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调查报告

2021-09-30 报告

  在当下社会,大家逐渐认识到报告的重要性,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避免篇幅过长。一起来参考报告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中调查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初中调查报告1

  近年来随着地区经济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就越来越严重。防止环境污染,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为了调查节能减排和环境污染问题,我们小组对社区的环境卫生进行了调查。

  绿色社区是人人向往的居住条件,但现在的社区大多还没有达到绿色社区的标准。,普遍存在以下几种问题:

  1、没有完备的垃圾分类回收系统;

  2、没有节水、节能和节约生活资源的举措;

  3、没有做到多植树,使社区清洁优美。

  节能减排不仅是企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环境污染所带来的问题,更是与人们日常生活方方面面息息相关的问题,所以我们必须从每一个小事抓起、从身边做起。一个很小的忽视都可能浪费掉大量的水、电和能源。

  我们在对节能减排绿色社区的调查过程中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

  1、你对小区绿地的清洁情况的看法?

  2、你如何处理家庭的日常垃圾?

  3、你家的装修选材是否注意使用环保材料?

  4、你家是否常用一次性用品(快餐盒、筷子、塑料带等)?

  5、你的家庭是否有水的二次利用情况?

  6、出门在外是否关灯?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小区内的清洁十分良好,很少看到垃圾,但有乱丢废弃电池和扔掉可二次利用的东西的现象;大家也不太注意使用环保材料,常使用一次性用品;有些人出门在外,感觉时间短,也常有不关灯的现象;大多数年轻人没有将水进行二次利用的习惯。小区内的绿化整洁还不错,但没有看到一些相关的节能环保措施,小区还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垃圾的分类回收以及污水排放等问题。

  我们这次调查,主要是针对社区的节能减排环境污染方面。经调查我们发现,时代在进步,同时,人们也不断的制造垃圾,不断的浪费能源,不断的排放尾气,不注意环保,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所以,节能减排当务之急,这我们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希望我们城市进步的同时,决不要忘记节能减排,决不能忽视环境保护。作为初中生,我们更时刻要有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意识,以促进我们未来的城市发展更加美好。

初中调查报告2

  从初中美术教学状况的调查分析入手,寻找高一学生审美能力、绘画、手工等技能参差不齐的原因,寻求改变这一状况的途径及对策。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与意义:

  审美教育,是以陶冶情操、培养情操为特征,以生动形象为手段,提高学生感受美、理解美、创造美的能力,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的一种教育形式,美术学科教学是审美教育的最重要的阵地之一。

  就目前农村学校美术学科教学而言,存在着严重差异,尤其表现在部分学生的美术基础技能较差制约着综合能力的发展,并对此提出若干意见。

  二、问题的提出

  新入学的高一学生美术欣赏能力、美术基础技能严重参差不齐,给高中美术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成了摆放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当前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新形势下,这一问题的出现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它关系着素质教育能否全面实施,关系着是否能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幸福负责这一责任,关系着是否能够全面实施"三个一切",望能引起广大美术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三、问题形成学生水平差异的原因调查分析结果

  (一)生源问题

  1、各学校的重视程度不一。在农村各学校中,中心学校的领导老师重视程度较高,学校配有专业的美术教师,如:晋城市阳城县润城镇中心学校每年都参加县局举办的各种竞赛,长此以往,带动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学生的美术素质较好,而其他农村学校不参加这一活动,因此与镇中心校相比会形成较大的差距。

  2、有些农村中学领导往往也很重视,但由于师资配备不平衡,一般美术课都由其它学科老师代课,授课内容比较随意,不按大纲、课标要求上课,天长日久势必形成一定的差距。

  3、还有些学校领导、老师、学生重视都不够,认为美术学科只是副科,乡镇教办又不统考核,老师随便"代代",学生随便学学,这样与活动较多的中心校形成了较大的差距。

  (二)学生自身素质的差异

由于学生自身素质的差异,同一班级在同样的教学、学习条件下也会形成一定的差异。有些同学天生爱好美术,在自身兴趣的激发下,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美术素养自然会提高很快;而有些学生或受社会大环境的制约影响,认为学好数、理、化就能一统天下,或受父母家庭的影响,认为学美术没出息,再加上缺乏一定的兴趣爱好,差异的存在也就不足为奇了。

  四、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对于初中阶段学生客观存在的差异,高中美术学科教学中,教师应积极采取措施,针对性地对这一问题进行解决,有计划、有措施地进行美术学科教学

  1、由于农村中学这种状况的出现,就高中美术教学而言,本身就和初中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脱节",缺乏一种"连续性"。初中美术教学,特别是一些师资薄弱的学校无法对学生进行美术技能训练,这些学校美术教学中只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多向思维能力,学科教学往往容易多注入表现、抽象、超现实等手法,学生绘画多姿多彩,说白了就是让学生随便画画,因而完全忽视技能技巧的培养;而高中美术教学从根本上要使学生有一定的中国画、素描、色彩技能。根据这一情况,教师可根据教材与教学的需要适当增加一些初中教材以外的技能常识方面的知识讲授,尽量填平存在的天形的"沟"这样做,其一,在面上可增强初中美术教学与高中美术教学的连贯性;其二在点上可以对基础薄弱的学生进行"补课"。但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不能因此而扼杀学生的自主与创新。高中中学生的教学毕竟不是美术专业训练初中美术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2、在美术教学薄弱的学校中欣赏课问题尤为突出。高中美术教学中更应注意通过美术欣赏教学、激发与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在学生掌握美术欣赏方法与欣赏程序的同时,增加美术技能、技法的介绍,这样既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价值、审美情趣,同时又能鼓励学生有自己的审美选择,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感受力,为学生动手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3、美术学科教学中可适当自主开发一些教学内容,这些内容可据初中美术教材为依托,选择一些既复习初中部分知识,又能本着针对初中教学中技能传授不够的特点选择性、过渡性内容进行教学,这样不仅能为美术学科课时少,学生易忘,再进行回顾的特点进行教学,又能对薄弱学生进行"补课"。例如:教高一学生欣赏中国画时,可穿插中国画用线的方法、技能的教学,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同时可为线造打个基础,又可为动手能力较差的学生补上一课。

  4、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是重要的教学原则。教师要从学生的个别差异出发,在课堂教学以及课外、辅导中对基础较薄弱的学生进行"特殊"的辅导,力量有所倾斜,让这些学生能与大家共同进步,不至于对美术失去兴趣,或作业成为负担,草草了事,应差式地完成任务,尽量能做大面积"丰收"同时,小部分分也不"减产"。

  5、开发课外教学资源。

  ①美术教学活动不仅仅是课堂的教学,也应注重挖掘学生的自学能力与学生自主开发新的学习资源的能力,以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学校图书室是学生在校内可利用的主要资源。②参观校内、校外的美术品展示场所,在校内多组织画展、手工作品展,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欣赏,让学生欣赏的同时,讲解技法。

  6、组织课外兴趣小组,在兴趣小组的组织上,不光让对美术感兴趣的"尖子"参加,也应允许有兴趣的"待进"学生参加,为这些"待进"生提供良好的环境与学习的信心。

初中调查报告3

  一、基础豆芽培育以及资料查找

  资料查找:

  关于豆芽的生长原理

  首先,黄豆在萌发到产生第一片幼叶之前没有光合作用,只有呼吸作用,因为光合作用在叶绿体中进行,黄豆种子无含叶绿体的细胞,只有叶片或植物幼嫩的绿色的茎含有叶绿体(叶绿体中存在叶绿素,故有叶绿体存在的细胞是绿色的)

  第二,第一片幼叶产生后开始进行光合作用,同时还有呼吸作用(如果是我们吃的黄豆芽的话,没有这个阶段,黄豆芽白色的,我们吃的部分是伸长的胚轴)

  以上是大概过程,下面详细说一下,黄豆萌发过程的变化:

  种子萌发时吸水膨胀,种皮变软,呼吸作用逐渐增强,将贮存在子叶或胚乳里的营养物质逐步分解,转化为可以被细胞吸收利用的物质,输送的胚芽,胚轴,胚根(此时,种子中的营养物质是逐步减少的,但是豆芽重量比黄豆重量增加了,增加的部分主要是黄豆吸收水的重量)。胚根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芽形成茎和叶,胚轴形成连接茎和叶的部分(同样是食用豆芽的话,胚芽还没有形成茎和叶)。

  如果是自然界中,胚芽形成茎和叶后,便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这样有机物的含量又逐渐升高,同时植物体也在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产生植物体需要的能量,用于生命活动。

  实验记录:先将豆子放在水中浸泡24小时后捞起放入20至30度的温水中20分钟,捞起稍滤一下水分,放在干净的盆或其它容器内,表面用在水中浸湿的干净毛巾盖上,放在温度约15至25度的地方,毛巾水分不足时再浸水,等一天后将水倒掉,黄豆变大了,把黄豆放进一个碗里,盖上一块湿布。开始的豆子很小很硬, 第二天豆子就变大了, 皮业泡开了。

  X月X日,黄豆长出根来了,选定一颗黄豆,每天在下午5时30分的时候测量根的长度,并记录下来。第一天黄豆的根长出7毫米,第二天长到15毫米,第三天长到30毫米,第四天长到60毫米,第五天我发现黄豆的根两旁长出许许多多细细的根须,又长到110毫米,第六天长到了115毫米,我发现黄豆的生长速度变慢了,第七天才长到120毫米,我看见黄豆经过7天终于长出了两片嫩嫩绿绿的芽。

  二、探究洗衣粉对于豆芽生长的影响

  黄豆在不同浓度的洗衣粉溶液中的生长情况

  洗衣粉含量:0%、0.5%、1%、2.5%、5%。

  每日观察:

  第一天:黄豆迅速吸水胀大,大小约为原来2倍。

  第二天:无明显变化。

  第三天:0%的胚芽变大,2.5%和5%的黄豆上出现些许黑色斑点。

  第四天:0%胚芽变大,0.5%和1%颜色变深一些,2.5%和5%的部分黄豆黑色斑点增多。

  第五天:2.5%和5%的黄豆上出现大量黑色斑点,其余基本无变化。

  第六天:0%的黄豆发芽,其余基本无变化。

  第七天:豆芽长高些许,其余基本无变化。

  资料整理:

  反思:在此次实验中,我出现了许多有待改进的问题。如实施方案完成得有些拖沓;实验前的准备也有些磨蹭;未考虑到豆芽生长的气温问题,导致部分黄豆未发芽;种黄豆非要等到最后才急急种下,导致没有更多的时间观察现象或者重做。当然,在这次活动中,我的分工与合作能力也得到了锻炼,也能自己动手完成一项实验(虽然这个实验有些简单)。研究性学习,对我来说又是一次磨练。

  三、探究盐水对于豆芽生长的影响

  寒假一天的下午,我们两人在家中一起做了关于黄豆生长环境的实验。在实验之前,我们已经准备好了所有的器材。

  我们配置了10%的盐水,5%的盐水,和清水。经过亲身经历,我们才发现配好试液需要耐心和精准的测量。这期间也发生了很多意外,但最终还是成功配置了三种浓度的溶液。当豆子放入浓度为10%的盐水后,立马开始变大,之后出现了皱皮。其他两试管中的豆子也是如此,但是反应不如浓度为10%的盐水明显。

  第二天,发现三个试管内的豆子表皮都有不同程度的涨大,但是都不明显。下午再观察,便发现豆子已经越涨越大,几乎要要涨破试管的样子。过了一两天天左右,发现豆子长出了根须,根须淡黄中透着点青色。又过了几天,外壳已大部分脱落了,根须也越长越长,豆芽已基本成型,而在盐水中的明显生长较缓慢。

  四、探究葡萄糖对于豆芽生长的影响

  黄豆在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溶液中的生长情况

  葡萄糖含量:0%、2.5%、5%、10%

  每日观察:

  第一天:黄豆迅速吸水胀大,大小约为原来2倍。

  第二天:无明显变化。

  第三天:胚芽变大,部分豆芽开始褪去外部的种皮

  第四天:浸泡在10%及5%葡萄糖溶液中的黄豆部分出现黑色斑点。

  第五天:大部分黄豆发芽。浸泡在10%及5%葡萄糖溶液中的黄豆黑色斑点增多。其余两种溶液中有小部分黄豆出现黑色斑点。

  第六天:黄豆豆芽长度增加。通过平均值的计算,最长的是浸泡在0%葡萄糖溶液中的黄豆,2.5%次之,接着是5%和10%。

  第七天:部分黄豆停止生长,表面布满大量不均匀黑色斑点。已发芽的黄豆部分仍未停止生长。

  第八天:至此黄豆豆芽的长度已有了一个较明显的差距:由长到短排列为0%、2.5%、5%、10%。由于温度等原因,黄豆的生长情况并不乐观,实验告一段落。

初中调查报告4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我乡从20xx年开始全面进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七~九年级语文课程设计按“新课标理念”也将致力于“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要适应这种学习方式的转变,初中学生就必须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困生而言,他们的自学能力和习惯本身就较弱,因此新课标所要求的“学习方式转变”,可能为学困生学习初中语文带来更多的困难和问题,而这些困难和问题将是课改实验区初中语文教师急待解决的。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的内容

  本课题所提及的学困生是指智力与感官正常,且处在通常的教学环境中,但语文学习水平又明显低于同龄学生平均水平,达到语文课程标准合格要求还存在一定程度困难的学生。本课题主要研究课改试验中农村初中语文学困生的面临的问题及教学对策。笔者主要从新课程下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语文实践、答案多样化、教学评价等方面研究语文学困生面临的学习困难。

  (二)研究的方法

  研究的方法主要有问卷调查法、个别访谈法、试卷分析法、听课调研法。蒙公乡有初中学生2500人,笔者采用无记名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了全乡500名学困生,发放调查问卷500份,收回调查问卷500份,收回调查问卷占100%。希望通过调查研究对学困生问题加以定量和定性分析,找出农村初中学困生的在新课改中面临的新问题,进而探寻相应的教学对策。

  三、研究成果

  (一)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

  1.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对语文学困生学习的影响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30.5%的学生喜欢接受性学习方式,但在教师讲授式教学里只占10.6%。有46.4%的学困生选择自主学习,在自主学习中认为老师有引导只占13.5%,如果没有教师引导,大多数学困生就会对问题无从下手,这是造成部分学生学习语文困难原因之一。教师提出问题时,要求学生马上回答问题占41.9%。教师在教学中提出很简单的问题就等于没问,假如问题比较复杂,学困生没有经过独立思考怎能立即回答?喜欢其结果是:学生由于准备不足,无从下手,往往长时间课堂鸦雀无声,这种现象在教学中是常见的。这也是新课程造成学生学习成绩两极分化的一个主要原因。通过自己独立发现问题的学困生占43.0%,选择老师提示、引导如何解答问题的占63.2%。这说明学困生也喜欢独立思考,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问题,而不喜欢老师把知识直接灌给他;在解决不了问题时,希望老师提示和引导。如果长期接受教师灌输性的学习,则会造成学生的惰性,形成新的学困生。有43.6%的学困生选择先练习,后讲解的教学方式,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采用让学生尝试性教学的方法,学困生才理解得比较深刻,记得牢固。

  2.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对语文学困生学习的影响。

  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究竟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对语文学困生的学习有什么影响?问卷调查结果表明:32.8%的学生认为教师大小问题都要合作学习,有51.2%的教师认同这个观点,认为这样做才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有68.5%的学生认为,教师在教学中提出问题后,立即让学生合作学习是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在这个时候个别优秀生往往抢着回答问题,而后进生还不明白,但教师认为学生全懂了。长此下去,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了很大的打击,自然就造成了学生的两极分化。有39.5%的学困生表明他们在合作学习中只做听众。在合作学习中我们要求学生既学会倾听,更要学会分享。如果只看或听一位好学生的操作或发言,没有学生间的互动,不分享,优秀生与学困生就很难共同成长。有44.3%的学生认为,在合作学习中教师没有及时引导,在访谈中有68.3%教师认为没有必要引导。有的学生说“过去的教学我们还没有来得及思考老师就把问题灌输给我们了,现在提倡合作学习,我们经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学习还没有得到结论时候,是多么希望老师给予引导啊!”如果没有老师的及时引导,优等生可能靠自己的努力会解决问题,但学困生往往是一知半解,这也是学困生越来越多的另一个原因。

  3.语文与生活相联系对语文学困生学习的影响

  在问卷调查中,有78.3%的学生觉得语文与生活联系在一起更有助于理解语文问题,有51.3%的学生认为所学语文知识能帮助我解决生活中的语文问题。然而许多学生在课堂内、考试时才感到语文有用,走出课堂,离开试场后,就感受不到语文的趣味和作用。因此,对学语文越学越没有兴趣,从而造成了又一些学困生。

  4.答案多样化对语文学困生学习的影响

  调查表明:有55.2%的学生选择最简单的一种答案。这说明学困生能掌握一种简单的答案已经是不错的,对他们不应贪多求全。

  5.教学评价对语文学困生学习的影响

  调查表明:有23.2%的学生认为教师有不切合实际的表扬,有61.8%的学生认为教师能中肯地评价学生。这个调查结果显示,我们前阶段的研究课题——发展性教学评价是很有效的,广大的教师都能以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学生,不切合实际的表扬学生少了,中肯地评价学生多了。但还有8.9%的学生认为教师经常地批评挖苦学生,有33.0%的学生认为教师很少表扬我。

  (二)农村初中语文学困生的教学对策

  针对课改试验中农村初中语文学困生面临的新问题,笔者提出以下5种对应的教学策略。

  1.自主探究与启发式讲授有机结合

  教育实践证明,教师启发性讲授,学生有意义接受学习,曾是我国传统教学的精彩之处,它在学生获得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启发性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应该是并存的。对于一些定义、概念等已经定论的知识,就无需进行自主探究学习,这只会浪费了学困生的课堂时间;而教材中大量的“想一想”、“研究性课题”、“阅读材料”、“实习作业”等都是很好的适合学困生自主探究的学习素材。自主学习中,教师的主导应是“适当的引导”,把握好“度”是最佳境界;给予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和时间,给予学生充足的实践机会。

  2.适当开展合作学习

  (1)对于一些未定论的,需要继续探索的问题,学习内容有一定难度、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的内容,有一定探究和讨论价值的,问题有一定的开放性的,学困生容易出错的问题,应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

  (2)小组合作学习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在合作学习之前要让学生先独立思考问题,每个学生有了初步想法后再进行探究、交流,共同解决问题;这样做给不爱动脑思考的学困生提供了进步的机会,对提高这部分人的学习是有帮助的。

  (3)在合作学习中要学困生既学会倾听又要学会分享。倾听就是倾听别人的见解,要听懂别人说的重点、难点以及解题的方法与思路,听的时候还要分析他的方法和思路与自己的是否一致,从而改进、吸收。当别人的见解和我不一样的时候,我就反思他的方法是否正确,当他的方法比我还要好的时候,我就吸收过来为我所用,这就分享了别人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成果。

  (4)教师要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进行及时调控。在学生合作学习期间教师要在组间巡视,针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引导,帮助学生提高合作技巧,并注意观察学生学习和人际关系等各方面的表现,做到心中有数。要让学困生多思考、发言,保证他们达到基本要求,要加强对每个小组进行及时调控,尤其关注困难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让他们多一些发言的机会。

  3.语文与生活适当联系

  怎样的教学才能数学与生活相联系?笔者认为要注意如下几点:一是用生活情景“包装”语文。二是把语文“蕴藏”在生活的游戏中。三是学会用语文的“眼光”看生活中的现象。四是教学内容力求生活化。

  4、答案多样化,事物的正确答案不只一个。

  提倡和鼓励答案多样化,是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理念之一。由于学生积累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客观存在着差异,在思考问题的角度上是有区别的,所以出现多样的答案是必然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答案多样化。答案多样化并不是说答案越多越好,多了学困生接受不了,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有时连一种答案都不能完全掌握;而是要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交流、评价、体验,在感知不同答案中,选择适合自己的答案。

  5.教学评价个性化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恰当与否,是学生情绪的晴雨表,如果学生的做法能得到老师及时而中肯的评价,学生就会感到自己被赏识、重视,就会愉快、积极,增强自信心。即使他们做错了,也不要全盘否定,更不能讽刺、挖苦,而要就事论事,帮助他们分析错误的原因,鼓励他们想办法战胜困难。在衡量他们的进步时,要因人而异,捕捉其闪光点,及时表扬和鼓励,如这次考试比上次多了几分,就要表扬,使其认识到有努力就有进步,同时再给他们提出新的要求,使他们在看到光明和希望的同时,也感受到压力。在堂课中,笔者经常见到:有位同学回答出问题,教师就“某某同学回答正确(很棒),让我们掌声鼓励”这样的评价性语言,在些学生在没有弄明白问题的情况下,也是茫然随声附和。这样的讨论几乎是流于形式,绝大多数学生并没真正参与进去,热闹的是课堂气氛,冷却的是学生思维。对学困生的评价可以多一些鼓励性语言。如“你的答案独特,能否把你的思考方法告诉大家?”“你的想法很好”!“再考虑一下,还有更好的思路。”教学实践表明,教师体现个性差异,客观地评价学生,有利于“学困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实现“学困生”的转化。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学会正确对待自我,学会欣赏别人,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初中调查报告5

  春节,是中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中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它不仅代表着新的一年的开始,也标志着春天的来临。对于农民伯伯们来说,这是一个舒展身心的好机会,但是对于现在正处于紧张学习中的初中生来说,他们会如何安排这美好的春节呢?于是,我们对于这一项进行了全面的调查,目的是为了了解初中生春节的外出情况和假期安排。

  调查时间:20xx年1月21日——20xx年1月31日

  调查对象:亲戚、同学、朋友、家长、教师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电话咨询、访谈

  调查进程:首先制作好问卷,电话咨询亲朋好友,再采用访谈咨询家长、教师来记录初中生的假期安排和外出情况,以便给出恰当又合理的建议。利用网络整理出资料。

  调查结果:

  经过访谈记录知道里大部分初中生都喜欢蜗居在家里做作业,尤其是初三学生,在为最后的冲刺做准备。初一学生比较悠闲,大部分喜欢外出,但是有小部分外出都是去网吧等不良场所。虽然都喜欢外出,但是出去锻炼身体的极为少数。初一学生外出的大约有60%,但是锻炼身体的只有20%。初二学生外出的大约有40%,锻炼身体的只有15%。初三学生外出的只有15%,锻炼身体的几乎是没有,只是微乎其微,仅有3%左右。经过计算,初中生平均外出的时间约为2—3个小时,一般都是去书店、公园等公共场所。这些人中,是父母清楚原因后才外出的有60%左右。

  对于假期的学习安排,百分之百的学生会上网或者看电视,平均在1—2个小时,因为不论是谁,都经受不住这些诱惑。初一、初二的学生在完成寒假作业后,都喜欢上网或聊天,但也有部分学生喜欢阅读有益书籍,大约在1—2本书。初三学生做完寒假作业后,还喜欢复习以前的知识,然后做做中考的题目。

  在这个假期中,大多数家长们喜欢让孩子们反思一下这一年自己的表现如何,也会催促孩子们赶紧完成作业,让他们不要总是负着作业这个沉重的担子。没错,作业是一定要完成的,但是有一些对孩子管教严厉的家长喜欢让孩子上假期补习班,大多数为初三学生,为了在这次中考中考出好成绩,他们不得不在休息的时间再给自己再给自己增添一点学习时间。但是,我认为,这样做只是徒劳无功的,因为如果你上课不好好听讲,那么你课后想怎么补习也是没有用的。这也不就白白地把这个美好的假期浪费了吗?

