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2021-04-22 工作总结

  总结就是把一个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结,它可以给我们下一阶段的学习和工作生活做指导,不如立即行动起来写一份总结吧。那么你知道总结如何写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历史教学工作总结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篇1

  忙忙碌碌的一学期过去了,今年我担任高三文3班、文6班历史教学任务。一学期以来,在学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教务处和高三年级组薛主任的具体组织和指导下,高三第一轮复习工作进展顺利,现已完成教学计划的各项任务,较好实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现就本学期本人对高三历史教学教研工作的感触做一回顾,这一学期以来,我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搞好第一轮复习,贵在因材施教,夯实基础,注重实效,稳步推进。根据本人所带这届高三文科班3班、6班的学情实况,早在暑期补课前制订了较周密的教学计划。由于本届高三学生历史学科基础参差不齐,各班又有数个音体美专业生,专业训练会耽误大量的复习时间,使得有限的复习时间更加吃紧,文6班作为实验班又需要单独教学和训练。因此为了提高复习效率,保证高三第一轮历史复习的进度,我针对各班学生不同的学情特点,精心设计不同的教案学案,做到有重点有分别地将每堂课的教学目标具体化,使不同基础的学生在每节课都有明确的具体学习要求和任务。根据本届高三历史教学组的复习规划,我们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每节课都有明确的知识目标和能力要求,每一章都有针对近年高考题型特点和要求的相应的检测训练,做到学以致用,由知识型向能力型转变。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将历史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有机的统一起来;在注重学科内知识系统归纳、综合的同时,随时加强文科综合知识的相关连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思考能力,为第二轮历史专题复习作好铺垫。

  二、充分利用课外辅导,督促学生及时准确牢固地掌握好基础知识,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加强对个体学生的具体的学习方法和答题思路的指导。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传承知识、创新知识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生基础薄弱,根本上说明学生在过去的学习中缺乏正确的方法,因此,我认为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是稳步提升学生掌握知识能力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的主要方法。为此,我在课外辅导时间,特别注重个体学生在巩固知识和答题方法上所暴露出的问题,是普遍性的问题要帮助学生找出症结所在,反复讲解答题思路和规律;是特殊性的问题,要及时针对个性特征加强具体指导,并举出相关的题型,帮助认识掌握好具体的答题规律。

  三、加强交流,及时总结教学经验,不断修正教学方法,做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共同提升教学质效,实现高考目标最大化。质效是人们一切活动的追求目标,教学质量的竞争实质是学校整体教学资源整合优势的竞争。教学研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现代教育理念告诉我们,加强教学交流与合作,是整合教学资源、挖掘潜力、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历史学科的特点是过去性、综合性、阶段性和规律性,学生对历史学科既感到有兴趣,更觉得难学,正是与历史学科的基本特点有关。因此,我们高三历史教学组针对本届高三学情的普遍特点,经常交流教学经验和学情特点,加强第一轮历史复习中所遇到的新问题,共同探求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及时调整复习进度和方法,共同印制辅导方案和有关训练资料,做到经验共有,资源共享,整体提升高三历史复习效果,稳步推向高考目标最大化。同时,我们还注重加强与政治、地理教师的交流,将历史、地理、政治学科知识有机地连接,把文科综合题型训练分解到具体的学科知识中,培养学生综合答题能力。鼓励学生间相互交流学习心得和体会,促进学生共同进步。

  目前,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必修部分已将要结束,复习的任务仍然很重,我有信心有能力一定会找准切实的方案,会把今后的复习工作做好。

  四、备课组团结合作,步调一致,资源共享。作为备课组长,加强备课组成员之间的联络和沟通,组织集体备课。我们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共同调整修改,每周进行集体备课,探讨历史问题;相互听课,诚恳地指出各自的优点和不足;做到教学步调一致,教学设计共享,练习和资料一致。

  五、在个人学习方面,积极学习教育教学和新课改理论,以及历史专业理论知识,购买了大量书籍,充分利用备课剩余时间来学习。通过学习本人的业务能力也得到明显的提升。参加了县市省三级课堂教学大赛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比赛过程中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也发现了自己和最优秀教师的差距。明确了下一阶段努力和提高的目标与方向。工作因此更加充实和快乐,生命因此而更有意义。

  学期中间,省教科所组织江南讲师团来我县进行优质课示范,铜陵二中历史特级教师钱要武老师在我校进行了公开课示范,亳州地区很多学校都派教师前来观摩。我也是认真学习和交流。受学校委派,本学期末我还和其他几位备课组长远赴旌德县参加了皖南八校月考分析会,听取各理事学校的月考分析与教学工作总结以及下一阶段工作计划,深受启发,回来后我们向全体高三教师和领导做了汇报和建议。另外我还积极参与教育局组织的高考报告会,同马鞍山二中李代贵老师做了很多的交流,也是受益颇多。

  反思我的高三历史教学,还有很多不足,工作还有不到位的地方,取得的成绩有限。为了我们的学生能考高分上大学继续深造,为了我们的学校能完成指标考出名声,也为了我们教师自身更好的发展,我们将不断努力,把工作做得更细更实,争取更好的成绩。

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篇2

  本学期担任永吉县第八中学七年级级的历史教学工作,在工作中,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培养四有一代新人,本期七年级历史除认真的向学生传授了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之外,还向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维护祖国统一,增进民族团结教育、优秀品德和高尚情操教育等思想品德教育。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活动,学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一、本学期实施的措施和效果

  1.做好充沛的课前准备,认真备好每一节课。为了能更好的讲好历史课,我购买并阅读了很多历史方面的书籍,比方历史知识成语故事从书、历史基础知识手册、七年级历史优化练习等等。在备课前,我将这些书里的相关内容仔细的看一遍,过滤出与知识点比较贴近又能结合实际引起学生兴趣的内容精心的组织起来,参照教学大纲和教参、教学设计,尽量使历史教学即符合大纲要求又充溢乐趣。

  2.细致批改学生的练习册,针对学生不同的特点给予不同的评语,使学生不只仅巩固所学知识,更成为了和学生沟通的桥梁。正确引导学生,耐心解答学生遇到的问题,取得了学生的信任,成为学生的良朋好友。

