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希望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反思意为自我反省。那么应当如何写反思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公开课《普罗米修斯》评课稿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语文公开课《普罗米修斯》评课稿 1
10月9日,四年级语文教研组率先垂范,拉开了本学期童真课堂的研讨的序幕。在这次研讨活动中,许小娟老师面向全校语文老师执教了研究课《普罗米修斯盗火》的第二课时,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一、精心设计课的结构,严谨而又环环相扣。
这节课除了以感受“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不畏强暴、无私奉献的斗争精神”为线索展开教学,层层引导,不断深入外,我们组的老师们还关注到了这样一些细节:
课前谈话安排了两个内容,一是认识“听”的繁体字,当然,“听”的左边在写法上可能有一点值得商榷的地方,以“听”繁体字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要学会用眼看,用口说,用心记。这样的设计可谓用心良苦。紧接着,老师介绍希腊神话,并及时检查听的效果,切实培养学生倾听的能力。
在指导学生描述人们有了火之后欣喜若狂的场面时,采用小组交流的形式,这样,更好地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有了锻炼的机会。
当然,这样的设计与学校“童真课堂”教学特征也是一脉相承的。
二、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领悟文本,走近人物。
《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一点,在这节课上做得比较到位。在教学中,许老师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朗读,读出了富有个性的`理解和感悟。
如在学习普罗米修斯盗火这一自然段,先让学生默读圈画表示普罗米修斯动作的词语,交流后指名读,开展生生评价,再在老师的指导下再次有感情地读,这样,学生更加深入地体会普罗米修斯的勇敢机智。
三、适当的拓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在教学火给人们带来的作用时,许老师引导学生想象,火还会有什么用处,在此基础上,老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想象人们使用火时欣喜若狂的情景,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而且更充分地感受到普罗米修斯盗火的意义。
如果说一份好的教学设计体现了四年级整个教研组智慧的结晶,那么,许小娟老师个人精湛的教学技艺也在课堂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许老师作为一位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课堂上娓娓道来,不疾不徐,特别是精彩的导入语、过渡语、结束语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除此之外,在课堂上,我们总被这样的声音感动着:“老师喜欢你简练的语言”“老师喜欢你独特的思维”,这样充满赏识的鼓励性的语言,让课堂洋溢着生命的温暖。
当然,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
在小组交流要求想象人们欣喜若狂的场面时,学生面露难色,这时老师适时给出了填空的样式,这样的形式毫无疑问对于部分学生有很好的引导效果,但是会不会束缚另外一部分学生的思维,从后来的发言可以看出,孩子们都没有跳出这个填空的圈子。我们应该相信,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况且有小组这样的良好的环境,可以充分发挥小组互助的优势,鼓励学生在组内更自由地表达。
另外,环环相扣的教学设计体现了教师对文本的深入解读,但是否会对学生牵制的太多呢?对于较长的文本,我们应该如何取舍,让学生除了收获知识的习得,情感的熏陶外也能获得能力的提升,学习方法的掌握?我们也在思考中!
