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调查报告

2020-10-11 调查报告

  在当下社会,报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不同的报告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报告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社会调查报告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社会调查报告 篇1

  调查目的:时下,大学生透过利用课余时光找份兼职工作打打工或在假期用心参与社会实践,打暑期工、实习体味生活已经成为了一股热潮。对大多数学生而言,挣钱是打工的首要目的。有的却认为挣钱并不是大学生打工的惟一目的,不少同学把打工看作是参加社会实践、提高自身潜力的机会。许多学校也用心鼓励大学生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一方面能够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提高各方面的潜力;另一方面能够积累工作经验对日后的就业大有裨益。透过调查能够了解当代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看法以及透析大学生生活实践状况,从而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大学生社会实践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解决方法,使大学生能正确对待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见真知。在往后实践中能更好地接触社会、实践自我的专业技能,寻找发展的机会。

  调查对象:大学生成长成才,是高等院校普遍关注的问题。而大学生社会实践已成为培养合格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决不能忽视或放下大学生社会实践。因此这次调查就选取了在读大学生50名,其中广州大学20名,中山大学10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10名,华南理工大学5名,广东工业大学5名。年级分别为大一学生5名,大二学生30名,大三学生15名。

  调查资料:本次调查透过对大学生有否参加过暑期工、兼职或实习,最想参与何种社会实践,所参与的打工或实习是否与所学专业相符,能否体现实践与理论知识相结合以及在工作或实习中获得了什么等问题进行展开。

  调查方法:透过派发问卷进行调查,发放问卷共50份,然后收回有效问卷50份。(调查问卷及数据统计详见附录)

  调查结果:从调查中发现,许多大学生都认为兼职是大学生的第二个“课堂”,透过兼职能够学到许多宝贵的东西。“存在就是合理”,职业没有高低之分,无论什么职业都有其可取与不可取之处,就看自我的需求。不少大学生觉得只要是能够赚钱的工作,就能够去试一试,品牌代理,促销等以前不会是大学生从事的工作,此刻都成为了大学生们能够理解的工作。

  有52%的同学认为如果要参加社会实践,最理想的就是到企事业单位进行实习交流,其次是打工或做兼职占40%;而56%的同学有做过兼职,20%打过暑期工,14%参与过实习,表示从未做过的仅占10%;此刻大学生兼职、打工,除了做家教(14%)、网络的实习实践(6%)外,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兼职或打工时从事派传单、商品促销(22%)、校园销售(14%)、当餐厅服务员(8%)等简单、不需要特殊技能的工作,但却与所学专业知识相去甚远,76%学生认为所实习或兼职的工作与自我专业不全相符或完全不符,仅24%的人认为完全或基本相符。能够使大学里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的只占38%,在实习或工作中66%的人满意自我的课外实践潜力;12%的学生认为兼职是为以后的求职做准备,在选取实习或打工目的是什么的时候,有32人选取“接触社会,积累工作经验”,然后占了总数的64%,选取“赚取生活费”,占了20%。从选项人数中显示,然后大学生兼职以赚钱和充实自我为主要目的。此刻的大学生已经将打工看得很重了,钱虽然是必须因素,但是期望透过打工获取的经验对将来就业时有所帮忙就应是更多学生思考的问题。大学生在打工时光上的弹性还是很大的,这就应和他们宽松的学习环境有必须关系。56%的人会选取在假期实习或打工,30%会选取任何

  没有课的时光,12%会选取周末。有31人认为在不影响学习的基础上赞成合理兼职或打工实习,19人很赞成兼职、打工,没有人反对。54%的人都提出学校除了带给就业指导以及专业课程外,还就应带给实习机会,22%觉得学校就应带给就业体验,至于选取素质拓展和职业生涯规划的各占12%。

  调查结果分析:

  在调查中发现没有人在参加社会实践上选取“参加‘三下乡’活动”一项,然后说明当代大学生与以往的大学生相比较,他们的求学经历、生活条件、所处社会大环境都相对优越,也没有经过必要的挫折教育,因此,他们意志往往比较脆弱,克服困难的潜力也较差,然后常常是对社会的要求较高,对自我的要求较低。当前,大学生的职责意识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职责意识和诚信意识成为不少地方采用人才的两个新标准。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是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加强和改善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的重要举措,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培养创新精神、实践潜力和动手操作潜力的重要途径。参与“三下乡”实践,其目的是为了支援农村的教育事业,然后同时给农民带去相应的指导,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然后同时把自我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与劳动实践相结合,并从群众中学到做人做事的道理,用于明白自我的将来的学习生活工作。此刻大学生,除了一部分学生来自农村以外,很有一部分是来自城市的,往往这些学生家庭环境好,父母亲更是不允许或者不支持自我的孩子参加所谓的“三下乡”实践活动,这样,学校所提倡的透过“三下乡”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就未能够到达。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三观

  指的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紧密联系在一齐的。在个体价值观体系中,人生价值观处于主导地位,决定着总的价值取向,对价值观系统中其它价值观起着指导和制约作用。由于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主要是围绕自我出发,致使大学生自身社会阅历和实践经验不足,更不用说参与“三下乡”活动服务人民了。

  另外,没有人选取反对大学生兼职、打暑期工或实习,大家都认为只要不影响学习能够积攒经验能够为以后的工作打基础。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应当刻苦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运用知识的技能。从大学生活的开始到走进社会的大圈子中,就只有短短的几年时光,谁不想在将来的社会中能有一席之地呢?所以大家认为大学生务必投身校园内外的各类实践活动,有助于锻炼品质,提高潜力。可见其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不可抵触的重要性。不能否认有过打工经历的同学,看起来要比其它同学更成熟、社会适应力更强,但对于学生,社会适应力只是一方面的衡量指标,大学期间主要的任务是学业结构的搭建,即知识结构、专业结构的搭建,为了打工影响甚至放下了专业知识的学习,结果是得不偿失的。

  结论与推荐: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人自觉改造客观世界,使外部对象发生某种改变的现实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是人的活动,而人是社会的人,处在必须的社会关系之中,因此,实践不是单个人孤立的行为,而是社会的活动。所以,实践作为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一个阶段,()是在社会历史中不断发展演变的。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三下乡”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新时期的深化发展,是促进农村两个礼貌建设的有益补充,具有重要的现实好处和长远好处。实践出真知,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份,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社会职责感和用心向上的精神风貌,充分发挥实践育人的作用,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是检验所学理论知识的标准,社会实践不但为大学生带给了一个发挥自我才能,展现自我风采的舞台,也是培养和锻炼同学们综合潜力的一个阶梯,更是一个大学生进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前的演练场地。了解国情是年轻人的首要任务,这就需要放眼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对占人口80%以上的农民有所了解才行。学生利用假期时光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这样能够使同学在实践中更好的认识国情,贴近社会,从而确定比较正确的人生前进方向。作为高校教育者,如果能引导大学生将强烈的使命感转化为学习、服务、实践、奉献等实实在在行动,把行动变为职责,将会使大学生在人生轨迹上树立起更高的起点。大学生的社会职责意识,就应说不仅仅有助于他们较快适应、融入社会,同时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必由之路。

  一切认识都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说明了亲身实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是并不排斥学习间接经验的必要性。实践的发展不断促进人类认识潜力的发展。实践的不断发展,不断提出新的问题,促使人们去解决这些问题。而随着这些问题的不断解决,与此同步,人的认识潜力也就不断地改善和提高。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认识对实践具有巨大的反作用。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主要表此刻认识和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然后但是认识一经产生就具有相对独立性,能够对实践进行指导。处理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活动,即人类的社会交往以及组织、管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活动。如政治活动、社会改革实践、阶级斗争等。因此,然后大学生就应用心参与实践,使实践与认识相结合。大学生能够透过调查研究了解实际状况,结合所学为政府部门带给决策参考是一件十分有好处的事情,既提高潜力又服务社会,这是一种双赢的选取;二是志愿者服务,将专业知识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利用专长服务社会,回报社会。三是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培养自身的社会职责感,这是一种贯穿于日常生活当中的社会实践形式,以小见大,以细微之处见长,是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一种长效机制。此刻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一种比较普遍的形式。很多学生利用业余时光到各地和很多行业去进行社会实践和社会考察,回校后进行认真的讨论总结,用他们自我的视角来理解社会,思考未来的人生道路。

