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8加几》听课评课稿

2024-12-06 稿件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评课稿,评课是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开展教育科研活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发展,推进教师专业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评课稿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8加几》听课评课稿,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8加几》听课评课稿 1

  祝老师的《8加几》这节课的教学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的许多新理念,设计合理、新鲜。具体地说祝老师的这节课重要体现了以下几个特色:

  1.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动身组织教学。《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动身,让学生亲自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说明与利用的过程。为此,教学中祝老师紧密接洽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主题图创设了开运动会的情景,然后让学生读取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从而顺利的引出新课,激发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也培育了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注基础教育改革,探索最佳学习之方法,交流个人教学之心得,广交天下朋友!让我们相会在这块土壤上,为营造出浓郁的学习氛围畅谈我们的思想吧!

  2.器重学生思维活动的展开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让学生亲自体验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这是《标准》中倡导的新理念。《8加几》一课的教学中,祝老师在小组内让同窗交换,然后各组汇报。学生们有的用点数、还有的用接着数的方法、也有的用凑十法等多种盘算方法,通过获得丰盛的感知,发现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学生的汇报中我们看到,由于留给学生充分发表想法的时间与空间,学生的思维是活泼活泼的,提出了多种8加几的盘算方法,这些算法都是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摸索、合作交换中动脑思考获得的,有些还非常具有发明性。另外,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从直观上了解“凑十法”的算理,并通过叙述盘算过程,内化为盘算方法,控制“凑十法”的盘算方法,体验“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3.重视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情绪体验。施老师在课始通过各学生一起唱歌,激励学生自主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学生熟悉的主题图入手,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纵观全部教学过程,都是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再摸索出解决问题方法的。吴老师不仅让学生在这个自主学习的活动中不断充分、自动、积极表现自我,同时也注意用激励的语言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获得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念。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8加几》听课评课稿 2

  《8 加几》是一年级上册关键的计算课型,关乎学生运算能力基础的夯实与数学思维的启蒙。听完这堂课,授课教师的诸多巧思与扎实引导让人印象深刻,整堂课亮点频出,成效斐然。

  情境创设上,教师深谙一年级学生心理,用卡通动画引出运动会场景,画面里运动员们奋力奔跑、跳绳,一旁鲜明标注着各项目参赛人数,借此巧妙抛出“8 人跳绳,又来了 5 人,一共多少人”的`问题,瞬间勾起学生好奇心与探索欲,把抽象数学题融入趣味生活情境,让孩子们直观感知 8 加几的实际意义,迅速拉近数学与生活距离。

  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讲授“8 + 5”算法时,教师不搞“满堂灌”,放手让学生自主摆小棒,学生们兴致勃勃,通过移一移、捆一捆,直观呈现凑十过程:把 5 根小棒里的 2 根移到 8 根那堆凑成 10 根,余下 3 根,得出结果 13。这契合一年级学生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将抽象算理具象化,学生轻松理解凑十法精髓,课堂活跃度拉满。

  练习环节设计独具匠心,题目梯度分明,先是基础计算题巩固凑十步骤;再添图文结合题,如“树上 8 只鸟,又飞来 3 只,列式计算”,强化知识应用;最后拔高题融入括号、未知数,拓展数学思维。全程游戏化,小组竞赛、开小火车答题,学生热情高涨,反复实操,计算熟练度稳步提升。

  不过,教学也有可完善之处。课堂后半段,部分基础弱的学生摆小棒速度慢、算理仍模糊,教师应多预留辅导时间,针对性答疑纠错;互动环节个别学生抢答过于踊跃,少数性格内敛的孩子发言机会被挤,教师要留意均衡,鼓励全员参与,确保每个孩子在数学学习起步阶段都不掉队,收获足够成长。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8加几》听课评课稿 3

  在本次一年级上册数学《8 加几》的观摩课中,授课教师凭借巧妙的教学设计、灵动的课堂把控,为学生开启了一场趣味盎然的数学探索之旅,也为低年级数学教学提供了诸多可借鉴之处。

