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评课稿

2023-05-17 稿件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需要用到评课稿来辅助教学,通过评课,可以把教学活动的有关信息及时提供给师生,以便调节教学活动,使之始终目的明确、方向正确、方法得当、行之有效。评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听课评课稿集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听课评课稿集合1

  美在心中。溢于言表。语文的阅读教学担负着不少的重任——它既是基础教育。也是爱的教育(人文)。有人认为它还是美的教育。《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语言是美的意境是美的朗读也是美的。很多的文本本身就是对美好事物的优美呈现。体现了作家对美的向往与追求。这是作者要传递的一个重要信息。也是语文不可或缺的魅力之一。所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然而并非每个人都有特定的审美的能力。每个人对美的欣赏也可能因人而异。这位老师不仅对美有较高的鉴赏能力。而且她能在课堂上很好地作出诠释。能再现情景——用真实可感的美图。用优美婉转的描述。电子图像或许已经不是现代课堂上的新鲜之物了。关键在于使用者这次并没有生硬地进行展示。而是以图片为引。把学生引进文本。导入生活。三者的结合还颇为巧妙。如她把具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花团锦簇”和“姹紫嫣红”放在了一起并适时出示生活中的图片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如在理解“应接不暇”的时候。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就像姚淑华老师说的“答案就在文章里”。我觉得答案也在生活中。此外。老师还特意把这篇美文中的诗情画意展现出来。为此她别出心裁地把其中的段落编排成诗的格式。引导学生读出诗的节奏。这些尝试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请原谅我的少见多怪)静心一想:散文与诗歌确实有许多共同之处。老师在引导学生感受美。发现美的同时。也注意到了学生的积累。如开头词语的

  导入——未成曲调先有情

  环节——一枝一叶总关情

  过渡——嫁于春风不用媒

  小结——似曾相识燕归来

  氛围——山雨欲来风满楼

  这是一节高品味的语文课。课堂上洋溢着浓浓的语文味、有品词析句、潜心会文的过程、有听说读写的训练。这就是语文课。同时。课堂上教师的语言如春风化雨。点点滋润着学生的心田。有巧妙的点拨。由衷的赞美。热情的鼓励。颇有大家风范。课堂意境的渲染更是独具匠心。当学生情感达到高潮的时候。季老师戛然而止。恰到好处。学生意犹未尽。“英雄”的韵律余音绕梁。三是不绝。

  总之。今天的三节观摩课各有特色。各有千秋。虽然存在一些缺憾。但犹如维纳斯并不因为断臂而影响了她的美丽。今天的三节课也让我们看到了。我们的语文课堂正走在回家的路上。

  今天。我和我校的20位教师在南街小学听了xx老师执教的《小稻秧脱险记》和赵艳红老师执教的《开天辟地》两节阅读课。收获颇多。下面简单谈谈自己的感受。

  这两位老师教学基本功扎实。能时时刻刻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始终是课堂上的引导者。组织者。始终以学生为主。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交给了学生学习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xx老师执教《小稻秧脱险记》一课时。注重了朗读和写字的指导。王老师检查词语读音时。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以不同的形式读。在容易错的字音上。王老师进行了强调与强化。力争全体学生都能读正确。真正做到人人有提高。人人都学会。在检查朗读课文时。注重了学生朗读姿势与朗读能力的培养。王老师从细节处着手。让孩子们掌握读书的正确姿势。并教育学生要大声地、口齿清晰地把文章读出来。这就是朗读。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阳光、自信。也激发了他们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而且。老师亲切的语气。微笑的面容也给了学生读好文章的信心。课标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朗读是小学阶段重要的语文能力训练。王老师在了无痕迹中达到了这一要求。王老师在指导学生识字写字时。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小组内讨论怎样记住这些字。书写时应注意什么。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听赵老师在执教《开天辟地》。可以用“行云流水”一词来评价。整个教学过程赵老师始终以文本为依托。让学生借助多媒体课件在与文本的对话中去感悟盘古伟大的献身精神。如。教学“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盘古的身体也跟着长高……这个巍峨的巨人……”两个自然段时。引导学生观察他的动作、神态。再读句子。读懂了什么。从哪读懂的?让学生再做做盘古把天和地分开时的动作。师此时配乐朗诵。学生在举臂一分多钟时的累与盘古的“一万八千年”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盘古的伟大精神跃于眼帘;紧接着。赵老师趁热打铁。让学生抓住下一段的“精疲力竭”“微笑”感受它的献身精神。

  很感谢两位老师的辛勤劳动。能带给我们一些收获。一些思考。还有几点建议与大家一起商榷:

