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是对过去一定时期的工作、学习或思想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做出客观评价的书面材料,它在我们的学习、工作中起到呈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十分有必须要写一份总结哦。你所见过的总结应该是什么样的?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初中语文德育渗透总结,欢迎阅读与收藏。
初中语文德育渗透总结 篇1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训练必须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和国情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国情教育必须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渗透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观和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提高社会主义觉悟。”因而,作为语文教师,一方面要落实语文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另一方面,要结合课文内容,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做到文道统一。笔者就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作一粗浅探讨。
一、在感悟汉字的深奥莫测中渗透德育。
我们在日常语文教学中,经常从汉字的造字原理上与学生进行推敲。这里有时就蕴含一定的德育因素。例如:如“爱”字,它的繁体字是“愛”。字的顶端是“放在盘子里的一颗心;中间的心表示发自内心地对待朋友(也包括亲人),这就是爱”——对学生进行爱心教育。诸如此类,我们通过解说汉字原理,使学生深刻理解博大精深的汉字文化,对汉字与汉语言作为母语产生发自心底的自豪感,渗透德育教育。
二、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德育。
1、爱国主义教育。通过语文教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落实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我们通过学习《沁园春·雪》—毛泽东等课文,激发爱国之情;通过学习《陈涉世家》等课文,让学生了解历史上杰出人物的丰功伟绩,鼓励学生从小树立报国之志。
2、求实教育。例如《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一文,通过寻找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让学生明晰要正确的寻找事物的正确答案。让学生在体味、赏析的同时,提升学生对思考与把握。
三、在作文教学中渗透德育。
只有学生亲耳所听、亲眼所见、亲手去做,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有感染力。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好机会。如:在庆祝建党90周年活动中,我为学生布置系列作业:一是写调查报告。让学生调查身边的人,去了解党在我心中的巨变。二是开展体验教育活动。在条件尽可能允许的条件下,试着用柴火做饭、用蜡烛度过夜晚等,来感受祖国今昔昔比的巨变。三是写作活动。有许多同学写出了文章,反映出祖国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抒发了对党的热爱。
四、在语文课外活动中渗透德育。
由于语文课外活动具有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特点,因而在课外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可化无形为有形,既直接形象,又易于被学生接受。一是借助课外活动,可以培养学生自信心,特别是后进生,课外活动就给他们张扬个性、体验成功创设了舞台。二是借助课外活动。在课外活动中,遵守活动秩序、善于与他人合作、为取得优异成绩锲而不舍的精神、礼貌待人等德育因素,都会在此得到生动的锻炼。
当然,初中语文中渗透德育的内容和途径还有很多,不仅要把握学科渗透德育的原则和方法,而且还要遵循学科自身的规律和青少年的成长规律,做到有意、有机、有序、有度、有效,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初中语文德育渗透总结 篇2
一、充分利用教材,制定渗透计划
语文课和其他学科相比,在德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因为它不同于数、理、化等学科,它总是带有一定的政治倾向,寄予一定的褒贬爱憎。翻开课本,你会发现这一篇篇文情俱佳的文章几乎都有一个道德教育的目标。因此,新学期开始,教师应该定出本期的德育重点,有意识挖掘教材中的教育因素,找准智育训练与思想教育的结合点,合理地统筹安排,制定出教学计划,做到心中有数。
二、抓篇、段的朗读训练,渗透德育
小学语文教材里有很多语句优美、内容生动的写景抒情的文章,它们真实描绘了自然和生活的场景,为小读者们展示了一个丰富多彩,绚丽灿烂的天地。对此类文章,我把握教材特点,着重抓好篇章的朗读训练,让学生在感知语言文字的同时,正确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在作者创设的情境中展开合理想象,体会作者思想感情,从中受到思想道德教育和美的熏陶。 如:教《日月潭》一文时,为了让学生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和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我设计三种不同的读法:
1、浏览,找出文中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在学习小组里读给同学们听听。
2、默读,用笔画出说明日月潭美丽、壮观的语句,并在学习小组内交流,互相订正,每组选出一位同学向教师汇报。
3、朗读,了解日月潭的景色,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通过“读”的训练,学生在感知、理解语言文字的同时,情绪受到强烈的感染,领略到海上日出时的雄伟、奇特的美景。这时,我再利用投影片,让同学们观看保护环境的画面,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与作者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发生共鸣,达到阅读教学的目的,充分发挥了教材的德育和美育的功能。
三、结合时代背景,进行德育渗透 有的课文,由于时代距离现在太远,所以给理解课文带来一定的困难。
通过背景介绍,学生自然地了解了战争,自然激起对战争的愤恨,对战士们的敬爱,也加深了对诗歌的理解和对和平的热爱。德育自然渗透到了教学中。