  3.积极参与历史教研活动,吸取历史科有经验老师的教法,深入学习教学理论,听课达32节。

  4.优化课堂教学,采用多种多样的教法。如分析法、讨论法,自学、阅读等方式,使学生有自身动脑、动口、动手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5.严抓课堂纪律,采用“平时分积分制”,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上课的注意力集中了,并且养成了主动复习、预习的良好学习习惯。在积分制实行过程中,注意分层,对成果较差的学生减低问题难度,增强其自信心。通过本学期的实践证明该制度实行后课堂纪律明显好转:一局部处于中游的同学积极性提高了,而且逐渐养成了自觉学习的好习惯;一局部成果不大好甚至平常很调皮的学生,回答出问题加了分或因表示有进步加了分受到了褒扬下次就会做得更好,慢慢的就有了很大转变。当然在积分制刚刚推广时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有些学生为了多加分在举手答题时就会过于积极从而影响课堂纪律,我就趁此机会对他们进行了思想教育,不时改进、完善积分制,如全班表示得积极合作就全班加分,增进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6.按质按量完成了本学期22课基础知识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突出了重点、难点,抓住基础点,讲清了重大历史事件,研讨了重要历史人物,使学生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掌握了从随朝到明朝的重要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的内容。

  7.通过本学期的教学对学生进行了德育教育:通过对历史文化、经济等和成绩讲授,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教会学生客观分析历史人物,提高了学生综合分析事物的能力;进行了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教育;进行了优秀品德和高尚情操教育。提高了学生思想觉悟。

  二、缺乏之处和存在问题

  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不够重视,所以学习大局部是凭兴趣去学,不够精细,高分不多。今后要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方面着手,多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找到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努力使历史科成果更进一步的提高。

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篇3

  本学期我担任九年级五个班的历史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我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老教师请教,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经验教训,以促进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一、认真备课

  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胸有成竹,每堂课前都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

  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互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在课堂上尽可能多的.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

  三、虚心请教其他老师

  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 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其他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邀请其他老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工作。

  四、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目前的考试模式仍然比较传统,这决定了教师的教学模式要停留在应试教育的层次上,为此,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把传授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

  五、存在不足

  本学期,期末考试五个班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存在的不足是,学生的知识结构还不是很完整,小学的知识系统还存在很多真空的部分,这些都有待以后改进。从期末考试各大题的得分率来看,第一大题选择题得分率比较低,本来应该很好得分的选择题却失分最多,这引起了我的重视,后来了解到整个学校的历史都有这种情况,经过调查反思,发现原因是由于学生认为是开卷考,不愿意花时间来看书,这直接导致了学生对课本的不熟悉,导致选择题大量失分。再有,就是学生对综合题存在很大的害怕心理,分析综合能力不足,面对分析综合题,总想从课本上抄答案,因而,下一学期主要任务是加强学生对课本的熟悉程度,让学生养成看课本的习惯,增强分析综合能力,多做多练,力争取得更加满意的成绩。

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篇4

  一年的时光倏忽间就过去了,回头想来高三这一年是那样的紧张、又是那样的充实。

  对于教学,我有成功,也有失败;有喜悦,也有遗憾。

  当然,一年的高三教学,对我而言是一次锻链,也是一次提高,可称得上更上层楼。

  下面我归纳总结几点:

  首先,我认为,在高三历史教学中主要存在着以下一些不足,是以后要注意和改进的。

  1、研究高考方向虽然是花了很大力气,但还不很够。

  对于今年的新课标高考最终方向并没有完全把握,导致学生在复习当中并没有很好的把握高考内容,这是我们每个高三教学的老师都应该吸取的教训。

  2、对基础知识的落实还不够,使学生在考试中出现了基本常识的错误。

  比如很多同学不清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式成立于1954年”。

  而20xx年高考历史试题以能力立意为主又重视基础,因而许多眼高手低的学生不知所措了。

  所以如何落实基础知识是我们所有老师共同要解决的问题。

  3、在引导学生落实基础,化为学生自身知识和能力方面也是我们没有做好的一件事情。

  这主要是因为最后阶段学生学习时间紧,作业多,没有时间看书和自己整理知识;也是因为最后阶段落实不够。

  这既需要学校的引导,同时也需要我们在最后的冲刺中更讲究复习的方法。

  其次,下面的做法算不上成功可供参考:

  1、补充重要史实史料和基础理论,拓宽知识帮助理解考试内容

  史实的补充是为了帮助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或重要历史现象形成更全面的了解和更完整的认识而补充一些必要的史实。

  新教材版本就有四种,高考并不是一本为本,许多考试内容我们教材就不清楚,所以我们可根据《考试说明》和课标要求进行补充。

  2、重视学科之间的综合和时政热点

  历史高考源于课本,却又不局限于课本。

  时下的高考已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化,历史高考也越来越走近生活,关注时政,具有较强的时代气息。

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篇5

  十二月份为了落实一中教学研究月工作,以推动我校历史教学工作的开展,历史教师们通过多次集体听课、评课,先后推出了一、二、三年级优秀代表三位教师。尤其是在我组教师参加学校观摩课时,为了让她的课更具特色,使之在评比中获得好成绩,我们通过集体备课、听课、评课等方式,将教师的集体智慧凝聚在一起。这让我们感到了集体力量的伟大,也让我们看到了每位老师的闪光点。现将本学期听课情况总结如下:

  一、这些课的共同优点: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积极创设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齐翠、李苓,衣少华老师除了具有自然亲切的教态之外,还非常注重运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来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毫不吝啬自己对学生的夸赞:“这么难的问题你能答得这样完整,真厉害!”“你的脑袋真灵!”“回答得真棒!” 一下子就拉进了与学生的距离。

  (二)吃透教材,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难点突出。

  教师们都爱岗敬业,他们都有极高的工作热情,都有一颗爱教育事业、爱学生们的心。为了上好每一堂课,老师们在课前认真备课,教材吃得透,教学目标明确、具体,教学重难点突出,课堂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三)注重课堂实效,不摆花架子。

  实实在在上课,脚踏实地地传授知识,力争把课上实、上好。课堂上追求严谨,以学生学会、学好、学得轻松为目的,课堂效率大大提高,真正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齐翠、李苓老师的课尤为突出。

  (四)真情投入,声情并茂。

  走进课堂,教师便进入了角色,不娇柔、不造作、全方位地投入,真实感人。给人感受最深的是衣少华老师的课,衣老师一上课,洪亮的声音,抑扬顿挫的语言,深深牵引着每一位学生的听神经,学生个个精神饱满、全神贯注。老师的真情深深地感染着他们,不仅激发起了学生们的极高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立足于教材又超越教材,体现课程整合的理念。

