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教辅课外读物排查工作方案

时间:2022-12-02 10:25:19 方案 我要投稿

教材教辅课外读物排查工作方案(通用8篇)

  通过编写工作方案,可以对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提前的预想。在决定做某个项目时,提前准备多种方案,可以更好的帮助上级做决策,好的工作方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材教辅课外读物排查工作方案(通用8篇),欢迎大家分享。

教材教辅课外读物排查工作方案(通用8篇)

  教材教辅课外读物排查工作方案1

  为切实做好学生课外读物的管理工作,确保学生课外读物质量,促进学生爱读书、读好书。根据教育部关于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的规定,对学校强化校园图书馆利用率,提升书籍质量,不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不在校园内销售课外读物,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各校要提高站位,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充分认识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外读物管理对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和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

  1、通过严格管理,使学生课外读物符合教育部《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要求,加大名著等课外读物阅读量,降低漫画等“享乐”阅读。

  2、开展校园阅读节活动,让读书成为师生的一种生活方式,我们提倡“读进去,想开来,写出来”,在读书时联系生活实际,读别人的书,想自己的事,最后提笔记录阅读感想。

  3、学校应指导家长开展与孩子定时开展亲子阅读等活动,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营造“书香家庭”,营造爱读书读好书的良好氛围。

  二、工作原则

  1、方向性。坚持育人为本,严把政治关,严格审视课外读物价值取向,助力学生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2、全面性。坚持“五育”并举,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围绕核心素养,紧密联系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实际,满足中学生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等方面的阅读需要,全面发展素质教育。

  3、适宜性。符合学生认知发展水平,满足不同学段学生学习需求和阅读兴趣。课外读物应使用绿色印刷,适应青少年儿童视力保护需求。

  4、多样性。兼顾课外读物的学科、体裁、题材、国别、风格、表现形式,贯通古今中外。

  5、适度性。学校和教师根据教育教学需要推荐的课外读物,要严格把关、控制数量。

  三、工作措施

  学校应建立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制度,明确推荐程序、审核、公示、报备等要求,防止问题读物进入校园。

  (一)审核到位,规范课外读物推荐使用。

  1、成立“审读专家库”。

  学校成立读物选购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由教务处、党员教师、学科教研组长、骨干教师、图书馆管理员、家长代表组成课外读物“审读专家库”。

  2、加强选书环节

  (1)清单预审。学校选购课外读物需制定详细的清单明细,对课外读物的内容、适用年龄段、推荐指数、质量、出版社等信息进行详细的预审,对符合标准的予以推荐。

  (2)联合推荐制。学校课外读物需由3名以上“审读专家库”成员联合推荐方能上报选购计划。

  (3)确认审核制。读物选购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对推荐的课外读物进行逐一审核,全员通过方可进行采购。

  学校以学期为单位。教务处牵头,期初、期中、期未对读物(学校图书馆、学术报告厅、班级图书角)进行全面摸底清查。

  四、工作要求

  1、 加强组织保障,推进学生课外读物管理常态化。学校成立分管校长任组长,教务处主任任副组长,语文学科组长和各班主任为成员的学生课外读物管理小组,负责学校学生课外读物管理工作,切实做好教育部《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和学校《关于学生课外读物管理方案》的落实工作,使本校学生课外读物的推荐、征订、阅读等工作良性发展。学校应加大书籍校园建设,健全学校图书馆、班级图书角管理,开放学校图书馆图书资源,拓展学生阅读活动,充分发挥课外读物育人功能。

  2、 注重宣传,严格管理。各年级各班要结合学校加强对学生使用手机的指导和管理,指导家长管控好学生使用手机及其他电子产品的观看内容,教育学生不浏览不健康网页和不良信息、不阅读不健康书籍,不观看不健康视频,坚持绿色上网。使教师、学生、家长对学生课外读物管理工作人人皆知,形成工作合力,保证工作效果。

  3、 严格管理,失职问责。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校园内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等活动销售课外读物。学校教师要增强责任严守纪律,规范自己的行为。凡因工作不力致使学生课外读物出现问题者,对当事人严肃问责。

  教材教辅课外读物排查工作方案2

  一、指导思想

  为积极推进课程改革,构建小学生课外阅读科学体系,为营造“书香校园”,引导学生博览群书,增长见识,发挥潜能,提高素质,让学生在阅读中快乐成长,我班也定了阅读计划。

  二、方法与措施:

  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带领学生潜心阅读经典美文,领略中外名著,吟咏古今诗文,强化国学教育,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兴趣。

  1、控制作业量,保证学生每天至少有半小时自由阅读时间。不断地探索课外阅读指导的思路,逐步形成课外阅读的基本课型,如:指导课:这种课型主要是教给小学生阅读的方法。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提高理解能力、评价能力、想象能力等;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和读后感等;采用摘录好词佳句和感想相结合的形式。

  推荐课:小学生年龄小,认知水平有限,选择读物时往往带有盲目性和随意性。因此,我上好推荐课,通过讲解主要内容、朗诵精彩片段等向学生推荐读物,也可以同学之间互相推荐。

  欣赏课:这种课型主要是引导学生欣赏阅读材料,可以通过配乐朗诵、角色表演等各种方式,促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鉴赏,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积累语言材料,提高审美能力。

  汇报课:这种课型是在学生课前广泛阅读的基础上汇报自己在课外阅读中的感受与收获。主要形式有:读后叙述、交流评论、表演展示等。

  2、努力实现资源共享教师要利用好学校图书室阅读资源,制定图书阅览的计划,包括每周的阅读篇目。

  3、师生同读一本书,尽力与学生有更多的共同语言书籍记载着人类成长的历程,是人类历史的见证,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读中形成“与书为伴”、“与书为友”的良好读书风尚,实现‘读书使人明智,读书使人明理,读书使人聪慧,读书使人高尚,读书使人文明”目标。

  4、培养阅读兴趣有计划地举办读书故事会、佳作欣赏会、人物评论会、读书看报心得交流会、优秀诗文朗诵赛、读书辩论赛、读书笔记展评等课外阅读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阅读的快乐和幸福。举办“读书节”,邀请家长和师生共同参加。诸如名著欣赏讲座、阅读名著演讲、文学社采风、征文比赛、朗诵比赛、文艺演出等阅读交流活动。组织“书香班级”、“亲子共读书香家庭”、“班级阅读之星”、“十佳博览之星”、“诗词诵读大王”评比,激发学生读书热情,提升学生读书质量。

  5、注重考核评比给学生适当压力。尽可能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把学生的课外阅读纳入到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核之中。以检查促开展,以活动促提高,尝试采用活动评价、作品展示、读书记录卡等形式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评价,建立学生的课外阅读档案。

  三、具体安排:

  1、创设浓郁的班级阅读氛围。利用好班内空间,建好班级文化等。

  2、发动学生,充实班级书橱。

  3、以读书计划为标准,向学生推荐书目,引导学生学会选择读物。

  4、倡议家长与学生共读一本书。

  5、利用好学校的图书室和阅览室,引导学生博览群书,积累知识。

  6、利用电子阅览室,向学生推荐中华读书网、中国青少年新世纪读书网等阅读网站,引导学生学会网上阅读。

  7、定期开设“语文名著阅读讲座”或“名著欣赏讲座”。

  8、每学期举办两次读书笔记展、读书卡片展、阅读手抄报。

  9、每月开展一次读书心得交流、赛诗会、文学人物评论会。

  10、每学期最后评选出“班级阅读之星”、“诗词诵读大王”、“最佳读后感奖”、“最佳读书小报”、“亲子共读书香家庭”等评比活动,激励学生自主读书。

  教材教辅课外读物排查工作方案3

  读书,是孩子们净化灵魂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古今中外的许多著名作家、科学家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往往也与他们的读书分不开的。我校开展课外读物进校园活动,将学生读书面拓宽,特制定本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课外读物作为育人的重要载体之一,在帮助学生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增长知识、启迪智慧、提高综合素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让学生通过阅读课外读物,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每一个学生都热爱读书,学会读书并在读书中陶冶情操、获取真知、树立理想。

  二、成立xx中学“课外读物进校园”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三、实施目标

  1、通过课外读物的推荐,在班级、校园形成热爱读书的良好风气。

  2、通过课外读物的阅读,在班级、校园养成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3、通过课外读物的阅读活动,使学生学会读书、学会学习,促进学生的知识更新,活跃学生的思维。

  4、通过开展课外读物的阅读,使学生的读书落到实处,让阅读成为我校的特色,逐步形成独特的校园文化。

  四、实施步骤

  1、制定切实可行的阅读计划。学校严格按照标准和程序推荐进校园课外读物,制定《江阴市xx中学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向家长发放《中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专项管理致家长的一封信》,并推荐在学校的微信公众号上,让家长明确“中学生课外读物的12条负面清单”,引导家长购买适合的书籍。学校教导处、备课组不得组织统一购买课外读物,不得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不得提供校内场所供单位或个人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等方式销售课外读物。

  2、推荐符合实际的读书计划。各班级语文任课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推荐符合学生实际的班级读书计划,语文教研组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把初中阶段学生的阅读量分解到各个学期,让学生有序完成。各班级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制定个人读书计划,班主任要认真督促检查,确保计划得到落实。

  3、营造积极向上的读书氛围。各班班主任、图书管理员王丽萍老师根据《江阴市xx中学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及时清理班级的流动书吧、学校图书馆。各班要充分利用好班级的黑板报、学习园地、墙壁等,营造书香氛围,征集读书名言,可以把从各方面征集来的`名言抄在黑板报上,或是做成书签与同学交换。在黑板报的一角开辟读书方法介绍,向学生介绍科学的读书方法。在班级里开展好书推荐的活动,可以利用阅读课让学生进行交流,也可以以书面的形式在班级里进行交流,还可以发挥板报、墙报的作用。学校教导处、班级要定期召开形式多样的以读书为内容的活动,以不断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创设良好的读书氛围。

  教材教辅课外读物排查工作方案4

  为切实做好学生课外读物的管理工作,确保学生课外读物质量,促进学生爱读书、读好书,根据教育部《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结合本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严格管理使学生课外读物符合教育部《办法》要求;开展校园读书活动,让读书成为师生的生活习惯,建设书香校园;指导亲子共读,建设书香家庭;营造爱读书、读好书的良好氛围。

  二、工作内容

  (一)加强排查

  确保学生课外读物质量。教务处要带领图书角管理人员、班主任在原来排查清理不良图书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按照教育部《办法》要求,认真排查室藏书籍,发现不符合要求的书籍要封存管理,不准借阅,不私自销毁,要上报处理。各年级各班要随时检查学生带入学校的课外读物,发现不符合要求的读物,要教育学生禁读并及时告知家长。各班要通过家长会、家长群、家访等方式,使广大家长熟知教育部《办法》中规定的“十二种情形”不宜读物,并对家藏图书进行排查,发现不符合要求的图书应剔除,禁止学生阅读。

  (二)强化管理

  严禁非法读物进入学生书包。各班主任及全体教师要深入学习教育部《办法》,掌握对学生课外读物管理的具体要求。在符合上级要求的情况下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时,要严把“十二种情形”关,严防不良读物进校园。推荐学生课外读物要坚持教育部《办法》规定的“方向性、全面性、适宜性、多样性、适度性”原则和“主题鲜明、内容积极、可读性强、启智增慧”的标准,从严管理,确保好书进校。各年级教学主任、班主任也要按照“原则”和“标准”指导家长的购书行为。

  (三)重视对学生电子产品的管理,严防不良信息、文章、读物毒害学生。

  各年级各班要结合学校《学生手机管理工作方案》加强对学生使用手机的指导和管理,指导家长管控好学生使用手机及其他电子产品的观看内容,教育学生不浏览不健康网页和不良信息、不阅读不健康书籍、不观看不健康视频,坚持绿色上网。

  (四)推动师生、亲子共读,建设书香校园、书香家庭。

  教务处要督促语文组实施“书香校园”的落实工作,指导、督促“三年一体化”阅读计划、工作方案、定阅读内容、定考核办法,强化阅读课程实施过程管理,使“书香校园”工程,尽早在本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教务处要采取措施,组织各年级各班开展“亲子共读”活动,建设书香家庭。各班要把学生读书作为缔造完美教室的主要内容之一,创造条件便利学生阅读;语文学科组要担起学生读书的责任,使学生养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好习惯。

  (五)坚持“红线”思维,规范课外读物推荐、征订。

  学校严肃学生课外读物推荐、征订纪律,非经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同意学校不组织任何学生课外读物的推荐、征订。学校设立违规推荐、征订学生课外读物“红线”线,凡触犯者依据学校《关于加强纪律作风建设的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1、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的;

  2、引导、暗示学生到指定书店购买图书的;

  3、未经同意,组织学生、家长下载各类学习平台、安装APP,或网上学习资料、读物征订的。

  三、工作要求及措施

  1、加强组织保障

  推进学生课外读物管理常态化。学校成立教学副校长任组长,教务处主任、办公室主任任副组长,语文学科组长和各班主任为成员的学生课外读物管理小组,负责学校学生课外读物管理工作,切实做好教育部《办法》和学校《方案》的落实工作,使本校学生课外读物的推荐、征订、阅读等工作良性发展。

  2、注重宣传

  推出《致家长的一封信》使教师、学生、家长对学生课外读物管理工作人人皆知,形成工作合力,保证工作效果。

  3、定时清查,防止问题读物进入校园

  学校以学期为单位,教学处牵头,期初、期中、期末对读物进行全面摸底清查。设立“图书观察员”,七年级采用学科老师做“图书观察员”,八、九年级每班设立2名学生“图书观察员”,他们负责对班级出借、归还图书中的破损图书进行整理,就读物细节问题进行上报。