  整堂课伊始,教师创设了贴合一年级学生认知特点的情境——校园运动会,操场上运动员们活力四射,一旁摆放着 8 瓶矿泉水和几瓶功能饮料,借此自然引出“8 加几”的数学问题。这种源于生活的情境导入,瞬间抓住了孩子们的注意力,让抽象的数学算式变得鲜活起来,孩子们兴致勃勃,主动参与到课堂讨论中,为后续教学做了良好铺垫。

  新授环节,教师巧用“凑十法”教学,是本节课一大亮点。以“8 + 5”为例,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算式,启发思考:怎样把 5 拆一拆,能和 8 凑成 10 呢?学生们思维活跃,很快得出把 5 分成 2 和 3,先算 8 + 2 = 10,再算 10 + 3 = 13。教师借助直观的小棒图,边摆边讲,让学生亲眼见证“凑十”的过程,将抽象算理具象化,契合一年级学生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在此过程中,还不时穿插同桌互助、小组讨论,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交流算法,课堂氛围热烈。

  练习部分同样出彩,题型丰富多样,兼顾趣味性与层次性。有基础的'口算题巩固算法,也有情境式应用题,像是给小动物分食物、帮老师发书本,让孩子们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强化运算能力。对于回答正确的学生,教师奖励小贴纸,极大激发了学生的答题热情;面对出错的孩子,教师耐心引导,帮助他们找准问题、及时纠正。

  美中不足之处在于课堂时间把控稍显欠缺,个别小组讨论时间过长,导致后面拓展延伸部分有些仓促,没能充分挖掘题目深度。另外,对学习进度稍慢的学生关注还可再多些,可多给予单独指导。

  这堂课紧扣教学目标,让一年级的小萌娃们轻松掌握“8 加几”的运算方法,感受到数学的乐趣与魅力,为今后数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期待教师后续持续优化细节,带来更精彩的课堂。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8加几》听课评课稿 4

  一年级的数学课堂,重在激发孩子对数学的热忱,夯实基础运算能力,让抽象的.数字具象化、趣味化。观摩这堂《8 加几》,授课教师凭借精巧设计与灵动引导,为孩子们呈上了一堂优质数学课,以下是具体亮点:

  情境创设,激发学习兴趣

  课伊始,教师巧用孩子们熟悉的“校园运动会”情境导入,画面里运动员们奋力奔跑、跳绳,一旁标注着人数。这直观场景瞬间抓住孩子注意力,顺势引出问题“跑步的 8 人,跳绳的 5 人,一共多少人?”把数学问题巧妙嵌入生活,孩子们热情高涨,纷纷举手,迫不及待要算一算,成功点燃求知欲,也让他们感知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巧用学具,助力理解算理

  一年级学生抽象思维弱,理解算理是难点。教师深谙此道,为学生分发小棒、计数器等学具。计算“8 + 5”时,孩子们动手摆小棒,把 8 根和 5 根分开摆,再从 5 根里移 2 根给 8 根凑成 10 根,捆成一捆,余下 3 根,直观得出结果 13。计数器操作也同理,先在个位拨 8 颗珠子,加 5 时,满十进一,十位进 1,个位剩 3。学具实操将抽象运算可视化,学生手脑并用,深刻领悟“凑十法”内涵,为后续运算筑牢根基。

  练习分层,巩固知识技能

  练习环节呈阶梯式设计,兼顾不同层次学生。基础题是简单算式“8 + 3”“8 + 7”填空,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提升题则创设买文具情境,给出文具价格,让学生算总价,融入人民币换算知识;拓展题更是挑战思维,像“( ) + 8 = 16”逆向出题。题型多变、难度递进,学生乐在其中,既夯实 8 加几运算,又锻炼思维灵活性与应用能力。

