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评课稿

2024-08-25 稿件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评课稿,评课是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开展教育科研活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发展,推进教师专业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如何把评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综合实践评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综合实践评课稿 1

  今天有幸听了范老师的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缝沙包》,在整堂课中,教师能够在活动中做到扶、放结合,既给了学生充分的活动空间和时间,又给了学生适时的指导与帮助,不仅让学生掌握了沙包的缝制方法和注意事项,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懂得了只要大家团结一致就一定会把事情做得更好的做人品质。这节综合实践课值得我去学习和借鉴的方面有很多。

  1、创设情境,积极参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节课教师能贯穿始终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上课伊始启发学生谈话,你最喜欢的课间活动是什么?沙包能做什么游戏?最后引导学生自己亲自动手缝沙包,这样环环相扣,激发了学生缝制沙包的热情,有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不同的沙包激发了学生缝制自己喜欢的沙包的热情。

  2、始终抓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这一课程核心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它让学生回归生活世界,立足实践,不再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授,让学生亲自参与、主动实践,在实践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着眼于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在活动中强调学生要有不同的想法和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做到了只要有学生举手就让他现在教师的言谈举止上。说出自己的想法而且还给予了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对有特别想法的学生给予鼓励,这些做法都指向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这一课程核心。教师精心制作课件,向学生展示了不同的针法,缝制沙包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既有理论的指导又有实践的.参与。本节课学生缝制沙包的针法是多样的,缝制出来沙包的款式也是多样的,充分体现了教师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3、教师角色把握恰到好处

  教师在整个课堂中把自己始终处于帮助者、组织者和参与者的地位,不去安排支配学生按老师的要求去做,而是把自己置身于学生中一员,参与其中,与学生交流。在学生缝制的过程中教师全程参与,巡视指导, 对缝制有困难的学生教师给予指导,使学生建立起了克服困难的自信心。

  总之,这节实践活动课亮点很多,在彰显了教师超前的教育教学理念,匠心独运的设计思想,灵活自如的课堂调控能力的同时,也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充分地享受了活动的乐趣。

  综合实践评课稿 2

  聆听了焦老师的综合实践课《低碳生活小窍门》,通过听课学习,对综合实践活动这一学科有了深刻的认识。

  综合实践活动通过协作、考察、搜集、访问、社会调查、分析研究、写课题小报告等实践活动,让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了解学校、社区、社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认识周围的生活环境,并在活动中学会与人交往,锻炼自己勇于参与、大胆实践的品质,并在活动中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社会综合实践、与他人共同工作和从事集体工作、解决问题等能力。它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在这课程中,学生、教师仍是不可缺少的两大要素。我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和平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践,简述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理念之一,是主体教育的思想。要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要始终把学生的自主性摆在第一位,让学生自主地、积极地参与,动口动脑,培养内在的动机,激发智慧的潜力,发展个性特长,推进个体的主动、和谐、全面的发展。为使“学生是主体”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得到充分体现,坚信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活动的设计、准备到实施、总结,都放手让学生参与全过程,使学生感到这是自己的活动,从而真正行动起来。

  主题的确定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重要环节。坚持先由学生自主设计主题方案的做法。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不是先决定教师能够做些什么,先决定学生应该学些什么,而是研究学生关心什么,对什么感兴趣等。如《低碳生活小窍门》,放手让学生自主组合小组进行活动方案的设计,并及时进行了交流、修改。在此过程中,教师主要是引导完善。结果全班自主分成了小组,形成了若干不同的方案。最后在老师的帮助下确立了活动的方案。各个小队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个个兴致高涨,忙得不亦乐乎。

  二、发扬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主导地位。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强调要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但并不意味着不需要教师的指导。没有教师的指导,再好的课程也是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活动的组织、内容的选择,甚至有些活动在实际操作中,都离不开教师的引导、辅导。指导学生收集、整理、交流资料,对于活动的成功开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对落实本课程,提高活动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仍处于主导地位,只是对教师的指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指导注意了以下几点:

  1、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人人都能积极参与活动。

  2、给学生足够的援助。

  通过听课,我知道了综合实践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途径。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关键是转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和模式,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新型师生关系。我们要积极探索,在创造教育思想指导下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21世纪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综合实践评课稿 3