  对于上述情况,我认为学生外出是不能完全否认的。因为一些学生外出是为了有益身心,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一些学生在寄宿学校就读的就应该多多外出,否则一些学生会因此得忧郁症,最后走上不归之路。我们现在的任务主要还是学习,但是亲近大自然也是必不可少的,学习不能少,外出也不能少。我们应该合理的制定好假期计划表,将学习和外出相结合。

  所以,以下是我给出的建议:

  1、制定一张假期计划表,合理安排时间

  2、外出时应先和父母说明原因,让父母放心

  3、外出时最好是多去一些有益的地方,绝对不能去不良场所,尤其是网吧,为了更好地安排学生外出与学习的时间,我们咨询了家长、教师的意见,也上网采取了一些建议。

  制定寒假生活计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现在的初中生更应该制定一张假期生活计划表,充实自己的假期生活,同时也能合理的安排学习时间,不仅能学习还有走进大自然。在寒假的最后几天里,还可以写一份新学期的打算,为新学期做好充分的准备。

  组员感想:假期生活多姿多彩,许多人都喜欢趁这个假期外出。但是,有部分学生把这个假期全都放在了玩乐中,却忘记了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也有大多数学生把假期都放在了学习上,使自己的生活缺少欢乐和嬉戏。对,没错,不能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学习上,也不能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生活上,适当的改变一下自己的生活,也不会愈益多姿多彩。

  春节期间,同学外出情况问卷调查:

  1、是否外出,外出频率是否高?

  A、是,高B、不是,/C、是,不高D、是,一般

  2、外出时间一般控制在几个小时之间?

  A、1-2个小时B、2-3个小时C、3-4个小时D、整天

  3、外出地点一般在哪里?

  A、图书馆B、公园C、旅游景点D、其他

  4、家人是否清楚外出原因?

  A、清楚B、不清楚C、很不清楚

初中调查报告6

  在环境科学中,一般认为环境是指围绕人群的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称。在人类几百万年的历史进程中,环境对开创人类文明和进步发挥着巨大作用。大气、水源、土地、草原、都是让人类得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而森林、矿藏等资源又为人类的不断发展提供物质,创造出地球上高度的人类文明。但是,人类在开发利用环境资源的也对自己的自下生存环境产生了一系列环境问题。为此,我作了调查。

  调查时间:20xx年4月15日晚。地点:家庭网络。调查对象:全球自然生态环境情况。

  调查结果:

  1。臭氧层被破坏。臭氧层占平流层总量的十万分之一,虽然含量极低,却能吸收紫外线的功能,但是由于人类破坏,臭氧层迅速耗减,被极度破坏。如南极的臭氧层空洞。1994年,南极上空的臭氧层被破坏的面积达2400万平方公里。南极上空的臭氧层是在20亿年里形成的,可是在上个世纪里就被破坏了60%。欧洲和北美洲上空的臭氧层平均减少了10%——15%,西伯利亚上空甚至减少了35%,因此科学家警告说地球上空臭氧层被破坏的程度远比一般人想象的要严重得多。

  2。淡水资源危机。地球地面虽然2/3为水覆盖,但是97%为无法饮用的海水,只有不到3%为淡水,但其中2%封存于极地冰川之中。在仅有的1%淡水中,25%为工业用水,70%为农业用水,只有5%可供饮用和其它生活用途。目前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缺水,其中28个国家被列为严重缺水的国家和地区。据统计我国北方缺水区总面积达58万平方公里,我国500多个城市中有300多座城市缺水,每年缺水量达58亿立方米。由于人类的破坏使得地球水资源有限,不少大河如美国的科罗拉多河,中国的黄河都已雄风不再,昔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壮丽景象已成为历史的记忆了。

  3。土地荒漠化。当前世界荒漠化现象仍在加剧。全球现有12亿多人受到荒漠化的直接威胁,其中有1。35亿人在短期内有失去土地的危险。到1996年为止,全球荒漠化的土地已达到3600万平方公里,占到整个地球陆地面积的1/4,相当于俄罗斯、加拿大、中国和美国国土面积的总和,全球爱荒漠化影响的国家有100多个,荒漠化以每年5——7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大,相当于爱尔兰的面积。对于受荒漠化威胁的人们来说,荒漠化意味着他们将失去最基本的生存基础——有生产能力的土地的消失。

  后记:人们将面临的危机有很多,如果人类一如既往地破坏环境,那么人类将会灭绝,地球也将会成为宇宙中一个遥远的历史。

初中调查报告7

  20xx年12月22日至25日,市教科院组织了城区初中课堂教学调研活动。本次活动调研了七所学校,各学科分头深入课堂听了七节课,并组织相关学科教师进行了点评。下面就七节物理课情况,进行简要回顾和总结。

  一、优点

  1.七节物理课中,教师都采用了三案(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提升学案)教学,学案设计符合三段四环节五课型教学流程的基本要求。目标明确,实用性强,注重问题的设计和学习方法的指导。精选有代表性的题目,问题及习题的设计体现了层次性,差异性,使用效果良好。

  2.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在课堂教学中有较好体现,重视学习情境的创设,利用生产生活实践、学生已有经验、社会热点等素材引入教学;关注学生已有认知,从学生实际出发;重视学生思维的启发,力求以问题引导教学;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学生活动方式多姿多彩;重视三维目标的全面落实。

  3.贯彻了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进社会的新课程理念,重视紧密联系实际创设教学情境,关注最新科技和学生实践;重视物理知识的应用,力图贯彻物理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重视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开展科学探究,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通过多种探究活动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如实验、讨论等)。

  4.引导学生对学习活动进行反思、交流和评价,积极开展师生、生生间互动交流和小组合作学习。重视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尤其是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教学方式的改变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学中普遍运用探究、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进步,在课堂上及时交流和反馈。

  二、问题与建议

  1.学案的使用过于模式化,实效性有待提高。

  (1)学习目标条目繁多,许多教师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目标一一罗列,学生在学习内容陌生的情况下,对目标理解肤浅,甚至感到茫然。

  (2)一些学校通过集体备课后,统一编写学案后,进行了资源共享,确实减轻了教师的个人负担,但部分教师有拿来主义思想,对学案不经任何修改的使用。造成了学案使用的模式化、机械化,制约了教师的思维和创新,忽视了学生的班级差异,降低了教学效果。学案的操作性实效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3)学案编写质量有待提高。部分学案编写过于细化,模式化的学案,学生象答卷一样从头到尾依次完成。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及问题意识的形成。

  建议:

  学案实际是“给学生一个拐杖,让学生尝试自学”。在学案的设计中要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矛盾。如果预设都做好了,学生上课时就没有新鲜感。所以课堂探究部分应该空出更多时间来,鼓励学生多提问题,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让学生保留新鲜感,使课堂更有弹性和开放性。

  学案设计中还要处理好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学案的编制体现了备课组的集体智慧,学习目标的确立、重难点的突破措施、问题的设计、活动安排等都具有共性。集体备课中学案的设计不能过于细化,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有不同的思考方式,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个性特长,对学案进行二次加工。学案的使用不能一成不变,一切依据情境,依据学生需要,用活用实。反对哪种学期前编制印好一个学期的学案的做法。

  学案的设计要过好两关。一是学生关: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意向、兴趣和主要困难,从而确定切实有效的教学对策。二是教材关:教师要吃透教材的编写意图和知识结构,以及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解决因材施教、“差异教育”问题等。

  2.预习有名无实。

  (1)七节物理课的学案中都设置有预习内容,但预习效果存在较大差异。大部分教师将预习内容设置为填空题格式,缺乏对问题的思考,缺乏学习方法的引导。

  (2)预习的评价与检查落实不够。只布置不检查或上课对对答案等做法,使部分学生对预习疲于应付,达不到应有的预习效果。

  建议:

  进一步转变观念。预习不应只是对新知识的提前学习,还应包括对相关知识的复习。在预习新知识的同时,要复习巩固学过的知识,以发现自己掌握知识的薄弱环节。预习内容中应设置旧知回顾内容。

  关注知识预习的前提下,预习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是课下预习,方式可多种多样,如从媒上的搜集拓展的资料,制作学习卡片、利用生活中的物品设计实验等。

  预习要分层次。根据预习内容,可以分成多个层次,让所有学生都预习有所成,有基本要求,有提高要求,有高层次的深入研究的任务等。

  预习要有所发现。要求学生在预习过程中要发现自己的疑问,在学案中要给学生留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空间,要通过评价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通过检查和评价督促预习。可采用教师抽查与小组内学生检查相结合的方法,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提问不同难度的问题,尤其是较懒的要勤查,如果一些学生预习不到位,小组交流就会流于形式,使部分学生游离于小组学习之外,课堂学习效果就会很差。

  3.缺乏真正的小组合作。

  (1)学生的自学进度快慢不一,到小组互助学习时,部分学生还在自学,不参与讨论。

  (2)小组组长不组织讨论,或者小组的组员有的参与不了讨论,有的游离于小组外;有些学生缺乏交往技能,只关注自己发言的机会,不善于倾听别人的发言。

  (3)小组互助学习时发现不了问题,不知道学习内容的重难点,不能有效或深入的讨论。

  (4)评价时只强化了个人的评价,而淡化了对小组的评价,致使学生对小组的归属感、竞争意识、团队精神不够强烈,不能很好地发挥小组的作用。

  建议:

  1.转变观念,加强对小组合作学习价值的认识。

  2.加强小组建设,分工科学,任务明确,责任落实,奖罚分明。

  3.召集相关组员开会,做到分层推进,各个击破。

  4.加强小组评价的研究,变单一的评价方式为多元评价,将小组建设深入到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

  中国&文秘&资源网-您身边免费贴心的文秘专家-欢迎访问

初中调查报告8

  影视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的运用非常广泛。但是,如何用好影视资料,实用?巧用?还是活用?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找到一个很好地契合点,将影视资料有效且高效地运用到历史课堂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在讲述甲午中日战争时,截取影视剧《1894甲午大海战》片段,对适合课堂需要的情节进行剪辑,注重细节,力求剪辑的影片简短、深刻且富有感染力。如“邓世昌率领‘致远’号官兵英勇战斗,最后因弹绝,邓世昌决定撞沉敌舰“吉野”号,但不幸被鱼雷击中,全舰官兵牺牲”这一片段。片段播放后,孩子们的内心受到了极大的触动,再加上教师适时的点拨、引导,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尽管运用影视资源有时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但是现阶段市场上充斥着各种打着历史旗号的影视作品,这些作品大多是虚构、演绎的,符合历史史实的东西很少。但是初中生由于知识储备的欠缺,不能很好地辨识真伪,因此我们在运用影视资料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影视资源是为教学服务的,要明确运用影视资源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还是为了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亦或是补充课本之外的知识,这是在运用影视资源之前必须要考虑清楚的;

  第二、影视资源一般都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与客观的历史真实存在一定的距离。在选择影视资源时,一方面应该尽可能地选择切合历史史实的资料,另一方面,对资料中某些偏离历史真实的故事情节要加以引导、点拨,使其可以成为课堂上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的契机;

  第三、灵活地运用影视资料。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储备,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历史影片,如《活着》、《建国大业》等等,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丰富自己的历史知识,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将历史教学更好地延伸到课外。

初中调查报告9

  一、研究目的

  由于现代社会变得十分复杂,价值观多元化,家庭不稳定,还有各种社会思潮无不影响着广大中学生的健康长大。适应社会与学校环境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已经是很困难的事情。从各方面调查来看,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情况令人担忧。据外国学者估计,中学各年级学生中,约有15%的学生具有各类的心理题目,其中男生高于女生,城市高于农村。

  中学生心理健康为广大教师提出了一个时代的命题,为能够及时有效地给学生提供心理健康的辅导和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培养,我针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些题目进行了调查,试图了解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学生长大中有多大的作用,以便为自己和其他教师提供一些工作依据。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交城第六中学初中一、二年级学生。

  2、研究方法:采用无记名调查问卷法,个别谈话的方法进行比较全面的调查研究。

  3、样本容量:210

  调查问卷与调查统计情况附后

  三、中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题目及成因 (调查结果分析)

  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躯体疾病、而是一种躯体、心理和社会功能均臻良好的状态。”因此,中学生健康不仅仅是指生理、躯体方面的,而且应包括心理方面的。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教育事业的进步,特别是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中学生心理健康题目日益引起各方面的关注重视、研究与探讨。

  在接受调查的210名学生中有206人以为自己有心理题目,其中有32.04%同学以为与父母师生关系紧张,有25.73%的同学以为与同学间关系紧张,有23.30%的同学存在青春期题目,而又以女生比例较大,而应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留意的是有18.93%同学存在心理题目是由差生题目引起的。(4题)

  据统计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题目主要表现为喜怒无常,情绪不稳,自我失控,心理承受力低,意志薄弱,缺乏自信,学习困难,考试焦虑,记忆力衰退,留意力不集中,思维贫乏,学习成绩不稳,难于应付挫折,青春期闭锁心理,并在行为上出现打架、骂人,说谎,考试舞弊、厌学、逃学,严重的出现自伤或伤人现象。我们可以把以上表现回类为以下题目。

  (一)学习类题目

  因学习而产生的心理题目是中学生心理题目的主要部分,其题目有:

  1.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从而导致食欲不振、失眠、神经衰弱、记忆效果下降、思维迟缓等。

  调查的结果表明约37.68%中学生以为自己的压力较大、很大;约52.17%中学生以为自己的压力一般,而较轻的占10.04%(1题)。

  在压力来源上,其中约38.16%的中学生以为自己的主要压力来源是学习和考试,又以女生比例较大;不容忽视的是有约24.15%以为压力主要来源于家庭和老师的期看,此项以男生比例较大;而自己成才的期看只占18.84% ,又以女生比例较大(24题)。

  在如何消减压力上,其中约78.03%的中学生从不或很少与家长、在职博士老师沟通来缓解压力,他们只选择与同学或朋友沟通、倾诉占64.77%,值得关注的是其中与网友沟通的占10.98%。而令人担忧的是有13.26%的学生从不与人沟通来缓解压力(8题)。

  2.厌学是目前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题目,不仅是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不愿意学习,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亦出现厌学情绪。“国家教育委员会的一位负责同道在一次会议上说,中学生厌学的有30%,有的县甚至高达60%”。

  通过调查结果表明,有约85.17%的学生以为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学习效率低下的情况,会觉得心烦气躁。学习有时候是一件很累很烦的事情,说明在读中学生有很大一部分不能真正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是导致学习没有突破的重要原因。只有14.83%的同学从来不会现学习效率低下的情况,会觉得心烦气躁。(20题)

  3.考试焦虑,特别是碰到较为重要的考试时焦虑更为严重,甚至出现焦虑泛化现象。

  在回答“考试前你总会心情紧张吗?”的题目中约84.64%的同学承认自己在考试前感到过紧张焦虑,特别是在考前有13.94%的同学感到心情紧张(22题)。曾经有一项调查显示近80%的被访学生知道家长对自己的期看是进进高一级的重点学校和将来能找到好工作,其中约74%以为家长要求适中,23%以为要求过高,但这23%的被访学生中对自己的远景抱有信心的有46%,其中54%以为信心不强。

  学习和考试的压力一直以来都是学生的主要压力来源,这是不足为奇的,特别是在的面临考试期间、在压力较大的状况下很多同学经常或偶然有早晨起来还没睡醒或白天眼睛易疲惫以及不能集中精神学习的情况;也有好的学生不顺心时轻易生气,说明压力给中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都带来了一定的伤害。

  以上题目主要是由学校教育结构、学校教育指导思想、学校教育方法的影响而形成的。在现行的中等教育体制中,我国的教育结构存在着不公道现象,尽大部分学生在中学所学的知识基本上是为考高中而预备的,实际上升进高中的只是一部分,学生面临的是升学难、就业难、出路窄的现象,特别是那些成绩差的后进生更是感到升学无看。一种毕业后无出路的忧愁和恐慌感控制着他们,这一种情况反映在学习上,就是感到学习的沉重,讨厌学习,考试焦虑。教育结构的不公道性还表现出教学内容过难,“据人民教育出版社调查,80%的中学生学习理科教材有困难”。这种情况导致了一些学生由厌恶学习发展到逃避学习,脱离学校往寻求不正当刺激,从而形成一系列品行障碍。

  (二)人际关系题目

  人际关系题目也是中学生反映较多的题目。其题目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与教师的关系题目。其主要题目是教师对学生的不理解、不信任而使学生产生的对抗心理,以及教师的认知偏差等情况给学生造成了压仰心理,攻击行为等题目。

  本次调查表明约有57.21%的同学对师生关系较满足,有31.73%的同学以为师生关系一般,而以为不满足、较差、很差的分别占5.29%、2.88%、2.88%。(5题)

  中学时期,教师仍然是学生的理想目标、公正代表,他们希看得到教师的关心理解与爱。假如教师缺乏理解、耐心与爱心,不能以热情的态度给予指导帮助,反而横加指责,学生则会失看。假如,“教师对学生缺乏尊敬,贬低其价值的不良态度使学生的心理遭到严重的创伤。学生,特别是高年级学生往往病态地感知这一切,这也是师生间发生冲突的原因”。这种情况下,学生有一种压仰感,消极情绪产生,师生关系日趋紧张。

  2.同学间的关系题目。中学生除希看得到老师的理解与支持外,也希看在班级、同学间有被接纳的回属感,寻求同学、朋友的理解与信任。

  本次调查表明约有70.65%的同学对同伴关系较满足,有21.89%的同学以为同伴关系一般,而以为不满足、较差、很差的分别占3.48%、1.00%、2.99%。在这一题目上男女比例相差不大。(6题)

  3.与父母的关系题目。

  本次调查表明约有80.19%的同学对父母较亲近,有16.34%的同学以为与父母的关系一般,而2.48%的同学以为与父母不亲近,另有0.99%的同学与父母有敌意。(7题)

  另一个题目zzy.china-b.com:在职硕士“父母对你考试成绩变差时作出的反应是?”是6.73%的同学选择安慰49.04%的同学选择安慰并帮你分析原因、找对策,18.75%的同学选择一味指责、抱怨,25.48%的同学选择抱怨并分析原因、找对策。(17题)

  ***型的和睦良好的家庭给中学生一个热和的回属港湾,独裁式的家庭中父母与其子女之间不能进行正常的沟通,造成儿童孤僻、跋扈性格。家庭的种种伤痕,会给中学生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有研究以为,父母不和比父母一方死亡,会给儿童在心理题目上造成更大伤害,由于他们在父母那里看到了人际关系的恶劣性。

  (三)青春期心理题目

  1.青春期闭锁心理。其主要表现是趋于封闭封闭的外在表现和日益丰富、复杂的内心活动并存于同一个体,可以说封闭心理是青春期心理的一个普遍存在而又特殊的标志。因而闭锁心理题目主要是指处于消极情况下的心理而言的。中学生若在消极情绪控制之下,封闭与外界的任何心理交流,将是一个值得留意的征兆。

  2.情绪情感激荡、表露而又内隐。青春发育期的生理剧变,必然引起中学生情感上的激荡。这种动荡的情感有时表露有时内隐。一个微笑可以使情绪飞扬,彻夜兴奋,然而他们内心里激动、兴奋或苦恼、消沉而表面上似乎很平静;他们有话有秘密想与别人倾吐,可无论碰到父母或老师却又沉默不言,这种情况假如得不到理解,便会出现压抑心理,出现焦虑与抑郁。

  3.早恋。初中学生一般尚未成年,我们把中学生这种未成人时的恋爱称为早恋。中学时代,正值青春发育期,而这一时期最突出的矛盾之一是性发育迅速成熟与性心理相对幼稚的矛盾。中学生由于受熟悉能力和个性发展的限制,特别是在教育引导不及时不得力的情况下,使得中学生的性心理的发展表现出相对的幼稚性,所以自以为认真的、朦胧状态下的恋爱出现了,尽管这种恋爱带有好奇和模仿成份,但却是一个令人十分观注的题目。

  引用一项调查数据显示,约70%的被访中学生几乎没有接受过有关恋爱观的家庭教育,只有27%曾经接过为数未几的练;爱观教育;而65%的被访者也以为学校基本上不进行恋爱观教育,家庭与学校的教育缺失也使得恋爱在学生头脑中存在无穷的未知与好奇。54%的被访者以为学校对中学生早恋现象应予以正确的引导而非盲目地一味反对;约68%的受访者以为恋爱对自身学习的影响不能确定,因人而异,此项以女生比例较大。约48%的被访中学生以为中学生恋爱是自己的事,是正常现象;38%表示不清楚,没有考虑过。

  (四)挫折适应题目

  本次调查表明约有25.60%的同学受过挫折,在心理上留下了阴影,有42.51%的同学受过挫折,但能承受,没题目,而31.88%的同学没有受过挫折。(26题)

  中学生的挫折是多方面的,有学习方面的、人际关系方面的、爱好和愿看方面的以及自我尊重方面的。其原因有客观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以及个人主观因素。面对挫折造成的困难与痛苦,中学生们的反应方式有两类:消极的反应与积极的反应。消极的挫折适应方式一旦习惯化、稳固化,在一定的情境中挫折状态即使有所改变,其行为却仍以习惯化的适应方式如影随形地出现。于是,消极的挫折适应方式也就转化为较严重的、需要长期耐心教育的心理健康题目了。

  四、维护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对策

  (一)对中学生进行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

  在中学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心理科学知识,把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术。课程可分为两部分:心理卫生与健康理论部分和实际练习操纵部分。

  (二)设立静静话热线信箱。

  实践证实,热线信箱十分有利于与中学生进行交谈,这种方式对一些尚不善于进行面对面谈话的学生十分方便,而有些话又是碍于颜面的,所以信箱可省往害羞的忧虑,而且中学生又可以把自己的思考在信中组织得更为严密。这样可以使老师更有针对性地解决心理健康题目。

  (三)设立心理服务试冬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

  由于学生们对进步心理健康水平的要求日益迫切,心理咨询服务室的建立也就势在必行。无论初中高中,城市乡村,中学生们已开始从拘束、害羞地进门到落落大方自然地进行心理咨询;从以摸索性的心情谈话到充分倾吐心中之烦闷。时代的发展显示出,开展心理咨询与治疗服务已不仅仅是个别中学生的要求,而是一种时代的趋势了。

  (四)兼顾对学生家长及其他方面进行心理宣传。

  研究表明,如何报考在职研究生学生的心理健康题目与家庭的教养方式和家庭的人际关系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有些甚至是家庭题目的表现和延续。因此,无论是了解学生心理与行为偏异的原因,还是咨询、矫治计划的制订和实施,都需取得家长的积极支持和配合,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要兼顾对学生家长及其他方面的宣传。

初中调查报告10

  一、提出问题

  在人才济济的当今社会,具备健康的体魄是极为的。大城市的发展,高楼耸立,大街小巷横穿各处,人们接近大自然的机会越来越少,人们忙忙碌碌,很少停息一会儿,放松身心。中学生的近视日趋严重。在班级上,同学都戴着眼镜,对于中学生的视力情况,我对河北省邢台市育才中学初中二年级6班的同学做了一次关于中学生视力情况的调查。

  二、调查目的

  对中学生视力情况的调查使认识到中学生患近视的严重性。提出倡议,向同学们传达近视的危害,从而使学生们认识到要地保护眼睛。

  三、调查过程

  1.文献研究法

  (1)什么是近视?

