读出气势,“远”重音,“近”低音,“高”重音,“低”低音。思考前两句在苏轼眼中,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变化(苏轼站在不同的角度观察庐山,再引申哲理)

  剩下的诗句也可以用此类的教学法进行教学,让学生自学以及教师点拨解决字义。然后串讲诗句的意思,这是教学的重点。

  3、多诵读,多悟诗:、以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诗,作者喜爱庐山,从多角度细致地观察了庐山,简洁而生

  动地描绘了庐山的奇特景象,可见他对庐山的奇丽景色流连忘返,你们说,能不能把作者那赞美之情用优美的嗓子朗读出来。

  理解“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人生哲理:作者为什么说自己“不识庐山真面目”呢,他自己不是已经“横看成岭侧成峰”了吗?(因为他所站的位置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是站在远处看的,而“不识庐山真面目”则是身在庐山看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人生哲理,所以我们要想对事情有全面的了解,就要多听听其他人的意见。

  总结,苏轼不仅对庐山的雄奇壮观,千姿百态的景象进行赞美,更包含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哲理。长期以来一直关注教师如何教,而忽视了学生如何学,在这节课中将关注学生的学法,用学生的“学”决定教师的“教”。从而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在学生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受到熏陶感染,再把学生的感悟与老师、同学交流。

  四、作业:

  1、背诵并默写《题西林壁》、《游山西村》;

  2、结合生活世界,说说你怎样理解以下诗句(任选其一)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篇四:四年级上册《古诗两首》评课稿

  古诗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艺术瑰宝,诗章简短,意境深远。本课所选的两首送别组诗,都给人以“相聚时难别亦难”的伤感。由于诗词内容时空跨度太大,而小学生阅历较浅,很难与诗人心同此情,意同此理。因而教学中不能仅仅满足于诗歌意思的疏通和诗句的积累,应创设生动的情境引导学生读背吟诵,在读中感悟,在比较中体会别情,在比较中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借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本节课教学首先通过音乐导入,创设意境,做好感情铺垫。接着通过学生自学,小组交流讨论学习,疏通诗意。然后,通过品读关键语句,展开想象,领悟诗境。最后,通过配乐诵读,升华情感体验。整体环节比较紧凑,衔接较为自然。通过此次学习,学生对送别诗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基本上完成学习目标。

  不足之处在于:1、部分学生不能乐于参与讨论,不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2、教师对于达到以生为本,实现生本课堂的目标还需要努力,对于农村学生的学情要把握更精准。3、上课是对于语言表达训练这块处理有些仓促。4、对于“相惜”、“悲壮”品味还不够深入。5、课堂总体平缓,无特别亮点和精彩之处。6、在学情把握上,“精读一首,带读一组”应该会比两首古诗同时进行比较教学效果会好。7、应该在古诗重点词句进行深入咀嚼,不能蜻蜓点水。如果还有机会重上,我将着力解决以上几方面问题。

  篇五: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评课稿

  古诗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艺术瑰宝,诗章简短,意境深远。本课所选的两首送别组诗,都给人以“相聚时难别亦难”的伤感。由于诗词内容时空跨度太大,而小学生阅历较浅,很难与诗人心同此情,意同此理。因而教学中不能仅仅满足于诗歌意思的疏通和诗句的积累,应创设生动的情境引导学生读背吟诵,在读中感悟,在比较中体会别情,在比较中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借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本节课教学首先通过音乐导入,创设意境,做好感情铺垫。接着通过学生自学,小组交流讨论学习,疏通诗意。然后,通过品读关键语句,展开想象,领悟诗境。最后,通过配乐诵读,升华情感体验。整体环节比较紧凑,衔接较为自然。通过此次学习,学生对送别诗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基本上完成学习目标。

  不足之处在于:

  1、部分学生不能乐于参与讨论,不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2、教师对于达到以生为本,实现生本课堂的目标还需要努力,对于农村学生的学情要把握更精准。

  3、上课是对于语言表达训练这块处理有些仓促。

  4、对于“相惜”、“悲壮”品味还不够深入。

  5、课堂总体平缓,无特别亮点和精彩之处。

  6、在学情把握上,“精读一首,带读一组”应该会比两首古诗同时进行比较教学效果会好。 7、应该在古诗重点词句进行深入咀嚼,不能蜻蜓点水。如果还有机会重上,我将着力解决以上几方面问题。

《诗两首》评课稿4

  一、教材及教学目标:

  《古诗两首》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的一篇诗文.这一课安排了《草》和《宿新市徐公店》这两首古诗。《草》是一首咏物诗,是由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所作,告诉人们春天野草返青的自然现象,从而赞美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全诗共四行,前两行诗句描写了春草茂盛的样子,揭示了一岁一枯荣的规律;后两行诗句歌颂了野草不可摧毁的顽强生命力。《草》这首诗含义较深,耐人寻味,其中“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已成为千古名句,流传于世。二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善于形象思维。教学重点是图文结合理解诗意。教学难点是通过理解诗意感受野草生命力的顽强。

  结合古诗特点和本班学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 会读“枯荣”2个生字,会写“枯、烧、荣”3个字。

