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调查报告

2021-08-11 报告

  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报告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那么大家知道标准正式的报告格式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初中调查报告,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中调查报告1

  春节,是中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中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它不仅代表着新的一年的开始,也标志着春天的来临。对于农民伯伯们来说,这是一个舒展身心的好机会,但是对于现在正处于紧张学习中的初中生来说,他们会如何安排这美好的春节呢?于是,我们对于这一项进行了全面的调查,目的是为了了解初中生春节的外出情况和假期安排。

  调查时间:20xx年1月21日——20xx年1月31日

  调查对象:亲戚、同学、朋友、家长、教师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电话咨询、访谈

  调查进程:首先制作好问卷,电话咨询亲朋好友,再采用访谈咨询家长、教师来记录初中生的假期安排和外出情况,以便给出恰当又合理的建议。利用网络整理出资料。

  调查结果:

  经过访谈记录知道里大部分初中生都喜欢蜗居在家里做作业,尤其是初三学生,在为最后的冲刺做准备。初一学生比较悠闲,大部分喜欢外出,但是有小部分外出都是去网吧等不良场所。虽然都喜欢外出,但是出去锻炼身体的极为少数。初一学生外出的大约有60%,但是锻炼身体的只有20%。初二学生外出的大约有40%,锻炼身体的只有15%。初三学生外出的只有15%,锻炼身体的几乎是没有,只是微乎其微,仅有3%左右。经过计算,初中生平均外出的时间约为2—3个小时,一般都是去书店、公园等公共场所。这些人中,是父母清楚原因后才外出的有60%左右。

  对于假期的学习安排,百分之百的学生会上网或者看电视,平均在1—2个小时,因为不论是谁,都经受不住这些诱惑。初一、初二的学生在完成寒假作业后,都喜欢上网或聊天,但也有部分学生喜欢阅读有益书籍,大约在1—2本书。初三学生做完寒假作业后,还喜欢复习以前的知识,然后做做中考的题目。

  在这个假期中,大多数家长们喜欢让孩子们反思一下这一年自己的表现如何,也会催促孩子们赶紧完成作业,让他们不要总是负着作业这个沉重的担子。没错,作业是一定要完成的,但是有一些对孩子管教严厉的家长喜欢让孩子上假期补习班,大多数为初三学生,为了在这次中考中考出好成绩,他们不得不在休息的时间再给自己再给自己增添一点学习时间。但是,我认为,这样做只是徒劳无功的,因为如果你上课不好好听讲,那么你课后想怎么补习也是没有用的。这也不就白白地把这个美好的假期浪费了吗?

  对于上述情况,我认为学生外出是不能完全否认的。因为一些学生外出是为了有益身心,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一些学生在寄宿学校就读的就应该多多外出,否则一些学生会因此得忧郁症,最后走上不归之路。我们现在的任务主要还是学习,但是亲近大自然也是必不可少的,学习不能少,外出也不能少。我们应该合理的制定好假期计划表,将学习和外出相结合。

  所以,以下是我给出的建议:

  1、制定一张假期计划表,合理安排时间

  2、外出时应先和父母说明原因,让父母放心

  3、外出时最好是多去一些有益的地方,绝对不能去不良场所,尤其是网吧,为了更好地安排学生外出与学习的时间,我们咨询了家长、教师的意见,也上网采取了一些建议。

  制定寒假生活计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现在的初中生更应该制定一张假期生活计划表,充实自己的假期生活,同时也能合理的安排学习时间,不仅能学习还有走进大自然。在寒假的最后几天里,还可以写一份新学期的打算,为新学期做好充分的准备。

  组员感想:假期生活多姿多彩,许多人都喜欢趁这个假期外出。但是,有部分学生把这个假期全都放在了玩乐中,却忘记了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也有大多数学生把假期都放在了学习上,使自己的生活缺少欢乐和嬉戏。对,没错,不能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学习上,也不能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生活上,适当的改变一下自己的生活,也不会愈益多姿多彩。

  春节期间,同学外出情况问卷调查:

  1、是否外出,外出频率是否高?

  A、是,高B、不是,/C、是,不高D、是,一般

  2、外出时间一般控制在几个小时之间?

  A、1-2个小时B、2-3个小时C、3-4个小时D、整天

  3、外出地点一般在哪里?

  A、图书馆B、公园C、旅游景点D、其他

  4、家人是否清楚外出原因?

  A、清楚B、不清楚C、很不清楚

初中调查报告2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我乡从20xx年开始全面进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七~九年级语文课程设计按“新课标理念”也将致力于“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要适应这种学习方式的转变,初中学生就必须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困生而言,他们的自学能力和习惯本身就较弱,因此新课标所要求的“学习方式转变”,可能为学困生学习初中语文带来更多的困难和问题,而这些困难和问题将是课改实验区初中语文教师急待解决的。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的内容

  本课题所提及的学困生是指智力与感官正常,且处在通常的教学环境中,但语文学习水平又明显低于同龄学生平均水平,达到语文课程标准合格要求还存在一定程度困难的学生。本课题主要研究课改试验中农村初中语文学困生的面临的问题及教学对策。笔者主要从新课程下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语文实践、答案多样化、教学评价等方面研究语文学困生面临的学习困难。

  (二)研究的方法

  研究的方法主要有问卷调查法、个别访谈法、试卷分析法、听课调研法。蒙公乡有初中学生2500人,笔者采用无记名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了全乡500名学困生,发放调查问卷500份,收回调查问卷500份,收回调查问卷占100%。希望通过调查研究对学困生问题加以定量和定性分析,找出农村初中学困生的在新课改中面临的新问题,进而探寻相应的教学对策。

  三、研究成果

  (一)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

  1.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对语文学困生学习的影响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30.5%的学生喜欢接受性学习方式,但在教师讲授式教学里只占10.6%。有46.4%的学困生选择自主学习,在自主学习中认为老师有引导只占13.5%,如果没有教师引导,大多数学困生就会对问题无从下手,这是造成部分学生学习语文困难原因之一。教师提出问题时,要求学生马上回答问题占41.9%。教师在教学中提出很简单的问题就等于没问,假如问题比较复杂,学困生没有经过独立思考怎能立即回答?喜欢其结果是:学生由于准备不足,无从下手,往往长时间课堂鸦雀无声,这种现象在教学中是常见的。这也是新课程造成学生学习成绩两极分化的一个主要原因。通过自己独立发现问题的学困生占43.0%,选择老师提示、引导如何解答问题的占63.2%。这说明学困生也喜欢独立思考,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问题,而不喜欢老师把知识直接灌给他;在解决不了问题时,希望老师提示和引导。如果长期接受教师灌输性的学习,则会造成学生的惰性,形成新的学困生。有43.6%的学困生选择先练习,后讲解的教学方式,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采用让学生尝试性教学的方法,学困生才理解得比较深刻,记得牢固。

  2.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对语文学困生学习的影响。

  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究竟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对语文学困生的学习有什么影响?问卷调查结果表明:32.8%的学生认为教师大小问题都要合作学习,有51.2%的教师认同这个观点,认为这样做才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有68.5%的学生认为,教师在教学中提出问题后,立即让学生合作学习是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在这个时候个别优秀生往往抢着回答问题,而后进生还不明白,但教师认为学生全懂了。长此下去,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了很大的打击,自然就造成了学生的两极分化。有39.5%的学困生表明他们在合作学习中只做听众。在合作学习中我们要求学生既学会倾听,更要学会分享。如果只看或听一位好学生的操作或发言,没有学生间的互动,不分享,优秀生与学困生就很难共同成长。有44.3%的学生认为,在合作学习中教师没有及时引导,在访谈中有68.3%教师认为没有必要引导。有的学生说“过去的教学我们还没有来得及思考老师就把问题灌输给我们了,现在提倡合作学习,我们经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学习还没有得到结论时候,是多么希望老师给予引导啊!”如果没有老师的及时引导,优等生可能靠自己的努力会解决问题,但学困生往往是一知半解,这也是学困生越来越多的另一个原因。

  3.语文与生活相联系对语文学困生学习的影响

  在问卷调查中,有78.3%的学生觉得语文与生活联系在一起更有助于理解语文问题,有51.3%的学生认为所学语文知识能帮助我解决生活中的语文问题。然而许多学生在课堂内、考试时才感到语文有用,走出课堂,离开试场后,就感受不到语文的趣味和作用。因此,对学语文越学越没有兴趣,从而造成了又一些学困生。

  4.答案多样化对语文学困生学习的影响

  调查表明:有55.2%的学生选择最简单的一种答案。这说明学困生能掌握一种简单的答案已经是不错的,对他们不应贪多求全。

  5.教学评价对语文学困生学习的影响

  调查表明:有23.2%的学生认为教师有不切合实际的表扬,有61.8%的学生认为教师能中肯地评价学生。这个调查结果显示,我们前阶段的研究课题——发展性教学评价是很有效的,广大的教师都能以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学生,不切合实际的表扬学生少了,中肯地评价学生多了。但还有8.9%的学生认为教师经常地批评挖苦学生,有33.0%的学生认为教师很少表扬我。

  (二)农村初中语文学困生的教学对策

  针对课改试验中农村初中语文学困生面临的新问题,笔者提出以下5种对应的教学策略。

  1.自主探究与启发式讲授有机结合

  教育实践证明,教师启发性讲授,学生有意义接受学习,曾是我国传统教学的精彩之处,它在学生获得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启发性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应该是并存的。对于一些定义、概念等已经定论的知识,就无需进行自主探究学习,这只会浪费了学困生的课堂时间;而教材中大量的“想一想”、“研究性课题”、“阅读材料”、“实习作业”等都是很好的适合学困生自主探究的学习素材。自主学习中,教师的主导应是“适当的引导”,把握好“度”是最佳境界;给予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和时间,给予学生充足的实践机会。

  2.适当开展合作学习

  (1)对于一些未定论的,需要继续探索的问题,学习内容有一定难度、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的内容,有一定探究和讨论价值的,问题有一定的开放性的,学困生容易出错的问题,应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

  (2)小组合作学习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在合作学习之前要让学生先独立思考问题,每个学生有了初步想法后再进行探究、交流,共同解决问题;这样做给不爱动脑思考的学困生提供了进步的机会,对提高这部分人的学习是有帮助的。

  (3)在合作学习中要学困生既学会倾听又要学会分享。倾听就是倾听别人的见解,要听懂别人说的重点、难点以及解题的方法与思路,听的时候还要分析他的方法和思路与自己的是否一致,从而改进、吸收。当别人的见解和我不一样的时候,我就反思他的方法是否正确,当他的方法比我还要好的时候,我就吸收过来为我所用,这就分享了别人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成果。

  (4)教师要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进行及时调控。在学生合作学习期间教师要在组间巡视,针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引导,帮助学生提高合作技巧,并注意观察学生学习和人际关系等各方面的表现,做到心中有数。要让学困生多思考、发言,保证他们达到基本要求,要加强对每个小组进行及时调控,尤其关注困难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让他们多一些发言的机会。

  3.语文与生活适当联系

  怎样的教学才能数学与生活相联系?笔者认为要注意如下几点:一是用生活情景“包装”语文。二是把语文“蕴藏”在生活的游戏中。三是学会用语文的“眼光”看生活中的现象。四是教学内容力求生活化。

  4、答案多样化,事物的正确答案不只一个。

  提倡和鼓励答案多样化,是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理念之一。由于学生积累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客观存在着差异,在思考问题的角度上是有区别的,所以出现多样的答案是必然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答案多样化。答案多样化并不是说答案越多越好,多了学困生接受不了,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有时连一种答案都不能完全掌握;而是要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交流、评价、体验,在感知不同答案中,选择适合自己的答案。

  5.教学评价个性化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恰当与否,是学生情绪的晴雨表,如果学生的做法能得到老师及时而中肯的评价,学生就会感到自己被赏识、重视,就会愉快、积极,增强自信心。即使他们做错了,也不要全盘否定,更不能讽刺、挖苦,而要就事论事,帮助他们分析错误的原因,鼓励他们想办法战胜困难。在衡量他们的进步时,要因人而异,捕捉其闪光点,及时表扬和鼓励,如这次考试比上次多了几分,就要表扬,使其认识到有努力就有进步,同时再给他们提出新的要求,使他们在看到光明和希望的同时,也感受到压力。在堂课中,笔者经常见到:有位同学回答出问题,教师就“某某同学回答正确(很棒),让我们掌声鼓励”这样的评价性语言,在些学生在没有弄明白问题的情况下,也是茫然随声附和。这样的讨论几乎是流于形式,绝大多数学生并没真正参与进去,热闹的是课堂气氛,冷却的是学生思维。对学困生的评价可以多一些鼓励性语言。如“你的答案独特,能否把你的思考方法告诉大家?”“你的想法很好”!“再考虑一下,还有更好的思路。”教学实践表明,教师体现个性差异,客观地评价学生,有利于“学困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实现“学困生”的转化。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学会正确对待自我,学会欣赏别人,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初中调查报告3

  我们于1999年3月~5月,对渔峡口镇的两所初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农村初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动向,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依据。

  一、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 具体目标

  1。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现状

  2。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3。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成因及对策

  (二)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

  学生问卷,内容涵盖教育价值观、学习态度、学习需求和学习目的四个方面。问卷调查在渔峡口镇第一、第二初级中学进行,共发问卷1021份,回收有效问卷1004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样本数。

  2。座谈会及个案调查

  整个调查共召开了两次教师座谈会,四次学生座谈会。这些座谈会,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生动的典型材料,而且为理性分析提供了基础。

  二、调查结果分析

  对学生问卷调查分析,以及多次教师、学生座谈结果显示,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一)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现状分析

  1。教育价值观

  调查显示,大部分农村初中生具有较为明确的教育价值观。74%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质,10%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为了考中专和大学,16%的初中生没有考虑。

  调查还显示,农村初中生的教育价值观带有显著的经济社会特征。他们认为,农村青年的经济收入与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学生认为高中中专 毕业生挣钱多,25%的学生认为初中毕业生挣钱多,8%的学生认为小学毕业生挣钱多,只有2%的学生认为文盲能获得较高收入。

  2。学习态度

  调查结果表明,67%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较高,24%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中等,9%的学生害怕学习。这与他们“考中专或大学”意识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学习的学生数占相当份额。而且,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90%的学生都有自己“最讨厌的课程”。学生害怕学习或讨厌某些课程的根本原因,一是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紧密相关;二是与该课程的实用价值紧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86%的学生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实用性强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劳技学习热情较高,而对学术性较强的历史、地理、生物、英语不感兴趣。在学生讨厌的课程中,英语是初中的核心课程之一,有57%的学生认为“英语对于我们以后的生活几乎没有用处”。

  3.学习习需求

  当前,“特长”是师生共同关心的热门话题,许多教育工作者甚至把“特长”看做是“素质教育”的代名词对于这一认识的争议性,不属本文讨论的范畴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特长”有正确的认识,其中,92%的学生有自己感兴趣的目标,且有52%的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指导。同时,78%的学生希望在劳技课、活动课上学到较多的、实用的农业科技知识,使之能对他们以后的工作有所帮助。

  在对调查结果的整理中,我们得到了一组令教师们震惊的数据,52%的学生认为“学校老师能满足自己的学习需求”,48%的学生认为“学校老师能力有限,希望得到名师指点”。对于这一结果,也许我们对信息的有效度产生怀疑,或者强调它的地域性特点,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教师行为滞后”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学生的认同,并越来越严重地影响着他们的学习。

  4。学习目的

  调查结果表明,对于初中毕业后的打算,55%的学生选择读高中或中专,18%的学生选择就业,27%的学生还没有考虑。有读大学愿望的占37%。

  初中学生对于“务农”的态度是我们调查的重要目标之一。调查结果表明,农村初中生大部分不愿意务农,其比例随年级变化,且该心态呈现出一种特殊的波动,其波动特点为:初一为69%,初二为58%,初三为72%。

  (二)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调查显示,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与以往农村的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相比,有明显不同。

  1。教育价值趋向多元化、务实化、功利化

  自己跳出“农门”,走向城市。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已经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以增强自己在未来社会的竞争能力。在此基础上,部分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且成绩优秀的学生则致力于追求大学教育。

  初中生的教育价值观的另外两个特点是务实化和功利化。初中学生越来越强烈地追求未来教育输出的经济价值,他们中的很多人从经济的角度去衡量所学课程的价值,继而决定自己在不同课程上的努力程度。他们要求课程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和生产实践,渗透更多的实用技术。

  我们知道,由于年龄和学识的制约,初中学生的认知、分析、判断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稳定。事实上,相当多的初中生的教育价值观是迷茫的。其原因在于:一是越来越多的中专生和大学生难以就业,从而使他们对考中专或大学失去信心;二是学术性较强的初中文化课程难以满足学生对职业技术的需求,难以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内在刺激和利益驱动。这些原因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厌学。更为严重的是,我们在教师座谈和学生家长访谈的过程中发现,由于对学生前途的失望,部分家长和教师也失去了对教育的信心,厌学情绪在受教育者和教育者身上同时滋生并蔓延,我们称这一现象为农村教育的世纪迷茫现象。不可否认,这一现象所反映的是一种消极的教育价值观。

  2。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村初中生由于个人的学习基础、教育价值观和对未来的期望等方面的差异,使他们的学习需求具有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的特点。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度要求不一。初中毕业后准备就业的学生,只要求掌握基础知识;准备考中专的学生,要求课程教学难易适度、学业成绩达中等水平;追求大学教育的学生,则要求最大容量地掌握所学知识,学业成绩达上等水平。学习需求的横向多目标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广度要求宽泛。他们既要求学好学术性较强的课程知识,又要求充分培养自己的特长,还要求掌握更多的实用技术。

  3。学习目的明确,但具有主观性和不协调性

  对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73%的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但是,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对比分析和对学生本人的考察,我们发现,学生的学习目的具有严重的主观性和不协调性。学生学习目的主观性突出表现在:他们已经认识到了未来进入城市就业或在农村非农产业就业的艰难性,但有67%的学生却表示不准备在农村务农。很明显,如此大的一个群体具有这个想法是极不现实的。此外,40%的学生希望自己以后在事业上能取得成功,但他们中48%的学生没准备接受高等教育,甚至不准备读高中中专,从而忽视了科学文化知识对于事业的发展所起的基础性作用。学生学习目的的不协调性主要表现为思想与行动的不协调。调查结果表明,33%的学生将准备在农村务农,但这部分学生在上劳动技术课时并不认真,平时也很少接触农业科技方面的资料。同时,37%准备考大学的学生中有相当多的人在学习上并没有显现出相应的积极性,而是呈现出一种消极等待的学习态度。

  三、对调查结果的思考

  (一)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状况成因分析

  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状况,其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他们正在健康地成长,同时也存在消极的一面,不容忽视。

  1。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

  从宏观角度看,农村初中生深深地感触到了国家经济发展的快步伐,欣喜于辉煌的经济成就。调查结果显示,98%的学生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向往,其中有82%的学生对“竞争”这一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了解较深。从微观角度看,市场经济在农村的逐步深入,使农业的生产结构、生产方式不断变化,而轰轰烈烈的农民打工队伍更使农村人的生活发生了质的变化。农村初中生对于这些变化极为兴奋,因为他们享受到了蕴藏其中的经济利益和文化利益,使他们不愿生活在农村,且幼稚地想及早结束学业而外出打工。

  2。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影响

  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将有越来越多的人获得上大学的机会,以至于部分学生对考大学信心十足。但是,我国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制度的改革,对学生的负面影响也很大。调查结果表明,26%的学生认为家庭难以负担未来读大学的高额费用而放弃考大学的愿望;52%的学生认为大学不包分配而感到前途渺茫,从而在学习上漫无目的。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制度改革的影响,使部分德、才兼备的学生感到迷茫和失望,并逐渐淡化了对学习的兴趣,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

  3。农村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影响

  素质教育是一种突出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的教育。其对于学生的积极作用,是使他们认识到了具有真才实学、一技之长的重要意义,从而要求课堂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实际和生产实践,并自发地抵触以考试为中心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学方式。其对于学生的消极作用,是使部分学生过多地追求学习的功利性,而忽视了学术性较强的文化课程的基础性意义。

  4。家庭教育的影响

  当前,农村初中生中有一部分是独生子女,处于一种相对优越的生活环境中,备受家人的宠爱,他们一般表现为意志不坚强,缺乏进取精神,耽于生活享受。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接触众多的学生家长后,发现很多家长对学生的要求较低,且大多数侧重于纪律方面,而对学生提出考高中、特别是考大学要求的家长越来越少,从而在学习上对学生形成了一种内家庭松外学校紧的矛盾局面。