  1、xx老师在教孩子们写字时还要留有充足的时间。老师要在孩子们中间巡视指导。在孩子们的本子上写几个范字。让写的不好的学生零距离地学习临摹老师的字体。更能拉近师生情感;还可以让几个学生到黑板上去写。调动孩子积极性。让孩子真正喜欢上写字。

  2、赵老师整体上看学生读书的时间还太少。感觉像蜻蜓点水。开课伊始。就直接问:盘古是怎样开天辟地的?标画有关语句。在学生对整体还没有意识时。这样未免太仓促。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对话。是阅读教学中的一道亮丽景观。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赵老师像是在牵着学生走。一步一步的没有放开。学生在感悟时谈的太浅显。没有真正触及心灵。

  总之。听了这两节课。让我也反思了自己的语文教学。发现了其中的一些弊端。如:学生读书时间少。问题意识不浓。想象力不够。表达能力不强……这都与自己平时课堂上放的不够有直接的关系。想起叶老曾经的号召。“所有学生要善于使用语文这个工具。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贡献力量。”所以。对于一节普普通通的语文课。如果落实了该落实的工具性。影响了该影响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就算是“语文课”了。也就有了语文“味”了。期待更多、更有语文味的好课不断呈现。也希望这样的活动更多一些。

听课评课稿集合2

  看了这段教学视频,让我对何老师的精彩教学非常敬佩,也让我对小学美术教学产生了很多想法和反思。相对于过于花俏的美术课,这节课时朴实的,是注重实效的,它实实在在的锻炼了孩子们的美术技能,培养和提高了孩子的审美能力和素养。

  美术课要教给学生什么?

  美术是一门视觉艺术、造型艺术,首先要弄清楚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课的教学目的是什么?不是培养画家,不是培养特长生,不是美术专业的考前培训,而是提高国民综合素质中关于美的素养的一门学科。

  在美术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这个目的`被细分成丰富多彩的各种课型,,被分为一个个小的教学目标贯穿在不同年级段的美术课中。

  基于以上因素,授课者在备课中,要想清楚的第一个问题就是通过本节课,要教什么?要让学生学会什么?树好这个靶子,才能在教学设计中有的放矢,删繁就简,紧扣教学目标和主题。

  美术课如何教?

  一节课有了明确的目标,下来要思考解决的就是教学方式和方法的问题。俗话说,教无定法,在班级授课环境下,受课堂时间的制约,我认为最好选用简单有效的教学方法,去除掉花俏的摆设环节,回归到简单、实用、快乐的高效课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怎样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好教学活动,让孩子有极强的表现欲望。一般来说,好的作品欣赏、好的导入、或者是教师的高效示范展示,都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紧扣美术的本体,一定要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术”的问题,也就是最基本的表现方法和技巧。这是其他课程无法替代的,也是只有美术课才能解决的问题。为了让学生直观的学习到美术造型的表现方法和表现技巧,教师的示范显得尤为重要。大气,直观,准确到位的示范,不但可以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还能为孩子们接下来的自主表现扫清障碍,使人豁然开朗,眼前一亮。另外,教师示范的过程,本身就应该是一个精彩的表演,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浓厚兴趣。

  美术作业怎样评价?

  美术课一般不会留课外作业,基本都在课堂上完成。评价一般采用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价几种形式。但是现在更多的课堂评价都是为了完成这样一个教学环节而评价,为了课堂结构的完整性做出的表面的、肤浅的、仓促的评价,达不到真正的评价目的。美术课的作业评价标准没有固定的答案和模式,但是不管采用哪种方式评价,都应该要紧扣教学目标,鉴于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的限制,自评的时候可以教师可以给出评价指标和关键字,让学生从指定的几个方面去谈。他评的范围可以更广泛,更适合人数较多的班级进行。教师的评价往往被学生认为是权威的评价,所以教师的评价要注意少些定性的评价,多些建议、多些鼓励,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美术素养都能获得成长和发展。

  不过,由于时间的紧迫,现在我们很多美术课的评价环节流于形式,没有真正的评价,这于我们现在班额过大,孩子的沟通表达能力所限都有关系。让我们对美术课的评价和激趣好好探究,让美术课更加精彩。

【听课评课稿】相关文章:

各科听课评课稿10-12

《大海睡了》听课及评课稿01-04

各科听课评课稿优秀03-16

听课评课稿(精选15篇)11-09

听课评课稿15篇07-23

听课评课稿(15篇)07-23

听课评课稿(精选23篇)10-20

金色的草地听课评课稿11-28

小学语文听课评课稿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