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调查报告

2020-10-10 调查报告

  在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报告,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涵盖报告的基本要素。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写报告很是头疼的,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学生调查报告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学生调查报告 篇1

  一 研究背景

  大学再教育,已经超出了国家九年义务教育的范围,国家给予的资助相对就少了,大学的发展更多地依靠自身的资源。因此大学期间的学费,生活费等这些杂七杂八的费用加起来却也是一笔不菲的资金,尤其是对于家境一般或家境贫穷的大学生来说,这笔不菲的资金犹如一个天文数字。据权威机构调查,农村家庭要培养一个大学生,从小学到大学毕业得花63.4万,这还是保守估计,这意味着农村一个5口中等收入的家庭,要培养一个大学生,其余的四人都得围绕这个大学生去拼命挣钱。

  而大学生,为减轻家庭的负担,已经开始试探地寻求兼职,挣一些生活费,开始减少回家的次数,以减免来往之间的路费。而且这些暑期兼职的大学生的数量不小。在海南大学就有近1/4的学生暑期做兼职,没有回家。这些即将肩负国家现代化建设,承载国家未来希望的大学生,他们的暑期兼职状况的好与坏不容忽视,而社会给予他们的关注太少,政府给予他们权益的保护措施几乎没有,现在大学生反成了合法权益被边缘化的群体。

  有人为大学生叫苦:现在的大学生都在做着民工的工作,拿着临时性的工资,还要受社会歧视,受企业的压榨,大学生的暑期兼职状况堪忧呀!

  二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收集材料,问卷调查的对象是xx年暑假期间XX市海南大学,海南师范大学,海南经济学院,海南医学院等高校未回家在海口做兼职的大学生。访谈的对象主要是XX市一些酒店,饭馆等商业营利性机构的工作人员。

  抽样方法:采取偶遇抽样,判断抽样的方法,在XX市各大高校及商业性营利机构中非随机抽样抽选被调查用户,最终获得有效样本分布如下:

  调查对象分布 调查样本量

  海南大学 58

  海南师范大学 37

  海南医学院 30

  海南经济学院 25

  访谈对象依据本人研究的目标选取样本,来调查大学生暑假兼职状况产生的原因,问卷样本量为150人,均是暑假做兼职,且兼职时间超过半个月的在校大学生。

  三 结果与分析

  市人才市场的混乱,缺乏诚信机制。

  1.中介服务机构林立,不诚信的现象屡见不鲜。

  在被调查的150名大学生中,有118名与中介服务公司打过交道,有54名大学生即36%的被调查对象被中介服务公司骗过所谓的中介费用。资金不等,一般在50元到150元之间,而据有关专家说,一般中介费不得超过5元。

  一般中介机构收取当事人的中介费时,巧立名目,说是人身保险,档案费等,并在当事人交纳“中介费”后信誓旦旦的作出三天内过来上班的承诺。而最终给予当事人的答复的流程是:保证立即上班—等待通知—不了了之。事实上,这些中介公司运行的程序如何呢?

  据调查,一些中介服务公司和一些企业串通,进行暗箱操作,通过达成一定的分赃协议,采取“分批录取”,“短期雇佣”等形式共同榨取,分赃所谓的中介费用。

  注:a.“分批录取” 即 公司说第一批已经录满,交过中介费的,下一批录取时优先考虑,在学校等待通知。

  b.“短期雇佣” 即 公司编造一些由头,说当事人工作不合格,把当事人辞退,以接受所谓的下一批交过中介费的大学生。避免交过中介费的大学生闹纠纷。

  当然也有一些学生被个人或流动服务的公司雇用,本来讲好是按月领取工钱,但雇主往往在快要付工资时找个借口将学生打发掉,或者找种种理由故意克扣工资。这也是一种欺骗的方式。还有一些中介公司,以开出高薪以吸引求职者,既而实施欺骗计划。比如他们打出这样的广告:因公司发展需要,现招聘押运员数名,待遇优厚,每月1000元,包吃包住。看到条件这么好,当然会吸引很多缺乏社会实践的大学生。

  这种不诚信的操作机制令人触目惊心,却也是屡见不鲜。

  2.大学生法制意识,维权意识不强。

  据调查,被骗过中介费的54名大学生中,竟只有13人向有关部门反映过这种商业欺诈行为,18人有这样的想法,但没有付之行动。也就是说被骗过中介费的被调查者中,只有24%的人有维权意识和法制意识,大多数则忍气吞声,不了了之。

学生调查报告 篇2

  一、调查背景

  《语文课程标准》在小学各阶段目标中都对写字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书写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可见,写字是小学语文综合素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书写姿势又是学生写字能力得以发展至关重要的因素。尽管各学校普遍加强了写字教学,然而许多学生却未能养成正确的写字习惯和熟练的书写技能。这也许书写姿势太基础了,太常见了,我们教师往往就忽视了它的重要性,以至于写字教学的状况和效果仍然令人担忧。而且,信息化社会的来临又使现在的小学生刚开始学习就步入了少纸、无纸时代。种种原因,使小学生在汉字书写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诸如:执笔方法不科学,坐姿不正确,书写不规范,字迹潦草,卷面不整洁,家长不够重视等等。

  鉴于书写姿势的基础性、重要性,我们将开展写字情况的调查,了解小学生错误书写姿势的主要表现,便于采取有效对策,提高学生书写姿势的正确率,提高语文写字教学的效果,促进学生写字能力的发展和良好的写字习惯的养成。

  二、调查内容:

  1、调查我校三年级学生写字执笔姿势的现状。

  2、家长对写字教育的认识。

  3、教师对执笔方法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三、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法

  设计《学生写字情况问卷调查》,对我校三年级进行调查。

  2、现场调查法

  在三年级各班进行调查:在学生写字的自然状态下,经过仔细观察,对学生各种错误的执笔姿势加以归纳分类,制定标准化的观察记录表,多次观察后加以记录,收集学生执笔姿势状况的资料。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根据调查,了解到小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

  1、80%的学生只是偶尔读课外书籍,但不能坚持天天阅读。甚至还有少数学生从不读课外书籍。

  2、学生所读课外书籍主要体现是作文书,漫画书。

  3、主动积累的学生很少,都是老师布置有积累的作业才去完成。即使部分学生能够摘录好词佳句,但能巧妙运用的较少。

  4、大部分学生认为生活中的事从没有细心地观察过。只是粗略地知道而已。

  5、大部分学生不喜欢老师布置的作文,究其原因:老师不应该限制习作的范围。

  6、学生认为老师对他们的习作帮助最大;少数家长能够指导学生习作。

  调查结果分析:大部分学生没有细心观察生活的习惯,所以习作中真情实感就无法抒发出来;学生认为老师的指导才是他们习作进步最有效途径。以上的分析结果,反映了部分学生习作内容枯燥、甚至无话可写的根本原因。为了改变这样的状况,有效地提高我校小学生的习作水平及教师教学水平,我们思考对策如下:

  1、班级成立图书角,让学生把自己的课外书籍带到学校来,相互阅读,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2、每周留一两次读书作业,让学生摘抄好词佳句,并慢慢尝试写出感悟。

  3、每月进行一次读书摘抄作业比赛,激起学生积累的兴趣。

  4、经常在班级里举行讲故事比赛、口头作文比赛,鼓励学生把从书本上看到的故事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锻炼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5、鼓励学生细心观察身边的事,并用日记的形式把每天的所见所闻如实的反映出来。

  6、注重课堂的实效性,将作文指导与每单元的每课教学、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结合进行,提高写作水平。

学生调查报告 篇3

  【摘 要】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毕业生就业率持续走低,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大学生毕业的一大难题。应届毕业生难就业问题存在多方面原因:大学生自身原因、社会原因等。要解决这一问题,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也需要大学生自身素养的不断提高,不断提升自身修养,完善自身能力,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关键词】就业;薪金;社会地位;素养

  近年来,中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加之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生就业难既有社会原因、政策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事关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需要政府、企业、高校和大学生共同的努力。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一)大学生自身原因

  在这个大学就业精英走向大众化的社会,大部分大学生仍然保持自身的优越感,在择业时考虑较多的是薪酬自我提升空间、工作时间、工作地点、薪金等因素,而在自身能力、自我价值等方面考虑的不够,导致大学生职业和就业观念取向不合时宜,最终导致就业困难。

  2. 薪金要求较高。部分大学生对自身能力认识不足,盲目羡慕高工资、高福利。选择岗位的时候缺乏对自己的清晰定位、目标性不明确更多关注的是薪金的高低、工作环境好坏,而忽视了升职空间、未来前景、自我价值实现等因素,导致工作一段时间后缺乏动力与目标,出现怠工以及跳槽等现象。

  3. 目光较高,缺乏吃苦耐劳精神。部分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不高,适应社会能力较差,难以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在挑选岗位时,不能正视自己的能力,不愿意从基层做起,缺乏吃苦精神。一些大学生在学校里只满足所学课程,缺乏广博的知识积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之语言表达能力不足,在应聘场合紧张、胆怯,不能充分展示自己,从而错过了许多工作机会。

  (二)社会原因

  1. 高校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利于大学生就业的问题。有些高校对就业工作不够重视,就业工作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就业指导未能贯穿大学四年,仅仅是毕业前的一种介绍形式,与社会脱节。“调查显示,非常需要职业指导的大学毕业生对本校就业指导机构的了解程度多寡不一,其中非常了解和比较了解的只有1/3的人,有10%的人根本不知道学校有这样的机构。”这说明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 户口成为就业的绊脚石。目前毕业生自主择业已经成为主流,然而户籍、档案等一些因素仍然对大学生就业造成困难。许多大学生在找工作中都遇到过“非本市户口免谈”的经历,由于没有当地户口,很多大学生与好的工作机会失之交臂。

  3. 社会舆论导向。现在很多家长及企业对软件、金融等行业盲目追风,而对农业、林业、养殖业不甚重视,导致大量农业类院校毕业的大学生毕业后不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相反走向销售等行业,导致了人才的大量流失。

  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是有多种因素造成的,要解决这一社会问题,必须调动多种力量,做出多方努力。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方法

  (一)大学生自我素质的提高

  首先,大学生应该从自身实际出发,摒弃“天之骄子”的想法,从基层工作做起,从现实出发寻找自己的就业出路。其次,在如今就业竞争激烈的社会,大学生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素养,掌握过硬的本领,才能在就业大超中占据主动地位。

  (二)高校改革

  高校应该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进行学科设置,并调整就业结构,使学生能够适应社会的走向。另外,要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将就业指导工作做到实处。整体提高就业队伍的素质,定期对就业队伍专职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并吸纳心理学、教育学等专业教师充实到就业指导队伍中。

  (三)政府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起推动作用

  首先,从政策法规入手,完善就业体系。各级政府应该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保证大学生的合法权益。不断完善就业政策,消除职业歧视,规划就业市场。其次,加强宏观调控,促进人才流动。应该鼓励大学生积极投身西部,投身基层就业,锻炼才干。同时,有针对性的组织各种培训吧,加强就业指导,提高失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相信通过大学生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一定可以妥善解决,大学生一定可以实现充分就业。大学生作为国家的后备军,一定可以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为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学生调查报告 篇4

  大学生未来的工作地点更倾向于二线城市;受教育程度越高,月消费支出越高,越倾向于选择北上广、港澳台及国外发展;文科生倾向北上广和港澳台,医科学生更愿意去二线城市,农科学生选择三、四线城市和乡镇较多,理科生倾向国外!

  7月8日,《20××中国大学生城市形象及择业倾向调查报告》在沪发布。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谢耘耕教授介绍了《20×中×国大学生城市形象及择业倾向调查报告》的调查研发以及创作过程。大学生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后备力量,全面了解大学生对中国城市形象的认知和大学生的择业倾向,对中国城市发展和人才引进具有深远意义。为此,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关系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社会调查中心对中国33个城市(涉及21个省、4个直辖市、4个自治区和香港)的123所高校的12000余名在校大学生、研究生开展大学生城市形象及择业倾向调查,以了解大学生群体对中国城市的印象以及大学生的择业倾向和优先考虑的因素。

  本次调查的主要结果有:

  大学生未来的工作地点更倾向于选择二线城市。在受访大学生中,选择在二线城市发展的比例最高,为57.2%,其次是北上广,占比29.5%,选择三线城市的比例为9.4%,选择国外、港澳台、乡镇和四线城市的比例分别为6.6%、3.1%、1.6%和1.5%。

  男生更倾向于选择去北上广等发达城市发展,而女生更愿意选择二线城市。男、女生对工作地点的选择倾向存在差异,男生选择北上广的比例为31.7%,明显高于女生的27.9%;而女生选择二线城市的比例最大,为59.0%,高于男生的54.8%;此外,男生选择国外的比例为7.5%,略高于女生的5.9%。

  大学生受教育程度越高,越倾向于选择北上广、港澳台及国外发展。调查发现,博士研究生选择北上广、港澳台和国外的比例分别为37.2%、3.2%、 8.5%,高于硕士研究生的29.3%、3.1%、4.0%和本科生的29.5%、3.1%、7.1%;硕士研究生选择二线城市、三线城市的比例为 59.5%、11.1%,高于博士研究生的46.8%、10.1%和本科生的56.8%、8.8%。

