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调查报告

2020-09-15 调查报告

  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需要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报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点。那么什么样的报告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学生调查报告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生调查报告 篇1

  据统计,中国在校生人数3559万,其中有过恋爱经历的比例高达80%。

  恋爱,已经成为大学生的必修课。

  因为“无聊”所以恋爱?

  数据中心显示,40%的大学生谈恋爱是因为生活无聊。

  告别了紧张的高中时期,来到学习、生活、情感都非常开放自由的大学,许多学生感到无可适从。

  没有了课业的压力和升学的困扰,宅宿舍、玩游戏、看动漫、追小说成了大学生的普遍生活方式。

  为了摆脱无聊的生活状态,许多学生将希望寄托于谈恋爱,希望能够有一个人陪伴自己,共同度过不一样的大学生活。

  谈恋爱更看重“人品”与“性格”

  60%的大学生恋爱更加注重对方的“人品”和“性格”。网上总说现在学生对待感情很随便,那都是个例,多数大学生对待情感问题相当理性。

  在对异性的要求方面,“品行”占比33%,位居第一,“性格”占比27%,位居第二,“外貌”占比16%,位居第三。

  大学生谈恋爱,更加希望能够找到人品端正和性格Nice的另一半。

  经济越发达恋爱比例越高

  北京、南京、广州、武汉大学生恋爱比例最高。

  经济发达地区,学生观念普遍较为开放,对恋爱的包容度也会更高。在抽样调查中,北京高校学生恋爱比例高达20%,居第一;

  南京高校学生恋爱比例为19%,居第二;广州高校学生恋爱比例为16%,居第三。

  经济的发达程度与当地高校学生恋爱的比例呈正相关关系。

  “身高”和“体重”直接影响恋爱次数

  “身高”和“体重”与大学期间的恋爱次数有密切的关系。

  身高在170CM-180CM的男生,恋爱次数最多,平均为5.8次;

  身高在160CM-170CM的女生,恋爱次数最多,平均为4.3次。

  体重为60KG-70KG的男生,恋爱次数最多,平均为5.2次;

  体重为40KG-50KG的女生,恋爱次数最多,平均为3.6次。

  校园恋爱过半情侣发生性关系

  大学生情侣发生性关系的比例达57%。由于大学生处于生理和心理的发育期,双方感情升华到一定程度,发生性关系被认为是正常事情。

  并且随着思想观念的进步,情侣发生婚前性行为也逐步为社会所接受。在发生性关系时,65%的情侣会采用避孕措施。

  这一方面说明大学生对于性抱着包容的心态,但另一方面也说明大学生十分严肃认真地对待性行为。

  毕业即分手,大步向前走

  61%的情侣毕业后选择分手。

  毕业之后,面临着工作地点不一致、前途规划的不契合,情侣双方普遍会将分手作为解决办法。

  但依旧有39%的情侣,在毕业后依旧坚持忠贞的爱情。

  毕业生普遍支持在校生谈恋爱

  83%的毕业生对在校生的恋爱表示支持。

  从学校走向社会,恋爱时会考虑许多现实因素,交往异性的范围会随之缩减,恋爱的成功率极低。

  “在美丽的校园,谈一场青春的恋爱,无关物质,无论家庭,只享受两个人的美好时光”是大多数毕业生对在校生情侣的美好祝愿。

  “四难”困扰大学生恋爱

  91%的大学生恋爱受“四难”困扰。

  “相遇难”,33%的大学生受限于自己狭小的社交圈子,难以遇见合适的另一半;

  “脱单难”,28%的大学生难以有机会在心仪的对象面前表露心声;

  “恋爱难”,19%的大学生不知道如何升级自己的恋爱关系;

  “维持难”,9%的大学生不懂得处理双方的关系,而导致双方矛盾激化或分手。

  当今,校园恋爱已经十分常见,能否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是大家都应该深思的问题。

  这样的身高搭配更容易成为CP

  女生----男生

  150cm~152cm----163cm~167cm

  153cm~155cm----165cm~168cm

  156cm~158cm----168cm~172cm

  159cm~160cm----170cm~174cm

  161cm~164cm----172cm~178cm

  165cm~166cm----175cm~180cm

  167cm~168cm----178cm~182cm

  169cm~170cm----180cm~184cm

  171cm~173cm----182cm~186cm

  174cm~175cm----184cm~188cm

  176cm~180cm----186cm~190cm

学生调查报告 篇2

  调 查 人: XXX

  调查时间 :200X年X月X日-X月X日

  调查方式: 网上调查、摘集资料

  调查结果 :

  1、大部分中学生(包括上过网的和未上过网的)喜欢上网。

  2、中学生上网的目的:

  (1)、中学生上网,查阅自己爱好的信息或玩游戏者较多,其次是聊天、娱乐、收发邮件、下载音像资料或图片,再次是查阅资料、做网页、查阅有关知识的信息、浏览新闻等等;

  (2)、大部分男生上网是为了玩游戏;多半女生上网是为了聊天;

  3、比较热门的网站 :

  搜狐、新浪等;

  4、中学生上网的时间:

  大部分中学生上网是在节假日,还有一部分是在放学后和同学一起上网;

  5、中学生上网的途径

  大部分中学生在家里上网,其次是去网吧或在同学、朋友家上网;

  6、(非中学生)是否支持中学生上网:

  支持者居多,反对者较少,大部分支持者的前提是“要正确对待,有限制地上网”。但很多中学生的家长反对或控制孩子上网。其反对原因大多是“上网耽误学习”及“上网容易受不良信息影响”;

  7、 网络对中学生的好处

  (1)、可以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

  (2)、因特网信息量大,信息交流速度快,中学生可以根据学习的需要,快速的查阅相关信息,并能及时了解世界新闻信息、科技动态,不受时空限制,这给中学生的生活、学习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3)、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中学生在网上与其他人交谈时,不受时空的限制,方便的与其他人交流看法、心得,可以把平时不便

  于说的话说出来。从某一方面来讲,教师、学生家长可以在网上更好的了解学生的意见、建议,以及思想情况;

  (4)、可以促进中学生的学业。在网上查阅信息非常方便,学生可以根据学习的需要,找到合适的学习资料,甚至是合适的老师。这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效率。

  8、网络对中学生的坏处

  (1)、容易上瘾。

  许多中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聊天室,不知不觉的出现了精神和身体上的病症,影响中学生的健康成长。

  (2)、容易受网上不良信息的影响。

  许多网站(包括许多著名的大网站)的页面甚至主页上,都有一些不健康的内容,中学生很容易受它们的影响。有一些中学生受网上暴力内容的影响,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3)、容易荒废学业。

  许多中学生自控能力不强,上网经常着了迷,晚上经常拖得很晚,不但影响了这一天的写作业和复习,还影响到第二天的学习。

  (4)、网吧问题。

  现在,网吧的数量日渐增多,且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非法的网吧。许多中学生在放学后、节假日和同学一起去网吧上网联机打游戏、聊天等等,,且上网时间很长。这不仅浪费钱财,而且在网吧里更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在调查过程中,许多接受调查的人都表示,很多网吧里电脑上的主页就是不良的网页。

  (5)、网上交友问题。

  许多中学生在网上都有网友。而网络毕竟是一个虚拟世界,网上许多人说的都是谎话,很容易是中学生说谎、受骗,甚至在这些人的“引导”下误入歧途。

  8、 网络对中学生心理的影响

  (1)、许多网络游戏都含有暴力的内容。很多中学生上网就是为了玩游戏,经常接触这些游戏,就有可能使一些中学生掺入恐怖、暴力、以强凌弱等等不好的思想,给中学生的心理造成了较大危害。

  (2)、在调查中发现,聊天室中,许多人几乎句句不离脏话,而且经常谈论一些不良的内容。许多中学生长期沉迷于聊天室,不可能不受其影响。

  (3)、在网上,一切事物都是虚拟的。一些中学生长期沉迷于网络的虚幻世界里,有的人就会逐渐形成孤僻、沉默、不善于于别人沟通等性格。

  分析:

  由调查可以看出:

  1、中学生上网主要还是处于好奇心和爱玩。

  2、中学生由于上网而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影响了学习;二是受到网上不良信息的影响。

  但是,调查表明,受到网络影响的中学生并不太多。一般中学生上网是出于好奇和网络信息量大且速度快。绝大部分中学生上网还是非常正经的。

  少数由于网络而出现问题的中学生,他们的问题一般是出在了“玩”上。网络吸引他们的不是知识,而是其他他们所看到的事物。中学生好奇心强、爱玩,自控能力又不太强,这使这些过于沉迷于网络的中学生在生活、学习,乃至思想上出了问题。而且,促成他们出现了问题的不只是在于他们本身,其根源问题是在于,现在针对中学生乃至青少年的网站实在太少。一般上网,如果不是有明确目的地搜索信息,充斥于中学生眼中的网络世界的,更多的还是过于成人化的东西。真正能让中学生感兴趣,并能牢牢吸引住他们的有益的专门网站寥寥无几。正因为如此,许多感到寂寞、无聊而上网的中学生,才会被吸引到网络游戏、聊天室中来,或是在无意的浏览中,被不良信息所影响。而且,玩游戏、聊天时都很容易上瘾,时间往往在不知不觉中过去,这样就使一些中学生的身体受到影响,还影响到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3、 一些中学生迷恋网吧的原因

  (1)、假期缺少能使中学生感兴趣的活动。

  (2)、缺少可以供中学生们娱乐、活动、放松的有益的免费活动场所。

  许多中学生的学习压力大,因此在节假日,都很想去外面放松一下。但现在正是缺少能真正让他们放松而且能在玩中学到知识的场所。而像科技馆等场所,虽然比较好,可是门票往往很贵,而且

  展品也很少更新,中学生不可能经常去。所以,正是这种“真空”使网吧得到了机会。而且网吧为了增加顾客,上网的价格不贵,还增加了许多能满足学生们“爱玩”性格的游戏,这更使中学生经常“光顾”网吧。

  (3)、对非法网吧的打击力度不够。许多非法网吧已转到了“地下”,这更使执法人员无法清除它们。

  针对问题的解决办法:

  1、中学生自己要加强自控能力,上网避免浏览不良信息,并要少玩游戏,安排好上网的时间,不要太长。

  2、老师和家长应该引导学生上网,不能盲目的“堵网”,而应该通过各种培训教育,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接触、了解并使用网络,并通过教育,提高学生的素质,重点培养他们的判别是非的能力,增强道德判断能力,使中学生能自动远离网上的不良信息,并能熟练的使用网络来为自己服务。

  3、应多多建立一些针对中学生的网站。

  这些网站不应该是说教式的,而应该是非常有趣味,能吸引住中学生,并能使中学生在“玩”中学到知识,受到教育。应该调查中学生更喜欢什么样的网站,更喜欢什么内容的网站,并将这些有益的内容加到这些针对中学生的网站中,使它们能真正贴近中学生,把他们从网络游戏、聊天室中吸引过来。

  可以在这些网站中加入一些论坛,是中学生能在其中畅所欲言,发表对网站,对老师、家长、学校的看法和建议,倾诉自己的想法和苦恼,这样就能用许多中学生都喜欢的方式,不但是中学生远离不良网站,还能更实际的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改进老师、家长的教育方法,改进网站的内容、效果。这样做往往是事半功倍。

  4、应该努力监督网络中网站的内容,净化网上环境,如果发现对中学生思想、行为有误导作用的网站,应该把它们清除。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5、针对网吧的问题,应该加强对非法网吧的监管力度,一发现非法的网吧,就要坚决清除。可以发动中学生“举报”非法网吧,给监察网吧提供便利。

  其实,只要全社会的人都来关注中学生上网,不久以后,网络必将成为中学生学习生活的一个必要工具。

学生调查报告 篇3

  一、 调查方法和内容

  针对大学生理财情况我们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西华大学各学院学生进行了随机调查,包括文科、理科、工科和艺术专业的在校本科生。本次发放问卷80份,收回68份,问卷有效率85%。调查文件采用单项选择方式来回答问题,主要包括当代大学生的月消费水平、消费来源、消费结构以及自己的理财观念和能力等几个方面。这些问卷内容从不同角度真实的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的理财观和消费观。

  二、调查数据分析

  具统计本次接受调查同学中男生占32人,女生占36人;而其中文科类占34人,理科类占11人;艺术类占4人,工科类占19人;大一、大二占45人,大三、大四占23人。

  调查结果显示:其中月消费在300元以下的没有;300-500元的18人,占27%;500-800元的44人,占65%:800元以上的6人,占8%。消费在300-500元的同学伙食费占不到1/2,在交际费和衣饰费等方面支出较多,生活相对宽松。500元以上的学生伙食比例降低,用于其他方面费用较多,部分有享乐主义观。在学习用品、书籍方面消费占100元以上的仅有15.7%。在回答“您有花钱记账的习惯吗”时,仅有28.5%的大学生回答“有”,64.8%的大学生回答“没有”。

  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大学生的主要经济来源还是家庭供给,占到被调查人数的63%,有18.2%的学生是家教、兼职或勤工俭学及贷款和奖(助)学金。