  我们都知道眼睛的基本结构是由角膜、瞳孔、晶状体、视网膜、虹膜等几大部分组成。管线经过晶状体成像于视网膜上,在经过视神经把信息传入大脑,产生视觉,于是人便清晰地看到了物体,这就是眼睛的工作原理。

  近视眼是视力缺陷的一种能看清近处的东西,看不清远处的东西。近视是由于眼睛的晶状体和视网膜的距离过长或晶状体折光力过强,使进入进入眼球的影像不能正落在网膜上而落在网膜的前面。

  近视眼需要佩戴凹透镜:由于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它是原来聚焦在视网膜之前的光线发散后正好聚焦在视网膜上。

  (2)初中生视力下降的原因

  首先,环境是近视的主要因素,眼睛过度疲劳和不用眼,使得不少青少年眼睛的调节功能逐渐衰退而遭破坏。现在问题的是学生课桌椅不规范,未能按年级、个体差异配置,不便于学生养成的坐姿。教室采光不好也易学生近视。此外,长接触荧光物体,如电视、电脑等,学生视力下降的原因。所以说不良的学习环境严重了学生的身体健康。

  其次,不参加体育锻炼,体质较差也不可,从网上搜查的资料中:体学生近视率小于普通高校,仅为四分。与体育专业学生课业负担较轻,另一,也与体育专业学生喜爱运动、体质好。普通学校女生比男生不爱运动,也女生近视率高于男生的。

  再次,不科学的饮食习惯也会近视。的临床资料及动物试验说明:近视眼的与机体钙、铬等微量元素。甜食为酸性食物,一消耗体内的钙元素,另一升高血糖,晶体渗透压,是近视眼的又一祸根。

  2.对育才中学周围的眼动力眼镜店做一次采访。

  问:来配近视眼镜以哪些人居多?

  答:学生人数最多,是初中生。

  问:学生中近视度数为多少?

  答:在100-200度居多。

  问:近视了不配戴眼镜视力会越来越深吗?

  答:这要看保护的情况。有些学生真性近视,只要保护,预防,是问题的。

  但近视已超过200度,如不戴眼镜,了学习,还近视的度数,是很不好的。总之,不管近视,保护眼睛要的。

  问:近视产生原因?

  答:中学生近视产生的原因是:

  1、阅读和写字姿势不;

  2、阅读和写字时不注意光线的强弱;

  3、生活和学习制度不健全;

  4、先天的因素。

  问:配戴眼镜的常识是?

  答:配眼镜前应作散瞳验光,确诊为近视眼;配戴的眼镜,应该是度数合适的眼镜,度数不要过深或过浅;配戴眼镜后,仍然要注意用眼卫生,防止。要检查视力,如有视力下降,就要重新配镜。

  问:能为中学生近视提些建议吗?

  答:用眼要卫生;有近视要配眼镜;多看绿色,看远处以调节眼睛。预防近视眼,最后要三要和四不看。

  3.派发问卷,对学生简要采访

  为了进一步了解初中学生的视力情况,对邢台市育才中学初二年级6班的65名中学生了问卷调查和简要采访。详细的问卷内容如下:

  四、调查结果分析

  经过我的问卷调查,得到的结果如下:

  据统计,本次调查当中,有63.08%的同学是近视阶段的,超过了总人数的二分之一。

  五、总结

  通过这次活动,我了解到中学生近视的情况,总体来说,不容乐观,并且对近视的原因有了更深的认识,知道如何防止近视。

  如何让青少年端正用眼健康的呢?可以调查中学生近视人数的比例及原因来让青少年知道近视的害处,青少年自我健康用眼的意识。

  对此,诚心给予下列建议,希望大家视力的保护,防止近视队伍的扩大。

  1.加强眼睛的卫生教育

  从调查中看,有一一部分中学生姿势不和距离近了视力下降,说明学生对日常中的姿势、适当的距离对保护视力的意义还没有正确的理解和重视。这就要求

  我们的老师在教学和日常生活中要地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教育、强调,学生保护眼睛的意识。我们认为,眼睛的卫生教育应从小学开始,一上学就要三要两不要的习惯教育,使学生把要求从小习惯化。

  2.要注意眼睛的休息

  调查表明,学习时间长是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现在的高考、中考、初考的竞争日趋激烈,用延长时间、题海战术来追求升学率,会使学生视力下降,造成永远不能弥补的损失,而且还会使学生的体质下降,严重防碍学习,所以各学科教学都有责任帮助学生从题海中解脱,降低学习强度,使学生有时间注意休息。

  3.要采取积极的方法进行保持和矫正

  眼保健操已被多数学生,所以学校应在适当的情况下增加统一做操的次数,同时老师应认真辅导,纠正错误,使其发挥真正的保护作用。中学生近视中有一部分现在还只是假性近视,如果注意保护,还能恢复,有的则已成了真性近视,这时应戴适宜的眼镜来进行矫正,以保证视力不再下降,不能随便应付,所以近视者都应到医院配制眼镜。

  4.饮食合理

  饮食中蛋白质,减少碳水化合物供应,可使有遗传背景而发生近视的青少年减少或中止近视度数的增加。因此,为避免发生近视,少吃糖果和高糖食品。食糖过多,会使血液中产生大量的酸性物质,酸与肌体内的食盐,是钙相,了血钙,这就会眼球壁的坚韧性,使眼轴易于伸长,助长了近视和发展。表面,预防近视可补充蛋白质、钙质、磷质、胡萝卜、豆芽、橘子、广柑、红枣等蔬菜水果也对预防近视有益。

  5.搞好宣传

  学校可以黑板报、讲座等宣传保护视力的性,介绍保护视力的方法、强化保护意识。

  6.少看电视、玩电脑和游戏机,多与大自然接触

  从调查中知道了大沥的近视人数远远大于潮阳的近视人数,这到底是为呢?有要的因素周围的环境,潮阳市的周围有山有海,乡村中青山绿水,许多学生都可以在学习完后到处走走,看看周围的青山绿水,放松一下,这对眼睛也有的帮助,要多于大自然接触。而大沥生活富裕,电视、电脑和游戏机每户都有,学生课余都沉迷于电视、电脑或游戏机中,对视力的是非常严重的。

  到此,的报告总算告一段落了,心头的一块大石也就放下了。在段里,确实学到了不少的知识。更的是学会了分析问题的思维方法。在收集材料的过程中,学会了分工合作,互相帮助,了深厚的友谊切都使收益匪浅。

  在整个过程中,有许许多多的小插曲,的滋味无法一一道来,但真的兴很开心,这对来说,是经历、体验、一笔的财富。开始社会、热爱生活。需要的锻炼,它能的素质,让终生受益。

  这次调查活动,都知道了视力不好对带来了许多不便,眼睛是感觉器官中最的,大家的经验与知识,大是经由视觉或得,它个人健康、安全、生活情趣更阻碍学习活动,更显现出视力保健的性。眼睛大家来说就等于财富,要好好的保护眼睛。

初中调查报告11

  一、 调查背景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由此学生的学习不再是教科书内容的记忆与内化,而是积极主动的获

  取知识的过程。合作学习是具有时代精神的崭新的教学思想。今天社会的各个领域,越来越注重充分的合作精神。而合作意识和合作技巧,也越来越成为当代人的一种重要素质。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今年,学校掀起了教育改革和研究的浪潮,大家积极参与校本研究,共同学习与交流,在摸索中实践高效课堂,在研究中实现师生的共同成长。我的课题研究------《初中历史课堂小组合作自主学习模式初探》就是以教学模式的研究为基础。 “小组合作学习”也在目前各地的教学中被开始重视和应用。但是由于对课题本身的含义不太明白,大家常常还在一种比较浅的层面上展开,因而存在着不少的问题,致使很多的小组合作学习只是走过场,走形式,往往徒有虚表而效果不佳。因此我们教师对此困惑也较大。基于以上原因,特设计本次调查,目的旨在通过调查,分析问题及原因所在,研究解决对策,使小组合作学习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二、调查内容和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学生问卷调查与谈话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主要以问卷调查为主。学生调查从学生课前预习、课堂教学、两个方面,设计了15个问题进行问卷调查。我们在中厂初中和宋家初中随机抽取了176名学生参与了调查。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无记名进行回答,力争反映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客观地体现课题研究的现状。课题组老师进行了数据整理和结论分析。

  三、数据整理与分析:

  1、课前预习情况:

  调查中,第(1)题预习方式上,只看书的,占44%;边看书边做练习的56%。

  (2)认为课前预习,对课堂上的新课学习有较大帮助的占47%,有一些帮助的占36%。(3)预习中遇到困难的处理方式:问家长的占1%,问同学的23%,自己钻研18%,集中精力上课专心听讲59%,反映预习中,学生自主讨论交流、钻研精神不太好,依赖老师的还居多数。(4)遇到查阅资料的问题时:认真查阅

  资料的占28%,不查资料听老师讲的占50%,看别人怎么做,抄袭别人的占10%,可见学生自主学习的观念和意识不高,教师在课堂上应该积极地引导他们自主的讨论交流自己的想法,小组合作来解决一些问题,提高自己的自我学习能力。

  从调查的数据反映,教师在教学中还要科学的指导学生预习,并且要及时检查预习效果,对中等生要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和独立钻研。对小部分后进生应提出基本的预习要求和目标,预习题的设计要相对的简单、适中,让学生能够更好的达到预习效果,增强自信心,从而激发学生自学的兴趣。

  2、课堂教学情况 (5)课堂上怎样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好本学科问题是老师少讲,自己自学的是13%,分组讨论的占21%完全听老师讲解的占38%,说明同学们课堂的依赖思想严重,认识需要提高,一部分学生就想自己不懂脑筋,等着老师总结,老师讲。(6)课堂上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程度:学生认为课堂上有机会发言的,占45%,有很多机会的占26%。从数据显示上反映,教师应尽可能多提供学生发表见解的机会,通过恰当的评价鼓励少数不善发言的同学,要培养她们大胆求真的学习精神。(7)课堂上喜欢老师上课方式的:讲得好、讲得多、讲得透的占33%,老师少讲,多留时间自己思考的占12%,先让自己思考,不懂问老师的占43%,从学生的心中答案可以知道,他们从心里上还是希望能够自己独立自学,自己解决一些问题,老师应该满足学生的要求,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8)课堂上老师在学生遇到困难处理方式:有问题教师马上讲解的占24%,让学生思考后再讲的28%,让学生讨论后再讲解的占34%。数据反映课堂上,教师还是存在不放心同学自己解决问题的现象。不能大胆把时间还给学生自己。(9)课堂上学生有疑惑自己设法解决的占24%,与同学讨论解决的占12%,直接向老师求助的占43%,说明他们从内心上,碰到困难合作讨论的想法不多,过多还是依赖老师的讲授,这种情况下,小组合作模式的进行还是有些困难的。(10)课堂教学喜欢小组合作的占34%,还可以的占45%,学生的合作意识有待提高。(11)课堂上参与讨论积极的占35%,有时参与,有时不参与的占46%,这里说明学生应该更开放,更大胆些才好。(12)课堂上对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的看法认为真勇敢的占63%,就爱出风头的占6%,说明大部分学生还是想主动回答问题,只是单子不大,怕回答错误丢人而已。(13)对教师“满堂灌”认为合理的占34%,留时间给学生的占42%,心理上学生希望上课有属于自己的时间来思考,独立解决问题。(14)喜欢老师用自主学习模式的占34%,喜欢合作讨论的占45%,老师讲学生听得占3%,教师课堂上应该多给学生讨论、交流的机会。(15)有关课堂自主学习的方法,经过一段时间尝试,已经把我适合自己方法的有34%,试着尝试别人介绍的方法的有17%,说明学生学习新东西的欲望还是很强烈的,希望老师能够好好引导,让他们做课堂上真正的主人。

  四、调查结论简析

  通过对回收问卷逐项统计,可以看到当前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没有以合作意识的培养为根本,使合作仅仅流于形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种现象:

  1、调查表明,大多数同学已养成预习习惯,但学法指导方面,还需加强。少数同学预习具有盲目性。预习时,把做题当作主要目的,而忽视了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新课预习时,教师课前进行必要的预习指导,提出具体的要求,以及预习检查都是不可忽视的。

  2、调查资料显示,预习时碰到不懂问题,选择询问老师或同学的占多数,其他同学几乎都选择自己反复思考,或等着老师讲解。

  3、在学生功课有疑问、遇到难题时,选择直接向老师求助的占43%,自己设法解决的占24%,与同学讨论解决的占12%,说明他们从内心上,碰到困难合作讨论的想法不多,过多还是依赖老师的讲授,这种情况下,小组合作模式的进行还是有些困难的。 4、小组合作学习成了少数尖子学生表演的舞台,使得个别学生成为教师的代言人,许多学生采取旁观的态度,缺少积极参与的意识,思维能力、表达能力、质疑能力等得不到锻炼,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不到培养。问卷第11题“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积极参加讨论吗?回答是的占32%,有时参与有时不参与的占58%,不回答的占4.5%。不太主动参与的原因,都是自认为学习中等或不太好,怕说错了大家笑话他。

  5、对于课堂上回答问题表现积极的同学,多数同学认为他们是学习的榜样,是正能量。但是仍有极少数同学不认同他们,认为他们虚荣、爱表现。不过,还有一部分同学也会有反思:为什么别人会,但自己不会?

  五、出现的原因及其对策

  通过对调查问卷及谈话的反馈分析,可以看到,造成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1、大部分学生乐于接受“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的模式。但同时受目前教学模式的影响,在老师思想上还没有完全放开的情况下,课堂上,他们对老师仍有依赖性,离不开老师的讲授教学。

  对策:教学模式的改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老师需要过程、时间、学习和研究,学生同样需要一个长期的适应过程。老师可以先用“小组合作自主学习”和“讲授式”相结合的教学形式进行教学,慢慢放手,慢慢减少“讲授式”的时间,让老师和学生都经历一个缓冲阶段,最后,再让“小组合作自主学习”模式占主导的地位。

  2、大多数同学虽然已养成预习习惯,可是少数同学预习具有盲目性。预习时,把做题当作主要目的,而忽视了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导致课堂上新课预习,就好比是在做题检测。根本没有达到预习的真正目的。而且有时预习碰到不懂问题,选择询问老师或同学的占多数,其他同学几乎都选择自己反复思考,或等着老师讲解。这种依赖思想太严重。

  对策:预习看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如果老师没有明确的预习目标,就会让学生不知所措,因此教师课前进行必要的预习指导,提出具体的要求,以及预习检查都是不可忽视的。特别预习过程中,当学生碰到困难时,那是老师应该加以引导、点拨。激励学生合作讨论。

  3、在目前的教学中,学生功课有疑问、遇到难题时,多数学生选择的还是“等”“靠”的思想,不愿自己动脑筋独立解决,之所以调查中显示直接向老师求助的占43%,自己设法解决的.占24%,与同学讨论解决的占12%,说明大多数学生从内心上,碰到困难时,合作讨论的想法不多,过多还是依赖老师的讲授,这种情况下,小组合作模式的进行还是有些困难的。

  对策:新课改的实施,让我们明白了,现在课堂的主人不再是学生眼中了不起的老师,而是真正能够动手操作,大胆想象,勤于思考的学生。因此,目前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改变学生的思想,课堂多引导,多鼓励,让他们敢于把自己的想法对别人说出来,不同意见和别人进行交流。这样才能有利于“小组合作自主学习”模式的推行。

  4、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的占一小部分;有时积极、有时不积极的占一半,还有少量同学因害怕错而选择课堂沉默。学生的这种表现主要来源于长期的“听课”状态,对于“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的教学形式有初期的“不适应感”。

  对策:教师平时多与学生进行心理交谈,给他们“洗脑”,初期用“讲授法”和“小组合作自主学习”模式相结合的方式上课,让学生有过渡的时间和空间。慢慢在放手让学生在课堂上独立解决问题,做课堂真正的主人。

  5、在课堂上,少数尖子学生在回答问题和自主讨论时能够表现积极,多数同学认为他们是学习的榜样,是正能量。但是仍有极少数同学不认同他们,认为他们虚荣、爱表现。不过,还有小部分同学也会有反思:为什么别人会,但自己不会?