  执教综合实践活动课,对我来说是一场艰难的跋涉之旅,也是一次收获丰盈的快乐之旅。因为准备的过程中,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推翻了一次又一次的预案。但是,当走进课堂,和学生一起畅谈喜欢的食品,谈论食品添加剂这个大家既陌生又熟悉的话题,研究如何确定课题、制定计划时,那份心息交融的默契,那份彼此成长的快乐就充盈心间,让我切实感到做一名综合实践指导教师的成就与幸福。

  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做到了以下三点:

  一、联系生活,激趣导学

  本课的研究主题围绕“食品添加剂”展开。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色、香、味等品质,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到食品中的化合物质或天然物质。如果这样解释给学生听,既枯燥又难以理解。因此,在上课伊始,我从学生最喜欢吃的食品谈起,让学生说一说:“你最喜欢吃的食品是什么,为什么喜欢吃?”从课堂上学生的反应可以看出,这一话题马上激起了学生的兴趣,他们兴致勃勃地描述着食物可口的味道,诱人的色泽等。在此基础上,我抛出问题:让食品变得美味诱人的秘密是什么呢?由此引出“食品添加剂”。然后联系学生查阅的资料,谈一谈食品添加剂的作用,聊一聊社会上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通过资料介绍、视频展示等形式,使学生对食品添加剂有了感性的认识,产生了进一步研究的兴趣和愿望。

  二、循序渐进,授之以渔

  确定课题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起始环节,但是确定一个既有价值又能够研究的课题对小学生来说有很大的'难度。为此,我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首先,让学生提出自己最想了解的问题,把它写下来;然后,在小组内选择一个问题。在选择的过程中,可以看到有的小组争执不休,有的小组迟疑不定。这表明对于选择问题的标准学生还不清楚。这时,我出示两个问题:“一是太阳离我们有多远?二是我班学生近视情况的调查”让学生从中选择。在对比选择中,学生明确了选题的标准。选好问题后,再来学习如何规范地表述课题。这样,把一个原本抽象的过程进行了细化分解。学生成功地确定了研究课题,也掌握了科学的方法。

  三、化繁就简,形象直观

  在制定研究计划的时候,如果我们直接套用成人的模式,让学生来制定,那他们肯定是望而却步了。所以,我把计划表进行了简化。左侧分为“研究课题、成员分工、研究方法、成果汇报形式、聘请顾问”等五个栏目,右侧栏是相应的备选答案。学生只要在相应的栏目填空或打勾,就能完成。这种方式,不但顺应了学生的认知特点,而且能让学生初步了解制定研究计划的步骤。

  总之,本课的教学始终遵循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兴趣,提高综合素养的原则。让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发挥自主能动性,发展个性,提升能力。

  综合实践评课稿 4

  听了谢老师的这堂实践课,值得学习的方面很多。在活动中她做到了扶放结合,既给了学生充分的活动空间和时间,又给了学生适时指导与帮助,使学生在这次活动中得到了锻炼,学到了知识.虽然在这堂课中老师的话语不多,但寥寥数语起到衬托引导画龙点睛的作用。下面就这堂课谈一谈我的体会:

  一、汇报活动的过程精彩感人,主题明确。

  在今天的这堂课上,学生围饶<<走进可爱的家乡铜仁>>进行汇报.在汇报的过程中主题明确,内容丰富。活动的第一个内容是学生齐唱歌曲《铜仁我美丽的故乡》,这一环节激发了学生对家乡的热爱。活动二是欣赏画面听录音(每个组分别介绍活动的感想与见闻),这一画面让我们对铜仁有了更全面的了解。铜仁不但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还是一个有种各特色小吃的美丽城市。感受最深的是学生展示成果,在这一个环节,每个小组的收获都很大,并且都是围绕着自己活动的内容进行汇报。他们这次活动分成了三个组分别是:风景名胜组,特色小吃组,还有革命人物组。在这一展示过程中,学生写了计划,收集了图片,还写了自己的心得与反思。可以看出他们在这次活动中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收获不小。特别是在介绍周逸群的光辉事迹后,感受到他们受到了很大的激励。