  5。学校教育的影响

  在农村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农村初中越来越重视特长教育和培养学生的个性。可是,由于资金和人才的制约,对于学生学习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需求无法满足,从而导致学生需求与学校教育之间的矛盾冲突。

  6。教师的影响

  在诸多的影响因素中,我们认为,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最直接、最持久、最有效。但当前的问题是,由于教师行为滞后,所以使教师的教育和教学工作对学生学习产生的制约和负面影响越来越大。

  (二)形成健康的学习心理的对策

  影响学生学习心理的因素非常复杂,因而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学习心理的任务十分艰巨。为了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的要求,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应积极地帮助农村初中生形成健康的学习心理。

  1。增加投入,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

  当前,农村学生已经感受到了社会进步的快节奏,初步了解了渗透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高科技。但在日常的学习中,他们接触的却是落后的仪器设备、简陋的实验场所、过时的科技知识,这种强烈的反差必然使他们感到厌倦并产生抵触。因此,只有增加硬件和软件的投入,使仪器设备、实验场所、科技知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才能对学生产生求知的诱惑和刺激。

  2。帮助学生准确地了解和把握未来

  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农村初中生对国家市场经济发展、高等教育改革、素质教育实施等的了解既不全面也不深入,所以有必要以专题报告的形式,向他们介绍国家市场经济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存在的困难以及未来的美好前景;向他们介绍高等教育改革中招生制度的合理性、科学性,收费制度的公平性、保护性,分配制度的灵活性、公正性;向他们介绍素质教育实施的具体内容、价值和未来取向,以帮助他们明辨是非,消除误导。

  进行职业指导,帮助学生了解不同职业主要是务农 的特点、现状和发展趋势,从而使他们在学习期间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在毕业时选择自己适合的就业岗位。

  开设心理辅导课程,对学生进行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能力、考试心理、学习适应性等内容的辅导是当务之急。

  3。在普通教育中渗透职业教育,使农村初中生成长为适应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的复合型人才

  1986年,原国家教委等四部委联合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农村教育“应该从办学为了升学转到以为本地区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为主,兼顾向高一级学校输送新生这个方向上来”。我们可以尝试在农村初中进行初中后职业教育——学期职业培训或“3+1”制的培训。但我们应该引以为鉴的是:传统的也是落后的农村职业高中教育,当前步入了关、停、并、转的恶劣境况。那么,在农村初中实施职业教育,则必须致力于追求教学内容的科技化和教学方法的科学化。

  4。紧扣素质教育的主旋律,制定科学的课程教学计划和考核标准,主动适应学生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需求

  为了真正体现素质教育的特点,在普教中渗透职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必须进行课程改革,相对均衡各学科在教学时间上的比重,淡化各学科考核的学术标准,以使学生具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各学科的均衡学习和最感兴趣的学科的强化学习。

  5。改善教师待遇,改革教育系统的人事制度,营造一个合理、高效的竞争环境,解决“教师行为滞后”问题

  发展经济学家的研究指出,第三世界国家的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学习方法简单和学习内容贫乏是与大多数教师能力差和缺乏主动性密切相关的,他们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工资,没有兴趣,也没有机会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我们的农村初中教育基本上是属于这种情况。解决“教师行为滞后”问题的有效办法:一是提高教师的工资水平,为他们提供接受继续教育和进行终身学习的经济保障;二是改革教育系统的人事制度,保证教师考核的公开性、公正性、科学性,营造一个合理、高效的竞争环境;三是提高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的质量,改变当前继续教育中的形式主义和低效局面。

初中调查报告4

  九年级是初中学习阶段中最关键的时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初中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了更好地了解初中学生学习数学情况,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及数学学习能力,现做如下调查。

  调查的目的:

  1、了解本校九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

  2、分析学生学习效果的差异,找出原因,对症下药,提出措施,提高学习效率。

  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的对象是本校的九年级全班学生,参加调查的人数56人,收回56份问卷。

  调查的形式:

  本次调查采用无记名问卷调查的方法,利用周会的时间(20xx年11月10)

  调查内容的说明:

  本报告从预习、上课、复习以及作业的完成情况和原因归属四个部分组成。

  调查结果分析:

  1、 预习情况:

  本班有20名学生没有预习的习惯,25名学生只是粗略的看一遍。其他学生认真的预习。

  2、 上课情况:

  注意力不够集中的有36%,主要是学生对学习数学不感兴趣,这是我们教师要关注的问题。30%的学生由于听不懂上课内容而注意力不够集中,34%的学生上课注意力集中,他们对所学内容感兴趣。我们注意到,听课的效果不仅在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和注意力集中程度,还取决于教学内容的难度和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

  3、复习和作业情况

  在完成预习和听课学习任务后,复习的学生有62%,而不复习的有38%。这说明大部分学生有复习巩固的好习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忽视了复习巩固,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完成作业的情况来看,约70%的学生对解题的方法和技巧掌握的不好,独立完成作业的能力差。这和前面反映的学习效果和上课注意力有很大的联系。

  原因归属:

  综上分析,造成我们学生数学学习困难的原因,有些学生虽然喜欢学习数学,但是数学基础不好,总是跟不上。有些学生认为自己智力差,没有信心,不会做题。大部分学生学不好数学的原因是教学内容难。教师应对他们进行及时有效的帮助和指导。还有一小部分的学生缺乏家长的帮助,看来家长的素质有待提高。

  解决方法和建议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九年级的学生在数学的预习、听课、复习和作业的完成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而这些由客观和主观因素造成的问题对学生将来的发展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应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只有搞清原因,对症下药,才能解决问题。在分析调查的基础上,我提出如下的解决方法和建议: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要让学生学好数学,首先让学生要接纳你。要抛弃“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传统观念,和学生零距离的交谈,做他的知心朋友。要为学生创造平等的参与学习机会。其次,建立融洽,和谐,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有利于学生学习。就是最简单的一句鼓励的话语,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要的是教师必须学会宽容和善待“差生”。如果学生的劳动得不到老师的肯定,会产生消极甚至抵触的情绪,从而在心理上和行动上拒绝老师的教育。那么,再能干的老师,加上最聪明的学生,也无济于事。

  2、加强数学学习的指导。从调查中发现学生在学习数学方面,比如预习,听课及复习方面有待于我们教师进行有效的帮助和指导。不管是学习方法还是学习内容,我们教师都应当努力地化解他们学习中的困难。对于不同的学生,我们要因材施教,让之慢慢地积累。教师不能操之过急,期望过高。欲速则不达。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开展成功教育,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克服他们学习数学的心理障碍。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使学生对各门功课感兴趣,是有一定的难度。老师除了传统的教法还是传统的教法,教无新意。学生听得昏昏欲睡,怎样激发学生想学习兴趣呢?现在流行的多媒体教学,多媒体的使用可以使课堂教学不在单一,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教师,我们要结合学生实际,借助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学习能力,让学生均衡发展,使他们成为合格、优秀的中学生。

初中调查报告5

  研究目的:

  有位学者曾说“缺少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的确如此,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必不可少,势在必行的。在这个发展飞速的社会中,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存在着各种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他们除了应付紧张的学习压力之外,还不可避免地遭遇着各种应激源的刺激,如同学关系紧张,严重的升学压力等影响,如果缺乏及时正确的引导,可能会导致出现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等。我小组为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感到担忧,所以我小组对不同人士对青少年的心理问题看法以及解决方法做出了调查。

  调查时间:20xx年1月22日至2月8日

  调查过程:

  一、调查准备:

  1.就课题上网搜集资料

  2.翻阅有关书籍查找相关资料

  3.明确调查对象

  二、调查方法:

  1.在网络上对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

  2.对家长进行现场访问

  3.采访在校教师

  4.咨询心理教师

  三、问卷及采访内容:

  1.您认为现在初中生中普遍存在什么样的心理问题

  2.您认为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

  3.您觉得那些人或机构应当为这些问题的产生负起责任

  4.您觉得应当怎样解决这些存在的心理问题

  调查结果:

  一、您认为现在初中生中普遍存在什么样的心理问题?

  经过我们对调查结果的整理,初步认为青少年现阶段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

  1.厌学心理;2.早恋现象;3.虚荣心强;4.暴力倾向;5.抽烟喝酒;6.叛逆心理严重;7.不善处理人际关系;8.抗挫折能力弱。

  其中初中生自己认为存在的问题为:部分初中生的攀比心理严重,常常不顾家庭经济情况与他人攀比;对家长老师有反叛行为出现,如违背家长或教师的意愿,不尊重家长教师等;有抽烟喝酒的不良现象出现,并且习惯成瘾。

  对家长的访问结果主要表明:初中生缺少与家人的沟通,常有辱骂家长的行为现象发生;不尊重家长。

  而对在校教师的采访中,我们了解到:初中生在课堂上常常做出破坏课堂纪律的行为,已引起注意;逃学的现象时有发生;有时还有聚众斗殴的现象发生。

  而心理教师则表明,在进行咨询的学生当中,主要存在的问题为对人际交往,特别是在对于异性交往方面的恐惧以及担忧。

  二、您认为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

  在我们对调查结果的分析与整理之后,得出了每个心理问题产生几个原因:

  1.厌学心理:考试科目过多、学习压力得不到缓解、学习主动性差、课堂沉闷课程烦琐难、应试教育限制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力等;

  2.早恋现象:无法正确意识朋友与恋人的关系、对爱情的朦胧认知、没有处理好男女间的正常交往、模仿成人或影视剧等;

  3.虚荣心强:家庭条件优越、追求名牌、攀比意识强、爱“面子”等;

  4.暴力倾向:受有暴力色情的影片影响、家庭现象、显示自己的“厉害”;

  5.抽烟喝酒:追求刺激的心理、模仿成人、向异性炫耀等;

  6.叛逆心理严重:单亲家庭能越来越多,为了引起家人的注意、没有正确对待青春期的心理变化等;

  7.不善处理人际关系:同学之间关系不融洽、没有正确处理好与异性的交往、没有处理好长辈的交往方式等。

  三、您觉得那些人或机构应当为这些问题的产生负起责任?

  我们分析了调查所得结果,归纳出以下几类:

  1.社会方面;

  2.家庭方面;

  3.学校方面;

  4.初中生本身;

  四、您觉得应当怎样解决这些存在的心理问题?

  我小组整理了调查结果后,得出了以下几种解决方法:

  ㈠社会方面

  1.多关心农民工子女的成长;

  2.提倡社会人士多关心青少年的成长;

  3.严厉打击影响青少年成长的暴力淫秽书籍影像;

  ㈡家庭方面

  1.加强对孩子的教育;

  2.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

  3.不体罚孩子;

  4.家长应多与孩子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心里想法;

  ㈢学校方面

  1.学校积极开展心理教育活动;

  2.教育不应该只停留于表面,要深入学生的心理;

  3.积极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丰富课堂内容;

  ㈣青少年本身

  1.应当多读一些富有哲理的书,获取有益知识;

  2.加强自我意志力;

  3.提高学习兴趣;

  4.积极参加课余活动,多与人交流;

  5.多与长辈进行沟通,理解他们;

  6.自觉杜绝不良诱惑。

  调查结果分析:

  根据有关部门调查研究,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喜怒无常,情绪不稳,自我失控,心理承受力低,意志薄弱,缺乏自信,学习困难,考试焦虑,记忆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贫乏,学习成绩不稳,难于应付挫折,青春期闭锁心理,并在行为上出现打架、骂人,说谎,考试舞弊、厌学、逃学,严重的出现自伤或伤人现象。由于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思想比较活跃,又面临着升学等压力,这些问题表现得尤其突出。综合我小组调查结果,现时青少年存在的心理问题可大致分为四类。分别为,学习类问题、青春期心理问题、挫折承受力问题、人际交往问题。

  一、学习类问题

  1. 学习压力越来越大,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从而导致食欲不振、失眠、神经衰弱、记忆力下降,反应迟缓等。

  2. 厌学是目前比较突出的问题,不仅是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不愿意学习,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亦出现厌学情绪。

  二、青春期心理问题

  1. 青春期闭锁心理。心理学研究表明,封闭心理是青春期心理的一个普遍存在而又特殊的标志。闭锁心理问题主要是指处于消极情况下的心理而言的。中学生若在消极情绪控制之下,会封闭与外界的任何心理交流,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征兆。

  2. 情绪情感激荡、表露而又内隐。青春发育期的生理变化,必然引起中学生情感上的激荡。他们有话有秘密想与别人倾吐,但碰到父母或老师却又缄默不言,这种情况如果得不到理解,便会出现压抑心理,出现焦虑与抑郁。

  3. 早恋。中学生正值青春发育期,这一时期最突出的矛盾之一是性发育迅速成熟与性心理相对幼稚的矛盾。由于受认知能力和个性发展的限制,特别是在教育引导不及时不得力的情况下,使得中学生的性心理的发展表现出相对的幼稚性,所以朦胧状态下的恋爱出现了,尽管这种恋爱带有好奇和模仿成份,但却是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

  三、挫折承受力问题

  初中生在成长过程中产生的挫折是多方面的。面对挫折造成的困难与痛苦,中学生们的反应方式有两类:消极反应与积极反应。消极的挫折适应方式一旦习惯化、稳固化,在一定的情境中挫折状态即使有所改变,其行为却仍以习惯化的适应方式如影随形地出现。于是,消极的挫折适应方式也就转化为较严重的、需要长期耐心教育的心理健康问题了。

  四、人际交往问题

  1. 与父母的关系。初中生的自主意识越来越强,会经常与父母产生冲突。同时,部分家庭出现种种伤痕,如夫妻关系不和、双亲离异等,会给孩子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

  2. 与同的关系。初中生都希望在班级、同学间有被接纳的归属感,寻求同学、朋友的理解与信任。由于同学关系不融洽,甚至关系紧张,有的同学就流露出孤独感。

  3. 与老师的关系。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关心、理解与爱,如果这时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缺乏理解、耐心与关心,不能以热情的态度给予指导帮助,反而横加指责,学生则会产生对老师的不理解、不信任以至产生对抗心理。这种情况下,学生会有一种压抑感并产生消极情绪。

  初中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

  初中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是比较复杂的,而且个体的不同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初中生自身的原因。初中生生理和心理都处于成长发育过程之中,升学等各方面的压力又比较大,其明辨是非的能力和自我调节与适应能力不强;第二,社会的负面影响。社会上所存在的消极颓废的社会阴暗面与其所受的学校教育差异比较大,这不仅会严重地毒化他们的心灵,还将不可避免地引起他们的思索与探究,极易产生疑虑、困惑和无奈等等心理障碍。第三,来自家庭的原因。一方面,一些家长以极为功利的价值取向设计塑造子女,严重忽视了孩子的个性心理特征,忽视了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更会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第四,部分教育工作者对心理问题没有正确的理解和认识,甚至把心理问题德育化。他们没有认识到正值青春年华的中学生最容易冲动,也是犯错行为最频繁的"危险期"。事实上,教育工作者要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全面分析,而不能因学生出现心理问题而归因于思想变坏,不思进取,品德低下,更不能因此而对学生冷眼相看,全盘否定。我们要意识到心理辅导进入中小学校园是时代的要求。但无论初中生中出现哪种心理健康问题,都会直接影响他们优良品德的培养和形成,也直接影响到初中生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发展,甚至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解决方法:

  (一),提高环境适应能力

  (二),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

  (三),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四),强化心理素质的训练,增强竞争意识和自信心

  (五),利用各种有效途径,做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相结合

  调查总结:总之,初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不可怕,只要相关人员及相关部门能够积极配合,抓住问题的本质,并及时的解决出现的问题,就可以早日清除初中生的心理障碍。还给初中生一个纯洁干净的蓝天,让他们重新认知自己,做一个全新的自己。

初中调查报告6

  引言

  如《20xx出国留学发展状况调查报告》中所诉,随着国际间的人才流动、教育合作的日益繁荣,留学已成为教育国际化最重要的一个方面。以前,只有少数精英阶层才能接触到的.紧缺资源,逐渐开始走向普通民众,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有机会走出国门。

  然而,当全球留学生数量稳步增长,中国迎来最大规模留学潮的时候,中国学生也面临着“申请时难过语言关、缺乏社会实践经历、申请名校难度大、入学后缺少独立生活能力、不适应教育体系、难以融入当地文化”等诸多问题。在此背景下,中国的国际素质教育风起云涌,以适应孩子们做留学前准备的需求。

  中国教育在线在星源大家庭的支持下,为推动中国中小学生出国修学研学活动的健康发展,面向家长做了此次关于“如何选择出国修学研学旅行活动”的主题调查。希望此调查结果可以为出国修学研学活动的成功组织和制定出国修学研学活动标准提供有益的参考。

  该调查采用调查问卷方式。为保证答卷的真实性和高质量,微信朋友圈是此次问卷发放和收集的主要渠道。所有数据来源于已有过美国本土夏令营经历或有愿望安排孩子参加出国修学研学旅行活动的学生家长。

  1、年龄范围加大,低龄化趋势明显

  图表1显示, 有意向参加出国修学研学旅行项目的学生中,小学生占49.15%,中学生占42.37%。相比星源过去8年的营员中80%为中学生的情况,这一数据表现出明显的年龄范围扩大和低龄化趋势。 此趋势明显与国际留学生的低龄化趋势相关,家长希望学生能尽早接受优质国际教育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因此参与出国修学研学旅行活动的的年龄阶段范围也越来越大。

  另外,其中小学低年级和初中生比例明显大于小学高年级及高中生。这可能与中国孩子处于应试教育体系中的应试压力相关。

  2、孩子渴望亲友陪伴,惧怕陌生环境

  调查结果显示,67.8%的孩子希望有父母同行,93.22%的孩子希望有熟识的同学或朋友同行(见图表2和图表3)。这显示出中国孩子对亲朋的高度依赖。他们大多数为独生子女,缺乏足够的独立生活能力和适应新环境的勇气。而这种缺乏也正反映出素质教育对中国孩子的重要性和急迫性。

  3、孩子期待休闲体验,拒绝竞争压力

  目前国内的中小学生在学期中承受着巨大的学习压力和课外负担, 所以他们渴望在假期中得到更多的休闲和放松。图表4显示: 更多的孩子倾向于游玩活动和夏(冬)令营项目。各种培训和比赛可能是不得已的选择。

  4、重视培养独立能力,特别关注旅途安全

  与图表1和图表2中表现出的当代中国孩子的特点相对应,72.88%的家长把锻炼孩子的独立能力视为支持孩子参加出国修学研学旅行项目的最重要目标。开阔视野和提升外语水平也是重要因素。与孩子意愿截然相反的是,仅有6.78%的家长把放松身心作为孩子参加活动的主要目的。

  从下表可看出:与愿望相对,大多数家长在决定是否同意孩子参加出国研学活动时考虑最多的因素是孩子的旅途安全。 正如我们所料,“儿行千里母担忧”是中国家庭的特点。所以,我们在问卷中的最后部分专门设置了关于安全保障的细节问题。

  5、重视人员资质多于机构规模,信赖客户口碑多于机构名气

  比起国内教育机构的规模和知名度,客户更加关注负责执行的教师资质和境外资源。同时,有过境外研学经历的客户口碑也成为家长们较为信任的信息来源。

初中调查报告7

  既然是社会调查,不一定和学校有关嘛~~

  一、调查原因:

  好不容易盼到暑假了,本想痛痛快快的玩一场,可妈妈又在催我去补习班,补、补、补,我晕。其实饱受补课之苦的又何尝我一人呢?每到双休日和假期同学们就赶集似的奔波于各个补习班,可又有几人愿意补习呢?为此我做了一个关于补课的调查报告。

  二、调查结果:

  我在补习班调查了63人,结果有56人说不愿意补课,只有7人是自愿的。我把同学们在补课班的表现归为三类。

  1、云中漫步者 迷迷糊糊上学,稀里糊涂放学。

  2、地下工作者 老师上面讲,他在下面玩。

  3、逍遥逃学者 老师和家长稍有疏忽,他便溜之大吉。

  三、调查分析:

  同学们为什么这么反感补课呢?我分析了几点原因:

  1、家长不根据孩子的兴趣需要出发,不尊重孩子的意愿,强迫孩子去补习班。我认为这样做对孩子来说是太残忍了,只能让孩子成为学习的机器,孩子享受不到学习的快乐,最后会丧失学习的兴趣。

  2、家长们送孩子去补习班,剥夺了孩子们玩的时间,让双休日、寒暑假变成了黑色假期。放假比上学还累,孩子们没有一点自由时间,孩子们会受不了的。

  四、调查建议:

  1、家长们应还给孩子双休日和假期,鼓励孩子们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这样既拓宽了孩子们的视野,也让孩子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采。

  2、家长在为孩子选择

  补习班时,应尊重孩子的意愿,从孩子的兴趣出发,兴趣是热爱的前提,这样才会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如果强行给孩子增加营养,反而会营养不良的。

  家长们,好好反思一下吧,让孩子们尽早从补课大军中解放出来吧!还孩子们一个金色的童年。

  为了完成这次调查报告,在20xx年的七夕节即将到来之际,我特意走上街头去卖花,这样可以让我更好地完成这次作业,使自己的社会调查作业不必过于空洞,脱离实际。更可以让作为一名学生的我亲身体验挣钱的不易与生存的艰辛,从而更加努力地学习。

  调查内容:

  情人节,这个西方社会的舶来品从20世纪末期开始为中国人所了解,并以出人意料的速度得到了追求时尚、浪漫的新生代的钟爱,迅速传播开来,成为继圣诞节之后又一在中国大受欢迎的西方节日。但是,人们对于情人节的了解程度却不尽如人意:

  90%的市民知道2月14日情人节,但仅有24%的市民同时知道2月14日和农历7月7日为西方情人节和我国传统情人节;83%的市民会选择在2月14日送礼物给自己的爱人或亲人;95%的孩子不知道“牛郎织女”的传说;86%的孩子不知道“七月七日”要吃巧果……以上是我在调查中得到的结果。

  就在我们已经将西方的情人节再也过不出新意的时候,竟然还有一半以上的人不知道,在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中,也有情人节,那就是每年的农历7月7日。最早相传:每年农历七月初七,也就是中国传统的七夕节,牛郎织女就会搭着鹊桥在天上相会……中国情人节所推崇的内敛性和含蓄性相比于西方情人节缺少了热情开放和轻松刺激的内容,却另有一番韵味。

  “七夕”是我国最动人的神话故事之一,历史悠久,但它的知名程度和热闹程度为什么远远敌不过西方的“情人节”?它的原因又在哪里?