  新课程提倡课程的整合,同时也倡导教师要立足教材,把握教材主旨,在把握好教材的同时,能够超越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尤其是衣少华老师老师,在历史教学上,以教材为主线,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感受到知识的美、知识所蕴含的无穷魅力。

  (六)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密切。齐翠、李苓,衣少华执教的历史,从学生生活中熟识的历史入手,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小组讨论等方法让学生发现规律,感受规律给生活带来的美。让学生真真切切的感受到:历史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生活中,学习历史是有趣的。

  (七)普遍采用多媒体辅助教法。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这次优质课比赛中,许多老师都非常注意充分体现这一点,课件内容很丰富:图片、音乐、历史歌谣、动画、电影片段、史料言论……抽象的文字、概念、知识变得直观、易懂、具有趣味性,增强了教学效果。

  二、在有些课中也存在着一些缺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部分课有新理念的影子或新方法的样子,但是缺乏精髓。

  (二)个别课教学节奏不够紧凑,知识的前后衔接不很自然。

  三、努力方向:

  针对在听课中发现的问题,打算采取以下的措施加以改进教学方法,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1、加强理论学习,努力学习相关教学的方法理论,充实教师的业务知识,提高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

  2、如果有机会希望学校派老师走出去,多看看外面的优秀教师他们的课是怎么上的,学习借鉴先进的教学方法,以点带面,逐步提高我校课堂教学水平。

  3、加强跟踪听课的目的性、针对性、连续性,提高跟踪听课的价值。在以后的听课中对重点教师的“跟踪”在听课记录中留下跟踪痕迹,努力做到通过不断“跟踪”对教师能力进展进行评价,提高指导价值,促进被跟踪教师的不断提高。

  4、不断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专题研究意识,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为成为一中名师、区名师、市名师而奋斗。

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篇6

  紧张的期末复习中,对本学期我们历史备课组的工作做一简要总结。本学期我们历史备课组五名成员团结一致,较好地完成了一个学期的教学任务。教学中我们严格执行学期初的教学计划,在保证教学进度的前提下,重点放在提高每节课的教学质量上。

  (一)集体备课:今年九年历史组是历年来实力最强的组合,我们每人都有自己的优势,我和杨素丽、李秀清、商庆迪老师都有多年担任毕业班历史教学任务的经验,王丹老师是最年轻的教师,她虚心好学,经常跟踪听组内老教师的课。在集体备课中,我们都发挥各自的优势,集思广益,为备课组献计献策,使我们的集体备课能做到优质高效。除了组内备课以外,为了提高全区的历史教学水平,我们还承担了区内的备课观摩活动,敞开大门,随时恭候区内同行的光临指导。

  (二)听课评课:这学期我们组的五位教师积极参加学校的四杯赛听课活动,只要与自己上课不冲突,我们都尽量去听。除了四杯赛以外,我们五人还互相听课,每次听完组内的课,都要相互讨论,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在互帮互学中我们全组的教学成绩整体都得到提高。

  (三)自制课件:为了更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抽象的历史更加鲜活,更加具体,我们还合理整合网上资源制成适合教学实际的教学课件,基本做到每节课都有课件,使用课件让我们尝到了甜头,每节课我们都可以向学生展示丰富的文字、图片和视频资源,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加深了记忆,而且还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实现了教学相长。

  (四)习题配备和批改:本学期学校没有订任何习题资料,我们就自制试题,随堂作随堂批,面批面改让学生的积极性大大提高。本学期全组分工合作共出配套练习题十多套,保证了巩固教学效果的需要。本学期我们共批了四次大型考试卷(三次月考、一次期中考试),本学期杨素丽老师还参与了市教研室考试说明的编写,加强了我校与市内名校的交流。

  (五)加强与市内名校的试题交流:为了更好地把握中考方向,开拓学生的视野,我们不做井底之蛙,积极与市内名校进行试题交流。如我们与四十五中、吉大附中学等名校进行了试题交流,在试题交流中,我们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自身的教学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六)试卷分析:每次考试成绩我们都有详细统计,包括每班优秀人数、中间人数、不及格人数、优秀率、及格率、最高分、最低分、满分等。并分三个层次对成绩进行客观、认真地分析。针对历史学习成绩较差的个别班级和个别学生,我们都一起分析,找出原因,进行调整。我们还利用午休时间为个别学生单独补课,由于我们五人的共同努力,各班学生历史学习的积极性都空前提高,成绩也稳步上升。与前几届相比,今年的九年级无论在及格率、优秀率、还是平均分方面都是历史最好水平,特别是满分群体明显增加。相信20xx届中考我们在历史成绩方面会有一定的突破。

  希望在期末区质量检测中,我们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

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篇7

  今学期我担任历史教学。由于教学经验尚浅。因此,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向前辈学习。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获取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情况作工作总结如下。

  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学者。学生是被教的主体。因此,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有针对地教对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最初接触教学的时候,我还不懂得了解学生对教学的重要性,只是专心研究书本,教材,想方设法令课堂生动,学生易接受。

  一方面,学生的学习基础相对较弱,刚到一个新的学习环境,同学们还不能适应。另一方面,有的同学比较活跃,上课气氛积极,但 中等生、差生占较大多数,尖子生相对较少。

  因此,讲得太深,没有照顾到整体,我备课时也没有注意到这点,因此教学效果不如理想。从此可以看出,了解及分析 学生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对授课效果有直接影响。这就是教育学中提到的“备教法的同时要备学生”。这一理论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验证。

  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曾有一位前辈对我说:“备课备不好,倒不如不上课,否则就是白费心机。”

  我明白到备课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之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不满意就不收工。虽然 辛苦,但事实证明是值得的。

  历史这一门学科,对学生而言,既熟悉又困难,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之下,要教好历史,就要让学生喜爱历史,让他们对历史产生兴趣。否则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畏难情绪,不愿学,也无法学下去。为此,我采取了一些方法,就是尽量多讲一些历史人物故事,让他们更了解历史,更喜欢学习历史。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期末考就是一种考验。无论成绩高低,都体现了我在这学期的教学成果。我明白到这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本学期后如何自我提高,如何共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无论怎样辛苦,我都会继续努力,多问,多想,多向前辈学习,争取进步。

  以上就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由于经验颇浅,许多地方存在不足,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在各位领导老师,前辈的指导下,取得更好成绩。

