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防止校园欺凌致家长一封信

2023-03-20 书信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书信吧,书信是一种向特定对象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应用文书。那要怎么写好一封信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防止校园欺凌致家长一封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防止校园欺凌致家长一封信1

尊敬的家长,亲爱的同学:

  预防校园欺凌是我们的共同责任。让我们一起行动,拒绝欺凌,守护生命之花。

  一、什么是校园欺凌?

  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者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等行为造成伤害的。

  二、校园欺凌的主要行为

  1、打:打架、斗殴。

  2、骂:侮辱、中伤、讥讽、贬低受害者。

  3、毁:损坏受害者的书本、衣物等个人财产。

  4、传:网上传播谣言,人身攻击。

  5、吓:恐吓、威胁、逼迫受害者做其不愿意做的事。

  三、这些可能是校园欺凌的信号!

  1、身体伤痕,孩子身体表面无故出现瘀伤、抓伤等人为伤痕,很可能是遭遇暴力。如果孩子在大热天常穿长袖,可能是想遮掩。

  2、个人物品丢失或损坏,如果孩子的鞋子、首饰、文具等个人物品经常丢失或破损,就要留心了。

  3、如厕习惯改变,孩子非得回家才上厕所?学校厕所很可能成为暴力场所。

  4、自尊心受挫,孩子回家经常带着伤心沮丧情绪很可能在学校受到言语诽谤等精神方面的伤害。

  5、自我伤害倾向,对孩子任何形式的自我伤害甚至自杀行为,家长都要高度重视。

  6、不愿上学,孩子非常不想上学,甚至逃学病是在学校被人排挤欺负。

  7、睡眠问题,失眠、噩梦、尿床等问题也是孩子遭受暴力侵害的`表现之一。

  四、遇到校园欺凌怎么办?

  1、保持镇定。遇到校园暴力,一定要沉着冷静,采取迂回战术,尽可能拖延时间,争取机会求救

  2、求救。必要时,向路人呼救求助,采用异常动作引起周围人注意。

  3、保证人身安全。人身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可以试着通过警示性的语言击退对方,或者通过有策略的谈话和借助环境来使自己摆脱困境。但不要意气用事激怒对方。

  4、一定要告诉家长。告诉孩子,如果遭遇校园暴力事件一定要告诉家长,不管遭遇了怎样的恐吓,都要告诉家长,不要承受身体和心理上的创伤。

  五、如何教育孩子不欺凌他人

  1、让孩子明白,欺凌得不到友谊,没人愿意和他一起玩。一个欺凌别人的孩子,总是令人讨厌,没人愿意搭理,常常会被孤立,成为个孤独的可怜人!

  2、让孩子知道,欺凌是不道德的,也是违背法律的。欺凌别人说明这个人素质低、品行差,大家都会敬而远之;严重欺凌会受到法律处罚,被送到工读学校劳动改造。

  3、让孩子清楚,被欺凌没有好的未来、没有人生的希望。欺凌别人容易妄自尊大、自以为是,必定不安于学习,没有知识文化,沦为社会底层,最终会被人欺负。

  校园,是文明的殿堂,是一方净土;校园里应该是鸟语花香、欢声笑语、书声琅琅。不要因为一些不和谐的音符,给原本祥和的校园蒙上了一层阴影。学校、家庭、社会要联起手来,严防校园欺凌,共筑安全长城,确保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小学防止校园欺凌致家长一封信2

各位家长朋友:

  您好!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是我们共同的愿望!为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预防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南部县升钟镇小学小学特致您《“预防校园欺凌”告家长书》,让我们家校共育,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预防校园欺凌,让我们一起对校园欺凌说“不”!

  一、什么是校园欺凌?