  4、推行“日日书香”活动,发挥课外读物育人功能。

  学校始终坚持倡导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培养良好阅读习惯。

  (1)悦读节

  每一学年的四月份是学校的悦读月,开展主题式悦读节活动,通过活动,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培养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好习惯。

  (2)有物可读

  通过学校推荐与学生自由选择的方式,确定学生阅读书目的,做到有好书可读。学校推荐从《教育部推荐的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中选择最适合不同年龄阶段孩子阅读的书目,再由家长、学生自由选择,最终确定孩子手中有丰富的且适合自己的阅读书目。

  (3)有时可读:

  立足课堂,传授读书方法,课内习得读书方法,课外运用所学方法进行阅读。充分利用好两个时间,一个是校内阅读课时间,一个是晚上亲子阅读时间,家校合作,让孩子拥有更多的读书时间,从时间上保障孩子的阅读效果。

  (4)有趣愿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读自己真心喜欢的书,对孩子来说是学习中最大的享受。读到喜欢的地方,做好勾画或抄写在专用的“阅读记录本”上,把书中的闪光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有了情趣的读书,而不是硬性任务的驱动,孩子发自内心的喜欢阅读,这样的阅读,教育的意义才会真正显现。

  (5)有台展读

  学校给孩子创设了展示读书成果的舞台,充分利用“课前3分钟演讲”、阅读汇报课、微信群等多个线下线上平台,让孩子与大家分享书中的精彩和自己的读书体会,在分享交流中,不仅激发了孩子的深度阅读兴趣,还提升了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舞台掌控能力。

  (6)有迹可循

  在读书过程中,把读过的书目篇章,用“开火车”、“毛毛虫”、“花蝴蝶”、“参天大树”等形状,记下自己一周读过的作品,积累归纳自己的阅读书库,方便以后再重温自己的读书之旅。当再重温这些读书轨迹的时候,书中的精华会再次更持久地滋养孩子的心灵。建立家庭读物图书角,“我和我的读物合个影”,讲述“我与读物的故事”。充分利用好班级家庭图书角的藏书,为孩子读书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加强对孩子读书方法的指导,给予孩子多个展示读书成果的舞台,及时对孩子展示情况做出评价。同学评价、老师评价、家长评价等多维评价方式相结合,激发孩子的读书热情,以多元评价推进书香校园建设的华丽蝶变。

  5、严格管理,失职问责

  全校教师要增强责任心,严守纪律,规范自己的行为。凡因工作不力致使学生课外读物出现问题者,对当事人严肃问责。

  四、工作原则:

  1、方向性

  坚持育人为本,严把政治关,严格审视课外读物价值取向,助力学生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2、全面性

  坚持“五育”并举,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围绕核心素养,紧密联系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实际,满足中小学生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等方面的阅读需要,全面发展素质教育。

  3、适宜性

  符合中小学生认知发展水平,满足不同学段学生学习需求和阅读兴趣。课外读物应使用绿色印刷,适应青少年儿童视力保护需求。

  4、多样性

  兼顾课外读物的学科、体裁、题材、国别、风格、表现形式,贯通古今中外。

  5、适度性

  中小学校和教师根据教育教学需要推荐的课外读物,要严格把关、控制数量。

  教材教辅课外读物排查工作方案5

  一、指导思想: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为了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高品味,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培养学生想读书、爱读书、会读书的良好习惯和能力,本着吸收中华文明之精华,同时起到发展学生智力、陶治情操的目的,依据《语文课程标准》中有关阅读方面的目标和市县关于推进“双语”阅读的相关要求,各年级各班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系统制定学校课外阅读活动计划,促进学生更好地参与阅读实践活动,提高阅读能力与水平。

  二、活动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指出:要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分解到小学阶段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应不少于145万字,中学七至九年级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其次课标还要求小学阶段背诵背诵优秀诗文总计160篇(段)。我们制定这一方案就是要使学生的阅读、背诵量达到这一要求的底线。

  另外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每一个学生都热爱读书,学会读书并在读书的活动中陶冶情操、获取真知、树立理想。

  三、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的开展,在班级甚至是学校形成热爱读书的良好风气。

  2、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3、通过读书活动,使学生学会读书、学会学习。促进学生的知识更新,活跃学生的思维。

  4、通过开展一系列的读书活动,使学生的读书落到实处,使阅读成为我校的特色,逐步形成独特的校园文化。

  四、活动规划:

  1、各班制定切实可行的读书计划。

  学校要根据本方案制订学班级的课外阅读计划、活动方案、管理制度,学校成立由教务主任负责,少先队辅导员、班主任、语文教师为具体落实者的学生课外阅读工作指导小组,重点抓学生的课外阅读工作。各班级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制定符合本班学生实际的班级读书计划。各班级还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制定个读书计划,班主任要认真督促检查,确保计划得到落实。

  2、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1)各班级要充分利用好班级的黑板报、墙壁等,营造书香氛围。

  (2)征集读书名言,可以把从各方面征集一来的名言抄在黑板报上,或是做成书签与同学交换。

  (3)在黑板报的一角开辟读书方法介绍,向学生介绍科学的读书方法。

  (4)在班级里开展好书推荐的活动,可以利用阅读课让学生进行交流,也可以以书面的形式在班级里进行交流,还可以发挥板报、墙报的作用。

  (5)各班级要建立班级图书角,每个学生每学期至少新增两本图书,定期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换。

  (6)各班级要定期召开形式多样的以读书为内容的班队活动,以不断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创设良好的读书氛围。

  3、重视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

  各学校教师要通过阅读教学,教会学生如何发现问题,养成通过深入思考、认真分析,自己解决问题的习惯;养成阅读时圈点批划、摘抄要点、制作卡片、写读书笔记,“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养成勤查工具书、正确的坐姿、与外界干扰抗争等习惯。

  4、认真上好“阅读课”。

  各学校每周要开设一节阅读课,并充分发挥阅读课的作用,学生的大部分课外阅读时间应在平时,学校安排的这节阅读课主要可以做如下几件事:

  (1)让学生进行读书交流,让每个学生上台说说自己最近读过的书,谈谈自己的读书体会,尽量安排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一节课如果说不完,下次的阅读接着进行。

  (2)班主任也可以利用这节课向学生推荐优秀的课外读物,可以给学生阅读优秀读物精彩的片断(当然也可以让学生来读),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这节课还可以用来检查学生背诵“每周一诗”的情况。看看学生是否掌握了本周所背诵的古诗。

  (4)进行阅读方法指导。在课外阅读中,最常用到的阅读方法有:朗读和默读、精读和略读、浏览和跳读,同时指导学生阅读时做好阅读笔记、摘抄、批注等。

  (5)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课上教师可以为学生阅读一些短文、童话、儿歌等。

  5、各班级每周要指定一些必读文章或书目(如是长篇可让学生读一些片断),并把这些要求落实到位,发挥小组长的作用,教师也要适当进行抽查,以督促学生完成。每隔一定的时间要进行考核,了解学生是否真正完成任务。