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篇8

  梅村中学虽然是一所四星级省重点中学,但文科生源一直较差。面对不理想的学生群体,加上课改后面目全非的新教材,以及20xx年未知的考试,我们也一直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凭着感觉教学。所以绝对谈不上是介绍经验心得,只是粗略地谈谈我们的一些具体做法,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也望广大同仁指正。

  一、研究课标,紧扣重点对中学一线教师而言,当然希望课程标准的指导性、可操作性越强越好。但现有的课标显然不对我们的胃口。它太宽泛,太模糊,使用的大都是很抽象的语言,如“知道”“了解”“理解”等等,让人无所适从。要了解哪些史实,掌握到什么程度,很难定位。但课程改革的专家们是高度评价这个课标的。说课标就是要宽泛,否则教材就会千篇一律。教材由统编制到审议制的变化是受到高度肯定的,也是新一轮课改的重点。所以我们抱怨这个课标不好非但无济于事,而且还被认为是唱反调。因此能做的只能是仔细研究它,根据我们自己的理解来揣摩它,抓住重点知识。我们备课组在一个单元教学开始前,先看课标的要求。比如必修3的第一单元是这样写的:

  (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2)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3)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4)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根据这些描述,我们备课组的四个成员讨论研究,达成共识。第一节内容中诸子百家只要求知道,可以理解为简单识记就可以了。百家争鸣局面的重要意义既然要求认识,那么很明显要作为重点处理。而要认识其意义势必要结合其产生的时代背景考虑,所以百家争鸣的产生背景、百家思想的实质共同处、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就要讲到位。孔孟荀等儒学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要求了解,应该比简单识记的要求高。教学中要把孔子的贡献总结全面,孟子荀子的主张从仁政、民本思想、伦理观三个方面对比掌握,民本思想学生可能较难理解,需要适当解释其内涵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其成因。第二节重点分析儒家思想在汉代成为正统思想的原因。要教会学生从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迎合汉武帝大一统的需要以及汉武帝的一系列尊儒措施最终确立了儒学正统地位两个角度分析。第三节重点学习宋明时期儒学的新发展,把握理学、心学的主要内容,分析其本质的共同点。第四节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重点放在黄、顾、王三位思想家上,把握其思想的共同处:即反君主专制的民本思想、重商思想、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要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清楚。通过讨论课标,备课组就重点内容形成一致的看法,具体教学中就容易做到统一

  二、整合教材,化繁为简新教材刚出来的时候,大家就都觉得很不适应。专题性强,跨度大,面广量大,支离破碎。有些地方罗哩八嗦,有些地方语焉不详,教学难度确实很大。我们备课组在教学中,通过共同备课,把每一节内容都整理成一个简单明了的知识结构。如果教材内容体系不够清晰,就大胆整合,尽力使其清晰化。比如必修3的第一单元第一课“百家争鸣”和儒家的形成,课文子目是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孔子和儒学、战国时期儒家代表,我们就没有用这种目录,而是按照课文标题把结构分成两大块。一块百家争鸣,从概念、形成的原因(根本、具体)、实质、历史影响几个方面把握。另一块儒家思想的形成,分成两点,春秋时候产生,战国时期初步发展。春秋时期孔子的贡献把握三个方面:教育上的私学、有教无类,著述上的整理六经,政治思想上创立儒学,提出“仁”的道德伦理观以及民本思想。战国时期的初步发展把握孟子荀子的思想,分别从仁政、民本、伦理观三个方面分析掌握,荀子思想增加一点综合法家道家思想改造儒学的内容。还比如第三单元第三课“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内容特别烦乱,我们就完全改变了教材的子目,设计了这样的结构:

  (1)传入:把握内部外部原因以及传入情况。

  (2)广泛传播:重点掌握原因,分四点:五四运动的促进;先进知识分子的大力宣传(并把他们的宣传活动概括为几句话:写文章,组社团,译原著,纪念劳动节);问题与主义之争的影响;中国早期组织有计划的宣传(办刊物,办学校)。

  (3)传播特点:突出与工人运动的相结合以及马克思主义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斗争。

  (4)影响:一大批先进知识分子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为中国提供了新的救国方案,为中国诞生奠定思想基础。这样学生听课、记笔记、巩固复习都比较顺畅。对教材的处理,我们的体会是一定要尽量把课本内容整合成清晰直白的结构,教师好讲,学生也好学。

  三、深入浅出,解析疑难很多教师都反映新教材来不及讲,时间总是不够用。确实,由于教材专题式的体例,跨度大,加上政治经济文化的割裂,使我们对这套教材普遍没有好感。它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要求很高,但目前大部分学校的文科生源都不理想,高一又普遍不重视历史学习。文科班上课,问题问下去没有反应,教师不得不放慢速度,尽可能把每个知识点都讲清讲透。还有的教师则因为课标难以把握,教学就宁多勿缺。所有这些都影响着教学进度。解决的办法就是大胆取舍,不能面面俱到,每堂课的教学肯定要突出重点难点。我们的做法是,只要求简单识记的知识课堂上就一带而过,记不住自己课后去记。课堂教学时间主要用在解决重点难点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上。比如必修3第二单元第一课“发明和发现的国度”,讲的是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每个领域的成就除了一些容易产生误解的知识点解释一下外(比如浑仪学生常常和浑天仪混淆),基本上就是划书,没有什么好讲的。我们的重点就放在解决两个问题上。

  (1)中国古代科技为什么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

  (2)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如此辉煌,为什么率先进入近代社会的却是欧洲?近代中国科技落后的原因何在?通过这两个问题的解析,提升了学习的高度,并且以后学习第七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历程中17世纪欧洲近代科学的诞生时,分析其诞生原因,还可以彼此对比呼应。教材有些地方写的相当简单,但往往埋伏着学生不理解的问题。比如第七单元第三课“蒸汽和电的革命”最后一个子目中写到“生产力的发展也改变着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资产阶级开始确立对世界的统治”,问学生这些话怎么理解,几乎都说不上来。这些问题其实必修2里讲的很详细,但学生早就已经忘光了,教师在这里就必须花时间重复讲解强调。

【关于历史教学工作总结集锦8篇】相关文章:

1.关于历史教学的工作总结

2.关于历史教学工作总结模板集锦五篇

3.关于历史教学工作总结模板集锦10篇

4.关于历史教学工作总结集锦10篇

5.关于历史的教学工作总结

6.历史教学工作总结集锦9篇

7.历史教学工作总结集锦八篇

8.历史教学工作总结模板集锦六篇

上一篇:高中政治教学工作总结 下一篇:老师工作总结
关于历史教学工作总结集锦8篇

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2021-04-22 工作总结

  总结就是把一个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结,它可以给我们下一阶段的学习和工作生活做指导,不如立即行动起来写一份总结吧。那么你知道总结如何写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历史教学工作总结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篇1