  某高校网站bbs上发表“一百两百贫困户,四百五百刚够用,千儿八百是扮酷,两三千是大户。”这的确是当今大学生消费的真实写照。

  三、调查结果

  消费结构不合理

  大学生的日常消费本应以生活费用和学习费用(购买学习资料和学习用品以及各种考证)为主。而伙食费又是重中之重,然而却出现“馒头就咸菜,省钱谈恋爱”,各种服饰、化妆品,数码产品消费成为日常消费大头。除此,通讯费和网络支出费用也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成为几乎每个大学生都不可缺少的日常消费。

  爱情是神圣的,但也需要强大的经济基础。一些男生为了爱一掷千金,甚至不惜负债。“馒头就咸菜,省钱谈恋爱”、“即使三天不吃饭,也得给买花送女友”已经成为一种信条,用时下流行的一句歌词可以形容为“恋爱大过天”。大学生恋爱支出主要在吃饭、零食、逛街、泡吧娱乐等方面,礼品消费是恋爱消费中绝对的“大头”,逢年过节(情人节、圣诞节等)或是俩人过生日及特殊的纪念日,恋人之间必要互送礼物,此项花费少则几十元,多则数百元,在恋爱消费中,支出较大的还有在校外租房居住,每月要支付150-200元。

  除此,消费也玩张扬个性。手机、笔记本电脑、mp3一样都不能少。假期回来,常常会发现班里很多同学换了新手机,有些班级大约一半同学拥有笔记本电脑,大部分同学有mp3。调查还发现,一些大学生过分追求时尚和名牌,且存在攀比心理。有些为了一款流行手机或者名牌衣物,情愿节衣缩食,不惜牺牲其它必要开支,甚至向别人借钱以满足欲望。在追求物质消费的同时,他们也强调人际交往消费,主要表现在恋爱及同学间应酬的支出。他们大多承认追求情感需要物质投入,经常难以理性把握适度消费原则。

学生调查报告 篇4

  当代大学生该如何去学习?换句话说,即如何正确的去对待课本的理论知识及对能力的培养与应用能力,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是我们学校开展学风建设的基本依据。我部通过对本校部分学生的调查,发现在校学生在学习上存在着动机多样而不务实与勤奋不够、学习内容僵化与学习价值取向实用等诸多问题。因此,我认为要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促进同学们的学习状况,促进他们在学业上取得更大的进步。

  一、调查对象和方法:

  1、对象按院系及专业抽取学生100人,其中大一60人,大二40人。

  2、方法和基本情况:我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题,利用课余时间让同学们在寝室或教室接受调查,实行不记名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学习目的、学习意义、学习策略与方法、课余生活安排、未来就业等方面。

  二、调查数据及分析:

  本次调查通过对本校的男女比例为42%:58%

  内容:

  1、您的学习目的是()

  A为了更深的学习B为顺利的获得文凭C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为实现人生理想做准备D没想过

  2、您认为学习有意义吗()

  A深远意义B无所谓C没意思D没想过

  3、有人说活着就是为了学习,学习为了更好的活着。您同意吗()

  A同意B不同意C说不准D没想过

  4、如果在学习中遇到问题,您会()

  A求助同学B求助老师C求助网络D去图书馆查阅

  5、在学校里您上自习情况()

  A有时上B经常上C偶尔上D一般不上

  6、您经常去图书馆吗()

  A有时去B经常去C偶尔去D一般不去

  7、您的上课情况()

  A经常不去上课B偶尔不去上课C喜欢的课去D去上课,但经常迟到

  8、您觉得自己在课上的表现()

  A经常很积极B喜欢的课很积极C不怎么表现自己D不会积极表现

  9、上课时您会采取哪种记笔记的方式()

  A不停地记笔记,课后复习B认真听课,偶尔记笔记C不记笔记,只看自己的书D不记笔记,但认真听课

  10、您的个人主动性如何()

  A主动完成学习任务B主动寻找学习任务C能够完成学习任务D不得不完成学习任务

  11、您对现在的专业()

  A充满信心B没有信心C还不了解D比较失望

  12、您对现在的任课老师()

  A都非常满意B大多数满意C非常失望D不知道

  13、您是否制订了学习计划()

  A制定了,并在认真的执行B制订了,但不经常的坚持C依据课程学习D没有学习计划

  14、您觉得大学的学习重要吗()

  A非常重要B重要C一般D不是特别的重要

  15、有人说学习不是为了考试,考试为了更好的学习,您同意吗()

  A完全赞同B无所谓C不同意D不知道

  16、您现在的学习成绩()

  A优秀B中等偏上C中等偏下D较差

  17、对所要求的学科学习情况()

  A努力学好B正在努力C还没有进入状态D混一天算一天

  18、在学习上您会坚持自己的观点吗()

  A经常会B偶尔会C很少会D偶尔会

  19、您会在自己的一个阶段的学习后进行总结吗()

  A经常会B偶尔会C很少会D从不

  20、您会不控制时间的在网吧等娱乐场所玩很久吗()

  A经常会B偶尔会C很少会D从不

  21、您的家长会给您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吗()

  A经常会B偶尔会C很少会D从不

  22、通过自己在大学学习的经历,谈谈对大学的感受,您觉得应不应该上大学,为什么?

  通过问卷调查表明两方面对大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

  (一)内因:

  1、学习有积极正确态度的同学占少部分,多数同学的学习态度及目标上存在问题。偏科及目标不明确的同学占大多数,要提高学生的成绩还得从偏科方面和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入手。如何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是老师应该重点考虑的问题。要具体了解到哪个同学哪科不好,哪科老师就应重点关注、帮教使其改变态度树立正确的发展方向,建立信心,成绩的提高是必然的结果。

  2、为学习没意思、无法专心致志、没有学习目标的占比例较高。这些同学的心理健康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问题。可能有空虚,学习目标不明确、自我评价过低和认知等方面的心理问题。

  3、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是逐年加大的,所学专业知识在今后岗位上如何应用不了解,专业不对口就业以及自主择业使得“读大学无用论”思想盛行,很多对未来渺茫的学生就放弃了认真学习的想法,更希望多的去获得一些似乎更实际的东西。

  (二)外因:

  1、社会因素:(1)受社会“黄色文化”的影响及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2)受校外玩乐场所如网吧等的影响;(3)受一些知识群体如教师等的生活仍较清贫,待遇较低的影响。使中学生学习分心,热衷于玩乐场所。或认为学习也没有什么多大的作用。据调查,大约有12%的学生的厌学现象是由社会因素造成的。

  2、家庭因素:父母不管教或不善于管教,强制或逼迫子女学习,而造成子女的逆反心理;过分地宠爱子女,使其滋长了依赖性和懒惰性;家庭关系不和或家庭破裂,也都会给子女带来影响,从而影响学习。

  3、学校因素:学校的教育方式不当,如学校只重视升学率,使学生身心负担过重等。另一方面是教师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式不当,如搞题海战术。课堂枯燥无味等。当然,师生关系的好坏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

  三、解决对策与思考:

  客观的说,我校“大学生学习态度调查问卷”进行的相关抽样调查仅仅局限在文传系的部分同学,不是全面的,但是却可以给我们很深的启迪。因为高校大学生都处在生理、心理发展和成熟的关键阶段,面对的专业、兴趣和方向、个人能力等方面虽然不同,但大家仍然在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学习目标上具有一致性,是具有“同质性”的社会群体。对当前大学生的培养和教育,对“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高校德育工作起到积极的作用。

  1、发挥高校引导学生学习正确态度的作用

  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就必须改变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教师需以非常敬重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需要彻底改变过去“我是教育者,你是被教育者;我是知识的传授者,你是接受者”那种高高在上,盛气凌人的传统观念,真正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合作伙伴,引导学生一起去探究它们那些未知的领域。教师应运用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方式。实行民主教学,变我讲你听,我说你服的单一的灌输式教学为表演、演讲、讨论、竞赛等和多媒体的现代教学来激活课堂;要多检查、指导厌学学生的作业;布置作业应适度、新颖,体现能力培养,杜绝“题海战术”;上课的语言要生动形象、幽默风趣、富有情感,教态要得体等。所以,要鼓励高校教师成为学生学习、工作和生活上的导师,推动学生成长为新世界的学习型人才。

  2、了解大学生活学习特点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大学生活的重要特点表现在:生活上要自理,管理上要自治,思想上要自我教育,学习上要求高度自觉。尤其是在学习的内容、方法和要求上比起中学的学习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要想真正学到知识和本领,除了继续发扬勤奋刻苦的学习精神外,还要适应大学的教学规律,掌握大学的学习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大学的学习既要求掌握比较深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还要求重视各种能力的培养。大学教育还具有极明显的职业定向性,要求大学生在书本知识之外,还要培养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要特别注意自学能力的培养,学会独立地支配学习时间,自觉地学习。还要注意思维、创造、组织、管理等能力的培养,为将来适应社会生活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这里我们还要强调一点,良好学习态度的形成应当从进大学校园的第一天开始培养。

  3、提高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大学教育的内容是既传授基础知识,又传授专业知识,教育的专业性很强,还要介绍本专业、本行业最新的前沿知识和技术发展状况。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比中学要大为扩展。课堂教学往往是提纲掣领式的,教师在课堂上只讲难点、疑点、重点或者是教师最有心得的一部分,其余部分就要由学生自己去攻读、理解、掌握。大学学习的特点是依赖性减少,代之以主动自觉地学习,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因此,良好的学习态度必须从培养和提高自学能力做起。提高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使大学生转变观念、走向自主的关键一步。

  4、尽快适应专业性与综合性的结合

  大学教育具有明显的专业性特点。从报考大学的那一刻起,专业方向的选择就提到了考生面前,被录取上大学,专业方向就已经确定了。三年大学学习的内容都是围绕着这一大方向来安排的。一般来讲,专业对口是相对的,不可能达到专业完全对口,这样,在大学期间除了要学好专业知识外,还应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和爱好,选修或自学其他课程,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为毕业后更好地适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减少就业压力对大学生学习态度的消极影响。

  5、全面发展和注重能力培养

  德、智、体全面发展是我国教育方针对学生提出的基本要求。全面发展的要求是以马克思对未来社会关于人才全面发展的学说为依据,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对人才的需要所提出的。我国教育历来都强调德才兼备。二者互相促进、相互制约,缺一不可。能力的培养是现代社会对大学教育提出的一个重大任务。知识再多,不会运用,也只能是一个知识库,"书呆子"。由于一些大学生存在高分低能的现象,使得大学生的能力的培养成为高等教育中十分重要的问题。我们谈及的学习,不再是狭义的课堂学习,更多的应该是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知识储备的综合能力的学习,只有将全面发展的观念深入贯彻到每个学生的头脑里,才能够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

  6、严格要求自己,增强自控能力。

  端正自己的学习目的和动机。正确的学习目的和良好的学习动机,能激发爱国热情,在学习上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强烈的责任感,有发奋进取的欲望。

  7、家庭树立榜样

  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至关重要,家长可以与孩子分析社会压力及就业前景,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发展方向。

  有关部门要加大整治电子游戏室、网吧、书刊、音像制品等的力度。为青少年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8、加大对不良因素的整治

  学校应联合有关部门,与有关部门一起加大整治电子游戏室、网吧、书刊、音像制品等的力度。为当代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

  四、总结:

  综上所述,当前中学生厌学现象的成因是错综复杂的,解决厌学现象问题的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相互渗透的,需要我们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合理选择或综合运用,需要学生自身的努力,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多管齐下,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好的学习态度及学习目标,是指能够被老师和大多数人认可,找到适合自己学习的,能学习有成效的学习行为是大家的一致目标。大学生应该陶冶情操,形成完美独立的人格,应该不断改进学习方法、端正态度,树立目标,刻苦学习知识,厚积薄发,努力成长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全面人才!

