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评课稿

2022-06-12 稿件

综合实践活动评课稿1

  今天听了一节新人教版五年级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打电话》。本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打电话感受生活中片片有数学,并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虽然内容有难度,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加以恰当的引导,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让他们带着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条件和策略。活动在小组同学合作、交流、观察中进行,学生的思维在活动中得到拓宽,并可以学到书本中没有的知识,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身感受到生活与数学是密不可分的,从而更加乐于学数学。

  一、合理使用教材是一本堂课成功的关键。

  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的教学情境:一个合唱队暑假期间有一个紧急演出,老师要通知所有人参加,采用打电话的方式。问题是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相关的事情,学生有亲切感,能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

  二、充分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在寻找打电话的最优方案过程中,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能先独立思考并记录自己的方案,接着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最后全班交流,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体验。

  三、培养学生的优化思想

  全班交流时,学生出现了:逐个通知、分组通知和最优方案---所有人都不空闲的方案。通过对这三种方案的展示点评与纵向比较,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并且体验到方法的多样性与优化思想。最终达到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四、培养学生数学符号思想和数学的简洁美。

  学生有的用文字记录自己的过程和想法,与有些同学用符号记录进行比较,渗透了数学的符号思想,也让学生体会到了数学的简洁之美。

  当然,课堂本身就是一个遗憾的美,再完美的课堂也有它的不足之处,本课有以下处,值得我们斟酌:

  1、在观察表格、总结规律时,应更加放手让学生自己说自己的发现并派学生代表自己把表格补充完整。

  2、没有检测导结的内容。

  3、教师语言再精炼一些会更好。

综合实践活动评课稿2

  本周三听了张翠萍老师的综合实践活动公开课《调查小学生早餐情况》,我觉得这节课有这么两个出彩的地方:

  一、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在这节课中,老师的话语不多,寥寥数语,起到衬托引导画龙点睛的作用。为什么我会如此关注课堂中教师的话语呢?这要起源于一年前的一节公开课。当时我上的是四年级的一节数学课,自我感觉还不错。听课的老师也给予较高的评价。课后有位老师找到我,真诚地说:“你的课上的挺不错。只是可能你对学生不放心,所以整堂课觉得老师讲的`太多了。”一语惊醒梦中人啊,教师讲的多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教师的话语霸权,意味着学生的话少,意味着老师教的主动,学生学的被动。这样的课即使上得情趣盎然、生动活泼却仍是教师的天下,学生的主动性,主体性又体现在何处呢?从此我进入课堂,观察课堂,倾听课堂。首当其中的是观察教师的话语,聆听学生的话语。我听过很多高级别的课,总是遗憾地听到教师的声音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于耳啊!但是,今天我欣喜地听到整节课张老师话语不多,她把说话的主动权还给孩子们。整堂课孩子们学得主动,说得高兴,充满了欢声笑语。我耳畔回响的不是老师富有激情,高亢的声音。而是孩子们欢乐,稚嫩的话语。从这个意义上说,这节课难道不值得我们称赞吗?

  二、整堂课的教学环节安排合理。

  “调查校外生和校内生的早餐”“如何选择早餐”“选择喜欢的研究主题分小组设计活动方案”等这些环节的设计使整堂课的教学节奏比较完美,在老师有激情有条理的组织管理下,使课堂活跃而有秩序。

  其次,要关注少数“惰性”较强学生的成长,有的学生依赖性较强,依旧遵循“拨一拨,动一动”的惯性,习惯于“奉命行事”。同时,活动中还发现少数学生的主动参与性有所欠缺。怎样培养这些同学的兴趣,让他们自觉地参与各项活动,还有待进一步的探讨。

  综合实践活动是课改的亮点,也是一个难点,对教师来说富有很强的挑战性。课程内容的开放性使教师的知识结构面临严峻的考验,没有现成的教材,因此教师只有在生活中不断的充实自我,与时俱进,才能更好的完成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评课稿3

  听了马老师的这堂实践课,值得学习的方面很多。在活动中她做到了扶放结合,既给了学生充分的活动空间和时间,又给了学生适时指导与帮助,使学生在这次活动中得到了锻炼,学到了知识。虽然在这堂课中老师的话语不多,但寥寥数语起到衬托引导画龙点睛的作用。下面就这堂课谈一谈我的体会:

  1、合理的设计中体现明确的教学目标

  这节课一开始,老师简短的几句话就介绍了自己名字的由来,让学生初步体会名字的寓意非常丰富。然后把课堂交给了学生们,让学生们自己说出自己名字的由来,激发学生对名字问题的兴趣,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再经老师的指导学生进行归纳、删除,形成课题。整节课设计得很合理,均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运作效果良好。

  2、方法引导,循序渐进

  在指导学生归纳感兴趣的问题的这一环节中,张老师随意性地抽取几位学生的设计表格,进行课题表述的指导,展示,进而让学生对自己的问题进行归纳、表述,提出研究的小课题。不仅仅在这一环节,张老师在整节课上,都能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学会方法,最终制定出自己的课题。

  总之,这次活动亮点很多,从不同的角度都能彰显出老师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独特的设计思想,灵活自如的课堂调控能力的同时,也让学生在自由的氛围中充分地享受了综合实践课。但是综合实践活动课作为一门新兴的课程,具有与其他课程不同的特点,怎样去设计、实施、评价以及怎样真正地从“走向综合实践活动课”到“走进综合实践活动课”,都是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研究的问题。

【综合实践活动评课稿】相关文章:

综合实践活动评课稿3篇06-12

综合实践评课稿(通用11篇)04-26

综合实践活动《制绳系扣》评课稿范文11-13

综合实践课《缝建子》评课稿范文11-13

五年级下综合实践活动课《打电话》评课稿12-24

《捐书活动》评课稿11-25

《饮酒评课稿》评课稿范文11-17

小学实践活动课《一天的食物》评课稿11-18

教师是怎样评课的及评课稿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