  非农业户口大学生更倾向于选择经济发达地区工作。调查发现,非农业户口大学生选择北上广、港澳台和国外的比例分别为33.6%、3.5%和8.2%,明显高于农业户口大学生的22.7%、1.7%和3.4%;而农业户口大学生选择二、三、四线城市和乡镇的比例较高,占比分别为63.4%、11.8%、 1.9%和2.5%,高于非农业户口大学生的54.1%、7.8%、1.1%和1.0%。

  东部地区学生倾向于选择北上广等发达城市,西部地区学生更愿意去二、三、四线城市及乡镇工作。受访大学生中,东部地区学生选择北上广的比例较高,为 36.6%,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的23.8%和17.6%;西部地区学生选择二、三、四线城市和乡镇的比例为65.4%、13.9%、2.5%、 2.1%,高于中部地区的62.4%、10.7%、1.9%、1.6%和东部地区的52.1%、7.1%、0.9%、1.5%。

  985高校大学生更倾向于去北上广和国外等经济发达地区发展。调查发现,985高校的大学生选择北上广和国外的比例最大,分别为37.0%和8.6%,明显高于211院校的28.5%、6.1%和普通院校的22.4%、5.0%;而普通院校选择二、三、四线城市以及乡镇的比例分别为61.4%、 12.7%、1.8%、2.4%,高于211院校的58.5%、9.6%、1.5%、1.4%和985院校的51.5%、6.3%、1.3%、1.4%。

  就不同专业学生来说,文科生倾向北上广和港澳台,医科学生更愿意去二线城市,农科学生选择三、四线城市和乡镇较多,理科生倾向国外。调查发现,文科学生选择北上广和港澳台地区的比例分别为32.6%和3.8%,高于理、工、农、医科学生;相较于理、工、农、文专业,医科学生选择二线城市占比最高,为 65.6%;农学专业学生选择三、四线城市以及乡镇的比例均高于其他专业学生;理科学生选择国外的占比为8.4%,高于其他专业学生。

  调查同时发现,月消费支出越高的大学生越倾向于北上广、港澳台及国外;月消费支出越低的大学生越倾向于三、四线城市及乡镇。每月消费支出在2500元以上的受访大学生更倾向于选择北上广,其比例为41.4%,另外,其选择港澳台和国外的比例也相对较高,分别为12.6%和16.0%;相比之下,每月消费支出在500元以下的大学生则更倾向于去三、四线城市以及乡镇工作,占比分别为12.0%、2.0%和5.0%。

  调查发现,生活费用来源以奖助学金和校内兼职为主的大学生择业时更倾向于选择二线城市,占比分别为59.3%和59.1%;在选择三线城市的大大学生中,生活费用来源以校内、校外兼职为主的占比较高,分别为13.5%和11.4%;在选择北上广的大学生中,以奖助学金和父母亲友资助为主要生活费用来源的占比较高,另外,以父母亲友资助为主要生活费用来源的大学生倾向于去国外工作的比例也是最高的,为6.7%。

学生调查报告 篇5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国民收入与国民支出的不断增加。大学生作为一特殊的消费群体,在消费上呈现出许多自身所独有的特点,这一状况的出现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当然也与大学生自身存在的消费观念密不可分。为了了解当代大学生消费的真实现状,我们从生活费用的来源、分配及利用状况,购物心态,消费水平和急停收入状况等方面,进行了一次“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

  使大学生认知自己的行为的对错,提高意识且提出适应的政策。

  另外我们也对大学生消费的状况以及心理因素作了相应的调查,并从社会原因分析了大学生消费的外在因素。最后,由于大学生属于心理,生理,社会经验的转型期,正确引导他们的消费观念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本文的调查分析,我们希望能给广大的大学生消费者提供有意义的帮助和指导。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

  调查对象:贵州大学南区在校本科生

  我们的调查问卷内容主要有王威力提出,有其他三位成员审查修改。在分发调查问卷时我们分工合作,分发近二百张调查问卷。并由分发人员收回。小组讨论研究调查问卷的数据总结和分析。经过近一周的时间将调查问卷整理完毕。由小组讨论调查报告侧重总结的消费问题的哪些方面。最后由袁莉执笔完成调查报告。小组分工明确,配合默契,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正文: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不断变化的市场中,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大学生年纪轻,缺乏经验,充满青春的活力并同时具备了一定的购买能力,因而他们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阶层的群体的消费心理以及行为。首先大学生有着比较旺盛的消费需求,而反观另一方面,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自主与独立,消费受到家庭准许的很大的制约。消费观念的超前以及消费实力的相对滞后,是这一群体不同于其他群体的问题所在。问了更加清晰的了解这个问题,我进行了对大学生消费状况的一次调查。

  二、问卷情况

  这次问卷共发放183份,收回有效问卷166份。以身边同学及朋友为主要调查对象。

  三、问卷分析

  1、经过问卷调查,有7%的同学一个月的生活费标准在1000元以上,而500-1000元及300—500元的人数占了相当的比例,这一结果和我预先的想象相差不多,说明我们学校的学生普遍消费能力在周围学校大学生也占平均水平地位。

  2、关于支出的具体内容上我们看到,用于饮食及娱乐两项的结果分别占了前两位,而选择用于通讯的支出与用于交际的花费的人数基本持平,并有具体数字我们可以看出,越来越多的同学把相当多的钱花在了娱乐享受以及与人的联络沟通之上,这说明饮食上的消费比重正在日益的降低当中,相比之下,现在的大学生用于学习方面的钱实在是非常的少,这跟不良的学习风气以及社会的影响都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3、送第三题的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的经济来源85%左右仍然是来自家庭父母的供给,当然也有很多的学生选择了走出校园,挑选了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作为兼职,这除了贴补自己的花费外参加更多的社会实践也是促成这点的重要原因之一。还有部分人是利用学校的助学金和奖学金供自己的生活费用。

  4、在第四题中我们不难发现当代大学生对于消费的认识还是很浅薄的,有很多是消费冲动型,见什么好自己喜欢什么就买什么。当然也有相当一部分人是经过精打细算只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的必需品。我们应该向这些同学学习。

  5、在第五题中,关于网络购物的问题则让我们对大学生现今的消费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我们发现,几乎大部分的学生都进行过网络购物的活动,虽然在具体数额上差距还非常大,但这确实清晰的预示了网络购物在未来无法阻挡的发展趋势。

