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发展不断提速的今天,我们使用上发言稿的情况与日俱增,发言稿具有逻辑严密,态度明确,观点鲜明的特点。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好一份发言稿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教学经验分享发言稿四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学经验分享发言稿四篇1
老师们,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全校教师齐聚一堂,拉开了高效课堂暑期培训的序幕。首先,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中国教师名校共同体和来自安徽、江苏的所有名优骨干教师致以真诚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
老师们,课堂是实施教育的主阵地,抓住了课堂,就抓住了教育的核心。
就教学而言,最大的效益在课堂,最大的浪费也在课堂。教育思想先进,教学手段新颖,教学环节科学,教学效果落实,能实施教学效益最大化的课堂就是高效课堂,而那些教育观念陈旧,教学手段落后,教学环节杂乱,教学效果一般的课堂就是低效课堂,甚至是无效课堂。
目前,我们学校正稳步推进二五规划,二五规划的实现需要我们全校教师全力提升自身素质,思想境界要提升,教学技能要提升,专业水平要提升,敬业精神要提升,课堂效益要提升。
一切形式的教育改革,都必须发生在学生身上。
一切形式的教育理论,都必须发生在课堂上。
所以,我们从暑假的休息时间中抽出三天时间集中培训,虽然牺牲了休息时间,但我们的精神却得到了充电。
一个人物质的贫穷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的空虚。
虽然是暑假,全市乃至全省的教师都还处于放松休闲状态,而我们已经在思考,在学习,在行动,在反思,在高效课堂的大路上快速奔跑。
奔跑使人健壮,健壮使人更善于奔跑。
祝愿每位老师三天的学习学有所成,工作开心,同时也再次感谢中国教师报名师共同体的各位领导专家和老师的光临,谢谢。
教学经验分享发言稿四篇2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同仁:
大家下午好!
我是来自洋梓小学的一名普通的小学语文高级教师,很高兴市继教中心为我提供了这样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在这里我只能说是耽误大家几分钟的时间,和大家交流一下本次培训学习的体会和感受。
为期五天的小学高级教师职务培训就要结束了,可我还沉浸在学习的氛围之中,还在回味着授课老师们那些精彩的论述,就像是饥渴的孩子,努力消化着培训的内容。这次培训的内容很丰富,授课老师们精心准备,为我们送来了一堂堂精彩纷呈的课程。老师们用他们精湛的理论阐述,鲜活生动的实例,诙谐幽默的语言,一次次深深打动了我,让我深切感悟到教师的神圣与自身的不足,同时也更坚定了我的信念——我要做最好的老师。
一、加强师德修养
一名好老师首先要有良好的师德修养,——市教研室李主任为我们解读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听完他的报告,我明白了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就是要热爱学生,它兼具有父亲式的严格,母亲式温柔,朋友式的平等。是每位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自然流露出的对学生的关心和期望。它是学生心灵的重要支撑,它为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提供着爱的示范,对学生行为起着强烈的潜移默化作用。因此,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理解每一个学生的需要,将爱的雨露洒向每个学生心里,努力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
二、搞好教学常规
虽然我已经工作十几个年头了,也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但是做为一名人民教师,尤其是一名小学高级教师,对其中的许多教学常规工作还是一知半解。——市教研室王洵主任为我们详细介绍和讲解了“教师的教学常规管理”,并结合多年来的许多相关事例作为典型范例,给我们上了一堂备教改导课,让我受益匪浅。尤其是上完课后老师一定要撰写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可以缩短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跨越观念与行为之间的鸿沟,使理论与实践相互支撑。通过反思,我们可以不断超越经验,创造性的解决教学实际问题,促进自身业务能力的提高,促进自身不断成长。可以说,人无完人,课无完课,无论怎样的课堂教学,总有不完美的地方,希望我们能主动进行教学反思,以提高我们把握课堂、驾驭课堂的能力。
还有教研室张忠主任所讲授的“集体备课的再思考”指出了当前学校集体备课中存在的现象,并阐释了教师该如何开展集体备课。这些都使我深受教育和启发,我认识到要搞好教学常规工作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是要付出艰巨的努力,从平时的工作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
三、走向研究型教师之路
在培训中老师们留给我一句记忆深刻的话就是“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教师的劳动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时代也呼吁教师的工作要从“教学知识”转变为使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从接受转变为创造。而做到这些的前提就是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不能机械的重复,要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提高,多总结,多反思。
钟祥五中的孙红强老师为我们做了“教师成长之微型课题研究”,为我们详细阐述了为何要开展课题研究,课题研究的特点,课题研究的'方法等,让我们对课题研究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有了更浓郁的研究兴趣。在孙老师的指点下,我才深知积累是何等的重要,今年9月,我到天门挂职学习之前,开通了自己的新浪博客,经过这几个月的时间,我书写的博文三十余篇共计两万多字,记录了自己的学习收获、教育感想、工作随笔和处事感言。在众多的良师益友的帮助下,不断积累中,深感无论是教育思想,还是教学理念都有了明显的进步与提高。于是我坚定决心,要将自己的博客坚持到底。我深深感到,搞教学研究并不神秘,只要我们用心积累,积极探索,大胆实践,会有一个个惊奇等着我们。
总之,短短五天的培训学习,我学到了很多,也明白了很多。培训虽然已经结束,可带给我的思考与学习才刚刚开始。我要做最好的老师,这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行动。
谢谢大家!