  西方情人节虽然是舶来品,但市民却对它情有独钟,商场、花店、礼品店纷纷打造出了情人节时尚。年轻人对西方情人节趋之若鹜、对传统情人节却日趋淡漠,有人说,“七夕节”是因为宣传力度不够;有人说,洋节的特性商品更明显,符合现代人的生活节奏;也有人说,七夕节太土了,不够时尚;还有人说,洋节的盛行是不是有崇洋媚外的心理在作祟。

  自身感想:商品经济已经到来,经济全球化的速度不断加快,伴随着这一时代的到来,西方商及文化在中国畅通无阻,经济文化上的侵略,比起军事侵略,更甚。这并不是闭关锁国,而是,在全球经济日趋一体化的今天,在东西文化不断交融的今天,切记——我们的——根!

  我是福建的所以我不知道

初中调查报告8

  一、调查问题

  中学生的消费与消费观虽已渐渐独立,但存在的问题还有很多,由于中学生所处于的年龄阶段,既有叛逆又有彷徨,中学生的消费渐趋自主,但其经济又不能独立,学校应对学生加强教育,努力宣传朴素的生活作风,引导适度的消费,健康的消费,家长应该积极配合学校教育,不能一味纵容,把握好度。社会也应对消费歪风与不正常的舆论进行纠正,规范中学生消费及消费观,使中学生消费走入正轨。此项调查是对海棠中学八年级学生的消费情况,从而能初步反映当代中学生的消费情况及问题。

  二、调查范围

  xxx中学八年级学生

  三、调查方法及时间

  进行随机抽样方式对海棠中学的100名八年级学生进行了一项问卷调查。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本次问卷调查100份,有效问卷94份,完成率达到94%,时间为12月16日。

  四、调查分析

  调查男生占了被调查总数的44.68%,女生占了被调查总数的55.32%

  分析调查统计如下表

  (一)初中生零花钱的情况

  调查数据显示:有零用钱的学生占了被调查总数的86.17%,没有零用钱的学生仅占13.83%。初中生零用钱每月多在50元以下,占了被调查总数的65.96%,50-100元占了被调查总数的20.21%,100-150元占了被调查总数的5.32%,150元以上占了被调查总数的3.19%。那么中学生们的零用钱是从哪里来的呢?他们的零用钱绝大多数来自父母,占了被调查总数的78.72%;其次来自祖父母、外祖父母的占了被调查总数的26.20%;自己打工而来的只占了被调查总数的14.89%。其他的占了被调查总数的20.21%。现在的学生基本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家长对自己小孩几乎是百依百顺,疼爱有加,即使自己再省吃俭用,孩子那里总是应用尽有,谁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过的好些呢?有些父母在孩子上学前总会在他们兜里放上几元钱,给孩子买些零食和学习用品。在孩子出门玩耍时也会给孩子准备一些花费,这些零花钱也是家长对自己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部分投资。只有极少数家庭的孩子可能每天的生活都是由父母来安排所以也不用什么零用钱了。但是这些都是比较少数的家庭。所以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有零花钱,但是初中生年龄尚小,平时花费不多,加之初中学生的判断能力和行事能力都相对较弱,家长们一般不会给小孩太多钱支配,只有在一些郊游、外出时间较长的情况下才会相对更为'慷慨'一些,一般在平时就每次给个几元钱,以应付日常花销和每日车费为主。因此大多数初中生的每月零用钱金额在50元以下。少部分学生与祖辈或其他亲属同住的,也会经常收到他们给的零用钱,这也是基于长辈对幼辈的爱护。少部分期望'自食其力'的学生还会通过打工来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同时也接触了社会,丰富了社会经验。但中学生的年龄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小,能同意他们利用课余打工的家长还是不多。大多数的家长还是比较疼爱孩子的,不忍心让他们受苦。

  (二)中学生零花钱的消费情况

  (1)中学生零花钱的消费

  调查数据显示:虽然父母疼爱自己的孩子但是他们的这些零用钱大部分跟朋友一起消费,占了被调查总数的64.89%,自己花去的占了被调查总数54.26%,跟父母一起消费的只占了被调查总数39.36%,其它的情况也占了30.85%,只要他们想要一般都会给的,那么他们都消费到那里去呢?

  (2)中学生零用钱的三大'流向':购书、储蓄、买零食

  调查结果显示:零用钱用来购买书籍的学生人数占了被调查总数的38.30%;进行储蓄占了被调查总数的77.66%;买零食、饮料等占了被调查总数的39.36%,这3类用途的中选率明显高于其他用途。而玩游戏(包括一些家庭用电脑游戏)的占了被调查总数的23.40%;体育运动花费占了被调查总数的18.08%用自己零用钱买衣服的(包括服装和鞋类)占了被调查总数的19.15%。大多数的家长认为书籍是学生成长的精神养分,现在的文化书市也较为繁荣,课外的,课内的;娱乐性的,电脑知识类的;趣味爱好类的,文学小说类的,等等书籍在图书市场上都能买到,所以家长对于孩子购买书籍也持赞成态度,总希望孩子能多长知识,所以书籍消费成了学生零用钱的一大消费方向。他们购买的书籍大部分是报刊杂志、接着是漫画书分别占了被调查总数的43.60%、34.04%。大多数中学生们都把自己的零用钱用在了购书上,这实际上是中学生们对于文化消费的一种表现,许多青少年们朋友对未来生活充满着渴望,因此许多青少年通过各种各样的书籍来填充自己的业余生活和精神需要,这一现象应该引起家长们的注意。

  (三)、中学生的消费风格及消费观

  现在的学生课余生活丰富了许多,市场经济已经使得消费领域无孔不入。无直接经济来源的学生也成了许多商家的目标群体。可是中学生在父母的监督下他们的消费观大有改进肆意挥霍只占了1.06%,看到合适的就买,相信自己的眼力占了37.23%,能省就省的占了36.17%,做好消费计划也占了32.97%,现在学生经济正在迅速发展:杂货店、文具店、书店、网吧、小吃摊、电脑游戏光盘店等等一应俱全,五花八门。市区一些商业街上也开出青少年用品专卖店,无疑都是瞄准青少年学生这一消费群体,不少知名运动品牌也把这一群体作为重点消费对象。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学生消费市场上也在进一步启动。但是中学生在购买也会开始考虑在经济条件允许下,可以考虑占了被调查总数的60.63%,没什么看法的占了被调查总数的28.7%,不应该买的占了被调查总数的11.70%,不会因价格贵而不买的只占了被调查总数的7.45,他们同样要考虑商品的用途及价格它们分别占了被调查总数的69.14%、61.70%,款式及包装和是否符合时尚潮流的是他们接着要考虑的因素分别占了占了被调查总数的46.80%、38.80%,现在他们购买时看到合适就买,必要时才买,分别占了被调查总数的46.80%、35.11%,接着才是喜欢才买的占了被调查总数的27.66%,求异心理的只占了被调查总数的3.19%。这可以证明他们的消费观大有改进,不会盲目的消费。

  (四)中学生消费后的理念

  在这次的调查中发现青少年的零用钱花费中,更有计划不会乱花钱,也知道他们的钱花到哪里去,会自己系统的结算和间中的结算分别占了被调查总数的44.68%、27.60%从来不会的和没有的分别只占了被调查总数的13.83%、11.70%,和朋友消费时的付款情况:aa制占了被调查总数的50%,请客的占了被调查总数的23.40%,其它情况的占了被调查总数的27.60%。

  五、调查结果

  现在的消费市场上,我国目前中学生人数高达7300万,中学生作为一个消费团体渐渐被注意。虽然没有大学生那么多的空余时间,可是中学生也有我们独特的消费观念,我们一方面有着课业的压力,经济上没有独立;另一方面我们有着自己的消费需求,有时为了得到有些自己很想得到的我们可以花时间和尽力想尽一切办法去达到自己的目的。所以树立一个正确的消费观是在中学生心智发育是十分重要的。如今的中学生已开始有独立消费行为,我们一般每月都有一笔固定的消费资金(零用钱),有了经常性的独立购买活动,并且对家庭消费也具有越来越大的影响力。

  六、调查建议

  调查和分析中学生群体的消费心理状态,对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一定的参考意义。国内在消费观念上还是比较落后,家长总希望在自己的保护伞下为孩子营造安逸舒心的成长环境,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出人头地,但在教育上可别大意了,'拔苗助长'不行,过于'精心呵护'更不可取!要时刻关注孩子们的心理状况变化,要通过各种形式,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吃苦耐劳、自强不息、不懈奋斗的美德与当代先进人物艰苦创业勇于拼搏的精神。

初中调查报告9

  一、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和重视程度

  大部分大学生认为中国传统节日是具有深远意义的,是值得倡导并隆重举行的,比如说“端午节”是纪念我们伟大的爱国英雄——屈原的;还有部分大学生认为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程度不是很高,不明白部分节日的意义,所以表示不是很提倡,有的人甚至表示对中国传统节日都不是很了解,在调查中我发现很多人不能完全说出中国传统节日有哪些,有些竟然表示不知道“端午节“这个节日。

  二、当代大学生对西方国家节日的了解及重视程度

  部分大学生认为要与西方国家“接轨”,要学习西方的先进科技及文化,就必须接受西方国家的文化及节日传统;大多数人表示对于西方国家的节日既不能说完全摒弃,也不能说是完全不接受,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并不代表是否定某一方,而是两者的融合,对于节日这一问题而言,他们表示可以接受,但不会去隆重庆祝,毕竟那是别人的节日。

  三、大学生热衷外国节日的主要原因

  由于对我国文化、民族传统知识的欠缺以及盲目从众崇洋媚外的心理导致部分大学生对外国节日表现出“狂热”的态度,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而当代大学生从小就被社会定位为为了考试而拼命学习的一类人,大部分时间都用来“钻研”那些课本知识以应付考试,忽视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错误的认为科技、经济等某方面优于中国的部分西方国家就是自己的偶像,从而导致崇洋媚外,热衷于外国的文化教育及服饰等各种东西,当然西方国家的节日也成为他们青睐的对象。

  四、调查中出现的令人“匪夷所思”的问题

  在调查时与部分大学生的交流中,发现了极少部分大学生的一些令人无奈又“匪夷所思”的观点。

  1、建议给中国传统节日重新“易名”

  极少部分

  大学生由于对西方国家的过度崇拜,竟然给部分中国传统节日加上一个类似于西方节日名字的名字,比如“中国情人节”,更令人无语的是有人建议将“清明节”改名为“中国鬼节”。

  2、部分人表示“不承认”中国有些传统节日

  部分人认为当“节日”的概念被“假日”替换以后,是节日就应该有假期,可是中国的很多节日都没有放假时间,这样一来,他们觉得这些节日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节日,从而忽视甚至不承认那是中国传统节日。他们表示这样的节日犹如“食而无味”,所以不愿接受。

  五、保护中国传统节日文化遗产刻不容缓在调查中,少量大学生对韩国申报端午祭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成功这一事件表示义愤填膺,他们认为中国人民应注重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对于XX年韩国申报中国的“端午节”为他们的节日这一事件,我们应该予以重视,对于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每个中国人都应该去重视,保护中国传统节日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刻不容缓。

  六、结论与建议通过该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节日的重视程度较为欠缺,这是由于对我国文化知识及传统观念的缺乏而导致的。我希望当代在校大学生能加强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了解,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用行动去证明自己的爱国热情。

  七、附录由于我的调查时口头形式的,所以没有统计初详细的数据,该报告只是反映了调查中出现的显著问题,故不能作为有力的论据

初中调查报告10

  在十几年的教学生涯中,有过照本宣科的无奈,有过突发奇想的惊喜,但更多的是一中彷徨和困惑,见过大多数老师像庖丁解牛一样的把每一篇课文肢解干净,然后做些课堂作业,批批基础训练,、完成了大小作文各八篇,间或发些东抄西摘来的试卷强化训练一下,勤劳点的老师还会吩咐学生买些现代文阅读、作文选打打牙祭,期末试一考,急于看看人均分,有人欢喜有人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有时也想过要穷则思变,浏览过汗牛充栋的文献,聆听过挂名专家口沫飞溅的空谈,真是不说我倒还明白,越说我越糊涂了,要么纠缠于一城一地的得失,要么天马行空,说些他自己也并不明白的话。而在我冥思苦想的孤独求索之中,也隐约瞥见东方丝丝曙光,初中语文教学,有四点还是值得三思一番。

  一、语文教学到底要教给学生什么。

  是呀,语文教学到底要教些什么东西给学生呢?三年一周期,要有总目标,每个学期要有阶段性目标,无论是哪一个版本,每册书大约有三十篇课文,这三十篇的编排大有讲究,古今并存,中外混杂,各类文体也都粉墨登场。但饭要一口一口地吃,课要一节一节的上,具体到每节课,按现在时髦的话说,就是要控制好三维,(就像一个妙龄少女,只要把三围搞的中规中矩,养眼问题就不大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价值观,每篇课文都是有点身份的人写的,多少有点含金量,要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了解相关知识,包括字词句,课文介绍的内容、文体、作者、相关背景等等。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培养学生读、说、听、写四种能力,让学生会默读、朗读、泛读、精读多种能力,特别是要培养学生捕捉文本信息,概括总结能力,教会学生怎么读文章,不同的文章怎么用不同的方法来读,会读会说还不够,还要会手写吾心,把耳闻目睹的,心中所想的在笔端下流淌下积案来,说简单点,就是读的方法,写的技巧。另外在解读文本时,要充分感悟文字的神奇,语言之美,在潜移默化中感悟自然之美,人文之美,让肌肤和心灵得到真善美的熏陶,如果能在教学中,有意识有计划地融合这三点,这课就没有白上。

  二、素质教育的理念如何在语文课堂中体现。

  素质教育核心的理念是创新和实践,但出新却不能出格,要紧紧把握语文学科的特性,在继承中变革,在变革中求新。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首先它是一门语言,是一种工具,学好它是为了交际,如果搞成哑巴语文,搞成会考试的工具,那就背离了学习的初衷,但它又不仅仅是工具,它还担负着人文熏陶的重任,让学生在一篇篇文章的诱导之下明白道理,规范行为,学会做人,感悟人生。而课本中每一篇文章都只是学习的载体,既要尊重它,借他山之石攻玉,又不能被它所束缚,老是围着它团团转,在它基础上树立大语文观,生活即语文,引进课外源头活水,拓宽学生知识面,阅读面。在课堂教学中,构建师生平等、互动的教学新秩序,教师只能做引导者,做学习的引路人,()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激发其学习欲望,特别是要养成积极主动、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劳逸结合,学会预习复习,当日任务当日毕,认真独立思考,不做假做业。教师在讲解时,要高屋建瓴,拨云见日,要有师讲生听升华到生学师点拨的境界,对课文分析要着眼整体,就像写意泼墨,而不是工笔细描,精耕细作,力争做到好读书,不求甚解,而不是求甚解,不好读书。在课堂中要控制课堂气氛,既要生动活泼,又要严肃紧张,一潭死水沉闷乏味当然不好,欢声笑语喧哗吵闹更是糟糕。要求活而不乱,不能一管就死,一放就乱。

  三、不同文体课文的授课方式。

  在具体分析每篇课文时,无论是用一支粉笔一张嘴还是电脑课件晃大腿,教学流程都是八九不离十,一般分为四大版块:1是创设情境,导入新课。2是自学感知,整体把握,三是合作交流,解读探究,4是总结反思,拓展延伸。但同中有异,不同文体,教学侧重点,授课方式还是有所区别的,按初中生所接触到的课文,可以作如下分类:记叙文(写人、叙事、写景、状物),说明文(说明事物的特征和事情的道理),议论文(立论文,驳论文,读后感),散文,现代诗歌,小说,寓言童话,古文,另外在课型上还有复习课,作文指导课,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在写教学设计时,要做到三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要吃透教材,切合学生,变换教法,每节课上完后,要养成教学反思习惯,总结得与失。

  四、要设计形式多样的训练作业,切实加强课后督查。

  光靠课堂四十五分钟,课后就成了耳边风,是无论如何也学不好语文的,要设计优质高效的作业来复习巩固所学的内容,可按排大小作文、周记、课堂作业、基础训练作为基本作业,学有余力的可根据学生自愿按排强化作业(阅读和写作),作业这一块要求做到八个字:按时按量,独立认真。坚决打击假作业,即抄作业(抄答案书,抄其他同学的)和糊作业(不动脑筋,偷工减料),对于拖拉作业,不交作业者要批评教育,屡教不改者要适当惩戒,不可姑息养奸。对于课外时间要进行评估,合理安排可,课外指导扩大阅读量,主要选些文质兼美的短文,对优秀的文章要背诵一些,培养语感,让学生互查,教师定期抽查,考试每月至少一次,每次考三试后要做好总结工作,让学生写小结反思。总之,要通过训练和督查,把科技成果转化成生产力。

  俗话说:教学有方,教无定法,但万变不离其宗,多读多写多背是必不可少的,语文学科有它自身的规律和特点,要与时俱进,因势利导,虚心学习,教学相长,让课堂富有诗意,让课堂充满韵味,要做教书先生,不做搬书工匠。

初中调查报告11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学生的零钱越来越多,消费水平也越来越高,学生之间的攀比现象,以及社会上的少年犯罪现象也由于这些因素随之越来越多。中学生不同于其他的消费阶层,他们无经济收入,但因为很多中学生都是独生子女,被家长视为“小皇帝”,因而消费水平比较高。在初中阶段,初中生作为消费者,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血汗钱,而初中的资料费、生活杂费都是一笔很大的开销,初中生如何合理消费、节省开销是我们所关注的焦点。因此,了解初中生如何消费,便知他们如何理财。

  二、调查报告

  研究目标:

  1、通过活动,调查初中生学怎样消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2、通过活动,正确认识金钱在现实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理性地思考我们当今的青少年应树立什么样的金钱观。

  研究内容:调查初中生的零花钱的数目、来源、用途,以及零花钱使用时的消费理念。

  研究方法:主要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问卷设计注意科学性,遵守题目制定的准则——越简单越好,使题目简明扼要,层次分明,为确保信度,问卷采用集中填写当场收交的方法,问卷上不写姓名,问卷结果不会对各位同学产生任何不利影响,请同学们如实回答。

  研究对象:对某中学初二(1)班43名同学进行了调查,收回有效答卷42份。

  三、调查结果

  表1.某中学初二(1)班同学消费情况的调查统计42人

  调查内容调查结果

  1、你每月的零花钱是:A50元以下B 50—100元C 100—150元D150元以上

  A:18,42.9% B:16,38.1% C:3,7.1% D:5,11.9%

  2、你每月零花钱的来源(可多项选择)

  A勤工俭学B父母C祖父母和外祖父母D其他亲戚E其他来源

  A:6,14.3% B:34,81.0% C:7,16.7% D:3,7.1% E:4,9.6%

  3、你的零用钱主要用途是(可多项选择)

  A买书籍B储存起来C买零食D打游戏E体育运动F买衣服G朋友聚会H其他

  A:21,50.0% B:23,54.8% C:20,47.6% D:2,4.8% E:5,11.9%

  F:12,28.6% G:7,16.7% H:12,28.6%

  4、购买一种商品,你首先考虑的因素是

  A商品的用途B价格C款式及包D是否符合时尚潮流

  A:11,26.2% B:2252.4% C2:4.8% D:10,23.8%

  5、你对中学生吃零食、穿名牌的看法是

  A不会因价格贵而放弃B在经济条件允许下,可以考虑C没什么看法D不应该

  A:1,2.4% B:28,66.7% C:5,11.9% D:8,19.0%

  6、你的消费理念或消费风格来自

  A父母,因为他们是过来人B兄弟姐妹,因为他们比父母更了解我需要什么

  C同学或同龄的朋友们,因为他们知道什么不让我落伍D没有人,我相信自己的眼光

  A:10,23.8% B:10,23.8% C:6,14.3% D:16,38.1%

  7、你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看法是

  A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应该大力提倡B无所谓

  C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没必要D反对

  A:34,81.0% B:3,7.1% C:3,7.1% D:2,4.8%

  8、如果当月零花钱不够,如何解决?