  二、这堂课的设计为学生提供了多元自主的学习机会,满足了学生发展个人兴趣、专长的需要,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普罗塔克曾经说过:“儿童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正是点燃火种的引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它让学生回归生活世界,立足实践,不再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授,让学生亲自参与、主动实践,在实践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着眼于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

  在这次活动中,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进了大自然,通过观看、访问、搜集图片、录音、拍照等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让他们看到了一个全新的铜仁, 强烈地激发了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在活动中,他们还目睹了各种特色小吃的制作过程,不仅增长了见识,更知道这些小吃的来之不易,所以在品尝的过程中别有一番香味。特别是参观周逸群的故居后,看到了许多学生写了观后感,更多的是被他的精神所感动。这种真实的感受、体验和情感的内化是任何课堂教学所无法给予的。

  总之,能欣赏到这一堂精彩的实践课,与彭乔勇、谢应红两位老师的付出是分不开的。二位老师在这次活动过程中牺牲自己许多的宝贵时间,亲自带领学生们去参观、访问、整理资料等。才使得学生今天在课堂上表现得这么出色。听完这堂课后我感触颇深,因为这些活动的开展能为学生开辟面向生活、面向自然、面向社会的广阔空间,学生也可以在这个大空间里发展综合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发展多方面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像这样的活动是很有必要经常开展的。

  建议:在展示成果这个环节,小组汇报的内容可以再具体些。

  综合实践评课稿 5

  听了马老师的这堂实践课,值得学习的方面很多。在活动中她做到了扶放结合,既给了学生充分的活动空间和时间,又给了学生适时指导与帮助,使学生在这次活动中得到了锻炼,学到了知识。虽然在这堂课中老师的话语不多,但寥寥数语起到衬托引导画龙点睛的作用。下面就这堂课谈一谈我的体会:

  1、合理的设计中体现明确的教学目标

  这节课一开始,老师简短的几句话就介绍了自己名字的由来,让学生初步体会名字的寓意非常丰富。然后把课堂交给了学生们,让学生们自己说出自己名字的由来,激发学生对名字问题的兴趣,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再经老师的指导学生进行归纳、删除,形成课题。整节课设计得很合理,均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运作效果良好。

  2、方法引导,循序渐进

  在指导学生归纳感兴趣的问题的这一环节中,张老师随意性地抽取几位学生的设计表格,进行课题表述的'指导,展示,进而让学生对自己的问题进行归纳、表述,提出研究的小课题。不仅仅在这一环节,张老师在整节课上,都能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学会方法,最终制定出自己的课题。

  总之,这次活动亮点很多,从不同的角度都能彰显出老师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独特的设计思想,灵活自如的课堂调控能力的同时,也让学生在自由的氛围中充分地享受了综合实践课。但是综合实践活动课作为一门新兴的课程,具有与其他课程不同的特点,怎样去设计、实施、评价以及怎样真正地从“走向综合实践活动课”到“走进综合实践活动课”,都是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研究的问题。

  综合实践评课稿 6

  3月27日,我观看了胡静老师的一节综合实践课《缝建子》,下面就这节课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为了让学生在动手与动脑的紧密结合中促进劳动技术素养的形成,上课伊始就胡静老师出示孩子们踢毽子的情景,充分利用学生好奇爱玩的天性,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刺激他们的兴奋点,调动积极情绪,使学生乐学、爱学。

  在进入制作阶段,胡静老师创设一个学生的设计讨论过程,尽可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再通过教师对毽子各部分制作过程的剖析,让学生对做毽子的方法进行初步了解,构建起制作毽子的模式。然后,让学生自主设计、制作;最后让学生踢一踢、比一比,既体会成功制作毽子的喜悦,又从实践中进一步考虑如何改进,再边做边想边玩中,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有了提高,体现了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所具有的开放性和实践性的特点。

  本节课中我认为已经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了解了毽子,亲手制作出了毽子,通过踢毽子、评毽子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当然,也有不足之处,首先是给学生探究方法的时间少,探究的不够充分。其次成果展示时让学生玩的时间少,谈体验的时间不够充分,最好让更多的学生说。如果这样,效果可能会更好。