  透过这次的社会实践,让我学会了很多东西,我深深地感受到一个人在工作岗位上的那份热情。正因为如此,我才渐渐地懂得了一个道理:然后要创造自我的事业,就务必付出加倍的努力,凭着一个人对工作的执,坚定的信念会指引着他走向完美的事业之路。

  在实践的这段时光里,我透过自我的努力奋斗,体会到了工作中的酸甜苦辣,这时才发现自我是最幸福的。因为我还在学习的阶段,还没能真正地接触事业,没能真正地了解到工作的难处和辛苦。想起来,还是觉得自我此刻还是不错的了,能在这么好的.环境下读书,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只是,我觉得个别惭愧,都怪自我不够争气,不珍惜这好的时光和机会去好好读书,整天都无所事事,在家里一点事也不会做。是这一次社会实践给了我学习的机会,同时也给了我一次记忆深刻的经历。

社会调查报告 篇2

  调查时间:

  20PC-4-20~20PC-4-26

  调查方式:

  采用书面问卷形式,在分层的基础上对各年级进行抽样调查

  阅读兴趣倾:

  一、调查统计数据及分析

  本次调查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阅读问题从各学院各专业各年级中随机抽取被调查者

  二、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社会实践论文

  三、调查统计数据及分析

  本次调查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针对同学们阅读倾向,阅读时间,阅读方式,阅读目的,阅读问题从各学院各专业各年级中随机抽取被调查者,其中男生14名、女生27名,并发放问卷120份,回收率112份,有效问卷100份。经过本小组成员的分析讨论,分析结果如下:

  1、从阅读兴趣倾向来看

  1)大学生在空闲时间会不会阅读,如下所示:

  1经常会 2有时会 3偶尔会 4从来不会

  由上表可以看出,在空闲时间有29.3%的人表示经常会读书,有46.3%的人表示有时会读书,有22%的人表示偶尔会读书,有2.4%的人表示很不喜读书,基本上从不会读书。综上可以看出大部分大学生对于课外阅读还是比较喜欢经常看书的。这表明大学生总体还是爱读书的,但还是存在着部分不爱读书,不读书的现象,因此大学生还要加强课外阅读,树立积极的读书意识。

  2)在大学生阅读的类型来看,大学生的阅读类型广泛,有名著,散文,小说,诗歌,自然科学类,专业类实用性读物等,其中喜欢小说的最多,占33%,专业,技能,考试等有关实用性书籍其次,占22%。因此可以看出,现在的大学生对于小说读物的最热衷。

  3)由有关阅读名著书籍的问题结果统计可以看出,有29.5%的人表示喜欢并经常读,有52.8%的人表示喜欢,但很少读,也有17.6%的人表示不喜欢读。而将近68.0示不经常或不喜欢阅读名著的原应是,晦涩难懂,读起来没有什么趣味。由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我校大学生对于经典文学作品还是不太关注的,这给了我们学生一个警示,作为一个大学生,我们应该多读经典的文学作品,名著是文化的瑰宝,是每一个大学生都应该看的,这也是作为一个大学生应该做到的。

  2、从阅读时间和阅读量来看

  我们可以直接了解到人们对课外阅读的态度及重视程度:

  1)在时间上根据统计结果显示:19.3%的学生每天花不到一小时作课外阅读,58.5%%的学生花1~2小时,16.9%的学生花2~4小时,5.3%的学生花4小时以上时间阅读。所花时间在两小时以内的占总人数的77.8%,超过两小时的仅占22.2%,说明虽然大学相别于高中,我们有着很多的课余时间,但学生们在课外阅读上所花的时间还是偏少。我校学生对课外阅读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

  2)在月阅读量上根据统计结果显示:15.9%的学生每月读3本以上的书,57.3%的学生阅读1~2本,26.8%的学生每月读少于1本。从阅读量上暴露的问题更加明显:在业余时间充裕的大学里出现这种状况,是不理想的。大部分大学生对于课外阅读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3、从阅读目的来看

  1)根据“你通常会受什么影响而选择一本书”这个问题结果显示:同学们的选择较为集中,有26.3%的同学选择了“名著或获过奖,有42.0%的同学选择了“媒体中推荐”,有24.4%的同学选择了“老师或朋友推荐的,剩余7.3%的同学选择了“看过作品改编的电影或电视剧。由此可见,名著或获奖这个因素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影响很大,如果一本书是名著或是得过奖,那么就会有很多的同学去选择这本书。而对于老师和朋友的推荐,对同学也有一定影响力,只是稍弱一点,但看过作品改编的电影或电视剧对于同学的影响更弱。

  2)对于“你阅读最主要的目的”这个问题,有31.7%的同学选择了“备考或学习需要”,有 51.2%的同学选择了“获取信息,扩大知识面,增长见识,有2.4%的同学选择了“掌握一些实用技能 ,有12.2%的同学选择了“休闲娱乐”,有2.4%的同学选择了“其他”。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还是有相当一部分的同学是为了增长见识,开拓视野而阅读的,可见同学们对于阅读的目的还是很明确的。而提高文化修养也是打学生阅读的主要目的之一,很多同学也想通过阅读,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使自己在今后的竞争中处于更为有利的地位。而很少一部分的同学选择了掌握实用性技能,毕竟经验性的东西还是要靠自己去试验,与体会的。

  4、从阅读方式来看

  1)我校61%左右的大学生将到图书馆借阅作为自己阅读的主要途径,找手机等网上浏览也是重要的阅读途径。值得注意的是,大学生买书热情不高,仅有2.4%左右的学生将书店购买作为自己阅读的主要途径。

  2)在选择什么样的刊物阅读这一问题上,34.4%的学生选择传统书籍,有46.9%的学生选择电子数字书籍,有18.7%的学生觉得无所谓。从这可以看出电子数字书籍已经以方便快捷的优势逐渐赶超甚至超过传统的纸质读物的重要地位,当然很多学生认为哪种都可以无所谓。学生对电子书籍的选择最多,可见,现代媒体对于生活的影响。电子读物也可以看出电子类读物已开始进入我校大学生的生活中。

  5、从阅读障碍问题看

  同学们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普遍问题是时间紧迫,忙于学业或其他社团同活动,而读书是一件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的项目,没有空余的时间,学生因此放弃了阅读课外书籍。不知道应该读什么书也是所有大学生在大学学习过程中的普遍问题,大学生活是忙碌而又新鲜的,许多刚进校的大学生对生活、对学习有无比的困惑于迷茫。在大学学习过程中,很多同学对除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以外,其他都一无所知。这是由于不少进入大学校园的学生并没有从中学被动的、以考试为中心的学习模式中走出来,他们把读书当成是专业学习之外的‘课外’的事情,缺乏阅读兴趣和主动获取知识的意识。读书因此具有了盲目性和功利性。还有一部分的同学选择了想读的书图书馆没有,书本的价格比较昂贵,许多学生望而止步,承担不了这么昂贵的书费,因此也减少了阅读量。阅读是一种需要经年累月,日积月累慢慢积累起来的的行为活动,只有坚持不懈的阅读并在阅读中充满思考,才会在阅读上达到一定高度。

社会调查报告 篇3

  春华秋实,岁月潇湘。转眼期盼许久的为期一个月的社会实践就过去了。第一次参加社会实践,我明白中学生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是培养锻炼才干的好渠道;是提升思想,修身养性,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的有效途径。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我们在校中学生更新观念,吸收新的思想与知识。

  近三个月的社会实践,一晃而过,却让我从中领悟到了很多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将让我终生受用。社会实践加深了我与社会各阶层人的感情,拉近了我与社会的距离,也让自己在社会实践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进一步明确了我们青年学生的成材之路与肩负的历史使命。社会才是学习和受教育的大课堂,在那片广阔的天地里,我们的人生价值得到了体现,为将来更加激烈的竞争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我在实践中得到许多的感悟!