  A.向父母要B.借C.不正当方式D.自己赚

  A:22,52.4% B:5,11.9% C:4,9.5% D:11,26.2%

  9、如果每月零花钱多了100元,你会如何处置?

  A.用于学习B.用于娱乐C.人际交往D.储蓄E.其他

  A:6,14.3% B:6,14.3% C:20,47.6% D:9,21.4%

  四、调查结果分析

  1.每月的零花钱

  学生每个月的零花钱在50以下的占42.9%,在50元-100元的占38.1%,也有少部分学生的零花钱很多。顺德区的生活水平、消费水平都比较高,家长给子女的零花钱也比较多。

  2、每月零花钱的来源

  学生的零花钱主要来源是父母,占81.0%。初中生学业重,课程紧,基本上没什么时间参加勤工俭学。学生的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年事已高,家庭的主要经济支柱是父母,因此零花钱的主要来源是父母。

  3、零用钱主要用途是

  选择储存起来的的占54.8%,买书的占50.0%,买零食的41.6%,还有少部分同学选择买衣服。初二(1)班是外宿班,一些生活用品之类的东西不用自己打理,因此平时的零花钱都是自己处理。平时学业忙,没时间逛街,于是很多选择储存起来。学生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要每天看一篇文章的意识很强,因此选择买书。初中生正长身体,容易饿,加上嘴馋,因此总在课余时间去买零食。在学校都是穿校服,因此花在买衣服的钱比较少。

  4、购买一种商品首先考虑的因素

  考虑价格的占52.4%,考虑商品的用途的占26.2%,考虑是否符合时尚潮流的是23.8%。买商品时,首先考虑它的价格,只要喜欢、买得起,不管实不实用,都会买下。有些学生考虑的是它的用途,注重物尽其用,认为没必要买没用的东西回来摆,浪费金钱。中学阶段的这个年龄正是对时尚有敏锐观察力的时候,对时尚感兴趣,追求时尚正逐渐影响学生的消费理念。

  5、对中学生吃零食、穿名牌的看法

  认为可以考虑的占66.7%,认为不应该的占19.0%。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不再满足于吃得饱,穿得暖,而是追求更舒适的生活,因此经济条件允许下,可以考虑吃零食穿名牌。而有些学生认为不应该,他们认为没必要把钱浪费在吃零食,穿名牌上,只要吃饱饭,穿着舒适就行了,没必要追求名牌。

初中调查报告12

  一、课题提出:

  这也许是一个老掉牙的课题,可是这也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课题。曾经优美的环境已不复存在,曾经的调查结果也已不符和现在居民的想法,况且目前龙湾区确实面临着环境质量普遍下降的问题。这不得不让我们深思:居民的环境意识到底如何,还是“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旧思想占上风吗?因此,作为地理调查组组员的我们针对龙湾区的河流污染、生活垃圾等的处理做了一次全面的调查与分析。

  二、研究内容:

  1、了解永强一带的环境质量,垃圾筒及清洁工人的状况;

  2、根据存在的问题,列表调查(附后)

  三、研究的目的意义:

  1、敲醒环境意识正处于“朦胧”状态的居民,从而提高他们的警觉性:

  2、让居民了解有关单位的工作情况,从而更好的配合好政府工作,同时也让单位人员掌握居民的看法意见,进一步改进工作制度、措施;

  对提高龙湾区的环境质量和居民素质有一定的帮助。

  四、研究过程:

  (一)调查步骤:

  1、走访附近街道并取景拍照

  2、设计问卷,发放填写

  3、访问环保局职能部门

  4、分析并总结调查结果

  (二)调查方法与调查对象:

  1、调查方法

  设计问卷(共15题)发放204张并全部收回

  具体方法:在龙湾区踩点永中、状元、永昌、瑶溪五个街道的部分居民采用现场答题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由调查对象当面填写并收回。

  2、调查对象

  我们调查的对象为龙湾部分居民的沿街的经商者,另外还有学生、农民、工人、医生等。

  (三)问卷调查及分析:

  我们的调查内容主要有居民对周围环境的满意程度,对当前环境问题的一些看法,日常生活垃圾的处理方法,对政府环保部门的工作建议等等。

  本次我们调查的居民为204人,从被调查者的态度来看大部分居民还是对环保问题感兴趣的,而且在调查过程中也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填写了问卷。但仍有少部分人对环保问题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对当前的环境状况视若无睹,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从问卷的调查结果来看,有49%的人对乱扔垃圾的行为感到气愤,而且69.6%人对自己乱扔垃圾感到惭愧,如此看来,环境问题已经日益唤起了广大居民的重视。

  现如今的白色污染已成为重要的污染源。为什么白色污染如此严重呢?从调查结果中不难得出答案。问卷上有这么一道问题:你上街买菜是否会带上篮子?有86.8%的人回答没有,且直接使用塑料袋。而使用一次性用品的人也占很大一部分比例。针对这一现象,有人就提出应该在菜市场口摆放篮子,以减轻白色污染。

  对于生活污染的处理方法,有80.6%的人表示会将垃圾丢于垃圾箱,这是一个令人欣慰的结果。然而在令一个问题的回答上又不禁引起我们的思考,其中有54.9%的居民反映在周围找不到垃圾筒;他们提出要增加沿街垃圾筒的数目。据我们组成员的走访调查,确实发现这一问题,如永兴的下洋街,衙城街,永昌的纪兴路等均无垃圾筒,而有些所谓的垃圾筒也早已经面目全非。所以,我们觉得环保部门应该多深入了解群众的生活,对居民提出的好建议要采纳并付诸行动。

  清洁工是我们城市的美容师,仅龙湾区人数就有1000多人,很多人对清洁工都抱感谢的态度,但也有大约半数的人对政府的环保工作不太满意,认为太过于形式化。

  问卷的最后一道民意题“您对政府、环保职能部门今后的环保工作有何意见和建议。”很多人都建议政府加强宣传力度,将口号落到实处!

  但是把环境污染的原因全都归咎于政府也是不合理的,因为政府毕竟只是一个以行政为职能的机关单位,居民的实际行动才是主题,提高居民自身的素质和环保意识才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比如问及对自家门口的河道被污染后的反映,虽然有38.2%的居民表示会自觉监督,组织附近居民进行保护,但持“与我无关、爱理不理”的态度竟占19%,据前述情况来看进一步提高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迫在眉睫。

  总体的居民调查结果显示,龙湾区居民已初步形成环保意识。但这只是单方面的结论。为更好的对此次课题进行深入了解,我们小组成员一同走访了龙湾环境卫生局,与那里的负责人娄长贵娄主任交流了近一个小时。

  时间:20xx/5/7PM3:4:00~4:40

  地点:龙湾区环卫局3楼

  对象:娄主任

  问:您认为龙湾区哪部分的环境较好?

  答:就目前是状元镇搞的较好,永强及其他地区还是较差。

  问:龙湾区的居民环保意识又如何?

  答:还是比较差的。但已有所进步。

  问:谈谈你对某些地方绿化带被拆用于道路建设的看法?

  答:拆掉的绿化带是为了拓宽道路,而且我们政府提倡绿化建设,他不单单指公共场所的绿化,更在于家家户户都能在自己居住的周围环境都能搞绿化,这样才达到他的真正目的—美化环境。

  问:针对目前的不法厂商违法排污却没有遭到有关部门的制止的现象,许多的居民认为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工作只是拿纳税人的钱做表面工夫,比如河道污染,你能谈谈自己的观点。

  答;这主要于我们目前的经济发展有关。我们把中心放在经济建设上,而目前龙湾区的工厂尚未达到小污染甚至无污染的水平,可我们又无法完全的扼杀。这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只能适当地予以整治。至于河道工人每天的河道清理,绝对不是表面工夫,而是非常有必要的,龙湾区每天的垃圾量很多,若这项工程不实施,那样会更脏更乱。所以我希望大家尤其是河道周围居民能够理解并且支持这项工作。

  问:对于小摊小贩,机动三轮车,为何没有部门进行彻底的整治?

  答:对于这方面涉及的部门太多,大家懂得分工又不清晰,以致于这项工作不能细致、完美的完成,这是我们工作的一大失误。

  问:目前的垃圾处理的方法是什么?

  答:主要是焚烧和填埋。而我们比较赞成的是填埋,就是将垃圾堆于一处,再盖上七层土,种上树木。这种方法相对于焚烧更环保。

  问:龙湾区的清洁工有多少,他们的待遇又如何?

  答:大概1000多人,我们正努力提高他们的待遇,但基于种种原因,能做到的只是对他们精神上的支持。不过,近几年也有些日子,带他们出去旅游,不过数量有限。

  根据该部门的反映,龙湾区部分居民对环境保护意识是欠缺的,人们大都只是各人自扫门前雪,对公共场所的环境保洁意识不强。正因为没有很好的重视,致使生活环境受到污染。整个龙湾除状元还算不错,大部分地区不容乐观,由于现在龙湾正处于经济建设高峰期,对今后的环保问题考虑欠佳,环境污染程度还在进一步加深。

  政府自身也正在加大各方面管理力度,比如安排清洁工每天分时间段对各大街干道进行清扫,整洁,并将垃圾运到指定地点处理;派出技术人员进行大气污染的治理;河道上漂浮的生活垃圾也经常雇人打捞以防止更严重的污染;适时地作宣传工作。如此看来政府部门显然已经在采取一定的措施了。但也有不足之处,对机动车及汽车围气排放的管理有点心有余而力不足。还有就是为扩建道路而被拆掉的绿化带没有及时重建。对此,负责人的回答是他们要搞的是大绿化,是人均绿化带的比分,并非我们平时看到的小绿化场地。

  五、总结:

  经过这次的调查,结合多方面的了解和分析,我们得出的结论是,文化程度与环境意识明显地呈正比关系,文化程度越高,环境意识越多,环境意识越强。居民环境意识比农村强;青少年环境意识比成年人强。多年来在学校开展的各种环境教育活动,有效地提高了中小学生的环境意识,青少年环保知识来自于学校课堂,他们在对环保的重视程度、自然观和参与环保活动等方面都明显高于成人;公众的环境意识呈“依赖政府型”,公众对于自身及其他社会组织应该做的和能够做的环保工作缺乏清晰的认识,可见,“谁污染,谁治理”的环保责任意识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公众环境意识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宣传教育活动和新闻媒体传播,大部分人主要是从电视、广播中获得环保信息的。

  环境宣传教育要在公众中的认同程度在调查中得到多方面的显现。看来要想提高居民的环境意识需加强宣传教育工作;而我们龙湾区居民的环境意识正在逐步加强,但是面对未来任务重,另外就是居民和政府没有很好的合作,居民对政府所做的工作没有给予一定的关注,以致错误的认为政府一直没有进行管理;而政府虽然抱怨居民环境意识差,也同样有不周之处。所以我们希望两者能够相辅相成,共同努力,为龙湾今后改善环境污染问题尽一份力!

初中调查报告13

  目的:

  防止生活中常犯的语病,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

  形式:

  收集社会流传的各种语病,注意观察电视广告、主持人语言、电视采访、各类讲话与报告、文艺小品,歌词、杂志、报刊、马路文化等,将各种语病归类分析。

  要求:

  分析出现语病原因,改正办法。

  3、《读书感悟》

  目的:“好读书,读好书”。开拓视野,陶冶情操,增长才干,提升品位。

  形式: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中外名著,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伊索寓言》、《鲁滨逊漂流记》、《格列佛游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童年》、《名人传》、《海底两万里》、《水浒传》、《朝花夕拾》及当代散文,诗歌优秀作品等,写出读后感与读书笔记。

  要求:就其中的内容,谈谈阅读给你得启示。

  4.《读书与父母事业的研究》

  目的:增强学生读书的兴趣,增强读书、沟通能力。

  形式:访问父母年轻时读了哪些书;什么书对自己事业的追求产生影响。

  要求:要真实,将访谈内容写得充实,再谈访问后的体会。

  5、《优秀诗文积累运用》

  目的:通过朗读、背诵古代、现代、当代优秀诗文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形式:练习背诵课内外(含课标推荐篇目)诗文,抄写喜欢诗句,写出喜欢原因,并能按主题归类,运用于生活实践。

  要求:录音、写出会背篇目;欣赏品味意境小品文、唐诗按表达主题归类。

  6.《宠物王国》

  目的:锻炼学生写作能力,将所学过的语文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的能力。

  形式:选择你感兴趣的宠物,观察它们的吃、睡、活动、玩耍、性格、爱好等。、

  要求:研究宠物的习性,对外貌刻画、特性描写,最好有情节,文体不限。

  7.《旅游景点语文要素研究》

  目的:提高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并善于从生活中提取语文要素。

  形式:在旅游时注意观察各种导游指示板、导游解说、景点名称与历史典故,收集其中的语文价值。如:参观“奥运”的“鸟巢”“水立方”,写《参观记》,围绕“奥运”相关精神、项目、人物、事件写随笔。

  要求:提炼、归类,用实例说明语文的作用。

  8.《影视收看》

  目的:通过听看电视、影像节目,了解社会,了解生活,热爱祖国文化。

  形式:收看“百家讲坛”、“子午书简”、“文化访谈录”、“东方时空”等节目

  要求:选你最感兴趣的节目,记载下主要内容,进行分析、研究;谈谈自已的体会。

  9.《网络流行语的研究》

  目的:对于网络流行语的研究,一方面贴近学生生活,有助于他们了解汉语词汇的发展规律;另一方面,对于启发、引导学生规范网络用语,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

  形式:借用网络、工具书搜集整理当下流行的网络用语,了解其含义;根据不同的语言特点进行归类,并分析该类流行语的特点以及流行的原因,并把握汉语词汇的发展特点;

  要求:通过研究整理出论文,800字左右。工夫,决定着事情完成的质量。

初中调查报告14

  初中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

  一、概况

  教育作为一个基础工程,特别是初中教育工作,肩负着承上启下的艰巨任务,要抓出新意,抓出亮点,抓出成效,必须加强调查研究,使教育事业的一些重大思路、战略性课题,在教育专题调研中得以衍生和破题,初中教育现状调查报告1。

  此次调查活动内容包括:现场观察课堂教学,课后与任课教师进行交流,了解教师课堂教学目标、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过程;在听课的班级中选取部分学生进行问卷征询,了解学生在学校的感受以及学习和生活的情况;对部分教师进行问卷征询,了解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在这次调查中,接受调查的有七年级6个班,八年级9个班,九年级10个班(见表一),听课20节(见表二),共有22人接受问卷调查,其中教师7人,学生15人(见表三)。

  根据调查所收集的各方面的信息,对某校教育教学的现状有了一个基本的判断。以下是本次调查的主要发现。

  表1 年级情况一览表

  人数

  年级 班数 小计

  七年级 6 6

  八年级 9 9

  九年级10 10

  合计 25 25

  表2 听课情况一览表

  科目

  年级 语数外 物化生 政史地 音体美 小计

  七年级 2 1 2 2 7

  八年级 2 2 2 1 7

  九年级 2 2 1 1 6

  合计 6 5 5 4 20

  表3 问卷调查一览表

  人数

  类别 人数

  教师 7

  学生 七年级 3

  八年级 5

  九年级 7

  合 计 22

  二、学校教师队伍现状与分析

  1、教师的满意度,调查报告《初中教育现状调查报告1》。从这里看出,学校办的好不好、教育质量高不高、学校是否有积极上进的氛围,对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是有很大影响的。教师问卷征询中,教师们的心态也充分反映了这点。

  图1 教师对 “学校管理满意程度”的判断

  单位:百分比

  2、教师的学生观。在听课中,了解到学生的差异很大,在一个班级的差生达到20%~30%,这对教师的教学来说是个问题,也是挑战。如何正确对待学生、正确对待学生的差异,教师有不同的看法。从教师问卷统计的结果看,82.2%的教师对所教学生是基本满意的,教师们对所教学生不满意的原因主要在于:班风差,不自觉、不刻苦,厌学或不愿意学习、不愿意动脑筋,缺乏学习的动力或动机,学生两极分化严重,学生基础差、学习方法差,家长不重视或不配合,生源差,学生不配合、纪律差,学生思想品德差等。

  更多教师能正确对待学生,认为,班级同学基础虽然差,但都很聪明、活泼。问题在于,教师怎样去发现学生差的真正原因,怎样去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并把学生的闪光点充分利用起来,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这应该是今后更应注重研究的问题。

  图2 教师对目前所教学生的满意程度

  单位:百分比

  3、教师的教学观。从所听的课中可以看出,教师们还是能够围绕素质教育这个核心,在教学上大胆创新,多放手以增进学生参与学习和教学过程的主动性。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精神,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三、课堂教学状况与分析

  从所观察到的课堂教学来看,有不少好课,这些好课的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比较先进,在课堂上能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但也存在个别教师上课的特点是,教师是主角,学生是配角,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虽然意识到现在的课堂太沉闷,但对课堂上学生主体、学习积极性、兴趣怎样调动起来,缺乏办法。从教师问卷调查统计的情况看,接受问卷征询的教师中50.4%的人认为自己的课堂教学比较好。

  图3 中小学教师对自己学校课堂教学的评价

  单位:百分比

  教师们对学校课堂教学不满意的原因主要是:学生基础差、自觉性差、差异大、学习兴趣不强,教学方法不适当、教学手段陈旧,家长不配合,领导不会领导,教研薄弱,班额太大等。怎样进一步改进学校的课堂教学质量,教师有不同的想法。

初中调查报告15

  近年来随着地区经济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就越来越严重。防止环境污染,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为了调查节能减排和环境污染问题,我们小组对社区的环境卫生进行了调查。

  绿色社区是人人向往的居住条件,但现在的社区大多还没有达到绿色社区的标准。,普遍存在以下几种问题:

  1、没有完备的垃圾分类回收系统;

  2、没有节水、节能和节约生活资源的举措;

  3、没有做到多植树,使社区清洁优美。

  节能减排不仅是企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环境污染所带来的问题,更是与人们日常生活方方面面息息相关的问题,所以我们必须从每一个小事抓起、从身边做起。一个很小的忽视都可能浪费掉大量的水、电和能源。

  我们在对节能减排绿色社区的调查过程中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

  1、你对小区绿地的清洁情况的看法?

  2、你如何处理家庭的日常垃圾?

  3、你家的装修选材是否注意使用环保材料?

  4、你家是否常用一次性用品(快餐盒、筷子、塑料带等)?

  5、你的家庭是否有水的二次利用情况?