  综合实践评课稿 7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生活实践领域的课程,它是基于学习者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活动的目的是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引导学生自主进行综合性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获得积极的体验,引导学生从狭窄的课堂走出来,用明亮的眼睛去观察多彩的世界,用灵动的心去触摸生活的律动。如何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走进学生的生活,给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天地,是我们在综合实践课的教学中需要不断思考和解决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综合实践课的教学中,不拘泥于教材,开放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真实需要出发创造性地开展教学。

  《苹果的营养与健康》是我引导学生从身边生活发现自己感兴趣的一个活动主题,由于它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经验、贴近社会现实,所以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能够较好地操作,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在这一活动案例中,我根据活动目标,灵活地把学生分为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学习形式上更具有灵活性和注重个性的发展。指导他们在课外收集、调查所需资料,并进行有目的采访,制作问卷调查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充分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学生喜欢的方式等手段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1、多样设计,有效实践

  综合实践活动强调“整合”,注重“实践”,突出“开放”,关注“过程”,学生在亲自参与、主动实践的过程中,也提高了创新能力。《苹果的营养与健康》这一主题的确定,完全来自学生的生活。

  在活动过程中我设计了多个环节,帮助学生扎实完成整个活动。

  (1)查找资料:苹果分为哪些品种?有哪些吃法?

  (2)课前实地调查:

  ①苹果的种类

  ②苹果的吃法

  ③苹果的营养

  ④食用苹果的注意事项。

  2、交流汇报

  小组的研究成果,提出自己的困惑等等。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最后我们还展开了一系列制作苹果沙拉、制作卡片等。在一系列的活动中,培养了学生动脑思考、动手实践、社会交际、对比分析等各种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3、大胆放手,合作探究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从具体的情境入手,“蹲”下身去参加学生的学习探究活动。用商量的语言、及时的鼓励、恰当的补充,尊重学生的学习意愿,培养学生表现自己的勇气,形成了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基于学生对苹果有一定的认识,只是没有进一步的研究,这节课我就放手给学生,让他们自主交流,进行探究。在整理材料这个环节,学生把自己搜集的资料在小组里交流,气氛非常激烈,分组交流的方式多种多样,红富士组用演一演的方式向大家介绍了苹果的种类,金帅组用新闻播报的形式向我们介绍了苹果的丰富营养,嘎啦组还把食用苹果要注意的问题编成了儿歌,国光组同学还制作的图文并茂的幻灯片等等。从中,我感受到了作为教师,必须随时关注学生,及时给予肯定和点评。不论是课堂前的资料收集、还是课堂上的内容表述与补充,我都关注学生团结精神的培养,鼓励他们要在活动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积极发表看法和建议,帮忙出主意等,引导学生互相帮助、互相启发,在探究中进步,在合作中成长。

  纵观课堂教学,我发现在很多地方对学生放手不够,从而导致课堂教学中将知识生硬地塞给学生,使得学生处于被动位置。其实孩子们对收集资料有很多的`方法,他们整理、表述的水平也很令人惊奇。如刘杨一组的学生在交流的时候每个成员都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辅以动作,将其表达的如此恰到好处。如果教师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去收集、去调查,去自主寻求答案,得到的生活经验和学习方法远比老师传授的要真实的多,相信记忆也会更加深刻。

  在小组展示之前由于没有出示具体的要求,使得小组展示时有的学生表情不自然,有的学生交流缺少一定的条理性,如果当时老师能给予学生适当适时的点拨,或许学生会更好地投入到后续的学习中。课堂教学的环节有点杂乱,特别是学生动手实践的时候,由于对小组活动时每位成员的分工不够明确,没有充分考虑到不同层次的学情,从而导致组长一人说,其余的学生都成了听众,少有发表自己观点的时候,组员严重缺少学习的主动性,同时组员之间的交流缺少恰当的评价。