学生调查报告 篇5

  随着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旅游消费变得越来越热,出外旅游已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在旅游群体当中,大学生是整个旅游市场的一个重要而又独立的组成部分。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具有一定的经济独立能力和自我生活能力,有相对宽松的时间,具有更多的冒险精神和追梦遐想,这些促成了大学生旅游热。因此,大学生作为一支旅游生力军的地位确实不容忽视。当今全国高校数量已达20xx多所,在校生人数超过20xx万人,可见中国的大学生旅游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同时,国内的旅行社达1.6万个,竞争非常激烈。但是大学生旅游却很少选择旅行社这条途径,是大学生的原因还是旅行社的原因呢?另一方面,旅行社对于大学生市场的潜力不是很明了。鉴于这两点,对当今大学生旅游的调查就显得是有必要的。

  通过对部分地区、部分城市的调查,得出了一些数据和建议,谨供参考。本次调查采取抽样调查方式,通过调查,现就江西省南昌市的几所高校进行了调查得出了写建议。

  一、大学生旅游的意向

  在旅游意向上,有接近95%的大学生表示非常喜欢旅游,另外5%的大学生表示一般喜欢。但来自城市和农村的学生却有明显的差异,几乎100%来自城市的学生有旅游意向,而只有接近85%来自农村的学生非常旅游。引起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由来自城市与农村的学生的经济条件的差异造成的。对旅游没感觉的大学生有66%主要是没有钱,其中来自农村的学生占74%。

  去旅游的目的是欣赏景观、增长见识(62%)和休闲散心(21%),另外找同学、熟人玩接近16%,而纯粹娱乐性质上的游玩、观光不大受大学生的欢迎。

  同时,调查也显示80%以上的大学生认为影响出游最重要的是金钱,15%左右的大学生认为时间是影响他们出游的重要因素,而5%左右的大学生认为伙伴、宣传地、朋友意见影响他们。

  在调查中还发现,由于不同学校的大学生专业的差异,有些同学是出于专业的目的而选择去哪里旅行,例如旅游管理专业,勘探专业的大学生,他们由于学习目的而选择旅游。

  以上调查结果显示由于大学生受到来自学校、家庭、社会的压力,故对旅游的喜爱不同。但大部分人喜欢旅游是来欣赏景观、增长见识,同时金钱是影响着多数大学生出游的主要因素。

  二、大学生旅游的消费方式

  在选择旅游消费方式上,更多的大学生选择自助游,约占51%;其次是选择个人游的,占21%;而只有28%的大学生选择跟旅游团。

  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有较强的独立自主意识。在选择自助游和个人游的学生中,高年级明显多于低年级,这可能是高年级有更多的社会知识和经验;来自城市的学生明显多于来自农村的学生,这可能与学生的个性有关。

  三、大学生旅游的方式

  在调查中,大学生以往出游时,出游方式选择与同学结伴而游的(约52%)占大多数,与男(女)友一起的约占21%,数字表明大学生大多数喜欢跟同年龄段的人一起外出旅游,而与家人一起(约6%)和独自一人出游(约21%)也占一定比例。在旅伴的选择上,部分人选择跟男(女)友一起去旅游,这可能是大学生旅游的一大特点。大学生正处于感情萌发的时期,与情侣同游一方面可以体验生活,增加旅游乐趣,共同解决旅途中的困难,另一方面又可以促进双方的了解,培养共同兴趣、增加双方的感情。相反,选择与父母亲人同游的人很少,只占6%,这也表明大学生自主独立的意识在不断增强。

  大学生选择旅游地点的因素,以及个人消费水平的差异,旅途距离长短,个人爱好等等原因,影响大学生选择了不同的出行方式。

  四、大学生旅游的消费状况

  在以往外出旅游的花费上,游览、门票占其主要,占总数的约67%,其次是吃的,约占14%,交通约占19%。而对旅游地的风味小吃上,感觉一般约占33%,喜欢约占46%。而特别喜欢仅约占13%。由此可见,当地的风味小吃没有将其特色表现出来,就深入了解,许多大学生对在没有品尝时给予的期望值偏高,而真正品尝之后,其期望值大打折扣,毕竟青年人对新鲜事物在感官上都会给予很高的评价,而一旦去体验之后,没有其想象的好时,将会大所失望,这也许是其感觉对其旅游地的风味小吃上感觉一般的比例占较高的原因。在住宿上,一般学生(约53%)选择30元左右(人/每晚),可见,大学生旅游消费的要求体现了节约原则,这可能表明现代的大学生保持着俭朴节约的优良传统,也有可能是大学生的旅游费用大部分还是处于家庭资助。因为有80%左右大学生的生活费是来自家庭资助的。

  五、大学生对旅行社的满意程度

  从调查显示的结果看,大学生对随团旅游的评价的确不高,约75%左右的大学生对旅行社不满意。导致大学生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导游未尽职责”和旅行社“降低等级标准”。这两项的比例分别约达到34%和28%。其次是“擅自变更行程安排” 约占23%,和“配套设施不完善” 约占15%。

  在整个旅游过程中,游客与旅行社的接触更多的在出游前期的报名环节。而在旅行途中,导游则很大成分上充当了旅行社的代表。游客对旅行社服务的不满意在得不到导游的妥善处理后,则很容易转化成对导游的不满。

  六、大学生旅游市场的前景

  根据学生旅游市场的现状以及学生特点,结合旅游电子商务的可重复消费的特性,完全可以将两者结合,为旅游电子商务企业的现在和未来创造利润。因为,大学生群体对于旅游电子商务网站的贡献,不仅是现实的,而且在未来还会产生更大的回报。

  1、大学生是现实的目标客户

  今日的大学生,不再是原来“穷学生”的概念,奖学金、勤工助学、社会兼职、家教等一系列的社会活动,已经提高了大学生的消费能力,大量的旅游产品,在大学生的消费能力之内,旅游电子商务相对于大学生的营销,本身就能收到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

  2、大学生毕业后成为消费主体

  大学生群体是社会中相对素质较高,对网络知识较多,使用电子商务的障碍较少的群体,几年之后当他们步入社会,将会成为旅游电子商务的主力军之一,并对周边人群形成带动。旅游电子商务网站与其等到他们毕业之后再考虑如何营销,倒不如在他们相对较为集中、营销成本较低的时候开始,为未来打下良好的基础。

  3、大学生是将来旅游项目的经办人

  今日的大学生几年后都要走向各个工作岗位,从基层做起的他们之中,将会有办公室文员、董事长秘书、人力资源部的主管等等。本单位的旅游事项,他们虽然没有决策权,但都会成为经办人,是否使用电子商务网站,使用哪一家的服务,选择权在他们手中。能否在将来形成更稳固的群体,就要在现在让他们加深对服务的认知与体验,固化他们的使用习惯。

  大学生市场的开拓,对于旅游电子商务而言,意味着现在和未来,即学生对于旅游电子商务而言,不仅是马上能够创造利益,更是旅游电子商务未来的主力军,因此做好学生市场,对于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不可估量。

  七、建议与结论:

  如何才能抓住大学生旅游市场?

  1、提升附加值,形成大学生旅游的新模式

  目前在大学生旅游人群中,结伴自助游、班级集体旅游、同学居住地互访旅游,三种形式占了绝大部分比例。大学生喜欢运用身边的资源,运用电子商务的比例很少。主要原因,在于电子商务离他们很远,没有合理的引导,没有体验的机会。

  在此方面,就需要网站针对学生群体,提升服务的附加值。要在目前的观光游、休闲游之外,提出“大学生体验旅游”的概念,如社团主题活动与旅游的结合、校际交友与旅游的结合、假期社会实践与旅游的结合、对热点就业城市的考察与旅游的结合等,以此为切入点,亮出独有的模式,吸引大学生群体的试用与体验,从而形成使用电子商务的新习惯。

  2、设计针对大学生的旅游产品

  对于学生市场而言,设计恰当的产品是非常重要的。比如旅游电子商务中最占重头的机票和酒店,就能组合出针对大学生市场的产品。针对学生经济状况,酒店最好是以青年旅馆为代表的廉价旅馆;机票是红眼航班或冷僻时间段;目的地的选择不要考虑常规的旅游线路;增加班级、支部或社团为单位的团购产品等。

  3、推出大学校园营销活动

  旅游网站应该走近校园,通过线下活动,聚焦学生的课余生活,形成精确传播、深度传播,完成自身的营销推广,例如高校旅游线路设计大赛、大学生最喜欢的十大景区评选、校园旅游大使选秀、高校足球嘉年华等活动,都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生调查报告 篇6

  当今我国的大学生越来越多,大学的毕业证、学位证已经不再是找工作的有利条件。各种各样的证书成为企业衡量人才的标准,也成为当今在校大学生所热切追求的!随着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大学校园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考证狂潮。根据网上信息披露,考证板块的点击率一直居高不下。“这学期报什么班,考什么证”也是在校大学生讨论最多的话题。面对校内外种类繁多的各类培训和高薪诱惑,以及当今社会严峻的就业压力,一些大学生感到无所适从或只知道盲目跟风。为了更好的了解大学生对考证的态度看法、目的及其意义,笔者就湖南商学院在校大学生为例,于20xx年4月20日至25日期间以网上调查问卷的方式,特做了关于大学生考证问题的调查。此次调查网页浏览170次,填写125份,有效率为75%。现将调查及分析结果陈列如下:

  一、 现象分析 通过调查发现,由于学校英语四级等证书与学位证书挂钩,英语这种高校里考通用型(必考型)证书也就成为了众多大学生奋斗、追逐的目标,英语等级考试报考率高达95%以上。近几年来随着就业竞争的日益激烈,更是促使了绝大部分高校的学生都对各种资格证的考试跃跃欲试,单就会计从业资格证来说,其追逐者几乎遍布各个专业。而此次调查的部分具体数据笔者用图表显示如下:

  a.大学生考证热的原因

  b.对曾经考过(或准备考) 的证书统计

  c.认为用人单位在招聘时会注重应聘者的哪些方面(可多选)

  d.认为证书与能力关系

  二、 原因分析

  1.国家、高校政策导向的结果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要求在全社会实行学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这说明,学历、学位证书不再是就业的惟一通行证,还要有相关的职业资格证才行。几年来,国家逐步放宽了报考者的资格,从限制在校大学生考试,放宽到不少行业允许在校大学生考试,这个发展趋势,为大学生考证提供政策保障。现在高校流行的证书与学位证书的捆绑,没有证书就不能毕业,也是造成考某些证高温不降的主要原因。

  2.就业压力与就业形式所迫

  据统计,20xx年应届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估计为650—700万人次,加上20xx届300多万没有找到工作的毕业生,在20xx年大学生就业年度,涌入市场的大学毕业生人数将达到史无前例的千万人。社会就业竞争压力迫使大学生不得不想办法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在用人单位不了解自己的情况下,证书成为大学生证明自身能力强弱的重要标杆。

  3.考生带有一定的盲目性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考证已对个体形成了一种心理压力,它在大学生对就业压力的反应中形成,影响个体的考证行为;内在压力多源于个体自身的发展需要、成就动机、抱负水平等。面对较大压力时过度的紧张和焦虑,使他们在面对问题时不能理智的思考、推理,以致作出错误的决策。盲目跟风,当大家流行考某个证时,不管需要否,有用否,片面地去追求一纸证书,根本就不会把认证考试和自己的特长以及所学专业结合起来。他们往往会参加一些“考证速成班”,通过死记硬背的突击方法来获取一张可能对能力的提高毫无助益的证书。重视拥有,轻视运用 。部分学生追求证书数量,而不是证书质量和自身能力的提高。他们认为证书越多越好,越能彰显自己的能力,当做是一种骄傲,而且多个证书多条路,以备无患。

  三、建议:理性面对“考证热”

  大学生的考证热,从侧面也说明了大学生在积极地为今后的就业和发展做准备,“考证”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然而我们在考证时又都会思考:到底有没有必要考这个证呢?证有没有必要多考点有备无患呢?我们都会有点迷茫,因此当代大学生要怎样看待考证热的现象?怎样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对考证有一个客观正确的认识怎样让大学生的考证更加有据可依,使同学们能力得到提高,视野得到扩展,又能避免时间和金钱的浪费呢?这些都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来解决。

  1.对于大学生而言,自己对自己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理性地选择有利于职业生涯发展的考证课程,避开考证的三大误区:

  (1)多多益善。很多大学生认为证书多多益善,能为自己在求职中增加砝码。但拿着很多证书,有时反而被用人单位以其学习精力分散、职业定位不清晰等理由拒绝录用。因此,证书并非越多越好,大学生考证应结合自己的专业和职业目标,不应盲目考证。

  (2)越热越好。不少大学生喜欢报考热门证书,认为热门证书含金量高。其实,有些热门证书只是阶段性流行。考证前,一定要对证书的发放机构、考试内容、证书市场口碑、证书有效期限等方面有所了解,理性判断,不要盲目跟风。

  (3)“证书”等同于“入场券”。拿到名牌证书,确实能证明持证者在某一方面具有一定的知识和能力,对其就业有积极作用。但随着持证人数不断激增,以及企业用人观念的转变,名牌证书的作用有所减弱,不再被作为录用员工的决定性因素。如今,企业在选拔人才时会运用各种方式,测试应聘者的真实水平。因此,大学生不能把宝全押在考证上,而应注意全面提升自身的实际能力。

  2.学校要加强对大学生考证的引导工作。为了避免大学生考证的盲目性,真正让在校大学生全面提高自己的实力,提高就业率,学校应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鼓励、支持并正确引导在校大学生考证。

  (1)发挥学校教育资源集中的优势。要营造氛围,搭建平台,在对学生进行扎实的基础和专业课教育的同时,要组织精干的教学力量,开设以考取职业资格证有关的辅导和讲座,让学生从实际操作层面进一步熟悉考试内容,为学生考证创造条件。

学生调查报告 篇7

  高校扩招的政策使大学生的人数飙涨,同时也对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形势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就业难早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毕业就失业”似乎也已经成为大学生的普遍心理。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有关大学生就业形势的调查报告,欢迎阅读!