四、抓住关键字词,进行德育渗透
文章的语言总是表达特定的感情。教学中,必须让学生学会揣摩与品味的方法,强化语感训练,挖掘语句的含义,深刻领会作者的意图、品味及思想内涵,从而达到提高能力、渗透思想教育的目的。教育学生不要被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吓倒,要像小草那样勇敢、坚强、有韧性,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顽强作风。这样,德育就非常自然地渗透到了教学当中,学生在不经意中欣然接受。
五、进入角色,再体会角色中进行德育渗透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还常常引带学生通过表演的方式来再现情境。一种是让学生进入角色进行表演;另一种是让学生扮演角色进行表演。这样,文中的角色不再是在书本上,而就是自己或就在自己的身边。这就促使学生带着角色转换的真切感受来理解课文,加强体会,不仅使课文所描绘的形象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器官,而且笼罩了情感的色彩。
六、让人物感染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小学生正处在成长时期,好模仿、崇拜偶像是他们的特点,可以把课本中许多正直、勇敢、顽强、品德高尚的人树立成他们的榜样。
七、及时发现问题,进行德育渗透
作为教师,应及时发现学生思想上的问题并及时给予帮助。语文教师在这方面有着明显优势,因为学生的周记、作文中常常会不由自主地流露出起初的想法、观点。教师应当把批改作文、周记当作德育渗透的一个重要环节,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演、鼓励,强化其优点。但我也常常从中发现学生对社会、对人生的偏见,甚至思想深处的某些丑恶、消极的东西,我总是通过中肯的评语、谈心等予以批评指正。我坚信,只要教师能长期重视学生思想上的点滴教育,学生会逐渐形成良好品德的。
八、教师以身作则,进行德育渗透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本身就是学生极好的学习对象,教师的严谨治学、一丝不苟,会给学生很好的影响;教师的谦虚有礼,勤学好问,学生也会耳濡目染受到感染。所以,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善于运用自己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去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让学生健康成长。
语文课不同与其他学科,它是对具体对象的审美和思想倾向而诱发的情感领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语文教师应努力做到潜移默化地熏陶感染,在教学中渗透德育。只要教师有强烈的既“育才”又“铸魂”的意识,那教师的责任感必将促使我们去发现、去总结出更好的德育方法,使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日益完善。
初中语文德育渗透总结 篇3
语文教学发挥德育功能,主要靠挖掘教材及教学活动中的人文精神和民族文化所蕴涵的优秀道德传统,通过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来达到培养学生具有健康情感,科学态度和正确价值观的目的,该学期本人就着重依据这样的原则来进行德育教育。将大致情况总结
在学习以“战争”为题材的课文时,引导学生区分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品味蕴涵在字里行间的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在阅读中引导学生用心去感受课文中的有特色的语言,感人肺腑的人物,惊心动魄的情景,并谈自己的心得和评价,从中让学生受到感受,适当渗透德育教育就水到渠成了。
在学习以爱为主题的课文时,让学生首先感受课文表现出来的形形色色的“爱”,很多课文都在诉说对普通人,尤其是对弱者的'关爱,从而陶冶自己美的情操,像学习余秋雨的《信客》,让学生了解两代信客的命运,着重刻画了一个受人敬重的信客形象,赞美他任劳任怨、诚实守信、宽容善良的品质,认识到无私奉献的人总是能赢的敬重和爱戴。
学习介绍科学知识的文章,既要注重对学生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也要关注对他们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思维方法的培养,实现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共同提高,还要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习惯,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周围的世界,用心灵去接触大自然。
学习那些内容都具有典型意义,所反映的思想有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的古今传诵的名篇文章,要了解古代社会的状况和作者的思想倾向,同时认识到今天社会的幸福,应感到满足、自豪,来陶冶自己的情操,也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通过教学内容来育人,而且还要通过教学过程来育人,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育人,要建立全过程育人的意识。
另外在备课的过程中,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备学生不仅只备知识、能力、智力状况,还要了解学生的性格,意志,情感等道德的状况,备教材时要备怎样讲清重点、难点,也要挖掘这节教材的德育因素,研究如何运用这节教材提高思想道德水平,这才叫真正的备教材与备学生结合。
总之,思想品德教育必须寓与教学的全过程,做到全过程育人。
初中语文德育渗透总结 篇4
一、抓住字、词教学,进行思想教育。
识字:
思想在教学中抓住字词教学,,指导学生把学习字词和渗透思想教育联系起来。如学“碴”,有个同学编了个字谜,一个人拿石头砸警察。我首先表扬他善于动脑,然后引导大家评论,这样做对不对?把认字与育人联系起来。
写字:
教育渗透在语文学科的各个方面。在写字教学中,如果把写字同育人结合起来,就能使学生在情趣盎然的字形、结构分析中把握写字规律,明白做人的道理。
二、发挥多媒体优势,渗透德育教育。
俗话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当儿童感受到纯洁、善良、真实的形象时,心中便会产生一种难以言喻的喜悦和兴奋,这将有助于他们道德完善,情趣的陶冶及对人生真谛的领悟。电教手段以它独特的优美画面,悦耳的音乐,激发学生继续探究作品内在美及主动学习的精神,达到“授文传道”的目的。