  2.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全诗的意思,体会野草的生命力很强。

  3. 在理解全诗的基础上,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并能背诵。

  二、教法学法

  1、情境教学法

  我除了充分运用课文中的精美插图外,还应该充分运用多媒体资

  源,为学生提供一种氛围,一个场景,从而有效地唤醒学生的内心体验,使学生在优美的画面和音乐声中披文入情,尽情释放自己的情感。

  2、诵读法、诗歌的教学离不开诵读和意境的想象。

  教学中,我准备让学生在读中悟,悟中读,品赏诗的意境,诗的感情。还采用想象法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对诗句的内容进行补白。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所以在学法上我采用合作学习法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综合学习方式,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注重讨论、交流、合作、体会,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团结合作、用于创新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

  我将用五个板块的设计来实现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二)初读感知,知人解题。(三)图文结合,理解诗意。(四)指导书写,规范美观。(五)拓展延伸,感悟积累。 第一板块: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求知获艺的先导” 新课程理念强调:课堂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所以上课开始,我就出示实物草,请大家说说自己对草的认识,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有效地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顺利地带学生进入文本的学习中。

  第二板块:初读感知,知人解题。

  第一步,我首先饱含深情的范读诗歌,引领学生走进诗歌,感知文本内容。然后提出自读要求,让学生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确,把字形记清楚,把诗歌读流利,找出自己认为写的美的诗句反复读一读,大致了解诗意,把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本课要求认的字并不多,只有“枯荣”两个字,学生自主学习后交流识字方法

  第二步,知诗人。学习一首古诗,首先要了解的便是其作者,因为古诗之所以为“古”,原因之一是它离我们现在生活较远,必须把它放在当时的背景下去理解,这样,就必须了解它的作者。因为作者的生活的年代、当时的心境、人生品格等等,总是和当时的社会环境息息相关,了解了作者,也就了解了当时的社会环境,理解起诗来,就容易多了。

  第三步,解诗题。解诗题是在了解作者之后首先要解决的问题。题者,文之眼睛也。有的诗题就揭示了诗的基本内容,学生只要懂得了诗题的意思,就能初板块感知全诗内容。

  第四步,读中疑。让学生说说哪些地方自己还不明白,有质疑的地方可以提出来。估计这些词句学生对“离离、枯、荣、尽”这些字词的理解有一定困难,这样就明确了学习方向,体现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理念。

  第三板块:图文结合,理解诗意 。

  这是本课的重点环节。学生需要老师点拨。在帮助学生理解词义中我注重学法的渗透。例如运用课文插图引导学生理解“离离”是茂盛的意思。运用两幅水粉图自然而巧妙的解释了“枯、荣”的意思。用查

  字典的方法理解尽的意思。指导学生学习古诗,入诗境是关键。在分步理解诗意之后我让学生加上动作、想象画面生气并茂的诵读,让诗文深深的印在脑海里。整体理解力诗意之后我设计了朴实能够点明诗中心的过渡语:“一棵棵小草,低矮、平凡、随处可见。可就是这貌不惊人的小草却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怪不得诗人情不自禁的这样赞颂小草。”指导学生引读全诗。 最后指导背诵。

  第四板块:指导书写,规范美观 。

  写字是语文课的一项重要的基本技能,在阅读教学中也不能忽视对书写的训练。本课要写的生字不多,只有枯、荣、烧” 需要进行书写指导。其中烧字是学生最容易写错的,新课标要求学生在第一学段“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为此我设计了两个层次。第一层次:写正确,学生仔细观察哪些字容易写错。我先出示生字“枯、荣、烧”,然后引导,小朋友们,老师请来了一些小动物,每个动物身上都有一个字,要仔细认一认。如果这些字你都能读正确,写正确,它们就能成为你的朋友啦。第二层次:写美观。在学生仔细观察字的间架结构的基础上,我范写,然后伴随着优美的音乐让学生进入静心写字的氛围,感受到汉字的形体美丽,体验写字的乐趣。 第五板块:课外延伸,感悟积累。

  中国古诗博大精深,诗人笔下的草也各具特色,在拓展环节中内外相结合,不仅有草的后四句,还逐句出示了课外的四句。描写描写草的诗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草香)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草细)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

  香。(草的颜色青)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草小)让学生欣赏到了不一样的小草。

  语文教学光依靠教材是不够的,我灵活把握教材,扩展教材,以课堂教学为主体,以语文实践活动为双翼,展开教学活动,使我们的小课堂得到无限的拓展和延伸,架设起课内、课外有机连接的桥梁,构建起语文教学大课堂的课程体系。

  四、板书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相机板书下列内容,以帮助学生领悟古诗的语言艺术,给学生提供一定的学习古诗的方法。

  五、 说效果

  我以读为主旋律,以读促读思,读中悟情,让学生在读读,看看,想想,说说中轻松领悟诗歌魅力。

【《诗两首》评课稿】相关文章:

排球课评课稿01-02

色彩评课稿01-07

赛马评课稿01-07

老王评课稿01-06

通分评课稿01-05

月相评课稿01-02

雨后评课稿12-31

左右评课稿12-30

统计评课稿01-15

蒲公英评课稿01-15

主题班会课评课稿 小学主题班会评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