小学语文公开课《普罗米修斯》评课稿 2
《普罗米修斯》是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课。学习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使学生对外国神话故事有所了解,知道普罗米修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一位神,是英雄的化身,具有为人类谋利益不畏强权、勇于牺牲的精神;二是进一步学习把每部分内容连起来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三是激发学生读神话故事的兴趣。从蓝老师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中体现的非常明显。蓝老师执教的是第一课时,教学重点是:学会把各部分内容连起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技能目标),体会普罗米修斯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情感目标)。
蓝老师引入的.部分还是花了很多心思的,而且很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唤起学生已有的对神话的了解,可以说这一步蓝老师做得是非常成功的。
一、抓主要人物,理清文章脉络。
这篇课文的人物名字比较难读,所以在课前就把这几个人物单独列出来读一读是很有必要的。这样就把原来比较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学生学起来也更轻松,老师教起来也更容易上手。而此时蓝老师的导学并没有到此结束,而是要求学生把这些内容写下来,这种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是非常有利于学生把原来头脑中感性的认识变成理性的文字,这样也更能体现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而蓝老师也并不是写过了就算了,而是此时及时地渗透方法,运用起因、经过、结果这样的要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这也是非常符合我们现在倡导的“授人以渔”的教学模式的,也是我们这节课教师要完成的一个重点任务所在,蓝老师很成功地完成了这个教学目标。
二、注重语言文字训练,锤炼重点段落。
蓝老师这节课的重点在于第5、6、7段。用普罗米修斯的言行来诠释什么是“英雄”。 蓝老师利用自己声情并茂的朗读再配合上多媒体,把学生带到这种令人心寒,令人心痛、令人愤怒的情境中。老师投入的神情,激情的话语,也激起了学生的情感。达到了较好的朗读效果。激发学生的朗读欲望,通过朗读体会普罗米修斯的内心世界、体会普罗米修斯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重点抓住几个词来深入体会:
想象体会:这点做的很到位,但是能不能结合语言文字的推敲。
读写结合:为了引导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火的重要性,蓝老师采用了联系实际,写话的方式,引导学生更深刻地体会为人类造福不惜牺牲一切的精神。
亮点:后来学生的写话还是比较有深度的,有几个学生能说得很有条理。
总体而言今天蓝老师已经达到了教学目标。技能目标完成较好,后来由于有了多媒体和拓展的部分,学生的情绪也被激发地比较充分。可能蓝老师这节课更关注的是学生对课文整体的感知。对于语言文字的推敲稍显不足。
小学语文公开课《普罗米修斯》评课稿 3
《普罗米修斯盗火》是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普罗米修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一位神,是英雄的化身,他为了解除人类没有火种的困苦,不惜触犯天规,勇敢地盗取天火,承受了巨大痛苦,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温暖,具有为人类谋利益、不畏强权、勇于牺牲的精神。下面,我就范老师的这一堂课发表一下我的看法。
一、抓准线索,条理清楚
在这一课的教学中,范老师抓准文章的主线索——“普罗米修斯是个勇敢而极富同情心的神”这一切入点展开教学,整个教学过程中这句话出现了三次,层层深入,感受普罗米修斯为拯救人类的生活,不惜忍受痛苦,不惜牺牲自己的伟大精神和英雄气概。教学重点放在盗取天火和受到惩罚上,条理清楚,重点突出。
二、抓住关键词句悟情。
我们知道,一篇文章中往往有几个句子是文章的关键句,从中能够深入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一句话中,很多时候语言文字表达的精彩往往又在个别重点词上。所以刘老师抓住文章的重点句子,句子中又抓住重点词语,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取得的教学效果较好。例如,在教学中普受到惩罚这一段中,教师提出问题“读读第六小节,从哪些字词看出普受到了惩罚,自己体会体会。”接着范老师抓住“锁、沉重的铁链、悬崖绝壁、烈日暴雨、凶恶的鷲鹰”等词理解感悟普受到的痛苦,更进一步理解普为人类受苦、勇于牺牲的精神。