三、指导感情朗读,体会文章中心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能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感悟文学的意境,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口诵心悟的过程,就是运用课文的思想内容进行自我教育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指导学生朗读技巧,还要多读多想,潜心阅读,读出内涵、读出感情、读出意味。
四、重视习惯养成教育,培养良好习惯。
小学生自控能力差,善多变,思维辨别能力差,我们就要从一些起码的习惯上要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如写字的.习惯,生活习惯,文明用语习惯等方面,加以潜移默化,久而久之,增强其辨别真、善、美、假、丑、恶的能力,收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总之,我们要通过语文教学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把学生潜在的感性和理性的能力都挖掘出来,发挥出来,把德育渗透在听、说、读、写的各个环节,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使之和谐统一,让学生在接受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体会作品的内在蕴含,培养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达到授文传道的目的。
初中语文德育渗透总结 篇5
一、以教材作为课堂教学渗透德育的重要依据
1、注重“点”
各学科教材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育人因素”,因此,教学中的思想教育渗透必须依托教材,离开了教材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教材中的“育人因素”,大多寄寓于知识之“宅”中,呈“隐”性状态。只有充分驾驭教材,入其“宅”,才能悟得其“育人”之真谛,探寻到这些“潜”于知识“地下河流”中的“泉眼”——“育人点”,即知识教学与思想教育的最佳“融合点”,这就是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的“渗透点”。而学生是教学工作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教育的对象,这就要求“教书育人”必须既要遵循学生认知的规律,又要符合思想教育的规律。
2、抓住“时机”
教学中思想教育的“渗透”,必须从教材出发,才能觅到源头——“渗透点”。引出源远流长的“活水”。显而易见,渗透点是客观存在的,它不可能由施教者一厢情愿来随意安排。也就是说施教者有了“渗透”这一明确的目标意识并以此为指向成功地挖掘到了“渗透点”,还不行,还必须遵循其在教材中所处的特定的位置、层次、地位来安排教学过程,随着教学进度随“机”渗透,因“材”施教。这就是说渗透的方法、形式、时机都应利于创造最佳的渗透“氛围”,即学生认知与接受渗透的最佳心理。
3、控制“度”
如果说找准“渗透法”是为了解决育人从哪儿选择“突破口”,那么把握好渗透的“时机”则是为了解决什么时间、怎样“突破”的问题。显然,教学中的“渗透点”与最佳“时机”的结合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做到知识的教学与思想的教育两不误,还要能够恰到好处地处理好二者关系。学生的思想教育是一项极其重要而又复杂的工作,而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更具有特殊性。因为这种渗透如果“透”得不够,不到“位”,则会功亏一篑,效果不佳;而过“度”则又会改变学科性质,变成了政治课、思品课等。这就要求教学中既不可偏颇任何一方,又能抑扬有节,调度有方,即处理好渗透的“尺度”,做到既“到”位而又不“越”位。
二、在语文教学中,注意激发,培养学生真挚情感,使之成为学生积极向上的动力。
1、语文学科中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就是一块块的情感天地,通过富有情感的教学,巧妙的教学手段,激发培养学生真挚情感,使学生能更深刻地感受文章蕴含的真、善、美,从而充分利用教材的情感因素,积极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2、激发培养学生爱祖国、爱自然、爱生活的真挚情感,使学生在学习中不单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技能,而且得到思想品德熏陶,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情操,体会人间真情,激发爱亲人、爱生活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自信力,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进一步激起学生,积极向上、刻苦学习,报效祖国的情思。
3、激发学生心底的真挚情感,才会使学生逐渐脱离低级趣味,而产生高尚的情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
4、在教学中,通过介绍写作背景,指导朗读,引导学生欣赏,归纳总结等方式,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一定写作技巧的同时,能更具体形象地获得思想教育教学效果。体会作者宽阔的胸怀,宏大的气魄,坚定地信心,从而树立远大的抱负。让学生认识到,成长是一个多么美好的过程。它往往充满辛酸,饱含4痛苦,成长,也是需要付出代价的。青少年要勇敢的面对困难,而不是躲避困难。如果坚持下去,最终赢得胜利,就会有一种自豪感。这样,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单掌握一定的语文学习技能,而且在潜移默化中,逐渐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5、我的学生们,独生子女,万般宠爱集于身,他们已习惯了接受爱。父母的艰苦付出,他们视为应该,心安理得,很少去体会父母的辛劳,很难有感恩之心,所以感恩教育十分重要。
6、高尚品行。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人性培育的圣殿。我们应该让教学活动成为学生对高尚道德生活与丰富人生的体验过程。让知识增长的同时也让同学们树立健康高尚的品行。其实德育渗透的形式、途径多种多样,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立足于与文学课教学,积极探索,积极参与教改,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挖掘语文教材的德育因素,在教学中认真、积极地进行德育渗透,使之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将更多的学生培养成品学兼优的,具有健康人格的社会小公民。
三、抓住字、词教学,渗透德育。
思想教育渗透在语文学科的各个方面。在语文教学活动中,通过引导学生欣赏文中字、词、句,理解句中句式的作用及其变换、文中修辞、标点符号的运用,使学生能意识到祖国语言无可比拟的表现力,体会到祖国语言质美意深,简练如金的妙处,就能使学生在情趣盎然的字形、结构分析中把握写字规律,明白做人的道理。通过欣赏文章生动、形象、贴切的语言,深刻领会祖国山河的壮美,激起人们对生命、人生的思考,只有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才能加强德育渗透的力度。