  6、“每周一诗”活动要切实落实到位,每节课的课任教师要与学生一起背诵古诗,对不认真背诵的学生要要求其重背。争取到六年级每个学生都能达到背诵的底线——70首。

  7、各年级每班每月要出一期“读书汇报”专题墙报,内容可以由下面几部分组成:好书推荐(主要介绍一些自己最近读过的书的内容简介),读后感(学生优秀的读书笔记),读书名言(可以是学生收集来的也可以是学生自己创作的),读书方法介绍(向其他同学介绍科学的读书方法),还可以有古诗配画(给古诗配上优美的画面,但只能是增加小报的美感,不宜太多)。学生校将在橱窗内展示这些小报,每周更换一次,并定期进行小报的评比,对优秀的小报学校将给予奖励。

  8、设立课外书阅读的“星级”评比,基本的要求如达到(即上面第一条所提到的各年级每学期所要达到的阅读量),即可以达到五级,如果学生超过此要求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地予以星升级,并发给证书。学生的阅读量要在学生的读书记载上予以记录。各班级也可以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制定读书评价的方法,评价班级的“读书大王”、“读书小名星”等。

  9、组织好阅读成果展示。成果展示既是对学生课外阅读效果的检测,也是学生之间读书经验的交流,还可以保持学生对课文阅读的持久兴趣。各学校可以采用以下形式组织阅读成果展示:

  (1)每学期组织1-2次与课外阅读有关的语文活动,活动主题可以是:“我喜爱的一篇文章(一首好诗、一个故事)”,“我喜爱的一个文学形象”,“向你推荐一本好书”,“假如名著中的某个人物来到今天”,“我崇敬和喜爱的一个作家”等。

  (2)充分利用黑板报、班刊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每学期出2期以上课外阅读为主题的专刊,内容反映阅读活动。

  (3)每学期组织一次课外阅读知识竞赛。

  (4)每年举行一次“读书节”系列活动,活动内容包括:演讲比赛、名著阅读交流、读书笔记展评、征文比赛、朗诵比赛等。

  教材教辅课外读物排查工作方案6

  为了规范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工作,学校组织学习落实《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教材〔20xx〕2号,以下简称《管理办法》)。该《管理办法》对规范学校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工作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为确保《管理办法》落到实处,桓台县起凤中学就相关要求及贯彻执行情况规定如下:

  一、提高思想认识、打造育人环境

  课外读物既是重要的教育资源,也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载体,在增长学生知识、开阔学生视野、增强未成年人综合素质等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加强课外读物进校园工作的管理,有利于课外读物与课程教材形成育人合力。桓台县起凤中学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加强进校园课外读物管理的重要意义。按照《管理办法》要求,严格课外读物进校园审查力度,规范课外读物进校园程序,防止问题读物、违规读物进入校园,确保进校园课外读物的质量,让课外读物成为我校学生成长发展的真正助力。但是目前,市场上的学生课外读物良莠不齐,个别读物质量低劣,甚至有的读物存在思想性、科学性、适宜性等问题,扰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破坏了良好育人环境。学校认真组织学习《管理办法》,明确基本原则、基本标准和工作流程,迅速筑起“防火墙”,防止问题读物进入校园。学校也要加大对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的宣传力度,通过学校宣传栏、主题班会、学校公众号等途径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对课外读物的鉴别能力,形成好读书、读好书、向问题课外读物“说不”的意识。

  二、严格落实责任、健全管理机制

  学校是进入校园课外读物推荐责任主体,因此,学校组建由校长担任组长、教导处牵头落实的学校课外读物进校园专项工作小组,负责课外读物的遴选、审核工作。专项工作小组切实落实工作职责,做好遴选、审核、推荐工作,特别是对《管理办法》中提到的、以下12种情形要保持高度警惕,并不得推荐或选用为学生课外读物。原则上每学年推荐一次进校园课外读物,报属地教育行政部门备案;要深入班级定期或不定期开展进校园课外读物的排查工作,并将工作情况及时上报至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要承担监督职责,在日常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中,及时发现问题课外读物并上交学校专项工作小组处置。工作小组要建立校园课外读物推荐报备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课外读物进校园的全面核查工作。

  三、建立长效机制、强化日常管理

  学校建立对课外读物从初选、评议到确认、推荐的自我监督制度,行成全过程的闭环管理机制,通过严谨、严密的程序设计安排,以确保课外读物进校园工作依规进行。学校将《管理办法》的落实情况纳入规范办学行为督查,学校的每一位教师、班主任、领导都要认真学习《管理办法》,第一时间将该项工作落实到位。学校要建立健全学校管理机制,加强对学生课外读物使用的监管力度,杜绝违规违纪问题,对失职失责行为坚决做到及时问责、纠偏,建立健全课外读物进校园工作的长效机制,坚决杜绝违规问题读物进入校园及学生手中。

  教材教辅课外读物排查工作方案7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文件精神,丰富学生阅读内容,拓展阅读活动,规范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防止问题读物进入校园,充分发挥课外读物育人功能,现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充分认识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的重要意义,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要求,落实市区相关文件精神,不断提升学校图书馆服务教育教学能级,规范进校园课外读物管理程序,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确保进校园课外读物质量,丰富拓展教育资源,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基。

  二、基本原则

  (一)把握方向,守住底线。

  学校课外读物推荐工作须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坚持方向性、全面性、适宜性、多样性和适度性原则,符合主题鲜明、内容积极、可读性强、启智增慧的基本标准。对于违反《出版管理条例》有关规定或存在《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中所列举的十二条“负面清单”情形之一的,一律不得推荐或选用为本校的课外读物。

  (二)梳理源头,分类管理。

  学校是进校园课外读物推荐责任主体,负责组织本校课外读物的遴选、审核工作。把控进校课外读物主要渠道,实行分类管理。学校组织专门小组负责审核把关,对于各类进校课外读物按照“凡进必审”“凡荐必审”的原则,根据教育部、市教委批准推荐书目,根据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统筹数量种类,确认推荐结果。

  (三)加强研究,创新机制。

  仔细研读教育部《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文件,加强对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的管理,创新机制,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建立信息筛选平台和数据库,积极响应市区关于“组建专业力量探索有关文献资料的采集、加工制作、日常借阅和风险防范等管理模式”的要求。

  三、重点任务

  (一)加强校图书馆建设,发挥主阵地作用

  1、加大校图书馆建设力度,提升服务能级

  学校根据图书馆建设相关标准,加大空间改造、资源配置和信息化环境建设力度,提升图书馆服务能级。积极参加图书馆评估活动,争创示范图书馆,提升图书馆品质。积极扩充馆藏图书数量,有序引进数字出版产品,确保和提升馆藏图书品质,让学校图书馆成为学校教育资源的“配送中心”和学生自主学习的“文献中心”,把图书馆办成学生最喜欢的学习空间。

  2、切实加强阅读需求调研,满足阅读需求

  作为课外读物进校园最主要渠道,学校图书馆要充分发挥主阵地作用,依据教育部和市教委批准推荐的课外读物推荐目录,结合学校教育教学改革需要,切实做好学生课外阅读需求调研。鼓励学科教师、家长、学生代表等多方推荐,充分满足学生课外阅读需求。