三、引导想象,练习说话。
教学中,范老师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当人类看到火种后,会做些什么,说些什么?”这其实是课后的一个习题,想象人类得到火种后欣喜若狂的情景。那该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呢?指导不到位的话,学生就不会说,就感觉停留在表面,进不了情景中。相反,指导好的话,会成为整堂课的亮点。所以这一环节我们教研组商量再商量,前后共修改了三次,最后就设计了这样的填空式的说话练习:人类得到火种后是多么幸福啊!男人们正在,他们高兴地说:“!”女人们正在,她们高兴地说:“!”小孩正在,他们高兴地说:“!”他们感激地对普罗米修斯说:“!”在这样的句式的引导下,学生展开了丰富的想象,有一个学生这样说:男人们正在用火打造工具,他们高兴地说:“我们再也不怕凶猛的野兽了!”女人们正在烧烤食物,她们高兴地说:“我们终于能吃到热腾腾的饭菜了!”小孩正在围着火堆跳舞,他们高兴地说:“我们再也不会受冻了!”他们感激地对普罗米修斯说:“普罗米修斯,谢谢你,你真是我们的大英雄!”学生说得多好,进一步让学生理解人们取得的幸福生活,都是普带给他们的,进一步体会普勇敢、极富同情心的'精神。
四、创设情境,体会痛苦
在教学普受到惩罚的时候,教师通过情境的创设让学生体会普的痛苦。例如:当烈日炎炎,太阳像火一样照在普的身上,他会怎么样?学生马上说:“他大汗淋漓,多么希望能有一片树荫呀!”当暴雨打在他身上,普会怎么样?学生说:“大雨像鞭子一样抽打在他身上。”接着教师继续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体会普除了受到肉体的折磨,还要经受心灵的煎熬,那就是孤独。通过情境的创设,学生真切的体会到普的痛苦,更进一步体会普为了人类甘愿受苦的献身精神。
课堂中的亮点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当然,教学永远是一门有缺憾的艺术。也存在一些小小的不足,例如,在处理“决心、决定时”,提出的问题有点突兀,可以在朗读的基础上体会普坚定的信念,然后说说决心能换成决定吗?先让学生说说,再出示两个词语的概念,分清楚两词之间的区别,这样处理更好一点。另外,教师可以教给学生朗读方法,例如在读躲在、悄悄地这几个词时,教师反复说要读出小心翼翼,可学生就是找不到感觉。教师可以指导:在朗读时可以读得轻而急促,可以直接先练练这几个词的读法。如果还找不到感觉,教师可以范读。朗读好这几个词后,再放入文中读,这样比较好一点。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观点,说得不当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小学语文公开课《普罗米修斯》评课稿 4
一直觉得学习课文的第一课时无非是学学生字,读读课文,了解大意,学个故事的开始部分,没有什么花头可言,想学的出彩并不容易。但是前几天,听了叶海娜老师执教的《普罗米修斯》,只觉得自己的认识是如此浅薄。叶老师对教材的处理,对课堂的把握,处理得恰当好处,第一课时也可以如此精彩。果真,姜是老的辣。
一、目标明确,学生学得明白。
在初读课文这一环节,老师的要求非常明确:第一遍读课文,要求读通课文,读准生字词;第二遍读课文,能找找文中出现了哪几个天神的名字,想想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在这个目标的指引下,学生学得更加认真、清楚,知道自己并不是为读而读,而是带着问题读。充分展示了教师的教学智慧,使这一环节的学习呈现了层次性、目的性。
在检测词语朗读环节,叶老师没有一次性地出现一些词语,只是让学生简单认读。第一组出现了:鹫鹰、惩罚、肝脏,这三个词,这三个词有的字形难记,有的字音难度,还有的是多音字,教师进行了重点辅导。第二组词语的朗读就非常简单的过关了,因为这些词并不存在这些方面的难题。第三组词语的出现又展示了教师的目的性:愤愤不平 气急败坏。“你知道这两个词是描写什么的嘛?”“是的,描写心情的。那么你以前有没有积累过表示心情的四字词语?”教师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积累词语。简单的词语教学学生却学得兴趣盎然,扎实有效。
二、方法渗透,学生学得轻松