四、在语文活动中渗透各种形式的德育教育
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是对语文课堂教学的补充,是学生增强素质的另一途径。
1、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各种语文活动,如诗歌朗诵比赛,成语接龙比赛,收集简报,做手抄报,开讨论会、讲演等。这些活动丰富学生语文知识、技能,提高学生的素质,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思想熏陶,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情感。
2、古典诗歌朗诵、讲成语故事,让学生们既能掌握朗读、讲演的技巧,又让学生能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精炼形象,祖国灿烂文化的源远流长,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
五、指导感情朗读,体会文章中心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能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感悟文学的意境,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口诵心悟的过程,就是运用课文的思想内容进行自我教育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指导学生朗读技巧,还要多读多想,潜心阅读,读出内涵、读出感情、读出意味。
六、通过写话训练,培养良好品质
在“十一”期间,我要求学生把他们过节的活动内容写在日记本上,到校后一评,看谁过得最有意义。有学生记叙了他们在节假日期间是如何帮助父母做家务的,自己劳动后的感受。有一位学生是这样写的“……没想到,做家务这么辛苦。现在,我才了解父母为我付出的实在太多了。今后,我一定要努力学习,来报达父母对我的养育之恩”。话虽简朴,却表达了孩子一颗真挚的心。我在班上读了这些日记,培养了他们热爱劳动、孝敬父母等方面的品质。
七、重视习惯养成教育,培养良好习惯。
小学生自控能力差,善多变,思维辨别能力差,我们就要从一些起码的习惯上要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如写字的习惯,生活习惯,文明用语习惯等方面,加以潜移默化,久而久之,增强其辨别真、善、美、假、丑、恶的能力,收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总之,我们要通过语文教学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把学生潜在的感性和理性的能力都挖掘出来,发挥出来,把德育渗透在听、说、读、写的各个环节,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使之和谐统一,让学生在接受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体会作品的内在蕴含,培养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达到授文传道的目的。愿一代品行文明,品性健康,品德高雅,品质高尚的学生会在我们的努力下健康成长。
初中语文德育渗透总结 篇6
根据《中小学德育大纲》规定:“学科教学是德育的主载体,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寓德育于各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是每一个教师的职责。”因而,作为学科教师在教学中就一定要渗透德育教育内容。在学校中,通过各科课堂教学进行德育工作是最有效、最经常的形式,这是由教学的教育性决定的,也是由学校工作的特点决定的。古人早就提出过“智德”这一概念,即智中有德。智的发展促成了德的提高。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智育的目标不仅在于发展和充实智能,而且也在于形成高尚的道德和优美的品质”。赫尔巴特也曾说过“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在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一样。在学校工作中,要着重解决为谁而学,学什么,为什么学的问题。而为谁而学,为什么而学则涉及到学习的动机、目的,培养什么样的人等,属于德育范畴。学校的大量时间是多科课堂教学,任何学科的内容,无论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还是其它诸学科教材中都蕴含着德育因素,只是有显性的和隐性的,这要靠任课教师的挖掘和融会贯通,并把它有机地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中,取得教学和教育的效果。至于此,语文科教学要让学生在学到学科知识的同时得到品德修养,使他们成长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本学期我针对03园林设计班,以及02电子升大班,做了如下德育渗透工作:
一、主要工作和成绩:
本学期,我能结合学生的实际开展德育工作。根据语文学科教材,构建教育框架,把握住结合点,进行德育渗透。挖掘学科教材中的教育因素,发挥学科教学的教育功能。根据第一、三册语文教材的内容特点,除了带领学生去吸取人类的优秀文化成果外,还注重引导学生吸收现代新作的精华,如其强烈的时代气息、时代感。
1、结合教材,有目的、有重点地引导学生熟读课文,并从中理解课文所反映的时代精神,尽量开拓学生的视野,开启他们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闸门。
2、由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除了要有一般的思想素养外,尤其需要具有敬业乐业、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献身的精神,以及克服困难、迎难而上的精神,教材也正好有相应的课文,我能充分利用教材,向学生传输这方面的教育。比如:在学《雨中登泰山》一文时,我能在训练学生掌握泛读要领的同时,引导学生学习主人公如何执着追求、不畏艰难困苦、努力奋斗,从中明白要想成功,就必须不怕困难。学习《荷花淀》这篇课文时,我就有意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赞颂那些敌后方的以水生嫂为代表的一群劳动妇女,她们不争荣誉,无怨无悔,甘在最底层支持抗日这项人类最伟大的事业,颂扬她们勇敢机智,无私奉献的精神。
3、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德育渗透的形式更加生动,内容更加丰富,效果更明显。现行教材,特别是九年义务教育教材,十分重视教育性、直观性,教材图文并茂。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组织教学,形象更为生动,内容更加丰富。一堂好的课,其教育教学的效果,远远超出教材的期望值。