  3、开展形式多样阅读活动,丰富课外阅读

  学校大力倡导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设立学校阅读角,班级读书角等,优化校园阅读环境,推动书香校园建设。注重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组织开展名师导读、读书沙龙、新书推荐等分享交流活动,做好信息化时代新媒介阅读指导,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培养良好阅读习惯。发挥家长在学生课外阅读中的积极作用,持续开展家校共育的阅读计划,对于在阅读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教师和家庭进行表彰和奖励,营造家校协同育人的良好氛围。

  (二)严格课外读物管理,规范进校园渠道

  1、严格遴选各类捐赠读物。学校要明确受捐赠课外读物来源,受捐赠课外读物进校园,学校要按照《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加强审核,明确价值取向和适宜性把关要求,按照“谁受赠谁负责”原则,确保捐赠图书质量,并报区教育局备案。

  2、有效管理各类读书活动。学校不得允许任何单位和个人在校园内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等活动销售课外读物。对任何形式进校园的读书活动学校都要审核活动方案,按照《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对相关书目进行把关。

  3、建立教师荐书管理制度。学校组织管理人员、任课教师和图书馆管理人员提出初选目录;学科组负责审读,对选自国家批准的推荐目录中的读物,重点评议适宜性,对其他读物要按推荐原则、标准、要求全面把关,提出评议意见;学校组织专门小组负责审核把关,统筹数量种类,确认推荐结果,公示并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4、建立自带读物报备制度。原则上不鼓励学生自带课外读物进校园,如确有需要,须由学生家长事先向班主任报备并得到许可。

  (三)完善细化管理规定,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1、规范课外读物推荐环节。进校园课外读物原则上每学年推荐一次。严格按照《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规定的初选、评议、确认、备案等环节推荐。相关环节可增加学生和家长代表,共同参与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

  2、建立课外读物进校园应急机制。充分做好预案,定期对校园推荐图书进行审查清理,防范进校园课外读物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筑牢问题读物进校园“防火墙”,守住进校园课外读物质量底线。发现问题读物应及时予以有效处置,消除不良影响。

  教材教辅课外读物排查工作方案8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的通知》(教材[20xx]2号)精神,为规范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防止问题读物进入小学校园,充分发挥课外读物育人功能,结合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机构

  我校成立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此项工作。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二、总体要求

  丰富学生阅读内容,拓展阅读活动,规范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防止问题读物进入校园,充分发挥课外读物育人功能。课外读物是指教材和教辅之外的、进入校园供中小学生阅读的正式出版物(含数字出版产品)。

  三、具体措施

  1、坚持育人为本,严把政治关,严格审视课外读物价值取向,助力学生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坚持“五育”并举,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围绕核心素养,紧密联系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实际,满足中小学生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等方面的阅读需要,全面发展素质教育。

  2、进校园课外读物要符合以下基本标准:主题鲜明。体现主旋律,引领新风尚,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科学精神,彰显家国情怀、社会关爱、人格修养,开拓国际视野,涵养法治意识。内容积极。选材积极向上,反映经济社会发展新成就、科学技术新进展,以及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具有较高人文、社会、科学、艺术等方面价值。选文作者历史评价正面,有良好的社会形象。可读性强。文字优美,表达流畅,深入浅出,具有一定的启发性、趣味性。启智增慧。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创造力,增长知识见识,提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增强综合素质。

  3、学校是进校园课外读物推荐责任主体,负责组织本校课外读物的遴选、审核工作。进校园课外读物原则上每学年推荐一次。推荐程序。应包括初选、评议、确认、备案等环节。学校组织管理人员、任课教师和图书馆管理人员提出初选目录;学科组负责审读,对选自国家批准的推荐目录中的读物,重点评议适宜性,对其他读物。要按推荐原则、标准、要求全面把关,提出评议意见;学校组织专门小组负责审核把关,统筹数量种类,确认推荐结果,公示并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4、进校园课外读物推荐目录要向学生家长公开,坚持自愿购买原则,禁止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学校不得组织统一购买。对家长自主购买推荐目录之外的课外读物,学校要做好指导工作。学校图书馆购买课外读物按照《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有关规定执行。

  5、加强监督检查。如发现校园课外读物出现违反《出版管理条例》有关规定及其他有问题的读物,须及时予以有效处置,暂时收取到学校教导处,及时上报,消除不良影响。

《教材教辅课外读物排查工作方案(通用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教材教辅课外读物排查工作方案】相关文章:

教材教辅课外读物排查的工作方案(精选13篇)11-25

教材教辅和课外读物排查工作方案(精选9篇)11-26

教材教辅和课外读物排查的工作方案(精选6篇)11-30

教材教辅课外读物排查工作方案范文(通用6篇)11-24

教材教辅课外读物排查的工作方案范文(通用6篇)11-28

教材教辅和课外读物排查的工作方案范文(精选16篇)11-28

教材教辅和课外读物排查工作方案范文(通用7篇)11-30

教材教辅课外读物排查报告(通用5篇)11-28

教材教辅课外读物排查报告范文(精选7篇)11-29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教材教辅课外读物排查工作方案(通用8篇)

  通过编写工作方案,可以对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提前的预想。在决定做某个项目时,提前准备多种方案,可以更好的帮助上级做决策,好的工作方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材教辅课外读物排查工作方案(通用8篇),欢迎大家分享。

教材教辅课外读物排查工作方案(通用8篇)

  教材教辅课外读物排查工作方案1

  为切实做好学生课外读物的管理工作,确保学生课外读物质量,促进学生爱读书、读好书。根据教育部关于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的规定,对学校强化校园图书馆利用率,提升书籍质量,不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不在校园内销售课外读物,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各校要提高站位,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充分认识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外读物管理对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和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

  1、通过严格管理,使学生课外读物符合教育部《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要求,加大名著等课外读物阅读量,降低漫画等“享乐”阅读。

  2、开展校园阅读节活动,让读书成为师生的一种生活方式,我们提倡“读进去,想开来,写出来”,在读书时联系生活实际,读别人的书,想自己的事,最后提笔记录阅读感想。

  3、学校应指导家长开展与孩子定时开展亲子阅读等活动,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营造“书香家庭”,营造爱读书读好书的良好氛围。

  二、工作原则

  1、方向性。坚持育人为本,严把政治关,严格审视课外读物价值取向,助力学生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2、全面性。坚持“五育”并举,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围绕核心素养,紧密联系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实际,满足中学生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等方面的阅读需要,全面发展素质教育。

  3、适宜性。符合学生认知发展水平,满足不同学段学生学习需求和阅读兴趣。课外读物应使用绿色印刷,适应青少年儿童视力保护需求。

  4、多样性。兼顾课外读物的学科、体裁、题材、国别、风格、表现形式,贯通古今中外。

  5、适度性。学校和教师根据教育教学需要推荐的课外读物,要严格把关、控制数量。

  三、工作措施

  学校应建立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制度,明确推荐程序、审核、公示、报备等要求,防止问题读物进入校园。