教学经验分享发言稿四篇3
各位老师:
大家上午好!
我们有幸参加了——市教育局组织的特级教师支教培训班的培训,在此,我代表全体教师说几句心里话。
特别感谢六位特级教师顶着酷暑快乐地为我们作精彩的讲座!
六位老师真实谦逊、执著善思、深邃睿智、诙谐机智、坦城豁达的品格和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们,触动了我们浅陋的灵魂。
方老师的《说课技术和说课艺术》为我们乡村教师的教育盲点打开了一扇门窗,让我们轻松和快乐,让我们成熟和老练,让我们更加自信!
方老师说,不同类型的课,要用不同的语言,从不同的角度去点评,说得太好了。听这个讲座前,我曾给县南山中学一位上展示作文课的老师做点评,尽管我提及了教学作文的几个借鉴处,但更多地是提出建议,还有很多处是持反对意见的,甚至把我自己如何上这一环节做了详细的阐述。点评下来,给人一个感觉:太狂!那次点评,让我深悟:评课是有艺术的。如今听了方老师的讲座,使我真正懂得了不同类型的课,采用的语言是不一样的,点评角度也是不一样的,这正如古人所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了。”方老师还说,评课过程中避免抽象的评价,避免就课论课,缺少理性层面上的高度等,这些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评课是艺术,恰如其分地点评,老师容易接受,无论是赞赏还是建议,都能激发上课老师去思考,这样不正是达到了评课的目的吗?
感谢方老师给了我深远的启迪!
“面对蹉跎岁月,不说改变都很难,”可见王老师是个善于分析,善于改革,有个性,有思想的老师。
“培植肥沃的土壤,不管你怎样地采集,都能很好地供应。”王老师的这句话,扣动了我们乡村教师悲伤的琴弦,因为我们农村教师缺乏的正是这种培植土壤的能力,急功近利,追求成绩,结果事倍功半,学生的语言水平和能力始终在原地踏步。王老师告诉我们,语文教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能死守固定模式,应该要做一个有智慧的,善于改革的语文教师。感谢王老师的点拔和引领,在以后教学的日子里,我们一定要咀嚼、反思、改变。
听曹老师《语文课堂教学的教学语言漫谈》的讲座,给予了我清新和温馨,犹如八月丹桂的清香沁人心脾,同时听她的讲座,让我当了一回学生的感觉,让我想象着,体味着当学生的感觉。曹老师那亲切、自然、激情浪漫的语言使我的思想在远方驰骋着。我想,这正是语言的魅力使然吧!的确,优化教学语言需要师生平等对话、交流、沟通,还需要思维火花的碰撞,心中有学生,否则茫茫无边,天南海北。我们把曹老师的“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序,言之有情,言之有文,言之有趣”当作自己的座右铭吧!
面对纷至沓来的语文资料,我们无水平选择,错选资料,错选训练题,误人子弟。这一次,章老师给我们上了很好的一课。
章老师的五个适宜性概念,规范教学的理念,阅读和速度的关系,诗歌意境理解,人身体验的感受都深深烙印在我的心坎,就像历史的车轮滚过的痕迹。谢谢章老师,我会带着它飞翔!