4、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不要让时间白白流逝。通过让学生写读后感等形式,让他们充分认识时间的可贵与不可挽回。教育学生要善于发现信息,收集信息,并为我所用。通过学习课文第七单元,我让学生都明确到信息的重要性,平时要注意收集,要广泛阅读,不断积累。
5、培养教育学生善于思考、勇于创造的精神。结合第八单元的学习,让学生学习通过对事物的分析,从而获取新的认识、新的.思路,不断地提高其分析的能力,对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发明创造的能力都起着重要的促进的作用。
6、结合课文的思想内涵,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会学生做人,并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展现美的情感,以情感人,以情动人。通过录音、感情范读、学生诵读,师生共同接受作品薰陶感染,利用作品中美感的因素来调动学生的感情,把作品中蕴含的美的情操、美的思想潜化在学生的心里。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流露出作者对祖国壮丽山河无比热爱赞美的感情。对赤壁江山的赞美,对当年在此麈战的英雄豪杰如孙权、刘备、周瑜的赞美,让学生变此情此景为“我情我学”。这种感情实际上就是爱国之情,报国之情。这感情震撼之心。古人尚且有这美的情感,现代化更应有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气魄。语文教学应用“感情”这根主线,把教材的情、教师的情、学生的情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达到教育后代的良好效果。 此外,我还处处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作用,进而使他们能认真学习,提高自身的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加强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培养。
落实学校的德育工作计划,带领学生实现学校的德育培养目标。我还不断丰富德育教育内容,搜集了很多有教育意义的语言材料进行教学,对学生的演讲、论辩能力进行着意培养,且让学生从中得到思想教育,在课后进行小辩论,针对当前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辩驳,从中分辨是非,辨明真伪,纠正了错误认识,从而树立起正确的思想道德观。这些都取得了良好的效应。通过一学期的努力,学生形成了正确的思想认识,解答了头脑中的疑惑;养成了辩证深入地分析问题的习惯。
二、经验和体会:
教学要善于处理课文,充分发挥课文的示例作用。善于挖掘教材的思想意义,引导学生读透教材,并从中受到教育。教学始终坚持人的全面发展,以育人为重,修身为本,是教育工作者必须明确的教育理念。道德建设,修身立人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综观古今中外,凡成大事者无一不是修养高深、道德高尚的人。同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没有开拓意识、自立意识、协作意识、竞争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就很难在社会上立足并取得成就,没有实事求是、知难而进、勇于创新,淡泊名利、无私奉献、为人民服务等精神,就很难在事业中有所建树,不能正确处理人与社会、自己与他人,人和自然的关系、就不能保证社会的安定。督促其严格自律自我修身、以事明理、分清是非,辨别善恶、把自己培养成具有社会主义道德的现代化接班人。应抓住“感情”这根主线,把教材的情、教师的情、学生的情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达到教育人的良好效果。转变教学观念,把教学过程变为既教会学生学习,又教会学生做人;贯彻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主体教学方法,使其变“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让其有自主思维和意识的参与。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使学生从“学不学无所谓,学多学少无所谓。”的思想中转变过来,使其认识到“学生时代就是学习,是不断学习”的,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三、存在问题及今后打算:
在职业中学语文课中开展德育渗透工作意义重大,教师要加深认识。经过一学年的德育渗透,课堂纪律有所好转,而且学风也有了转变,这些都切实说明了德育渗透的功效。但是,学生自觉性仍然不高,自主学习的习惯仍有待于加强培养,极少数的学生在课后出现抽烟、打牌、打架等较严重的违纪行为。学生通过获取知识的过程,确立信念,全面发展,这是德育发展的途径。德育渗透与教学改革,德育渗透的过程,也应该是教学改革的过程,它应和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改革相统一。
初中语文德育渗透总结 篇7
一、在语文教学中,坚持文道结合的原则,让学生获得思想品德教育能更具体、形象
“有德育的教学,智育也是苍白的。”因此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为了更好地实施教学,落实教学目标,德育智育结合,文道结合是必要的。在教学中,我通过介绍写作背景,指导朗读,引导学生欣赏,归纳总结等方式,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一定写作技巧的同时,能更具体形象地获得思想教育教学效果。
二、在语文教学中,注意激发,培养学生真挚情感,使之成为积极向上的动力,也确保教学中德德育渗透取得更大效果
语文学科那些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就是一块块的情感天地,我通过富有情感的教学,巧妙的教学手段,激发培养学生真挚情感,使学生能更深刻地感受文章蕴含的.真、善、美,从而充分利用教材的情感因素,积极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激发培养学生爱祖国、爱自然、爱生活的真挚情感。
三、深挖教材中德德育因素,加强对学生品德熏陶
教材中德育的内容,不可能像学科知识那样处处明显,它往往是内在的、深层的,个别隐蔽的,思想教育是渗透在学科知识的方方面面。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不能仅停留在那些表面的内容上,而应当是深入挖掘教材内在的德育因素,语文学科的德育,材料虽然丰富,同样需要我们多方面深入挖掘,以提高德育渗透的成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我通过引导学生欣赏文中字、词、句;理解句中句式的作用及其变换、文中修辞、标点符号的运用,使学生能意识到祖国语言无可比拟的表现力,体会到祖国语言质美意深,简练如金的妙处,能感受到祖国语言的丰富多姿,包罗万象。