在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环节,叶老师采用了两种方法的`引领。第一种,抓主要人物,理清文章脉络。叶老师从词语入手,出示:普罗米修斯 阿波罗 宙斯 火神 赫拉克勒斯,这些神的名字的词语,让学生读准字音。再让学生回顾预习的问题,这些人物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根据学生的回答,反馈,用板书展示人物之间发生的事情,并让学生同桌互说巩固。这个环节教师将概述文章主要内容,分解成了学生易于接受的几个步骤,从教学实际来看,效果很好。教师又适时小结这也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好方法,学法指导也随机渗透其中,恰倒好处。第二种,借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来归纳课文主要内容。教师出示了填空内容,让学生口头表述,学生很快掌握。我想,学生在两种学法的引领下,以后碰到类似的文章一定能很快掌握课文大意。
一节课下来,没有什么花哨的东西,却让人觉得学生学得那么踏实,那么窝心。这样的语文课堂有着浓浓的语文味儿,我喜欢这样的课堂,相信孩子们也一定喜欢。
小学语文公开课《普罗米修斯》评课稿 5
《普罗米修斯盗火》一文主要讲了普罗米修斯为了解除人类没有火种的困苦,不惜触犯天规,勇敢地盗取天火,从而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智慧,并与宙斯进行不屈不挠斗争的动人传说,颂扬了普罗米修斯不畏强暴、为民造福不惜牺牲一切的伟大精神。为了让学生理解这一重点,攻破文中的难点,教者注意做到了以下几点:
1、注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但并未放弃和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生是有灵性的生命个体,个体之间是有差异的,对同一文本的感受也会各不相同。他们对课文中的人、事物都会产生“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王教师在课堂上能尊重学生的感受,并为他们提供“与文本、与人交流”的机会。学生的潜能得到了释放,对课文的的解读有了多元的感悟。
在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离不开教师的组织、引导和指点。王教师演好了自己的导演角色,首先创设一个民主平等的对话平台;其次教师适时点拨,精心设计引语,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心灵对话,关注个体对文本独特的感悟。教师一开始就由理解“盗”字的意思入手,接着问普罗米修斯“盗火”他是品德不好吗?“他是个怎样的人?”接着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开展自主阅读,走进文本。交好地体现了教师的组织者和指导者的角色。
2、强化朗读,培养语感。
新大纲中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中高年级要重视默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杨再隋教授也说过:“老师讲得再多,难道还比课文本身更生动,更形象吗?……不如老老实实指导,把课文读好、读美,在读中去感悟,在读中去欣赏,去接受潜移默化的教育。”可见教师要敢于放手,舍得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加工处理课文符号信息,与课文及课文作者对话交流,进而接受课文的熏陶、感染最终把课文的语言,思想感情,表达方式逐渐内化为自己的。本节课中,教师始终能凭借着“读”来让学生感受普罗米修斯不畏强暴、为民造福不惜牺牲一切的伟大精神。首先教师放手让学生带着问题(从哪些地方看出普罗米修斯是个勇敢而有同情心的神?)读文章;其次,找出重点词语让学生品读;再次,让学生带上情感读重点句子,读出自己的感受;最后,教师与学生深情地诵读赞美普罗米修斯的诗句。学生的情感在读中得到了感染和升华,对普罗米修斯的认识也越来越丰满和有血有肉,具体形象。学生不仅读出了一个“勇敢、富有同情心”的神,还读出了一个“充满智慧”的神。“不屈服”的神。
3、以关键的问题来突破重点。
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大量的`创新因素,教师要借助教材,改革那种千篇一律从起点到终点的直线运动教学方法,而是要抓住重点,解决问题。例在这一课时中,教师问:你觉得普罗米修斯是个怎样的神?(勇敢、富有同情心)你能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并表现出他这一个性特点吗?这样的问题,牵住了文章的主线,巧妙地将课文重点突破。
4、丰富语言积累,训练学生思维。
新大纲把“丰富语言的积累”列入小学语文教学目的,而学生丰富的语言来自于亲身实践,更主要的是依靠读书,从优秀的范文中间接地获取。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教者注重了以下几方面的语言积累:
(1)提供“盗火”部分的关键词,让学生根据提供的关键词来讲述普罗米修斯盗火的过程,从而比较有效地将书本语言转换成学生自己的语言。
(2)想象人们得到火种后的种种情景,先个别说后提供“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这样的句式让学生丰富语言积累。