  对每个大学生来说,及早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对决定自己的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和测定,确定奋斗目标,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中处于不败之地,针对这一社会现象,我们展开了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问卷。

  调查对象:

  调查者都是在校大学生,其中专科学校的学生占64%。

  专业有:

  传媒(新闻、文秘)

  语言类(商务英语、应用英语、日语、德语)

  经济类(国际贸易、市场营销、电子商务、信息管理、会计)

  设计类(建筑设计、动画设计)

  技术类(计算机科学技术、园林工程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

  管理类(旅游管理、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社会工作

  调查形式:

  调查问卷共104份,回收有效问卷100份,回收率高达96%,调查文件采用单项选择,不定项选择和主观题三种方式来设计问卷。

  调查数据分析:

  高校毕业生是人才市场上非常重要的人力资源,近年,随着高校大规模的扩招,在校大学生人数急剧上升,毕业生人数也逐年增加,随之而来的就是毕业生就业问题。而事实上,在毕业生和企业之间缺少有效的沟通渠道,企业的用人标准、企业人才的选择条件没有在有效的时间的传递给大学生,大学生的培养缺乏市场导向,这使大学生就业时缺乏足够信息,从而产生就业盲目性。

  调查目的:

  主要了解在校大学生就业期望,自身素质的评价,学校就业指导,对就业形势的看法,旨在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对大学生的影响;通过对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的调查,更好地调节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的供需关系。为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发展作一个新的描述;帮助大学生尽快认识自我,学校为学生提供就业引导,使学生能谋取理想职业。为同学们在今后的求职就业过程中提供参考。

  调查结论及建议:

  一.大学生对就业前景的关注的比较少

  在调查中了解到,大学生对就业信息的关注还是比较少的,只有24%的同学表示一直在关注就业信息,而71%的同学只是偶尔关注,在看到时留意下。而对就业情景的关注程度,直接影响了对为所选职业所做的准备程度和将来职业所带来的成就高低。同学们大都表示对未来的工作有担心,但在实际生活中却缺少了这种基本的努力。典型的眼高手低表现。

  二.大学生个人能力存在缺陷,自我认识不足

  自我认识包括个人的兴趣与特长、个人的性格与价值观、个人所选定的目标与需求、个人的情商、个人的工作经验、个人的学历与能力、个人的生理情况等个方面,是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对部分用人单位的了解,发现社会所需要的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综合素质应该包括思想健康和道德、自律、讲诚信,善于协调、容易与他人合作的品格,以及具备过硬的专业技术知识和基本的法律法规知识。

  调查显示,有60%的大学生认为造成就业难的状况,除了社会压力大,企业用人少的因素外,主要问题还是在于自身的工作经验的缺乏,缺少实战经验是致命的因素。目前大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力缺失,突出表现为相对缺乏社会实际工作经验,缺乏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缺乏艰苦创业精神,在与人合作与沟通方面存在着障碍,在调查中发现,有57%的同学认为自我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关系是自己在求职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难题。

  职业生涯目标是指可预想到的、有一定实现可能的目标。而职业目标的选择并无定式可言,关键是要依据自我实际,这就要求我们要对自己有所了解。通过个人分析认识自己,估计自己的能力,确认自己的性格,发现自己的兴趣,明确自己的优势,衡量自己的差距,并以此来开发自己塑造自己,使自己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然而调查表明,大部分大学生对自己的能力、兴趣、职业倾向都缺乏深度了解,自然对职业生涯目标是模糊的。

  三.大学生的就业观念,职业期望状况

  影响职业期望因素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声望地位稳定性因素(地理位置与单位性质、社会经济因素),内在价值因素(是否能发挥自己的才能、自己的理想),外在价值因素(家庭的经济条件、薪水和福利、)。在调查中,被调查者薪酬和福利、地理位置、单位性质、自己的理想、家庭的经济条件、父母的决定、社会经济因素、是否能发挥自己的才能,按自身在选择工作时所起作用从大到小排序。其中在职业选择中考虑的首要因素的选择情况,薪酬和福利、地理位置、单位性质和父母的决定为同学们所所首先考虑下的,接下来是自己的理想、是否能发挥自己的才能、家庭的经济条件、社会经济因素,男女生没有显著的差异。

  据调查发现,以往的学生对自己就业后工作的要求,无论是单位性质反面还是薪资方面,要求都比较高,但现在的就业形势似乎不允许初出茅庐的学生有挑工作的机会了,大学生们的要求也降低了很多,大部分同学都表示可以接受“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对于以后将从事非专业的工作,有61%的同学都表示可以接受,看招聘单位给出的工资待遇和发展前景,但在就业公司选择时,有58%的同学希望可以再外资企业和政府部门工作,对那些民资企业只有极少部分的同学表示会考虑,这也是大学生好高骛远的表现,似乎也有点不切实际。

  几点意见:

  (1)学校要切实做好学生的就业工作,尽快完善就业指导体系

  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的工作同等重要。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属于就业匹配的促进措施。其核心在解决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通过向大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接受职业指导,帮助他们进行有效的职业决策。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高等院校应通过改革传统的管理体制,逐步形成和建立一支高素质和职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服务和就业帮助。具体措施包括建立大学生就业信息系统,并与全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联网,形成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建立职业指导机构,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估、职业开发以及制定工作寻找战略,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信息与指导服务。建立职业指导课程,列入学校教育课程内容和教学计划,实施在校学生的就业指导与实习政策等等。

  (2)大学生要转变就业观念

  首先大学毕业生要认清就业形势,转变就业观念。当前全社会就业形势比较严峻,除了表现在就业需求与劳动力供给的矛盾外,城镇和农村就业问题同时出现,新生劳动力就业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相互交织,这为大学生就业增加了困难。因此大学生要消除“眼高手低、有业不就”的思想,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和正确的就业观,调整自己过高的、不切实际的想法,到基层去谋求发展,到艰苦的地方去创业。其次转变到灵活就业,先就业、后择业的动态就业上来,转变到行行出状元,“干一行、爱一行、干好一行”的敬业观念上来。最后认清自身的素质和条件,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不盲目攀比,寻找与自身条件相适应的、适合于自己的用人单位。毕业生应当给自己做出一个正确的评价,自我评价要全面、客观,既要看到长处的一面,又要看到短处的一面,既要对某一方面的特殊素质进行具体的评价,又要对其他各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既要考虑全面的整体因素,又要考虑到其中占主导地位的重点因素。

  (三)大学生要提高自身的能力,在校期间也可以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如学校安排的社会实践,社团的下乡活动、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招聘会,也可以在不影响自己学业的前提下去找一份兼职,提前适应社会生活,了解现在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积累一些社会经验,丰富自己的阅历。这些都是将来找工作的资本。

学生调查报告 篇8

  调查目的:

  主要了解在校大学生就业期望,自身素质的评价,学校就业指导,对就业形势的看法,旨在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对大学生的影响;通过对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的调查,更好地调节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的供需关系;为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发展作一个新的描述;帮助大学生尽快认识自我,学校为学生提供就业引导,使学生能谋取理想职业。为同学们在今后的求职就业过程中提供参考。

  调查结论及建议:

  一.大学生对就业前景的关注的比较少

  在调查中了解到,大学生对就业信息的关注还是比较少的,只有24%的同学表示一直在关注就业信息,而71%的同学只是偶尔关注,在看到时留意下。而对就业情景的关注程度,直接影响了对为所选职业所做的准备程度和将来职业所带来的成就高低。同学们大都表示对未来的工作有担心,但在实际生活中却缺少了这种基本的努力。典型的眼高手低表现。

  总结照成这方面的原因:1.因为学生现在仍在安逸,舒适的校园中生活,对激烈的社会生活没有足够的了解。在经济上仍依赖父母,忘却了就业压力带来的紧张感,每天仍是如中学生活,上课、下课,对就业缺乏了准确的了解和认识。2.学校提供的就业指导不到位。同学们表示,虽然学校开设了就业指导课,但只是泛泛的讲些大道理,缺少了实际的操作能力。

  二.大学生个人能力存在缺陷,自我认识不足

  自我认识包括个人的兴趣与特长、个人的性格与价值观、个人所选定的目标与需求、个人的情商、个人的工作经验、个人的学历与能力、个人的生理情况等个方面,是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对部分用人单位的了解,发现社会所需要的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综合素质应该包括思想健康和道德、自律、讲诚信,善于协调、容易与他人合作的品格,以及具备过硬的专业技术知识和基本的法律法规知识。

  调查显示,有60%的大学生认为造成就业难的状况,除了社会压力大,企业用人少的因素外,主要问题还是在于自身的工作经验的缺乏,缺少实战经验是致命的因素。目前大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力缺失,突出表现为相对缺乏社会实际工作经验,缺乏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缺乏艰苦创业精神,在与人合作与沟通方面存在着障碍。在调查中发现,有57%的同学认为自我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关系是自己在求职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难题。

  职业生涯目标是指可预想到的、有一定实现可能的目标。而职业目标的选择并无定式可言,关键是要依据自我实际,这就要求我们要对自己有所了解。通过个人分析认识自己,估计自己的能力,确认自己的性格,发现自己的兴趣,明确自己的优势,衡量自己的差距,并以此来开发自己塑造自己,使自己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然而调查表明,大部分大学生对自己的能力、兴趣、职业倾向都缺乏深度了解,自然对职业生涯目标是模糊的。

  三.大学生的就业观念,职业期望状况

  影响职业期望因素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声望地位稳定性因素(地理位置与单位性质、社会经济因素),内在价值因素(是否能发挥自己的才能、自己的理想),外在价值因素(家庭的经济条件、薪水和福利、)。在调查中,被调查者薪酬和福利、地理位置、单位性质、自己的理想、家庭的经济条件、父母的决定、社会经济因素、是否能发挥自己的才能,按自身在选择工作时所起作用从大到小排序。其中在职业选择中考虑的首要因素的选择情况,薪酬和福利、地理位置、单位性质和父母的决定为同学们所所首先考虑下的,接下来是自己的理想、是否能发挥自己的才能、家庭的经济条件、社会经济因素,男女生没有显著的差异。

  据调查发现,以往的学生对自己就业后工作的要求,无论是单位性质反面还是薪资方面,要求都比较高,但现在的就业形势似乎不允许初出茅庐的学生有挑工作的机会了,大学生们的要求也降低了很多,大部分同学都表示可以接受“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对于以后将从事非专业的工作,有61%的同学都表示可以接受,看招聘单位给出的工资待遇和发展前景。但在就业公司选择时,有58%的同学希望可以再外资企业和政府部门工作,对那些民资企业只有极少部分的同学表示会考虑,这也是大学生好高骛远的表现,似乎也有点不切实际。

  几点意见:

  从调查显示目前大学生对就业的态度表现为:1.对就业形势的关注度比较少。2.个人能力存在缺陷,自我认识不足,缺少实战经验是致命因素,没有准确的目标3.大学生的职业期望还是比较高。

  (1) 学校要切实做好学生的就业工作, 尽快完善就业指导体系

  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的工作同等重要。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属于就业匹配的促进措施。其核心在解决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通过向大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接受职业指导, 帮助他们进行有效的职业决策。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高等院校应通过改革传统的管理体制,逐步形成和建立一支高素质和职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 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服务和就业帮助。具体措施包括建立大学生就业信息系统, 并与全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联网,形成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建立职业指导机构,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估、职业开发以及制定工作寻找战略,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信息与指导服务;建立职业指导课程,列入学校教育课程内容和教学计划,实施在校学生的就业指导与实习政策等等。

  (2) 大学生要转变就业观念

  首先大学毕业生要认清就业形势,转变就业观念。当前全社会就业形势比较严峻,除了表现在就业需求与劳动力供给的矛盾外,城镇和农村就业问题同时出现,新生劳动力就业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相互交织,这为大学生就业增加了困难。因此大学生要消除“眼高手低、有业不就”的思想,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和正确的就业观。调整自己过高的、不切实际的想法,到基层去谋求发展,到艰苦的地方去创业。其次转变到灵活就业,先就业、后择业的动态就业上来,转变到行行出状元,“干一行、爱一行、干好一行”的敬业观念上来。最后认清自身的素质和条件,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不盲目攀比,寻找与自身条件相适应的、适合于自己的用人单位。毕业生应当给自己做出一个正确的评价,自我评价要全面、客观,既要看到长处的一面,又要看到短处的一面,既要对某一方面的特殊素质进行具体的评价,又要对其他各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既要考虑全面的整体因素,又要考虑到其中占主导地位的重点因素。

  (三)大学生要提高自身的能力,在校期间也可以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如学校安排的社会实践,社团的下乡活动、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招聘会,也可以在不影响自己学业的前提下去找一份兼职,提前适应社会生活,了解现在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积累一些社会经验,丰富自己的阅历。这些都是将来找工作的资本。

【【精华】学生调查报告范文集锦八篇】相关文章:

1.【精华】学生调查报告范文集锦九篇

2.【精华】学生调查报告集锦六篇

3.【精华】学生调查报告集锦十篇

4.【精华】学生调查报告范文合集八篇

5.学生调查报告范文集锦10篇

6.【精华】学生调查报告范文合集七篇

7.【精华】学生调查报告范文锦集7篇

8.【精华】学生调查报告范文汇编9篇

上一篇:学生调查报告 下一篇:社会调查报告
【精华】学生调查报告范文集锦八篇

学生调查报告

2020-09-15 调查报告

  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需要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报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点。那么什么样的报告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学生调查报告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生调查报告 篇1

  据统计,中国在校生人数3559万,其中有过恋爱经历的比例高达80%。

  恋爱,已经成为大学生的必修课。

  因为“无聊”所以恋爱?