  课堂是孩子们最好的成长舞台。其实无论我们上哪一节课,无论我们上何种形式的课,我想在设计过程的时候都要始终围绕着学生的学情进行,要始终关注学生的状态、情感,要认真观察、努力读懂学生眼中的学习愿望,要通过引导、通过鼓励、通过体验为学生创设更多的探索性的学习空间,帮助他们进一步认识社会、了解生活,以便将来更好地融入社会,服务社会。

  综合实践评课稿 8

  我们综合实践组老师们相聚成校,和六年级的孩子们一起经历了欢快的一课——制作万圣节面具。今年我是第一次执教综合实践,没有教材,不知如何实践,今天能有幸聆听李老师执教综合实践课,收获颇丰。我就来谈谈我的收获:

  第一、综合实践课要有长程意识,不是想到一出是一出。

  比如李老师的这节制作万圣节面具,之前开展了英语节活动,了解了外国的节日和习俗,孩子们要求过一过万圣节,与制作南瓜灯相比,制作面具更易于操作。后续孩子们还要还要开展一次面具秀,前后历时一个月。

  第二、综合实践课,要以孩子的实践为主,把课堂还给学生。

  这节课上,李老师用了七八分钟讲述如何制作面具,从外观和创意两方面讲,综合了美术的知识,结合实物作品,让孩子有个直观感受,激发创作欲望,剩余的时间全部交给孩子,有的独立创作,有的.合作创作,创作氛围轻松欢快,课堂上是不是传来笑声。这样的课堂,若干年后的万圣节,今天的情境孩子们依然会历历在目。

  综合实践课有课型可循,但也不是一层不变,但是要让孩子在某一个方面的能力得到锻炼或提升。

  综合实践评课稿 9

  今天听了一节新人教版五年级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打电话》。本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打电话感受生活中片片有数学,并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虽然内容有难度,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加以恰当的引导,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让他们带着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条件和策略。活动在小组同学合作、交流、观察中进行,学生的思维在活动中得到拓宽,并可以学到书本中没有的知识,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身感受到生活与数学是密不可分的,从而更加乐于学数学。

  一、合理使用教材是一本堂课成功的关键。

  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的教学情境:一个合唱队暑假期间有一个紧急演出,老师要通知所有人参加,采用打电话的方式。问题是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相关的事情,学生有亲切感,能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

  二、充分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在寻找打电话的最优方案过程中,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能先独立思考并记录自己的方案,接着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最后全班交流,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体验。

  三、培养学生的优化思想

  全班交流时,学生出现了:逐个通知、分组通知和最优方案---所有人都不空闲的方案。通过对这三种方案的`展示点评与纵向比较,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并且体验到方法的多样性与优化思想。最终达到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四、培养学生数学符号思想和数学的简洁美。

  学生有的用文字记录自己的过程和想法,与有些同学用符号记录进行比较,渗透了数学的符号思想,也让学生体会到了数学的简洁之美。

  当然,课堂本身就是一个遗憾的美,再完美的课堂也有它的不足之处,本课有以下处,值得我们斟酌:

  1、在观察表格、总结规律时,应更加放手让学生自己说自己的发现并派学生代表自己把表格补充完整。

  2、没有检测导结的内容。

  3、教师语言再精炼一些会更好。

  综合实践评课稿 10

  本周三听了张翠萍老师的综合实践活动公开课《调查小学生早餐情况》,我觉得这节课有这么两个出彩的地方:

  一、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在这节课中,老师的话语不多,寥寥数语,起到衬托引导画龙点睛的作用。为什么我会如此关注课堂中教师的话语呢?这要起源于一年前的一节公开课。当时我上的是四年级的一节数学课,自我感觉还不错。听课的老师也给予较高的评价。课后有位老师找到我,真诚地说:“你的课上的挺不错。只是可能你对学生不放心,所以整堂课觉得老师讲的太多了。”一语惊醒梦中人啊,教师讲的多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教师的话语霸权,意味着学生的话少,意味着老师教的主动,学生学的被动。这样的课即使上得情趣盎然、生动活泼却仍是教师的天下,学生的主动性,主体性又体现在何处呢?从此我进入课堂,观察课堂,倾听课堂。首当其中的是观察教师的话语,聆听学生的话语。我听过很多高级别的课,总是遗憾地听到教师的声音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于耳啊!但是,今天我欣喜地听到整节课张老师话语不多,她把说话的主动权还给孩子们。整堂课孩子们学得主动,说得高兴,充满了欢声笑语。我耳畔回响的不是老师富有激情,高亢的声音。而是孩子们欢乐,稚嫩的话语。从这个意义上说,这节课难道不值得我们称赞吗?