  6、在第六至九题关于大学生消费习惯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具有以存钱、记账为代表的良好的消费习惯的学生数量占的比例未达到三分之一的比例,而有下一阶段消费计划的人数也不足二分之一,而对于自己的消费大多数同学则表示没什么感觉,只有小部分人总结为比较节俭。我们不难总结出目前学生们的科学消费意识还很淡泊,对于自己消费的管理还是存在很大的疏漏。

  四、问题的总结与解决办法

  综合以上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虽然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但有着自己已具备规律的消费结构、习惯以及发展方向,只要我们能够冷静分析,必然能够更加理性的控制自己的消费。

  问题总结:

  (一)理性消费仍是主流

  质量、价格、外观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从调查结果来看,讲求实际、理性的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据了解,在购买商品时,大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商品的质量。这是因为中国的大学生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资助,自己兼职挣钱的不多,这使他们每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的,大约在600-800元之间,家境较好的能达到1000元以上,而这笔钱主要是用来支付饮食、日用品及日常社交活动开销的。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追求性价比高的商品。无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由于同龄人、城市时尚气息以及恋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他们比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虽然不一定买名牌,但商品的价格一定得配得上它的质量。

  (二)消费层次一定程度两极分化

  据调查,在大学校园中,月消费相对高的同学的月消费可比月消费相对低的的同学的月消费高出3—5倍,其原因是,家庭收入越高,对学生的经济供给越多,构成大学生消费的一种特殊的奢侈格局,主要表现在旅游、电脑、手机、社交娱乐等方面的消费上。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差距增大,两极分化也比较分明,这在我国当前剧烈转型的社会大背景下有其一定的必然性,我们也应该在大学生的教育中逐步改善这一问题。

  (三)过分追求时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

  在调查过程中显示,一些同学为了拥有一款最流行的手机,情愿节衣缩食,甚至牺牲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来满足这一不切实际的愿望;有些同学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为了一套名牌化妆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别人借钱甚至偷钱以满足自己的欲望等,都可以反映出一些学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虚荣心的驱使又极易形成无休止的虚荣心,同时为了所谓的面子,大学校园里的攀比心理也是异常的严重,别人没有的,自己得有;别人有的,自己的得是最好的。

  解决办法:

  构建节约型社会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的重要任务之一。构建节约型的消费模式是解读节约型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用节约型的消费理念引导消费方式的变革,在全社会树立节俭、文明、适度、合理的消费理念,大力倡导节约风尚。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栋梁,加强大学生健康的消费观念的培养与塑造,在当前构建节约型社会的大环境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要正确引导大学生养成健康消费心理和行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的调查研究

  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大力提倡调查研究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科学方法,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消费状况的关注,注重在研究他们的消费心理与行为从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当然,调查研究是一个艰辛的过程,但是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首先培养自己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思维。针对不同问题的学生存在的不同问题,给出不同的解决办法,有针对性的解决大学生消费观念存在的偏差问题

  (二)教育学生要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科学的消费意识

  引导大学生在考虑个人消费时不忘传统观念,科学规划安排,使自己的消费水平与家庭的收入水平相适应。当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不断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繁荣市场这个角度看,需要鼓励大学生进行积极、合理消费。如果不考虑个人经济状况和支付能力,盲目追求奢侈的消费模式是十分有害的。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及时客观的分析社会上的消费主义现象,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心态,不依赖父母而进行奢侈消费而应该自强、自立的作一个清醒的消费者。

  结尾: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基本掌握了当代大学生消费心理趋势及现状。大学生的基本生活消费大体上是现实的、合理的。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如攀比心理、不合理消费、不理性消费,这主要是生源来自全国各地,由于家庭情况的不同和消费习惯的差异造成的。大学生中,培养独立的理财能力、科学的价值观应是当务之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当代大学生一定会形成一种更合理,更现实的消费观。

  1、消费的理性化需求

  享受与潮流已变成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大学生的消费观念与消费习惯,需要调整以及改善。所以我提出了消费的理性化需求。题目虽然说起来很大,但做起来却需要我们从细处着手。比如对自己每天的消费情况进行记录,以方便自己查找超支消费的原因。也要同时做好对未来消费的计划与打算,做到心中有数,不能由着兴趣不加节制的扩大自己的消费,从而导致自己的消费脱离了自己的生活档次。这两点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保证自己在个人的生活水平下有个尽量好的享受水平。

  2、拒绝奢侈品的消费

  目前有的家庭收入很高,对学生的经济供给也较多,构成这部分大学生消费的一种比较奢侈的格局,主要表现在旅游、娱乐以及电子产品等方面的消费上。这点在我们的调查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可见,大学生的消费结构需要调整,当然这种情况的发生也是与我国当前剧烈转型的

  社会大背景的必然性有一定联系。作为一个学生我们应该为自己、为家庭负责,减少那些只为虚荣心而存在的不良消费。

  3、调整消费结构

  中国大学生的生活消费从20世纪的70年代至经济高速发展的前几年,有一个方面是一直在传承的,即大学生消费的主要组成部分以饮食费用和购买学习资料、用品为主体。而在最近几年消费结构的失衡,不仅反映了学习风气的恶化,也反映了人心的浮躁与社会对于大学生消费心理的影响。我们必须加以调整来使之适应我们的消费水平。

  4、杜绝攀比心理,不过分追求时尚

  现实中为了拥有一款手机或者换上一款最流行的相机,有的同学情愿节衣缩食,甚至减少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又例如有些男同学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有些女同学为了一套名牌化妆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别人借钱以满足自己的欲望,都可以反映出学生们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虚荣心的驱使又极易形成无休止的攀比心理,从而导致恶性循环的生成,所以我们必须杜绝自己的攀比心理。而对于不过分追求时尚,我们大学生本来就应该以学习为主,这些次要的东西本就不应该成为每天最让我们操心的事。而在这方面的改进必然有助于大学生好的消费习惯的养成。

  5、经济的独立意识与储蓄观念

  大学生作为接受先进知识,随时走上社会的专业人才,很有必要在大学期间就尝试经济上的独立,培养一定的投资理念,并发展属于自己的科学的储蓄观念。这对于将来管理自己的生活都是十分有意义的做法。不仅能够降低家庭的负担,让父母减少对于自己的担心,更能锻炼自己的投资意识与自我控制的能力。

【【实用】学生调查报告范文合集5篇】相关文章:

1.实用的学生调查报告范文合集7篇

2.【实用】学生调查报告合集7篇

3.【实用】学生调查报告合集6篇

4.【实用】学生调查报告合集六篇

5.【实用】学生调查报告合集九篇

6.【实用】学生调查报告合集八篇

7.【实用】学生调查报告合集5篇

8.【实用】学生调查报告范文5篇

上一篇:社会调查报告 下一篇:社会调查报告
【实用】学生调查报告范文合集5篇

学生调查报告

2020-10-10 调查报告

  在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报告,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涵盖报告的基本要素。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写报告很是头疼的,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学生调查报告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学生调查报告 篇1