  数据中心显示,40%的大学生谈恋爱是因为生活无聊。

  告别了紧张的高中时期,来到学习、生活、情感都非常开放自由的大学,许多学生感到无可适从。

  没有了课业的压力和升学的困扰,宅宿舍、玩游戏、看动漫、追小说成了大学生的普遍生活方式。

  为了摆脱无聊的生活状态,许多学生将希望寄托于谈恋爱,希望能够有一个人陪伴自己,共同度过不一样的大学生活。

  谈恋爱更看重“人品”与“性格”

  60%的大学生恋爱更加注重对方的“人品”和“性格”。网上总说现在学生对待感情很随便,那都是个例,多数大学生对待情感问题相当理性。

  在对异性的要求方面,“品行”占比33%,位居第一,“性格”占比27%,位居第二,“外貌”占比16%,位居第三。

  大学生谈恋爱,更加希望能够找到人品端正和性格Nice的另一半。

  经济越发达恋爱比例越高

  北京、南京、广州、武汉大学生恋爱比例最高。

  经济发达地区,学生观念普遍较为开放,对恋爱的包容度也会更高。在抽样调查中,北京高校学生恋爱比例高达20%,居第一;

  南京高校学生恋爱比例为19%,居第二;广州高校学生恋爱比例为16%,居第三。

  经济的发达程度与当地高校学生恋爱的比例呈正相关关系。

  “身高”和“体重”直接影响恋爱次数

  “身高”和“体重”与大学期间的恋爱次数有密切的关系。

  身高在170CM-180CM的男生,恋爱次数最多,平均为5.8次;

  身高在160CM-170CM的女生,恋爱次数最多,平均为4.3次。

  体重为60KG-70KG的男生,恋爱次数最多,平均为5.2次;

  体重为40KG-50KG的女生,恋爱次数最多,平均为3.6次。

  校园恋爱过半情侣发生性关系

  大学生情侣发生性关系的比例达57%。由于大学生处于生理和心理的发育期,双方感情升华到一定程度,发生性关系被认为是正常事情。

  并且随着思想观念的进步,情侣发生婚前性行为也逐步为社会所接受。在发生性关系时,65%的情侣会采用避孕措施。

  这一方面说明大学生对于性抱着包容的心态,但另一方面也说明大学生十分严肃认真地对待性行为。

  毕业即分手,大步向前走

  61%的情侣毕业后选择分手。

  毕业之后,面临着工作地点不一致、前途规划的不契合,情侣双方普遍会将分手作为解决办法。

  但依旧有39%的情侣,在毕业后依旧坚持忠贞的爱情。

  毕业生普遍支持在校生谈恋爱

  83%的毕业生对在校生的恋爱表示支持。

  从学校走向社会,恋爱时会考虑许多现实因素,交往异性的范围会随之缩减,恋爱的成功率极低。

  “在美丽的校园,谈一场青春的恋爱,无关物质,无论家庭,只享受两个人的美好时光”是大多数毕业生对在校生情侣的美好祝愿。

  “四难”困扰大学生恋爱

  91%的大学生恋爱受“四难”困扰。

  “相遇难”,33%的大学生受限于自己狭小的社交圈子,难以遇见合适的另一半;

  “脱单难”,28%的大学生难以有机会在心仪的对象面前表露心声;

  “恋爱难”,19%的大学生不知道如何升级自己的恋爱关系;

  “维持难”,9%的大学生不懂得处理双方的关系,而导致双方矛盾激化或分手。

  当今,校园恋爱已经十分常见,能否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是大家都应该深思的问题。

  这样的身高搭配更容易成为CP

  女生----男生

  150cm~152cm----163cm~167cm

  153cm~155cm----165cm~168cm

  156cm~158cm----168cm~172cm

  159cm~160cm----170cm~174cm

  161cm~164cm----172cm~178cm

  165cm~166cm----175cm~180cm

  167cm~168cm----178cm~182cm

  169cm~170cm----180cm~184cm

  171cm~173cm----182cm~186cm

  174cm~175cm----184cm~188cm

  176cm~180cm----186cm~190cm

学生调查报告 篇2

  调 查 人: XXX

  调查时间 :200X年X月X日-X月X日

  调查方式: 网上调查、摘集资料

  调查结果 :

  1、大部分中学生(包括上过网的和未上过网的)喜欢上网。

  2、中学生上网的目的:

  (1)、中学生上网,查阅自己爱好的信息或玩游戏者较多,其次是聊天、娱乐、收发邮件、下载音像资料或图片,再次是查阅资料、做网页、查阅有关知识的信息、浏览新闻等等;

  (2)、大部分男生上网是为了玩游戏;多半女生上网是为了聊天;

  3、比较热门的网站 :

  搜狐、新浪等;

  4、中学生上网的时间:

  大部分中学生上网是在节假日,还有一部分是在放学后和同学一起上网;

  5、中学生上网的途径

  大部分中学生在家里上网,其次是去网吧或在同学、朋友家上网;

  6、(非中学生)是否支持中学生上网:

  支持者居多,反对者较少,大部分支持者的前提是“要正确对待,有限制地上网”。但很多中学生的家长反对或控制孩子上网。其反对原因大多是“上网耽误学习”及“上网容易受不良信息影响”;

  7、 网络对中学生的好处

  (1)、可以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

  (2)、因特网信息量大,信息交流速度快,中学生可以根据学习的需要,快速的查阅相关信息,并能及时了解世界新闻信息、科技动态,不受时空限制,这给中学生的生活、学习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3)、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中学生在网上与其他人交谈时,不受时空的限制,方便的与其他人交流看法、心得,可以把平时不便

  于说的话说出来。从某一方面来讲,教师、学生家长可以在网上更好的了解学生的意见、建议,以及思想情况;

  (4)、可以促进中学生的学业。在网上查阅信息非常方便,学生可以根据学习的需要,找到合适的学习资料,甚至是合适的老师。这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效率。

  8、网络对中学生的坏处

  (1)、容易上瘾。

  许多中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聊天室,不知不觉的出现了精神和身体上的病症,影响中学生的健康成长。

  (2)、容易受网上不良信息的影响。

  许多网站(包括许多著名的大网站)的页面甚至主页上,都有一些不健康的内容,中学生很容易受它们的影响。有一些中学生受网上暴力内容的影响,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3)、容易荒废学业。

  许多中学生自控能力不强,上网经常着了迷,晚上经常拖得很晚,不但影响了这一天的写作业和复习,还影响到第二天的学习。

  (4)、网吧问题。

  现在,网吧的数量日渐增多,且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非法的网吧。许多中学生在放学后、节假日和同学一起去网吧上网联机打游戏、聊天等等,,且上网时间很长。这不仅浪费钱财,而且在网吧里更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在调查过程中,许多接受调查的人都表示,很多网吧里电脑上的主页就是不良的网页。

  (5)、网上交友问题。

  许多中学生在网上都有网友。而网络毕竟是一个虚拟世界,网上许多人说的都是谎话,很容易是中学生说谎、受骗,甚至在这些人的“引导”下误入歧途。

  8、 网络对中学生心理的影响

  (1)、许多网络游戏都含有暴力的内容。很多中学生上网就是为了玩游戏,经常接触这些游戏,就有可能使一些中学生掺入恐怖、暴力、以强凌弱等等不好的思想,给中学生的心理造成了较大危害。

  (2)、在调查中发现,聊天室中,许多人几乎句句不离脏话,而且经常谈论一些不良的内容。许多中学生长期沉迷于聊天室,不可能不受其影响。

  (3)、在网上,一切事物都是虚拟的。一些中学生长期沉迷于网络的虚幻世界里,有的人就会逐渐形成孤僻、沉默、不善于于别人沟通等性格。

  分析:

  由调查可以看出:

  1、中学生上网主要还是处于好奇心和爱玩。

  2、中学生由于上网而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影响了学习;二是受到网上不良信息的影响。

  但是,调查表明,受到网络影响的中学生并不太多。一般中学生上网是出于好奇和网络信息量大且速度快。绝大部分中学生上网还是非常正经的。

  少数由于网络而出现问题的中学生,他们的问题一般是出在了“玩”上。网络吸引他们的不是知识,而是其他他们所看到的事物。中学生好奇心强、爱玩,自控能力又不太强,这使这些过于沉迷于网络的中学生在生活、学习,乃至思想上出了问题。而且,促成他们出现了问题的不只是在于他们本身,其根源问题是在于,现在针对中学生乃至青少年的网站实在太少。一般上网,如果不是有明确目的地搜索信息,充斥于中学生眼中的网络世界的,更多的还是过于成人化的东西。真正能让中学生感兴趣,并能牢牢吸引住他们的有益的专门网站寥寥无几。正因为如此,许多感到寂寞、无聊而上网的中学生,才会被吸引到网络游戏、聊天室中来,或是在无意的浏览中,被不良信息所影响。而且,玩游戏、聊天时都很容易上瘾,时间往往在不知不觉中过去,这样就使一些中学生的身体受到影响,还影响到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3、 一些中学生迷恋网吧的原因

  (1)、假期缺少能使中学生感兴趣的活动。

  (2)、缺少可以供中学生们娱乐、活动、放松的有益的免费活动场所。

  许多中学生的学习压力大,因此在节假日,都很想去外面放松一下。但现在正是缺少能真正让他们放松而且能在玩中学到知识的场所。而像科技馆等场所,虽然比较好,可是门票往往很贵,而且

  展品也很少更新,中学生不可能经常去。所以,正是这种“真空”使网吧得到了机会。而且网吧为了增加顾客,上网的价格不贵,还增加了许多能满足学生们“爱玩”性格的游戏,这更使中学生经常“光顾”网吧。

  (3)、对非法网吧的打击力度不够。许多非法网吧已转到了“地下”,这更使执法人员无法清除它们。

  针对问题的解决办法:

  1、中学生自己要加强自控能力,上网避免浏览不良信息,并要少玩游戏,安排好上网的时间,不要太长。

  2、老师和家长应该引导学生上网,不能盲目的“堵网”,而应该通过各种培训教育,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接触、了解并使用网络,并通过教育,提高学生的素质,重点培养他们的判别是非的能力,增强道德判断能力,使中学生能自动远离网上的不良信息,并能熟练的使用网络来为自己服务。

  3、应多多建立一些针对中学生的网站。

  这些网站不应该是说教式的,而应该是非常有趣味,能吸引住中学生,并能使中学生在“玩”中学到知识,受到教育。应该调查中学生更喜欢什么样的网站,更喜欢什么内容的网站,并将这些有益的内容加到这些针对中学生的网站中,使它们能真正贴近中学生,把他们从网络游戏、聊天室中吸引过来。

  可以在这些网站中加入一些论坛,是中学生能在其中畅所欲言,发表对网站,对老师、家长、学校的看法和建议,倾诉自己的想法和苦恼,这样就能用许多中学生都喜欢的方式,不但是中学生远离不良网站,还能更实际的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改进老师、家长的教育方法,改进网站的内容、效果。这样做往往是事半功倍。

  4、应该努力监督网络中网站的内容,净化网上环境,如果发现对中学生思想、行为有误导作用的网站,应该把它们清除。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5、针对网吧的问题,应该加强对非法网吧的监管力度,一发现非法的网吧,就要坚决清除。可以发动中学生“举报”非法网吧,给监察网吧提供便利。

  其实,只要全社会的人都来关注中学生上网,不久以后,网络必将成为中学生学习生活的一个必要工具。

学生调查报告 篇3

  一、 调查方法和内容

  针对大学生理财情况我们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西华大学各学院学生进行了随机调查,包括文科、理科、工科和艺术专业的在校本科生。本次发放问卷80份,收回68份,问卷有效率85%。调查文件采用单项选择方式来回答问题,主要包括当代大学生的月消费水平、消费来源、消费结构以及自己的理财观念和能力等几个方面。这些问卷内容从不同角度真实的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的理财观和消费观。

  二、调查数据分析

  具统计本次接受调查同学中男生占32人,女生占36人;而其中文科类占34人,理科类占11人;艺术类占4人,工科类占19人;大一、大二占45人,大三、大四占23人。

  调查结果显示:其中月消费在300元以下的没有;300-500元的18人,占27%;500-800元的44人,占65%:800元以上的6人,占8%。消费在300-500元的同学伙食费占不到1/2,在交际费和衣饰费等方面支出较多,生活相对宽松。500元以上的学生伙食比例降低,用于其他方面费用较多,部分有享乐主义观。在学习用品、书籍方面消费占100元以上的仅有15.7%。在回答“您有花钱记账的习惯吗”时,仅有28.5%的大学生回答“有”,64.8%的大学生回答“没有”。

  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大学生的主要经济来源还是家庭供给,占到被调查人数的63%,有18.2%的学生是家教、兼职或勤工俭学及贷款和奖(助)学金。