四、把德育渗透到各种形式的语文活动
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是对语文课堂教学的补充,是学生增强素质的另一途径。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各种语文活动如诗歌朗诵
比赛,成语接龙比赛,收集简报,做手抄报,开讨论会、讲演等。这些活动丰富学生语文知识、技能,提高学生的素质,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思想熏陶。
初中语文德育渗透总结 篇8
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而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是人的思想智慧的精华。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认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该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平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因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的'我,在语文教学中注意和兼顾到一些道德或思想品质教育,这不仅是我们应尽的责任,也是我们应尽的义务。然而语文教学毕竟应该以语文教育为主,我们不能因为强调德育而冲淡了语文教育的本色和主体。在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只能是一种渗透,以自然的穿插形式出现。既然是渗透,那就一定要讲究一些艺术性和操作方法。下面我就谈一谈自己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一些做法。
一、充分挖掘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适合学生年龄的特点。由于小学生这个年龄段的特点,他们很容易受兴趣的影响。因此在编排教材时体现着时代性、趣味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然而小学生是否能够深刻理解小学语文教材的意图,小学语文教师是关键。作为小学语文教师首先要能够将教材准确地把握好。将编写者的编排意图充分领悟出,将教材中的道德因素充分挖掘出来。从而使小学生能够判断是非对错、善恶美丑。例如在教授《蚂蚁的救助》这一课这课讲述的是一只蚂蚁在遇到危险的时候互相救助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敬重也告诉人们应该要关爱动物关爱生命。通过对课文的讲解教师要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里面所要表达的哲理让他们知道大自然中生命的伟大教育学生要爱护动物爱护大自然。教师要通过引申发挥让小学语文教学中能够充分地体现德育功能。
二、教学与实际相结合来渗透德育。
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能够体会的思想都是比较直观的对于一些抽象的事物理解能力较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将所教知识或者思想融入到实际中去是一种较好的而且也是小学生容易接受的一种教学方法。例如在学习《和时间赛跑》这一课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刻明白时间一去不复返但是只要和时间赛跑就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然后联系实际时间是不会停下来等你的,要珍惜时间勤奋学习不要白白浪费光阴。班级中有的同学非常的懒惰。做事情拖拉有些同学喜欢把事情留在以后才做。有的同学每天坚持认真读半个小时的书,有的同学除了做作业什么也不干。学生的不同态度也反映了他们的成绩。而在这种环境下教师应该将教材中珍惜时间要和时间赛跑才能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的道理让学生去学习、去领悟使他们懂得珍惜时间形成正确的时间观念。
三、利用语文课外活动进行德育教育语文课外活动是对学生产生道德影响的途径之一
也是养成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途径之一。行为习惯需要在实践活动中不断训练。比如我在上阅读课时以“我最喜欢看的一本书”为主题要求学生进行分组交流然后全班举行读书报告会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比。这既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又让学生受到了课外书中正面人物思想言行的影响与熏陶。此外还可以举办朗诵会、演讲会、辩论会、故事会以及建立兴趣小组、文学社团等这些听、说、读、写活动形式生动活泼很受学生欢迎。通过这些活动渗透道德品德教育把语文能力训练与品德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寓德育于语文课外活动中。
四、认真研究学生深化德育效果。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任何教学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他们的参与、互动。德育也如此。品德素质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宣教代替学生的德育实践。
初中语文德育渗透总结 篇9
一、思想教育必须放在语文教学的首位。
知识无阶级性,而教育则是有阶级性的,教育从来都是从属于一个阶级的,我们的教育就是要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就是要培养讲文明、守纪律的一代新人。而现行教材的编写正是体现了这一点。刚入学就学习古诗《锄禾》又继续学习了《英雄黄继光》、《刘胡兰》、《我不能忘掉祖国》、白杨》、《长征》、《昨天,这儿是一座村庄》等等各篇无不是思想教育极强的活的教材。它无不在启迪学生的智慧。陶冶着学生的情操,激励着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爱劳动。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把思想教育放在首位,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中。依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特点,向学生进行理想教育、爱国教育、传统教育、使之从小就懂得做人的道理。从我做起,从小做起,这样必能为他们的人生奠定下坚实的根基。