  在这次实践中,让我很有感触的一点就人际交往方面,大家都知道社会上人际交往非常复杂,但是具体多么复杂,我想也很难说清楚,只有经历了才能了解.才能有深刻的感受,大家为了工作走到一起,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和个性,要跟他(她)们处理好关系得需要许多技巧,就看你怎么把握了.我想说的一点就是,在交际中,既然我们不能改变一些东西,那我们就学着适应它.如果还不行,那就改变一下适应它的方法。让我在这次社会实践中掌握了很多东西,最重要的就是使我在待人接物、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这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同时在这次实践中使我深深体会到我们必须在工作中勤于动手慢慢琢磨,不断学习不断积累。遇到不懂的地方,自己先想方设法解决,实在不行可以虚心请教他人,而没有自学能力的人迟早要被企业和社会所淘汰。

  俗话说:在家千日好,出门半招难!意思就是说:在家里的时候,有自已的父母照顾,关心,呵护!那肯定就是日子过得无忧无虑了,但是,只要你去到外面工作的时候,不管你遇到什么困难,挫折都是靠自已一个人去解决,在这二个多月里,让我学会了自强自立!凡事都要靠自已!现在,就算父母不在我的身边,我都能够自已独立! 学校是一个小社会,我们不再是象牙塔里不能受风吹雨打的花朵,通过社会实践的磨练,我们深深地认识到社会实践是一笔财富。社会是一所更能锻炼人的综合性大学,只有正确的引导我们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于社会,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才能使我们发现自身的不足,为今后走出校门,踏进社会创造良好的条件;才能使我们学有所用,在实践中成才,在服务中成长,并有效的为社会服务,体现大学生的自身价值。今后的工作中,是在过去社会实践活动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拓展社会实践活动范围,挖掘实践活动培养人才的潜力,坚持社会实践与了解国情,服务社会相结合,为国家与社会的全面发展出谋划策。坚持社会实践与专业特点相结合,为地方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为社会创造了新的财富。

  一切认识都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说明了亲身实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是并不排斥学习间接经验的必要性。实践的发展不断促进人类认识能力的发展。实践的不断发展,不断提出新的问题,促使人们去解决这些问题。而随着这些问题的不断解决,与此同步,人的认识能力也就不断地改善和提高!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认识对实践具有巨大的反作用。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认识和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但是认识一经产生就具有相对独立性,可以对实践进行指导。实践,就是把我们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客观实际中去,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有用

  武之地。只学不实践,那么所学的就等零。理论应该与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实践可为以后找工作打基础。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学到一些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因为环境的不同,接触的人与事不同,从中所学的东西自然就不一样了。要学会从实践中学习,从学习中实践。我们不只要学好学校里所学到的知识,还要不断从生活中,实践中学其他知识,不断地从各方面武装自已,才能在竞争中突出自已,表现自已。

  一个月的实习生活,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虽未承担过什么重要的工作,但却也坚守本职,勤于学习,在平平淡淡的忙碌之中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与做人的道理。社会实践加深了我与社会各阶层人的感情,拉近了我与社会的距离,也让自己在社会实践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进一步明确了我们青年学生的成材之路与肩负的历史使命。社会才是学习和受教育的大课堂,在那片广阔的天地里,我们的人生价值得到了体现,为将来更加激烈的竞争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希望以后还有这样的机会,让我从实践中得到锻炼。实践,不仅锻炼着我们的意志,它更大的作用是丰富着我们的知识,让我们在实践中锻炼成长、磨练成才。

社会调查报告 篇4

  秉承学院团委“实践真知,提升自我,服务社会,共建和谐”的宗旨,今年寒假我选择了社会调研活动作为我的实践内容。众所周知,法律是我们维护正当权益的武器,只有充分运用法律,才能很好地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而拥有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是运用法律的前提。大学生作为具有专业知识的21世纪高级人才,其法律意识是否健全呢?于是我对汕头大学留校过年的50名外地大学(非本科法学专业)进行了调查。

  一、 研究方法,问卷调查

  调查时间为XX年年2月10日,在我的高中同学的帮助下,对汕大未返乡过年的50名非法学本科专业的外地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方式是无记名填写调查问卷,人工进行调查结果分析,从而得出调查结论。

  二、 调查结果

  通过问卷调查,对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有了基本了解,调查情况如下:

  ⑴、你生长在( )

  a、农村 74% b、城市 26%

  ⑵、在你所有的经历中,曾经运用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吗?( )

  a、有 18% b、没有 82%

  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大多数的大学生并不拥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当其政党权益受到侵犯时,都没有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而是存在“算了”、“算自己倒霉”等等之类的想法。而在生长在农村的大学生中这一现象较为明显。

  ⑶、你能区分违法和犯罪吗?( )

  a、能 24% b、不一定能 14% c、大部分能 62%

  ⑷、你认为你目前法律学习中的主要问题是( )?

  a、懂得法律知识但不会实际运用 32%

  b、缺乏法律知识 40%

  c、能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并解决现实问题 28%

  ⑸、你是否关注国家的立法活动或是法律报告?( )

  a、经常 12% b、偶尔 74% c、从不 14%

  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只有12%,即6个人(调查对象为50人)会经常关注国家立法活动或是法律报告,还有14%,即7个人表示自己从不去关注,这表明了大学生对法律的重视程度是非常不够的,其认为自己只要守法不违法,法律是离自己很遥远的。

  ⑹、你知道《劳动法》里规定的试用期最长时限是( )?

  a、三个月 22% b、六个月 48% c、一年 30%

  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试用期最长期限不得超过六个月,而在调查中发现,有52%的大学生不知道,这一问题与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相关,可见大学生对与自己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了解并不多。

  ⑺、你认为法律在生活中的作用是( )?

  a、 很重要,是维护权益的有效手段 32%

  b、 比较重要,有时试图用法律解决问题 42%

  c、 一般重要,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运用法律 26%

  d、 不重要 0%

社会调查报告 篇5

  今年暑假,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参加了由我们乡镇人员承包的大豆杂交实验工作,这一工程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主抓的,虽然短短七天的时间,却让我觉得很辛苦,但我从中锻炼了自己,感受到做学问的不易,并且学到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

  一、参与初衷:

  (1)大豆杂交技术不是我所学的专业,但是由于它与农业、农村、农民靠的比较近,能使我们大学生更好地了解“三农”,我个人来自农村,虽然对于农村、农民比较了解,但由于年龄的原因,却不是很深入,凭借此次机会,能使我更好地了解它们。

  (2)由于大豆杂交要在田地里进行,在暑假这个气温比较高的时期,对于我们大学生,尤其是我们这些经常在外上学的大学生来说,借此机会能让我们再次体验一下干农活的过程,锻炼我们的意志,增强我们吃苦耐劳的精神。

  (3)社会实践很多时候并不是和我们的专业对口,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是为了让我们更好的了解社会,了解生活,也鉴于此,所以我参加了这次仅仅七天时间的大豆杂交项目,以此作为我个人的社会实践项目

  二、感受:

  通过这次实践,我有以下几点感受

  i) 在炎热的天气中干农活,需要的不仅是体力,更要有毅力。一个人的意志坚不坚,通过农活能够很好的测验出来,没干过农活的人可能刚开始干还可以,感觉很有意思,但是连续让你干几个小时,你就会感觉到厌烦、无聊,心情有刚开始的好奇就会变成抱怨、不满,所以干农活不仅能够考验一个人的意志力,更能磨练一个人的意志力和忍耐力。

  ii)体会父母的艰辛。在家时间父母总是不让干活,我知道九层以上的家庭都是这样,我平时在家也是这样,但我总是硬要干,我知道,父母嘴上不让干,如果你陪着父母一块儿去干活,父母的心里会很高兴。干农活很辛苦,这是毋庸置疑的,体会了农活的艰辛,很容易就能体会到父母的艰辛,体会到父母为什么总是不舍得给自己买衣服等等,也会使得我们在大学花钱会收敛许多,“可怜天下父母心”,理解万岁!

  iii) 激励自己更好地学习、生活。吃过了农村的苦,你就会感觉自己吃的苦不算什么,就会感觉自己的努力还很不够,而且差的很远,就会使得我们来到学校,会更加努力地学习,会更加珍惜求学的美好时光,古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感受了农活,也就能感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道理,会使我们更好的珍惜现在,加倍努力。

  iv) 做为一名大学生,我深深地感到初会实践的重要性,并希望以后能够经常参加实践,这种社会实践活动是在大学中的社团生活所无法比拟的,只有在真正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亲身的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才能使自己得到锻炼,才能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得以运用到实践,才能使自己成为真正有用于实际,使自己成为真正有用于社会的学生。社会实践弥补了理论与实际的差距和不足,社会实践的意义也在于此。社会实践活动不仅使我的各方面能力得到了提高,也使我增强了扎根实践吃苦耐劳的精神。亲身地服务于群众,服务于社会,真的很有意义,我想以后我还会一如既往地支持大学生的暑期实践。