  二、整堂课的教学环节安排合理。

  “调查校外生和校内生的早餐”“如何选择早餐”“选择喜欢的研究主题分小组设计活动方案”等这些环节的设计使整堂课的教学节奏比较完美,在老师有激情有条理的组织管理下,使课堂活跃而有秩序。

  其次,要关注少数“惰性”较强学生的.成长,有的学生依赖性较强,依旧遵循“拨一拨,动一动”的惯性,习惯于“奉命行事”。同时,活动中还发现少数学生的主动参与性有所欠缺。怎样培养这些同学的兴趣,让他们自觉地参与各项活动,还有待进一步的探讨。

  综合实践活动是课改的亮点,也是一个难点,对教师来说富有很强的挑战性。课程内容的开放性使教师的知识结构面临严峻的考验,没有现成的教材,因此教师只有在生活中不断的充实自我,与时俱进,才能更好的完成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评课稿 11

  赵老师能引导学生收集、整理生活中的信息,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提高能力。下面就将本课总结如下:

  一、教师利用古诗的情景启发学生谈出过年的场景,家里会买些吃的、用的、玩的……这些统称为年货,从而引出课题。再利用课件出示过去的年货,用估算的形式算出购买年货的价钱,并把现在的年货和过去的年货进行比较,体现出社会前进,科技在发展。

  二、在进行年货的`过去和现在的对比时,教师让学生小组讨论对比年货单,这种教学既直观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教师能充分让学生收集信息并在课堂上展示,锻炼了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发展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四、结尾处教师启发学生放飞想象,畅想未来的年货是什么样的,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

  五、设计了开放性的练习题,既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又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不足之处:在谈自己感受时应引导学生谈的深刻一点。

  综合实践评课稿 12

  从《制绳系扣》这个题目,明显看出,胡静老师非常关注生活,留心开发贴近生活的课程资源,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真正为学生了解生活服务。

  这是一节一课时完成的小课题实践活动课,胡静老师通过“五花大绑一拉松绑”、“妙手脱钩”两个用绳表演的小魔术导入新课,将孩子们的兴趣调动起来,好奇心促使孩子们注意力高度集中起来,轻松的拉开了“制绳系扣”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序幕。

  这节课,教师课前准备非常充分,运用信息技术,通过视频,将生活中的草、麻、麻绳、塑料绳、线等物品展现在孩子们面前,使孩子们明白生活中许多东西都能用来制绳。在生活中的应用环节,视频形象的展现出鞋、民族头饰、衣扣等绳的巧妙运用,开阔了孩子们的视野,提高了他们的节约与环保意识。通过将生活中不起眼的东西制作成结实的绳来为我们的生活服务,孩子们懂得了“取之于生活,用之于生活”的道理。

  在合作制作的过程中,孩子们通过多种小组合作的方法,研究不同的制绳方法,锻炼了思维、探究、创造等多方面的能力。在多种生活体验中,不觉间增强了劳动技能;培养了合作意识,社区服务的意识。

  这节课,评价贯穿始终,孩子们在愉快的氛围中,不但保持着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每一个孩子个性都得到了充分的张扬,他们在活动中收获成功的喜悦,品味成功的快乐。

  在展示交流中,不仅使孩子们表达的能力得到提高,而且通过各种评价增强了孩子们的自信心,使每个孩子都能得到发展。

  在这节课上,胡静老师在处理红领巾能不能用来制绳这个突发问题时,非常沉着、淡定。她让孩子们了解红领巾的`来历,从而明白我们要尊重红领巾,不能随便做它用的道理。并且阐明了危急关头可以用红领巾制绳救命这一变通思想。让孩子们做事把握好尺度。这也是对孩子们生活中遇事如何处理的方法指导。但是老师在这一环节出现了一个问题,就是教师介绍红领巾是国旗的一角,这是概念错误,红领巾是少先队员的标志,是少先队队旗的一角。我想,老师是明白的,只是个口误,但是,不管学生是否在意,在课堂上教师给学生的应该是准确的东西,建议更正。