  当然,教学是门遗憾艺术。这堂课节奏把控稍有欠缺,个别环节学生讨论热烈、耗时久,致使后面练习仓促,部分学生没吃透拓展题;教师评价语言虽丰富,但多聚焦答案正误,对学生独特思路、创新想法夸赞不足。瑕不掩瑜,整堂课紧扣教学目标,让一年级孩子轻松迈进 8 加几数学大门,为后续数学学习铺好路,期待教师后续教学持续精进。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8加几》听课评课稿 5

  在一年级的数学教学里,《8 加几》是极为关键的一课,助力学生夯实 20 以内进位加法基础,为后续运算筑牢根基。观摩这堂一年级《8 加几》数学课,授课教师教学思路清晰、方法巧妙,教学成果显著,亮点频出。

  情境创设贴合学生心理,课伊始,教师利用色彩鲜艳的动画引出小朋友凑在一起分水果的场景,画面里苹果、香蕉堆得满满当当,瞬间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唤起他们的学习热情。把抽象的.数学运算融入生活情境,让孩子们直观感知到“8 加几”的实际用途,懂得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连,巧妙化解一年级学生注意力易分散、理解能力有限的难题。

  教学方法多元灵活,彰显因材施教的智慧。讲授算理时,教师手持小棒,边摆边讲:“把 8 根小棒和要加的几根小棒凑一凑,凑成 10 根一捆,就好算了。”借实物操作,把复杂的进位加法具象化,让学生亲眼目睹“凑十法”的过程。此后,教师还结合简洁的图示,在黑板上画圈、连线,辅助学生从直观操作过渡到抽象思维,契合一年级学生从形象感知迈向抽象认知的思维发展规律。

  课堂互动充分,学生主体地位突出。整节课,教师不断抛出问题,“你打算怎么把 8 和这个数凑成 10 呀?”“谁还有不一样的想法?”鼓励孩子们踊跃发言、大胆尝试。学生们小手举得高高的,眼神满是探索欲,上台演示时动作虽稚嫩,却透着认真劲儿。同学们相互补充、纠错,课堂氛围热烈,学生的数学表达、思维碰撞都得到充分锻炼。

  巩固练习设计精巧,极具层次。先是基础题,让学生模仿例题,用“凑十法”计算,夯实方法运用;再升级难度,创设买文具找零钱、动物排队算总数这类趣味情境题,拓展思维,检验知识迁移能力;最后是开放性题目,鼓励学生自主编题,实现举一反三。不同层次习题,让各层次学生都收获成就感,吃得饱、吃得好。

  美中不足的是,教学节奏把控稍欠火候,个别学生操作小棒进度慢,教师引导耗时较长,致使后面练习仓促收尾,部分学生没足够时间吃透难题。另外,对学习吃力的学生关注还可加强,课后多给他们开小灶、答疑解惑。但瑕不掩瑜,这堂课为一年级数学教学提供了优秀范例,教师先进的教学理念、多元教学手段,值得学习借鉴。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8加几》听课评课稿 6

  本次听取的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课《8加几》,课堂节奏紧凑,内容丰富,为学生们呈现了一场生动有趣的数学探索之旅。

  教师从复习8的组成入手,巧妙地将旧知与新知相联结,为学习8加几的算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小棒,直观感受加法的意义,这种具象化的教学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他们在动手操作中逐步理解并掌握了8加几的计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鼓励学生主动思考,自主探索。学生们在小组内热烈讨论,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课堂氛围异常活跃。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还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教师还巧妙地运用了多种教学资源,如多媒体课件、实物教具等,使得课堂更加生动有趣。特别是通过多媒体展示8加几的算式演变过程,让学生们在视觉和听觉上得到了双重刺激,进一步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整堂课下来,学生们不仅掌握了8加几的计算方法,还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教师能够准确把握教材的重难点,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新知,这是一堂非常成功的数学课。

  这堂《8加几》的数学课,充分展示了教师的教学智慧和学生的学习热情,为今后的数学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8加几》听课评课稿 7