社会调查报告 篇6

  摘要:实践教学是高等学校教学活动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其他教学形式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经费来源主要由地方财政拨款,高校往往因为经费不足导致教学科研得不到有效投入,实践教学难以开展。文章根据肇庆学院经管类专业多年来的产学研型社会实践,从调查角度研究地方高校社会实践教育机制,提出社会实践要与专业结合起来,产学研型社会实践是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载体。

  关键词:地方高校;产学研;社会实践;应用型人才

  实践性教学体系有教学性实践和社会实践两种方式。教学性实践融于每门课的教学中,在课堂或实验室进行完全仿真效果的实习;社会实践主要在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进行见习、实习和产学研相结合。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上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和操作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过去高校偏重于理论教学的模式也越来越培养不出合乎市场需要的学生,目前,这已构成高校教学管理和制约高校教学质量提高的一大问题。高校办学指导思想出现偏差导致办学定位不能正确适应市场需求是首要原因,也因此导致学校管理体制并不利于教师将更多的精力投入教学,而在投入教学的有限精力中,理论教学又往往比实践教学更为侧重,致使高校的实践教学经常流于形式,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高校教学中要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就要采取多种方式加强校内外资源的共享和学习,完善实践教学管理方法,创新实践教学机制,加强实践教学投入。本文从实际调查着手,深入了解目前大学生对开展产学研型社会实践的情况,提供一些有意义的资料和建议。

  一、调查对象和方法

  本次调查以肇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的三、四年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取定量调查和定性调查相结合的方式,以问卷调查为主,座谈、访谈和资料研究等定性调查方式为辅,其中问卷调查采用随机抽样法,发出问卷90份,回收问卷86份,有效问卷85份,问卷回收率为95.6%,问卷回收有效率为98.8%,达到了调查的要求。

  二、问卷调查统计结果

  根据肇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教育模式的要求,对肇庆学院高年级同学参加社会实践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第一,参加社会实践的类别(见图1)。

  第二,参加社会实践的目的(见图2)。

  第三,获得社会实践的机会(见图3)。

  第四,参加社会实践的时间(见表4)。

  第五,社会实践能满足到需求的类型(见图5)。

  第六,完成社会实践需要具备的素质(见图6)。

  第七,社会实践中遇到过的困难(见图7)。

  第八,参加社会实践对掌握专业知识的帮助(见图8)。

  第九,参加社会实践的收获(见图9)。

  第十,你觉得社会实践中的哪种收获最有利于就业(见图10)。

  十一,社会实践对自己成长成才作用的排序(见图11)

  三、调查基本结论

  第一,根据调查发现学生们认为实践机会太少、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希望多拨些经费,有针对性地开展社会实践,最好同学生专业知识有关,到专业对口,可操作性强的企业或公司实践,校企合作,学以致用,注重实际。

  第二,根据调查发现社会实践对自己成长成才的作用中重要程度依次为工作经验、沟通能力、人际关系职业技能、知识阅历、身心素质。社会实践中的收获最有利于就业的是工作经验,同时也得到了应变能力、工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对专业知识、知识层面及思维扩展都有相应的帮助。

  第三,调查结果显示参加社会实践对掌握专业知识的的帮助主要是提供了社会实践平台。

  第四,调查结果显示社会实践中曾遇到过的困难主要有专业知识不足(占50.6%)、交际能力不足(占50.6%)、社会竞争力不足(占43.5%)及社会竞争力不足(占43.5%),应该加强这些方面的辅导和培训。

  第五,调查结果显示肇庆学院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目的主要在获得学分(占87.1%)、获得工作经验(占82.4%)。能满足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类型主要是自己感兴趣的(占81.2%)和与专业有关的(占68.3%)。

  四、启示

  (一)经管类专业教学必须是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为了人才培养的需要,教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经管类专业教学也随之改革。经管类专业教学强调知识理论教学与课外社会实践相结合,所以在经管类专业教学中,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调查,把课堂学习的理论与相应的社会实践的内容相结合,才能适应现代教育教学的需要。通过走出课堂,开展与课堂知识有关的社会实践,引入研究探讨性的学习方式方法到经管类专业的教学课堂,丰富了经管类专业课的传统教学模式,给经管类专业课教学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学生在研究性实践学习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优良品质:培养了学生强硬的心理素质;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了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感;培养了合作精神和各种能力,最终为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结合的整合性人才打好基础。

  (二)社会实践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教育培养的人才应该是适应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的综合性人才,既要有优秀的专业知识,又要具备适应社会变化的综合实践能力。而在学校,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只有建立在课堂与知识的实践上,把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提高社会实践的能力,在社会实践中锻炼自己的意志品质,有利于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社会实践使他们受益匪浅,对于锻炼他们的社会实践、社会生活适应能力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很大帮助,使学生在实践中能力得到锻炼,得到提高,使他们意识到社会发展的趋势,激励他们今后学习的热情和干劲。

  社会实践又是培养学生优良品质的有效途径。实践活动对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对学生性格品质的改善,社会实践能力的提高,还是对课堂知识的识记、理解和巩固,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我责任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能在社会实践中提高综合能力,塑造一个全面发展的自己,使自己具备优良的品质。

  (三)产学研型社会实践是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载体

  肇庆学院近年来每年都通过产学研合作带领十几个教师和几十位学生开展社会实践,这样可以搭建信息平台,连接校园与社会,沟通同学与市场;通过社会实践,可以提高学生参与社会、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投身社会实践,可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团队意识和创业意识。让老师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参与社会工作,可以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更新知识结构,只有这样才能将更多更新知识传授给学生,提高教学质量。为教师学习和培训、教学和科研以及学生的实践和就业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天地。在社会实践中,一方面使教师长期积累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到了检验,发挥了作用;另一方面也在实际工作中积累了一些实际的案例和了解到实际问题,找到科研的焦点所在,使教师和学生受益。

  参考文献

  1、冯艾,范冰.大学生社会实践导读[M].科学文献出版社,20xx.

  2、沈千帆.青春行:北京大学学生社会实践的历程与探索[M].中央编译出版社,20xx.

  3、李勰.当代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发展方向新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xx(3).

社会调查报告 篇7

  一.摘要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大前提下,我们大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的消费群体,我们的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养不仅直接地影响我们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进而对我们一生的品德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而且对我国的社会发展产生影响.因此,关注我们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我们大学生生活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培养正确消费的观念和提高我们的消费质量,同时也是我们大学生需要学习的一方面. 关键字:大学生 消费观念 培养提高

  二调查背景

  在当今的社会中,大学的全面扩招计划使得更多的学生有了进入大学深造的机会.而大学生们大多年纪轻,社会阅历浅薄,易受社会环境、校园环境、家庭经济背景的影响,他们在自主消费中存在着很多的不合理之处.而大学生在众多的消费市场中,又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其消费的心理特征、行为及结构,是值得社会关注的,而正确的引导在校大学生最终走向健康而合理消费则将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课题.

  那么我们大武汉的莘莘学子消费情况如何呢?对此我对不同高校大学生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了调查.关注大学生的消费质量问题, 把握大学生消费的心理特征、行为及结构,才能正确的引导大学生进行合理消费.

  三.调查方式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我们学院选取了一百名我们学校的学生,向100 名学生在网上发放问卷,共收到 了99 份.男女比例为60:39(基本符合一般理工类 院校的男女比例).本人研究工具采用从网找到消费结构问卷,之后个人对其进行了修改.包括单选题和多选题,问题涉及月消费状况、消费支出用途情况、消费的 资金来源等.

  问卷样题如下:

  亲爱的同学: 你好!为了进一步了解在校大学生的消费心理,熟悉大学生的消费结构,最终引导健康消费,我们组织了这项调查。请你在紧张的学习之余给我们提供宝贵的信息与意见。此调查不记姓名,你在填表时不要有任何顾虑,请填出最真实的答案。真诚谢谢你的合作!