  某高校网站bbs上发表“一百两百贫困户,四百五百刚够用,千儿八百是扮酷,两三千是大户。”这的确是当今大学生消费的真实写照。

  三、调查结果

  消费结构不合理

  大学生的日常消费本应以生活费用和学习费用(购买学习资料和学习用品以及各种考证)为主。而伙食费又是重中之重,然而却出现“馒头就咸菜,省钱谈恋爱”,各种服饰、化妆品,数码产品消费成为日常消费大头。除此,通讯费和网络支出费用也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成为几乎每个大学生都不可缺少的日常消费。

  爱情是神圣的,但也需要强大的经济基础。一些男生为了爱一掷千金,甚至不惜负债。“馒头就咸菜,省钱谈恋爱”、“即使三天不吃饭,也得给买花送女友”已经成为一种信条,用时下流行的一句歌词可以形容为“恋爱大过天”。大学生恋爱支出主要在吃饭、零食、逛街、泡吧娱乐等方面,礼品消费是恋爱消费中绝对的“大头”,逢年过节(情人节、圣诞节等)或是俩人过生日及特殊的纪念日,恋人之间必要互送礼物,此项花费少则几十元,多则数百元,在恋爱消费中,支出较大的还有在校外租房居住,每月要支付150-200元。

  除此,消费也玩张扬个性。手机、笔记本电脑、mp3一样都不能少。假期回来,常常会发现班里很多同学换了新手机,有些班级大约一半同学拥有笔记本电脑,大部分同学有mp3。调查还发现,一些大学生过分追求时尚和名牌,且存在攀比心理。有些为了一款流行手机或者名牌衣物,情愿节衣缩食,不惜牺牲其它必要开支,甚至向别人借钱以满足欲望。在追求物质消费的同时,他们也强调人际交往消费,主要表现在恋爱及同学间应酬的支出。他们大多承认追求情感需要物质投入,经常难以理性把握适度消费原则。

学生调查报告 篇4

  当代大学生该如何去学习?换句话说,即如何正确的去对待课本的理论知识及对能力的培养与应用能力,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是我们学校开展学风建设的基本依据。我部通过对本校部分学生的调查,发现在校学生在学习上存在着动机多样而不务实与勤奋不够、学习内容僵化与学习价值取向实用等诸多问题。因此,我认为要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促进同学们的学习状况,促进他们在学业上取得更大的进步。

  一、调查对象和方法:

  1、对象按院系及专业抽取学生100人,其中大一60人,大二40人。

  2、方法和基本情况:我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题,利用课余时间让同学们在寝室或教室接受调查,实行不记名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学习目的、学习意义、学习策略与方法、课余生活安排、未来就业等方面。

  二、调查数据及分析:

  本次调查通过对本校的男女比例为42%:58%

  内容:

  1、您的学习目的是()

  A为了更深的学习B为顺利的获得文凭C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为实现人生理想做准备D没想过

  2、您认为学习有意义吗()

  A深远意义B无所谓C没意思D没想过

  3、有人说活着就是为了学习,学习为了更好的活着。您同意吗()

  A同意B不同意C说不准D没想过

  4、如果在学习中遇到问题,您会()

  A求助同学B求助老师C求助网络D去图书馆查阅

  5、在学校里您上自习情况()

  A有时上B经常上C偶尔上D一般不上

  6、您经常去图书馆吗()

  A有时去B经常去C偶尔去D一般不去

  7、您的上课情况()

  A经常不去上课B偶尔不去上课C喜欢的课去D去上课,但经常迟到

  8、您觉得自己在课上的表现()

  A经常很积极B喜欢的课很积极C不怎么表现自己D不会积极表现

  9、上课时您会采取哪种记笔记的方式()

  A不停地记笔记,课后复习B认真听课,偶尔记笔记C不记笔记,只看自己的书D不记笔记,但认真听课

  10、您的个人主动性如何()

  A主动完成学习任务B主动寻找学习任务C能够完成学习任务D不得不完成学习任务

  11、您对现在的专业()

  A充满信心B没有信心C还不了解D比较失望

  12、您对现在的任课老师()

  A都非常满意B大多数满意C非常失望D不知道

  13、您是否制订了学习计划()

  A制定了,并在认真的执行B制订了,但不经常的坚持C依据课程学习D没有学习计划

  14、您觉得大学的学习重要吗()

  A非常重要B重要C一般D不是特别的重要

  15、有人说学习不是为了考试,考试为了更好的学习,您同意吗()

  A完全赞同B无所谓C不同意D不知道

  16、您现在的学习成绩()

  A优秀B中等偏上C中等偏下D较差

  17、对所要求的学科学习情况()

  A努力学好B正在努力C还没有进入状态D混一天算一天

  18、在学习上您会坚持自己的观点吗()

  A经常会B偶尔会C很少会D偶尔会

  19、您会在自己的一个阶段的学习后进行总结吗()

  A经常会B偶尔会C很少会D从不

  20、您会不控制时间的在网吧等娱乐场所玩很久吗()

  A经常会B偶尔会C很少会D从不

  21、您的家长会给您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吗()

  A经常会B偶尔会C很少会D从不

  22、通过自己在大学学习的经历,谈谈对大学的感受,您觉得应不应该上大学,为什么?

  通过问卷调查表明两方面对大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

  (一)内因:

  1、学习有积极正确态度的同学占少部分,多数同学的学习态度及目标上存在问题。偏科及目标不明确的同学占大多数,要提高学生的成绩还得从偏科方面和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入手。如何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是老师应该重点考虑的问题。要具体了解到哪个同学哪科不好,哪科老师就应重点关注、帮教使其改变态度树立正确的发展方向,建立信心,成绩的提高是必然的结果。

  2、为学习没意思、无法专心致志、没有学习目标的占比例较高。这些同学的心理健康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问题。可能有空虚,学习目标不明确、自我评价过低和认知等方面的心理问题。

  3、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是逐年加大的,所学专业知识在今后岗位上如何应用不了解,专业不对口就业以及自主择业使得“读大学无用论”思想盛行,很多对未来渺茫的学生就放弃了认真学习的想法,更希望多的去获得一些似乎更实际的东西。

  (二)外因:

  1、社会因素:(1)受社会“黄色文化”的影响及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2)受校外玩乐场所如网吧等的影响;(3)受一些知识群体如教师等的生活仍较清贫,待遇较低的影响。使中学生学习分心,热衷于玩乐场所。或认为学习也没有什么多大的作用。据调查,大约有12%的学生的厌学现象是由社会因素造成的。

  2、家庭因素:父母不管教或不善于管教,强制或逼迫子女学习,而造成子女的逆反心理;过分地宠爱子女,使其滋长了依赖性和懒惰性;家庭关系不和或家庭破裂,也都会给子女带来影响,从而影响学习。

  3、学校因素:学校的教育方式不当,如学校只重视升学率,使学生身心负担过重等。另一方面是教师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式不当,如搞题海战术。课堂枯燥无味等。当然,师生关系的好坏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

  三、解决对策与思考:

  客观的说,我校“大学生学习态度调查问卷”进行的相关抽样调查仅仅局限在文传系的部分同学,不是全面的,但是却可以给我们很深的启迪。因为高校大学生都处在生理、心理发展和成熟的关键阶段,面对的专业、兴趣和方向、个人能力等方面虽然不同,但大家仍然在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学习目标上具有一致性,是具有“同质性”的社会群体。对当前大学生的培养和教育,对“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高校德育工作起到积极的作用。

  1、发挥高校引导学生学习正确态度的作用

  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就必须改变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教师需以非常敬重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需要彻底改变过去“我是教育者,你是被教育者;我是知识的传授者,你是接受者”那种高高在上,盛气凌人的传统观念,真正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合作伙伴,引导学生一起去探究它们那些未知的领域。教师应运用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方式。实行民主教学,变我讲你听,我说你服的单一的灌输式教学为表演、演讲、讨论、竞赛等和多媒体的现代教学来激活课堂;要多检查、指导厌学学生的作业;布置作业应适度、新颖,体现能力培养,杜绝“题海战术”;上课的语言要生动形象、幽默风趣、富有情感,教态要得体等。所以,要鼓励高校教师成为学生学习、工作和生活上的导师,推动学生成长为新世界的学习型人才。

  2、了解大学生活学习特点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大学生活的重要特点表现在:生活上要自理,管理上要自治,思想上要自我教育,学习上要求高度自觉。尤其是在学习的内容、方法和要求上比起中学的学习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要想真正学到知识和本领,除了继续发扬勤奋刻苦的学习精神外,还要适应大学的教学规律,掌握大学的学习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大学的学习既要求掌握比较深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还要求重视各种能力的培养。大学教育还具有极明显的职业定向性,要求大学生在书本知识之外,还要培养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要特别注意自学能力的培养,学会独立地支配学习时间,自觉地学习。还要注意思维、创造、组织、管理等能力的培养,为将来适应社会生活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这里我们还要强调一点,良好学习态度的形成应当从进大学校园的第一天开始培养。

  3、提高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大学教育的内容是既传授基础知识,又传授专业知识,教育的专业性很强,还要介绍本专业、本行业最新的前沿知识和技术发展状况。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比中学要大为扩展。课堂教学往往是提纲掣领式的,教师在课堂上只讲难点、疑点、重点或者是教师最有心得的一部分,其余部分就要由学生自己去攻读、理解、掌握。大学学习的特点是依赖性减少,代之以主动自觉地学习,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因此,良好的学习态度必须从培养和提高自学能力做起。提高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使大学生转变观念、走向自主的关键一步。

  4、尽快适应专业性与综合性的结合

  大学教育具有明显的专业性特点。从报考大学的那一刻起,专业方向的选择就提到了考生面前,被录取上大学,专业方向就已经确定了。三年大学学习的内容都是围绕着这一大方向来安排的。一般来讲,专业对口是相对的,不可能达到专业完全对口,这样,在大学期间除了要学好专业知识外,还应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和爱好,选修或自学其他课程,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为毕业后更好地适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减少就业压力对大学生学习态度的消极影响。

  5、全面发展和注重能力培养

  德、智、体全面发展是我国教育方针对学生提出的基本要求。全面发展的要求是以马克思对未来社会关于人才全面发展的学说为依据,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对人才的需要所提出的。我国教育历来都强调德才兼备。二者互相促进、相互制约,缺一不可。能力的培养是现代社会对大学教育提出的一个重大任务。知识再多,不会运用,也只能是一个知识库,"书呆子"。由于一些大学生存在高分低能的现象,使得大学生的能力的培养成为高等教育中十分重要的问题。我们谈及的学习,不再是狭义的课堂学习,更多的应该是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知识储备的综合能力的学习,只有将全面发展的观念深入贯彻到每个学生的头脑里,才能够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

  6、严格要求自己,增强自控能力。

  端正自己的学习目的和动机。正确的学习目的和良好的学习动机,能激发爱国热情,在学习上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强烈的责任感,有发奋进取的欲望。

  7、家庭树立榜样

  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至关重要,家长可以与孩子分析社会压力及就业前景,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发展方向。

  有关部门要加大整治电子游戏室、网吧、书刊、音像制品等的力度。为青少年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8、加大对不良因素的整治

  学校应联合有关部门,与有关部门一起加大整治电子游戏室、网吧、书刊、音像制品等的力度。为当代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

  四、总结:

  综上所述,当前中学生厌学现象的成因是错综复杂的,解决厌学现象问题的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相互渗透的,需要我们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合理选择或综合运用,需要学生自身的努力,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多管齐下,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好的学习态度及学习目标,是指能够被老师和大多数人认可,找到适合自己学习的,能学习有成效的学习行为是大家的一致目标。大学生应该陶冶情操,形成完美独立的人格,应该不断改进学习方法、端正态度,树立目标,刻苦学习知识,厚积薄发,努力成长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全面人才!