  6、出门在外是否关灯?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小区内的清洁十分良好,很少看到垃圾,但有乱丢废弃电池和扔掉可二次利用的东西的现象;大家也不太注意使用环保材料,常使用一次性用品;有些人出门在外,感觉时间短,也常有不关灯的现象;大多数年轻人没有将水进行二次利用的习惯。小区内的绿化整洁还不错,但没有看到一些相关的节能环保措施,小区还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垃圾的分类回收以及污水排放等问题。

  我们这次调查,主要是针对社区的节能减排环境污染方面。经调查我们发现,时代在进步,同时,人们也不断的制造垃圾,不断的浪费能源,不断的排放尾气,不注意环保,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所以,节能减排当务之急,这我们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希望我们城市进步的同时,决不要忘记节能减排,决不能忽视环境保护。作为初中生,我们更时刻要有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意识,以促进我们未来的城市发展更加美好。

【初中调查报告】相关文章:

1.初中教育实习调查报告

2.初中政治调查报告范文

3.初中调查报告15篇

4.初中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5.初中生消费调查报告

6.初中教育实习调查报告范文

7.初中学生近视调查报告

8.初中社会调查报告格式

上一篇:自查报告和整改措施 下一篇:教师履职尽责自查自纠报告
初中调查报告

初中调查报告

2021-08-11 报告

  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报告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那么大家知道标准正式的报告格式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初中调查报告,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中调查报告1

  春节,是中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中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它不仅代表着新的一年的开始,也标志着春天的来临。对于农民伯伯们来说,这是一个舒展身心的好机会,但是对于现在正处于紧张学习中的初中生来说,他们会如何安排这美好的春节呢?于是,我们对于这一项进行了全面的调查,目的是为了了解初中生春节的外出情况和假期安排。

  调查时间:20xx年1月21日——20xx年1月31日

  调查对象:亲戚、同学、朋友、家长、教师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电话咨询、访谈

  调查进程:首先制作好问卷,电话咨询亲朋好友,再采用访谈咨询家长、教师来记录初中生的假期安排和外出情况,以便给出恰当又合理的建议。利用网络整理出资料。

  调查结果:

  经过访谈记录知道里大部分初中生都喜欢蜗居在家里做作业,尤其是初三学生,在为最后的冲刺做准备。初一学生比较悠闲,大部分喜欢外出,但是有小部分外出都是去网吧等不良场所。虽然都喜欢外出,但是出去锻炼身体的极为少数。初一学生外出的大约有60%,但是锻炼身体的只有20%。初二学生外出的大约有40%,锻炼身体的只有15%。初三学生外出的只有15%,锻炼身体的几乎是没有,只是微乎其微,仅有3%左右。经过计算,初中生平均外出的时间约为2—3个小时,一般都是去书店、公园等公共场所。这些人中,是父母清楚原因后才外出的有60%左右。

  对于假期的学习安排,百分之百的学生会上网或者看电视,平均在1—2个小时,因为不论是谁,都经受不住这些诱惑。初一、初二的学生在完成寒假作业后,都喜欢上网或聊天,但也有部分学生喜欢阅读有益书籍,大约在1—2本书。初三学生做完寒假作业后,还喜欢复习以前的知识,然后做做中考的题目。

  在这个假期中,大多数家长们喜欢让孩子们反思一下这一年自己的表现如何,也会催促孩子们赶紧完成作业,让他们不要总是负着作业这个沉重的担子。没错,作业是一定要完成的,但是有一些对孩子管教严厉的家长喜欢让孩子上假期补习班,大多数为初三学生,为了在这次中考中考出好成绩,他们不得不在休息的时间再给自己再给自己增添一点学习时间。但是,我认为,这样做只是徒劳无功的,因为如果你上课不好好听讲,那么你课后想怎么补习也是没有用的。这也不就白白地把这个美好的假期浪费了吗?

  对于上述情况,我认为学生外出是不能完全否认的。因为一些学生外出是为了有益身心,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一些学生在寄宿学校就读的就应该多多外出,否则一些学生会因此得忧郁症,最后走上不归之路。我们现在的任务主要还是学习,但是亲近大自然也是必不可少的,学习不能少,外出也不能少。我们应该合理的制定好假期计划表,将学习和外出相结合。

  所以,以下是我给出的建议:

  1、制定一张假期计划表,合理安排时间

  2、外出时应先和父母说明原因,让父母放心

  3、外出时最好是多去一些有益的地方,绝对不能去不良场所,尤其是网吧,为了更好地安排学生外出与学习的时间,我们咨询了家长、教师的意见,也上网采取了一些建议。

  制定寒假生活计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现在的初中生更应该制定一张假期生活计划表,充实自己的假期生活,同时也能合理的安排学习时间,不仅能学习还有走进大自然。在寒假的最后几天里,还可以写一份新学期的打算,为新学期做好充分的准备。

  组员感想:假期生活多姿多彩,许多人都喜欢趁这个假期外出。但是,有部分学生把这个假期全都放在了玩乐中,却忘记了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也有大多数学生把假期都放在了学习上,使自己的生活缺少欢乐和嬉戏。对,没错,不能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学习上,也不能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生活上,适当的改变一下自己的生活,也不会愈益多姿多彩。

  春节期间,同学外出情况问卷调查:

  1、是否外出,外出频率是否高?

  A、是,高B、不是,/C、是,不高D、是,一般

  2、外出时间一般控制在几个小时之间?

  A、1-2个小时B、2-3个小时C、3-4个小时D、整天

  3、外出地点一般在哪里?

  A、图书馆B、公园C、旅游景点D、其他

  4、家人是否清楚外出原因?

  A、清楚B、不清楚C、很不清楚

初中调查报告2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我乡从20xx年开始全面进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七~九年级语文课程设计按“新课标理念”也将致力于“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要适应这种学习方式的转变,初中学生就必须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困生而言,他们的自学能力和习惯本身就较弱,因此新课标所要求的“学习方式转变”,可能为学困生学习初中语文带来更多的困难和问题,而这些困难和问题将是课改实验区初中语文教师急待解决的。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的内容

  本课题所提及的学困生是指智力与感官正常,且处在通常的教学环境中,但语文学习水平又明显低于同龄学生平均水平,达到语文课程标准合格要求还存在一定程度困难的学生。本课题主要研究课改试验中农村初中语文学困生的面临的问题及教学对策。笔者主要从新课程下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语文实践、答案多样化、教学评价等方面研究语文学困生面临的学习困难。

  (二)研究的方法

  研究的方法主要有问卷调查法、个别访谈法、试卷分析法、听课调研法。蒙公乡有初中学生2500人,笔者采用无记名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了全乡500名学困生,发放调查问卷500份,收回调查问卷500份,收回调查问卷占100%。希望通过调查研究对学困生问题加以定量和定性分析,找出农村初中学困生的在新课改中面临的新问题,进而探寻相应的教学对策。

  三、研究成果

  (一)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

  1.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对语文学困生学习的影响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30.5%的学生喜欢接受性学习方式,但在教师讲授式教学里只占10.6%。有46.4%的学困生选择自主学习,在自主学习中认为老师有引导只占13.5%,如果没有教师引导,大多数学困生就会对问题无从下手,这是造成部分学生学习语文困难原因之一。教师提出问题时,要求学生马上回答问题占41.9%。教师在教学中提出很简单的问题就等于没问,假如问题比较复杂,学困生没有经过独立思考怎能立即回答?喜欢其结果是:学生由于准备不足,无从下手,往往长时间课堂鸦雀无声,这种现象在教学中是常见的。这也是新课程造成学生学习成绩两极分化的一个主要原因。通过自己独立发现问题的学困生占43.0%,选择老师提示、引导如何解答问题的占63.2%。这说明学困生也喜欢独立思考,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问题,而不喜欢老师把知识直接灌给他;在解决不了问题时,希望老师提示和引导。如果长期接受教师灌输性的学习,则会造成学生的惰性,形成新的学困生。有43.6%的学困生选择先练习,后讲解的教学方式,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采用让学生尝试性教学的方法,学困生才理解得比较深刻,记得牢固。

  2.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对语文学困生学习的影响。

  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究竟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对语文学困生的学习有什么影响?问卷调查结果表明:32.8%的学生认为教师大小问题都要合作学习,有51.2%的教师认同这个观点,认为这样做才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有68.5%的学生认为,教师在教学中提出问题后,立即让学生合作学习是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在这个时候个别优秀生往往抢着回答问题,而后进生还不明白,但教师认为学生全懂了。长此下去,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了很大的打击,自然就造成了学生的两极分化。有39.5%的学困生表明他们在合作学习中只做听众。在合作学习中我们要求学生既学会倾听,更要学会分享。如果只看或听一位好学生的操作或发言,没有学生间的互动,不分享,优秀生与学困生就很难共同成长。有44.3%的学生认为,在合作学习中教师没有及时引导,在访谈中有68.3%教师认为没有必要引导。有的学生说“过去的教学我们还没有来得及思考老师就把问题灌输给我们了,现在提倡合作学习,我们经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学习还没有得到结论时候,是多么希望老师给予引导啊!”如果没有老师的及时引导,优等生可能靠自己的努力会解决问题,但学困生往往是一知半解,这也是学困生越来越多的另一个原因。

  3.语文与生活相联系对语文学困生学习的影响

  在问卷调查中,有78.3%的学生觉得语文与生活联系在一起更有助于理解语文问题,有51.3%的学生认为所学语文知识能帮助我解决生活中的语文问题。然而许多学生在课堂内、考试时才感到语文有用,走出课堂,离开试场后,就感受不到语文的趣味和作用。因此,对学语文越学越没有兴趣,从而造成了又一些学困生。

  4.答案多样化对语文学困生学习的影响

  调查表明:有55.2%的学生选择最简单的一种答案。这说明学困生能掌握一种简单的答案已经是不错的,对他们不应贪多求全。

  5.教学评价对语文学困生学习的影响

  调查表明:有23.2%的学生认为教师有不切合实际的表扬,有61.8%的学生认为教师能中肯地评价学生。这个调查结果显示,我们前阶段的研究课题——发展性教学评价是很有效的,广大的教师都能以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学生,不切合实际的表扬学生少了,中肯地评价学生多了。但还有8.9%的学生认为教师经常地批评挖苦学生,有33.0%的学生认为教师很少表扬我。

  (二)农村初中语文学困生的教学对策

  针对课改试验中农村初中语文学困生面临的新问题,笔者提出以下5种对应的教学策略。

  1.自主探究与启发式讲授有机结合

  教育实践证明,教师启发性讲授,学生有意义接受学习,曾是我国传统教学的精彩之处,它在学生获得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启发性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应该是并存的。对于一些定义、概念等已经定论的知识,就无需进行自主探究学习,这只会浪费了学困生的课堂时间;而教材中大量的“想一想”、“研究性课题”、“阅读材料”、“实习作业”等都是很好的适合学困生自主探究的学习素材。自主学习中,教师的主导应是“适当的引导”,把握好“度”是最佳境界;给予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和时间,给予学生充足的实践机会。

  2.适当开展合作学习

  (1)对于一些未定论的,需要继续探索的问题,学习内容有一定难度、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的内容,有一定探究和讨论价值的,问题有一定的开放性的,学困生容易出错的问题,应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

  (2)小组合作学习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在合作学习之前要让学生先独立思考问题,每个学生有了初步想法后再进行探究、交流,共同解决问题;这样做给不爱动脑思考的学困生提供了进步的机会,对提高这部分人的学习是有帮助的。

  (3)在合作学习中要学困生既学会倾听又要学会分享。倾听就是倾听别人的见解,要听懂别人说的重点、难点以及解题的方法与思路,听的时候还要分析他的方法和思路与自己的是否一致,从而改进、吸收。当别人的见解和我不一样的时候,我就反思他的方法是否正确,当他的方法比我还要好的时候,我就吸收过来为我所用,这就分享了别人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成果。

  (4)教师要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进行及时调控。在学生合作学习期间教师要在组间巡视,针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引导,帮助学生提高合作技巧,并注意观察学生学习和人际关系等各方面的表现,做到心中有数。要让学困生多思考、发言,保证他们达到基本要求,要加强对每个小组进行及时调控,尤其关注困难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让他们多一些发言的机会。

  3.语文与生活适当联系

  怎样的教学才能数学与生活相联系?笔者认为要注意如下几点:一是用生活情景“包装”语文。二是把语文“蕴藏”在生活的游戏中。三是学会用语文的“眼光”看生活中的现象。四是教学内容力求生活化。

  4、答案多样化,事物的正确答案不只一个。

  提倡和鼓励答案多样化,是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理念之一。由于学生积累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客观存在着差异,在思考问题的角度上是有区别的,所以出现多样的答案是必然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答案多样化。答案多样化并不是说答案越多越好,多了学困生接受不了,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有时连一种答案都不能完全掌握;而是要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交流、评价、体验,在感知不同答案中,选择适合自己的答案。

  5.教学评价个性化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恰当与否,是学生情绪的晴雨表,如果学生的做法能得到老师及时而中肯的评价,学生就会感到自己被赏识、重视,就会愉快、积极,增强自信心。即使他们做错了,也不要全盘否定,更不能讽刺、挖苦,而要就事论事,帮助他们分析错误的原因,鼓励他们想办法战胜困难。在衡量他们的进步时,要因人而异,捕捉其闪光点,及时表扬和鼓励,如这次考试比上次多了几分,就要表扬,使其认识到有努力就有进步,同时再给他们提出新的要求,使他们在看到光明和希望的同时,也感受到压力。在堂课中,笔者经常见到:有位同学回答出问题,教师就“某某同学回答正确(很棒),让我们掌声鼓励”这样的评价性语言,在些学生在没有弄明白问题的情况下,也是茫然随声附和。这样的讨论几乎是流于形式,绝大多数学生并没真正参与进去,热闹的是课堂气氛,冷却的是学生思维。对学困生的评价可以多一些鼓励性语言。如“你的答案独特,能否把你的思考方法告诉大家?”“你的想法很好”!“再考虑一下,还有更好的思路。”教学实践表明,教师体现个性差异,客观地评价学生,有利于“学困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实现“学困生”的转化。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学会正确对待自我,学会欣赏别人,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初中调查报告3

  我们于1999年3月~5月,对渔峡口镇的两所初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农村初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动向,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依据。

  一、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 具体目标

  1。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现状

  2。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3。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成因及对策

  (二)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

  学生问卷,内容涵盖教育价值观、学习态度、学习需求和学习目的四个方面。问卷调查在渔峡口镇第一、第二初级中学进行,共发问卷1021份,回收有效问卷1004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样本数。

  2。座谈会及个案调查

  整个调查共召开了两次教师座谈会,四次学生座谈会。这些座谈会,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生动的典型材料,而且为理性分析提供了基础。

  二、调查结果分析

  对学生问卷调查分析,以及多次教师、学生座谈结果显示,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一)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现状分析

  1。教育价值观

  调查显示,大部分农村初中生具有较为明确的教育价值观。74%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质,10%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为了考中专和大学,16%的初中生没有考虑。

  调查还显示,农村初中生的教育价值观带有显著的经济社会特征。他们认为,农村青年的经济收入与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学生认为高中中专 毕业生挣钱多,25%的学生认为初中毕业生挣钱多,8%的学生认为小学毕业生挣钱多,只有2%的学生认为文盲能获得较高收入。

  2。学习态度

  调查结果表明,67%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较高,24%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中等,9%的学生害怕学习。这与他们“考中专或大学”意识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学习的学生数占相当份额。而且,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90%的学生都有自己“最讨厌的课程”。学生害怕学习或讨厌某些课程的根本原因,一是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紧密相关;二是与该课程的实用价值紧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86%的学生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实用性强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劳技学习热情较高,而对学术性较强的历史、地理、生物、英语不感兴趣。在学生讨厌的课程中,英语是初中的核心课程之一,有57%的学生认为“英语对于我们以后的生活几乎没有用处”。

  3.学习习需求

  当前,“特长”是师生共同关心的热门话题,许多教育工作者甚至把“特长”看做是“素质教育”的代名词对于这一认识的争议性,不属本文讨论的范畴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特长”有正确的认识,其中,92%的学生有自己感兴趣的目标,且有52%的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指导。同时,78%的学生希望在劳技课、活动课上学到较多的、实用的农业科技知识,使之能对他们以后的工作有所帮助。

  在对调查结果的整理中,我们得到了一组令教师们震惊的数据,52%的学生认为“学校老师能满足自己的学习需求”,48%的学生认为“学校老师能力有限,希望得到名师指点”。对于这一结果,也许我们对信息的有效度产生怀疑,或者强调它的地域性特点,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教师行为滞后”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学生的认同,并越来越严重地影响着他们的学习。

  4。学习目的

  调查结果表明,对于初中毕业后的打算,55%的学生选择读高中或中专,18%的学生选择就业,27%的学生还没有考虑。有读大学愿望的占37%。

  初中学生对于“务农”的态度是我们调查的重要目标之一。调查结果表明,农村初中生大部分不愿意务农,其比例随年级变化,且该心态呈现出一种特殊的波动,其波动特点为:初一为69%,初二为58%,初三为72%。

  (二)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调查显示,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与以往农村的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相比,有明显不同。

  1。教育价值趋向多元化、务实化、功利化

  自己跳出“农门”,走向城市。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已经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以增强自己在未来社会的竞争能力。在此基础上,部分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且成绩优秀的学生则致力于追求大学教育。

  初中生的教育价值观的另外两个特点是务实化和功利化。初中学生越来越强烈地追求未来教育输出的经济价值,他们中的很多人从经济的角度去衡量所学课程的价值,继而决定自己在不同课程上的努力程度。他们要求课程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和生产实践,渗透更多的实用技术。

  我们知道,由于年龄和学识的制约,初中学生的认知、分析、判断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稳定。事实上,相当多的初中生的教育价值观是迷茫的。其原因在于:一是越来越多的中专生和大学生难以就业,从而使他们对考中专或大学失去信心;二是学术性较强的初中文化课程难以满足学生对职业技术的需求,难以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内在刺激和利益驱动。这些原因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厌学。更为严重的是,我们在教师座谈和学生家长访谈的过程中发现,由于对学生前途的失望,部分家长和教师也失去了对教育的信心,厌学情绪在受教育者和教育者身上同时滋生并蔓延,我们称这一现象为农村教育的世纪迷茫现象。不可否认,这一现象所反映的是一种消极的教育价值观。

  2。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村初中生由于个人的学习基础、教育价值观和对未来的期望等方面的差异,使他们的学习需求具有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的特点。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度要求不一。初中毕业后准备就业的学生,只要求掌握基础知识;准备考中专的学生,要求课程教学难易适度、学业成绩达中等水平;追求大学教育的学生,则要求最大容量地掌握所学知识,学业成绩达上等水平。学习需求的横向多目标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广度要求宽泛。他们既要求学好学术性较强的课程知识,又要求充分培养自己的特长,还要求掌握更多的实用技术。

  3。学习目的明确,但具有主观性和不协调性

  对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73%的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但是,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对比分析和对学生本人的考察,我们发现,学生的学习目的具有严重的主观性和不协调性。学生学习目的主观性突出表现在:他们已经认识到了未来进入城市就业或在农村非农产业就业的艰难性,但有67%的学生却表示不准备在农村务农。很明显,如此大的一个群体具有这个想法是极不现实的。此外,40%的学生希望自己以后在事业上能取得成功,但他们中48%的学生没准备接受高等教育,甚至不准备读高中中专,从而忽视了科学文化知识对于事业的发展所起的基础性作用。学生学习目的的不协调性主要表现为思想与行动的不协调。调查结果表明,33%的学生将准备在农村务农,但这部分学生在上劳动技术课时并不认真,平时也很少接触农业科技方面的资料。同时,37%准备考大学的学生中有相当多的人在学习上并没有显现出相应的积极性,而是呈现出一种消极等待的学习态度。

  三、对调查结果的思考

  (一)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状况成因分析

  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状况,其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他们正在健康地成长,同时也存在消极的一面,不容忽视。

  1。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

  从宏观角度看,农村初中生深深地感触到了国家经济发展的快步伐,欣喜于辉煌的经济成就。调查结果显示,98%的学生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向往,其中有82%的学生对“竞争”这一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了解较深。从微观角度看,市场经济在农村的逐步深入,使农业的生产结构、生产方式不断变化,而轰轰烈烈的农民打工队伍更使农村人的生活发生了质的变化。农村初中生对于这些变化极为兴奋,因为他们享受到了蕴藏其中的经济利益和文化利益,使他们不愿生活在农村,且幼稚地想及早结束学业而外出打工。

  2。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影响

  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将有越来越多的人获得上大学的机会,以至于部分学生对考大学信心十足。但是,我国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制度的改革,对学生的负面影响也很大。调查结果表明,26%的学生认为家庭难以负担未来读大学的高额费用而放弃考大学的愿望;52%的学生认为大学不包分配而感到前途渺茫,从而在学习上漫无目的。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制度改革的影响,使部分德、才兼备的学生感到迷茫和失望,并逐渐淡化了对学习的兴趣,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

  3。农村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影响

  素质教育是一种突出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的教育。其对于学生的积极作用,是使他们认识到了具有真才实学、一技之长的重要意义,从而要求课堂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实际和生产实践,并自发地抵触以考试为中心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学方式。其对于学生的消极作用,是使部分学生过多地追求学习的功利性,而忽视了学术性较强的文化课程的基础性意义。

  4。家庭教育的影响

  当前,农村初中生中有一部分是独生子女,处于一种相对优越的生活环境中,备受家人的宠爱,他们一般表现为意志不坚强,缺乏进取精神,耽于生活享受。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接触众多的学生家长后,发现很多家长对学生的要求较低,且大多数侧重于纪律方面,而对学生提出考高中、特别是考大学要求的家长越来越少,从而在学习上对学生形成了一种内家庭松外学校紧的矛盾局面。