【【精品】社会调查报告模板锦集七篇】相关文章:

1.【精品】社会调查报告模板汇编七篇

2.【精华】社会调查报告锦集七篇

3.社会调查报告模板锦集五篇

4.社会调查报告模板锦集八篇

5.学生调查报告模板锦集七篇

6.【精品】学生调查报告模板锦集6篇

7.【精品】学生调查报告模板锦集六篇

8.【精品】学生调查报告模板锦集5篇

上一篇:学生调查报告 下一篇:社会调查报告
【精品】社会调查报告模板锦集七篇

社会调查报告

2020-10-11 调查报告

  在当下社会,报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不同的报告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报告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社会调查报告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社会调查报告 篇1

  调查目的:时下,大学生透过利用课余时光找份兼职工作打打工或在假期用心参与社会实践,打暑期工、实习体味生活已经成为了一股热潮。对大多数学生而言,挣钱是打工的首要目的。有的却认为挣钱并不是大学生打工的惟一目的,不少同学把打工看作是参加社会实践、提高自身潜力的机会。许多学校也用心鼓励大学生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一方面能够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提高各方面的潜力;另一方面能够积累工作经验对日后的就业大有裨益。透过调查能够了解当代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看法以及透析大学生生活实践状况,从而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大学生社会实践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解决方法,使大学生能正确对待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见真知。在往后实践中能更好地接触社会、实践自我的专业技能,寻找发展的机会。

  调查对象:大学生成长成才,是高等院校普遍关注的问题。而大学生社会实践已成为培养合格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决不能忽视或放下大学生社会实践。因此这次调查就选取了在读大学生50名,其中广州大学20名,中山大学10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10名,华南理工大学5名,广东工业大学5名。年级分别为大一学生5名,大二学生30名,大三学生15名。

  调查资料:本次调查透过对大学生有否参加过暑期工、兼职或实习,最想参与何种社会实践,所参与的打工或实习是否与所学专业相符,能否体现实践与理论知识相结合以及在工作或实习中获得了什么等问题进行展开。

  调查方法:透过派发问卷进行调查,发放问卷共50份,然后收回有效问卷50份。(调查问卷及数据统计详见附录)

  调查结果:从调查中发现,许多大学生都认为兼职是大学生的第二个“课堂”,透过兼职能够学到许多宝贵的东西。“存在就是合理”,职业没有高低之分,无论什么职业都有其可取与不可取之处,就看自我的需求。不少大学生觉得只要是能够赚钱的工作,就能够去试一试,品牌代理,促销等以前不会是大学生从事的工作,此刻都成为了大学生们能够理解的工作。

  有52%的同学认为如果要参加社会实践,最理想的就是到企事业单位进行实习交流,其次是打工或做兼职占40%;而56%的同学有做过兼职,20%打过暑期工,14%参与过实习,表示从未做过的仅占10%;此刻大学生兼职、打工,除了做家教(14%)、网络的实习实践(6%)外,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兼职或打工时从事派传单、商品促销(22%)、校园销售(14%)、当餐厅服务员(8%)等简单、不需要特殊技能的工作,但却与所学专业知识相去甚远,76%学生认为所实习或兼职的工作与自我专业不全相符或完全不符,仅24%的人认为完全或基本相符。能够使大学里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的只占38%,在实习或工作中66%的人满意自我的课外实践潜力;12%的学生认为兼职是为以后的求职做准备,在选取实习或打工目的是什么的时候,有32人选取“接触社会,积累工作经验”,然后占了总数的64%,选取“赚取生活费”,占了20%。从选项人数中显示,然后大学生兼职以赚钱和充实自我为主要目的。此刻的大学生已经将打工看得很重了,钱虽然是必须因素,但是期望透过打工获取的经验对将来就业时有所帮忙就应是更多学生思考的问题。大学生在打工时光上的弹性还是很大的,这就应和他们宽松的学习环境有必须关系。56%的人会选取在假期实习或打工,30%会选取任何

  没有课的时光,12%会选取周末。有31人认为在不影响学习的基础上赞成合理兼职或打工实习,19人很赞成兼职、打工,没有人反对。54%的人都提出学校除了带给就业指导以及专业课程外,还就应带给实习机会,22%觉得学校就应带给就业体验,至于选取素质拓展和职业生涯规划的各占12%。

  调查结果分析:

  在调查中发现没有人在参加社会实践上选取“参加‘三下乡’活动”一项,然后说明当代大学生与以往的大学生相比较,他们的求学经历、生活条件、所处社会大环境都相对优越,也没有经过必要的挫折教育,因此,他们意志往往比较脆弱,克服困难的潜力也较差,然后常常是对社会的要求较高,对自我的要求较低。当前,大学生的职责意识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职责意识和诚信意识成为不少地方采用人才的两个新标准。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是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加强和改善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的重要举措,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培养创新精神、实践潜力和动手操作潜力的重要途径。参与“三下乡”实践,其目的是为了支援农村的教育事业,然后同时给农民带去相应的指导,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然后同时把自我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与劳动实践相结合,并从群众中学到做人做事的道理,用于明白自我的将来的学习生活工作。此刻大学生,除了一部分学生来自农村以外,很有一部分是来自城市的,往往这些学生家庭环境好,父母亲更是不允许或者不支持自我的孩子参加所谓的“三下乡”实践活动,这样,学校所提倡的透过“三下乡”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就未能够到达。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三观

  指的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紧密联系在一齐的。在个体价值观体系中,人生价值观处于主导地位,决定着总的价值取向,对价值观系统中其它价值观起着指导和制约作用。由于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主要是围绕自我出发,致使大学生自身社会阅历和实践经验不足,更不用说参与“三下乡”活动服务人民了。

  另外,没有人选取反对大学生兼职、打暑期工或实习,大家都认为只要不影响学习能够积攒经验能够为以后的工作打基础。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应当刻苦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运用知识的技能。从大学生活的开始到走进社会的大圈子中,就只有短短的几年时光,谁不想在将来的社会中能有一席之地呢?所以大家认为大学生务必投身校园内外的各类实践活动,有助于锻炼品质,提高潜力。可见其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不可抵触的重要性。不能否认有过打工经历的同学,看起来要比其它同学更成熟、社会适应力更强,但对于学生,社会适应力只是一方面的衡量指标,大学期间主要的任务是学业结构的搭建,即知识结构、专业结构的搭建,为了打工影响甚至放下了专业知识的学习,结果是得不偿失的。

  结论与推荐: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人自觉改造客观世界,使外部对象发生某种改变的现实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是人的活动,而人是社会的人,处在必须的社会关系之中,因此,实践不是单个人孤立的行为,而是社会的活动。所以,实践作为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一个阶段,()是在社会历史中不断发展演变的。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三下乡”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新时期的深化发展,是促进农村两个礼貌建设的有益补充,具有重要的现实好处和长远好处。实践出真知,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份,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社会职责感和用心向上的精神风貌,充分发挥实践育人的作用,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是检验所学理论知识的标准,社会实践不但为大学生带给了一个发挥自我才能,展现自我风采的舞台,也是培养和锻炼同学们综合潜力的一个阶梯,更是一个大学生进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前的演练场地。了解国情是年轻人的首要任务,这就需要放眼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对占人口80%以上的农民有所了解才行。学生利用假期时光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这样能够使同学在实践中更好的认识国情,贴近社会,从而确定比较正确的人生前进方向。作为高校教育者,如果能引导大学生将强烈的使命感转化为学习、服务、实践、奉献等实实在在行动,把行动变为职责,将会使大学生在人生轨迹上树立起更高的起点。大学生的社会职责意识,就应说不仅仅有助于他们较快适应、融入社会,同时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必由之路。

  一切认识都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说明了亲身实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是并不排斥学习间接经验的必要性。实践的发展不断促进人类认识潜力的发展。实践的不断发展,不断提出新的问题,促使人们去解决这些问题。而随着这些问题的不断解决,与此同步,人的认识潜力也就不断地改善和提高。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认识对实践具有巨大的反作用。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主要表此刻认识和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然后但是认识一经产生就具有相对独立性,能够对实践进行指导。处理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活动,即人类的社会交往以及组织、管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活动。如政治活动、社会改革实践、阶级斗争等。因此,然后大学生就应用心参与实践,使实践与认识相结合。大学生能够透过调查研究了解实际状况,结合所学为政府部门带给决策参考是一件十分有好处的事情,既提高潜力又服务社会,这是一种双赢的选取;二是志愿者服务,将专业知识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利用专长服务社会,回报社会。三是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培养自身的社会职责感,这是一种贯穿于日常生活当中的社会实践形式,以小见大,以细微之处见长,是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一种长效机制。此刻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一种比较普遍的形式。很多学生利用业余时光到各地和很多行业去进行社会实践和社会考察,回校后进行认真的讨论总结,用他们自我的视角来理解社会,思考未来的人生道路。