  忙忙碌碌的一学期过去了,今年我担任高三文3班、文6班历史教学任务。一学期以来,在学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教务处和高三年级组薛主任的具体组织和指导下,高三第一轮复习工作进展顺利,现已完成教学计划的各项任务,较好实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现就本学期本人对高三历史教学教研工作的感触做一回顾,这一学期以来,我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搞好第一轮复习,贵在因材施教,夯实基础,注重实效,稳步推进。根据本人所带这届高三文科班3班、6班的学情实况,早在暑期补课前制订了较周密的教学计划。由于本届高三学生历史学科基础参差不齐,各班又有数个音体美专业生,专业训练会耽误大量的复习时间,使得有限的复习时间更加吃紧,文6班作为实验班又需要单独教学和训练。因此为了提高复习效率,保证高三第一轮历史复习的进度,我针对各班学生不同的学情特点,精心设计不同的教案学案,做到有重点有分别地将每堂课的教学目标具体化,使不同基础的学生在每节课都有明确的具体学习要求和任务。根据本届高三历史教学组的复习规划,我们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每节课都有明确的知识目标和能力要求,每一章都有针对近年高考题型特点和要求的相应的检测训练,做到学以致用,由知识型向能力型转变。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将历史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有机的统一起来;在注重学科内知识系统归纳、综合的同时,随时加强文科综合知识的相关连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思考能力,为第二轮历史专题复习作好铺垫。

  二、充分利用课外辅导,督促学生及时准确牢固地掌握好基础知识,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加强对个体学生的具体的学习方法和答题思路的指导。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传承知识、创新知识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生基础薄弱,根本上说明学生在过去的学习中缺乏正确的方法,因此,我认为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是稳步提升学生掌握知识能力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的主要方法。为此,我在课外辅导时间,特别注重个体学生在巩固知识和答题方法上所暴露出的问题,是普遍性的问题要帮助学生找出症结所在,反复讲解答题思路和规律;是特殊性的问题,要及时针对个性特征加强具体指导,并举出相关的题型,帮助认识掌握好具体的答题规律。

  三、加强交流,及时总结教学经验,不断修正教学方法,做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共同提升教学质效,实现高考目标最大化。质效是人们一切活动的追求目标,教学质量的竞争实质是学校整体教学资源整合优势的竞争。教学研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现代教育理念告诉我们,加强教学交流与合作,是整合教学资源、挖掘潜力、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历史学科的特点是过去性、综合性、阶段性和规律性,学生对历史学科既感到有兴趣,更觉得难学,正是与历史学科的基本特点有关。因此,我们高三历史教学组针对本届高三学情的普遍特点,经常交流教学经验和学情特点,加强第一轮历史复习中所遇到的新问题,共同探求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及时调整复习进度和方法,共同印制辅导方案和有关训练资料,做到经验共有,资源共享,整体提升高三历史复习效果,稳步推向高考目标最大化。同时,我们还注重加强与政治、地理教师的交流,将历史、地理、政治学科知识有机地连接,把文科综合题型训练分解到具体的学科知识中,培养学生综合答题能力。鼓励学生间相互交流学习心得和体会,促进学生共同进步。

  目前,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必修部分已将要结束,复习的任务仍然很重,我有信心有能力一定会找准切实的方案,会把今后的复习工作做好。

  四、备课组团结合作,步调一致,资源共享。作为备课组长,加强备课组成员之间的联络和沟通,组织集体备课。我们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共同调整修改,每周进行集体备课,探讨历史问题;相互听课,诚恳地指出各自的优点和不足;做到教学步调一致,教学设计共享,练习和资料一致。

  五、在个人学习方面,积极学习教育教学和新课改理论,以及历史专业理论知识,购买了大量书籍,充分利用备课剩余时间来学习。通过学习本人的业务能力也得到明显的提升。参加了县市省三级课堂教学大赛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比赛过程中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也发现了自己和最优秀教师的差距。明确了下一阶段努力和提高的目标与方向。工作因此更加充实和快乐,生命因此而更有意义。

  学期中间,省教科所组织江南讲师团来我县进行优质课示范,铜陵二中历史特级教师钱要武老师在我校进行了公开课示范,亳州地区很多学校都派教师前来观摩。我也是认真学习和交流。受学校委派,本学期末我还和其他几位备课组长远赴旌德县参加了皖南八校月考分析会,听取各理事学校的月考分析与教学工作总结以及下一阶段工作计划,深受启发,回来后我们向全体高三教师和领导做了汇报和建议。另外我还积极参与教育局组织的高考报告会,同马鞍山二中李代贵老师做了很多的交流,也是受益颇多。

  反思我的高三历史教学,还有很多不足,工作还有不到位的地方,取得的成绩有限。为了我们的学生能考高分上大学继续深造,为了我们的学校能完成指标考出名声,也为了我们教师自身更好的发展,我们将不断努力,把工作做得更细更实,争取更好的成绩。

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篇2

  本学期担任永吉县第八中学七年级级的历史教学工作,在工作中,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培养四有一代新人,本期七年级历史除认真的向学生传授了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之外,还向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维护祖国统一,增进民族团结教育、优秀品德和高尚情操教育等思想品德教育。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活动,学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一、本学期实施的措施和效果

  1.做好充沛的课前准备,认真备好每一节课。为了能更好的讲好历史课,我购买并阅读了很多历史方面的书籍,比方历史知识成语故事从书、历史基础知识手册、七年级历史优化练习等等。在备课前,我将这些书里的相关内容仔细的看一遍,过滤出与知识点比较贴近又能结合实际引起学生兴趣的内容精心的组织起来,参照教学大纲和教参、教学设计,尽量使历史教学即符合大纲要求又充溢乐趣。

  2.细致批改学生的练习册,针对学生不同的特点给予不同的评语,使学生不只仅巩固所学知识,更成为了和学生沟通的桥梁。正确引导学生,耐心解答学生遇到的问题,取得了学生的信任,成为学生的良朋好友。