  在今日的数学课堂上,我们有幸观摩了一年级上册《8加几》的精彩教学。这堂课以生动的情境导入,迅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为后续的深入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教师巧妙地利用生活实例,如“小明有8个苹果,妈妈又给了他几个,现在一共有多少个?”这样的问题,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还自然地引入了8加几的加法运算。这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有效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探究新知环节,教师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小组讨论等多种方式,自主探索8加几的计算方法。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纷纷拿出小棒、计数器等工具,通过摆一摆、数一数,逐渐发现了“凑十法”的奥秘。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还让他们在探索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

  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在整堂课中都非常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了不同的关注和指导。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耐心地进行了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克服了学习障碍;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则鼓励他们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探索,满足了他们的学习需求。

  另外,教师还巧妙地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动画演示、图片展示等方式,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易懂,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

  整堂课下来,学生们不仅掌握了8加几的计算方法,还学会了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解决问题。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思维。相信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们一定能够收获满满,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8加几》听课评课稿 8

  在今天的数学课堂上,我们聚焦于一年级学生学习《8加几》这一章节,整堂课洋溢着积极探索与愉快学习的氛围,为孩子们的数学之旅铺设了坚实的基石。

  课程以生动的故事引入,老师巧妙地编织了一个关于“小猫钓鱼”的情景,8只小猫已经坐在河边,随后又有几只小猫加入,问题自然而然地提出:“现在一共有多少只小猫在钓鱼呢?”这样的导入方式,不仅迅速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还让他们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到了加法的实际意义,有效激发了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中,老师充分利用了实物教具,如彩色小球、数字卡片等,让孩子们亲手操作,通过“数一数”、“摆一摆”的方式,直观感受8加几的过程。这种动手操作的学习方式,不仅加深了孩子们对数字相加的'理解,还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学生们在互动中自然而然地学会了如何通过凑十法简化计算,比如8加3,可以先将3拆分为2和1,8加2等于10,再加上剩下的1,得出结果11,这样的方法既直观又高效。

  值得一提的是,老师在课堂上非常注重鼓励性评价,每当有学生正确回答问题或提出创新思路时,都会给予积极的反馈和表扬,这种正向激励极大地提升了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同时,老师还巧妙地设置了小组竞赛环节,通过游戏化的方式巩固新知,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参与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另外,老师还特别强调了数学语言的使用,引导孩子们用规范的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这不仅有助于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也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堂《8加几》的数学课,通过情境导入、动手操作、正向激励和语言表达等多维度的教学策略,成功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促进了他们对加法运算的深入理解,是一次富有成效的教学活动。相信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下,孩子们的数学之路将会越走越宽广。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8加几》听课评课稿 9

  今天有幸聆听了一节一年级数学课,主题为《8加几》。整堂课下来,感受颇深,现将评课心得分享如下。

  这节课教师以“凑十法”为核心,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引导学生逐步掌握8加几的计算方法。从课堂伊始,教师便巧妙地借助学生已掌握的9加几的知识进行导入,既复习了旧知,又为新知的学习做了良好的铺垫。这样的导入方式,既自然又高效,迅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和实物教具,如小棒、口算卡片等,通过动态演示和动手操作,让学生直观感受“凑十”的过程。特别是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摆小棒,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具体的'操作,极大地降低了学习难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教师还注重引导学生用语言表述计算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在课堂中非常注重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例如,在探究8加几的计算方法时,教师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动手操作等方式,自己发现并总结计算方法。这样的教学方式,既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另外,教师在练习设计上也颇具匠心。练习题型丰富多样,既有基础的口算题,又有看图计算题,还有趣味性的竞赛题。这些练习题既巩固了新知,又培养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还注重练习的层次性,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设计了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升。

  这节课是一堂非常成功的数学课。教师以“凑十法”为主线,通过多媒体演示、实物操作、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逐步掌握8加几的计算方法。同时,教师还非常注重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这样的教学方式,既培养了学生的数学素养,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值得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学习和借鉴。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8加几》听课评课稿 10