  透过这次的社会实践,让我学会了很多东西,我深深地感受到一个人在工作岗位上的那份热情。正因为如此,我才渐渐地懂得了一个道理:然后要创造自我的事业,就务必付出加倍的努力,凭着一个人对工作的执,坚定的信念会指引着他走向完美的事业之路。

  在实践的这段时光里,我透过自我的努力奋斗,体会到了工作中的酸甜苦辣,这时才发现自我是最幸福的。因为我还在学习的阶段,还没能真正地接触事业,没能真正地了解到工作的难处和辛苦。想起来,还是觉得自我此刻还是不错的了,能在这么好的.环境下读书,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只是,我觉得个别惭愧,都怪自我不够争气,不珍惜这好的时光和机会去好好读书,整天都无所事事,在家里一点事也不会做。是这一次社会实践给了我学习的机会,同时也给了我一次记忆深刻的经历。

社会调查报告 篇2

  调查时间:

  20PC-4-20~20PC-4-26

  调查方式:

  采用书面问卷形式,在分层的基础上对各年级进行抽样调查

  阅读兴趣倾:

  一、调查统计数据及分析

  本次调查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阅读问题从各学院各专业各年级中随机抽取被调查者

  二、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社会实践论文

  三、调查统计数据及分析

  本次调查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针对同学们阅读倾向,阅读时间,阅读方式,阅读目的,阅读问题从各学院各专业各年级中随机抽取被调查者,其中男生14名、女生27名,并发放问卷120份,回收率112份,有效问卷100份。经过本小组成员的分析讨论,分析结果如下:

  1、从阅读兴趣倾向来看

  1)大学生在空闲时间会不会阅读,如下所示:

  1经常会 2有时会 3偶尔会 4从来不会

  由上表可以看出,在空闲时间有29.3%的人表示经常会读书,有46.3%的人表示有时会读书,有22%的人表示偶尔会读书,有2.4%的人表示很不喜读书,基本上从不会读书。综上可以看出大部分大学生对于课外阅读还是比较喜欢经常看书的。这表明大学生总体还是爱读书的,但还是存在着部分不爱读书,不读书的现象,因此大学生还要加强课外阅读,树立积极的读书意识。

  2)在大学生阅读的类型来看,大学生的阅读类型广泛,有名著,散文,小说,诗歌,自然科学类,专业类实用性读物等,其中喜欢小说的最多,占33%,专业,技能,考试等有关实用性书籍其次,占22%。因此可以看出,现在的大学生对于小说读物的最热衷。

  3)由有关阅读名著书籍的问题结果统计可以看出,有29.5%的人表示喜欢并经常读,有52.8%的人表示喜欢,但很少读,也有17.6%的人表示不喜欢读。而将近68.0示不经常或不喜欢阅读名著的原应是,晦涩难懂,读起来没有什么趣味。由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我校大学生对于经典文学作品还是不太关注的,这给了我们学生一个警示,作为一个大学生,我们应该多读经典的文学作品,名著是文化的瑰宝,是每一个大学生都应该看的,这也是作为一个大学生应该做到的。

  2、从阅读时间和阅读量来看

  我们可以直接了解到人们对课外阅读的态度及重视程度:

  1)在时间上根据统计结果显示:19.3%的学生每天花不到一小时作课外阅读,58.5%%的学生花1~2小时,16.9%的学生花2~4小时,5.3%的学生花4小时以上时间阅读。所花时间在两小时以内的占总人数的77.8%,超过两小时的仅占22.2%,说明虽然大学相别于高中,我们有着很多的课余时间,但学生们在课外阅读上所花的时间还是偏少。我校学生对课外阅读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

  2)在月阅读量上根据统计结果显示:15.9%的学生每月读3本以上的书,57.3%的学生阅读1~2本,26.8%的学生每月读少于1本。从阅读量上暴露的问题更加明显:在业余时间充裕的大学里出现这种状况,是不理想的。大部分大学生对于课外阅读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3、从阅读目的来看

  1)根据“你通常会受什么影响而选择一本书”这个问题结果显示:同学们的选择较为集中,有26.3%的同学选择了“名著或获过奖,有42.0%的同学选择了“媒体中推荐”,有24.4%的同学选择了“老师或朋友推荐的,剩余7.3%的同学选择了“看过作品改编的电影或电视剧。由此可见,名著或获奖这个因素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影响很大,如果一本书是名著或是得过奖,那么就会有很多的同学去选择这本书。而对于老师和朋友的推荐,对同学也有一定影响力,只是稍弱一点,但看过作品改编的电影或电视剧对于同学的影响更弱。

  2)对于“你阅读最主要的目的”这个问题,有31.7%的同学选择了“备考或学习需要”,有 51.2%的同学选择了“获取信息,扩大知识面,增长见识,有2.4%的同学选择了“掌握一些实用技能 ,有12.2%的同学选择了“休闲娱乐”,有2.4%的同学选择了“其他”。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还是有相当一部分的同学是为了增长见识,开拓视野而阅读的,可见同学们对于阅读的目的还是很明确的。而提高文化修养也是打学生阅读的主要目的之一,很多同学也想通过阅读,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使自己在今后的竞争中处于更为有利的地位。而很少一部分的同学选择了掌握实用性技能,毕竟经验性的东西还是要靠自己去试验,与体会的。

  4、从阅读方式来看

  1)我校61%左右的大学生将到图书馆借阅作为自己阅读的主要途径,找手机等网上浏览也是重要的阅读途径。值得注意的是,大学生买书热情不高,仅有2.4%左右的学生将书店购买作为自己阅读的主要途径。

  2)在选择什么样的刊物阅读这一问题上,34.4%的学生选择传统书籍,有46.9%的学生选择电子数字书籍,有18.7%的学生觉得无所谓。从这可以看出电子数字书籍已经以方便快捷的优势逐渐赶超甚至超过传统的纸质读物的重要地位,当然很多学生认为哪种都可以无所谓。学生对电子书籍的选择最多,可见,现代媒体对于生活的影响。电子读物也可以看出电子类读物已开始进入我校大学生的生活中。

  5、从阅读障碍问题看

  同学们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普遍问题是时间紧迫,忙于学业或其他社团同活动,而读书是一件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的项目,没有空余的时间,学生因此放弃了阅读课外书籍。不知道应该读什么书也是所有大学生在大学学习过程中的普遍问题,大学生活是忙碌而又新鲜的,许多刚进校的大学生对生活、对学习有无比的困惑于迷茫。在大学学习过程中,很多同学对除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以外,其他都一无所知。这是由于不少进入大学校园的学生并没有从中学被动的、以考试为中心的学习模式中走出来,他们把读书当成是专业学习之外的‘课外’的事情,缺乏阅读兴趣和主动获取知识的意识。读书因此具有了盲目性和功利性。还有一部分的同学选择了想读的书图书馆没有,书本的价格比较昂贵,许多学生望而止步,承担不了这么昂贵的书费,因此也减少了阅读量。阅读是一种需要经年累月,日积月累慢慢积累起来的的行为活动,只有坚持不懈的阅读并在阅读中充满思考,才会在阅读上达到一定高度。

社会调查报告 篇3

  春华秋实,岁月潇湘。转眼期盼许久的为期一个月的社会实践就过去了。第一次参加社会实践,我明白中学生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是培养锻炼才干的好渠道;是提升思想,修身养性,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的有效途径。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我们在校中学生更新观念,吸收新的思想与知识。

  近三个月的社会实践,一晃而过,却让我从中领悟到了很多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将让我终生受用。社会实践加深了我与社会各阶层人的感情,拉近了我与社会的距离,也让自己在社会实践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进一步明确了我们青年学生的成材之路与肩负的历史使命。社会才是学习和受教育的大课堂,在那片广阔的天地里,我们的人生价值得到了体现,为将来更加激烈的竞争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我在实践中得到许多的感悟!