二、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一定要把握儿童心理特征。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传授知识中育好人关键要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掌握自己教育对象的心理性格等特征,根据其心理状况,年龄特征去进行教学,寓德育教育与教学中,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小学语文教师面对的教育对象是儿童,他们知识面窄、贪玩、好动,这是他们的弱点,但他们心灵纯洁好奇,好表现,喜问、喜听,争强好胜,则是其优点。根据这些特点,在教学时就要善于引导。讲课要考虑到主动、形象、有趣,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使其在增长知识中,培养良好的个性、懂道理、做新人。如:我在教《群鸟学艺》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我让儿童有意注意使其进入角色,组织学生扮演学艺的群鸟,创造性地加上了学艺的小燕子给没学到艺的那几只鸟说几句安慰的话的这样一个表演内容,教育开导这些鸟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之外,就一定能学到真本领。这样,就潜移默化地使学生明白了要做好一件事,必须不怕吃苦、不怕挫折,才会成功的道理。
在语文教学中掌握儿童心理特征,激发兴趣十分重要,学生虽然年幼,可心灵十分纯洁,他们都希望表扬,表扬会使他们加自尊自荣。为此,我常用激励性的语言进行批语,在班里表扬。然而对于犯有一点错误的学生,一般他们也总不想失面子,针对这一特点,教学中我处理这类问题十分慎重。一次考试后,我让同学们把语文卷子重新做一遍,结果一位同学让其他同学给自己复写了一遍。当时,我看了卷子真生气,真想在班里狠狠地批评他一顿,可我想到了他的心理特点,就保留了他的面子,过后和他交谈,晓之以理,使他流出了悔改的眼泪。我在同学面前,不但不批评他,还表扬了他,后来进步了。这样,更坚定了他克服困难决心和信心,后来,他不但学习成绩提高了,而且还主动担任班级卫生员,被评为文明学生。
三、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要把握好阶段性,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同样是教育的主体,在思想品德教育上,学生的主体作用主要表现在自我教育、自我养成。我十分注意从懂得入手,让其知道自己是中国人,知道国旗、国歌、国徽、首都等等,懂得少先队的基本知识。在教中年级时,我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国家和民族知识的传授,使其懂得今天的幸福学习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从而使他们珍惜时间、刻苦学习。在教高年级语文时,我十分注重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国家,性质教育和党的方针政策的教育和社会主义建设辉煌成就的.教育。这样就使德育教育与语文教学环环紧扣,从不脱节,连贯地得到了落实。
四、德育教育要体现在语文的教学活动中。
小学阶段是对学生进行社会公德,良好行为习惯教育的最佳时期,在教学中的满堂说和脱离实际、枯燥无味的空间说教,不但激不起其兴趣,而且会使小学生厌倦,只有把知识与趣味结合起来,才能让孩子从中受到教育,受到启发,达到较好的效果。
德育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系统工程之一。强化小学德育教育工作是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首要任务。在小学主文教学中只有正确处理德育和教学的关系做到寓德育教育于知识教学之中,使二者融为一起,把握教材的思想性,遵循德育教育的阶段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注意组织活动的实际性,长期坚持,必定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初中语文德育渗透总结 篇10
一、在政治思想方面
作为一位教师我很清楚,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育观直接影响自己的教学方向、教学方法等。所以,本人能够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及时更新教育理念。用心参加党团活动,并且做了超多的政治笔记与理论笔记。端正思想,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二、在教育教学方面
在教学中,认真备课,认真阅读各种教科参考书,认真编写好教案制定好教学计划,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和向其他教师取得的经验,不断地加以改善;在传授学生知识时,不厌其烦,耐心教导学生,还耐心地辅导学生复习遗漏知识;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并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教育优生帮忙后进生。
在课堂上,认真授课,运用实物教具、简笔画,情景教学、手势语言等方法来启发、教育学生。教学生做游戏、唱英语歌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用心性。学生有疑难和不懂读的地方,我总是不厌其烦地讲解、分析、带读,力争让他们学了就懂,懂了会用。
在批改作业方面。学生的作业总是按时及时地批改,并详细地做好批注,对普遍性错误,在全班重复讲解、分析。针对个别学生的.作业还采取面批方法,一一地分析讲解、帮忙学生解决疑难习题,提高了教学质量。
三、在工作考勤方面
我热爱自己的事业,从不因为个人的私事耽误工作的时间,并能用心运用有效的工作时间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
在本学年的工作中,我取得了务必的成绩:如,上半年,我撰写的论文“浅谈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获xx一等奖。下半年陶研论文比赛中,本人的“从“做中学”:实现小学英语与生活的整合”获江苏省二等奖。在学校组织的英语课堂教学设计比赛中,本人也获得了二等奖。学校组织的英语教师专业知识技能比赛中,获一等奖。
四、五年级英语书写比赛和六年级英语小报评选中,学生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教育是爱心事业,从学生身心健康出发,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去点拔引导。对于个别后进生,利用课间多次倾谈,鼓励其确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用心应对人生;而对优秀学生,教育其戒骄戒躁努力向上,再接再厉,再创佳绩。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逐步改正和完善教育教学方法,争取更大提高,早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英语教师。我将会努力学习,把的英语学习方法交给孩子们。愿孩子们明天会更好!