  3.积极参与历史教研活动,吸取历史科有经验老师的教法,深入学习教学理论,听课达32节。

  4.优化课堂教学,采用多种多样的教法。如分析法、讨论法,自学、阅读等方式,使学生有自身动脑、动口、动手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5.严抓课堂纪律,采用“平时分积分制”,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上课的注意力集中了,并且养成了主动复习、预习的良好学习习惯。在积分制实行过程中,注意分层,对成果较差的学生减低问题难度,增强其自信心。通过本学期的实践证明该制度实行后课堂纪律明显好转:一局部处于中游的同学积极性提高了,而且逐渐养成了自觉学习的好习惯;一局部成果不大好甚至平常很调皮的学生,回答出问题加了分或因表示有进步加了分受到了褒扬下次就会做得更好,慢慢的就有了很大转变。当然在积分制刚刚推广时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有些学生为了多加分在举手答题时就会过于积极从而影响课堂纪律,我就趁此机会对他们进行了思想教育,不时改进、完善积分制,如全班表示得积极合作就全班加分,增进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6.按质按量完成了本学期22课基础知识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突出了重点、难点,抓住基础点,讲清了重大历史事件,研讨了重要历史人物,使学生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掌握了从随朝到明朝的重要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的内容。

  7.通过本学期的教学对学生进行了德育教育:通过对历史文化、经济等和成绩讲授,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教会学生客观分析历史人物,提高了学生综合分析事物的能力;进行了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教育;进行了优秀品德和高尚情操教育。提高了学生思想觉悟。

  二、缺乏之处和存在问题

  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不够重视,所以学习大局部是凭兴趣去学,不够精细,高分不多。今后要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方面着手,多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找到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努力使历史科成果更进一步的提高。

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篇3

  本学期我担任九年级五个班的历史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我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老教师请教,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经验教训,以促进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一、认真备课

  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胸有成竹,每堂课前都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

  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互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在课堂上尽可能多的.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

  三、虚心请教其他老师

  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 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其他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邀请其他老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工作。

  四、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目前的考试模式仍然比较传统,这决定了教师的教学模式要停留在应试教育的层次上,为此,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把传授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

  五、存在不足

  本学期,期末考试五个班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存在的不足是,学生的知识结构还不是很完整,小学的知识系统还存在很多真空的部分,这些都有待以后改进。从期末考试各大题的得分率来看,第一大题选择题得分率比较低,本来应该很好得分的选择题却失分最多,这引起了我的重视,后来了解到整个学校的历史都有这种情况,经过调查反思,发现原因是由于学生认为是开卷考,不愿意花时间来看书,这直接导致了学生对课本的不熟悉,导致选择题大量失分。再有,就是学生对综合题存在很大的害怕心理,分析综合能力不足,面对分析综合题,总想从课本上抄答案,因而,下一学期主要任务是加强学生对课本的熟悉程度,让学生养成看课本的习惯,增强分析综合能力,多做多练,力争取得更加满意的成绩。

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篇4

  一年的时光倏忽间就过去了,回头想来高三这一年是那样的紧张、又是那样的充实。

  对于教学,我有成功,也有失败;有喜悦,也有遗憾。

  当然,一年的高三教学,对我而言是一次锻链,也是一次提高,可称得上更上层楼。

  下面我归纳总结几点:

  首先,我认为,在高三历史教学中主要存在着以下一些不足,是以后要注意和改进的。

  1、研究高考方向虽然是花了很大力气,但还不很够。

  对于今年的新课标高考最终方向并没有完全把握,导致学生在复习当中并没有很好的把握高考内容,这是我们每个高三教学的老师都应该吸取的教训。

  2、对基础知识的落实还不够,使学生在考试中出现了基本常识的错误。

  比如很多同学不清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式成立于1954年”。

  而20xx年高考历史试题以能力立意为主又重视基础,因而许多眼高手低的学生不知所措了。

  所以如何落实基础知识是我们所有老师共同要解决的问题。

  3、在引导学生落实基础,化为学生自身知识和能力方面也是我们没有做好的一件事情。

  这主要是因为最后阶段学生学习时间紧,作业多,没有时间看书和自己整理知识;也是因为最后阶段落实不够。

  这既需要学校的引导,同时也需要我们在最后的冲刺中更讲究复习的方法。

  其次,下面的做法算不上成功可供参考:

  1、补充重要史实史料和基础理论,拓宽知识帮助理解考试内容

  史实的补充是为了帮助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或重要历史现象形成更全面的了解和更完整的认识而补充一些必要的史实。

  新教材版本就有四种,高考并不是一本为本,许多考试内容我们教材就不清楚,所以我们可根据《考试说明》和课标要求进行补充。

  2、重视学科之间的综合和时政热点

  历史高考源于课本,却又不局限于课本。

  时下的高考已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化,历史高考也越来越走近生活,关注时政,具有较强的时代气息。

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篇5

  十二月份为了落实一中教学研究月工作,以推动我校历史教学工作的开展,历史教师们通过多次集体听课、评课,先后推出了一、二、三年级优秀代表三位教师。尤其是在我组教师参加学校观摩课时,为了让她的课更具特色,使之在评比中获得好成绩,我们通过集体备课、听课、评课等方式,将教师的集体智慧凝聚在一起。这让我们感到了集体力量的伟大,也让我们看到了每位老师的闪光点。现将本学期听课情况总结如下:

  一、这些课的共同优点: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积极创设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齐翠、李苓,衣少华老师除了具有自然亲切的教态之外,还非常注重运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来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毫不吝啬自己对学生的夸赞:“这么难的问题你能答得这样完整,真厉害!”“你的脑袋真灵!”“回答得真棒!” 一下子就拉进了与学生的距离。

  (二)吃透教材,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难点突出。

  教师们都爱岗敬业,他们都有极高的工作热情,都有一颗爱教育事业、爱学生们的心。为了上好每一堂课,老师们在课前认真备课,教材吃得透,教学目标明确、具体,教学重难点突出,课堂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三)注重课堂实效,不摆花架子。

  实实在在上课,脚踏实地地传授知识,力争把课上实、上好。课堂上追求严谨,以学生学会、学好、学得轻松为目的,课堂效率大大提高,真正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齐翠、李苓老师的课尤为突出。

  (四)真情投入,声情并茂。

  走进课堂,教师便进入了角色,不娇柔、不造作、全方位地投入,真实感人。给人感受最深的是衣少华老师的课,衣老师一上课,洪亮的声音,抑扬顿挫的语言,深深牵引着每一位学生的听神经,学生个个精神饱满、全神贯注。老师的真情深深地感染着他们,不仅激发起了学生们的极高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立足于教材又超越教材,体现课程整合的理念。