  在这次实践中,让我很有感触的一点就人际交往方面,大家都知道社会上人际交往非常复杂,但是具体多么复杂,我想也很难说清楚,只有经历了才能了解.才能有深刻的感受,大家为了工作走到一起,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和个性,要跟他(她)们处理好关系得需要许多技巧,就看你怎么把握了.我想说的一点就是,在交际中,既然我们不能改变一些东西,那我们就学着适应它.如果还不行,那就改变一下适应它的方法。让我在这次社会实践中掌握了很多东西,最重要的就是使我在待人接物、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这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同时在这次实践中使我深深体会到我们必须在工作中勤于动手慢慢琢磨,不断学习不断积累。遇到不懂的地方,自己先想方设法解决,实在不行可以虚心请教他人,而没有自学能力的人迟早要被企业和社会所淘汰。

  俗话说:在家千日好,出门半招难!意思就是说:在家里的时候,有自已的父母照顾,关心,呵护!那肯定就是日子过得无忧无虑了,但是,只要你去到外面工作的时候,不管你遇到什么困难,挫折都是靠自已一个人去解决,在这二个多月里,让我学会了自强自立!凡事都要靠自已!现在,就算父母不在我的身边,我都能够自已独立! 学校是一个小社会,我们不再是象牙塔里不能受风吹雨打的花朵,通过社会实践的磨练,我们深深地认识到社会实践是一笔财富。社会是一所更能锻炼人的综合性大学,只有正确的引导我们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于社会,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才能使我们发现自身的不足,为今后走出校门,踏进社会创造良好的条件;才能使我们学有所用,在实践中成才,在服务中成长,并有效的为社会服务,体现大学生的自身价值。今后的工作中,是在过去社会实践活动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拓展社会实践活动范围,挖掘实践活动培养人才的潜力,坚持社会实践与了解国情,服务社会相结合,为国家与社会的全面发展出谋划策。坚持社会实践与专业特点相结合,为地方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为社会创造了新的财富。

  一切认识都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说明了亲身实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是并不排斥学习间接经验的必要性。实践的发展不断促进人类认识能力的发展。实践的不断发展,不断提出新的问题,促使人们去解决这些问题。而随着这些问题的不断解决,与此同步,人的认识能力也就不断地改善和提高!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认识对实践具有巨大的反作用。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认识和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但是认识一经产生就具有相对独立性,可以对实践进行指导。实践,就是把我们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客观实际中去,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有用

  武之地。只学不实践,那么所学的就等零。理论应该与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实践可为以后找工作打基础。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学到一些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因为环境的不同,接触的人与事不同,从中所学的东西自然就不一样了。要学会从实践中学习,从学习中实践。我们不只要学好学校里所学到的知识,还要不断从生活中,实践中学其他知识,不断地从各方面武装自已,才能在竞争中突出自已,表现自已。

  一个月的实习生活,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虽未承担过什么重要的工作,但却也坚守本职,勤于学习,在平平淡淡的忙碌之中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与做人的道理。社会实践加深了我与社会各阶层人的感情,拉近了我与社会的距离,也让自己在社会实践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进一步明确了我们青年学生的成材之路与肩负的历史使命。社会才是学习和受教育的大课堂,在那片广阔的天地里,我们的人生价值得到了体现,为将来更加激烈的竞争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希望以后还有这样的机会,让我从实践中得到锻炼。实践,不仅锻炼着我们的意志,它更大的作用是丰富着我们的知识,让我们在实践中锻炼成长、磨练成才。

社会调查报告 篇4

  秉承学院团委“实践真知,提升自我,服务社会,共建和谐”的宗旨,今年寒假我选择了社会调研活动作为我的实践内容。众所周知,法律是我们维护正当权益的武器,只有充分运用法律,才能很好地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而拥有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是运用法律的前提。大学生作为具有专业知识的21世纪高级人才,其法律意识是否健全呢?于是我对汕头大学留校过年的50名外地大学(非本科法学专业)进行了调查。

  一、 研究方法,问卷调查

  调查时间为XX年年2月10日,在我的高中同学的帮助下,对汕大未返乡过年的50名非法学本科专业的外地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方式是无记名填写调查问卷,人工进行调查结果分析,从而得出调查结论。

  二、 调查结果

  通过问卷调查,对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有了基本了解,调查情况如下:

  ⑴、你生长在( )

  a、农村 74% b、城市 26%

  ⑵、在你所有的经历中,曾经运用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吗?( )

  a、有 18% b、没有 82%

  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大多数的大学生并不拥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当其政党权益受到侵犯时,都没有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而是存在“算了”、“算自己倒霉”等等之类的想法。而在生长在农村的大学生中这一现象较为明显。

  ⑶、你能区分违法和犯罪吗?( )

  a、能 24% b、不一定能 14% c、大部分能 62%

  ⑷、你认为你目前法律学习中的主要问题是( )?

  a、懂得法律知识但不会实际运用 32%

  b、缺乏法律知识 40%

  c、能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并解决现实问题 28%

  ⑸、你是否关注国家的立法活动或是法律报告?( )

  a、经常 12% b、偶尔 74% c、从不 14%

  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只有12%,即6个人(调查对象为50人)会经常关注国家立法活动或是法律报告,还有14%,即7个人表示自己从不去关注,这表明了大学生对法律的重视程度是非常不够的,其认为自己只要守法不违法,法律是离自己很遥远的。

  ⑹、你知道《劳动法》里规定的试用期最长时限是( )?

  a、三个月 22% b、六个月 48% c、一年 30%

  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试用期最长期限不得超过六个月,而在调查中发现,有52%的大学生不知道,这一问题与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相关,可见大学生对与自己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了解并不多。

  ⑺、你认为法律在生活中的作用是( )?

  a、 很重要,是维护权益的有效手段 32%

  b、 比较重要,有时试图用法律解决问题 42%

  c、 一般重要,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运用法律 26%

  d、 不重要 0%

社会调查报告 篇5

  今年暑假,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参加了由我们乡镇人员承包的大豆杂交实验工作,这一工程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主抓的,虽然短短七天的时间,却让我觉得很辛苦,但我从中锻炼了自己,感受到做学问的不易,并且学到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

  一、参与初衷:

  (1)大豆杂交技术不是我所学的专业,但是由于它与农业、农村、农民靠的比较近,能使我们大学生更好地了解“三农”,我个人来自农村,虽然对于农村、农民比较了解,但由于年龄的原因,却不是很深入,凭借此次机会,能使我更好地了解它们。

  (2)由于大豆杂交要在田地里进行,在暑假这个气温比较高的时期,对于我们大学生,尤其是我们这些经常在外上学的大学生来说,借此机会能让我们再次体验一下干农活的过程,锻炼我们的意志,增强我们吃苦耐劳的精神。

  (3)社会实践很多时候并不是和我们的专业对口,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是为了让我们更好的了解社会,了解生活,也鉴于此,所以我参加了这次仅仅七天时间的大豆杂交项目,以此作为我个人的社会实践项目

  二、感受:

  通过这次实践,我有以下几点感受

  i) 在炎热的天气中干农活,需要的不仅是体力,更要有毅力。一个人的意志坚不坚,通过农活能够很好的测验出来,没干过农活的人可能刚开始干还可以,感觉很有意思,但是连续让你干几个小时,你就会感觉到厌烦、无聊,心情有刚开始的好奇就会变成抱怨、不满,所以干农活不仅能够考验一个人的意志力,更能磨练一个人的意志力和忍耐力。

  ii)体会父母的艰辛。在家时间父母总是不让干活,我知道九层以上的家庭都是这样,我平时在家也是这样,但我总是硬要干,我知道,父母嘴上不让干,如果你陪着父母一块儿去干活,父母的心里会很高兴。干农活很辛苦,这是毋庸置疑的,体会了农活的艰辛,很容易就能体会到父母的艰辛,体会到父母为什么总是不舍得给自己买衣服等等,也会使得我们在大学花钱会收敛许多,“可怜天下父母心”,理解万岁!

  iii) 激励自己更好地学习、生活。吃过了农村的苦,你就会感觉自己吃的苦不算什么,就会感觉自己的努力还很不够,而且差的很远,就会使得我们来到学校,会更加努力地学习,会更加珍惜求学的美好时光,古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感受了农活,也就能感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道理,会使我们更好的珍惜现在,加倍努力。

  iv) 做为一名大学生,我深深地感到初会实践的重要性,并希望以后能够经常参加实践,这种社会实践活动是在大学中的社团生活所无法比拟的,只有在真正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亲身的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才能使自己得到锻炼,才能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得以运用到实践,才能使自己成为真正有用于实际,使自己成为真正有用于社会的学生。社会实践弥补了理论与实际的差距和不足,社会实践的意义也在于此。社会实践活动不仅使我的各方面能力得到了提高,也使我增强了扎根实践吃苦耐劳的精神。亲身地服务于群众,服务于社会,真的很有意义,我想以后我还会一如既往地支持大学生的暑期实践。