  (一)审核到位,规范课外读物推荐使用。

  1、成立“审读专家库”。

  学校成立读物选购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由教务处、党员教师、学科教研组长、骨干教师、图书馆管理员、家长代表组成课外读物“审读专家库”。

  2、加强选书环节

  (1)清单预审。学校选购课外读物需制定详细的清单明细,对课外读物的内容、适用年龄段、推荐指数、质量、出版社等信息进行详细的预审,对符合标准的予以推荐。

  (2)联合推荐制。学校课外读物需由3名以上“审读专家库”成员联合推荐方能上报选购计划。

  (3)确认审核制。读物选购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对推荐的课外读物进行逐一审核,全员通过方可进行采购。

  学校以学期为单位。教务处牵头,期初、期中、期未对读物(学校图书馆、学术报告厅、班级图书角)进行全面摸底清查。

  四、工作要求

  1、 加强组织保障,推进学生课外读物管理常态化。学校成立分管校长任组长,教务处主任任副组长,语文学科组长和各班主任为成员的学生课外读物管理小组,负责学校学生课外读物管理工作,切实做好教育部《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和学校《关于学生课外读物管理方案》的落实工作,使本校学生课外读物的推荐、征订、阅读等工作良性发展。学校应加大书籍校园建设,健全学校图书馆、班级图书角管理,开放学校图书馆图书资源,拓展学生阅读活动,充分发挥课外读物育人功能。

  2、 注重宣传,严格管理。各年级各班要结合学校加强对学生使用手机的指导和管理,指导家长管控好学生使用手机及其他电子产品的观看内容,教育学生不浏览不健康网页和不良信息、不阅读不健康书籍,不观看不健康视频,坚持绿色上网。使教师、学生、家长对学生课外读物管理工作人人皆知,形成工作合力,保证工作效果。

  3、 严格管理,失职问责。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校园内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等活动销售课外读物。学校教师要增强责任严守纪律,规范自己的行为。凡因工作不力致使学生课外读物出现问题者,对当事人严肃问责。

  教材教辅课外读物排查工作方案2

  一、指导思想

  为积极推进课程改革,构建小学生课外阅读科学体系,为营造“书香校园”,引导学生博览群书,增长见识,发挥潜能,提高素质,让学生在阅读中快乐成长,我班也定了阅读计划。

  二、方法与措施:

  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带领学生潜心阅读经典美文,领略中外名著,吟咏古今诗文,强化国学教育,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兴趣。

  1、控制作业量,保证学生每天至少有半小时自由阅读时间。不断地探索课外阅读指导的思路,逐步形成课外阅读的基本课型,如:指导课:这种课型主要是教给小学生阅读的方法。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提高理解能力、评价能力、想象能力等;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和读后感等;采用摘录好词佳句和感想相结合的形式。

  推荐课:小学生年龄小,认知水平有限,选择读物时往往带有盲目性和随意性。因此,我上好推荐课,通过讲解主要内容、朗诵精彩片段等向学生推荐读物,也可以同学之间互相推荐。

  欣赏课:这种课型主要是引导学生欣赏阅读材料,可以通过配乐朗诵、角色表演等各种方式,促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鉴赏,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积累语言材料,提高审美能力。

  汇报课:这种课型是在学生课前广泛阅读的基础上汇报自己在课外阅读中的感受与收获。主要形式有:读后叙述、交流评论、表演展示等。

  2、努力实现资源共享教师要利用好学校图书室阅读资源,制定图书阅览的计划,包括每周的阅读篇目。

  3、师生同读一本书,尽力与学生有更多的共同语言书籍记载着人类成长的历程,是人类历史的见证,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读中形成“与书为伴”、“与书为友”的良好读书风尚,实现‘读书使人明智,读书使人明理,读书使人聪慧,读书使人高尚,读书使人文明”目标。

  4、培养阅读兴趣有计划地举办读书故事会、佳作欣赏会、人物评论会、读书看报心得交流会、优秀诗文朗诵赛、读书辩论赛、读书笔记展评等课外阅读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阅读的快乐和幸福。举办“读书节”,邀请家长和师生共同参加。诸如名著欣赏讲座、阅读名著演讲、文学社采风、征文比赛、朗诵比赛、文艺演出等阅读交流活动。组织“书香班级”、“亲子共读书香家庭”、“班级阅读之星”、“十佳博览之星”、“诗词诵读大王”评比,激发学生读书热情,提升学生读书质量。

  5、注重考核评比给学生适当压力。尽可能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把学生的课外阅读纳入到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核之中。以检查促开展,以活动促提高,尝试采用活动评价、作品展示、读书记录卡等形式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评价,建立学生的课外阅读档案。

  三、具体安排:

  1、创设浓郁的班级阅读氛围。利用好班内空间,建好班级文化等。

  2、发动学生,充实班级书橱。

  3、以读书计划为标准,向学生推荐书目,引导学生学会选择读物。

  4、倡议家长与学生共读一本书。

  5、利用好学校的图书室和阅览室,引导学生博览群书,积累知识。

  6、利用电子阅览室,向学生推荐中华读书网、中国青少年新世纪读书网等阅读网站,引导学生学会网上阅读。

  7、定期开设“语文名著阅读讲座”或“名著欣赏讲座”。

  8、每学期举办两次读书笔记展、读书卡片展、阅读手抄报。

  9、每月开展一次读书心得交流、赛诗会、文学人物评论会。

  10、每学期最后评选出“班级阅读之星”、“诗词诵读大王”、“最佳读后感奖”、“最佳读书小报”、“亲子共读书香家庭”等评比活动,激励学生自主读书。

  教材教辅课外读物排查工作方案3

  读书,是孩子们净化灵魂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古今中外的许多著名作家、科学家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往往也与他们的读书分不开的。我校开展课外读物进校园活动,将学生读书面拓宽,特制定本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课外读物作为育人的重要载体之一,在帮助学生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增长知识、启迪智慧、提高综合素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让学生通过阅读课外读物,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每一个学生都热爱读书,学会读书并在读书中陶冶情操、获取真知、树立理想。

  二、成立xx中学“课外读物进校园”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三、实施目标

  1、通过课外读物的推荐,在班级、校园形成热爱读书的良好风气。

  2、通过课外读物的阅读,在班级、校园养成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3、通过课外读物的阅读活动,使学生学会读书、学会学习,促进学生的知识更新,活跃学生的思维。

  4、通过开展课外读物的阅读,使学生的读书落到实处,让阅读成为我校的特色,逐步形成独特的校园文化。

  四、实施步骤

  1、制定切实可行的阅读计划。学校严格按照标准和程序推荐进校园课外读物,制定《江阴市xx中学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向家长发放《中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专项管理致家长的一封信》,并推荐在学校的微信公众号上,让家长明确“中学生课外读物的12条负面清单”,引导家长购买适合的书籍。学校教导处、备课组不得组织统一购买课外读物,不得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不得提供校内场所供单位或个人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等方式销售课外读物。