“多阅读作品,尤其是阅读优秀的作品,会给我们启发,促使我们去思考”,当张老师脱口而出时,一个知识渊博的学者形象顿时洋溢在我的脑海。张老师是个聪明的人,是个善于归纳、总结的人。是个留心生活,善于从生活中发现问题的人。她的一个个案例告诉我,她在教学中始终处于不断探究的状态中,正因为她肯钻研执着的精神,铸就了她现在的成功。感谢张老师的精神鼓舞了我们,尽管我们是乡村教师,但我们相信乡村教师和城市教师同样会出彩,因为这是没有界线的。我们会带着张老师的学术精神坚守岗位。
作文教学是我们老师教学中最捉摸不透的,最没方法可寻的教学内容。苦于这种情况,金老师了作了一个《写作教学的策略研究》讲座。金老师的写作多类型:模仿写、写段、阅读后感、评价、鉴赏文章、读写、缩写、听写、改写。为我们今后的作文教学训练提供了几条光明的大道,倘若我们沿着这大道走下去,一定会到达目的的。
金老师给我们展示了优美的下水作文,并且告诉我们教师下水作文不可少,因为通过下水,就会熟悉写作基本规律,体会写作的甘苦,对写作保有热情,给学生以良好的引导和鼓励。感谢金老师的警醒,感谢金老师的指引。
最后我再次感谢各位老师的讲座。因为他们汗水挥洒的辛苦换来了我们心灵的甘甜。六位老师的讲座犹如清澈的泉水汩汩地流淌在干裂的田地里。
教学经验分享发言稿四篇4
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
人贵有自知之明,我觉得自己的工作干得平平常常,与在座的很多积极的,有创造性的班主任相比,差距还很大。王主任让我发言,觉得很惭愧,就与大家闲聊几句,算是抛砖引玉吧!
非常遗憾,时至今日,我和我的同行们仍然不能看到,班主任能成为一个人见人爱,大家抢着干的行业。这是我们的悲哀,也是教育悲哀。每当家中老人孩子生病没法守在床前的时候,每当羡慕别人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心中最大的愿望就是:等到哪天不当班主任了,一定多陪家人好好玩玩……是学校的信任,使我一直坚持到现在;是学生对我的关爱,使我忘掉了烦恼……
一、心平气和,以和为贵,增强凝聚力
做班主任这么多年,体验过很多快乐,也有过许多深刻的教训。我们知道一个班级的凝聚力是非常重要的,我自己感觉我的工作热情还可以,但是由于对于班级中出现的事情处理不当,使得班级有时也会脱轨。比如,对于犯错的学生,事情过后我有时还会揭疮疤。其实,对于这个年龄的学生来说,遗忘是很快的,没有必要揪住不放,“抓其一点,不计其余”,使得矛盾加剧,其实这些整人的招术都是极其过时的,说白了,是一种很不人性化遗毒。在班级里,一旦出现了“死对头”,对于班级的杀伤力是相当强的。
认识到这个问题后,在学生学习和思想出现问题后,我先是不动声色,给学生充分的反省时间,静静地等待学生心灵的内力产生。其实,对每一个人来说,反省自我都是一种痛苦的煎熬,比别人惩罚还厉害。只要学生有了悔悟的心,就会产生改过的内力,我们的外力通过内力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的愿望就是,用最轻的惩罚,用最小的外力来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班级就是一个大家庭,和睦才应该成为班级的主旋律。
二、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意见和想法
在班级管理中,我们很容易给学生贴标签,认为学习好的学生一好百好,学习差的同学一差百差。特别是在处理班级矛盾中,很少给后进生们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你不用给别人提意见了,自己要先看自己做得怎么样,等自己做好了再说别人!”。其实想想:我自己做好了吗?也没有做好唉,学生犯了错,我就没资格说他们了吗?比如我们自己帽子戴歪了,班里最差的学生和最好的学生给指出来,对于改正缺点有什么两样吗?在班级里,在处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矛盾,为什么经常走进死胡同,很多时候都是因为我们的思想率先走进了这个死胡同。看似简单的一个道理,却困惑了我好多年,也使自己冤枉了好多学生。好在现在终于明白了。“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在处理矛盾的时候,我尽量忘掉矛盾双方平时的优点和缺点,用一颗公平的心去对待,对事不对人,渐渐赢得了一些信任,减少了一些损失。