初中语文德育渗透总结 篇11
时光荏苒,一个学年转眼即逝。在这一学年里,我认真学习政治理论及教育法律法规,以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工作。积极参与教研活动,勇于尝试和创新,积极实践新课程理念标准,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大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教学成果。当然也还存在遗憾和不足之处,为促今后语文教学工作的改进和提高,现将本学年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首先,为适应新形势下教育教学工作的要求,我认真学习教育法律法规。我及时学习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认真反思自身教学实际,研究学生,探究教法,逐步树立起以“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思想,树立起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焕发语文课堂活力,灵活掌握了不同类型的不同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其次,严格落实教学常规,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本期以来,我严格遵守学校的教学常规,使教学工作井然有序,稳步推进。坚持认真备课,全面钻研教材,广泛搜集课堂素材,根据学生接受能力的实际,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法,设计合理有序的教学流程,为提高教学效果做好第一步准备。按时上课,严格课堂秩序,组织学生进行积极活泼的课堂交流和研讨活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思维。精心选择作业,精练精改精评,加强知识点和能力点的落实。对学习有困难和出现问题的学生对其进行个别辅导,释疑解难,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第三,积极尝试新的有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新课标要求我们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激活学生好奇心,探究欲,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质疑、求索以及善于捕捉新信息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的培养定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为此,我仔细研究教育心理,准确把握初一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积极探索有利于激发兴趣、激活思维、激励探讨的课堂教学方法。例如在处理每单元的重点篇目时,我始终采用整体感知――合作探究――反思质疑――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根据不同内容精心设计问题,组织课堂教学。
在我的课堂教学上学生感受到的是一种轻松、和谐、活跃的气氛。教师成为学生的亲密朋友,教室也转变成为学生的学堂,学生不是僵化呆板、默默无闻的听众。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培养:或质疑问难,或浮想联翩,或组间交流,或挑战。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组组互动,环境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锻炼和表现的机会,课堂上充满着平等、和谐与交流,发现、挑战与沉思同在。活跃的思维,多方面的闪光点,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师生的情感与个性融在其中,现实的生活进入课堂,学生在互动中求知,在活动中探索,既轻松地掌握了知识,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能力。大部分学生的整体素质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语文课堂真正焕发出它应有的活力。
教学中,我一改过去课堂上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内容上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结构上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等状况,仔细研究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法,将学生从原有的课堂圈子中“解放”出来,调动学生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使他们能够在自主探究与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挑战自我,扩展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化虚为实,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第四,值得一提的是本期还积极参与科组的教研活动,认真研讨交流,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每周组织组内同志一起集体备课,交流心得体会,大家共同学习促进;认真参加听评课活动,虚心学习,吸取好的教学经验,学习好的教学方法。结合本学校学生基础和学校教学要求,积极探索焕发语文课堂活力、有助于学生能力提高与发展的语文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模式,运用感知――探究――反思――延伸为主线的重点篇目学习法、以合作――探究――创造――创新为核心的语文活动课学习法等,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适应了教学需要,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经过一个学年的教学实践和提高,我和学生们共同成长。学生在平时各种考试和活动中都取得了不小进步。
不足之处:读写结合不足。在今后的有语文教学工作中,我会继续努力,弥补不足,不断进步。
- 相关推荐
【初中语文德育渗透总结】相关文章:
学科德育渗透工作总结01-30
语文学科德育渗透工作总结01-27
数学德育渗透工作总结范文(精选13篇)02-26
语文科德育渗透工作总结(精选8篇)06-11
小学学科德育渗透工作计划07-21
小学学科渗透德育工作总结(通用13篇)11-10
小学品社课德育渗透工作计划09-12
小学英语德育渗透工作计划(通用10篇)07-11
小学语文德育渗透工作计划范文(精选9篇)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