  5。学校教育的影响

  在农村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农村初中越来越重视特长教育和培养学生的个性。可是,由于资金和人才的制约,对于学生学习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需求无法满足,从而导致学生需求与学校教育之间的矛盾冲突。

  6。教师的影响

  在诸多的影响因素中,我们认为,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最直接、最持久、最有效。但当前的问题是,由于教师行为滞后,所以使教师的教育和教学工作对学生学习产生的制约和负面影响越来越大。

  (二)形成健康的学习心理的对策

  影响学生学习心理的因素非常复杂,因而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学习心理的任务十分艰巨。为了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的要求,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应积极地帮助农村初中生形成健康的学习心理。

  1。增加投入,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

  当前,农村学生已经感受到了社会进步的快节奏,初步了解了渗透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高科技。但在日常的学习中,他们接触的却是落后的仪器设备、简陋的实验场所、过时的科技知识,这种强烈的反差必然使他们感到厌倦并产生抵触。因此,只有增加硬件和软件的投入,使仪器设备、实验场所、科技知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才能对学生产生求知的诱惑和刺激。

  2。帮助学生准确地了解和把握未来

  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农村初中生对国家市场经济发展、高等教育改革、素质教育实施等的了解既不全面也不深入,所以有必要以专题报告的形式,向他们介绍国家市场经济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存在的困难以及未来的美好前景;向他们介绍高等教育改革中招生制度的合理性、科学性,收费制度的公平性、保护性,分配制度的灵活性、公正性;向他们介绍素质教育实施的具体内容、价值和未来取向,以帮助他们明辨是非,消除误导。

  进行职业指导,帮助学生了解不同职业主要是务农 的特点、现状和发展趋势,从而使他们在学习期间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在毕业时选择自己适合的就业岗位。

  开设心理辅导课程,对学生进行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能力、考试心理、学习适应性等内容的辅导是当务之急。

  3。在普通教育中渗透职业教育,使农村初中生成长为适应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的复合型人才

  1986年,原国家教委等四部委联合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农村教育“应该从办学为了升学转到以为本地区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为主,兼顾向高一级学校输送新生这个方向上来”。我们可以尝试在农村初中进行初中后职业教育——学期职业培训或“3+1”制的培训。但我们应该引以为鉴的是:传统的也是落后的农村职业高中教育,当前步入了关、停、并、转的恶劣境况。那么,在农村初中实施职业教育,则必须致力于追求教学内容的科技化和教学方法的科学化。

  4。紧扣素质教育的主旋律,制定科学的课程教学计划和考核标准,主动适应学生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需求

  为了真正体现素质教育的特点,在普教中渗透职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必须进行课程改革,相对均衡各学科在教学时间上的比重,淡化各学科考核的学术标准,以使学生具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各学科的均衡学习和最感兴趣的学科的强化学习。

  5。改善教师待遇,改革教育系统的人事制度,营造一个合理、高效的竞争环境,解决“教师行为滞后”问题

  发展经济学家的研究指出,第三世界国家的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学习方法简单和学习内容贫乏是与大多数教师能力差和缺乏主动性密切相关的,他们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工资,没有兴趣,也没有机会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我们的农村初中教育基本上是属于这种情况。解决“教师行为滞后”问题的有效办法:一是提高教师的工资水平,为他们提供接受继续教育和进行终身学习的经济保障;二是改革教育系统的人事制度,保证教师考核的公开性、公正性、科学性,营造一个合理、高效的竞争环境;三是提高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的质量,改变当前继续教育中的形式主义和低效局面。

初中调查报告4

  九年级是初中学习阶段中最关键的时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初中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了更好地了解初中学生学习数学情况,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及数学学习能力,现做如下调查。

  调查的目的:

  1、了解本校九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

  2、分析学生学习效果的差异,找出原因,对症下药,提出措施,提高学习效率。

  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的对象是本校的九年级全班学生,参加调查的人数56人,收回56份问卷。

  调查的形式:

  本次调查采用无记名问卷调查的方法,利用周会的时间(20xx年11月10)

  调查内容的说明:

  本报告从预习、上课、复习以及作业的完成情况和原因归属四个部分组成。

  调查结果分析:

  1、 预习情况:

  本班有20名学生没有预习的习惯,25名学生只是粗略的看一遍。其他学生认真的预习。

  2、 上课情况:

  注意力不够集中的有36%,主要是学生对学习数学不感兴趣,这是我们教师要关注的问题。30%的学生由于听不懂上课内容而注意力不够集中,34%的学生上课注意力集中,他们对所学内容感兴趣。我们注意到,听课的效果不仅在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和注意力集中程度,还取决于教学内容的难度和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

  3、复习和作业情况

  在完成预习和听课学习任务后,复习的学生有62%,而不复习的有38%。这说明大部分学生有复习巩固的好习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忽视了复习巩固,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完成作业的情况来看,约70%的学生对解题的方法和技巧掌握的不好,独立完成作业的能力差。这和前面反映的学习效果和上课注意力有很大的联系。

  原因归属:

  综上分析,造成我们学生数学学习困难的原因,有些学生虽然喜欢学习数学,但是数学基础不好,总是跟不上。有些学生认为自己智力差,没有信心,不会做题。大部分学生学不好数学的原因是教学内容难。教师应对他们进行及时有效的帮助和指导。还有一小部分的学生缺乏家长的帮助,看来家长的素质有待提高。

  解决方法和建议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九年级的学生在数学的预习、听课、复习和作业的完成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而这些由客观和主观因素造成的问题对学生将来的发展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应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只有搞清原因,对症下药,才能解决问题。在分析调查的基础上,我提出如下的解决方法和建议: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要让学生学好数学,首先让学生要接纳你。要抛弃“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传统观念,和学生零距离的交谈,做他的知心朋友。要为学生创造平等的参与学习机会。其次,建立融洽,和谐,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有利于学生学习。就是最简单的一句鼓励的话语,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要的是教师必须学会宽容和善待“差生”。如果学生的劳动得不到老师的肯定,会产生消极甚至抵触的情绪,从而在心理上和行动上拒绝老师的教育。那么,再能干的老师,加上最聪明的学生,也无济于事。

  2、加强数学学习的指导。从调查中发现学生在学习数学方面,比如预习,听课及复习方面有待于我们教师进行有效的帮助和指导。不管是学习方法还是学习内容,我们教师都应当努力地化解他们学习中的困难。对于不同的学生,我们要因材施教,让之慢慢地积累。教师不能操之过急,期望过高。欲速则不达。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开展成功教育,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克服他们学习数学的心理障碍。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使学生对各门功课感兴趣,是有一定的难度。老师除了传统的教法还是传统的教法,教无新意。学生听得昏昏欲睡,怎样激发学生想学习兴趣呢?现在流行的多媒体教学,多媒体的使用可以使课堂教学不在单一,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教师,我们要结合学生实际,借助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学习能力,让学生均衡发展,使他们成为合格、优秀的中学生。

初中调查报告5

  研究目的:

  有位学者曾说“缺少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的确如此,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必不可少,势在必行的。在这个发展飞速的社会中,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存在着各种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他们除了应付紧张的学习压力之外,还不可避免地遭遇着各种应激源的刺激,如同学关系紧张,严重的升学压力等影响,如果缺乏及时正确的引导,可能会导致出现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等。我小组为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感到担忧,所以我小组对不同人士对青少年的心理问题看法以及解决方法做出了调查。

  调查时间:20xx年1月22日至2月8日

  调查过程:

  一、调查准备:

  1.就课题上网搜集资料

  2.翻阅有关书籍查找相关资料

  3.明确调查对象

  二、调查方法:

  1.在网络上对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

  2.对家长进行现场访问

  3.采访在校教师

  4.咨询心理教师

  三、问卷及采访内容:

  1.您认为现在初中生中普遍存在什么样的心理问题

  2.您认为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

  3.您觉得那些人或机构应当为这些问题的产生负起责任

  4.您觉得应当怎样解决这些存在的心理问题

  调查结果:

  一、您认为现在初中生中普遍存在什么样的心理问题?

  经过我们对调查结果的整理,初步认为青少年现阶段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

  1.厌学心理;2.早恋现象;3.虚荣心强;4.暴力倾向;5.抽烟喝酒;6.叛逆心理严重;7.不善处理人际关系;8.抗挫折能力弱。

  其中初中生自己认为存在的问题为:部分初中生的攀比心理严重,常常不顾家庭经济情况与他人攀比;对家长老师有反叛行为出现,如违背家长或教师的意愿,不尊重家长教师等;有抽烟喝酒的不良现象出现,并且习惯成瘾。

  对家长的访问结果主要表明:初中生缺少与家人的沟通,常有辱骂家长的行为现象发生;不尊重家长。

  而对在校教师的采访中,我们了解到:初中生在课堂上常常做出破坏课堂纪律的行为,已引起注意;逃学的现象时有发生;有时还有聚众斗殴的现象发生。

  而心理教师则表明,在进行咨询的学生当中,主要存在的问题为对人际交往,特别是在对于异性交往方面的恐惧以及担忧。

  二、您认为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

  在我们对调查结果的分析与整理之后,得出了每个心理问题产生几个原因:

  1.厌学心理:考试科目过多、学习压力得不到缓解、学习主动性差、课堂沉闷课程烦琐难、应试教育限制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力等;

  2.早恋现象:无法正确意识朋友与恋人的关系、对爱情的朦胧认知、没有处理好男女间的正常交往、模仿成人或影视剧等;

  3.虚荣心强:家庭条件优越、追求名牌、攀比意识强、爱“面子”等;

  4.暴力倾向:受有暴力色情的影片影响、家庭现象、显示自己的“厉害”;

  5.抽烟喝酒:追求刺激的心理、模仿成人、向异性炫耀等;

  6.叛逆心理严重:单亲家庭能越来越多,为了引起家人的注意、没有正确对待青春期的心理变化等;

  7.不善处理人际关系:同学之间关系不融洽、没有正确处理好与异性的交往、没有处理好长辈的交往方式等。

  三、您觉得那些人或机构应当为这些问题的产生负起责任?

  我们分析了调查所得结果,归纳出以下几类:

  1.社会方面;

  2.家庭方面;

  3.学校方面;

  4.初中生本身;

  四、您觉得应当怎样解决这些存在的心理问题?

  我小组整理了调查结果后,得出了以下几种解决方法:

  ㈠社会方面

  1.多关心农民工子女的成长;

  2.提倡社会人士多关心青少年的成长;

  3.严厉打击影响青少年成长的暴力淫秽书籍影像;

  ㈡家庭方面

  1.加强对孩子的教育;

  2.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

  3.不体罚孩子;

  4.家长应多与孩子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心里想法;

  ㈢学校方面

  1.学校积极开展心理教育活动;

  2.教育不应该只停留于表面,要深入学生的心理;

  3.积极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丰富课堂内容;

  ㈣青少年本身

  1.应当多读一些富有哲理的书,获取有益知识;

  2.加强自我意志力;

  3.提高学习兴趣;

  4.积极参加课余活动,多与人交流;

  5.多与长辈进行沟通,理解他们;

  6.自觉杜绝不良诱惑。

  调查结果分析:

  根据有关部门调查研究,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喜怒无常,情绪不稳,自我失控,心理承受力低,意志薄弱,缺乏自信,学习困难,考试焦虑,记忆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贫乏,学习成绩不稳,难于应付挫折,青春期闭锁心理,并在行为上出现打架、骂人,说谎,考试舞弊、厌学、逃学,严重的出现自伤或伤人现象。由于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思想比较活跃,又面临着升学等压力,这些问题表现得尤其突出。综合我小组调查结果,现时青少年存在的心理问题可大致分为四类。分别为,学习类问题、青春期心理问题、挫折承受力问题、人际交往问题。

  一、学习类问题

  1. 学习压力越来越大,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从而导致食欲不振、失眠、神经衰弱、记忆力下降,反应迟缓等。

  2. 厌学是目前比较突出的问题,不仅是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不愿意学习,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亦出现厌学情绪。

  二、青春期心理问题

  1. 青春期闭锁心理。心理学研究表明,封闭心理是青春期心理的一个普遍存在而又特殊的标志。闭锁心理问题主要是指处于消极情况下的心理而言的。中学生若在消极情绪控制之下,会封闭与外界的任何心理交流,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征兆。

  2. 情绪情感激荡、表露而又内隐。青春发育期的生理变化,必然引起中学生情感上的激荡。他们有话有秘密想与别人倾吐,但碰到父母或老师却又缄默不言,这种情况如果得不到理解,便会出现压抑心理,出现焦虑与抑郁。

  3. 早恋。中学生正值青春发育期,这一时期最突出的矛盾之一是性发育迅速成熟与性心理相对幼稚的矛盾。由于受认知能力和个性发展的限制,特别是在教育引导不及时不得力的情况下,使得中学生的性心理的发展表现出相对的幼稚性,所以朦胧状态下的恋爱出现了,尽管这种恋爱带有好奇和模仿成份,但却是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

  三、挫折承受力问题

  初中生在成长过程中产生的挫折是多方面的。面对挫折造成的困难与痛苦,中学生们的反应方式有两类:消极反应与积极反应。消极的挫折适应方式一旦习惯化、稳固化,在一定的情境中挫折状态即使有所改变,其行为却仍以习惯化的适应方式如影随形地出现。于是,消极的挫折适应方式也就转化为较严重的、需要长期耐心教育的心理健康问题了。

  四、人际交往问题

  1. 与父母的关系。初中生的自主意识越来越强,会经常与父母产生冲突。同时,部分家庭出现种种伤痕,如夫妻关系不和、双亲离异等,会给孩子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

  2. 与同的关系。初中生都希望在班级、同学间有被接纳的归属感,寻求同学、朋友的理解与信任。由于同学关系不融洽,甚至关系紧张,有的同学就流露出孤独感。

  3. 与老师的关系。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关心、理解与爱,如果这时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缺乏理解、耐心与关心,不能以热情的态度给予指导帮助,反而横加指责,学生则会产生对老师的不理解、不信任以至产生对抗心理。这种情况下,学生会有一种压抑感并产生消极情绪。

  初中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

  初中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是比较复杂的,而且个体的不同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初中生自身的原因。初中生生理和心理都处于成长发育过程之中,升学等各方面的压力又比较大,其明辨是非的能力和自我调节与适应能力不强;第二,社会的负面影响。社会上所存在的消极颓废的社会阴暗面与其所受的学校教育差异比较大,这不仅会严重地毒化他们的心灵,还将不可避免地引起他们的思索与探究,极易产生疑虑、困惑和无奈等等心理障碍。第三,来自家庭的原因。一方面,一些家长以极为功利的价值取向设计塑造子女,严重忽视了孩子的个性心理特征,忽视了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更会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第四,部分教育工作者对心理问题没有正确的理解和认识,甚至把心理问题德育化。他们没有认识到正值青春年华的中学生最容易冲动,也是犯错行为最频繁的"危险期"。事实上,教育工作者要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全面分析,而不能因学生出现心理问题而归因于思想变坏,不思进取,品德低下,更不能因此而对学生冷眼相看,全盘否定。我们要意识到心理辅导进入中小学校园是时代的要求。但无论初中生中出现哪种心理健康问题,都会直接影响他们优良品德的培养和形成,也直接影响到初中生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发展,甚至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解决方法:

  (一),提高环境适应能力

  (二),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

  (三),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四),强化心理素质的训练,增强竞争意识和自信心

  (五),利用各种有效途径,做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相结合

  调查总结:总之,初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不可怕,只要相关人员及相关部门能够积极配合,抓住问题的本质,并及时的解决出现的问题,就可以早日清除初中生的心理障碍。还给初中生一个纯洁干净的蓝天,让他们重新认知自己,做一个全新的自己。

初中调查报告6

  引言

  如《20xx出国留学发展状况调查报告》中所诉,随着国际间的人才流动、教育合作的日益繁荣,留学已成为教育国际化最重要的一个方面。以前,只有少数精英阶层才能接触到的.紧缺资源,逐渐开始走向普通民众,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有机会走出国门。

  然而,当全球留学生数量稳步增长,中国迎来最大规模留学潮的时候,中国学生也面临着“申请时难过语言关、缺乏社会实践经历、申请名校难度大、入学后缺少独立生活能力、不适应教育体系、难以融入当地文化”等诸多问题。在此背景下,中国的国际素质教育风起云涌,以适应孩子们做留学前准备的需求。

  中国教育在线在星源大家庭的支持下,为推动中国中小学生出国修学研学活动的健康发展,面向家长做了此次关于“如何选择出国修学研学旅行活动”的主题调查。希望此调查结果可以为出国修学研学活动的成功组织和制定出国修学研学活动标准提供有益的参考。

  该调查采用调查问卷方式。为保证答卷的真实性和高质量,微信朋友圈是此次问卷发放和收集的主要渠道。所有数据来源于已有过美国本土夏令营经历或有愿望安排孩子参加出国修学研学旅行活动的学生家长。

  1、年龄范围加大,低龄化趋势明显

  图表1显示, 有意向参加出国修学研学旅行项目的学生中,小学生占49.15%,中学生占42.37%。相比星源过去8年的营员中80%为中学生的情况,这一数据表现出明显的年龄范围扩大和低龄化趋势。 此趋势明显与国际留学生的低龄化趋势相关,家长希望学生能尽早接受优质国际教育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因此参与出国修学研学旅行活动的的年龄阶段范围也越来越大。

  另外,其中小学低年级和初中生比例明显大于小学高年级及高中生。这可能与中国孩子处于应试教育体系中的应试压力相关。

  2、孩子渴望亲友陪伴,惧怕陌生环境

  调查结果显示,67.8%的孩子希望有父母同行,93.22%的孩子希望有熟识的同学或朋友同行(见图表2和图表3)。这显示出中国孩子对亲朋的高度依赖。他们大多数为独生子女,缺乏足够的独立生活能力和适应新环境的勇气。而这种缺乏也正反映出素质教育对中国孩子的重要性和急迫性。

  3、孩子期待休闲体验,拒绝竞争压力

  目前国内的中小学生在学期中承受着巨大的学习压力和课外负担, 所以他们渴望在假期中得到更多的休闲和放松。图表4显示: 更多的孩子倾向于游玩活动和夏(冬)令营项目。各种培训和比赛可能是不得已的选择。

  4、重视培养独立能力,特别关注旅途安全

  与图表1和图表2中表现出的当代中国孩子的特点相对应,72.88%的家长把锻炼孩子的独立能力视为支持孩子参加出国修学研学旅行项目的最重要目标。开阔视野和提升外语水平也是重要因素。与孩子意愿截然相反的是,仅有6.78%的家长把放松身心作为孩子参加活动的主要目的。

  从下表可看出:与愿望相对,大多数家长在决定是否同意孩子参加出国研学活动时考虑最多的因素是孩子的旅途安全。 正如我们所料,“儿行千里母担忧”是中国家庭的特点。所以,我们在问卷中的最后部分专门设置了关于安全保障的细节问题。

  5、重视人员资质多于机构规模,信赖客户口碑多于机构名气

  比起国内教育机构的规模和知名度,客户更加关注负责执行的教师资质和境外资源。同时,有过境外研学经历的客户口碑也成为家长们较为信任的信息来源。

初中调查报告7

  既然是社会调查,不一定和学校有关嘛~~

  一、调查原因:

  好不容易盼到暑假了,本想痛痛快快的玩一场,可妈妈又在催我去补习班,补、补、补,我晕。其实饱受补课之苦的又何尝我一人呢?每到双休日和假期同学们就赶集似的奔波于各个补习班,可又有几人愿意补习呢?为此我做了一个关于补课的调查报告。

  二、调查结果:

  我在补习班调查了63人,结果有56人说不愿意补课,只有7人是自愿的。我把同学们在补课班的表现归为三类。

  1、云中漫步者 迷迷糊糊上学,稀里糊涂放学。

  2、地下工作者 老师上面讲,他在下面玩。

  3、逍遥逃学者 老师和家长稍有疏忽,他便溜之大吉。

  三、调查分析:

  同学们为什么这么反感补课呢?我分析了几点原因:

  1、家长不根据孩子的兴趣需要出发,不尊重孩子的意愿,强迫孩子去补习班。我认为这样做对孩子来说是太残忍了,只能让孩子成为学习的机器,孩子享受不到学习的快乐,最后会丧失学习的兴趣。

  2、家长们送孩子去补习班,剥夺了孩子们玩的时间,让双休日、寒暑假变成了黑色假期。放假比上学还累,孩子们没有一点自由时间,孩子们会受不了的。

  四、调查建议:

  1、家长们应还给孩子双休日和假期,鼓励孩子们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这样既拓宽了孩子们的视野,也让孩子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采。

  2、家长在为孩子选择

  补习班时,应尊重孩子的意愿,从孩子的兴趣出发,兴趣是热爱的前提,这样才会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如果强行给孩子增加营养,反而会营养不良的。

  家长们,好好反思一下吧,让孩子们尽早从补课大军中解放出来吧!还孩子们一个金色的童年。

  为了完成这次调查报告,在20xx年的七夕节即将到来之际,我特意走上街头去卖花,这样可以让我更好地完成这次作业,使自己的社会调查作业不必过于空洞,脱离实际。更可以让作为一名学生的我亲身体验挣钱的不易与生存的艰辛,从而更加努力地学习。

  调查内容:

  情人节,这个西方社会的舶来品从20世纪末期开始为中国人所了解,并以出人意料的速度得到了追求时尚、浪漫的新生代的钟爱,迅速传播开来,成为继圣诞节之后又一在中国大受欢迎的西方节日。但是,人们对于情人节的了解程度却不尽如人意:

  90%的市民知道2月14日情人节,但仅有24%的市民同时知道2月14日和农历7月7日为西方情人节和我国传统情人节;83%的市民会选择在2月14日送礼物给自己的爱人或亲人;95%的孩子不知道“牛郎织女”的传说;86%的孩子不知道“七月七日”要吃巧果……以上是我在调查中得到的结果。

  就在我们已经将西方的情人节再也过不出新意的时候,竟然还有一半以上的人不知道,在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中,也有情人节,那就是每年的农历7月7日。最早相传:每年农历七月初七,也就是中国传统的七夕节,牛郎织女就会搭着鹊桥在天上相会……中国情人节所推崇的内敛性和含蓄性相比于西方情人节缺少了热情开放和轻松刺激的内容,却另有一番韵味。

  “七夕”是我国最动人的神话故事之一,历史悠久,但它的知名程度和热闹程度为什么远远敌不过西方的“情人节”?它的原因又在哪里?