三、以人为本,以身作则,教人求真
为了以身作则,鼓励学生不迟到,我和学生做出承诺:我上课如果来晚了,我就交一元钱作为班费。希望大家也不要迟到。上个学期我一共交了两元。我们班学生父母病亡或离异的孩子比较多,其中有两个同学的父母离婚后都在临沂,他们平时住校,周末再回临沂。对他们我尽量做到耐心,细心。他们的父母都来过我家送牛奶,请吃饭,我都婉言拒绝了,其中一位家长把几百元钱提前送到饭店去,跟老板说好了,然后打电话叫我去,我也没去。
当然,在班级工作中,迫于当前的教育形式,有很多工作是很让人头疼的。比如定教育局规定的一些资料,每学期工作检查中要向学生灌输一些与实际不相符合的东西,比如语数外的节数,地方课的开设等等问题。我有很多担心,担心自己会把学生在踏入社会之前,教他们学会说假话,也担心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说实话,每当这个时候,都是我心理压力最大的时候,比平时起早贪黑抓学习更痛苦。我就在想:天天起早贪黑的,和别人的孩子每天相处十几个小时,和自己的孩子相处还不到半个小时,就为了这些吗?我的存在到底对学生成长的影响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如果弊大于利,我的时间,消耗得还有意义吗?我究竟是在为谁在当这个班主任?!
出现这些问题,我总是力所能及地把学生往正面引导,实在解释不了的,也尽量不去掩耳盗铃,纸里是包不住火的,玩那些“皇帝的新装”的把戏是没用的。如果不管对的错的都直接让别人无条件地听,学生岂不失去了自我?我告诉他们,教育的现状就是如此,学校也是没有办法啊!看看诺贝尔的获得情况就知道我们教育的种种弊端了,钱学森早在许多年前就提出了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中国学校为什么培养不出优秀的学生?”直到现在也没有解决。这是目前的现状所决定的,相比社会,学校也只是沧海一粟啊!好好学习,中国的现状的改变,祖国的未来,只有靠同学们了。
四、制定合理的班级量化制度,不徇私情,实现公平教育的理念
俗话说:“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制定一套合理的量化制度,使得学生平时有一个行为的规范,不能光靠那些所谓的“假大空”的——运动般的口号来约束人心,那种口号虽然一时能让人热血沸腾,却没有持久的生命力。时间长了,还会把人心搞皮条了。只有人性化的制度,坚持公平的实施,才会有效。
当然,制度的制定不宜太细,太栓人,过于精严的制度会使人失去灵活性。从古代炎黄时期的“画地为牢”我们不难看出,古代人的因为有了心法的约束,所以做错了事,给把他画个圈,他就不会出去。而法律制度是因为随着人类道德水平的下降,给人类道德制定的最底线,它同时带有人的主观性,世上没有绝对完美的制度,稍有不慎,就会对人的行为产生错误的引领,甚至在历史上,从古到今,也出现过许多偏离道德的现象,所以才会一改再改。所以法律的增多恰恰是人类文明倒退的表现。如果人人都能自觉守住道德,把道德看得高于一切,那还用制定法律吗?
所以在制定班级量化的时候,我就把学生的道德方面的比重加大,以道德引领班风。每星期,我都会带领学生学习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并且让学生与现实结合,写出自己的体会,我自己亲自全批全改,并加入班级量化分,批改的过程也是一个享受的过程。我还把平时的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等等也都加入量化,每个月一清算,利用卖废纸或饮料瓶的钱给学生发奖,对于三好学生或县级三好学生的评定也全部以量化为准,避免我自己的个人喜好或学生投票带来的私情影响。
我就说这么多吧,暑假还没有过去,自家人随便闲聊,想到哪说到哪,很多话可能都没经过大脑过滤。说的不对的,请多多包涵埃谢谢!
【教学经验分享发言稿四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