  对策:备课时,课堂问题的设计应该有梯度,相对简单的问题留给水平中等偏下的学生回答,适中较难一点的问题留给中等生和尖子生解决,这样就照顾到了班级大部分学生上课能够积极发言、大胆想象。从而也增加了我们每一位学生上课的自信心。使他们敢于大胆回答问题主动参与讨论。

  六、启发与感想:

  通过以上的调查,我认为在今后的历史教学中,老师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不要让他们觉得历史是一门副课。只有学生对他所学的科目提高兴趣,他们才有可能很快地提高成绩。而老师在课堂形式上,可以是活动课、讨论课等,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进来,叫学生在自己的参与中并快乐地学习并掌握新知识,从而感受成功的喜悦。 2、合理搭配学习小组。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性格等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搭配成若干学习小组,最好做到性格互补,学习互补、男女搭配。如性格外向爱说话的和不爱说话的要互补,不能出现有的小组爱说话、爱讨论,有的小组不爱说话,不爱讨论。同时组内成员要有明确的分工,每个人担任一个具体的合作角色,。如小组讨论的组织者,记录员、汇报员、发言代表等,一定时间后,角色互换,使每个成员都能从不同的位置上得到体验、锻炼和提高。

  3、注意避免“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课堂涉及到问题讨论时,教师要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有价值,避免造成“摆样子”、“走过场”的现象;杜绝小组合作学习的“假”与“浮”的现象出现。 4、教师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赏识每一位学生。要让后进生也觉得他在小组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无论学生的成绩好与差,教师都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对于成绩差的学生也要积极地鼓励他们去学习,课堂上应该多表扬少批评,表扬是促使差生进步的一种好的方法。即使有时需要批评学生,也要注意方式方法,语言最好不要尖锐刻薄,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5、小组合作学习要有合作精神,融洽个体与群体的关系。首先要训练和教会学生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如何把别人的意见归纳起来,怎样在别人意见的启发下完善和发展自己的观点,怎样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见,怎样大胆地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鼓励学生开展争论和辩论,并以一种什么样的态度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等。

初中调查报告12

  我们于1999年3月~5月,对渔峡口镇的两所初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农村初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动向,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依据。

  一、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 具体目标

  1。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现状

  2。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3。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成因及对策

  (二)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

  学生问卷,内容涵盖教育价值观、学习态度、学习需求和学习目的四个方面。问卷调查在渔峡口镇第一、第二初级中学进行,共发问卷1021份,回收有效问卷1004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样本数。

  2。座谈会及个案调查

  整个调查共召开了两次教师座谈会,四次学生座谈会。这些座谈会,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生动的典型材料,而且为理性分析提供了基础。

  二、调查结果分析

  对学生问卷调查分析,以及多次教师、学生座谈结果显示,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一)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现状分析

  1。教育价值观

  调查显示,大部分农村初中生具有较为明确的教育价值观。74%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质,10%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为了考中专和大学,16%的初中生没有考虑。

  调查还显示,农村初中生的教育价值观带有显著的经济社会特征。他们认为,农村青年的经济收入与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学生认为高中中专 毕业生挣钱多,25%的学生认为初中毕业生挣钱多,8%的学生认为小学毕业生挣钱多,只有2%的学生认为文盲能获得较高收入。

  2。学习态度

  调查结果表明,67%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较高,24%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中等,9%的学生害怕学习。这与他们“考中专或大学”意识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学习的学生数占相当份额。而且,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90%的学生都有自己“最讨厌的课程”。学生害怕学习或讨厌某些课程的根本原因,一是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紧密相关;二是与该课程的实用价值紧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86%的学生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实用性强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劳技学习热情较高,而对学术性较强的历史、地理、生物、英语不感兴趣。在学生讨厌的课程中,英语是初中的核心课程之一,有57%的学生认为“英语对于我们以后的生活几乎没有用处”。

  3.学习习需求

  当前,“特长”是师生共同关心的热门话题,许多教育工作者甚至把“特长”看做是“素质教育”的代名词对于这一认识的争议性,不属本文讨论的范畴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特长”有正确的认识,其中,92%的学生有自己感兴趣的目标,且有52%的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指导。同时,78%的学生希望在劳技课、活动课上学到较多的、实用的农业科技知识,使之能对他们以后的工作有所帮助。

  在对调查结果的整理中,我们得到了一组令教师们震惊的数据,52%的学生认为“学校老师能满足自己的学习需求”,48%的学生认为“学校老师能力有限,希望得到名师指点”。对于这一结果,也许我们对信息的有效度产生怀疑,或者强调它的地域性特点,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教师行为滞后”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学生的认同,并越来越严重地影响着他们的学习。

  4。学习目的

  调查结果表明,对于初中毕业后的打算,55%的学生选择读高中或中专,18%的学生选择就业,27%的学生还没有考虑。有读大学愿望的占37%。

  初中学生对于“务农”的态度是我们调查的重要目标之一。调查结果表明,农村初中生大部分不愿意务农,其比例随年级变化,且该心态呈现出一种特殊的波动,其波动特点为:初一为69%,初二为58%,初三为72%。

  (二)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调查显示,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与以往农村的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相比,有明显不同。

  1。教育价值趋向多元化、务实化、功利化

  自己跳出“农门”,走向城市。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已经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以增强自己在未来社会的竞争能力。在此基础上,部分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且成绩优秀的学生则致力于追求大学教育。

  初中生的教育价值观的另外两个特点是务实化和功利化。初中学生越来越强烈地追求未来教育输出的经济价值,他们中的很多人从经济的角度去衡量所学课程的价值,继而决定自己在不同课程上的努力程度。他们要求课程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和生产实践,渗透更多的实用技术。

  我们知道,由于年龄和学识的制约,初中学生的认知、分析、判断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稳定。事实上,相当多的初中生的教育价值观是迷茫的。其原因在于:一是越来越多的中专生和大学生难以就业,从而使他们对考中专或大学失去信心;二是学术性较强的初中文化课程难以满足学生对职业技术的需求,难以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内在刺激和利益驱动。这些原因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厌学。更为严重的是,我们在教师座谈和学生家长访谈的过程中发现,由于对学生前途的失望,部分家长和教师也失去了对教育的信心,厌学情绪在受教育者和教育者身上同时滋生并蔓延,我们称这一现象为农村教育的世纪迷茫现象。不可否认,这一现象所反映的是一种消极的教育价值观。

  2。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村初中生由于个人的学习基础、教育价值观和对未来的期望等方面的差异,使他们的学习需求具有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的特点。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度要求不一。初中毕业后准备就业的学生,只要求掌握基础知识;准备考中专的学生,要求课程教学难易适度、学业成绩达中等水平;追求大学教育的学生,则要求最大容量地掌握所学知识,学业成绩达上等水平。学习需求的横向多目标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广度要求宽泛。他们既要求学好学术性较强的课程知识,又要求充分培养自己的特长,还要求掌握更多的实用技术。

  3。学习目的明确,但具有主观性和不协调性

  对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73%的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但是,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对比分析和对学生本人的考察,我们发现,学生的学习目的具有严重的主观性和不协调性。学生学习目的主观性突出表现在:他们已经认识到了未来进入城市就业或在农村非农产业就业的艰难性,但有67%的学生却表示不准备在农村务农。很明显,如此大的一个群体具有这个想法是极不现实的。此外,40%的学生希望自己以后在事业上能取得成功,但他们中48%的学生没准备接受高等教育,甚至不准备读高中中专,从而忽视了科学文化知识对于事业的发展所起的基础性作用。学生学习目的的不协调性主要表现为思想与行动的不协调。调查结果表明,33%的学生将准备在农村务农,但这部分学生在上劳动技术课时并不认真,平时也很少接触农业科技方面的资料。同时,37%准备考大学的学生中有相当多的人在学习上并没有显现出相应的积极性,而是呈现出一种消极等待的学习态度。

  三、对调查结果的思考

  (一)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状况成因分析

  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状况,其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他们正在健康地成长,同时也存在消极的一面,不容忽视。

  1。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

  从宏观角度看,农村初中生深深地感触到了国家经济发展的快步伐,欣喜于辉煌的经济成就。调查结果显示,98%的学生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向往,其中有82%的学生对“竞争”这一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了解较深。从微观角度看,市场经济在农村的逐步深入,使农业的生产结构、生产方式不断变化,而轰轰烈烈的农民打工队伍更使农村人的生活发生了质的变化。农村初中生对于这些变化极为兴奋,因为他们享受到了蕴藏其中的经济利益和文化利益,使他们不愿生活在农村,且幼稚地想及早结束学业而外出打工。

  2。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影响

  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将有越来越多的人获得上大学的机会,以至于部分学生对考大学信心十足。但是,我国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制度的改革,对学生的负面影响也很大。调查结果表明,26%的学生认为家庭难以负担未来读大学的高额费用而放弃考大学的愿望;52%的学生认为大学不包分配而感到前途渺茫,从而在学习上漫无目的。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制度改革的影响,使部分德、才兼备的学生感到迷茫和失望,并逐渐淡化了对学习的兴趣,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

  3。农村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影响

  素质教育是一种突出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的教育。其对于学生的积极作用,是使他们认识到了具有真才实学、一技之长的重要意义,从而要求课堂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实际和生产实践,并自发地抵触以考试为中心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学方式。其对于学生的消极作用,是使部分学生过多地追求学习的功利性,而忽视了学术性较强的文化课程的基础性意义。

  4。家庭教育的影响

  当前,农村初中生中有一部分是独生子女,处于一种相对优越的生活环境中,备受家人的宠爱,他们一般表现为意志不坚强,缺乏进取精神,耽于生活享受。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接触众多的学生家长后,发现很多家长对学生的要求较低,且大多数侧重于纪律方面,而对学生提出考高中、特别是考大学要求的家长越来越少,从而在学习上对学生形成了一种内家庭松外学校紧的矛盾局面。

  5。学校教育的影响

  在农村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农村初中越来越重视特长教育和培养学生的个性。可是,由于资金和人才的制约,对于学生学习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需求无法满足,从而导致学生需求与学校教育之间的矛盾冲突。

  6。教师的影响

  在诸多的影响因素中,我们认为,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最直接、最持久、最有效。但当前的问题是,由于教师行为滞后,所以使教师的教育和教学工作对学生学习产生的制约和负面影响越来越大。

  (二)形成健康的学习心理的对策

  影响学生学习心理的因素非常复杂,因而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学习心理的任务十分艰巨。为了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的要求,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应积极地帮助农村初中生形成健康的学习心理。

  1。增加投入,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

  当前,农村学生已经感受到了社会进步的快节奏,初步了解了渗透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高科技。但在日常的学习中,他们接触的却是落后的仪器设备、简陋的实验场所、过时的科技知识,这种强烈的反差必然使他们感到厌倦并产生抵触。因此,只有增加硬件和软件的投入,使仪器设备、实验场所、科技知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才能对学生产生求知的诱惑和刺激。

  2。帮助学生准确地了解和把握未来

  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农村初中生对国家市场经济发展、高等教育改革、素质教育实施等的了解既不全面也不深入,所以有必要以专题报告的形式,向他们介绍国家市场经济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存在的困难以及未来的美好前景;向他们介绍高等教育改革中招生制度的合理性、科学性,收费制度的公平性、保护性,分配制度的灵活性、公正性;向他们介绍素质教育实施的具体内容、价值和未来取向,以帮助他们明辨是非,消除误导。

  进行职业指导,帮助学生了解不同职业主要是务农 的特点、现状和发展趋势,从而使他们在学习期间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在毕业时选择自己适合的就业岗位。

  开设心理辅导课程,对学生进行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能力、考试心理、学习适应性等内容的辅导是当务之急。

  3。在普通教育中渗透职业教育,使农村初中生成长为适应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的复合型人才

  1986年,原国家教委等四部委联合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农村教育“应该从办学为了升学转到以为本地区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为主,兼顾向高一级学校输送新生这个方向上来”。我们可以尝试在农村初中进行初中后职业教育——学期职业培训或“3+1”制的培训。但我们应该引以为鉴的是:传统的也是落后的农村职业高中教育,当前步入了关、停、并、转的恶劣境况。那么,在农村初中实施职业教育,则必须致力于追求教学内容的科技化和教学方法的科学化。

  4。紧扣素质教育的主旋律,制定科学的课程教学计划和考核标准,主动适应学生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需求

  为了真正体现素质教育的特点,在普教中渗透职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必须进行课程改革,相对均衡各学科在教学时间上的比重,淡化各学科考核的学术标准,以使学生具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各学科的均衡学习和最感兴趣的学科的强化学习。

  5。改善教师待遇,改革教育系统的人事制度,营造一个合理、高效的竞争环境,解决“教师行为滞后”问题

  发展经济学家的研究指出,第三世界国家的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学习方法简单和学习内容贫乏是与大多数教师能力差和缺乏主动性密切相关的,他们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工资,没有兴趣,也没有机会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我们的农村初中教育基本上是属于这种情况。解决“教师行为滞后”问题的有效办法:一是提高教师的工资水平,为他们提供接受继续教育和进行终身学习的经济保障;二是改革教育系统的人事制度,保证教师考核的公开性、公正性、科学性,营造一个合理、高效的竞争环境;三是提高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的质量,改变当前继续教育中的形式主义和低效局面。

初中调查报告13

  我国传统的家庭教育是不愿意让中学生接触金钱的,认为从小持币会使孩子思想受到铜臭气的不良影响。这种消极防范导致中学生缺乏经济意识,出现盲目消费,不会理财等现象。其实,作为家庭成员之一,中学生不可能不和钱打交道,试图给中学生创造一个真空的消费环境是不切合实际的。因此,中学生适当地注意增强经济意识,对健康成长十分有利,也便于提高辨别和分析能力,促进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

  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更好地学习和生活,大部分中学生家长都固定地给他们一些零用钱,数量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但每次还未到月末,同学们早已将零花钱用年完了。很多同学对钱该怎么用这一理财的基本问题存在着种种不 熟的偏见和误解,甚至在他们身无分文的时候也不知道自己的钱到底花到哪里去了。

  由于初中生年龄较小,家长一般不会给太多的零花钱。绝大多数(约占79%)的初中生每月零花钱低于50元,但也有5%的初中生每月零花钱超过100元。

  据调查,在同学们零花钱的支出项目中,经常购买饮食品占被调查人数的70%,位列第一,紧随其后的分别是文具,书籍,报刊杂志,磁带和光盘等。

  调查结果表明,多数同学存在乱消费,理财能力差的问题。理财意识淡薄是导致中学生理财能力差的主要原因。正如有些同学所说:很多同学信奉钱是身外之物,出手要潇洒大方;也有的人认为算来算去烦死人,省来省去也省不出几个钱,还不如今朝有钱今朝花。所以同学们的零用钱很大一部分都是在不正确的理财观念中被浪费掉了。家庭对孩子理财能力培养的疏漏,是造成中学生理财能力差的一个重要原因,学校对孩子的理财教育也很少涉及。

  因此,家长应对中学生进行必要的理财教育。比如,培养孩子良好的消费习惯,懂得进行价格比较购物消费;家里一些有关财务问题的讨论中,不妨让孩子适当加入,了解适度消费的道理,预防,杜绝一些孩子从小自家里私下拿钱,在外随意借钱的问题。

  希望同学们能养成以下良好的理财习惯:

  第一,学会消费,懂得必要的消费规矩。形成正确地花钱,算账的观念,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生活中需要购买东西时,需明白哪些该买,哪些不该买,哪些买了划算。

  第二,懂得钱来之不易。要正确认识钱的作用和地位,懂得钱是劳动成果,珍惜父母劳动成果,不奢侈浪费,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第三,找机会参加储蓄存款,增加金融知识。如将逢年过节,过生日,长辈或亲友送的压岁钱,贺礼等进行零存整取,自己计划管理,体验理财的滋味。

  第四,获得一些投资知识。可以集邮,集币等,有机会可以学习购买基金,债券。

  第五,合理利用好零用钱,用于购买学习用品,交通费,以及同学间小额募捐等。

  现今世界,理财能力是一个人得以生存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素质教育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内容。而要培养和锻炼这种能力,专家建议:在孩子八九岁就应当注意培养其理财意识,而到了中学这一理财观念的形成和定型时期,家长和学校更应积极做好引导工作。

初中调查报告14

  在一个多月的暑假生活中,为了更好的了解社会,响应“大学生生涯教育”的号召;也为了给个人今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我利用三十天的时间组织了一项名为“爱心辅导”的社会实践活动。此刻活动已经圆满结束,我把此次进行了整理总结,作为大学一年级暑假的社会实践报告论文:

  活动的动机

  在权衡了各项大学生可能参与的社会实践活动之后,我认为:家教是一份切实、有价值的方案。作为一名师范学院的学生,尽管我本身属于非师范类专业,但“为人师表”这个千年的古训却永远牢记在我的心中。我觉得,做一个好老师是十分具有挑战性的;同时,如何出色的胜任老师的工作,对我也是一个很大的磨练。所以本着这样一个向往,我选取了组织家教这项社会实践活动。

  活动的准备

  为了能够增加此项活动的“含金量”。我为活动订立了“自我组织,自我分配,自我招生,自我工作”的基本宗旨。其中那里的“自我”实际上指的是一个群体:即所有参与到我组织的这项活动中来的和我具有同等学历的朋友们。他们分别是:万健(南京邮电大学信息工程与自动化管理系)、施政(南通大学数学系)、蒋舒(南京工程学院光电工程系)、贾楠(盐城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等。在组织好人员之后,我于17号晚迅速草拟了两份材料。即:“爱心辅导介绍”广告和“爱心辅导活动会员条例”。

  活动的实施

  在1月19号散发了“爱心辅导介绍”广告之后,我们很快接到了许多家长的询问,并陆续登记好姓名和联系方式。1月21号上午结束招生后我组织分配了各个参与同学的任务,其中我具体负责了一名四年级学生的语文及英语辅导工作。会议结束前我们再次学习了“爱心辅导活动会员条例”。下午同学们开始各自与负责的孩子家长联系,商定具体的实施细节。

  22号活动正式开始,在辅导孩子的过程中,我始终遵守条例中的规定,牢记认真负责的态度,以学生为本,礼貌、耐心、亲切的完成辅导任务。同时,我尊敬学生家长,礼貌用词,耐心听从家长的推荐。在具体学科指导中,我发现:这个孩子存在着偷懒和粗心的坏习惯。我针对这一点提出了狠抓辅导效率,减少学习持续时间但增大学习频率的方法,为这个孩子的提高作出了必须的贡献。活动结束时,在我和孩子家长共同组织的测验中,他取得了全优的好成绩。

  在完成自我任务的同时我还统筹着全局,每一天与其他四位同学持续密切的联系,时刻提醒他们牢记活动条例并注意自我的安全,保证活动的正常进行。

  活动的总结

  经过全体同学的努力,我们于2月22号下午圆满的结束了为期一个月的家教活动。活动结束后我组织召开总结会议,同学们交流了各自的感想。其中万健同学的感想值得大家学习,他认为:“透过这项活动,我意识到了钱财的来之不易,那么这个意识将给我今后构成正确的理财观打下一个深厚的基础。同时在辅导过程中,我逐渐构成了一个耐心、机智的处事习惯,敢于提出自我的意见并结合他人的推荐把工作做得更好,这一点是我走向社会前所理解的最有效的磨练……”

  首先,这个活动是十分具有好处和价值的。当今大学生虚度光阴的现象十分严重,我们组织并参与这样的活动是对自我的一个锻炼,正如条例中所说的“生活在严格教育体系下的我们,对于社会、职责、实践,甚至对于报酬是怎样得来的,还一无所知……发起这项活动。既贡献了自我身上的一份余热,也提高了自我的人生阅历。”

  其次,透过活动我们也很好的实践了“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中提倡的激发大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培养用心上进的人生观;促进大学生树立明确的职业目标和职业理想以及增强大学生在就业中的核心竞争力的号召。为我们今后的发展带给了很大的帮忙。

  在活动中我再次认可了老师的教育,即人的职业发展是一个持续的发展过程,大学生就业准备绝不仅仅仅是最后半年或一年才需应对和投入的任务,而就应是贯穿在我们生活过程中的一件大事。透过组织和参与“爱心辅导”活动,我个人对于社会的理解以及就业的估计有了更多的认识,而在组织管理潜力上更是得到了很大的进步。尽管不是真正的就业,但是体验到了一种在校园里和课堂上无法体验到的带有必须压力的就业氛围,给自我为人生发展而做出的准备带给了帮忙。

  暑假即将结束,组织并参与“爱心辅导”活动使我的暑假生活变得充实而有好处。尽管在这次“爱心辅导”活动中我们取得的经济报酬是微薄的,但是我们收获的精神食粮却十分丰富。因为它让我初步领悟到一个人不管学历有多高,潜力有多强,在体现自我价值的社会活动中都离不开“扎实、勤奋、虚心”这样的立身之本。

初中调查报告15

  娘子关中学 八年级89班

  调查人:高倩

  指导教师:XX明

  前言:

  做为成长特别时期中的学生,我们的头脑里满是自己独特的想法,很有自己的一番主见。希望他人可以尊重自己,不希望有太多的负担,同时也有很多的不解与烦恼却不愿意讲出来。老师和家长与学生沟通时,也会因由此造成的小心结而感到困惑,对孩子的想法猜不透、摸不着。这阻碍了我们的正常交流,所以,我决定,以中学生的心理为题,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及采访。研究课题为《初中生心理成长特别期调查报告》。

  一、准备情况:

  1、调查对象:

  抽取八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随机进行个人采访。

  调查形式:问卷及采访

  2.、研究方法

  1)简单初步了解中学生心理状况。

  2)上网查找相关信息及资料。

  3)对同学进行采访,问卷。

  4)对所有资料汇总、分折调查结果、编写报告。

  3.、实施步骤

  1)对中学生的心理疑问提出问题,进行筛选,整理问题,然后决定调查的问题。

  2)对同学们进行口头访问,记录相关口述资料。

  3)对回收的问卷、资料进行分折、统计、分类。

  4)编写报告。

  二、调查结果:

  1、影响中学生人生的最重要的品德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约有26.1%的同学认为奉献精神最为重要,26.5%的同学认为坚强最为重要, 42.1%的同学认为诚信最为重要,仅有5.3%的同学认为努力最为重要。“诚信”高居选择榜首。

  进一步采访中发现,同学们选择的理由都很充分:

  a同学说:“我选择信誉。我觉得,有信誉,朋友就多。尤其,自己被人信任和依赖的感觉很快乐。”

  b同学说:“我选择奉献。古人告诉我们,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只要帮助了他人,他人必会加倍回报。大家都这样,感觉多好。

  c同学认为:“坚强最重要。无论干什么,只要有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精神,遇到挫折,也不垂头丧气,想办法坚持下来就会成功。

  d同学说:“没有努力就没有收获,所以,努力最重要啊。”

  2、心事诉说的对象

  有心事怎么办?许多同学的做法是对自己的知心朋友或同学诉说。约占74.4%;把心事憋在心里的同学占到了16.2%;余下9.4%愿意同父母、家人及老师商量解决办法。把心事憋在心里的同学将近2成。

  3、成长的困惑

  通过问卷调查所反馈的信息,以及对一些同学的采访,超过半数同学表示,学习目的不明确,还不清楚自己的奋斗目标,学习一点算一点,所谓的学习看似浪费时间。此外,因为自己在学校受到的教育与社会现实落差很大而迷惑的同学也占有相当比例。说明这些同学所接触的人与事都是与自己生活相背离的,加上没有老师、同学、家人的关爱,造成了一种失落感,如无正确的引导也许会踏上歧途走上不归路。另外,还有的同学因为自己外貌、打扮感到苦恼失落。

  4、在校最担心的事情

  80.6%的同学说自己在校日夜拼搏是为父母,而不是自己。当取得好成绩,就觉得完成了父母交予的任务。反之,自己的成绩差,就担心遭到老师、父母的批评;12.7%的同学表示最担心的事情是老师不关心,同学不喜欢;另外还分别有2.6%和4.1%的同学表示最担心的是遇到同学的欺负、被人小看,以及遭到同学的孤立,没有知心朋友。

  三、解决方案:

  1.老师的话:

  a老师:初中生的心理是多变而且略带叛逆的,对很多事情充满困惑又缺少能力解决。这就是成长的烦恼,是很正常的现象。同学们要正视这些现象,不仅要相信自己,也要信任家长和老师,相信他们有能力给你带来帮助。当然,老师和家长也有责任和必要付出更多的耐心来正确的沟通引导,与孩子们建立和谐的关系。

【初中调查报告集锦15篇】相关文章:

1.初中调查报告

2.初中教育实习调查报告

3.初中政治调查报告范文

4.初中调查报告(15篇)

5.初中调查报告15篇

6.初中生消费调查报告

7.初中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8.初中教育实习调查报告范文

上一篇:初中调查报告 下一篇:初中调查报告
初中调查报告集锦15篇

初中调查报告

2021-09-30 报告

  在当下社会,大家逐渐认识到报告的重要性,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避免篇幅过长。一起来参考报告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中调查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初中调查报告1

  近年来随着地区经济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就越来越严重。防止环境污染,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为了调查节能减排和环境污染问题,我们小组对社区的环境卫生进行了调查。

  绿色社区是人人向往的居住条件,但现在的社区大多还没有达到绿色社区的标准。,普遍存在以下几种问题:

  1、没有完备的垃圾分类回收系统;

  2、没有节水、节能和节约生活资源的举措;

  3、没有做到多植树,使社区清洁优美。

  节能减排不仅是企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环境污染所带来的问题,更是与人们日常生活方方面面息息相关的问题,所以我们必须从每一个小事抓起、从身边做起。一个很小的忽视都可能浪费掉大量的水、电和能源。

  我们在对节能减排绿色社区的调查过程中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

  1、你对小区绿地的清洁情况的看法?