  一 研究背景

  大学再教育,已经超出了国家九年义务教育的范围,国家给予的资助相对就少了,大学的发展更多地依靠自身的资源。因此大学期间的学费,生活费等这些杂七杂八的费用加起来却也是一笔不菲的资金,尤其是对于家境一般或家境贫穷的大学生来说,这笔不菲的资金犹如一个天文数字。据权威机构调查,农村家庭要培养一个大学生,从小学到大学毕业得花63.4万,这还是保守估计,这意味着农村一个5口中等收入的家庭,要培养一个大学生,其余的四人都得围绕这个大学生去拼命挣钱。

  而大学生,为减轻家庭的负担,已经开始试探地寻求兼职,挣一些生活费,开始减少回家的次数,以减免来往之间的路费。而且这些暑期兼职的大学生的数量不小。在海南大学就有近1/4的学生暑期做兼职,没有回家。这些即将肩负国家现代化建设,承载国家未来希望的大学生,他们的暑期兼职状况的好与坏不容忽视,而社会给予他们的关注太少,政府给予他们权益的保护措施几乎没有,现在大学生反成了合法权益被边缘化的群体。

  有人为大学生叫苦:现在的大学生都在做着民工的工作,拿着临时性的工资,还要受社会歧视,受企业的压榨,大学生的暑期兼职状况堪忧呀!

  二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收集材料,问卷调查的对象是xx年暑假期间XX市海南大学,海南师范大学,海南经济学院,海南医学院等高校未回家在海口做兼职的大学生。访谈的对象主要是XX市一些酒店,饭馆等商业营利性机构的工作人员。

  抽样方法:采取偶遇抽样,判断抽样的方法,在XX市各大高校及商业性营利机构中非随机抽样抽选被调查用户,最终获得有效样本分布如下:

  调查对象分布 调查样本量

  海南大学 58

  海南师范大学 37

  海南医学院 30

  海南经济学院 25

  访谈对象依据本人研究的目标选取样本,来调查大学生暑假兼职状况产生的原因,问卷样本量为150人,均是暑假做兼职,且兼职时间超过半个月的在校大学生。

  三 结果与分析

  市人才市场的混乱,缺乏诚信机制。

  1.中介服务机构林立,不诚信的现象屡见不鲜。

  在被调查的150名大学生中,有118名与中介服务公司打过交道,有54名大学生即36%的被调查对象被中介服务公司骗过所谓的中介费用。资金不等,一般在50元到150元之间,而据有关专家说,一般中介费不得超过5元。

  一般中介机构收取当事人的中介费时,巧立名目,说是人身保险,档案费等,并在当事人交纳“中介费”后信誓旦旦的作出三天内过来上班的承诺。而最终给予当事人的答复的流程是:保证立即上班—等待通知—不了了之。事实上,这些中介公司运行的程序如何呢?

  据调查,一些中介服务公司和一些企业串通,进行暗箱操作,通过达成一定的分赃协议,采取“分批录取”,“短期雇佣”等形式共同榨取,分赃所谓的中介费用。

  注:a.“分批录取” 即 公司说第一批已经录满,交过中介费的,下一批录取时优先考虑,在学校等待通知。

  b.“短期雇佣” 即 公司编造一些由头,说当事人工作不合格,把当事人辞退,以接受所谓的下一批交过中介费的大学生。避免交过中介费的大学生闹纠纷。

  当然也有一些学生被个人或流动服务的公司雇用,本来讲好是按月领取工钱,但雇主往往在快要付工资时找个借口将学生打发掉,或者找种种理由故意克扣工资。这也是一种欺骗的方式。还有一些中介公司,以开出高薪以吸引求职者,既而实施欺骗计划。比如他们打出这样的广告:因公司发展需要,现招聘押运员数名,待遇优厚,每月1000元,包吃包住。看到条件这么好,当然会吸引很多缺乏社会实践的大学生。

  这种不诚信的操作机制令人触目惊心,却也是屡见不鲜。

  2.大学生法制意识,维权意识不强。

  据调查,被骗过中介费的54名大学生中,竟只有13人向有关部门反映过这种商业欺诈行为,18人有这样的想法,但没有付之行动。也就是说被骗过中介费的被调查者中,只有24%的人有维权意识和法制意识,大多数则忍气吞声,不了了之。

学生调查报告 篇2

  一、调查背景

  《语文课程标准》在小学各阶段目标中都对写字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书写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可见,写字是小学语文综合素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书写姿势又是学生写字能力得以发展至关重要的因素。尽管各学校普遍加强了写字教学,然而许多学生却未能养成正确的写字习惯和熟练的书写技能。这也许书写姿势太基础了,太常见了,我们教师往往就忽视了它的重要性,以至于写字教学的状况和效果仍然令人担忧。而且,信息化社会的来临又使现在的小学生刚开始学习就步入了少纸、无纸时代。种种原因,使小学生在汉字书写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诸如:执笔方法不科学,坐姿不正确,书写不规范,字迹潦草,卷面不整洁,家长不够重视等等。

  鉴于书写姿势的基础性、重要性,我们将开展写字情况的调查,了解小学生错误书写姿势的主要表现,便于采取有效对策,提高学生书写姿势的正确率,提高语文写字教学的效果,促进学生写字能力的发展和良好的写字习惯的养成。

  二、调查内容:

  1、调查我校三年级学生写字执笔姿势的现状。

  2、家长对写字教育的认识。

  3、教师对执笔方法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三、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法

  设计《学生写字情况问卷调查》,对我校三年级进行调查。

  2、现场调查法

  在三年级各班进行调查:在学生写字的自然状态下,经过仔细观察,对学生各种错误的执笔姿势加以归纳分类,制定标准化的观察记录表,多次观察后加以记录,收集学生执笔姿势状况的资料。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根据调查,了解到小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

  1、80%的学生只是偶尔读课外书籍,但不能坚持天天阅读。甚至还有少数学生从不读课外书籍。

  2、学生所读课外书籍主要体现是作文书,漫画书。

  3、主动积累的学生很少,都是老师布置有积累的作业才去完成。即使部分学生能够摘录好词佳句,但能巧妙运用的较少。

  4、大部分学生认为生活中的事从没有细心地观察过。只是粗略地知道而已。

  5、大部分学生不喜欢老师布置的作文,究其原因:老师不应该限制习作的范围。

  6、学生认为老师对他们的习作帮助最大;少数家长能够指导学生习作。

  调查结果分析:大部分学生没有细心观察生活的习惯,所以习作中真情实感就无法抒发出来;学生认为老师的指导才是他们习作进步最有效途径。以上的分析结果,反映了部分学生习作内容枯燥、甚至无话可写的根本原因。为了改变这样的状况,有效地提高我校小学生的习作水平及教师教学水平,我们思考对策如下:

  1、班级成立图书角,让学生把自己的课外书籍带到学校来,相互阅读,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2、每周留一两次读书作业,让学生摘抄好词佳句,并慢慢尝试写出感悟。

  3、每月进行一次读书摘抄作业比赛,激起学生积累的兴趣。

  4、经常在班级里举行讲故事比赛、口头作文比赛,鼓励学生把从书本上看到的故事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锻炼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5、鼓励学生细心观察身边的事,并用日记的形式把每天的所见所闻如实的反映出来。

  6、注重课堂的实效性,将作文指导与每单元的每课教学、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结合进行,提高写作水平。

学生调查报告 篇3

  【摘 要】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毕业生就业率持续走低,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大学生毕业的一大难题。应届毕业生难就业问题存在多方面原因:大学生自身原因、社会原因等。要解决这一问题,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也需要大学生自身素养的不断提高,不断提升自身修养,完善自身能力,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关键词】就业;薪金;社会地位;素养

  近年来,中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加之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生就业难既有社会原因、政策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事关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需要政府、企业、高校和大学生共同的努力。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一)大学生自身原因

  在这个大学就业精英走向大众化的社会,大部分大学生仍然保持自身的优越感,在择业时考虑较多的是薪酬自我提升空间、工作时间、工作地点、薪金等因素,而在自身能力、自我价值等方面考虑的不够,导致大学生职业和就业观念取向不合时宜,最终导致就业困难。

  2. 薪金要求较高。部分大学生对自身能力认识不足,盲目羡慕高工资、高福利。选择岗位的时候缺乏对自己的清晰定位、目标性不明确更多关注的是薪金的高低、工作环境好坏,而忽视了升职空间、未来前景、自我价值实现等因素,导致工作一段时间后缺乏动力与目标,出现怠工以及跳槽等现象。

  3. 目光较高,缺乏吃苦耐劳精神。部分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不高,适应社会能力较差,难以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在挑选岗位时,不能正视自己的能力,不愿意从基层做起,缺乏吃苦精神。一些大学生在学校里只满足所学课程,缺乏广博的知识积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之语言表达能力不足,在应聘场合紧张、胆怯,不能充分展示自己,从而错过了许多工作机会。

  (二)社会原因

  1. 高校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利于大学生就业的问题。有些高校对就业工作不够重视,就业工作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就业指导未能贯穿大学四年,仅仅是毕业前的一种介绍形式,与社会脱节。“调查显示,非常需要职业指导的大学毕业生对本校就业指导机构的了解程度多寡不一,其中非常了解和比较了解的只有1/3的人,有10%的人根本不知道学校有这样的机构。”这说明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 户口成为就业的绊脚石。目前毕业生自主择业已经成为主流,然而户籍、档案等一些因素仍然对大学生就业造成困难。许多大学生在找工作中都遇到过“非本市户口免谈”的经历,由于没有当地户口,很多大学生与好的工作机会失之交臂。

  3. 社会舆论导向。现在很多家长及企业对软件、金融等行业盲目追风,而对农业、林业、养殖业不甚重视,导致大量农业类院校毕业的大学生毕业后不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相反走向销售等行业,导致了人才的大量流失。

  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是有多种因素造成的,要解决这一社会问题,必须调动多种力量,做出多方努力。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方法

  (一)大学生自我素质的提高

  首先,大学生应该从自身实际出发,摒弃“天之骄子”的想法,从基层工作做起,从现实出发寻找自己的就业出路。其次,在如今就业竞争激烈的社会,大学生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素养,掌握过硬的本领,才能在就业大超中占据主动地位。

  (二)高校改革

  高校应该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进行学科设置,并调整就业结构,使学生能够适应社会的走向。另外,要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将就业指导工作做到实处。整体提高就业队伍的素质,定期对就业队伍专职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并吸纳心理学、教育学等专业教师充实到就业指导队伍中。

  (三)政府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起推动作用

  首先,从政策法规入手,完善就业体系。各级政府应该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保证大学生的合法权益。不断完善就业政策,消除职业歧视,规划就业市场。其次,加强宏观调控,促进人才流动。应该鼓励大学生积极投身西部,投身基层就业,锻炼才干。同时,有针对性的组织各种培训吧,加强就业指导,提高失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相信通过大学生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一定可以妥善解决,大学生一定可以实现充分就业。大学生作为国家的后备军,一定可以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为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学生调查报告 篇4

  大学生未来的工作地点更倾向于二线城市;受教育程度越高,月消费支出越高,越倾向于选择北上广、港澳台及国外发展;文科生倾向北上广和港澳台,医科学生更愿意去二线城市,农科学生选择三、四线城市和乡镇较多,理科生倾向国外!

  7月8日,《20××中国大学生城市形象及择业倾向调查报告》在沪发布。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谢耘耕教授介绍了《20×中×国大学生城市形象及择业倾向调查报告》的调查研发以及创作过程。大学生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后备力量,全面了解大学生对中国城市形象的认知和大学生的择业倾向,对中国城市发展和人才引进具有深远意义。为此,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关系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社会调查中心对中国33个城市(涉及21个省、4个直辖市、4个自治区和香港)的123所高校的12000余名在校大学生、研究生开展大学生城市形象及择业倾向调查,以了解大学生群体对中国城市的印象以及大学生的择业倾向和优先考虑的因素。

  本次调查的主要结果有:

  大学生未来的工作地点更倾向于选择二线城市。在受访大学生中,选择在二线城市发展的比例最高,为57.2%,其次是北上广,占比29.5%,选择三线城市的比例为9.4%,选择国外、港澳台、乡镇和四线城市的比例分别为6.6%、3.1%、1.6%和1.5%。

  男生更倾向于选择去北上广等发达城市发展,而女生更愿意选择二线城市。男、女生对工作地点的选择倾向存在差异,男生选择北上广的比例为31.7%,明显高于女生的27.9%;而女生选择二线城市的比例最大,为59.0%,高于男生的54.8%;此外,男生选择国外的比例为7.5%,略高于女生的5.9%。

  大学生受教育程度越高,越倾向于选择北上广、港澳台及国外发展。调查发现,博士研究生选择北上广、港澳台和国外的比例分别为37.2%、3.2%、 8.5%,高于硕士研究生的29.3%、3.1%、4.0%和本科生的29.5%、3.1%、7.1%;硕士研究生选择二线城市、三线城市的比例为 59.5%、11.1%,高于博士研究生的46.8%、10.1%和本科生的56.8%、8.8%。