学生调查报告 篇5

  随着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旅游消费变得越来越热,出外旅游已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在旅游群体当中,大学生是整个旅游市场的一个重要而又独立的组成部分。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具有一定的经济独立能力和自我生活能力,有相对宽松的时间,具有更多的冒险精神和追梦遐想,这些促成了大学生旅游热。因此,大学生作为一支旅游生力军的地位确实不容忽视。当今全国高校数量已达20xx多所,在校生人数超过20xx万人,可见中国的大学生旅游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同时,国内的旅行社达1.6万个,竞争非常激烈。但是大学生旅游却很少选择旅行社这条途径,是大学生的原因还是旅行社的原因呢?另一方面,旅行社对于大学生市场的潜力不是很明了。鉴于这两点,对当今大学生旅游的调查就显得是有必要的。

  通过对部分地区、部分城市的调查,得出了一些数据和建议,谨供参考。本次调查采取抽样调查方式,通过调查,现就江西省南昌市的几所高校进行了调查得出了写建议。

  一、大学生旅游的意向

  在旅游意向上,有接近95%的大学生表示非常喜欢旅游,另外5%的大学生表示一般喜欢。但来自城市和农村的学生却有明显的差异,几乎100%来自城市的学生有旅游意向,而只有接近85%来自农村的学生非常旅游。引起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由来自城市与农村的学生的经济条件的差异造成的。对旅游没感觉的大学生有66%主要是没有钱,其中来自农村的学生占74%。

  去旅游的目的是欣赏景观、增长见识(62%)和休闲散心(21%),另外找同学、熟人玩接近16%,而纯粹娱乐性质上的游玩、观光不大受大学生的欢迎。

  同时,调查也显示80%以上的大学生认为影响出游最重要的是金钱,15%左右的大学生认为时间是影响他们出游的重要因素,而5%左右的大学生认为伙伴、宣传地、朋友意见影响他们。

  在调查中还发现,由于不同学校的大学生专业的差异,有些同学是出于专业的目的而选择去哪里旅行,例如旅游管理专业,勘探专业的大学生,他们由于学习目的而选择旅游。

  以上调查结果显示由于大学生受到来自学校、家庭、社会的压力,故对旅游的喜爱不同。但大部分人喜欢旅游是来欣赏景观、增长见识,同时金钱是影响着多数大学生出游的主要因素。

  二、大学生旅游的消费方式

  在选择旅游消费方式上,更多的大学生选择自助游,约占51%;其次是选择个人游的,占21%;而只有28%的大学生选择跟旅游团。

  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有较强的独立自主意识。在选择自助游和个人游的学生中,高年级明显多于低年级,这可能是高年级有更多的社会知识和经验;来自城市的学生明显多于来自农村的学生,这可能与学生的个性有关。

  三、大学生旅游的方式

  在调查中,大学生以往出游时,出游方式选择与同学结伴而游的(约52%)占大多数,与男(女)友一起的约占21%,数字表明大学生大多数喜欢跟同年龄段的人一起外出旅游,而与家人一起(约6%)和独自一人出游(约21%)也占一定比例。在旅伴的选择上,部分人选择跟男(女)友一起去旅游,这可能是大学生旅游的一大特点。大学生正处于感情萌发的时期,与情侣同游一方面可以体验生活,增加旅游乐趣,共同解决旅途中的困难,另一方面又可以促进双方的了解,培养共同兴趣、增加双方的感情。相反,选择与父母亲人同游的人很少,只占6%,这也表明大学生自主独立的意识在不断增强。

  大学生选择旅游地点的因素,以及个人消费水平的差异,旅途距离长短,个人爱好等等原因,影响大学生选择了不同的出行方式。

  四、大学生旅游的消费状况

  在以往外出旅游的花费上,游览、门票占其主要,占总数的约67%,其次是吃的,约占14%,交通约占19%。而对旅游地的风味小吃上,感觉一般约占33%,喜欢约占46%。而特别喜欢仅约占13%。由此可见,当地的风味小吃没有将其特色表现出来,就深入了解,许多大学生对在没有品尝时给予的期望值偏高,而真正品尝之后,其期望值大打折扣,毕竟青年人对新鲜事物在感官上都会给予很高的评价,而一旦去体验之后,没有其想象的好时,将会大所失望,这也许是其感觉对其旅游地的风味小吃上感觉一般的比例占较高的原因。在住宿上,一般学生(约53%)选择30元左右(人/每晚),可见,大学生旅游消费的要求体现了节约原则,这可能表明现代的大学生保持着俭朴节约的优良传统,也有可能是大学生的旅游费用大部分还是处于家庭资助。因为有80%左右大学生的生活费是来自家庭资助的。

  五、大学生对旅行社的满意程度

  从调查显示的结果看,大学生对随团旅游的评价的确不高,约75%左右的大学生对旅行社不满意。导致大学生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导游未尽职责”和旅行社“降低等级标准”。这两项的比例分别约达到34%和28%。其次是“擅自变更行程安排” 约占23%,和“配套设施不完善” 约占15%。

  在整个旅游过程中,游客与旅行社的接触更多的在出游前期的报名环节。而在旅行途中,导游则很大成分上充当了旅行社的代表。游客对旅行社服务的不满意在得不到导游的妥善处理后,则很容易转化成对导游的不满。

  六、大学生旅游市场的前景

  根据学生旅游市场的现状以及学生特点,结合旅游电子商务的可重复消费的特性,完全可以将两者结合,为旅游电子商务企业的现在和未来创造利润。因为,大学生群体对于旅游电子商务网站的贡献,不仅是现实的,而且在未来还会产生更大的回报。

  1、大学生是现实的目标客户

  今日的大学生,不再是原来“穷学生”的概念,奖学金、勤工助学、社会兼职、家教等一系列的社会活动,已经提高了大学生的消费能力,大量的旅游产品,在大学生的消费能力之内,旅游电子商务相对于大学生的营销,本身就能收到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

  2、大学生毕业后成为消费主体

  大学生群体是社会中相对素质较高,对网络知识较多,使用电子商务的障碍较少的群体,几年之后当他们步入社会,将会成为旅游电子商务的主力军之一,并对周边人群形成带动。旅游电子商务网站与其等到他们毕业之后再考虑如何营销,倒不如在他们相对较为集中、营销成本较低的时候开始,为未来打下良好的基础。

  3、大学生是将来旅游项目的经办人

  今日的大学生几年后都要走向各个工作岗位,从基层做起的他们之中,将会有办公室文员、董事长秘书、人力资源部的主管等等。本单位的旅游事项,他们虽然没有决策权,但都会成为经办人,是否使用电子商务网站,使用哪一家的服务,选择权在他们手中。能否在将来形成更稳固的群体,就要在现在让他们加深对服务的认知与体验,固化他们的使用习惯。

  大学生市场的开拓,对于旅游电子商务而言,意味着现在和未来,即学生对于旅游电子商务而言,不仅是马上能够创造利益,更是旅游电子商务未来的主力军,因此做好学生市场,对于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不可估量。

  七、建议与结论:

  如何才能抓住大学生旅游市场?

  1、提升附加值,形成大学生旅游的新模式

  目前在大学生旅游人群中,结伴自助游、班级集体旅游、同学居住地互访旅游,三种形式占了绝大部分比例。大学生喜欢运用身边的资源,运用电子商务的比例很少。主要原因,在于电子商务离他们很远,没有合理的引导,没有体验的机会。

  在此方面,就需要网站针对学生群体,提升服务的附加值。要在目前的观光游、休闲游之外,提出“大学生体验旅游”的概念,如社团主题活动与旅游的结合、校际交友与旅游的结合、假期社会实践与旅游的结合、对热点就业城市的考察与旅游的结合等,以此为切入点,亮出独有的模式,吸引大学生群体的试用与体验,从而形成使用电子商务的新习惯。

  2、设计针对大学生的旅游产品

  对于学生市场而言,设计恰当的产品是非常重要的。比如旅游电子商务中最占重头的机票和酒店,就能组合出针对大学生市场的产品。针对学生经济状况,酒店最好是以青年旅馆为代表的廉价旅馆;机票是红眼航班或冷僻时间段;目的地的选择不要考虑常规的旅游线路;增加班级、支部或社团为单位的团购产品等。

  3、推出大学校园营销活动

  旅游网站应该走近校园,通过线下活动,聚焦学生的课余生活,形成精确传播、深度传播,完成自身的营销推广,例如高校旅游线路设计大赛、大学生最喜欢的十大景区评选、校园旅游大使选秀、高校足球嘉年华等活动,都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生调查报告 篇6

  当今我国的大学生越来越多,大学的毕业证、学位证已经不再是找工作的有利条件。各种各样的证书成为企业衡量人才的标准,也成为当今在校大学生所热切追求的!随着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大学校园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考证狂潮。根据网上信息披露,考证板块的点击率一直居高不下。“这学期报什么班,考什么证”也是在校大学生讨论最多的话题。面对校内外种类繁多的各类培训和高薪诱惑,以及当今社会严峻的就业压力,一些大学生感到无所适从或只知道盲目跟风。为了更好的了解大学生对考证的态度看法、目的及其意义,笔者就湖南商学院在校大学生为例,于20xx年4月20日至25日期间以网上调查问卷的方式,特做了关于大学生考证问题的调查。此次调查网页浏览170次,填写125份,有效率为75%。现将调查及分析结果陈列如下:

  一、 现象分析 通过调查发现,由于学校英语四级等证书与学位证书挂钩,英语这种高校里考通用型(必考型)证书也就成为了众多大学生奋斗、追逐的目标,英语等级考试报考率高达95%以上。近几年来随着就业竞争的日益激烈,更是促使了绝大部分高校的学生都对各种资格证的考试跃跃欲试,单就会计从业资格证来说,其追逐者几乎遍布各个专业。而此次调查的部分具体数据笔者用图表显示如下:

  a.大学生考证热的原因

  b.对曾经考过(或准备考) 的证书统计

  c.认为用人单位在招聘时会注重应聘者的哪些方面(可多选)

  d.认为证书与能力关系

  二、 原因分析

  1.国家、高校政策导向的结果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要求在全社会实行学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这说明,学历、学位证书不再是就业的惟一通行证,还要有相关的职业资格证才行。几年来,国家逐步放宽了报考者的资格,从限制在校大学生考试,放宽到不少行业允许在校大学生考试,这个发展趋势,为大学生考证提供政策保障。现在高校流行的证书与学位证书的捆绑,没有证书就不能毕业,也是造成考某些证高温不降的主要原因。

  2.就业压力与就业形式所迫

  据统计,20xx年应届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估计为650—700万人次,加上20xx届300多万没有找到工作的毕业生,在20xx年大学生就业年度,涌入市场的大学毕业生人数将达到史无前例的千万人。社会就业竞争压力迫使大学生不得不想办法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在用人单位不了解自己的情况下,证书成为大学生证明自身能力强弱的重要标杆。

  3.考生带有一定的盲目性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考证已对个体形成了一种心理压力,它在大学生对就业压力的反应中形成,影响个体的考证行为;内在压力多源于个体自身的发展需要、成就动机、抱负水平等。面对较大压力时过度的紧张和焦虑,使他们在面对问题时不能理智的思考、推理,以致作出错误的决策。盲目跟风,当大家流行考某个证时,不管需要否,有用否,片面地去追求一纸证书,根本就不会把认证考试和自己的特长以及所学专业结合起来。他们往往会参加一些“考证速成班”,通过死记硬背的突击方法来获取一张可能对能力的提高毫无助益的证书。重视拥有,轻视运用 。部分学生追求证书数量,而不是证书质量和自身能力的提高。他们认为证书越多越好,越能彰显自己的能力,当做是一种骄傲,而且多个证书多条路,以备无患。

  三、建议:理性面对“考证热”

  大学生的考证热,从侧面也说明了大学生在积极地为今后的就业和发展做准备,“考证”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然而我们在考证时又都会思考:到底有没有必要考这个证呢?证有没有必要多考点有备无患呢?我们都会有点迷茫,因此当代大学生要怎样看待考证热的现象?怎样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对考证有一个客观正确的认识怎样让大学生的考证更加有据可依,使同学们能力得到提高,视野得到扩展,又能避免时间和金钱的浪费呢?这些都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来解决。

  1.对于大学生而言,自己对自己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理性地选择有利于职业生涯发展的考证课程,避开考证的三大误区:

  (1)多多益善。很多大学生认为证书多多益善,能为自己在求职中增加砝码。但拿着很多证书,有时反而被用人单位以其学习精力分散、职业定位不清晰等理由拒绝录用。因此,证书并非越多越好,大学生考证应结合自己的专业和职业目标,不应盲目考证。

  (2)越热越好。不少大学生喜欢报考热门证书,认为热门证书含金量高。其实,有些热门证书只是阶段性流行。考证前,一定要对证书的发放机构、考试内容、证书市场口碑、证书有效期限等方面有所了解,理性判断,不要盲目跟风。

  (3)“证书”等同于“入场券”。拿到名牌证书,确实能证明持证者在某一方面具有一定的知识和能力,对其就业有积极作用。但随着持证人数不断激增,以及企业用人观念的转变,名牌证书的作用有所减弱,不再被作为录用员工的决定性因素。如今,企业在选拔人才时会运用各种方式,测试应聘者的真实水平。因此,大学生不能把宝全押在考证上,而应注意全面提升自身的实际能力。

  2.学校要加强对大学生考证的引导工作。为了避免大学生考证的盲目性,真正让在校大学生全面提高自己的实力,提高就业率,学校应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鼓励、支持并正确引导在校大学生考证。

  (1)发挥学校教育资源集中的优势。要营造氛围,搭建平台,在对学生进行扎实的基础和专业课教育的同时,要组织精干的教学力量,开设以考取职业资格证有关的辅导和讲座,让学生从实际操作层面进一步熟悉考试内容,为学生考证创造条件。

学生调查报告 篇7

  高校扩招的政策使大学生的人数飙涨,同时也对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形势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就业难早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毕业就失业”似乎也已经成为大学生的普遍心理。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有关大学生就业形势的调查报告,欢迎阅读!