  2、你如何处理家庭的日常垃圾?

  3、你家的装修选材是否注意使用环保材料?

  4、你家是否常用一次性用品(快餐盒、筷子、塑料带等)?

  5、你的家庭是否有水的二次利用情况?

  6、出门在外是否关灯?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小区内的清洁十分良好,很少看到垃圾,但有乱丢废弃电池和扔掉可二次利用的东西的现象;大家也不太注意使用环保材料,常使用一次性用品;有些人出门在外,感觉时间短,也常有不关灯的现象;大多数年轻人没有将水进行二次利用的习惯。小区内的绿化整洁还不错,但没有看到一些相关的节能环保措施,小区还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垃圾的分类回收以及污水排放等问题。

  我们这次调查,主要是针对社区的节能减排环境污染方面。经调查我们发现,时代在进步,同时,人们也不断的制造垃圾,不断的浪费能源,不断的排放尾气,不注意环保,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所以,节能减排当务之急,这我们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希望我们城市进步的同时,决不要忘记节能减排,决不能忽视环境保护。作为初中生,我们更时刻要有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意识,以促进我们未来的城市发展更加美好。

初中调查报告2

  从初中美术教学状况的调查分析入手,寻找高一学生审美能力、绘画、手工等技能参差不齐的原因,寻求改变这一状况的途径及对策。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与意义:

  审美教育,是以陶冶情操、培养情操为特征,以生动形象为手段,提高学生感受美、理解美、创造美的能力,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的一种教育形式,美术学科教学是审美教育的最重要的阵地之一。

  就目前农村学校美术学科教学而言,存在着严重差异,尤其表现在部分学生的美术基础技能较差制约着综合能力的发展,并对此提出若干意见。

  二、问题的提出

  新入学的高一学生美术欣赏能力、美术基础技能严重参差不齐,给高中美术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成了摆放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当前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新形势下,这一问题的出现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它关系着素质教育能否全面实施,关系着是否能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幸福负责这一责任,关系着是否能够全面实施"三个一切",望能引起广大美术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三、问题形成学生水平差异的原因调查分析结果

  (一)生源问题

  1、各学校的重视程度不一。在农村各学校中,中心学校的领导老师重视程度较高,学校配有专业的美术教师,如:晋城市阳城县润城镇中心学校每年都参加县局举办的各种竞赛,长此以往,带动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学生的美术素质较好,而其他农村学校不参加这一活动,因此与镇中心校相比会形成较大的差距。

  2、有些农村中学领导往往也很重视,但由于师资配备不平衡,一般美术课都由其它学科老师代课,授课内容比较随意,不按大纲、课标要求上课,天长日久势必形成一定的差距。

  3、还有些学校领导、老师、学生重视都不够,认为美术学科只是副科,乡镇教办又不统考核,老师随便"代代",学生随便学学,这样与活动较多的中心校形成了较大的差距。

  (二)学生自身素质的差异

由于学生自身素质的差异,同一班级在同样的教学、学习条件下也会形成一定的差异。有些同学天生爱好美术,在自身兴趣的激发下,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美术素养自然会提高很快;而有些学生或受社会大环境的制约影响,认为学好数、理、化就能一统天下,或受父母家庭的影响,认为学美术没出息,再加上缺乏一定的兴趣爱好,差异的存在也就不足为奇了。

  四、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对于初中阶段学生客观存在的差异,高中美术学科教学中,教师应积极采取措施,针对性地对这一问题进行解决,有计划、有措施地进行美术学科教学

  1、由于农村中学这种状况的出现,就高中美术教学而言,本身就和初中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脱节",缺乏一种"连续性"。初中美术教学,特别是一些师资薄弱的学校无法对学生进行美术技能训练,这些学校美术教学中只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多向思维能力,学科教学往往容易多注入表现、抽象、超现实等手法,学生绘画多姿多彩,说白了就是让学生随便画画,因而完全忽视技能技巧的培养;而高中美术教学从根本上要使学生有一定的中国画、素描、色彩技能。根据这一情况,教师可根据教材与教学的需要适当增加一些初中教材以外的技能常识方面的知识讲授,尽量填平存在的天形的"沟"这样做,其一,在面上可增强初中美术教学与高中美术教学的连贯性;其二在点上可以对基础薄弱的学生进行"补课"。但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不能因此而扼杀学生的自主与创新。高中中学生的教学毕竟不是美术专业训练初中美术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2、在美术教学薄弱的学校中欣赏课问题尤为突出。高中美术教学中更应注意通过美术欣赏教学、激发与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在学生掌握美术欣赏方法与欣赏程序的同时,增加美术技能、技法的介绍,这样既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价值、审美情趣,同时又能鼓励学生有自己的审美选择,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感受力,为学生动手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3、美术学科教学中可适当自主开发一些教学内容,这些内容可据初中美术教材为依托,选择一些既复习初中部分知识,又能本着针对初中教学中技能传授不够的特点选择性、过渡性内容进行教学,这样不仅能为美术学科课时少,学生易忘,再进行回顾的特点进行教学,又能对薄弱学生进行"补课"。例如:教高一学生欣赏中国画时,可穿插中国画用线的方法、技能的教学,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同时可为线造打个基础,又可为动手能力较差的学生补上一课。

  4、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是重要的教学原则。教师要从学生的个别差异出发,在课堂教学以及课外、辅导中对基础较薄弱的学生进行"特殊"的辅导,力量有所倾斜,让这些学生能与大家共同进步,不至于对美术失去兴趣,或作业成为负担,草草了事,应差式地完成任务,尽量能做大面积"丰收"同时,小部分分也不"减产"。

  5、开发课外教学资源。

  ①美术教学活动不仅仅是课堂的教学,也应注重挖掘学生的自学能力与学生自主开发新的学习资源的能力,以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学校图书室是学生在校内可利用的主要资源。②参观校内、校外的美术品展示场所,在校内多组织画展、手工作品展,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欣赏,让学生欣赏的同时,讲解技法。

  6、组织课外兴趣小组,在兴趣小组的组织上,不光让对美术感兴趣的"尖子"参加,也应允许有兴趣的"待进"学生参加,为这些"待进"生提供良好的环境与学习的信心。

初中调查报告3

  一、基础豆芽培育以及资料查找

  资料查找:

  关于豆芽的生长原理

  首先,黄豆在萌发到产生第一片幼叶之前没有光合作用,只有呼吸作用,因为光合作用在叶绿体中进行,黄豆种子无含叶绿体的细胞,只有叶片或植物幼嫩的绿色的茎含有叶绿体(叶绿体中存在叶绿素,故有叶绿体存在的细胞是绿色的)

  第二,第一片幼叶产生后开始进行光合作用,同时还有呼吸作用(如果是我们吃的黄豆芽的话,没有这个阶段,黄豆芽白色的,我们吃的部分是伸长的胚轴)

  以上是大概过程,下面详细说一下,黄豆萌发过程的变化:

  种子萌发时吸水膨胀,种皮变软,呼吸作用逐渐增强,将贮存在子叶或胚乳里的营养物质逐步分解,转化为可以被细胞吸收利用的物质,输送的胚芽,胚轴,胚根(此时,种子中的营养物质是逐步减少的,但是豆芽重量比黄豆重量增加了,增加的部分主要是黄豆吸收水的重量)。胚根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芽形成茎和叶,胚轴形成连接茎和叶的部分(同样是食用豆芽的话,胚芽还没有形成茎和叶)。

  如果是自然界中,胚芽形成茎和叶后,便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这样有机物的含量又逐渐升高,同时植物体也在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产生植物体需要的能量,用于生命活动。

  实验记录:先将豆子放在水中浸泡24小时后捞起放入20至30度的温水中20分钟,捞起稍滤一下水分,放在干净的盆或其它容器内,表面用在水中浸湿的干净毛巾盖上,放在温度约15至25度的地方,毛巾水分不足时再浸水,等一天后将水倒掉,黄豆变大了,把黄豆放进一个碗里,盖上一块湿布。开始的豆子很小很硬, 第二天豆子就变大了, 皮业泡开了。

  X月X日,黄豆长出根来了,选定一颗黄豆,每天在下午5时30分的时候测量根的长度,并记录下来。第一天黄豆的根长出7毫米,第二天长到15毫米,第三天长到30毫米,第四天长到60毫米,第五天我发现黄豆的根两旁长出许许多多细细的根须,又长到110毫米,第六天长到了115毫米,我发现黄豆的生长速度变慢了,第七天才长到120毫米,我看见黄豆经过7天终于长出了两片嫩嫩绿绿的芽。

  二、探究洗衣粉对于豆芽生长的影响

  黄豆在不同浓度的洗衣粉溶液中的生长情况

  洗衣粉含量:0%、0.5%、1%、2.5%、5%。

  每日观察:

  第一天:黄豆迅速吸水胀大,大小约为原来2倍。

  第二天:无明显变化。

  第三天:0%的胚芽变大,2.5%和5%的黄豆上出现些许黑色斑点。

  第四天:0%胚芽变大,0.5%和1%颜色变深一些,2.5%和5%的部分黄豆黑色斑点增多。

  第五天:2.5%和5%的黄豆上出现大量黑色斑点,其余基本无变化。

  第六天:0%的黄豆发芽,其余基本无变化。

  第七天:豆芽长高些许,其余基本无变化。

  资料整理:

  反思:在此次实验中,我出现了许多有待改进的问题。如实施方案完成得有些拖沓;实验前的准备也有些磨蹭;未考虑到豆芽生长的气温问题,导致部分黄豆未发芽;种黄豆非要等到最后才急急种下,导致没有更多的时间观察现象或者重做。当然,在这次活动中,我的分工与合作能力也得到了锻炼,也能自己动手完成一项实验(虽然这个实验有些简单)。研究性学习,对我来说又是一次磨练。

  三、探究盐水对于豆芽生长的影响

  寒假一天的下午,我们两人在家中一起做了关于黄豆生长环境的实验。在实验之前,我们已经准备好了所有的器材。

  我们配置了10%的盐水,5%的盐水,和清水。经过亲身经历,我们才发现配好试液需要耐心和精准的测量。这期间也发生了很多意外,但最终还是成功配置了三种浓度的溶液。当豆子放入浓度为10%的盐水后,立马开始变大,之后出现了皱皮。其他两试管中的豆子也是如此,但是反应不如浓度为10%的盐水明显。

  第二天,发现三个试管内的豆子表皮都有不同程度的涨大,但是都不明显。下午再观察,便发现豆子已经越涨越大,几乎要要涨破试管的样子。过了一两天天左右,发现豆子长出了根须,根须淡黄中透着点青色。又过了几天,外壳已大部分脱落了,根须也越长越长,豆芽已基本成型,而在盐水中的明显生长较缓慢。

  四、探究葡萄糖对于豆芽生长的影响

  黄豆在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溶液中的生长情况

  葡萄糖含量:0%、2.5%、5%、10%

  每日观察:

  第一天:黄豆迅速吸水胀大,大小约为原来2倍。

  第二天:无明显变化。

  第三天:胚芽变大,部分豆芽开始褪去外部的种皮

  第四天:浸泡在10%及5%葡萄糖溶液中的黄豆部分出现黑色斑点。

  第五天:大部分黄豆发芽。浸泡在10%及5%葡萄糖溶液中的黄豆黑色斑点增多。其余两种溶液中有小部分黄豆出现黑色斑点。

  第六天:黄豆豆芽长度增加。通过平均值的计算,最长的是浸泡在0%葡萄糖溶液中的黄豆,2.5%次之,接着是5%和10%。

  第七天:部分黄豆停止生长,表面布满大量不均匀黑色斑点。已发芽的黄豆部分仍未停止生长。

  第八天:至此黄豆豆芽的长度已有了一个较明显的差距:由长到短排列为0%、2.5%、5%、10%。由于温度等原因,黄豆的生长情况并不乐观,实验告一段落。

初中调查报告4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我乡从20xx年开始全面进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七~九年级语文课程设计按“新课标理念”也将致力于“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要适应这种学习方式的转变,初中学生就必须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困生而言,他们的自学能力和习惯本身就较弱,因此新课标所要求的“学习方式转变”,可能为学困生学习初中语文带来更多的困难和问题,而这些困难和问题将是课改实验区初中语文教师急待解决的。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的内容

  本课题所提及的学困生是指智力与感官正常,且处在通常的教学环境中,但语文学习水平又明显低于同龄学生平均水平,达到语文课程标准合格要求还存在一定程度困难的学生。本课题主要研究课改试验中农村初中语文学困生的面临的问题及教学对策。笔者主要从新课程下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语文实践、答案多样化、教学评价等方面研究语文学困生面临的学习困难。

  (二)研究的方法

  研究的方法主要有问卷调查法、个别访谈法、试卷分析法、听课调研法。蒙公乡有初中学生2500人,笔者采用无记名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了全乡500名学困生,发放调查问卷500份,收回调查问卷500份,收回调查问卷占100%。希望通过调查研究对学困生问题加以定量和定性分析,找出农村初中学困生的在新课改中面临的新问题,进而探寻相应的教学对策。

  三、研究成果

  (一)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

  1.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对语文学困生学习的影响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30.5%的学生喜欢接受性学习方式,但在教师讲授式教学里只占10.6%。有46.4%的学困生选择自主学习,在自主学习中认为老师有引导只占13.5%,如果没有教师引导,大多数学困生就会对问题无从下手,这是造成部分学生学习语文困难原因之一。教师提出问题时,要求学生马上回答问题占41.9%。教师在教学中提出很简单的问题就等于没问,假如问题比较复杂,学困生没有经过独立思考怎能立即回答?喜欢其结果是:学生由于准备不足,无从下手,往往长时间课堂鸦雀无声,这种现象在教学中是常见的。这也是新课程造成学生学习成绩两极分化的一个主要原因。通过自己独立发现问题的学困生占43.0%,选择老师提示、引导如何解答问题的占63.2%。这说明学困生也喜欢独立思考,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问题,而不喜欢老师把知识直接灌给他;在解决不了问题时,希望老师提示和引导。如果长期接受教师灌输性的学习,则会造成学生的惰性,形成新的学困生。有43.6%的学困生选择先练习,后讲解的教学方式,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采用让学生尝试性教学的方法,学困生才理解得比较深刻,记得牢固。

  2.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对语文学困生学习的影响。

  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究竟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对语文学困生的学习有什么影响?问卷调查结果表明:32.8%的学生认为教师大小问题都要合作学习,有51.2%的教师认同这个观点,认为这样做才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有68.5%的学生认为,教师在教学中提出问题后,立即让学生合作学习是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在这个时候个别优秀生往往抢着回答问题,而后进生还不明白,但教师认为学生全懂了。长此下去,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了很大的打击,自然就造成了学生的两极分化。有39.5%的学困生表明他们在合作学习中只做听众。在合作学习中我们要求学生既学会倾听,更要学会分享。如果只看或听一位好学生的操作或发言,没有学生间的互动,不分享,优秀生与学困生就很难共同成长。有44.3%的学生认为,在合作学习中教师没有及时引导,在访谈中有68.3%教师认为没有必要引导。有的学生说“过去的教学我们还没有来得及思考老师就把问题灌输给我们了,现在提倡合作学习,我们经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学习还没有得到结论时候,是多么希望老师给予引导啊!”如果没有老师的及时引导,优等生可能靠自己的努力会解决问题,但学困生往往是一知半解,这也是学困生越来越多的另一个原因。

  3.语文与生活相联系对语文学困生学习的影响

  在问卷调查中,有78.3%的学生觉得语文与生活联系在一起更有助于理解语文问题,有51.3%的学生认为所学语文知识能帮助我解决生活中的语文问题。然而许多学生在课堂内、考试时才感到语文有用,走出课堂,离开试场后,就感受不到语文的趣味和作用。因此,对学语文越学越没有兴趣,从而造成了又一些学困生。

  4.答案多样化对语文学困生学习的影响

  调查表明:有55.2%的学生选择最简单的一种答案。这说明学困生能掌握一种简单的答案已经是不错的,对他们不应贪多求全。

  5.教学评价对语文学困生学习的影响

  调查表明:有23.2%的学生认为教师有不切合实际的表扬,有61.8%的学生认为教师能中肯地评价学生。这个调查结果显示,我们前阶段的研究课题——发展性教学评价是很有效的,广大的教师都能以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学生,不切合实际的表扬学生少了,中肯地评价学生多了。但还有8.9%的学生认为教师经常地批评挖苦学生,有33.0%的学生认为教师很少表扬我。

  (二)农村初中语文学困生的教学对策

  针对课改试验中农村初中语文学困生面临的新问题,笔者提出以下5种对应的教学策略。

  1.自主探究与启发式讲授有机结合

  教育实践证明,教师启发性讲授,学生有意义接受学习,曾是我国传统教学的精彩之处,它在学生获得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启发性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应该是并存的。对于一些定义、概念等已经定论的知识,就无需进行自主探究学习,这只会浪费了学困生的课堂时间;而教材中大量的“想一想”、“研究性课题”、“阅读材料”、“实习作业”等都是很好的适合学困生自主探究的学习素材。自主学习中,教师的主导应是“适当的引导”,把握好“度”是最佳境界;给予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和时间,给予学生充足的实践机会。

  2.适当开展合作学习

  (1)对于一些未定论的,需要继续探索的问题,学习内容有一定难度、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的内容,有一定探究和讨论价值的,问题有一定的开放性的,学困生容易出错的问题,应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

  (2)小组合作学习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在合作学习之前要让学生先独立思考问题,每个学生有了初步想法后再进行探究、交流,共同解决问题;这样做给不爱动脑思考的学困生提供了进步的机会,对提高这部分人的学习是有帮助的。

  (3)在合作学习中要学困生既学会倾听又要学会分享。倾听就是倾听别人的见解,要听懂别人说的重点、难点以及解题的方法与思路,听的时候还要分析他的方法和思路与自己的是否一致,从而改进、吸收。当别人的见解和我不一样的时候,我就反思他的方法是否正确,当他的方法比我还要好的时候,我就吸收过来为我所用,这就分享了别人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成果。

  (4)教师要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进行及时调控。在学生合作学习期间教师要在组间巡视,针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引导,帮助学生提高合作技巧,并注意观察学生学习和人际关系等各方面的表现,做到心中有数。要让学困生多思考、发言,保证他们达到基本要求,要加强对每个小组进行及时调控,尤其关注困难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让他们多一些发言的机会。

  3.语文与生活适当联系

  怎样的教学才能数学与生活相联系?笔者认为要注意如下几点:一是用生活情景“包装”语文。二是把语文“蕴藏”在生活的游戏中。三是学会用语文的“眼光”看生活中的现象。四是教学内容力求生活化。

  4、答案多样化,事物的正确答案不只一个。

  提倡和鼓励答案多样化,是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理念之一。由于学生积累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客观存在着差异,在思考问题的角度上是有区别的,所以出现多样的答案是必然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答案多样化。答案多样化并不是说答案越多越好,多了学困生接受不了,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有时连一种答案都不能完全掌握;而是要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交流、评价、体验,在感知不同答案中,选择适合自己的答案。

  5.教学评价个性化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恰当与否,是学生情绪的晴雨表,如果学生的做法能得到老师及时而中肯的评价,学生就会感到自己被赏识、重视,就会愉快、积极,增强自信心。即使他们做错了,也不要全盘否定,更不能讽刺、挖苦,而要就事论事,帮助他们分析错误的原因,鼓励他们想办法战胜困难。在衡量他们的进步时,要因人而异,捕捉其闪光点,及时表扬和鼓励,如这次考试比上次多了几分,就要表扬,使其认识到有努力就有进步,同时再给他们提出新的要求,使他们在看到光明和希望的同时,也感受到压力。在堂课中,笔者经常见到:有位同学回答出问题,教师就“某某同学回答正确(很棒),让我们掌声鼓励”这样的评价性语言,在些学生在没有弄明白问题的情况下,也是茫然随声附和。这样的讨论几乎是流于形式,绝大多数学生并没真正参与进去,热闹的是课堂气氛,冷却的是学生思维。对学困生的评价可以多一些鼓励性语言。如“你的答案独特,能否把你的思考方法告诉大家?”“你的想法很好”!“再考虑一下,还有更好的思路。”教学实践表明,教师体现个性差异,客观地评价学生,有利于“学困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实现“学困生”的转化。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学会正确对待自我,学会欣赏别人,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初中调查报告5

  春节,是中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中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它不仅代表着新的一年的开始,也标志着春天的来临。对于农民伯伯们来说,这是一个舒展身心的好机会,但是对于现在正处于紧张学习中的初中生来说,他们会如何安排这美好的春节呢?于是,我们对于这一项进行了全面的调查,目的是为了了解初中生春节的外出情况和假期安排。

  调查时间:20xx年1月21日——20xx年1月31日

  调查对象:亲戚、同学、朋友、家长、教师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电话咨询、访谈

  调查进程:首先制作好问卷,电话咨询亲朋好友,再采用访谈咨询家长、教师来记录初中生的假期安排和外出情况,以便给出恰当又合理的建议。利用网络整理出资料。

  调查结果:

  经过访谈记录知道里大部分初中生都喜欢蜗居在家里做作业,尤其是初三学生,在为最后的冲刺做准备。初一学生比较悠闲,大部分喜欢外出,但是有小部分外出都是去网吧等不良场所。虽然都喜欢外出,但是出去锻炼身体的极为少数。初一学生外出的大约有60%,但是锻炼身体的只有20%。初二学生外出的大约有40%,锻炼身体的只有15%。初三学生外出的只有15%,锻炼身体的几乎是没有,只是微乎其微,仅有3%左右。经过计算,初中生平均外出的时间约为2—3个小时,一般都是去书店、公园等公共场所。这些人中,是父母清楚原因后才外出的有60%左右。

  对于假期的学习安排,百分之百的学生会上网或者看电视,平均在1—2个小时,因为不论是谁,都经受不住这些诱惑。初一、初二的学生在完成寒假作业后,都喜欢上网或聊天,但也有部分学生喜欢阅读有益书籍,大约在1—2本书。初三学生做完寒假作业后,还喜欢复习以前的知识,然后做做中考的题目。

  在这个假期中,大多数家长们喜欢让孩子们反思一下这一年自己的表现如何,也会催促孩子们赶紧完成作业,让他们不要总是负着作业这个沉重的担子。没错,作业是一定要完成的,但是有一些对孩子管教严厉的家长喜欢让孩子上假期补习班,大多数为初三学生,为了在这次中考中考出好成绩,他们不得不在休息的时间再给自己再给自己增添一点学习时间。但是,我认为,这样做只是徒劳无功的,因为如果你上课不好好听讲,那么你课后想怎么补习也是没有用的。这也不就白白地把这个美好的假期浪费了吗?