  非农业户口大学生更倾向于选择经济发达地区工作。调查发现,非农业户口大学生选择北上广、港澳台和国外的比例分别为33.6%、3.5%和8.2%,明显高于农业户口大学生的22.7%、1.7%和3.4%;而农业户口大学生选择二、三、四线城市和乡镇的比例较高,占比分别为63.4%、11.8%、 1.9%和2.5%,高于非农业户口大学生的54.1%、7.8%、1.1%和1.0%。

  东部地区学生倾向于选择北上广等发达城市,西部地区学生更愿意去二、三、四线城市及乡镇工作。受访大学生中,东部地区学生选择北上广的比例较高,为 36.6%,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的23.8%和17.6%;西部地区学生选择二、三、四线城市和乡镇的比例为65.4%、13.9%、2.5%、 2.1%,高于中部地区的62.4%、10.7%、1.9%、1.6%和东部地区的52.1%、7.1%、0.9%、1.5%。

  985高校大学生更倾向于去北上广和国外等经济发达地区发展。调查发现,985高校的大学生选择北上广和国外的比例最大,分别为37.0%和8.6%,明显高于211院校的28.5%、6.1%和普通院校的22.4%、5.0%;而普通院校选择二、三、四线城市以及乡镇的比例分别为61.4%、 12.7%、1.8%、2.4%,高于211院校的58.5%、9.6%、1.5%、1.4%和985院校的51.5%、6.3%、1.3%、1.4%。

  就不同专业学生来说,文科生倾向北上广和港澳台,医科学生更愿意去二线城市,农科学生选择三、四线城市和乡镇较多,理科生倾向国外。调查发现,文科学生选择北上广和港澳台地区的比例分别为32.6%和3.8%,高于理、工、农、医科学生;相较于理、工、农、文专业,医科学生选择二线城市占比最高,为 65.6%;农学专业学生选择三、四线城市以及乡镇的比例均高于其他专业学生;理科学生选择国外的占比为8.4%,高于其他专业学生。

  调查同时发现,月消费支出越高的大学生越倾向于北上广、港澳台及国外;月消费支出越低的大学生越倾向于三、四线城市及乡镇。每月消费支出在2500元以上的受访大学生更倾向于选择北上广,其比例为41.4%,另外,其选择港澳台和国外的比例也相对较高,分别为12.6%和16.0%;相比之下,每月消费支出在500元以下的大学生则更倾向于去三、四线城市以及乡镇工作,占比分别为12.0%、2.0%和5.0%。

  调查发现,生活费用来源以奖助学金和校内兼职为主的大学生择业时更倾向于选择二线城市,占比分别为59.3%和59.1%;在选择三线城市的大大学生中,生活费用来源以校内、校外兼职为主的占比较高,分别为13.5%和11.4%;在选择北上广的大学生中,以奖助学金和父母亲友资助为主要生活费用来源的占比较高,另外,以父母亲友资助为主要生活费用来源的大学生倾向于去国外工作的比例也是最高的,为6.7%。

学生调查报告 篇5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国民收入与国民支出的不断增加。大学生作为一特殊的消费群体,在消费上呈现出许多自身所独有的特点,这一状况的出现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当然也与大学生自身存在的消费观念密不可分。为了了解当代大学生消费的真实现状,我们从生活费用的来源、分配及利用状况,购物心态,消费水平和急停收入状况等方面,进行了一次“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

  使大学生认知自己的行为的对错,提高意识且提出适应的政策。

  另外我们也对大学生消费的状况以及心理因素作了相应的调查,并从社会原因分析了大学生消费的外在因素。最后,由于大学生属于心理,生理,社会经验的转型期,正确引导他们的消费观念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本文的调查分析,我们希望能给广大的大学生消费者提供有意义的帮助和指导。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

  调查对象:贵州大学南区在校本科生

  我们的调查问卷内容主要有王威力提出,有其他三位成员审查修改。在分发调查问卷时我们分工合作,分发近二百张调查问卷。并由分发人员收回。小组讨论研究调查问卷的数据总结和分析。经过近一周的时间将调查问卷整理完毕。由小组讨论调查报告侧重总结的消费问题的哪些方面。最后由袁莉执笔完成调查报告。小组分工明确,配合默契,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正文: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不断变化的市场中,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大学生年纪轻,缺乏经验,充满青春的活力并同时具备了一定的购买能力,因而他们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阶层的群体的消费心理以及行为。首先大学生有着比较旺盛的消费需求,而反观另一方面,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自主与独立,消费受到家庭准许的很大的制约。消费观念的超前以及消费实力的相对滞后,是这一群体不同于其他群体的问题所在。问了更加清晰的了解这个问题,我进行了对大学生消费状况的一次调查。

  二、问卷情况

  这次问卷共发放183份,收回有效问卷166份。以身边同学及朋友为主要调查对象。

  三、问卷分析

  1、经过问卷调查,有7%的同学一个月的生活费标准在1000元以上,而500-1000元及300—500元的人数占了相当的比例,这一结果和我预先的想象相差不多,说明我们学校的学生普遍消费能力在周围学校大学生也占平均水平地位。

  2、关于支出的具体内容上我们看到,用于饮食及娱乐两项的结果分别占了前两位,而选择用于通讯的支出与用于交际的花费的人数基本持平,并有具体数字我们可以看出,越来越多的同学把相当多的钱花在了娱乐享受以及与人的联络沟通之上,这说明饮食上的消费比重正在日益的降低当中,相比之下,现在的大学生用于学习方面的钱实在是非常的少,这跟不良的学习风气以及社会的影响都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3、送第三题的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的经济来源85%左右仍然是来自家庭父母的供给,当然也有很多的学生选择了走出校园,挑选了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作为兼职,这除了贴补自己的花费外参加更多的社会实践也是促成这点的重要原因之一。还有部分人是利用学校的助学金和奖学金供自己的生活费用。

  4、在第四题中我们不难发现当代大学生对于消费的认识还是很浅薄的,有很多是消费冲动型,见什么好自己喜欢什么就买什么。当然也有相当一部分人是经过精打细算只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的必需品。我们应该向这些同学学习。

  5、在第五题中,关于网络购物的问题则让我们对大学生现今的消费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我们发现,几乎大部分的学生都进行过网络购物的活动,虽然在具体数额上差距还非常大,但这确实清晰的预示了网络购物在未来无法阻挡的发展趋势。