  对每个大学生来说,及早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对决定自己的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和测定,确定奋斗目标,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中处于不败之地,针对这一社会现象,我们展开了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问卷。

  调查对象:

  调查者都是在校大学生,其中专科学校的学生占64%。

  专业有:

  传媒(新闻、文秘)

  语言类(商务英语、应用英语、日语、德语)

  经济类(国际贸易、市场营销、电子商务、信息管理、会计)

  设计类(建筑设计、动画设计)

  技术类(计算机科学技术、园林工程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

  管理类(旅游管理、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社会工作

  调查形式:

  调查问卷共104份,回收有效问卷100份,回收率高达96%,调查文件采用单项选择,不定项选择和主观题三种方式来设计问卷。

  调查数据分析:

  高校毕业生是人才市场上非常重要的人力资源,近年,随着高校大规模的扩招,在校大学生人数急剧上升,毕业生人数也逐年增加,随之而来的就是毕业生就业问题。而事实上,在毕业生和企业之间缺少有效的沟通渠道,企业的用人标准、企业人才的选择条件没有在有效的时间的传递给大学生,大学生的培养缺乏市场导向,这使大学生就业时缺乏足够信息,从而产生就业盲目性。

  调查目的:

  主要了解在校大学生就业期望,自身素质的评价,学校就业指导,对就业形势的看法,旨在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对大学生的影响;通过对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的调查,更好地调节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的供需关系。为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发展作一个新的描述;帮助大学生尽快认识自我,学校为学生提供就业引导,使学生能谋取理想职业。为同学们在今后的求职就业过程中提供参考。

  调查结论及建议:

  一.大学生对就业前景的关注的比较少

  在调查中了解到,大学生对就业信息的关注还是比较少的,只有24%的同学表示一直在关注就业信息,而71%的同学只是偶尔关注,在看到时留意下。而对就业情景的关注程度,直接影响了对为所选职业所做的准备程度和将来职业所带来的成就高低。同学们大都表示对未来的工作有担心,但在实际生活中却缺少了这种基本的努力。典型的眼高手低表现。

  二.大学生个人能力存在缺陷,自我认识不足

  自我认识包括个人的兴趣与特长、个人的性格与价值观、个人所选定的目标与需求、个人的情商、个人的工作经验、个人的学历与能力、个人的生理情况等个方面,是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对部分用人单位的了解,发现社会所需要的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综合素质应该包括思想健康和道德、自律、讲诚信,善于协调、容易与他人合作的品格,以及具备过硬的专业技术知识和基本的法律法规知识。

  调查显示,有60%的大学生认为造成就业难的状况,除了社会压力大,企业用人少的因素外,主要问题还是在于自身的工作经验的缺乏,缺少实战经验是致命的因素。目前大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力缺失,突出表现为相对缺乏社会实际工作经验,缺乏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缺乏艰苦创业精神,在与人合作与沟通方面存在着障碍,在调查中发现,有57%的同学认为自我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关系是自己在求职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难题。

  职业生涯目标是指可预想到的、有一定实现可能的目标。而职业目标的选择并无定式可言,关键是要依据自我实际,这就要求我们要对自己有所了解。通过个人分析认识自己,估计自己的能力,确认自己的性格,发现自己的兴趣,明确自己的优势,衡量自己的差距,并以此来开发自己塑造自己,使自己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然而调查表明,大部分大学生对自己的能力、兴趣、职业倾向都缺乏深度了解,自然对职业生涯目标是模糊的。

  三.大学生的就业观念,职业期望状况

  影响职业期望因素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声望地位稳定性因素(地理位置与单位性质、社会经济因素),内在价值因素(是否能发挥自己的才能、自己的理想),外在价值因素(家庭的经济条件、薪水和福利、)。在调查中,被调查者薪酬和福利、地理位置、单位性质、自己的理想、家庭的经济条件、父母的决定、社会经济因素、是否能发挥自己的才能,按自身在选择工作时所起作用从大到小排序。其中在职业选择中考虑的首要因素的选择情况,薪酬和福利、地理位置、单位性质和父母的决定为同学们所所首先考虑下的,接下来是自己的理想、是否能发挥自己的才能、家庭的经济条件、社会经济因素,男女生没有显著的差异。

  据调查发现,以往的学生对自己就业后工作的要求,无论是单位性质反面还是薪资方面,要求都比较高,但现在的就业形势似乎不允许初出茅庐的学生有挑工作的机会了,大学生们的要求也降低了很多,大部分同学都表示可以接受“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对于以后将从事非专业的工作,有61%的同学都表示可以接受,看招聘单位给出的工资待遇和发展前景,但在就业公司选择时,有58%的同学希望可以再外资企业和政府部门工作,对那些民资企业只有极少部分的同学表示会考虑,这也是大学生好高骛远的表现,似乎也有点不切实际。

  几点意见:

  (1)学校要切实做好学生的就业工作,尽快完善就业指导体系

  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的工作同等重要。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属于就业匹配的促进措施。其核心在解决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通过向大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接受职业指导,帮助他们进行有效的职业决策。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高等院校应通过改革传统的管理体制,逐步形成和建立一支高素质和职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服务和就业帮助。具体措施包括建立大学生就业信息系统,并与全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联网,形成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建立职业指导机构,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估、职业开发以及制定工作寻找战略,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信息与指导服务。建立职业指导课程,列入学校教育课程内容和教学计划,实施在校学生的就业指导与实习政策等等。

  (2)大学生要转变就业观念

  首先大学毕业生要认清就业形势,转变就业观念。当前全社会就业形势比较严峻,除了表现在就业需求与劳动力供给的矛盾外,城镇和农村就业问题同时出现,新生劳动力就业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相互交织,这为大学生就业增加了困难。因此大学生要消除“眼高手低、有业不就”的思想,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和正确的就业观,调整自己过高的、不切实际的想法,到基层去谋求发展,到艰苦的地方去创业。其次转变到灵活就业,先就业、后择业的动态就业上来,转变到行行出状元,“干一行、爱一行、干好一行”的敬业观念上来。最后认清自身的素质和条件,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不盲目攀比,寻找与自身条件相适应的、适合于自己的用人单位。毕业生应当给自己做出一个正确的评价,自我评价要全面、客观,既要看到长处的一面,又要看到短处的一面,既要对某一方面的特殊素质进行具体的评价,又要对其他各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既要考虑全面的整体因素,又要考虑到其中占主导地位的重点因素。

  (三)大学生要提高自身的能力,在校期间也可以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如学校安排的社会实践,社团的下乡活动、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招聘会,也可以在不影响自己学业的前提下去找一份兼职,提前适应社会生活,了解现在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积累一些社会经验,丰富自己的阅历。这些都是将来找工作的资本。

学生调查报告 篇8

  调查目的:

  主要了解在校大学生就业期望,自身素质的评价,学校就业指导,对就业形势的看法,旨在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对大学生的影响;通过对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的调查,更好地调节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的供需关系;为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发展作一个新的描述;帮助大学生尽快认识自我,学校为学生提供就业引导,使学生能谋取理想职业。为同学们在今后的求职就业过程中提供参考。

  调查结论及建议:

  一.大学生对就业前景的关注的比较少

  在调查中了解到,大学生对就业信息的关注还是比较少的,只有24%的同学表示一直在关注就业信息,而71%的同学只是偶尔关注,在看到时留意下。而对就业情景的关注程度,直接影响了对为所选职业所做的准备程度和将来职业所带来的成就高低。同学们大都表示对未来的工作有担心,但在实际生活中却缺少了这种基本的努力。典型的眼高手低表现。

  总结照成这方面的原因:1.因为学生现在仍在安逸,舒适的校园中生活,对激烈的社会生活没有足够的了解。在经济上仍依赖父母,忘却了就业压力带来的紧张感,每天仍是如中学生活,上课、下课,对就业缺乏了准确的了解和认识。2.学校提供的就业指导不到位。同学们表示,虽然学校开设了就业指导课,但只是泛泛的讲些大道理,缺少了实际的操作能力。

  二.大学生个人能力存在缺陷,自我认识不足

  自我认识包括个人的兴趣与特长、个人的性格与价值观、个人所选定的目标与需求、个人的情商、个人的工作经验、个人的学历与能力、个人的生理情况等个方面,是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对部分用人单位的了解,发现社会所需要的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综合素质应该包括思想健康和道德、自律、讲诚信,善于协调、容易与他人合作的品格,以及具备过硬的专业技术知识和基本的法律法规知识。

  调查显示,有60%的大学生认为造成就业难的状况,除了社会压力大,企业用人少的因素外,主要问题还是在于自身的工作经验的缺乏,缺少实战经验是致命的因素。目前大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力缺失,突出表现为相对缺乏社会实际工作经验,缺乏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缺乏艰苦创业精神,在与人合作与沟通方面存在着障碍。在调查中发现,有57%的同学认为自我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关系是自己在求职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难题。

  职业生涯目标是指可预想到的、有一定实现可能的目标。而职业目标的选择并无定式可言,关键是要依据自我实际,这就要求我们要对自己有所了解。通过个人分析认识自己,估计自己的能力,确认自己的性格,发现自己的兴趣,明确自己的优势,衡量自己的差距,并以此来开发自己塑造自己,使自己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然而调查表明,大部分大学生对自己的能力、兴趣、职业倾向都缺乏深度了解,自然对职业生涯目标是模糊的。

  三.大学生的就业观念,职业期望状况

  影响职业期望因素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声望地位稳定性因素(地理位置与单位性质、社会经济因素),内在价值因素(是否能发挥自己的才能、自己的理想),外在价值因素(家庭的经济条件、薪水和福利、)。在调查中,被调查者薪酬和福利、地理位置、单位性质、自己的理想、家庭的经济条件、父母的决定、社会经济因素、是否能发挥自己的才能,按自身在选择工作时所起作用从大到小排序。其中在职业选择中考虑的首要因素的选择情况,薪酬和福利、地理位置、单位性质和父母的决定为同学们所所首先考虑下的,接下来是自己的理想、是否能发挥自己的才能、家庭的经济条件、社会经济因素,男女生没有显著的差异。

  据调查发现,以往的学生对自己就业后工作的要求,无论是单位性质反面还是薪资方面,要求都比较高,但现在的就业形势似乎不允许初出茅庐的学生有挑工作的机会了,大学生们的要求也降低了很多,大部分同学都表示可以接受“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对于以后将从事非专业的工作,有61%的同学都表示可以接受,看招聘单位给出的工资待遇和发展前景。但在就业公司选择时,有58%的同学希望可以再外资企业和政府部门工作,对那些民资企业只有极少部分的同学表示会考虑,这也是大学生好高骛远的表现,似乎也有点不切实际。

  几点意见:

  从调查显示目前大学生对就业的态度表现为:1.对就业形势的关注度比较少。2.个人能力存在缺陷,自我认识不足,缺少实战经验是致命因素,没有准确的目标3.大学生的职业期望还是比较高。

  (1) 学校要切实做好学生的就业工作, 尽快完善就业指导体系

  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的工作同等重要。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属于就业匹配的促进措施。其核心在解决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通过向大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接受职业指导, 帮助他们进行有效的职业决策。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高等院校应通过改革传统的管理体制,逐步形成和建立一支高素质和职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 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服务和就业帮助。具体措施包括建立大学生就业信息系统, 并与全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联网,形成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建立职业指导机构,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估、职业开发以及制定工作寻找战略,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信息与指导服务;建立职业指导课程,列入学校教育课程内容和教学计划,实施在校学生的就业指导与实习政策等等。

  (2) 大学生要转变就业观念

  首先大学毕业生要认清就业形势,转变就业观念。当前全社会就业形势比较严峻,除了表现在就业需求与劳动力供给的矛盾外,城镇和农村就业问题同时出现,新生劳动力就业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相互交织,这为大学生就业增加了困难。因此大学生要消除“眼高手低、有业不就”的思想,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和正确的就业观。调整自己过高的、不切实际的想法,到基层去谋求发展,到艰苦的地方去创业。其次转变到灵活就业,先就业、后择业的动态就业上来,转变到行行出状元,“干一行、爱一行、干好一行”的敬业观念上来。最后认清自身的素质和条件,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不盲目攀比,寻找与自身条件相适应的、适合于自己的用人单位。毕业生应当给自己做出一个正确的评价,自我评价要全面、客观,既要看到长处的一面,又要看到短处的一面,既要对某一方面的特殊素质进行具体的评价,又要对其他各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既要考虑全面的整体因素,又要考虑到其中占主导地位的重点因素。

  (三)大学生要提高自身的能力,在校期间也可以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如学校安排的社会实践,社团的下乡活动、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招聘会,也可以在不影响自己学业的前提下去找一份兼职,提前适应社会生活,了解现在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积累一些社会经验,丰富自己的阅历。这些都是将来找工作的资本。

【【精华】学生调查报告范文集锦八篇】相关文章:

1.【精华】学生调查报告范文集锦九篇

2.【精华】学生调查报告集锦六篇

3.【精华】学生调查报告集锦十篇

4.【精华】学生调查报告范文合集八篇

5.学生调查报告范文集锦10篇

6.【精华】学生调查报告范文合集七篇

7.【精华】学生调查报告范文锦集7篇

8.【精华】学生调查报告范文汇编9篇

上一篇:学生调查报告 下一篇:社会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