  对于上述情况,我认为学生外出是不能完全否认的。因为一些学生外出是为了有益身心,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一些学生在寄宿学校就读的就应该多多外出,否则一些学生会因此得忧郁症,最后走上不归之路。我们现在的任务主要还是学习,但是亲近大自然也是必不可少的,学习不能少,外出也不能少。我们应该合理的制定好假期计划表,将学习和外出相结合。

  所以,以下是我给出的建议:

  1、制定一张假期计划表,合理安排时间

  2、外出时应先和父母说明原因,让父母放心

  3、外出时最好是多去一些有益的地方,绝对不能去不良场所,尤其是网吧,为了更好地安排学生外出与学习的时间,我们咨询了家长、教师的意见,也上网采取了一些建议。

  制定寒假生活计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现在的初中生更应该制定一张假期生活计划表,充实自己的假期生活,同时也能合理的安排学习时间,不仅能学习还有走进大自然。在寒假的最后几天里,还可以写一份新学期的打算,为新学期做好充分的准备。

  组员感想:假期生活多姿多彩,许多人都喜欢趁这个假期外出。但是,有部分学生把这个假期全都放在了玩乐中,却忘记了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也有大多数学生把假期都放在了学习上,使自己的生活缺少欢乐和嬉戏。对,没错,不能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学习上,也不能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生活上,适当的改变一下自己的生活,也不会愈益多姿多彩。

  春节期间,同学外出情况问卷调查:

  1、是否外出,外出频率是否高?

  A、是,高B、不是,/C、是,不高D、是,一般

  2、外出时间一般控制在几个小时之间?

  A、1-2个小时B、2-3个小时C、3-4个小时D、整天

  3、外出地点一般在哪里?

  A、图书馆B、公园C、旅游景点D、其他

  4、家人是否清楚外出原因?

  A、清楚B、不清楚C、很不清楚

初中调查报告6

  在环境科学中,一般认为环境是指围绕人群的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称。在人类几百万年的历史进程中,环境对开创人类文明和进步发挥着巨大作用。大气、水源、土地、草原、都是让人类得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而森林、矿藏等资源又为人类的不断发展提供物质,创造出地球上高度的人类文明。但是,人类在开发利用环境资源的也对自己的自下生存环境产生了一系列环境问题。为此,我作了调查。

  调查时间:20xx年4月15日晚。地点:家庭网络。调查对象:全球自然生态环境情况。

  调查结果:

  1。臭氧层被破坏。臭氧层占平流层总量的十万分之一,虽然含量极低,却能吸收紫外线的功能,但是由于人类破坏,臭氧层迅速耗减,被极度破坏。如南极的臭氧层空洞。1994年,南极上空的臭氧层被破坏的面积达2400万平方公里。南极上空的臭氧层是在20亿年里形成的,可是在上个世纪里就被破坏了60%。欧洲和北美洲上空的臭氧层平均减少了10%——15%,西伯利亚上空甚至减少了35%,因此科学家警告说地球上空臭氧层被破坏的程度远比一般人想象的要严重得多。

  2。淡水资源危机。地球地面虽然2/3为水覆盖,但是97%为无法饮用的海水,只有不到3%为淡水,但其中2%封存于极地冰川之中。在仅有的1%淡水中,25%为工业用水,70%为农业用水,只有5%可供饮用和其它生活用途。目前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缺水,其中28个国家被列为严重缺水的国家和地区。据统计我国北方缺水区总面积达58万平方公里,我国500多个城市中有300多座城市缺水,每年缺水量达58亿立方米。由于人类的破坏使得地球水资源有限,不少大河如美国的科罗拉多河,中国的黄河都已雄风不再,昔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壮丽景象已成为历史的记忆了。

  3。土地荒漠化。当前世界荒漠化现象仍在加剧。全球现有12亿多人受到荒漠化的直接威胁,其中有1。35亿人在短期内有失去土地的危险。到1996年为止,全球荒漠化的土地已达到3600万平方公里,占到整个地球陆地面积的1/4,相当于俄罗斯、加拿大、中国和美国国土面积的总和,全球爱荒漠化影响的国家有100多个,荒漠化以每年5——7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大,相当于爱尔兰的面积。对于受荒漠化威胁的人们来说,荒漠化意味着他们将失去最基本的生存基础——有生产能力的土地的消失。

  后记:人们将面临的危机有很多,如果人类一如既往地破坏环境,那么人类将会灭绝,地球也将会成为宇宙中一个遥远的历史。

初中调查报告7

  20xx年12月22日至25日,市教科院组织了城区初中课堂教学调研活动。本次活动调研了七所学校,各学科分头深入课堂听了七节课,并组织相关学科教师进行了点评。下面就七节物理课情况,进行简要回顾和总结。

  一、优点

  1.七节物理课中,教师都采用了三案(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提升学案)教学,学案设计符合三段四环节五课型教学流程的基本要求。目标明确,实用性强,注重问题的设计和学习方法的指导。精选有代表性的题目,问题及习题的设计体现了层次性,差异性,使用效果良好。

  2.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在课堂教学中有较好体现,重视学习情境的创设,利用生产生活实践、学生已有经验、社会热点等素材引入教学;关注学生已有认知,从学生实际出发;重视学生思维的启发,力求以问题引导教学;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学生活动方式多姿多彩;重视三维目标的全面落实。

  3.贯彻了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进社会的新课程理念,重视紧密联系实际创设教学情境,关注最新科技和学生实践;重视物理知识的应用,力图贯彻物理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重视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开展科学探究,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通过多种探究活动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如实验、讨论等)。

  4.引导学生对学习活动进行反思、交流和评价,积极开展师生、生生间互动交流和小组合作学习。重视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尤其是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教学方式的改变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学中普遍运用探究、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进步,在课堂上及时交流和反馈。

  二、问题与建议

  1.学案的使用过于模式化,实效性有待提高。

  (1)学习目标条目繁多,许多教师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目标一一罗列,学生在学习内容陌生的情况下,对目标理解肤浅,甚至感到茫然。

  (2)一些学校通过集体备课后,统一编写学案后,进行了资源共享,确实减轻了教师的个人负担,但部分教师有拿来主义思想,对学案不经任何修改的使用。造成了学案使用的模式化、机械化,制约了教师的思维和创新,忽视了学生的班级差异,降低了教学效果。学案的操作性实效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3)学案编写质量有待提高。部分学案编写过于细化,模式化的学案,学生象答卷一样从头到尾依次完成。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及问题意识的形成。

  建议:

  学案实际是“给学生一个拐杖,让学生尝试自学”。在学案的设计中要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矛盾。如果预设都做好了,学生上课时就没有新鲜感。所以课堂探究部分应该空出更多时间来,鼓励学生多提问题,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让学生保留新鲜感,使课堂更有弹性和开放性。

  学案设计中还要处理好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学案的编制体现了备课组的集体智慧,学习目标的确立、重难点的突破措施、问题的设计、活动安排等都具有共性。集体备课中学案的设计不能过于细化,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有不同的思考方式,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个性特长,对学案进行二次加工。学案的使用不能一成不变,一切依据情境,依据学生需要,用活用实。反对哪种学期前编制印好一个学期的学案的做法。

  学案的设计要过好两关。一是学生关: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意向、兴趣和主要困难,从而确定切实有效的教学对策。二是教材关:教师要吃透教材的编写意图和知识结构,以及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解决因材施教、“差异教育”问题等。

  2.预习有名无实。

  (1)七节物理课的学案中都设置有预习内容,但预习效果存在较大差异。大部分教师将预习内容设置为填空题格式,缺乏对问题的思考,缺乏学习方法的引导。

  (2)预习的评价与检查落实不够。只布置不检查或上课对对答案等做法,使部分学生对预习疲于应付,达不到应有的预习效果。

  建议:

  进一步转变观念。预习不应只是对新知识的提前学习,还应包括对相关知识的复习。在预习新知识的同时,要复习巩固学过的知识,以发现自己掌握知识的薄弱环节。预习内容中应设置旧知回顾内容。

  关注知识预习的前提下,预习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是课下预习,方式可多种多样,如从媒上的搜集拓展的资料,制作学习卡片、利用生活中的物品设计实验等。

  预习要分层次。根据预习内容,可以分成多个层次,让所有学生都预习有所成,有基本要求,有提高要求,有高层次的深入研究的任务等。

  预习要有所发现。要求学生在预习过程中要发现自己的疑问,在学案中要给学生留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空间,要通过评价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通过检查和评价督促预习。可采用教师抽查与小组内学生检查相结合的方法,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提问不同难度的问题,尤其是较懒的要勤查,如果一些学生预习不到位,小组交流就会流于形式,使部分学生游离于小组学习之外,课堂学习效果就会很差。

  3.缺乏真正的小组合作。

  (1)学生的自学进度快慢不一,到小组互助学习时,部分学生还在自学,不参与讨论。

  (2)小组组长不组织讨论,或者小组的组员有的参与不了讨论,有的游离于小组外;有些学生缺乏交往技能,只关注自己发言的机会,不善于倾听别人的发言。

  (3)小组互助学习时发现不了问题,不知道学习内容的重难点,不能有效或深入的讨论。

  (4)评价时只强化了个人的评价,而淡化了对小组的评价,致使学生对小组的归属感、竞争意识、团队精神不够强烈,不能很好地发挥小组的作用。

  建议:

  1.转变观念,加强对小组合作学习价值的认识。

  2.加强小组建设,分工科学,任务明确,责任落实,奖罚分明。

  3.召集相关组员开会,做到分层推进,各个击破。

  4.加强小组评价的研究,变单一的评价方式为多元评价,将小组建设深入到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

  中国&文秘&资源网-您身边免费贴心的文秘专家-欢迎访问

初中调查报告8

  影视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的运用非常广泛。但是,如何用好影视资料,实用?巧用?还是活用?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找到一个很好地契合点,将影视资料有效且高效地运用到历史课堂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在讲述甲午中日战争时,截取影视剧《1894甲午大海战》片段,对适合课堂需要的情节进行剪辑,注重细节,力求剪辑的影片简短、深刻且富有感染力。如“邓世昌率领‘致远’号官兵英勇战斗,最后因弹绝,邓世昌决定撞沉敌舰“吉野”号,但不幸被鱼雷击中,全舰官兵牺牲”这一片段。片段播放后,孩子们的内心受到了极大的触动,再加上教师适时的点拨、引导,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尽管运用影视资源有时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但是现阶段市场上充斥着各种打着历史旗号的影视作品,这些作品大多是虚构、演绎的,符合历史史实的东西很少。但是初中生由于知识储备的欠缺,不能很好地辨识真伪,因此我们在运用影视资料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影视资源是为教学服务的,要明确运用影视资源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还是为了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亦或是补充课本之外的知识,这是在运用影视资源之前必须要考虑清楚的;

  第二、影视资源一般都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与客观的历史真实存在一定的距离。在选择影视资源时,一方面应该尽可能地选择切合历史史实的资料,另一方面,对资料中某些偏离历史真实的故事情节要加以引导、点拨,使其可以成为课堂上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的契机;

  第三、灵活地运用影视资料。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储备,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历史影片,如《活着》、《建国大业》等等,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丰富自己的历史知识,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将历史教学更好地延伸到课外。

初中调查报告9

  一、研究目的

  由于现代社会变得十分复杂,价值观多元化,家庭不稳定,还有各种社会思潮无不影响着广大中学生的健康长大。适应社会与学校环境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已经是很困难的事情。从各方面调查来看,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情况令人担忧。据外国学者估计,中学各年级学生中,约有15%的学生具有各类的心理题目,其中男生高于女生,城市高于农村。

  中学生心理健康为广大教师提出了一个时代的命题,为能够及时有效地给学生提供心理健康的辅导和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培养,我针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些题目进行了调查,试图了解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学生长大中有多大的作用,以便为自己和其他教师提供一些工作依据。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交城第六中学初中一、二年级学生。

  2、研究方法:采用无记名调查问卷法,个别谈话的方法进行比较全面的调查研究。

  3、样本容量:210

  调查问卷与调查统计情况附后

  三、中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题目及成因 (调查结果分析)

  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躯体疾病、而是一种躯体、心理和社会功能均臻良好的状态。”因此,中学生健康不仅仅是指生理、躯体方面的,而且应包括心理方面的。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教育事业的进步,特别是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中学生心理健康题目日益引起各方面的关注重视、研究与探讨。

  在接受调查的210名学生中有206人以为自己有心理题目,其中有32.04%同学以为与父母师生关系紧张,有25.73%的同学以为与同学间关系紧张,有23.30%的同学存在青春期题目,而又以女生比例较大,而应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留意的是有18.93%同学存在心理题目是由差生题目引起的。(4题)

  据统计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题目主要表现为喜怒无常,情绪不稳,自我失控,心理承受力低,意志薄弱,缺乏自信,学习困难,考试焦虑,记忆力衰退,留意力不集中,思维贫乏,学习成绩不稳,难于应付挫折,青春期闭锁心理,并在行为上出现打架、骂人,说谎,考试舞弊、厌学、逃学,严重的出现自伤或伤人现象。我们可以把以上表现回类为以下题目。

  (一)学习类题目

  因学习而产生的心理题目是中学生心理题目的主要部分,其题目有:

  1.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从而导致食欲不振、失眠、神经衰弱、记忆效果下降、思维迟缓等。

  调查的结果表明约37.68%中学生以为自己的压力较大、很大;约52.17%中学生以为自己的压力一般,而较轻的占10.04%(1题)。

  在压力来源上,其中约38.16%的中学生以为自己的主要压力来源是学习和考试,又以女生比例较大;不容忽视的是有约24.15%以为压力主要来源于家庭和老师的期看,此项以男生比例较大;而自己成才的期看只占18.84% ,又以女生比例较大(24题)。

  在如何消减压力上,其中约78.03%的中学生从不或很少与家长、在职博士老师沟通来缓解压力,他们只选择与同学或朋友沟通、倾诉占64.77%,值得关注的是其中与网友沟通的占10.98%。而令人担忧的是有13.26%的学生从不与人沟通来缓解压力(8题)。

  2.厌学是目前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题目,不仅是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不愿意学习,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亦出现厌学情绪。“国家教育委员会的一位负责同道在一次会议上说,中学生厌学的有30%,有的县甚至高达60%”。

  通过调查结果表明,有约85.17%的学生以为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学习效率低下的情况,会觉得心烦气躁。学习有时候是一件很累很烦的事情,说明在读中学生有很大一部分不能真正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是导致学习没有突破的重要原因。只有14.83%的同学从来不会现学习效率低下的情况,会觉得心烦气躁。(20题)

  3.考试焦虑,特别是碰到较为重要的考试时焦虑更为严重,甚至出现焦虑泛化现象。

  在回答“考试前你总会心情紧张吗?”的题目中约84.64%的同学承认自己在考试前感到过紧张焦虑,特别是在考前有13.94%的同学感到心情紧张(22题)。曾经有一项调查显示近80%的被访学生知道家长对自己的期看是进进高一级的重点学校和将来能找到好工作,其中约74%以为家长要求适中,23%以为要求过高,但这23%的被访学生中对自己的远景抱有信心的有46%,其中54%以为信心不强。

  学习和考试的压力一直以来都是学生的主要压力来源,这是不足为奇的,特别是在的面临考试期间、在压力较大的状况下很多同学经常或偶然有早晨起来还没睡醒或白天眼睛易疲惫以及不能集中精神学习的情况;也有好的学生不顺心时轻易生气,说明压力给中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都带来了一定的伤害。

  以上题目主要是由学校教育结构、学校教育指导思想、学校教育方法的影响而形成的。在现行的中等教育体制中,我国的教育结构存在着不公道现象,尽大部分学生在中学所学的知识基本上是为考高中而预备的,实际上升进高中的只是一部分,学生面临的是升学难、就业难、出路窄的现象,特别是那些成绩差的后进生更是感到升学无看。一种毕业后无出路的忧愁和恐慌感控制着他们,这一种情况反映在学习上,就是感到学习的沉重,讨厌学习,考试焦虑。教育结构的不公道性还表现出教学内容过难,“据人民教育出版社调查,80%的中学生学习理科教材有困难”。这种情况导致了一些学生由厌恶学习发展到逃避学习,脱离学校往寻求不正当刺激,从而形成一系列品行障碍。

  (二)人际关系题目

  人际关系题目也是中学生反映较多的题目。其题目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与教师的关系题目。其主要题目是教师对学生的不理解、不信任而使学生产生的对抗心理,以及教师的认知偏差等情况给学生造成了压仰心理,攻击行为等题目。

  本次调查表明约有57.21%的同学对师生关系较满足,有31.73%的同学以为师生关系一般,而以为不满足、较差、很差的分别占5.29%、2.88%、2.88%。(5题)

  中学时期,教师仍然是学生的理想目标、公正代表,他们希看得到教师的关心理解与爱。假如教师缺乏理解、耐心与爱心,不能以热情的态度给予指导帮助,反而横加指责,学生则会失看。假如,“教师对学生缺乏尊敬,贬低其价值的不良态度使学生的心理遭到严重的创伤。学生,特别是高年级学生往往病态地感知这一切,这也是师生间发生冲突的原因”。这种情况下,学生有一种压仰感,消极情绪产生,师生关系日趋紧张。

  2.同学间的关系题目。中学生除希看得到老师的理解与支持外,也希看在班级、同学间有被接纳的回属感,寻求同学、朋友的理解与信任。

  本次调查表明约有70.65%的同学对同伴关系较满足,有21.89%的同学以为同伴关系一般,而以为不满足、较差、很差的分别占3.48%、1.00%、2.99%。在这一题目上男女比例相差不大。(6题)

  3.与父母的关系题目。

  本次调查表明约有80.19%的同学对父母较亲近,有16.34%的同学以为与父母的关系一般,而2.48%的同学以为与父母不亲近,另有0.99%的同学与父母有敌意。(7题)

  另一个题目zzy.china-b.com:在职硕士“父母对你考试成绩变差时作出的反应是?”是6.73%的同学选择安慰49.04%的同学选择安慰并帮你分析原因、找对策,18.75%的同学选择一味指责、抱怨,25.48%的同学选择抱怨并分析原因、找对策。(17题)

  ***型的和睦良好的家庭给中学生一个热和的回属港湾,独裁式的家庭中父母与其子女之间不能进行正常的沟通,造成儿童孤僻、跋扈性格。家庭的种种伤痕,会给中学生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有研究以为,父母不和比父母一方死亡,会给儿童在心理题目上造成更大伤害,由于他们在父母那里看到了人际关系的恶劣性。

  (三)青春期心理题目

  1.青春期闭锁心理。其主要表现是趋于封闭封闭的外在表现和日益丰富、复杂的内心活动并存于同一个体,可以说封闭心理是青春期心理的一个普遍存在而又特殊的标志。因而闭锁心理题目主要是指处于消极情况下的心理而言的。中学生若在消极情绪控制之下,封闭与外界的任何心理交流,将是一个值得留意的征兆。

  2.情绪情感激荡、表露而又内隐。青春发育期的生理剧变,必然引起中学生情感上的激荡。这种动荡的情感有时表露有时内隐。一个微笑可以使情绪飞扬,彻夜兴奋,然而他们内心里激动、兴奋或苦恼、消沉而表面上似乎很平静;他们有话有秘密想与别人倾吐,可无论碰到父母或老师却又沉默不言,这种情况假如得不到理解,便会出现压抑心理,出现焦虑与抑郁。

  3.早恋。初中学生一般尚未成年,我们把中学生这种未成人时的恋爱称为早恋。中学时代,正值青春发育期,而这一时期最突出的矛盾之一是性发育迅速成熟与性心理相对幼稚的矛盾。中学生由于受熟悉能力和个性发展的限制,特别是在教育引导不及时不得力的情况下,使得中学生的性心理的发展表现出相对的幼稚性,所以自以为认真的、朦胧状态下的恋爱出现了,尽管这种恋爱带有好奇和模仿成份,但却是一个令人十分观注的题目。

  引用一项调查数据显示,约70%的被访中学生几乎没有接受过有关恋爱观的家庭教育,只有27%曾经接过为数未几的练;爱观教育;而65%的被访者也以为学校基本上不进行恋爱观教育,家庭与学校的教育缺失也使得恋爱在学生头脑中存在无穷的未知与好奇。54%的被访者以为学校对中学生早恋现象应予以正确的引导而非盲目地一味反对;约68%的受访者以为恋爱对自身学习的影响不能确定,因人而异,此项以女生比例较大。约48%的被访中学生以为中学生恋爱是自己的事,是正常现象;38%表示不清楚,没有考虑过。

  (四)挫折适应题目

  本次调查表明约有25.60%的同学受过挫折,在心理上留下了阴影,有42.51%的同学受过挫折,但能承受,没题目,而31.88%的同学没有受过挫折。(26题)

  中学生的挫折是多方面的,有学习方面的、人际关系方面的、爱好和愿看方面的以及自我尊重方面的。其原因有客观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以及个人主观因素。面对挫折造成的困难与痛苦,中学生们的反应方式有两类:消极的反应与积极的反应。消极的挫折适应方式一旦习惯化、稳固化,在一定的情境中挫折状态即使有所改变,其行为却仍以习惯化的适应方式如影随形地出现。于是,消极的挫折适应方式也就转化为较严重的、需要长期耐心教育的心理健康题目了。

  四、维护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对策

  (一)对中学生进行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

  在中学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心理科学知识,把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术。课程可分为两部分:心理卫生与健康理论部分和实际练习操纵部分。

  (二)设立静静话热线信箱。

  实践证实,热线信箱十分有利于与中学生进行交谈,这种方式对一些尚不善于进行面对面谈话的学生十分方便,而有些话又是碍于颜面的,所以信箱可省往害羞的忧虑,而且中学生又可以把自己的思考在信中组织得更为严密。这样可以使老师更有针对性地解决心理健康题目。

  (三)设立心理服务试冬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

  由于学生们对进步心理健康水平的要求日益迫切,心理咨询服务室的建立也就势在必行。无论初中高中,城市乡村,中学生们已开始从拘束、害羞地进门到落落大方自然地进行心理咨询;从以摸索性的心情谈话到充分倾吐心中之烦闷。时代的发展显示出,开展心理咨询与治疗服务已不仅仅是个别中学生的要求,而是一种时代的趋势了。

  (四)兼顾对学生家长及其他方面进行心理宣传。

  研究表明,如何报考在职研究生学生的心理健康题目与家庭的教养方式和家庭的人际关系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有些甚至是家庭题目的表现和延续。因此,无论是了解学生心理与行为偏异的原因,还是咨询、矫治计划的制订和实施,都需取得家长的积极支持和配合,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要兼顾对学生家长及其他方面的宣传。

初中调查报告10

  一、提出问题

  在人才济济的当今社会,具备健康的体魄是极为的。大城市的发展,高楼耸立,大街小巷横穿各处,人们接近大自然的机会越来越少,人们忙忙碌碌,很少停息一会儿,放松身心。中学生的近视日趋严重。在班级上,同学都戴着眼镜,对于中学生的视力情况,我对河北省邢台市育才中学初中二年级6班的同学做了一次关于中学生视力情况的调查。

  二、调查目的

  对中学生视力情况的调查使认识到中学生患近视的严重性。提出倡议,向同学们传达近视的危害,从而使学生们认识到要地保护眼睛。

  三、调查过程

  1.文献研究法

  (1)什么是近视?