(3)采用辩论的方式,说说“普罗米修斯在被鹫鹰啄食后肝脏回复原好不好”,让学生的思维在辩论中发出火花,让语言在辩论中得到锤炼和积累。
另外,在本课中,教者能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注重通过丰富表象,来让学生感悟语言。总之,这堂课较教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在阅读教学中起到了示范的作用。
小学语文公开课《普罗米修斯》评课稿 6
四年级《普罗米修斯》教学反思崔峦说过:“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语文是学习语言的课程,阅读是学习语言的基本途径。如何让“语文味”在阅读教学中有效地践行?孟子曾说:“君子生非异也,善借于物也”。只有善于借力,才能够“闻者彰”、“见者远”、“绝江河”、“致千里”。在语文教学上,我们教师也应该有这样的一种意识,这样的一种状态,这样的一种策略来进行教学,才能够真正地做到事半功倍,举重若轻。下面笔者结合执教的《普罗米修斯的故事》来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借课题之力——激趣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课题是一篇文章的“眼睛”,课堂教学中,以课题为突破口,启发学生质疑问难,这样的发问,如同“火花”碰着了思维的“火药”,一个个的提问像一把把尖锐的“匕首”直指文章的核心。他们兴趣盎然,学习成为一种探究、一种享受。
二、借生活之力——体验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教师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教师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语文与生活的结合。让生活为学生走进文本,走近作者,走向深入提供了助力。
在教学《普罗米修斯的故事》时,当学生质疑问难后,通过直观形象——图片,(一碗香喷喷的米饭,一只可口的烤鸭,一道美味的蒸鱼。)启发学生联系生活思考:有了火,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然后,话锋一转,如果没有火,我们吃的一碗香喷喷的米饭将是什么?一只可口的烤鸭将是什么?一道美味的蒸鱼将是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播放图片:生米,带毛的死鸭,充满血腥的死鱼),你们吃得下吗?以此突出“火”对于人类的重要作用。在有火与无火的图片对比中,带领学生联系生活体验,使古希腊这一与学生相距千年的文化,走进学生的内心,引起学生心灵的强烈震撼,从而拉进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三、借品读之力——感悟
语文,对于学生而言,要学生与文本的直接对话,通过字里行间,逐渐地啄磨,品味出文中之意、文中之味、文中之神、文中之采,化冰冷的文字为鲜活的体验。这不仅需要阅读,还需要品读、精读。
教学《普罗米修斯的故事》时,当学生走进文本后,教者抓住“人类必须有火!”这一个重点句,先指名读,分角色,自由读,再让学生说一说:你懂得了什么?从哪里看出?一次次的阅读中,学生抓住了“必须”“!”体会出了普罗米修斯坚定的决心。随后引发学生思考:
(1)没有火,人类过着怎样的生活?
(2)这火是谁送的?
四、借想像之力——深挖
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爱因斯坦曾说过:“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是无限的”,要真正地深入到文本之中,就必须让学生以文本为“蓝本”展开丰富的想象,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阅读教学并非是没有抓手的,如同生活并不是没有美,关键是“我们要有一双能够发现美的眼睛”,特别是“发现美”、“善用美”甚至“创造美”。善于借力使力,就能够使我们有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注意放到学生更需关注、更需深入、更需发展的地方。以“四两拔千斤”的手法,创造出属于学生的精彩课堂。
- 相关推荐
【小学语文公开课《普罗米修斯》评课稿】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评课稿06-20
小学语文评课稿[经典]12-10
《白鹭》语文公开课评课稿10-23
小学英语公开课评课稿04-17
小学体育公开课评课稿05-17
小学语文课的评课稿05-19
小学语文课评课稿03-31
小学语文听课评课稿02-23
小学语文评课稿范文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