  新课程提倡课程的整合,同时也倡导教师要立足教材,把握教材主旨,在把握好教材的同时,能够超越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尤其是衣少华老师老师,在历史教学上,以教材为主线,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感受到知识的美、知识所蕴含的无穷魅力。

  (六)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密切。齐翠、李苓,衣少华执教的历史,从学生生活中熟识的历史入手,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小组讨论等方法让学生发现规律,感受规律给生活带来的美。让学生真真切切的感受到:历史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生活中,学习历史是有趣的。

  (七)普遍采用多媒体辅助教法。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这次优质课比赛中,许多老师都非常注意充分体现这一点,课件内容很丰富:图片、音乐、历史歌谣、动画、电影片段、史料言论……抽象的文字、概念、知识变得直观、易懂、具有趣味性,增强了教学效果。

  二、在有些课中也存在着一些缺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部分课有新理念的影子或新方法的样子,但是缺乏精髓。

  (二)个别课教学节奏不够紧凑,知识的前后衔接不很自然。

  三、努力方向:

  针对在听课中发现的问题,打算采取以下的措施加以改进教学方法,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1、加强理论学习,努力学习相关教学的方法理论,充实教师的业务知识,提高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

  2、如果有机会希望学校派老师走出去,多看看外面的优秀教师他们的课是怎么上的,学习借鉴先进的教学方法,以点带面,逐步提高我校课堂教学水平。

  3、加强跟踪听课的目的性、针对性、连续性,提高跟踪听课的价值。在以后的听课中对重点教师的“跟踪”在听课记录中留下跟踪痕迹,努力做到通过不断“跟踪”对教师能力进展进行评价,提高指导价值,促进被跟踪教师的不断提高。

  4、不断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专题研究意识,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为成为一中名师、区名师、市名师而奋斗。

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篇6

  紧张的期末复习中,对本学期我们历史备课组的工作做一简要总结。本学期我们历史备课组五名成员团结一致,较好地完成了一个学期的教学任务。教学中我们严格执行学期初的教学计划,在保证教学进度的前提下,重点放在提高每节课的教学质量上。

  (一)集体备课:今年九年历史组是历年来实力最强的组合,我们每人都有自己的优势,我和杨素丽、李秀清、商庆迪老师都有多年担任毕业班历史教学任务的经验,王丹老师是最年轻的教师,她虚心好学,经常跟踪听组内老教师的课。在集体备课中,我们都发挥各自的优势,集思广益,为备课组献计献策,使我们的集体备课能做到优质高效。除了组内备课以外,为了提高全区的历史教学水平,我们还承担了区内的备课观摩活动,敞开大门,随时恭候区内同行的光临指导。

  (二)听课评课:这学期我们组的五位教师积极参加学校的四杯赛听课活动,只要与自己上课不冲突,我们都尽量去听。除了四杯赛以外,我们五人还互相听课,每次听完组内的课,都要相互讨论,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在互帮互学中我们全组的教学成绩整体都得到提高。

  (三)自制课件:为了更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抽象的历史更加鲜活,更加具体,我们还合理整合网上资源制成适合教学实际的教学课件,基本做到每节课都有课件,使用课件让我们尝到了甜头,每节课我们都可以向学生展示丰富的文字、图片和视频资源,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加深了记忆,而且还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实现了教学相长。

  (四)习题配备和批改:本学期学校没有订任何习题资料,我们就自制试题,随堂作随堂批,面批面改让学生的积极性大大提高。本学期全组分工合作共出配套练习题十多套,保证了巩固教学效果的需要。本学期我们共批了四次大型考试卷(三次月考、一次期中考试),本学期杨素丽老师还参与了市教研室考试说明的编写,加强了我校与市内名校的交流。

  (五)加强与市内名校的试题交流:为了更好地把握中考方向,开拓学生的视野,我们不做井底之蛙,积极与市内名校进行试题交流。如我们与四十五中、吉大附中学等名校进行了试题交流,在试题交流中,我们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自身的教学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六)试卷分析:每次考试成绩我们都有详细统计,包括每班优秀人数、中间人数、不及格人数、优秀率、及格率、最高分、最低分、满分等。并分三个层次对成绩进行客观、认真地分析。针对历史学习成绩较差的个别班级和个别学生,我们都一起分析,找出原因,进行调整。我们还利用午休时间为个别学生单独补课,由于我们五人的共同努力,各班学生历史学习的积极性都空前提高,成绩也稳步上升。与前几届相比,今年的九年级无论在及格率、优秀率、还是平均分方面都是历史最好水平,特别是满分群体明显增加。相信20xx届中考我们在历史成绩方面会有一定的突破。

  希望在期末区质量检测中,我们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

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篇7

  今学期我担任历史教学。由于教学经验尚浅。因此,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向前辈学习。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获取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情况作工作总结如下。

  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学者。学生是被教的主体。因此,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有针对地教对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最初接触教学的时候,我还不懂得了解学生对教学的重要性,只是专心研究书本,教材,想方设法令课堂生动,学生易接受。

  一方面,学生的学习基础相对较弱,刚到一个新的学习环境,同学们还不能适应。另一方面,有的同学比较活跃,上课气氛积极,但 中等生、差生占较大多数,尖子生相对较少。

  因此,讲得太深,没有照顾到整体,我备课时也没有注意到这点,因此教学效果不如理想。从此可以看出,了解及分析 学生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对授课效果有直接影响。这就是教育学中提到的“备教法的同时要备学生”。这一理论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验证。

  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曾有一位前辈对我说:“备课备不好,倒不如不上课,否则就是白费心机。”

  我明白到备课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之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不满意就不收工。虽然 辛苦,但事实证明是值得的。

  历史这一门学科,对学生而言,既熟悉又困难,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之下,要教好历史,就要让学生喜爱历史,让他们对历史产生兴趣。否则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畏难情绪,不愿学,也无法学下去。为此,我采取了一些方法,就是尽量多讲一些历史人物故事,让他们更了解历史,更喜欢学习历史。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期末考就是一种考验。无论成绩高低,都体现了我在这学期的教学成果。我明白到这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本学期后如何自我提高,如何共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无论怎样辛苦,我都会继续努力,多问,多想,多向前辈学习,争取进步。

  以上就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由于经验颇浅,许多地方存在不足,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在各位领导老师,前辈的指导下,取得更好成绩。