  这节课,孩子们收获了这么多,可以说,这是一节几近完美的课。从教学设计各环节的安排,到教师课前准备,课堂上的导学,以及教师对突发事件的处理,无不体现教师的睿智,这是一节实实在在的课,我受益颇多。

  综合实践评课稿 13

  “评课”是参加听课的教师对执教者的讲课及说课进行客观的科学评价。

  说课的内容和要求

  教师在说课时必须说明教学设计的总体思路,具体内容及其理论,实践依据。

  1、依据课程标准分析教材,分析学生。

  2、说明教学目标的确立和实现教学目标的标本思路。

  3、说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的策略。

  4、说明优化教学过程结构的设想。

  5、说明教学方法的择优和教学手段的优化。

  6、说明教学效果的事例。

  7、说课中要融入情感。温馨提示:说课不是照上念,也不是演讲,要加入自己的理解和情感。

  评课的基本要求

  评课要依据一定的教学理论,对教学目标的实施,教学过程,教学效果以及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设计,教学能力等方面做出客观性价值判断,从而使教师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的教学。

  评课要抓住以下几点:

  1、教学目标的`确立是否正确,完善,教学过程是否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坚持了目标的指向性。

  2、知识的传授及所学心理知识内在联系的情况,重点、难点的处理是否恰当。

  3、教学各要素是否有利优化,三为主原则体现如何。

  4、教学过程是否严谨有序,环节转换是否有机,自然、艺术,师生情感交流是否生动活泼和谐。

  综合实践评课稿 14

  写好毛笔字更应从练习笔画开始。在教学过程中陈老师努力打造学生扎实的习字基本功。每一个笔画,每一个范字,老师都认真指导:注意运笔的起行收,笔画的轻重缓急,横的每一个分解步骤,笔笔要求指导到位,凸显教师范写的重要性。加强学生读帖临帖习惯的规范教育。强调写字要做到“一看、二想、三动笔、四比照”。让学生更精细地观察、更正确地读帖,更细致地临帖……

  要把字写好,只凭老师的示范讲解,学生的读贴临写还是不够的。学生课内时间掌握了一定的书写技能,课后学生是否能将这种技能有效地延伸,转化为自己的本领呢?因此,在教学中,陈老师设计了这样几个环节:“三”字的横,为什么每一横都不同呢?这三横可以互换位置吗?“元”字的两横你怎样设计才美观?让学生自己思考研究多个横画时笔画该如何处理,意在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努力让学生理解为什么相同的横画要处理成不同的写法。这样一来学生在临摹时自然能够更加专心了。练习的`质量也会由此而得到一定的提高。长期在这样的练习之下,学生对于各种笔画的处理自然能得心应手。哪怕将来在没有范本的情况下,学生也能根据对笔画的理解,结合自己的个性创造出变化微妙的书法作品。

  梁启超说:“教学生不能将所点的金子给他,(金子虽多终有尽日)……善教人者是教人以研究方法。”只有让学生掌握写好字的金钥匙,才能使学生触类旁通,真正提高书写能力。

  综合实践评课稿 15

  我们综合实践组老师们相聚成校,和六年级的孩子们一起经历了欢快的一课——制作万圣节面具。今年我是第一次执教综合实践,没有教材,不知如何实践,今天能有幸聆听李老师执教综合实践课,收获颇丰。我就来谈谈我的收获:

  第一、综合实践课要有长程意识,不是想到一出是一出。比如李老师的这节制作万圣节面具,之前开展了英语节活动,了解了外国的节日和习俗,孩子们要求过一过万圣节,与制作南瓜灯相比,制作面具更易于操作。后续孩子们还要还要开展一次面具秀,前后历时一个月。