  在今天的数学课堂上,我们围绕《8加几》这一主题展开了生动而富有成效的教学活动。整堂课充满了趣味性和互动性,不仅加深了学生们对加法运算的理解,还激发了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课程伊始,教师通过一系列色彩鲜艳的教具和贴近生活的实例,巧妙地引入了8加几的概念。比如,利用8个苹果和几个香蕉的直观展示,让孩子们在动手操作中感受数量的变化,这种教学方式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随后,教师采用了分组合作的模式,鼓励学生之间互相讨论、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有的小组用数手指的方法,有的则用摆小棒的策略,每一种方法都体现了孩子们独特的思考路径。这种多元化的解题策略,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让他们学会了尊重他人的.想法,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

  在巩固练习环节,教师设计了形式多样的练习题,既有基础的口算题,也有结合情境的应用题,如“小明有8支铅笔,又得到了3支,他现在一共有多少支?”这样的问题,既检验了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又增强了学习的实用性。通过层层递进的练习,学生们逐渐掌握了8加几的速算技巧,提高了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

  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着耐心和鼓励的态度,对每个孩子的回答都给予了积极的反馈,即便是错误的尝试,也引导孩子们从中找到学习的价值,培养了他们的抗挫能力和持续探索的精神。

  整堂课下来,学生们不仅学会了8加几的具体计算方法,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感受到了数学的魅力和乐趣。这样的课堂,不仅是对数学知识的传授,更是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学习兴趣的一次全面滋养。相信通过这样的教学实践,学生们会在数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来越自信。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8加几》听课评课稿 11

  《8 加几》是一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关键内容,着重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与数学思维。聆听了这堂一年级数学课,授课教师的诸多教学亮点让人印象深刻,同时也有几点引发思考之处,值得一同探讨。

  整堂课教学流程清晰流畅,环环相扣。教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借“学校运动会分发饮料”一事,抛出问题“箱子里有 8 瓶饮料,外面还有 5 瓶,一共有多少瓶”,瞬间勾起学生兴趣,一年级小朋友们踊跃发言,课堂氛围热烈。这种情境导入,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具象化,贴合学生生活认知,让他们真切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轻松搭建起新知识与旧经验的桥梁。

  教学方法多样且灵活,契合一年级学生特点。讲授算理时,教师巧用直观教具——小棒,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先摆 8 根,再摆 5 根,通过移一移、凑一凑,把 5 根里的 2 根移到 8 根那边凑成 10,余下 3 根,直观呈现“凑十法”的过程。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眼、手、脑协同,不仅明白了算理,更锻炼了动手与思维能力,比单纯说教效果好得多。

  练习环节,教师精心设计了分层练习。基础题巩固“凑十法”,让学生夯实计算;提升题融入情景,加大难度;拓展题则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探索不同算法。不同层次的练习满足各层次学生需求,保证每个孩子都有收获。

  不过,教学中也有可优化之处。课堂后半段,学生练习时,个别学生出现计算失误,教师忙于核对答案进度,没及时给予一对一指导,可能让部分学生疑惑遗留。一年级学生注意力易分散,课堂纪律把控上,小组讨论时稍显嘈杂,个别小组讨论偏题。教师可提前定好规则,适时巡视引导,确保讨论高效。

  这堂课亮点突出,情境、方法、练习俱佳,为一年级数学教学做了优秀示范。往后微调改进,关注细节与特殊学生,定能绽放更绚烂的教学之花,助力一年级学生数学素养稳步提升。

  • 相关推荐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8加几》听课评课稿】相关文章:

8加几评课稿(精选5篇)10-19

《9加几》评课稿范文(精选11篇)11-13

9加几的评课稿范文(通用14篇)12-08

《十加几及相应的减法》评课稿(精选12篇)11-07

一年级数学《9加几》评课稿(通用5篇)06-10

小学语文听课评课稿09-18

一年级数学上册《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评课稿范文(精选5篇)11-19

数学听课记录评课意见09-07

听课评课稿集合08-03

听课评课稿[荐]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