  6、在第六至九题关于大学生消费习惯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具有以存钱、记账为代表的良好的消费习惯的学生数量占的比例未达到三分之一的比例,而有下一阶段消费计划的人数也不足二分之一,而对于自己的消费大多数同学则表示没什么感觉,只有小部分人总结为比较节俭。我们不难总结出目前学生们的科学消费意识还很淡泊,对于自己消费的管理还是存在很大的疏漏。

  四、问题的总结与解决办法

  综合以上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虽然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但有着自己已具备规律的消费结构、习惯以及发展方向,只要我们能够冷静分析,必然能够更加理性的控制自己的消费。

  问题总结:

  (一)理性消费仍是主流

  质量、价格、外观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从调查结果来看,讲求实际、理性的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据了解,在购买商品时,大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商品的质量。这是因为中国的大学生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资助,自己兼职挣钱的不多,这使他们每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的,大约在600-800元之间,家境较好的能达到1000元以上,而这笔钱主要是用来支付饮食、日用品及日常社交活动开销的。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追求性价比高的商品。无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由于同龄人、城市时尚气息以及恋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他们比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虽然不一定买名牌,但商品的价格一定得配得上它的质量。

  (二)消费层次一定程度两极分化

  据调查,在大学校园中,月消费相对高的同学的月消费可比月消费相对低的的同学的月消费高出3—5倍,其原因是,家庭收入越高,对学生的经济供给越多,构成大学生消费的一种特殊的奢侈格局,主要表现在旅游、电脑、手机、社交娱乐等方面的消费上。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差距增大,两极分化也比较分明,这在我国当前剧烈转型的社会大背景下有其一定的必然性,我们也应该在大学生的教育中逐步改善这一问题。

  (三)过分追求时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

  在调查过程中显示,一些同学为了拥有一款最流行的手机,情愿节衣缩食,甚至牺牲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来满足这一不切实际的愿望;有些同学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为了一套名牌化妆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别人借钱甚至偷钱以满足自己的欲望等,都可以反映出一些学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虚荣心的驱使又极易形成无休止的虚荣心,同时为了所谓的面子,大学校园里的攀比心理也是异常的严重,别人没有的,自己得有;别人有的,自己的得是最好的。

  解决办法:

  构建节约型社会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的重要任务之一。构建节约型的消费模式是解读节约型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用节约型的消费理念引导消费方式的变革,在全社会树立节俭、文明、适度、合理的消费理念,大力倡导节约风尚。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栋梁,加强大学生健康的消费观念的培养与塑造,在当前构建节约型社会的大环境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要正确引导大学生养成健康消费心理和行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的调查研究

  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大力提倡调查研究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科学方法,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消费状况的关注,注重在研究他们的消费心理与行为从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当然,调查研究是一个艰辛的过程,但是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首先培养自己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思维。针对不同问题的学生存在的不同问题,给出不同的解决办法,有针对性的解决大学生消费观念存在的偏差问题

  (二)教育学生要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科学的消费意识

  引导大学生在考虑个人消费时不忘传统观念,科学规划安排,使自己的消费水平与家庭的收入水平相适应。当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不断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繁荣市场这个角度看,需要鼓励大学生进行积极、合理消费。如果不考虑个人经济状况和支付能力,盲目追求奢侈的消费模式是十分有害的。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及时客观的分析社会上的消费主义现象,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心态,不依赖父母而进行奢侈消费而应该自强、自立的作一个清醒的消费者。

  结尾: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基本掌握了当代大学生消费心理趋势及现状。大学生的基本生活消费大体上是现实的、合理的。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如攀比心理、不合理消费、不理性消费,这主要是生源来自全国各地,由于家庭情况的不同和消费习惯的差异造成的。大学生中,培养独立的理财能力、科学的价值观应是当务之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当代大学生一定会形成一种更合理,更现实的消费观。

  1、消费的理性化需求

  享受与潮流已变成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大学生的消费观念与消费习惯,需要调整以及改善。所以我提出了消费的理性化需求。题目虽然说起来很大,但做起来却需要我们从细处着手。比如对自己每天的消费情况进行记录,以方便自己查找超支消费的原因。也要同时做好对未来消费的计划与打算,做到心中有数,不能由着兴趣不加节制的扩大自己的消费,从而导致自己的消费脱离了自己的生活档次。这两点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保证自己在个人的生活水平下有个尽量好的享受水平。

  2、拒绝奢侈品的消费

  目前有的家庭收入很高,对学生的经济供给也较多,构成这部分大学生消费的一种比较奢侈的格局,主要表现在旅游、娱乐以及电子产品等方面的消费上。这点在我们的调查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可见,大学生的消费结构需要调整,当然这种情况的发生也是与我国当前剧烈转型的

  社会大背景的必然性有一定联系。作为一个学生我们应该为自己、为家庭负责,减少那些只为虚荣心而存在的不良消费。

  3、调整消费结构

  中国大学生的生活消费从20世纪的70年代至经济高速发展的前几年,有一个方面是一直在传承的,即大学生消费的主要组成部分以饮食费用和购买学习资料、用品为主体。而在最近几年消费结构的失衡,不仅反映了学习风气的恶化,也反映了人心的浮躁与社会对于大学生消费心理的影响。我们必须加以调整来使之适应我们的消费水平。

  4、杜绝攀比心理,不过分追求时尚

  现实中为了拥有一款手机或者换上一款最流行的相机,有的同学情愿节衣缩食,甚至减少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又例如有些男同学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有些女同学为了一套名牌化妆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别人借钱以满足自己的欲望,都可以反映出学生们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虚荣心的驱使又极易形成无休止的攀比心理,从而导致恶性循环的生成,所以我们必须杜绝自己的攀比心理。而对于不过分追求时尚,我们大学生本来就应该以学习为主,这些次要的东西本就不应该成为每天最让我们操心的事。而在这方面的改进必然有助于大学生好的消费习惯的养成。

  5、经济的独立意识与储蓄观念

  大学生作为接受先进知识,随时走上社会的专业人才,很有必要在大学期间就尝试经济上的独立,培养一定的投资理念,并发展属于自己的科学的储蓄观念。这对于将来管理自己的生活都是十分有意义的做法。不仅能够降低家庭的负担,让父母减少对于自己的担心,更能锻炼自己的投资意识与自我控制的能力。

【【实用】学生调查报告范文合集5篇】相关文章:

1.实用的学生调查报告范文合集7篇

2.【实用】学生调查报告合集7篇

3.【实用】学生调查报告合集6篇

4.【实用】学生调查报告合集六篇

5.【实用】学生调查报告合集九篇

6.【实用】学生调查报告合集八篇

7.【实用】学生调查报告合集5篇

8.【实用】学生调查报告范文5篇

上一篇:社会调查报告 下一篇:社会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