  我们都知道眼睛的基本结构是由角膜、瞳孔、晶状体、视网膜、虹膜等几大部分组成。管线经过晶状体成像于视网膜上,在经过视神经把信息传入大脑,产生视觉,于是人便清晰地看到了物体,这就是眼睛的工作原理。

  近视眼是视力缺陷的一种能看清近处的东西,看不清远处的东西。近视是由于眼睛的晶状体和视网膜的距离过长或晶状体折光力过强,使进入进入眼球的影像不能正落在网膜上而落在网膜的前面。

  近视眼需要佩戴凹透镜:由于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它是原来聚焦在视网膜之前的光线发散后正好聚焦在视网膜上。

  (2)初中生视力下降的原因

  首先,环境是近视的主要因素,眼睛过度疲劳和不用眼,使得不少青少年眼睛的调节功能逐渐衰退而遭破坏。现在问题的是学生课桌椅不规范,未能按年级、个体差异配置,不便于学生养成的坐姿。教室采光不好也易学生近视。此外,长接触荧光物体,如电视、电脑等,学生视力下降的原因。所以说不良的学习环境严重了学生的身体健康。

  其次,不参加体育锻炼,体质较差也不可,从网上搜查的资料中:体学生近视率小于普通高校,仅为四分。与体育专业学生课业负担较轻,另一,也与体育专业学生喜爱运动、体质好。普通学校女生比男生不爱运动,也女生近视率高于男生的。

  再次,不科学的饮食习惯也会近视。的临床资料及动物试验说明:近视眼的与机体钙、铬等微量元素。甜食为酸性食物,一消耗体内的钙元素,另一升高血糖,晶体渗透压,是近视眼的又一祸根。

  2.对育才中学周围的眼动力眼镜店做一次采访。

  问:来配近视眼镜以哪些人居多?

  答:学生人数最多,是初中生。

  问:学生中近视度数为多少?

  答:在100-200度居多。

  问:近视了不配戴眼镜视力会越来越深吗?

  答:这要看保护的情况。有些学生真性近视,只要保护,预防,是问题的。

  但近视已超过200度,如不戴眼镜,了学习,还近视的度数,是很不好的。总之,不管近视,保护眼睛要的。

  问:近视产生原因?

  答:中学生近视产生的原因是:

  1、阅读和写字姿势不;

  2、阅读和写字时不注意光线的强弱;

  3、生活和学习制度不健全;

  4、先天的因素。

  问:配戴眼镜的常识是?

  答:配眼镜前应作散瞳验光,确诊为近视眼;配戴的眼镜,应该是度数合适的眼镜,度数不要过深或过浅;配戴眼镜后,仍然要注意用眼卫生,防止。要检查视力,如有视力下降,就要重新配镜。

  问:能为中学生近视提些建议吗?

  答:用眼要卫生;有近视要配眼镜;多看绿色,看远处以调节眼睛。预防近视眼,最后要三要和四不看。

  3.派发问卷,对学生简要采访

  为了进一步了解初中学生的视力情况,对邢台市育才中学初二年级6班的65名中学生了问卷调查和简要采访。详细的问卷内容如下:

  四、调查结果分析

  经过我的问卷调查,得到的结果如下:

  据统计,本次调查当中,有63.08%的同学是近视阶段的,超过了总人数的二分之一。

  五、总结

  通过这次活动,我了解到中学生近视的情况,总体来说,不容乐观,并且对近视的原因有了更深的认识,知道如何防止近视。

  如何让青少年端正用眼健康的呢?可以调查中学生近视人数的比例及原因来让青少年知道近视的害处,青少年自我健康用眼的意识。

  对此,诚心给予下列建议,希望大家视力的保护,防止近视队伍的扩大。

  1.加强眼睛的卫生教育

  从调查中看,有一一部分中学生姿势不和距离近了视力下降,说明学生对日常中的姿势、适当的距离对保护视力的意义还没有正确的理解和重视。这就要求

  我们的老师在教学和日常生活中要地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教育、强调,学生保护眼睛的意识。我们认为,眼睛的卫生教育应从小学开始,一上学就要三要两不要的习惯教育,使学生把要求从小习惯化。

  2.要注意眼睛的休息

  调查表明,学习时间长是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现在的高考、中考、初考的竞争日趋激烈,用延长时间、题海战术来追求升学率,会使学生视力下降,造成永远不能弥补的损失,而且还会使学生的体质下降,严重防碍学习,所以各学科教学都有责任帮助学生从题海中解脱,降低学习强度,使学生有时间注意休息。

  3.要采取积极的方法进行保持和矫正

  眼保健操已被多数学生,所以学校应在适当的情况下增加统一做操的次数,同时老师应认真辅导,纠正错误,使其发挥真正的保护作用。中学生近视中有一部分现在还只是假性近视,如果注意保护,还能恢复,有的则已成了真性近视,这时应戴适宜的眼镜来进行矫正,以保证视力不再下降,不能随便应付,所以近视者都应到医院配制眼镜。

  4.饮食合理

  饮食中蛋白质,减少碳水化合物供应,可使有遗传背景而发生近视的青少年减少或中止近视度数的增加。因此,为避免发生近视,少吃糖果和高糖食品。食糖过多,会使血液中产生大量的酸性物质,酸与肌体内的食盐,是钙相,了血钙,这就会眼球壁的坚韧性,使眼轴易于伸长,助长了近视和发展。表面,预防近视可补充蛋白质、钙质、磷质、胡萝卜、豆芽、橘子、广柑、红枣等蔬菜水果也对预防近视有益。

  5.搞好宣传

  学校可以黑板报、讲座等宣传保护视力的性,介绍保护视力的方法、强化保护意识。

  6.少看电视、玩电脑和游戏机,多与大自然接触

  从调查中知道了大沥的近视人数远远大于潮阳的近视人数,这到底是为呢?有要的因素周围的环境,潮阳市的周围有山有海,乡村中青山绿水,许多学生都可以在学习完后到处走走,看看周围的青山绿水,放松一下,这对眼睛也有的帮助,要多于大自然接触。而大沥生活富裕,电视、电脑和游戏机每户都有,学生课余都沉迷于电视、电脑或游戏机中,对视力的是非常严重的。

  到此,的报告总算告一段落了,心头的一块大石也就放下了。在段里,确实学到了不少的知识。更的是学会了分析问题的思维方法。在收集材料的过程中,学会了分工合作,互相帮助,了深厚的友谊切都使收益匪浅。

  在整个过程中,有许许多多的小插曲,的滋味无法一一道来,但真的兴很开心,这对来说,是经历、体验、一笔的财富。开始社会、热爱生活。需要的锻炼,它能的素质,让终生受益。

  这次调查活动,都知道了视力不好对带来了许多不便,眼睛是感觉器官中最的,大家的经验与知识,大是经由视觉或得,它个人健康、安全、生活情趣更阻碍学习活动,更显现出视力保健的性。眼睛大家来说就等于财富,要好好的保护眼睛。

初中调查报告11

  一、 调查背景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由此学生的学习不再是教科书内容的记忆与内化,而是积极主动的获

  取知识的过程。合作学习是具有时代精神的崭新的教学思想。今天社会的各个领域,越来越注重充分的合作精神。而合作意识和合作技巧,也越来越成为当代人的一种重要素质。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今年,学校掀起了教育改革和研究的浪潮,大家积极参与校本研究,共同学习与交流,在摸索中实践高效课堂,在研究中实现师生的共同成长。我的课题研究------《初中历史课堂小组合作自主学习模式初探》就是以教学模式的研究为基础。 “小组合作学习”也在目前各地的教学中被开始重视和应用。但是由于对课题本身的含义不太明白,大家常常还在一种比较浅的层面上展开,因而存在着不少的问题,致使很多的小组合作学习只是走过场,走形式,往往徒有虚表而效果不佳。因此我们教师对此困惑也较大。基于以上原因,特设计本次调查,目的旨在通过调查,分析问题及原因所在,研究解决对策,使小组合作学习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二、调查内容和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学生问卷调查与谈话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主要以问卷调查为主。学生调查从学生课前预习、课堂教学、两个方面,设计了15个问题进行问卷调查。我们在中厂初中和宋家初中随机抽取了176名学生参与了调查。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无记名进行回答,力争反映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客观地体现课题研究的现状。课题组老师进行了数据整理和结论分析。

  三、数据整理与分析:

  1、课前预习情况:

  调查中,第(1)题预习方式上,只看书的,占44%;边看书边做练习的56%。

  (2)认为课前预习,对课堂上的新课学习有较大帮助的占47%,有一些帮助的占36%。(3)预习中遇到困难的处理方式:问家长的占1%,问同学的23%,自己钻研18%,集中精力上课专心听讲59%,反映预习中,学生自主讨论交流、钻研精神不太好,依赖老师的还居多数。(4)遇到查阅资料的问题时:认真查阅

  资料的占28%,不查资料听老师讲的占50%,看别人怎么做,抄袭别人的占10%,可见学生自主学习的观念和意识不高,教师在课堂上应该积极地引导他们自主的讨论交流自己的想法,小组合作来解决一些问题,提高自己的自我学习能力。

  从调查的数据反映,教师在教学中还要科学的指导学生预习,并且要及时检查预习效果,对中等生要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和独立钻研。对小部分后进生应提出基本的预习要求和目标,预习题的设计要相对的简单、适中,让学生能够更好的达到预习效果,增强自信心,从而激发学生自学的兴趣。

  2、课堂教学情况 (5)课堂上怎样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好本学科问题是老师少讲,自己自学的是13%,分组讨论的占21%完全听老师讲解的占38%,说明同学们课堂的依赖思想严重,认识需要提高,一部分学生就想自己不懂脑筋,等着老师总结,老师讲。(6)课堂上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程度:学生认为课堂上有机会发言的,占45%,有很多机会的占26%。从数据显示上反映,教师应尽可能多提供学生发表见解的机会,通过恰当的评价鼓励少数不善发言的同学,要培养她们大胆求真的学习精神。(7)课堂上喜欢老师上课方式的:讲得好、讲得多、讲得透的占33%,老师少讲,多留时间自己思考的占12%,先让自己思考,不懂问老师的占43%,从学生的心中答案可以知道,他们从心里上还是希望能够自己独立自学,自己解决一些问题,老师应该满足学生的要求,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8)课堂上老师在学生遇到困难处理方式:有问题教师马上讲解的占24%,让学生思考后再讲的28%,让学生讨论后再讲解的占34%。数据反映课堂上,教师还是存在不放心同学自己解决问题的现象。不能大胆把时间还给学生自己。(9)课堂上学生有疑惑自己设法解决的占24%,与同学讨论解决的占12%,直接向老师求助的占43%,说明他们从内心上,碰到困难合作讨论的想法不多,过多还是依赖老师的讲授,这种情况下,小组合作模式的进行还是有些困难的。(10)课堂教学喜欢小组合作的占34%,还可以的占45%,学生的合作意识有待提高。(11)课堂上参与讨论积极的占35%,有时参与,有时不参与的占46%,这里说明学生应该更开放,更大胆些才好。(12)课堂上对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的看法认为真勇敢的占63%,就爱出风头的占6%,说明大部分学生还是想主动回答问题,只是单子不大,怕回答错误丢人而已。(13)对教师“满堂灌”认为合理的占34%,留时间给学生的占42%,心理上学生希望上课有属于自己的时间来思考,独立解决问题。(14)喜欢老师用自主学习模式的占34%,喜欢合作讨论的占45%,老师讲学生听得占3%,教师课堂上应该多给学生讨论、交流的机会。(15)有关课堂自主学习的方法,经过一段时间尝试,已经把我适合自己方法的有34%,试着尝试别人介绍的方法的有17%,说明学生学习新东西的欲望还是很强烈的,希望老师能够好好引导,让他们做课堂上真正的主人。

  四、调查结论简析

  通过对回收问卷逐项统计,可以看到当前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没有以合作意识的培养为根本,使合作仅仅流于形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种现象:

  1、调查表明,大多数同学已养成预习习惯,但学法指导方面,还需加强。少数同学预习具有盲目性。预习时,把做题当作主要目的,而忽视了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新课预习时,教师课前进行必要的预习指导,提出具体的要求,以及预习检查都是不可忽视的。

  2、调查资料显示,预习时碰到不懂问题,选择询问老师或同学的占多数,其他同学几乎都选择自己反复思考,或等着老师讲解。

  3、在学生功课有疑问、遇到难题时,选择直接向老师求助的占43%,自己设法解决的占24%,与同学讨论解决的占12%,说明他们从内心上,碰到困难合作讨论的想法不多,过多还是依赖老师的讲授,这种情况下,小组合作模式的进行还是有些困难的。 4、小组合作学习成了少数尖子学生表演的舞台,使得个别学生成为教师的代言人,许多学生采取旁观的态度,缺少积极参与的意识,思维能力、表达能力、质疑能力等得不到锻炼,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不到培养。问卷第11题“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积极参加讨论吗?回答是的占32%,有时参与有时不参与的占58%,不回答的占4.5%。不太主动参与的原因,都是自认为学习中等或不太好,怕说错了大家笑话他。

  5、对于课堂上回答问题表现积极的同学,多数同学认为他们是学习的榜样,是正能量。但是仍有极少数同学不认同他们,认为他们虚荣、爱表现。不过,还有一部分同学也会有反思:为什么别人会,但自己不会?

  五、出现的原因及其对策

  通过对调查问卷及谈话的反馈分析,可以看到,造成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1、大部分学生乐于接受“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的模式。但同时受目前教学模式的影响,在老师思想上还没有完全放开的情况下,课堂上,他们对老师仍有依赖性,离不开老师的讲授教学。

  对策:教学模式的改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老师需要过程、时间、学习和研究,学生同样需要一个长期的适应过程。老师可以先用“小组合作自主学习”和“讲授式”相结合的教学形式进行教学,慢慢放手,慢慢减少“讲授式”的时间,让老师和学生都经历一个缓冲阶段,最后,再让“小组合作自主学习”模式占主导的地位。

  2、大多数同学虽然已养成预习习惯,可是少数同学预习具有盲目性。预习时,把做题当作主要目的,而忽视了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导致课堂上新课预习,就好比是在做题检测。根本没有达到预习的真正目的。而且有时预习碰到不懂问题,选择询问老师或同学的占多数,其他同学几乎都选择自己反复思考,或等着老师讲解。这种依赖思想太严重。

  对策:预习看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如果老师没有明确的预习目标,就会让学生不知所措,因此教师课前进行必要的预习指导,提出具体的要求,以及预习检查都是不可忽视的。特别预习过程中,当学生碰到困难时,那是老师应该加以引导、点拨。激励学生合作讨论。

  3、在目前的教学中,学生功课有疑问、遇到难题时,多数学生选择的还是“等”“靠”的思想,不愿自己动脑筋独立解决,之所以调查中显示直接向老师求助的占43%,自己设法解决的.占24%,与同学讨论解决的占12%,说明大多数学生从内心上,碰到困难时,合作讨论的想法不多,过多还是依赖老师的讲授,这种情况下,小组合作模式的进行还是有些困难的。

  对策:新课改的实施,让我们明白了,现在课堂的主人不再是学生眼中了不起的老师,而是真正能够动手操作,大胆想象,勤于思考的学生。因此,目前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改变学生的思想,课堂多引导,多鼓励,让他们敢于把自己的想法对别人说出来,不同意见和别人进行交流。这样才能有利于“小组合作自主学习”模式的推行。

  4、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的占一小部分;有时积极、有时不积极的占一半,还有少量同学因害怕错而选择课堂沉默。学生的这种表现主要来源于长期的“听课”状态,对于“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的教学形式有初期的“不适应感”。

  对策:教师平时多与学生进行心理交谈,给他们“洗脑”,初期用“讲授法”和“小组合作自主学习”模式相结合的方式上课,让学生有过渡的时间和空间。慢慢在放手让学生在课堂上独立解决问题,做课堂真正的主人。

  5、在课堂上,少数尖子学生在回答问题和自主讨论时能够表现积极,多数同学认为他们是学习的榜样,是正能量。但是仍有极少数同学不认同他们,认为他们虚荣、爱表现。不过,还有小部分同学也会有反思:为什么别人会,但自己不会?