  2、推荐符合实际的读书计划。各班级语文任课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推荐符合学生实际的班级读书计划,语文教研组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把初中阶段学生的阅读量分解到各个学期,让学生有序完成。各班级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制定个人读书计划,班主任要认真督促检查,确保计划得到落实。

  3、营造积极向上的读书氛围。各班班主任、图书管理员王丽萍老师根据《江阴市xx中学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及时清理班级的流动书吧、学校图书馆。各班要充分利用好班级的黑板报、学习园地、墙壁等,营造书香氛围,征集读书名言,可以把从各方面征集来的`名言抄在黑板报上,或是做成书签与同学交换。在黑板报的一角开辟读书方法介绍,向学生介绍科学的读书方法。在班级里开展好书推荐的活动,可以利用阅读课让学生进行交流,也可以以书面的形式在班级里进行交流,还可以发挥板报、墙报的作用。学校教导处、班级要定期召开形式多样的以读书为内容的活动,以不断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创设良好的读书氛围。

  教材教辅课外读物排查工作方案4

  为切实做好学生课外读物的管理工作,确保学生课外读物质量,促进学生爱读书、读好书,根据教育部《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结合本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严格管理使学生课外读物符合教育部《办法》要求;开展校园读书活动,让读书成为师生的生活习惯,建设书香校园;指导亲子共读,建设书香家庭;营造爱读书、读好书的良好氛围。

  二、工作内容

  (一)加强排查

  确保学生课外读物质量。教务处要带领图书角管理人员、班主任在原来排查清理不良图书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按照教育部《办法》要求,认真排查室藏书籍,发现不符合要求的书籍要封存管理,不准借阅,不私自销毁,要上报处理。各年级各班要随时检查学生带入学校的课外读物,发现不符合要求的读物,要教育学生禁读并及时告知家长。各班要通过家长会、家长群、家访等方式,使广大家长熟知教育部《办法》中规定的“十二种情形”不宜读物,并对家藏图书进行排查,发现不符合要求的图书应剔除,禁止学生阅读。

  (二)强化管理

  严禁非法读物进入学生书包。各班主任及全体教师要深入学习教育部《办法》,掌握对学生课外读物管理的具体要求。在符合上级要求的情况下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时,要严把“十二种情形”关,严防不良读物进校园。推荐学生课外读物要坚持教育部《办法》规定的“方向性、全面性、适宜性、多样性、适度性”原则和“主题鲜明、内容积极、可读性强、启智增慧”的标准,从严管理,确保好书进校。各年级教学主任、班主任也要按照“原则”和“标准”指导家长的购书行为。

  (三)重视对学生电子产品的管理,严防不良信息、文章、读物毒害学生。

  各年级各班要结合学校《学生手机管理工作方案》加强对学生使用手机的指导和管理,指导家长管控好学生使用手机及其他电子产品的观看内容,教育学生不浏览不健康网页和不良信息、不阅读不健康书籍、不观看不健康视频,坚持绿色上网。

  (四)推动师生、亲子共读,建设书香校园、书香家庭。

  教务处要督促语文组实施“书香校园”的落实工作,指导、督促“三年一体化”阅读计划、工作方案、定阅读内容、定考核办法,强化阅读课程实施过程管理,使“书香校园”工程,尽早在本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教务处要采取措施,组织各年级各班开展“亲子共读”活动,建设书香家庭。各班要把学生读书作为缔造完美教室的主要内容之一,创造条件便利学生阅读;语文学科组要担起学生读书的责任,使学生养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好习惯。

  (五)坚持“红线”思维,规范课外读物推荐、征订。

  学校严肃学生课外读物推荐、征订纪律,非经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同意学校不组织任何学生课外读物的推荐、征订。学校设立违规推荐、征订学生课外读物“红线”线,凡触犯者依据学校《关于加强纪律作风建设的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1、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的;

  2、引导、暗示学生到指定书店购买图书的;

  3、未经同意,组织学生、家长下载各类学习平台、安装APP,或网上学习资料、读物征订的。

  三、工作要求及措施

  1、加强组织保障

  推进学生课外读物管理常态化。学校成立教学副校长任组长,教务处主任、办公室主任任副组长,语文学科组长和各班主任为成员的学生课外读物管理小组,负责学校学生课外读物管理工作,切实做好教育部《办法》和学校《方案》的落实工作,使本校学生课外读物的推荐、征订、阅读等工作良性发展。

  2、注重宣传

  推出《致家长的一封信》使教师、学生、家长对学生课外读物管理工作人人皆知,形成工作合力,保证工作效果。

  3、定时清查,防止问题读物进入校园

  学校以学期为单位,教学处牵头,期初、期中、期末对读物进行全面摸底清查。设立“图书观察员”,七年级采用学科老师做“图书观察员”,八、九年级每班设立2名学生“图书观察员”,他们负责对班级出借、归还图书中的破损图书进行整理,就读物细节问题进行上报。

  4、推行“日日书香”活动,发挥课外读物育人功能。

  学校始终坚持倡导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培养良好阅读习惯。

  (1)悦读节

  每一学年的四月份是学校的悦读月,开展主题式悦读节活动,通过活动,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培养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好习惯。

  (2)有物可读

  通过学校推荐与学生自由选择的方式,确定学生阅读书目的,做到有好书可读。学校推荐从《教育部推荐的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中选择最适合不同年龄阶段孩子阅读的书目,再由家长、学生自由选择,最终确定孩子手中有丰富的且适合自己的阅读书目。

  (3)有时可读:

  立足课堂,传授读书方法,课内习得读书方法,课外运用所学方法进行阅读。充分利用好两个时间,一个是校内阅读课时间,一个是晚上亲子阅读时间,家校合作,让孩子拥有更多的读书时间,从时间上保障孩子的阅读效果。

  (4)有趣愿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读自己真心喜欢的书,对孩子来说是学习中最大的享受。读到喜欢的地方,做好勾画或抄写在专用的“阅读记录本”上,把书中的闪光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有了情趣的读书,而不是硬性任务的驱动,孩子发自内心的喜欢阅读,这样的阅读,教育的意义才会真正显现。

  (5)有台展读

  学校给孩子创设了展示读书成果的舞台,充分利用“课前3分钟演讲”、阅读汇报课、微信群等多个线下线上平台,让孩子与大家分享书中的精彩和自己的读书体会,在分享交流中,不仅激发了孩子的深度阅读兴趣,还提升了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舞台掌控能力。

  (6)有迹可循

  在读书过程中,把读过的书目篇章,用“开火车”、“毛毛虫”、“花蝴蝶”、“参天大树”等形状,记下自己一周读过的作品,积累归纳自己的阅读书库,方便以后再重温自己的读书之旅。当再重温这些读书轨迹的时候,书中的精华会再次更持久地滋养孩子的心灵。建立家庭读物图书角,“我和我的读物合个影”,讲述“我与读物的故事”。充分利用好班级家庭图书角的藏书,为孩子读书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加强对孩子读书方法的指导,给予孩子多个展示读书成果的舞台,及时对孩子展示情况做出评价。同学评价、老师评价、家长评价等多维评价方式相结合,激发孩子的读书热情,以多元评价推进书香校园建设的华丽蝶变。