  西方情人节虽然是舶来品,但市民却对它情有独钟,商场、花店、礼品店纷纷打造出了情人节时尚。年轻人对西方情人节趋之若鹜、对传统情人节却日趋淡漠,有人说,“七夕节”是因为宣传力度不够;有人说,洋节的特性商品更明显,符合现代人的生活节奏;也有人说,七夕节太土了,不够时尚;还有人说,洋节的盛行是不是有崇洋媚外的心理在作祟。

  自身感想:商品经济已经到来,经济全球化的速度不断加快,伴随着这一时代的到来,西方商及文化在中国畅通无阻,经济文化上的侵略,比起军事侵略,更甚。这并不是闭关锁国,而是,在全球经济日趋一体化的今天,在东西文化不断交融的今天,切记——我们的——根!

  我是福建的所以我不知道

初中调查报告8

  一、调查问题

  中学生的消费与消费观虽已渐渐独立,但存在的问题还有很多,由于中学生所处于的年龄阶段,既有叛逆又有彷徨,中学生的消费渐趋自主,但其经济又不能独立,学校应对学生加强教育,努力宣传朴素的生活作风,引导适度的消费,健康的消费,家长应该积极配合学校教育,不能一味纵容,把握好度。社会也应对消费歪风与不正常的舆论进行纠正,规范中学生消费及消费观,使中学生消费走入正轨。此项调查是对海棠中学八年级学生的消费情况,从而能初步反映当代中学生的消费情况及问题。

  二、调查范围

  xxx中学八年级学生

  三、调查方法及时间

  进行随机抽样方式对海棠中学的100名八年级学生进行了一项问卷调查。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本次问卷调查100份,有效问卷94份,完成率达到94%,时间为12月16日。

  四、调查分析

  调查男生占了被调查总数的44.68%,女生占了被调查总数的55.32%

  分析调查统计如下表

  (一)初中生零花钱的情况

  调查数据显示:有零用钱的学生占了被调查总数的86.17%,没有零用钱的学生仅占13.83%。初中生零用钱每月多在50元以下,占了被调查总数的65.96%,50-100元占了被调查总数的20.21%,100-150元占了被调查总数的5.32%,150元以上占了被调查总数的3.19%。那么中学生们的零用钱是从哪里来的呢?他们的零用钱绝大多数来自父母,占了被调查总数的78.72%;其次来自祖父母、外祖父母的占了被调查总数的26.20%;自己打工而来的只占了被调查总数的14.89%。其他的占了被调查总数的20.21%。现在的学生基本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家长对自己小孩几乎是百依百顺,疼爱有加,即使自己再省吃俭用,孩子那里总是应用尽有,谁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过的好些呢?有些父母在孩子上学前总会在他们兜里放上几元钱,给孩子买些零食和学习用品。在孩子出门玩耍时也会给孩子准备一些花费,这些零花钱也是家长对自己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部分投资。只有极少数家庭的孩子可能每天的生活都是由父母来安排所以也不用什么零用钱了。但是这些都是比较少数的家庭。所以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有零花钱,但是初中生年龄尚小,平时花费不多,加之初中学生的判断能力和行事能力都相对较弱,家长们一般不会给小孩太多钱支配,只有在一些郊游、外出时间较长的情况下才会相对更为'慷慨'一些,一般在平时就每次给个几元钱,以应付日常花销和每日车费为主。因此大多数初中生的每月零用钱金额在50元以下。少部分学生与祖辈或其他亲属同住的,也会经常收到他们给的零用钱,这也是基于长辈对幼辈的爱护。少部分期望'自食其力'的学生还会通过打工来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同时也接触了社会,丰富了社会经验。但中学生的年龄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小,能同意他们利用课余打工的家长还是不多。大多数的家长还是比较疼爱孩子的,不忍心让他们受苦。

  (二)中学生零花钱的消费情况

  (1)中学生零花钱的消费

  调查数据显示:虽然父母疼爱自己的孩子但是他们的这些零用钱大部分跟朋友一起消费,占了被调查总数的64.89%,自己花去的占了被调查总数54.26%,跟父母一起消费的只占了被调查总数39.36%,其它的情况也占了30.85%,只要他们想要一般都会给的,那么他们都消费到那里去呢?

  (2)中学生零用钱的三大'流向':购书、储蓄、买零食

  调查结果显示:零用钱用来购买书籍的学生人数占了被调查总数的38.30%;进行储蓄占了被调查总数的77.66%;买零食、饮料等占了被调查总数的39.36%,这3类用途的中选率明显高于其他用途。而玩游戏(包括一些家庭用电脑游戏)的占了被调查总数的23.40%;体育运动花费占了被调查总数的18.08%用自己零用钱买衣服的(包括服装和鞋类)占了被调查总数的19.15%。大多数的家长认为书籍是学生成长的精神养分,现在的文化书市也较为繁荣,课外的,课内的;娱乐性的,电脑知识类的;趣味爱好类的,文学小说类的,等等书籍在图书市场上都能买到,所以家长对于孩子购买书籍也持赞成态度,总希望孩子能多长知识,所以书籍消费成了学生零用钱的一大消费方向。他们购买的书籍大部分是报刊杂志、接着是漫画书分别占了被调查总数的43.60%、34.04%。大多数中学生们都把自己的零用钱用在了购书上,这实际上是中学生们对于文化消费的一种表现,许多青少年们朋友对未来生活充满着渴望,因此许多青少年通过各种各样的书籍来填充自己的业余生活和精神需要,这一现象应该引起家长们的注意。

  (三)、中学生的消费风格及消费观

  现在的学生课余生活丰富了许多,市场经济已经使得消费领域无孔不入。无直接经济来源的学生也成了许多商家的目标群体。可是中学生在父母的监督下他们的消费观大有改进肆意挥霍只占了1.06%,看到合适的就买,相信自己的眼力占了37.23%,能省就省的占了36.17%,做好消费计划也占了32.97%,现在学生经济正在迅速发展:杂货店、文具店、书店、网吧、小吃摊、电脑游戏光盘店等等一应俱全,五花八门。市区一些商业街上也开出青少年用品专卖店,无疑都是瞄准青少年学生这一消费群体,不少知名运动品牌也把这一群体作为重点消费对象。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学生消费市场上也在进一步启动。但是中学生在购买也会开始考虑在经济条件允许下,可以考虑占了被调查总数的60.63%,没什么看法的占了被调查总数的28.7%,不应该买的占了被调查总数的11.70%,不会因价格贵而不买的只占了被调查总数的7.45,他们同样要考虑商品的用途及价格它们分别占了被调查总数的69.14%、61.70%,款式及包装和是否符合时尚潮流的是他们接着要考虑的因素分别占了占了被调查总数的46.80%、38.80%,现在他们购买时看到合适就买,必要时才买,分别占了被调查总数的46.80%、35.11%,接着才是喜欢才买的占了被调查总数的27.66%,求异心理的只占了被调查总数的3.19%。这可以证明他们的消费观大有改进,不会盲目的消费。

  (四)中学生消费后的理念

  在这次的调查中发现青少年的零用钱花费中,更有计划不会乱花钱,也知道他们的钱花到哪里去,会自己系统的结算和间中的结算分别占了被调查总数的44.68%、27.60%从来不会的和没有的分别只占了被调查总数的13.83%、11.70%,和朋友消费时的付款情况:aa制占了被调查总数的50%,请客的占了被调查总数的23.40%,其它情况的占了被调查总数的27.60%。

  五、调查结果

  现在的消费市场上,我国目前中学生人数高达7300万,中学生作为一个消费团体渐渐被注意。虽然没有大学生那么多的空余时间,可是中学生也有我们独特的消费观念,我们一方面有着课业的压力,经济上没有独立;另一方面我们有着自己的消费需求,有时为了得到有些自己很想得到的我们可以花时间和尽力想尽一切办法去达到自己的目的。所以树立一个正确的消费观是在中学生心智发育是十分重要的。如今的中学生已开始有独立消费行为,我们一般每月都有一笔固定的消费资金(零用钱),有了经常性的独立购买活动,并且对家庭消费也具有越来越大的影响力。

  六、调查建议

  调查和分析中学生群体的消费心理状态,对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一定的参考意义。国内在消费观念上还是比较落后,家长总希望在自己的保护伞下为孩子营造安逸舒心的成长环境,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出人头地,但在教育上可别大意了,'拔苗助长'不行,过于'精心呵护'更不可取!要时刻关注孩子们的心理状况变化,要通过各种形式,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吃苦耐劳、自强不息、不懈奋斗的美德与当代先进人物艰苦创业勇于拼搏的精神。

初中调查报告9

  一、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和重视程度

  大部分大学生认为中国传统节日是具有深远意义的,是值得倡导并隆重举行的,比如说“端午节”是纪念我们伟大的爱国英雄——屈原的;还有部分大学生认为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程度不是很高,不明白部分节日的意义,所以表示不是很提倡,有的人甚至表示对中国传统节日都不是很了解,在调查中我发现很多人不能完全说出中国传统节日有哪些,有些竟然表示不知道“端午节“这个节日。

  二、当代大学生对西方国家节日的了解及重视程度

  部分大学生认为要与西方国家“接轨”,要学习西方的先进科技及文化,就必须接受西方国家的文化及节日传统;大多数人表示对于西方国家的节日既不能说完全摒弃,也不能说是完全不接受,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并不代表是否定某一方,而是两者的融合,对于节日这一问题而言,他们表示可以接受,但不会去隆重庆祝,毕竟那是别人的节日。

  三、大学生热衷外国节日的主要原因

  由于对我国文化、民族传统知识的欠缺以及盲目从众崇洋媚外的心理导致部分大学生对外国节日表现出“狂热”的态度,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而当代大学生从小就被社会定位为为了考试而拼命学习的一类人,大部分时间都用来“钻研”那些课本知识以应付考试,忽视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错误的认为科技、经济等某方面优于中国的部分西方国家就是自己的偶像,从而导致崇洋媚外,热衷于外国的文化教育及服饰等各种东西,当然西方国家的节日也成为他们青睐的对象。

  四、调查中出现的令人“匪夷所思”的问题

  在调查时与部分大学生的交流中,发现了极少部分大学生的一些令人无奈又“匪夷所思”的观点。

  1、建议给中国传统节日重新“易名”

  极少部分

  大学生由于对西方国家的过度崇拜,竟然给部分中国传统节日加上一个类似于西方节日名字的名字,比如“中国情人节”,更令人无语的是有人建议将“清明节”改名为“中国鬼节”。

  2、部分人表示“不承认”中国有些传统节日

  部分人认为当“节日”的概念被“假日”替换以后,是节日就应该有假期,可是中国的很多节日都没有放假时间,这样一来,他们觉得这些节日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节日,从而忽视甚至不承认那是中国传统节日。他们表示这样的节日犹如“食而无味”,所以不愿接受。

  五、保护中国传统节日文化遗产刻不容缓在调查中,少量大学生对韩国申报端午祭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成功这一事件表示义愤填膺,他们认为中国人民应注重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对于XX年韩国申报中国的“端午节”为他们的节日这一事件,我们应该予以重视,对于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每个中国人都应该去重视,保护中国传统节日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刻不容缓。

  六、结论与建议通过该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节日的重视程度较为欠缺,这是由于对我国文化知识及传统观念的缺乏而导致的。我希望当代在校大学生能加强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了解,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用行动去证明自己的爱国热情。

  七、附录由于我的调查时口头形式的,所以没有统计初详细的数据,该报告只是反映了调查中出现的显著问题,故不能作为有力的论据

初中调查报告10

  在十几年的教学生涯中,有过照本宣科的无奈,有过突发奇想的惊喜,但更多的是一中彷徨和困惑,见过大多数老师像庖丁解牛一样的把每一篇课文肢解干净,然后做些课堂作业,批批基础训练,、完成了大小作文各八篇,间或发些东抄西摘来的试卷强化训练一下,勤劳点的老师还会吩咐学生买些现代文阅读、作文选打打牙祭,期末试一考,急于看看人均分,有人欢喜有人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有时也想过要穷则思变,浏览过汗牛充栋的文献,聆听过挂名专家口沫飞溅的空谈,真是不说我倒还明白,越说我越糊涂了,要么纠缠于一城一地的得失,要么天马行空,说些他自己也并不明白的话。而在我冥思苦想的孤独求索之中,也隐约瞥见东方丝丝曙光,初中语文教学,有四点还是值得三思一番。

  一、语文教学到底要教给学生什么。

  是呀,语文教学到底要教些什么东西给学生呢?三年一周期,要有总目标,每个学期要有阶段性目标,无论是哪一个版本,每册书大约有三十篇课文,这三十篇的编排大有讲究,古今并存,中外混杂,各类文体也都粉墨登场。但饭要一口一口地吃,课要一节一节的上,具体到每节课,按现在时髦的话说,就是要控制好三维,(就像一个妙龄少女,只要把三围搞的中规中矩,养眼问题就不大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价值观,每篇课文都是有点身份的人写的,多少有点含金量,要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了解相关知识,包括字词句,课文介绍的内容、文体、作者、相关背景等等。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培养学生读、说、听、写四种能力,让学生会默读、朗读、泛读、精读多种能力,特别是要培养学生捕捉文本信息,概括总结能力,教会学生怎么读文章,不同的文章怎么用不同的方法来读,会读会说还不够,还要会手写吾心,把耳闻目睹的,心中所想的在笔端下流淌下积案来,说简单点,就是读的方法,写的技巧。另外在解读文本时,要充分感悟文字的神奇,语言之美,在潜移默化中感悟自然之美,人文之美,让肌肤和心灵得到真善美的熏陶,如果能在教学中,有意识有计划地融合这三点,这课就没有白上。

  二、素质教育的理念如何在语文课堂中体现。

  素质教育核心的理念是创新和实践,但出新却不能出格,要紧紧把握语文学科的特性,在继承中变革,在变革中求新。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首先它是一门语言,是一种工具,学好它是为了交际,如果搞成哑巴语文,搞成会考试的工具,那就背离了学习的初衷,但它又不仅仅是工具,它还担负着人文熏陶的重任,让学生在一篇篇文章的诱导之下明白道理,规范行为,学会做人,感悟人生。而课本中每一篇文章都只是学习的载体,既要尊重它,借他山之石攻玉,又不能被它所束缚,老是围着它团团转,在它基础上树立大语文观,生活即语文,引进课外源头活水,拓宽学生知识面,阅读面。在课堂教学中,构建师生平等、互动的教学新秩序,教师只能做引导者,做学习的引路人,()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激发其学习欲望,特别是要养成积极主动、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劳逸结合,学会预习复习,当日任务当日毕,认真独立思考,不做假做业。教师在讲解时,要高屋建瓴,拨云见日,要有师讲生听升华到生学师点拨的境界,对课文分析要着眼整体,就像写意泼墨,而不是工笔细描,精耕细作,力争做到好读书,不求甚解,而不是求甚解,不好读书。在课堂中要控制课堂气氛,既要生动活泼,又要严肃紧张,一潭死水沉闷乏味当然不好,欢声笑语喧哗吵闹更是糟糕。要求活而不乱,不能一管就死,一放就乱。

  三、不同文体课文的授课方式。

  在具体分析每篇课文时,无论是用一支粉笔一张嘴还是电脑课件晃大腿,教学流程都是八九不离十,一般分为四大版块:1是创设情境,导入新课。2是自学感知,整体把握,三是合作交流,解读探究,4是总结反思,拓展延伸。但同中有异,不同文体,教学侧重点,授课方式还是有所区别的,按初中生所接触到的课文,可以作如下分类:记叙文(写人、叙事、写景、状物),说明文(说明事物的特征和事情的道理),议论文(立论文,驳论文,读后感),散文,现代诗歌,小说,寓言童话,古文,另外在课型上还有复习课,作文指导课,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在写教学设计时,要做到三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要吃透教材,切合学生,变换教法,每节课上完后,要养成教学反思习惯,总结得与失。

  四、要设计形式多样的训练作业,切实加强课后督查。

  光靠课堂四十五分钟,课后就成了耳边风,是无论如何也学不好语文的,要设计优质高效的作业来复习巩固所学的内容,可按排大小作文、周记、课堂作业、基础训练作为基本作业,学有余力的可根据学生自愿按排强化作业(阅读和写作),作业这一块要求做到八个字:按时按量,独立认真。坚决打击假作业,即抄作业(抄答案书,抄其他同学的)和糊作业(不动脑筋,偷工减料),对于拖拉作业,不交作业者要批评教育,屡教不改者要适当惩戒,不可姑息养奸。对于课外时间要进行评估,合理安排可,课外指导扩大阅读量,主要选些文质兼美的短文,对优秀的文章要背诵一些,培养语感,让学生互查,教师定期抽查,考试每月至少一次,每次考三试后要做好总结工作,让学生写小结反思。总之,要通过训练和督查,把科技成果转化成生产力。

  俗话说:教学有方,教无定法,但万变不离其宗,多读多写多背是必不可少的,语文学科有它自身的规律和特点,要与时俱进,因势利导,虚心学习,教学相长,让课堂富有诗意,让课堂充满韵味,要做教书先生,不做搬书工匠。

初中调查报告11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学生的零钱越来越多,消费水平也越来越高,学生之间的攀比现象,以及社会上的少年犯罪现象也由于这些因素随之越来越多。中学生不同于其他的消费阶层,他们无经济收入,但因为很多中学生都是独生子女,被家长视为“小皇帝”,因而消费水平比较高。在初中阶段,初中生作为消费者,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血汗钱,而初中的资料费、生活杂费都是一笔很大的开销,初中生如何合理消费、节省开销是我们所关注的焦点。因此,了解初中生如何消费,便知他们如何理财。

  二、调查报告

  研究目标:

  1、通过活动,调查初中生学怎样消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2、通过活动,正确认识金钱在现实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理性地思考我们当今的青少年应树立什么样的金钱观。

  研究内容:调查初中生的零花钱的数目、来源、用途,以及零花钱使用时的消费理念。

  研究方法:主要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问卷设计注意科学性,遵守题目制定的准则——越简单越好,使题目简明扼要,层次分明,为确保信度,问卷采用集中填写当场收交的方法,问卷上不写姓名,问卷结果不会对各位同学产生任何不利影响,请同学们如实回答。

  研究对象:对某中学初二(1)班43名同学进行了调查,收回有效答卷42份。

  三、调查结果

  表1.某中学初二(1)班同学消费情况的调查统计42人

  调查内容调查结果

  1、你每月的零花钱是:A50元以下B 50—100元C 100—150元D150元以上

  A:18,42.9% B:16,38.1% C:3,7.1% D:5,11.9%

  2、你每月零花钱的来源(可多项选择)

  A勤工俭学B父母C祖父母和外祖父母D其他亲戚E其他来源

  A:6,14.3% B:34,81.0% C:7,16.7% D:3,7.1% E:4,9.6%

  3、你的零用钱主要用途是(可多项选择)

  A买书籍B储存起来C买零食D打游戏E体育运动F买衣服G朋友聚会H其他

  A:21,50.0% B:23,54.8% C:20,47.6% D:2,4.8% E:5,11.9%

  F:12,28.6% G:7,16.7% H:12,28.6%

  4、购买一种商品,你首先考虑的因素是

  A商品的用途B价格C款式及包D是否符合时尚潮流

  A:11,26.2% B:2252.4% C2:4.8% D:10,23.8%

  5、你对中学生吃零食、穿名牌的看法是

  A不会因价格贵而放弃B在经济条件允许下,可以考虑C没什么看法D不应该

  A:1,2.4% B:28,66.7% C:5,11.9% D:8,19.0%

  6、你的消费理念或消费风格来自

  A父母,因为他们是过来人B兄弟姐妹,因为他们比父母更了解我需要什么

  C同学或同龄的朋友们,因为他们知道什么不让我落伍D没有人,我相信自己的眼光

  A:10,23.8% B:10,23.8% C:6,14.3% D:16,38.1%

  7、你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看法是

  A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应该大力提倡B无所谓

  C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没必要D反对

  A:34,81.0% B:3,7.1% C:3,7.1% D:2,4.8%

  8、如果当月零花钱不够,如何解决?