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篇8

  梅村中学虽然是一所四星级省重点中学,但文科生源一直较差。面对不理想的学生群体,加上课改后面目全非的新教材,以及20xx年未知的考试,我们也一直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凭着感觉教学。所以绝对谈不上是介绍经验心得,只是粗略地谈谈我们的一些具体做法,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也望广大同仁指正。

  一、研究课标,紧扣重点对中学一线教师而言,当然希望课程标准的指导性、可操作性越强越好。但现有的课标显然不对我们的胃口。它太宽泛,太模糊,使用的大都是很抽象的语言,如“知道”“了解”“理解”等等,让人无所适从。要了解哪些史实,掌握到什么程度,很难定位。但课程改革的专家们是高度评价这个课标的。说课标就是要宽泛,否则教材就会千篇一律。教材由统编制到审议制的变化是受到高度肯定的,也是新一轮课改的重点。所以我们抱怨这个课标不好非但无济于事,而且还被认为是唱反调。因此能做的只能是仔细研究它,根据我们自己的理解来揣摩它,抓住重点知识。我们备课组在一个单元教学开始前,先看课标的要求。比如必修3的第一单元是这样写的:

  (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2)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3)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4)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根据这些描述,我们备课组的四个成员讨论研究,达成共识。第一节内容中诸子百家只要求知道,可以理解为简单识记就可以了。百家争鸣局面的重要意义既然要求认识,那么很明显要作为重点处理。而要认识其意义势必要结合其产生的时代背景考虑,所以百家争鸣的产生背景、百家思想的实质共同处、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就要讲到位。孔孟荀等儒学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要求了解,应该比简单识记的要求高。教学中要把孔子的贡献总结全面,孟子荀子的主张从仁政、民本思想、伦理观三个方面对比掌握,民本思想学生可能较难理解,需要适当解释其内涵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其成因。第二节重点分析儒家思想在汉代成为正统思想的原因。要教会学生从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迎合汉武帝大一统的需要以及汉武帝的一系列尊儒措施最终确立了儒学正统地位两个角度分析。第三节重点学习宋明时期儒学的新发展,把握理学、心学的主要内容,分析其本质的共同点。第四节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重点放在黄、顾、王三位思想家上,把握其思想的共同处:即反君主专制的民本思想、重商思想、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要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清楚。通过讨论课标,备课组就重点内容形成一致的看法,具体教学中就容易做到统一

  二、整合教材,化繁为简新教材刚出来的时候,大家就都觉得很不适应。专题性强,跨度大,面广量大,支离破碎。有些地方罗哩八嗦,有些地方语焉不详,教学难度确实很大。我们备课组在教学中,通过共同备课,把每一节内容都整理成一个简单明了的知识结构。如果教材内容体系不够清晰,就大胆整合,尽力使其清晰化。比如必修3的第一单元第一课“百家争鸣”和儒家的形成,课文子目是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孔子和儒学、战国时期儒家代表,我们就没有用这种目录,而是按照课文标题把结构分成两大块。一块百家争鸣,从概念、形成的原因(根本、具体)、实质、历史影响几个方面把握。另一块儒家思想的形成,分成两点,春秋时候产生,战国时期初步发展。春秋时期孔子的贡献把握三个方面:教育上的私学、有教无类,著述上的整理六经,政治思想上创立儒学,提出“仁”的道德伦理观以及民本思想。战国时期的初步发展把握孟子荀子的思想,分别从仁政、民本、伦理观三个方面分析掌握,荀子思想增加一点综合法家道家思想改造儒学的内容。还比如第三单元第三课“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内容特别烦乱,我们就完全改变了教材的子目,设计了这样的结构:

  (1)传入:把握内部外部原因以及传入情况。

  (2)广泛传播:重点掌握原因,分四点:五四运动的促进;先进知识分子的大力宣传(并把他们的宣传活动概括为几句话:写文章,组社团,译原著,纪念劳动节);问题与主义之争的影响;中国早期组织有计划的宣传(办刊物,办学校)。

  (3)传播特点:突出与工人运动的相结合以及马克思主义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斗争。

  (4)影响:一大批先进知识分子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为中国提供了新的救国方案,为中国诞生奠定思想基础。这样学生听课、记笔记、巩固复习都比较顺畅。对教材的处理,我们的体会是一定要尽量把课本内容整合成清晰直白的结构,教师好讲,学生也好学。

  三、深入浅出,解析疑难很多教师都反映新教材来不及讲,时间总是不够用。确实,由于教材专题式的体例,跨度大,加上政治经济文化的割裂,使我们对这套教材普遍没有好感。它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要求很高,但目前大部分学校的文科生源都不理想,高一又普遍不重视历史学习。文科班上课,问题问下去没有反应,教师不得不放慢速度,尽可能把每个知识点都讲清讲透。还有的教师则因为课标难以把握,教学就宁多勿缺。所有这些都影响着教学进度。解决的办法就是大胆取舍,不能面面俱到,每堂课的教学肯定要突出重点难点。我们的做法是,只要求简单识记的知识课堂上就一带而过,记不住自己课后去记。课堂教学时间主要用在解决重点难点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上。比如必修3第二单元第一课“发明和发现的国度”,讲的是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每个领域的成就除了一些容易产生误解的知识点解释一下外(比如浑仪学生常常和浑天仪混淆),基本上就是划书,没有什么好讲的。我们的重点就放在解决两个问题上。

  (1)中国古代科技为什么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

  (2)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如此辉煌,为什么率先进入近代社会的却是欧洲?近代中国科技落后的原因何在?通过这两个问题的解析,提升了学习的高度,并且以后学习第七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历程中17世纪欧洲近代科学的诞生时,分析其诞生原因,还可以彼此对比呼应。教材有些地方写的相当简单,但往往埋伏着学生不理解的问题。比如第七单元第三课“蒸汽和电的革命”最后一个子目中写到“生产力的发展也改变着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资产阶级开始确立对世界的统治”,问学生这些话怎么理解,几乎都说不上来。这些问题其实必修2里讲的很详细,但学生早就已经忘光了,教师在这里就必须花时间重复讲解强调。

【关于历史教学工作总结集锦8篇】相关文章:

1.关于历史教学的工作总结

2.关于历史教学工作总结模板集锦五篇

3.关于历史教学工作总结模板集锦10篇

4.关于历史教学工作总结集锦10篇

5.关于历史的教学工作总结

6.历史教学工作总结集锦9篇

7.历史教学工作总结集锦八篇

8.历史教学工作总结模板集锦六篇

上一篇:高中政治教学工作总结 下一篇:老师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