社会调查报告 篇6

  摘要:实践教学是高等学校教学活动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其他教学形式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经费来源主要由地方财政拨款,高校往往因为经费不足导致教学科研得不到有效投入,实践教学难以开展。文章根据肇庆学院经管类专业多年来的产学研型社会实践,从调查角度研究地方高校社会实践教育机制,提出社会实践要与专业结合起来,产学研型社会实践是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载体。

  关键词:地方高校;产学研;社会实践;应用型人才

  实践性教学体系有教学性实践和社会实践两种方式。教学性实践融于每门课的教学中,在课堂或实验室进行完全仿真效果的实习;社会实践主要在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进行见习、实习和产学研相结合。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上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和操作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过去高校偏重于理论教学的模式也越来越培养不出合乎市场需要的学生,目前,这已构成高校教学管理和制约高校教学质量提高的一大问题。高校办学指导思想出现偏差导致办学定位不能正确适应市场需求是首要原因,也因此导致学校管理体制并不利于教师将更多的精力投入教学,而在投入教学的有限精力中,理论教学又往往比实践教学更为侧重,致使高校的实践教学经常流于形式,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高校教学中要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就要采取多种方式加强校内外资源的共享和学习,完善实践教学管理方法,创新实践教学机制,加强实践教学投入。本文从实际调查着手,深入了解目前大学生对开展产学研型社会实践的情况,提供一些有意义的资料和建议。

  一、调查对象和方法

  本次调查以肇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的三、四年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取定量调查和定性调查相结合的方式,以问卷调查为主,座谈、访谈和资料研究等定性调查方式为辅,其中问卷调查采用随机抽样法,发出问卷90份,回收问卷86份,有效问卷85份,问卷回收率为95.6%,问卷回收有效率为98.8%,达到了调查的要求。

  二、问卷调查统计结果

  根据肇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教育模式的要求,对肇庆学院高年级同学参加社会实践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第一,参加社会实践的类别(见图1)。

  第二,参加社会实践的目的(见图2)。

  第三,获得社会实践的机会(见图3)。

  第四,参加社会实践的时间(见表4)。

  第五,社会实践能满足到需求的类型(见图5)。

  第六,完成社会实践需要具备的素质(见图6)。

  第七,社会实践中遇到过的困难(见图7)。

  第八,参加社会实践对掌握专业知识的帮助(见图8)。

  第九,参加社会实践的收获(见图9)。

  第十,你觉得社会实践中的哪种收获最有利于就业(见图10)。

  十一,社会实践对自己成长成才作用的排序(见图11)

  三、调查基本结论

  第一,根据调查发现学生们认为实践机会太少、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希望多拨些经费,有针对性地开展社会实践,最好同学生专业知识有关,到专业对口,可操作性强的企业或公司实践,校企合作,学以致用,注重实际。

  第二,根据调查发现社会实践对自己成长成才的作用中重要程度依次为工作经验、沟通能力、人际关系职业技能、知识阅历、身心素质。社会实践中的收获最有利于就业的是工作经验,同时也得到了应变能力、工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对专业知识、知识层面及思维扩展都有相应的帮助。

  第三,调查结果显示参加社会实践对掌握专业知识的的帮助主要是提供了社会实践平台。

  第四,调查结果显示社会实践中曾遇到过的困难主要有专业知识不足(占50.6%)、交际能力不足(占50.6%)、社会竞争力不足(占43.5%)及社会竞争力不足(占43.5%),应该加强这些方面的辅导和培训。

  第五,调查结果显示肇庆学院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目的主要在获得学分(占87.1%)、获得工作经验(占82.4%)。能满足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类型主要是自己感兴趣的(占81.2%)和与专业有关的(占68.3%)。

  四、启示

  (一)经管类专业教学必须是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为了人才培养的需要,教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经管类专业教学也随之改革。经管类专业教学强调知识理论教学与课外社会实践相结合,所以在经管类专业教学中,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调查,把课堂学习的理论与相应的社会实践的内容相结合,才能适应现代教育教学的需要。通过走出课堂,开展与课堂知识有关的社会实践,引入研究探讨性的学习方式方法到经管类专业的教学课堂,丰富了经管类专业课的传统教学模式,给经管类专业课教学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学生在研究性实践学习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优良品质:培养了学生强硬的心理素质;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了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感;培养了合作精神和各种能力,最终为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结合的整合性人才打好基础。

  (二)社会实践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教育培养的人才应该是适应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的综合性人才,既要有优秀的专业知识,又要具备适应社会变化的综合实践能力。而在学校,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只有建立在课堂与知识的实践上,把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提高社会实践的能力,在社会实践中锻炼自己的意志品质,有利于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社会实践使他们受益匪浅,对于锻炼他们的社会实践、社会生活适应能力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很大帮助,使学生在实践中能力得到锻炼,得到提高,使他们意识到社会发展的趋势,激励他们今后学习的热情和干劲。

  社会实践又是培养学生优良品质的有效途径。实践活动对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对学生性格品质的改善,社会实践能力的提高,还是对课堂知识的识记、理解和巩固,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我责任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能在社会实践中提高综合能力,塑造一个全面发展的自己,使自己具备优良的品质。

  (三)产学研型社会实践是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载体

  肇庆学院近年来每年都通过产学研合作带领十几个教师和几十位学生开展社会实践,这样可以搭建信息平台,连接校园与社会,沟通同学与市场;通过社会实践,可以提高学生参与社会、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投身社会实践,可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团队意识和创业意识。让老师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参与社会工作,可以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更新知识结构,只有这样才能将更多更新知识传授给学生,提高教学质量。为教师学习和培训、教学和科研以及学生的实践和就业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天地。在社会实践中,一方面使教师长期积累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到了检验,发挥了作用;另一方面也在实际工作中积累了一些实际的案例和了解到实际问题,找到科研的焦点所在,使教师和学生受益。

  参考文献

  1、冯艾,范冰.大学生社会实践导读[M].科学文献出版社,20xx.

  2、沈千帆.青春行:北京大学学生社会实践的历程与探索[M].中央编译出版社,20xx.

  3、李勰.当代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发展方向新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xx(3).

社会调查报告 篇7

  一.摘要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大前提下,我们大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的消费群体,我们的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养不仅直接地影响我们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进而对我们一生的品德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而且对我国的社会发展产生影响.因此,关注我们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我们大学生生活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培养正确消费的观念和提高我们的消费质量,同时也是我们大学生需要学习的一方面. 关键字:大学生 消费观念 培养提高

  二调查背景

  在当今的社会中,大学的全面扩招计划使得更多的学生有了进入大学深造的机会.而大学生们大多年纪轻,社会阅历浅薄,易受社会环境、校园环境、家庭经济背景的影响,他们在自主消费中存在着很多的不合理之处.而大学生在众多的消费市场中,又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其消费的心理特征、行为及结构,是值得社会关注的,而正确的引导在校大学生最终走向健康而合理消费则将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课题.

  那么我们大武汉的莘莘学子消费情况如何呢?对此我对不同高校大学生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了调查.关注大学生的消费质量问题, 把握大学生消费的心理特征、行为及结构,才能正确的引导大学生进行合理消费.

  三.调查方式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我们学院选取了一百名我们学校的学生,向100 名学生在网上发放问卷,共收到 了99 份.男女比例为60:39(基本符合一般理工类 院校的男女比例).本人研究工具采用从网找到消费结构问卷,之后个人对其进行了修改.包括单选题和多选题,问题涉及月消费状况、消费支出用途情况、消费的 资金来源等.

  问卷样题如下:

  亲爱的同学: 你好!为了进一步了解在校大学生的消费心理,熟悉大学生的消费结构,最终引导健康消费,我们组织了这项调查。请你在紧张的学习之余给我们提供宝贵的信息与意见。此调查不记姓名,你在填表时不要有任何顾虑,请填出最真实的答案。真诚谢谢你的合作!

【【精品】社会调查报告模板锦集七篇】相关文章:

1.【精品】社会调查报告模板汇编七篇

2.【精华】社会调查报告锦集七篇

3.社会调查报告模板锦集五篇

4.社会调查报告模板锦集八篇

5.学生调查报告模板锦集七篇

6.【精品】学生调查报告模板锦集6篇

7.【精品】学生调查报告模板锦集六篇

8.【精品】学生调查报告模板锦集5篇

上一篇:学生调查报告 下一篇:社会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