  A.向父母要B.借C.不正当方式D.自己赚

  A:22,52.4% B:5,11.9% C:4,9.5% D:11,26.2%

  9、如果每月零花钱多了100元,你会如何处置?

  A.用于学习B.用于娱乐C.人际交往D.储蓄E.其他

  A:6,14.3% B:6,14.3% C:20,47.6% D:9,21.4%

  四、调查结果分析

  1.每月的零花钱

  学生每个月的零花钱在50以下的占42.9%,在50元-100元的占38.1%,也有少部分学生的零花钱很多。顺德区的生活水平、消费水平都比较高,家长给子女的零花钱也比较多。

  2、每月零花钱的来源

  学生的零花钱主要来源是父母,占81.0%。初中生学业重,课程紧,基本上没什么时间参加勤工俭学。学生的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年事已高,家庭的主要经济支柱是父母,因此零花钱的主要来源是父母。

  3、零用钱主要用途是

  选择储存起来的的占54.8%,买书的占50.0%,买零食的41.6%,还有少部分同学选择买衣服。初二(1)班是外宿班,一些生活用品之类的东西不用自己打理,因此平时的零花钱都是自己处理。平时学业忙,没时间逛街,于是很多选择储存起来。学生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要每天看一篇文章的意识很强,因此选择买书。初中生正长身体,容易饿,加上嘴馋,因此总在课余时间去买零食。在学校都是穿校服,因此花在买衣服的钱比较少。

  4、购买一种商品首先考虑的因素

  考虑价格的占52.4%,考虑商品的用途的占26.2%,考虑是否符合时尚潮流的是23.8%。买商品时,首先考虑它的价格,只要喜欢、买得起,不管实不实用,都会买下。有些学生考虑的是它的用途,注重物尽其用,认为没必要买没用的东西回来摆,浪费金钱。中学阶段的这个年龄正是对时尚有敏锐观察力的时候,对时尚感兴趣,追求时尚正逐渐影响学生的消费理念。

  5、对中学生吃零食、穿名牌的看法

  认为可以考虑的占66.7%,认为不应该的占19.0%。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不再满足于吃得饱,穿得暖,而是追求更舒适的生活,因此经济条件允许下,可以考虑吃零食穿名牌。而有些学生认为不应该,他们认为没必要把钱浪费在吃零食,穿名牌上,只要吃饱饭,穿着舒适就行了,没必要追求名牌。

初中调查报告12

  一、课题提出:

  这也许是一个老掉牙的课题,可是这也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课题。曾经优美的环境已不复存在,曾经的调查结果也已不符和现在居民的想法,况且目前龙湾区确实面临着环境质量普遍下降的问题。这不得不让我们深思:居民的环境意识到底如何,还是“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旧思想占上风吗?因此,作为地理调查组组员的我们针对龙湾区的河流污染、生活垃圾等的处理做了一次全面的调查与分析。

  二、研究内容:

  1、了解永强一带的环境质量,垃圾筒及清洁工人的状况;

  2、根据存在的问题,列表调查(附后)

  三、研究的目的意义:

  1、敲醒环境意识正处于“朦胧”状态的居民,从而提高他们的警觉性:

  2、让居民了解有关单位的工作情况,从而更好的配合好政府工作,同时也让单位人员掌握居民的看法意见,进一步改进工作制度、措施;

  对提高龙湾区的环境质量和居民素质有一定的帮助。

  四、研究过程:

  (一)调查步骤:

  1、走访附近街道并取景拍照

  2、设计问卷,发放填写

  3、访问环保局职能部门

  4、分析并总结调查结果

  (二)调查方法与调查对象:

  1、调查方法

  设计问卷(共15题)发放204张并全部收回

  具体方法:在龙湾区踩点永中、状元、永昌、瑶溪五个街道的部分居民采用现场答题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由调查对象当面填写并收回。

  2、调查对象

  我们调查的对象为龙湾部分居民的沿街的经商者,另外还有学生、农民、工人、医生等。

  (三)问卷调查及分析:

  我们的调查内容主要有居民对周围环境的满意程度,对当前环境问题的一些看法,日常生活垃圾的处理方法,对政府环保部门的工作建议等等。

  本次我们调查的居民为204人,从被调查者的态度来看大部分居民还是对环保问题感兴趣的,而且在调查过程中也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填写了问卷。但仍有少部分人对环保问题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对当前的环境状况视若无睹,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从问卷的调查结果来看,有49%的人对乱扔垃圾的行为感到气愤,而且69.6%人对自己乱扔垃圾感到惭愧,如此看来,环境问题已经日益唤起了广大居民的重视。

  现如今的白色污染已成为重要的污染源。为什么白色污染如此严重呢?从调查结果中不难得出答案。问卷上有这么一道问题:你上街买菜是否会带上篮子?有86.8%的人回答没有,且直接使用塑料袋。而使用一次性用品的人也占很大一部分比例。针对这一现象,有人就提出应该在菜市场口摆放篮子,以减轻白色污染。

  对于生活污染的处理方法,有80.6%的人表示会将垃圾丢于垃圾箱,这是一个令人欣慰的结果。然而在令一个问题的回答上又不禁引起我们的思考,其中有54.9%的居民反映在周围找不到垃圾筒;他们提出要增加沿街垃圾筒的数目。据我们组成员的走访调查,确实发现这一问题,如永兴的下洋街,衙城街,永昌的纪兴路等均无垃圾筒,而有些所谓的垃圾筒也早已经面目全非。所以,我们觉得环保部门应该多深入了解群众的生活,对居民提出的好建议要采纳并付诸行动。

  清洁工是我们城市的美容师,仅龙湾区人数就有1000多人,很多人对清洁工都抱感谢的态度,但也有大约半数的人对政府的环保工作不太满意,认为太过于形式化。

  问卷的最后一道民意题“您对政府、环保职能部门今后的环保工作有何意见和建议。”很多人都建议政府加强宣传力度,将口号落到实处!

  但是把环境污染的原因全都归咎于政府也是不合理的,因为政府毕竟只是一个以行政为职能的机关单位,居民的实际行动才是主题,提高居民自身的素质和环保意识才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比如问及对自家门口的河道被污染后的反映,虽然有38.2%的居民表示会自觉监督,组织附近居民进行保护,但持“与我无关、爱理不理”的态度竟占19%,据前述情况来看进一步提高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迫在眉睫。

  总体的居民调查结果显示,龙湾区居民已初步形成环保意识。但这只是单方面的结论。为更好的对此次课题进行深入了解,我们小组成员一同走访了龙湾环境卫生局,与那里的负责人娄长贵娄主任交流了近一个小时。

  时间:20xx/5/7PM3:4:00~4:40

  地点:龙湾区环卫局3楼

  对象:娄主任

  问:您认为龙湾区哪部分的环境较好?

  答:就目前是状元镇搞的较好,永强及其他地区还是较差。

  问:龙湾区的居民环保意识又如何?

  答:还是比较差的。但已有所进步。

  问:谈谈你对某些地方绿化带被拆用于道路建设的看法?

  答:拆掉的绿化带是为了拓宽道路,而且我们政府提倡绿化建设,他不单单指公共场所的绿化,更在于家家户户都能在自己居住的周围环境都能搞绿化,这样才达到他的真正目的—美化环境。

  问:针对目前的不法厂商违法排污却没有遭到有关部门的制止的现象,许多的居民认为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工作只是拿纳税人的钱做表面工夫,比如河道污染,你能谈谈自己的观点。

  答;这主要于我们目前的经济发展有关。我们把中心放在经济建设上,而目前龙湾区的工厂尚未达到小污染甚至无污染的水平,可我们又无法完全的扼杀。这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只能适当地予以整治。至于河道工人每天的河道清理,绝对不是表面工夫,而是非常有必要的,龙湾区每天的垃圾量很多,若这项工程不实施,那样会更脏更乱。所以我希望大家尤其是河道周围居民能够理解并且支持这项工作。

  问:对于小摊小贩,机动三轮车,为何没有部门进行彻底的整治?

  答:对于这方面涉及的部门太多,大家懂得分工又不清晰,以致于这项工作不能细致、完美的完成,这是我们工作的一大失误。

  问:目前的垃圾处理的方法是什么?

  答:主要是焚烧和填埋。而我们比较赞成的是填埋,就是将垃圾堆于一处,再盖上七层土,种上树木。这种方法相对于焚烧更环保。

  问:龙湾区的清洁工有多少,他们的待遇又如何?

  答:大概1000多人,我们正努力提高他们的待遇,但基于种种原因,能做到的只是对他们精神上的支持。不过,近几年也有些日子,带他们出去旅游,不过数量有限。

  根据该部门的反映,龙湾区部分居民对环境保护意识是欠缺的,人们大都只是各人自扫门前雪,对公共场所的环境保洁意识不强。正因为没有很好的重视,致使生活环境受到污染。整个龙湾除状元还算不错,大部分地区不容乐观,由于现在龙湾正处于经济建设高峰期,对今后的环保问题考虑欠佳,环境污染程度还在进一步加深。

  政府自身也正在加大各方面管理力度,比如安排清洁工每天分时间段对各大街干道进行清扫,整洁,并将垃圾运到指定地点处理;派出技术人员进行大气污染的治理;河道上漂浮的生活垃圾也经常雇人打捞以防止更严重的污染;适时地作宣传工作。如此看来政府部门显然已经在采取一定的措施了。但也有不足之处,对机动车及汽车围气排放的管理有点心有余而力不足。还有就是为扩建道路而被拆掉的绿化带没有及时重建。对此,负责人的回答是他们要搞的是大绿化,是人均绿化带的比分,并非我们平时看到的小绿化场地。

  五、总结:

  经过这次的调查,结合多方面的了解和分析,我们得出的结论是,文化程度与环境意识明显地呈正比关系,文化程度越高,环境意识越多,环境意识越强。居民环境意识比农村强;青少年环境意识比成年人强。多年来在学校开展的各种环境教育活动,有效地提高了中小学生的环境意识,青少年环保知识来自于学校课堂,他们在对环保的重视程度、自然观和参与环保活动等方面都明显高于成人;公众的环境意识呈“依赖政府型”,公众对于自身及其他社会组织应该做的和能够做的环保工作缺乏清晰的认识,可见,“谁污染,谁治理”的环保责任意识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公众环境意识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宣传教育活动和新闻媒体传播,大部分人主要是从电视、广播中获得环保信息的。

  环境宣传教育要在公众中的认同程度在调查中得到多方面的显现。看来要想提高居民的环境意识需加强宣传教育工作;而我们龙湾区居民的环境意识正在逐步加强,但是面对未来任务重,另外就是居民和政府没有很好的合作,居民对政府所做的工作没有给予一定的关注,以致错误的认为政府一直没有进行管理;而政府虽然抱怨居民环境意识差,也同样有不周之处。所以我们希望两者能够相辅相成,共同努力,为龙湾今后改善环境污染问题尽一份力!

初中调查报告13

  目的:

  防止生活中常犯的语病,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

  形式:

  收集社会流传的各种语病,注意观察电视广告、主持人语言、电视采访、各类讲话与报告、文艺小品,歌词、杂志、报刊、马路文化等,将各种语病归类分析。

  要求:

  分析出现语病原因,改正办法。

  3、《读书感悟》

  目的:“好读书,读好书”。开拓视野,陶冶情操,增长才干,提升品位。

  形式: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中外名著,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伊索寓言》、《鲁滨逊漂流记》、《格列佛游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童年》、《名人传》、《海底两万里》、《水浒传》、《朝花夕拾》及当代散文,诗歌优秀作品等,写出读后感与读书笔记。

  要求:就其中的内容,谈谈阅读给你得启示。

  4.《读书与父母事业的研究》

  目的:增强学生读书的兴趣,增强读书、沟通能力。

  形式:访问父母年轻时读了哪些书;什么书对自己事业的追求产生影响。

  要求:要真实,将访谈内容写得充实,再谈访问后的体会。

  5、《优秀诗文积累运用》

  目的:通过朗读、背诵古代、现代、当代优秀诗文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形式:练习背诵课内外(含课标推荐篇目)诗文,抄写喜欢诗句,写出喜欢原因,并能按主题归类,运用于生活实践。

  要求:录音、写出会背篇目;欣赏品味意境小品文、唐诗按表达主题归类。

  6.《宠物王国》

  目的:锻炼学生写作能力,将所学过的语文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的能力。

  形式:选择你感兴趣的宠物,观察它们的吃、睡、活动、玩耍、性格、爱好等。、

  要求:研究宠物的习性,对外貌刻画、特性描写,最好有情节,文体不限。

  7.《旅游景点语文要素研究》

  目的:提高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并善于从生活中提取语文要素。

  形式:在旅游时注意观察各种导游指示板、导游解说、景点名称与历史典故,收集其中的语文价值。如:参观“奥运”的“鸟巢”“水立方”,写《参观记》,围绕“奥运”相关精神、项目、人物、事件写随笔。

  要求:提炼、归类,用实例说明语文的作用。

  8.《影视收看》

  目的:通过听看电视、影像节目,了解社会,了解生活,热爱祖国文化。

  形式:收看“百家讲坛”、“子午书简”、“文化访谈录”、“东方时空”等节目

  要求:选你最感兴趣的节目,记载下主要内容,进行分析、研究;谈谈自已的体会。

  9.《网络流行语的研究》

  目的:对于网络流行语的研究,一方面贴近学生生活,有助于他们了解汉语词汇的发展规律;另一方面,对于启发、引导学生规范网络用语,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

  形式:借用网络、工具书搜集整理当下流行的网络用语,了解其含义;根据不同的语言特点进行归类,并分析该类流行语的特点以及流行的原因,并把握汉语词汇的发展特点;

  要求:通过研究整理出论文,800字左右。工夫,决定着事情完成的质量。

初中调查报告14

  初中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

  一、概况

  教育作为一个基础工程,特别是初中教育工作,肩负着承上启下的艰巨任务,要抓出新意,抓出亮点,抓出成效,必须加强调查研究,使教育事业的一些重大思路、战略性课题,在教育专题调研中得以衍生和破题,初中教育现状调查报告1。

  此次调查活动内容包括:现场观察课堂教学,课后与任课教师进行交流,了解教师课堂教学目标、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过程;在听课的班级中选取部分学生进行问卷征询,了解学生在学校的感受以及学习和生活的情况;对部分教师进行问卷征询,了解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在这次调查中,接受调查的有七年级6个班,八年级9个班,九年级10个班(见表一),听课20节(见表二),共有22人接受问卷调查,其中教师7人,学生15人(见表三)。

  根据调查所收集的各方面的信息,对某校教育教学的现状有了一个基本的判断。以下是本次调查的主要发现。

  表1 年级情况一览表

  人数

  年级 班数 小计

  七年级 6 6

  八年级 9 9

  九年级10 10

  合计 25 25

  表2 听课情况一览表

  科目

  年级 语数外 物化生 政史地 音体美 小计

  七年级 2 1 2 2 7

  八年级 2 2 2 1 7

  九年级 2 2 1 1 6

  合计 6 5 5 4 20

  表3 问卷调查一览表

  人数

  类别 人数

  教师 7

  学生 七年级 3

  八年级 5

  九年级 7

  合 计 22

  二、学校教师队伍现状与分析

  1、教师的满意度,调查报告《初中教育现状调查报告1》。从这里看出,学校办的好不好、教育质量高不高、学校是否有积极上进的氛围,对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是有很大影响的。教师问卷征询中,教师们的心态也充分反映了这点。

  图1 教师对 “学校管理满意程度”的判断

  单位:百分比

  2、教师的学生观。在听课中,了解到学生的差异很大,在一个班级的差生达到20%~30%,这对教师的教学来说是个问题,也是挑战。如何正确对待学生、正确对待学生的差异,教师有不同的看法。从教师问卷统计的结果看,82.2%的教师对所教学生是基本满意的,教师们对所教学生不满意的原因主要在于:班风差,不自觉、不刻苦,厌学或不愿意学习、不愿意动脑筋,缺乏学习的动力或动机,学生两极分化严重,学生基础差、学习方法差,家长不重视或不配合,生源差,学生不配合、纪律差,学生思想品德差等。

  更多教师能正确对待学生,认为,班级同学基础虽然差,但都很聪明、活泼。问题在于,教师怎样去发现学生差的真正原因,怎样去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并把学生的闪光点充分利用起来,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这应该是今后更应注重研究的问题。

  图2 教师对目前所教学生的满意程度

  单位:百分比

  3、教师的教学观。从所听的课中可以看出,教师们还是能够围绕素质教育这个核心,在教学上大胆创新,多放手以增进学生参与学习和教学过程的主动性。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精神,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三、课堂教学状况与分析

  从所观察到的课堂教学来看,有不少好课,这些好课的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比较先进,在课堂上能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但也存在个别教师上课的特点是,教师是主角,学生是配角,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虽然意识到现在的课堂太沉闷,但对课堂上学生主体、学习积极性、兴趣怎样调动起来,缺乏办法。从教师问卷调查统计的情况看,接受问卷征询的教师中50.4%的人认为自己的课堂教学比较好。

  图3 中小学教师对自己学校课堂教学的评价

  单位:百分比

  教师们对学校课堂教学不满意的原因主要是:学生基础差、自觉性差、差异大、学习兴趣不强,教学方法不适当、教学手段陈旧,家长不配合,领导不会领导,教研薄弱,班额太大等。怎样进一步改进学校的课堂教学质量,教师有不同的想法。

初中调查报告15

  近年来随着地区经济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就越来越严重。防止环境污染,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为了调查节能减排和环境污染问题,我们小组对社区的环境卫生进行了调查。

  绿色社区是人人向往的居住条件,但现在的社区大多还没有达到绿色社区的标准。,普遍存在以下几种问题:

  1、没有完备的垃圾分类回收系统;

  2、没有节水、节能和节约生活资源的举措;

  3、没有做到多植树,使社区清洁优美。

  节能减排不仅是企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环境污染所带来的问题,更是与人们日常生活方方面面息息相关的问题,所以我们必须从每一个小事抓起、从身边做起。一个很小的忽视都可能浪费掉大量的水、电和能源。

  我们在对节能减排绿色社区的调查过程中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

  1、你对小区绿地的清洁情况的看法?

  2、你如何处理家庭的日常垃圾?

  3、你家的装修选材是否注意使用环保材料?

  4、你家是否常用一次性用品(快餐盒、筷子、塑料带等)?

  5、你的家庭是否有水的二次利用情况?

  6、出门在外是否关灯?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小区内的清洁十分良好,很少看到垃圾,但有乱丢废弃电池和扔掉可二次利用的东西的现象;大家也不太注意使用环保材料,常使用一次性用品;有些人出门在外,感觉时间短,也常有不关灯的现象;大多数年轻人没有将水进行二次利用的习惯。小区内的绿化整洁还不错,但没有看到一些相关的节能环保措施,小区还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垃圾的分类回收以及污水排放等问题。

  我们这次调查,主要是针对社区的节能减排环境污染方面。经调查我们发现,时代在进步,同时,人们也不断的制造垃圾,不断的浪费能源,不断的排放尾气,不注意环保,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所以,节能减排当务之急,这我们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希望我们城市进步的同时,决不要忘记节能减排,决不能忽视环境保护。作为初中生,我们更时刻要有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意识,以促进我们未来的城市发展更加美好。

【初中调查报告】相关文章:

1.初中教育实习调查报告

2.初中政治调查报告范文

3.初中调查报告15篇

4.初中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5.初中生消费调查报告

6.初中教育实习调查报告范文

7.初中学生近视调查报告

8.初中社会调查报告格式

上一篇:自查报告和整改措施 下一篇:教师履职尽责自查自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