  对策:备课时,课堂问题的设计应该有梯度,相对简单的问题留给水平中等偏下的学生回答,适中较难一点的问题留给中等生和尖子生解决,这样就照顾到了班级大部分学生上课能够积极发言、大胆想象。从而也增加了我们每一位学生上课的自信心。使他们敢于大胆回答问题主动参与讨论。

  六、启发与感想:

  通过以上的调查,我认为在今后的历史教学中,老师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不要让他们觉得历史是一门副课。只有学生对他所学的科目提高兴趣,他们才有可能很快地提高成绩。而老师在课堂形式上,可以是活动课、讨论课等,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进来,叫学生在自己的参与中并快乐地学习并掌握新知识,从而感受成功的喜悦。 2、合理搭配学习小组。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性格等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搭配成若干学习小组,最好做到性格互补,学习互补、男女搭配。如性格外向爱说话的和不爱说话的要互补,不能出现有的小组爱说话、爱讨论,有的小组不爱说话,不爱讨论。同时组内成员要有明确的分工,每个人担任一个具体的合作角色,。如小组讨论的组织者,记录员、汇报员、发言代表等,一定时间后,角色互换,使每个成员都能从不同的位置上得到体验、锻炼和提高。

  3、注意避免“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课堂涉及到问题讨论时,教师要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有价值,避免造成“摆样子”、“走过场”的现象;杜绝小组合作学习的“假”与“浮”的现象出现。 4、教师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赏识每一位学生。要让后进生也觉得他在小组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无论学生的成绩好与差,教师都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对于成绩差的学生也要积极地鼓励他们去学习,课堂上应该多表扬少批评,表扬是促使差生进步的一种好的方法。即使有时需要批评学生,也要注意方式方法,语言最好不要尖锐刻薄,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5、小组合作学习要有合作精神,融洽个体与群体的关系。首先要训练和教会学生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如何把别人的意见归纳起来,怎样在别人意见的启发下完善和发展自己的观点,怎样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见,怎样大胆地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鼓励学生开展争论和辩论,并以一种什么样的态度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等。

初中调查报告12

  我们于1999年3月~5月,对渔峡口镇的两所初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农村初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动向,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依据。

  一、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 具体目标

  1。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现状

  2。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3。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成因及对策

  (二)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

  学生问卷,内容涵盖教育价值观、学习态度、学习需求和学习目的四个方面。问卷调查在渔峡口镇第一、第二初级中学进行,共发问卷1021份,回收有效问卷1004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样本数。

  2。座谈会及个案调查

  整个调查共召开了两次教师座谈会,四次学生座谈会。这些座谈会,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生动的典型材料,而且为理性分析提供了基础。

  二、调查结果分析

  对学生问卷调查分析,以及多次教师、学生座谈结果显示,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一)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现状分析

  1。教育价值观

  调查显示,大部分农村初中生具有较为明确的教育价值观。74%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质,10%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为了考中专和大学,16%的初中生没有考虑。

  调查还显示,农村初中生的教育价值观带有显著的经济社会特征。他们认为,农村青年的经济收入与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学生认为高中中专 毕业生挣钱多,25%的学生认为初中毕业生挣钱多,8%的学生认为小学毕业生挣钱多,只有2%的学生认为文盲能获得较高收入。

  2。学习态度

  调查结果表明,67%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较高,24%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中等,9%的学生害怕学习。这与他们“考中专或大学”意识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学习的学生数占相当份额。而且,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90%的学生都有自己“最讨厌的课程”。学生害怕学习或讨厌某些课程的根本原因,一是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紧密相关;二是与该课程的实用价值紧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86%的学生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实用性强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劳技学习热情较高,而对学术性较强的历史、地理、生物、英语不感兴趣。在学生讨厌的课程中,英语是初中的核心课程之一,有57%的学生认为“英语对于我们以后的生活几乎没有用处”。

  3.学习习需求

  当前,“特长”是师生共同关心的热门话题,许多教育工作者甚至把“特长”看做是“素质教育”的代名词对于这一认识的争议性,不属本文讨论的范畴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特长”有正确的认识,其中,92%的学生有自己感兴趣的目标,且有52%的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指导。同时,78%的学生希望在劳技课、活动课上学到较多的、实用的农业科技知识,使之能对他们以后的工作有所帮助。

  在对调查结果的整理中,我们得到了一组令教师们震惊的数据,52%的学生认为“学校老师能满足自己的学习需求”,48%的学生认为“学校老师能力有限,希望得到名师指点”。对于这一结果,也许我们对信息的有效度产生怀疑,或者强调它的地域性特点,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教师行为滞后”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学生的认同,并越来越严重地影响着他们的学习。

  4。学习目的

  调查结果表明,对于初中毕业后的打算,55%的学生选择读高中或中专,18%的学生选择就业,27%的学生还没有考虑。有读大学愿望的占37%。

  初中学生对于“务农”的态度是我们调查的重要目标之一。调查结果表明,农村初中生大部分不愿意务农,其比例随年级变化,且该心态呈现出一种特殊的波动,其波动特点为:初一为69%,初二为58%,初三为72%。

  (二)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调查显示,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与以往农村的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相比,有明显不同。

  1。教育价值趋向多元化、务实化、功利化

  自己跳出“农门”,走向城市。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已经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以增强自己在未来社会的竞争能力。在此基础上,部分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且成绩优秀的学生则致力于追求大学教育。

  初中生的教育价值观的另外两个特点是务实化和功利化。初中学生越来越强烈地追求未来教育输出的经济价值,他们中的很多人从经济的角度去衡量所学课程的价值,继而决定自己在不同课程上的努力程度。他们要求课程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和生产实践,渗透更多的实用技术。

  我们知道,由于年龄和学识的制约,初中学生的认知、分析、判断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稳定。事实上,相当多的初中生的教育价值观是迷茫的。其原因在于:一是越来越多的中专生和大学生难以就业,从而使他们对考中专或大学失去信心;二是学术性较强的初中文化课程难以满足学生对职业技术的需求,难以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内在刺激和利益驱动。这些原因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厌学。更为严重的是,我们在教师座谈和学生家长访谈的过程中发现,由于对学生前途的失望,部分家长和教师也失去了对教育的信心,厌学情绪在受教育者和教育者身上同时滋生并蔓延,我们称这一现象为农村教育的世纪迷茫现象。不可否认,这一现象所反映的是一种消极的教育价值观。

  2。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村初中生由于个人的学习基础、教育价值观和对未来的期望等方面的差异,使他们的学习需求具有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的特点。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度要求不一。初中毕业后准备就业的学生,只要求掌握基础知识;准备考中专的学生,要求课程教学难易适度、学业成绩达中等水平;追求大学教育的学生,则要求最大容量地掌握所学知识,学业成绩达上等水平。学习需求的横向多目标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广度要求宽泛。他们既要求学好学术性较强的课程知识,又要求充分培养自己的特长,还要求掌握更多的实用技术。

  3。学习目的明确,但具有主观性和不协调性

  对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73%的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但是,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对比分析和对学生本人的考察,我们发现,学生的学习目的具有严重的主观性和不协调性。学生学习目的主观性突出表现在:他们已经认识到了未来进入城市就业或在农村非农产业就业的艰难性,但有67%的学生却表示不准备在农村务农。很明显,如此大的一个群体具有这个想法是极不现实的。此外,40%的学生希望自己以后在事业上能取得成功,但他们中48%的学生没准备接受高等教育,甚至不准备读高中中专,从而忽视了科学文化知识对于事业的发展所起的基础性作用。学生学习目的的不协调性主要表现为思想与行动的不协调。调查结果表明,33%的学生将准备在农村务农,但这部分学生在上劳动技术课时并不认真,平时也很少接触农业科技方面的资料。同时,37%准备考大学的学生中有相当多的人在学习上并没有显现出相应的积极性,而是呈现出一种消极等待的学习态度。

  三、对调查结果的思考

  (一)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状况成因分析

  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状况,其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他们正在健康地成长,同时也存在消极的一面,不容忽视。

  1。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

  从宏观角度看,农村初中生深深地感触到了国家经济发展的快步伐,欣喜于辉煌的经济成就。调查结果显示,98%的学生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向往,其中有82%的学生对“竞争”这一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了解较深。从微观角度看,市场经济在农村的逐步深入,使农业的生产结构、生产方式不断变化,而轰轰烈烈的农民打工队伍更使农村人的生活发生了质的变化。农村初中生对于这些变化极为兴奋,因为他们享受到了蕴藏其中的经济利益和文化利益,使他们不愿生活在农村,且幼稚地想及早结束学业而外出打工。

  2。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影响

  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将有越来越多的人获得上大学的机会,以至于部分学生对考大学信心十足。但是,我国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制度的改革,对学生的负面影响也很大。调查结果表明,26%的学生认为家庭难以负担未来读大学的高额费用而放弃考大学的愿望;52%的学生认为大学不包分配而感到前途渺茫,从而在学习上漫无目的。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制度改革的影响,使部分德、才兼备的学生感到迷茫和失望,并逐渐淡化了对学习的兴趣,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

  3。农村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影响

  素质教育是一种突出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的教育。其对于学生的积极作用,是使他们认识到了具有真才实学、一技之长的重要意义,从而要求课堂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实际和生产实践,并自发地抵触以考试为中心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学方式。其对于学生的消极作用,是使部分学生过多地追求学习的功利性,而忽视了学术性较强的文化课程的基础性意义。

  4。家庭教育的影响

  当前,农村初中生中有一部分是独生子女,处于一种相对优越的生活环境中,备受家人的宠爱,他们一般表现为意志不坚强,缺乏进取精神,耽于生活享受。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接触众多的学生家长后,发现很多家长对学生的要求较低,且大多数侧重于纪律方面,而对学生提出考高中、特别是考大学要求的家长越来越少,从而在学习上对学生形成了一种内家庭松外学校紧的矛盾局面。

  5。学校教育的影响

  在农村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农村初中越来越重视特长教育和培养学生的个性。可是,由于资金和人才的制约,对于学生学习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需求无法满足,从而导致学生需求与学校教育之间的矛盾冲突。

  6。教师的影响

  在诸多的影响因素中,我们认为,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最直接、最持久、最有效。但当前的问题是,由于教师行为滞后,所以使教师的教育和教学工作对学生学习产生的制约和负面影响越来越大。

  (二)形成健康的学习心理的对策

  影响学生学习心理的因素非常复杂,因而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学习心理的任务十分艰巨。为了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的要求,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应积极地帮助农村初中生形成健康的学习心理。

  1。增加投入,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

  当前,农村学生已经感受到了社会进步的快节奏,初步了解了渗透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高科技。但在日常的学习中,他们接触的却是落后的仪器设备、简陋的实验场所、过时的科技知识,这种强烈的反差必然使他们感到厌倦并产生抵触。因此,只有增加硬件和软件的投入,使仪器设备、实验场所、科技知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才能对学生产生求知的诱惑和刺激。

  2。帮助学生准确地了解和把握未来

  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农村初中生对国家市场经济发展、高等教育改革、素质教育实施等的了解既不全面也不深入,所以有必要以专题报告的形式,向他们介绍国家市场经济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存在的困难以及未来的美好前景;向他们介绍高等教育改革中招生制度的合理性、科学性,收费制度的公平性、保护性,分配制度的灵活性、公正性;向他们介绍素质教育实施的具体内容、价值和未来取向,以帮助他们明辨是非,消除误导。

  进行职业指导,帮助学生了解不同职业主要是务农 的特点、现状和发展趋势,从而使他们在学习期间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在毕业时选择自己适合的就业岗位。

  开设心理辅导课程,对学生进行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能力、考试心理、学习适应性等内容的辅导是当务之急。

  3。在普通教育中渗透职业教育,使农村初中生成长为适应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的复合型人才

  1986年,原国家教委等四部委联合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农村教育“应该从办学为了升学转到以为本地区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为主,兼顾向高一级学校输送新生这个方向上来”。我们可以尝试在农村初中进行初中后职业教育——学期职业培训或“3+1”制的培训。但我们应该引以为鉴的是:传统的也是落后的农村职业高中教育,当前步入了关、停、并、转的恶劣境况。那么,在农村初中实施职业教育,则必须致力于追求教学内容的科技化和教学方法的科学化。

  4。紧扣素质教育的主旋律,制定科学的课程教学计划和考核标准,主动适应学生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需求

  为了真正体现素质教育的特点,在普教中渗透职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必须进行课程改革,相对均衡各学科在教学时间上的比重,淡化各学科考核的学术标准,以使学生具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各学科的均衡学习和最感兴趣的学科的强化学习。

  5。改善教师待遇,改革教育系统的人事制度,营造一个合理、高效的竞争环境,解决“教师行为滞后”问题

  发展经济学家的研究指出,第三世界国家的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学习方法简单和学习内容贫乏是与大多数教师能力差和缺乏主动性密切相关的,他们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工资,没有兴趣,也没有机会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我们的农村初中教育基本上是属于这种情况。解决“教师行为滞后”问题的有效办法:一是提高教师的工资水平,为他们提供接受继续教育和进行终身学习的经济保障;二是改革教育系统的人事制度,保证教师考核的公开性、公正性、科学性,营造一个合理、高效的竞争环境;三是提高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的质量,改变当前继续教育中的形式主义和低效局面。

初中调查报告13

  我国传统的家庭教育是不愿意让中学生接触金钱的,认为从小持币会使孩子思想受到铜臭气的不良影响。这种消极防范导致中学生缺乏经济意识,出现盲目消费,不会理财等现象。其实,作为家庭成员之一,中学生不可能不和钱打交道,试图给中学生创造一个真空的消费环境是不切合实际的。因此,中学生适当地注意增强经济意识,对健康成长十分有利,也便于提高辨别和分析能力,促进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

  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更好地学习和生活,大部分中学生家长都固定地给他们一些零用钱,数量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但每次还未到月末,同学们早已将零花钱用年完了。很多同学对钱该怎么用这一理财的基本问题存在着种种不 熟的偏见和误解,甚至在他们身无分文的时候也不知道自己的钱到底花到哪里去了。

  由于初中生年龄较小,家长一般不会给太多的零花钱。绝大多数(约占79%)的初中生每月零花钱低于50元,但也有5%的初中生每月零花钱超过100元。

  据调查,在同学们零花钱的支出项目中,经常购买饮食品占被调查人数的70%,位列第一,紧随其后的分别是文具,书籍,报刊杂志,磁带和光盘等。

  调查结果表明,多数同学存在乱消费,理财能力差的问题。理财意识淡薄是导致中学生理财能力差的主要原因。正如有些同学所说:很多同学信奉钱是身外之物,出手要潇洒大方;也有的人认为算来算去烦死人,省来省去也省不出几个钱,还不如今朝有钱今朝花。所以同学们的零用钱很大一部分都是在不正确的理财观念中被浪费掉了。家庭对孩子理财能力培养的疏漏,是造成中学生理财能力差的一个重要原因,学校对孩子的理财教育也很少涉及。

  因此,家长应对中学生进行必要的理财教育。比如,培养孩子良好的消费习惯,懂得进行价格比较购物消费;家里一些有关财务问题的讨论中,不妨让孩子适当加入,了解适度消费的道理,预防,杜绝一些孩子从小自家里私下拿钱,在外随意借钱的问题。

  希望同学们能养成以下良好的理财习惯:

  第一,学会消费,懂得必要的消费规矩。形成正确地花钱,算账的观念,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生活中需要购买东西时,需明白哪些该买,哪些不该买,哪些买了划算。

  第二,懂得钱来之不易。要正确认识钱的作用和地位,懂得钱是劳动成果,珍惜父母劳动成果,不奢侈浪费,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第三,找机会参加储蓄存款,增加金融知识。如将逢年过节,过生日,长辈或亲友送的压岁钱,贺礼等进行零存整取,自己计划管理,体验理财的滋味。

  第四,获得一些投资知识。可以集邮,集币等,有机会可以学习购买基金,债券。

  第五,合理利用好零用钱,用于购买学习用品,交通费,以及同学间小额募捐等。

  现今世界,理财能力是一个人得以生存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素质教育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内容。而要培养和锻炼这种能力,专家建议:在孩子八九岁就应当注意培养其理财意识,而到了中学这一理财观念的形成和定型时期,家长和学校更应积极做好引导工作。

初中调查报告14

  在一个多月的暑假生活中,为了更好的了解社会,响应“大学生生涯教育”的号召;也为了给个人今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我利用三十天的时间组织了一项名为“爱心辅导”的社会实践活动。此刻活动已经圆满结束,我把此次进行了整理总结,作为大学一年级暑假的社会实践报告论文:

  活动的动机

  在权衡了各项大学生可能参与的社会实践活动之后,我认为:家教是一份切实、有价值的方案。作为一名师范学院的学生,尽管我本身属于非师范类专业,但“为人师表”这个千年的古训却永远牢记在我的心中。我觉得,做一个好老师是十分具有挑战性的;同时,如何出色的胜任老师的工作,对我也是一个很大的磨练。所以本着这样一个向往,我选取了组织家教这项社会实践活动。

  活动的准备

  为了能够增加此项活动的“含金量”。我为活动订立了“自我组织,自我分配,自我招生,自我工作”的基本宗旨。其中那里的“自我”实际上指的是一个群体:即所有参与到我组织的这项活动中来的和我具有同等学历的朋友们。他们分别是:万健(南京邮电大学信息工程与自动化管理系)、施政(南通大学数学系)、蒋舒(南京工程学院光电工程系)、贾楠(盐城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等。在组织好人员之后,我于17号晚迅速草拟了两份材料。即:“爱心辅导介绍”广告和“爱心辅导活动会员条例”。

  活动的实施

  在1月19号散发了“爱心辅导介绍”广告之后,我们很快接到了许多家长的询问,并陆续登记好姓名和联系方式。1月21号上午结束招生后我组织分配了各个参与同学的任务,其中我具体负责了一名四年级学生的语文及英语辅导工作。会议结束前我们再次学习了“爱心辅导活动会员条例”。下午同学们开始各自与负责的孩子家长联系,商定具体的实施细节。

  22号活动正式开始,在辅导孩子的过程中,我始终遵守条例中的规定,牢记认真负责的态度,以学生为本,礼貌、耐心、亲切的完成辅导任务。同时,我尊敬学生家长,礼貌用词,耐心听从家长的推荐。在具体学科指导中,我发现:这个孩子存在着偷懒和粗心的坏习惯。我针对这一点提出了狠抓辅导效率,减少学习持续时间但增大学习频率的方法,为这个孩子的提高作出了必须的贡献。活动结束时,在我和孩子家长共同组织的测验中,他取得了全优的好成绩。

  在完成自我任务的同时我还统筹着全局,每一天与其他四位同学持续密切的联系,时刻提醒他们牢记活动条例并注意自我的安全,保证活动的正常进行。

  活动的总结

  经过全体同学的努力,我们于2月22号下午圆满的结束了为期一个月的家教活动。活动结束后我组织召开总结会议,同学们交流了各自的感想。其中万健同学的感想值得大家学习,他认为:“透过这项活动,我意识到了钱财的来之不易,那么这个意识将给我今后构成正确的理财观打下一个深厚的基础。同时在辅导过程中,我逐渐构成了一个耐心、机智的处事习惯,敢于提出自我的意见并结合他人的推荐把工作做得更好,这一点是我走向社会前所理解的最有效的磨练……”

  首先,这个活动是十分具有好处和价值的。当今大学生虚度光阴的现象十分严重,我们组织并参与这样的活动是对自我的一个锻炼,正如条例中所说的“生活在严格教育体系下的我们,对于社会、职责、实践,甚至对于报酬是怎样得来的,还一无所知……发起这项活动。既贡献了自我身上的一份余热,也提高了自我的人生阅历。”

  其次,透过活动我们也很好的实践了“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中提倡的激发大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培养用心上进的人生观;促进大学生树立明确的职业目标和职业理想以及增强大学生在就业中的核心竞争力的号召。为我们今后的发展带给了很大的帮忙。

  在活动中我再次认可了老师的教育,即人的职业发展是一个持续的发展过程,大学生就业准备绝不仅仅仅是最后半年或一年才需应对和投入的任务,而就应是贯穿在我们生活过程中的一件大事。透过组织和参与“爱心辅导”活动,我个人对于社会的理解以及就业的估计有了更多的认识,而在组织管理潜力上更是得到了很大的进步。尽管不是真正的就业,但是体验到了一种在校园里和课堂上无法体验到的带有必须压力的就业氛围,给自我为人生发展而做出的准备带给了帮忙。

  暑假即将结束,组织并参与“爱心辅导”活动使我的暑假生活变得充实而有好处。尽管在这次“爱心辅导”活动中我们取得的经济报酬是微薄的,但是我们收获的精神食粮却十分丰富。因为它让我初步领悟到一个人不管学历有多高,潜力有多强,在体现自我价值的社会活动中都离不开“扎实、勤奋、虚心”这样的立身之本。

初中调查报告15

  娘子关中学 八年级89班

  调查人:高倩

  指导教师:XX明

  前言:

  做为成长特别时期中的学生,我们的头脑里满是自己独特的想法,很有自己的一番主见。希望他人可以尊重自己,不希望有太多的负担,同时也有很多的不解与烦恼却不愿意讲出来。老师和家长与学生沟通时,也会因由此造成的小心结而感到困惑,对孩子的想法猜不透、摸不着。这阻碍了我们的正常交流,所以,我决定,以中学生的心理为题,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及采访。研究课题为《初中生心理成长特别期调查报告》。

  一、准备情况:

  1、调查对象:

  抽取八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随机进行个人采访。

  调查形式:问卷及采访

  2.、研究方法

  1)简单初步了解中学生心理状况。

  2)上网查找相关信息及资料。

  3)对同学进行采访,问卷。

  4)对所有资料汇总、分折调查结果、编写报告。

  3.、实施步骤

  1)对中学生的心理疑问提出问题,进行筛选,整理问题,然后决定调查的问题。

  2)对同学们进行口头访问,记录相关口述资料。

  3)对回收的问卷、资料进行分折、统计、分类。

  4)编写报告。

  二、调查结果:

  1、影响中学生人生的最重要的品德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约有26.1%的同学认为奉献精神最为重要,26.5%的同学认为坚强最为重要, 42.1%的同学认为诚信最为重要,仅有5.3%的同学认为努力最为重要。“诚信”高居选择榜首。

  进一步采访中发现,同学们选择的理由都很充分:

  a同学说:“我选择信誉。我觉得,有信誉,朋友就多。尤其,自己被人信任和依赖的感觉很快乐。”

  b同学说:“我选择奉献。古人告诉我们,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只要帮助了他人,他人必会加倍回报。大家都这样,感觉多好。

  c同学认为:“坚强最重要。无论干什么,只要有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精神,遇到挫折,也不垂头丧气,想办法坚持下来就会成功。

  d同学说:“没有努力就没有收获,所以,努力最重要啊。”

  2、心事诉说的对象

  有心事怎么办?许多同学的做法是对自己的知心朋友或同学诉说。约占74.4%;把心事憋在心里的同学占到了16.2%;余下9.4%愿意同父母、家人及老师商量解决办法。把心事憋在心里的同学将近2成。

  3、成长的困惑

  通过问卷调查所反馈的信息,以及对一些同学的采访,超过半数同学表示,学习目的不明确,还不清楚自己的奋斗目标,学习一点算一点,所谓的学习看似浪费时间。此外,因为自己在学校受到的教育与社会现实落差很大而迷惑的同学也占有相当比例。说明这些同学所接触的人与事都是与自己生活相背离的,加上没有老师、同学、家人的关爱,造成了一种失落感,如无正确的引导也许会踏上歧途走上不归路。另外,还有的同学因为自己外貌、打扮感到苦恼失落。

  4、在校最担心的事情

  80.6%的同学说自己在校日夜拼搏是为父母,而不是自己。当取得好成绩,就觉得完成了父母交予的任务。反之,自己的成绩差,就担心遭到老师、父母的批评;12.7%的同学表示最担心的事情是老师不关心,同学不喜欢;另外还分别有2.6%和4.1%的同学表示最担心的是遇到同学的欺负、被人小看,以及遭到同学的孤立,没有知心朋友。

  三、解决方案:

  1.老师的话:

  a老师:初中生的心理是多变而且略带叛逆的,对很多事情充满困惑又缺少能力解决。这就是成长的烦恼,是很正常的现象。同学们要正视这些现象,不仅要相信自己,也要信任家长和老师,相信他们有能力给你带来帮助。当然,老师和家长也有责任和必要付出更多的耐心来正确的沟通引导,与孩子们建立和谐的关系。

【初中调查报告集锦15篇】相关文章:

1.初中调查报告

2.初中教育实习调查报告

3.初中政治调查报告范文

4.初中调查报告(15篇)

5.初中调查报告15篇

6.初中生消费调查报告

7.初中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8.初中教育实习调查报告范文

上一篇:初中调查报告 下一篇:初中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