  中小学生欺凌是指发生在校园内外、学生之间、一方(个人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凌、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人或群体)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比如:殴打、辱骂、诽谤、恐吓、孤立、排挤同学,毁坏、抢劫、勒索同学财物,甚至逼迫对方脱衣服、罚跪等,都属于校园欺凌。

  校园欺凌对孩子的伤害是巨大的。对于被欺凌者而言,不仅会造成身体上的伤害,还会带来更为严重且难以治愈的心理、精神创伤,严重影响日常学习、生活。某些情况下,部分受欺凌者会发生恶逆变化,转化为欺凌者或者欺凌者的帮凶。对于目睹欺凌现象的旁观者而言,也往往会因为无法帮助受害者而感到内疚、不安甚至惶恐,或明哲守身以自保,或不自觉地加入欺凌行列。对于欺凌者而言,会造成道德滑坡、人格扭曲,甚至最终步入犯罪歧途,走上不归路。

  二、如何判断孩子是否遭遇校园欺凌?

  校园欺凌亊件伴随着较长的持续性和较强的隐蔽性,家长平时要细心观察孩子的行为举止和情绪波动。如有以下情形出现,请您充分考虑孩子遭受欺凌的.可能性:

  1、身体表面无故出现各种瘀伤、抓伤等人为伤痕;在温热天气里也经常穿着长袖衣裤,很可能是想遮掩伤痕。

  2、频繁丢失一些个人物品,如首饰、文具、玩具等,或者衣服、书包等物品总是有破损。

  3、如厕习惯改变,频繁地失眠、噩梦地尿床。

  4、回家时经常带着伤心、沮丧甚至是哭鼻子的情绪,而且突然变得孤僻、怕生,特别依赖家长不愿接触其他小伙伴。

  5、出现自伤、自残甚至是自杀倾向。

  6、不愿意上学,或者经常无故逃学、装病请假。

  三、预防校园欺凌的几点建议:

  (1)多关注自己的孩子,要尊重、关心、理解子女,教育子女时,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切忌对子女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要重视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同时要关注孩子的交友情况。

  (2)重视与老师、学校的沟通与联系,多了解孩子在校的情况,配合学校做好孩子的思想行为教育。

  (3)预防为主。家长平时可以结合一些常见的校园欺凌现象来引导孩子,进行预防教育。在预防教育中,引导孩子学会分辨事情的对与错,曲与直,不能诱导孩子片面出手,或者为不受欺负而以暴制暴。同时,也要教孩子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让孩子平时有心理准备,遇事能从容处理。

  (4)加强法制意识教育。广大家长加强对孩子的法制教育和监管,增强孩子的法制意识、安全意识,提高自我防范、自我保护能力,以免受到不法侵害。

  (5)孩子遭遇校园欺凌时,一定要告知学校老师,通过班主任、学校协调解决,或通过法律途径找到最合适的解决方案。家长切勿义愤填膺,冲动行事。我们面对的是孩子,是学生。请不要以成年人的方式是对待孩子的教育。

  (6)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在日常家庭教育中避免使用粗暴方式解决问题。孩子暴力伤害他人,并不是单一现象,与家庭的教养方式有密切联系。如果你的孩子有欺负别的同学现象,一定要认真反思,家里是否存在家庭暴力现象。以暴制暴,如果引导不好,可能会让孩子从被打中学会经验,反过来发泄内心的负面情绪,转而去伤害其他无辜同学。对于出现暴力倾向的孩子,家长正视问题,并密切与老师的联系,共同教育孩子。

  一旦发现孩子可能遭受欺凌,要克制情绪、保持冷静,鼓励孩子勇敢地说出来,并及时与校方沟通。同时注意收集、保留相关证据,必要时可选择报警,运用法律武器保护孩子。尽量避免与欺凌者或其家长单独接触,以免亊态恶化。如果孩子因遭受欺凌而出现心理问题,应及时向心理专家求助。

  家长朋友,要从根本上杜绝校园欺凌现象,需要家庭、学校及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与配合,我们愿与您一道为孩子创造一个和谐友爱的校园环境,共同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

【小学防止校园欺凌致家长一封信】相关文章:

校园欺凌暴力致家长的一封信(精选6篇)03-01

防范校园欺凌致家长一封信范文(精选5篇)10-24

防范校园欺凌致家长的一封信范文(通用8篇)10-26

幼儿园校园防欺凌致家长的一封信(通用8篇)11-01

防止校园欺凌主题活动简报(通用8篇)10-21

校园致家长的一封信11-03

防范校园欺凌告家长书09-13

校园致家长的一封信15篇11-03

校园致家长的一封信(15篇)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