  第二、综合实践课,要以孩子的实践为主,把课堂还给学生。这节课上,李老师用了七八分钟讲述如何制作面具,从外观和创意两方面讲,综合了美术的.知识,结合实物作品,让孩子有个直观感受,激发创作欲望,剩余的时间全部交给孩子,有的独立创作,有的合作创作,创作氛围轻松欢快,课堂上是不是传来笑声。这样的课堂,若干年后的万圣节,今天的情境孩子们依然会历历在目。

  第三、综合实践课有课型可循,但也不是一层不变,但是要让孩子在某一个方面的能力得到锻炼或提升。

  综合实践评课稿 16

  本次课的主题是“技能与体能教育的和谐发展”,在活动中,傅老师和忻老师分别执教了双手向前掷实心球、十字接力跑和肩肘倒立、合作跑,二位教师在本次课各个环节设计、安排和采用教学手段、方法及策略等方面能紧紧围绕本次课的主题,让技能与体能教育真正的和谐发展。下面主要对傅强老师的课作点评。

  整节课傅强老师课堂教态自然,语言表达清晰,教学过程收放自如,稳重,但不失活泼,课堂气氛良好,各个教学内容准备、安排和衔接上自然流畅,教学方法恰当,效果明显,尤其在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上合理、有效,整节课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体现了傅强老师有较扎实的基本功和课堂驾驭能力。现具体评价如下:

  1、傅强老师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形体和形象,语言表达清晰简洁、示范动作标准、到位,有体育教师的范儿,但语言表达时声音抑扬顿挫需适时调节。

  2、课堂教学过程有序、顺畅,行云流水,保质保量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从热身运动到各个主要内容的学练,按部就班,条理清晰,环环相扣、循序渐进、有序完成,体现执教教师教学思路清晰、有效。

  3、合理、有效的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是顺利实施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既能为本课服务,又能表现执教教师的把控能和利用能力,本节课中主要体现在发挥体育器材的多种功能,制作简易器材、改造场地器材、提高场地利用率。如在横线的运用上,在准备部分的穿越封锁线游戏,既为做好“背弓”动作做好准备,又增强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为学习下面主要内容打下基础;在实心球前拋学练中,又作为实心球前拋时出手角度的标志;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场地设计留给学生有了一个思考的余地,这个场地到底怎么用,充分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可谓一举三得,体现了教师高超的教学智慧和教学策略的运用能力。

  4、练习手段与方法多样、丰富,又能结合游戏,学生学习兴趣浓。如:有各关节热身运动、专项热身运动、“背弓”形穿越封锁线游戏,这专项热身运动起到了诱导练习的效果与作用,而且“背弓”形穿越封锁线游戏中的'封锁线又可以上下调节,挑战不同的难度,看起来简单的练习手段,却非常实用,有着明显的锻炼效果,无形中把本课的主要学习内容,有效而巧妙的串联起来,说明傅老师在课的设计上开动了脑筋并做了精心的准备。

  从整体上来看本节课似完美,可是回头仔细一想在练习时间安排、教学评价和个别细节的处理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还有较大的提高上升空间,值得商榷的有:

  1、评价单一,不够多样和丰富,还欠“精和准”,评价很随意且没有及时给予评价。

  2、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的不够,老师讲的太多,掌握知识情况反馈不到位。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必须由老师积极、有效的引导,因此,傅老师还需通过不断学习与实践,积累经验,提高操作和实践能力,为自身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3、教学目标制定太笼统、太大、太全,表述不够完整,文字组织不够顺畅,重难点制定把握不准。

  4、在站立掷实心球(3)教学环节中,把继续分组练习、每组评出小组之星并组织展示部分省掉、漏下,而漏下的这部分内容正是本课中能够激发、调动学生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的最有效的环节,又是适时评价学生、了解学生掌握技能的程度部分,是本课中精彩之举和亮点之一,傅老师却偏偏省略了它,不知何故。

【综合实践评课稿】相关文章:

姓名综合实践活动评课稿10-07

综合实践活动评课稿3篇02-15

低碳生活综合实践评课稿09-25

复习课评课稿04-08

教师是怎样评课的及评课稿04-23

综合实践课工作总结11-20

《老王》评课稿09-26

吆喝评课稿09-26

《长征》评课稿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