  5、严格管理,失职问责

  全校教师要增强责任心,严守纪律,规范自己的行为。凡因工作不力致使学生课外读物出现问题者,对当事人严肃问责。

  四、工作原则:

  1、方向性

  坚持育人为本,严把政治关,严格审视课外读物价值取向,助力学生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2、全面性

  坚持“五育”并举,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围绕核心素养,紧密联系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实际,满足中小学生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等方面的阅读需要,全面发展素质教育。

  3、适宜性

  符合中小学生认知发展水平,满足不同学段学生学习需求和阅读兴趣。课外读物应使用绿色印刷,适应青少年儿童视力保护需求。

  4、多样性

  兼顾课外读物的学科、体裁、题材、国别、风格、表现形式,贯通古今中外。

  5、适度性

  中小学校和教师根据教育教学需要推荐的课外读物,要严格把关、控制数量。

  教材教辅课外读物排查工作方案5

  一、指导思想: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为了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高品味,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培养学生想读书、爱读书、会读书的良好习惯和能力,本着吸收中华文明之精华,同时起到发展学生智力、陶治情操的目的,依据《语文课程标准》中有关阅读方面的目标和市县关于推进“双语”阅读的相关要求,各年级各班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系统制定学校课外阅读活动计划,促进学生更好地参与阅读实践活动,提高阅读能力与水平。

  二、活动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指出:要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分解到小学阶段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应不少于145万字,中学七至九年级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其次课标还要求小学阶段背诵背诵优秀诗文总计160篇(段)。我们制定这一方案就是要使学生的阅读、背诵量达到这一要求的底线。

  另外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每一个学生都热爱读书,学会读书并在读书的活动中陶冶情操、获取真知、树立理想。

  三、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的开展,在班级甚至是学校形成热爱读书的良好风气。

  2、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3、通过读书活动,使学生学会读书、学会学习。促进学生的知识更新,活跃学生的思维。

  4、通过开展一系列的读书活动,使学生的读书落到实处,使阅读成为我校的特色,逐步形成独特的校园文化。

  四、活动规划:

  1、各班制定切实可行的读书计划。

  学校要根据本方案制订学班级的课外阅读计划、活动方案、管理制度,学校成立由教务主任负责,少先队辅导员、班主任、语文教师为具体落实者的学生课外阅读工作指导小组,重点抓学生的课外阅读工作。各班级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制定符合本班学生实际的班级读书计划。各班级还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制定个读书计划,班主任要认真督促检查,确保计划得到落实。

  2、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1)各班级要充分利用好班级的黑板报、墙壁等,营造书香氛围。

  (2)征集读书名言,可以把从各方面征集一来的名言抄在黑板报上,或是做成书签与同学交换。

  (3)在黑板报的一角开辟读书方法介绍,向学生介绍科学的读书方法。

  (4)在班级里开展好书推荐的活动,可以利用阅读课让学生进行交流,也可以以书面的形式在班级里进行交流,还可以发挥板报、墙报的作用。

  (5)各班级要建立班级图书角,每个学生每学期至少新增两本图书,定期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换。

  (6)各班级要定期召开形式多样的以读书为内容的班队活动,以不断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创设良好的读书氛围。

  3、重视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

  各学校教师要通过阅读教学,教会学生如何发现问题,养成通过深入思考、认真分析,自己解决问题的习惯;养成阅读时圈点批划、摘抄要点、制作卡片、写读书笔记,“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养成勤查工具书、正确的坐姿、与外界干扰抗争等习惯。

  4、认真上好“阅读课”。

  各学校每周要开设一节阅读课,并充分发挥阅读课的作用,学生的大部分课外阅读时间应在平时,学校安排的这节阅读课主要可以做如下几件事:

  (1)让学生进行读书交流,让每个学生上台说说自己最近读过的书,谈谈自己的读书体会,尽量安排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一节课如果说不完,下次的阅读接着进行。

  (2)班主任也可以利用这节课向学生推荐优秀的课外读物,可以给学生阅读优秀读物精彩的片断(当然也可以让学生来读),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这节课还可以用来检查学生背诵“每周一诗”的情况。看看学生是否掌握了本周所背诵的古诗。

  (4)进行阅读方法指导。在课外阅读中,最常用到的阅读方法有:朗读和默读、精读和略读、浏览和跳读,同时指导学生阅读时做好阅读笔记、摘抄、批注等。

  (5)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课上教师可以为学生阅读一些短文、童话、儿歌等。

  5、各班级每周要指定一些必读文章或书目(如是长篇可让学生读一些片断),并把这些要求落实到位,发挥小组长的作用,教师也要适当进行抽查,以督促学生完成。每隔一定的时间要进行考核,了解学生是否真正完成任务。

  6、“每周一诗”活动要切实落实到位,每节课的课任教师要与学生一起背诵古诗,对不认真背诵的学生要要求其重背。争取到六年级每个学生都能达到背诵的底线——70首。

  7、各年级每班每月要出一期“读书汇报”专题墙报,内容可以由下面几部分组成:好书推荐(主要介绍一些自己最近读过的书的内容简介),读后感(学生优秀的读书笔记),读书名言(可以是学生收集来的也可以是学生自己创作的),读书方法介绍(向其他同学介绍科学的读书方法),还可以有古诗配画(给古诗配上优美的画面,但只能是增加小报的美感,不宜太多)。学生校将在橱窗内展示这些小报,每周更换一次,并定期进行小报的评比,对优秀的小报学校将给予奖励。

  8、设立课外书阅读的“星级”评比,基本的要求如达到(即上面第一条所提到的各年级每学期所要达到的阅读量),即可以达到五级,如果学生超过此要求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地予以星升级,并发给证书。学生的阅读量要在学生的读书记载上予以记录。各班级也可以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制定读书评价的方法,评价班级的“读书大王”、“读书小名星”等。

  9、组织好阅读成果展示。成果展示既是对学生课外阅读效果的检测,也是学生之间读书经验的交流,还可以保持学生对课文阅读的持久兴趣。各学校可以采用以下形式组织阅读成果展示:

  (1)每学期组织1-2次与课外阅读有关的语文活动,活动主题可以是:“我喜爱的一篇文章(一首好诗、一个故事)”,“我喜爱的一个文学形象”,“向你推荐一本好书”,“假如名著中的某个人物来到今天”,“我崇敬和喜爱的一个作家”等。

  (2)充分利用黑板报、班刊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每学期出2期以上课外阅读为主题的专刊,内容反映阅读活动。

  (3)每学期组织一次课外阅读知识竞赛。

  (4)每年举行一次“读书节”系列活动,活动内容包括:演讲比赛、名著阅读交流、读书笔记展评、征文比赛、朗诵比赛等。

  教材教辅课外读物排查工作方案6

  为了规范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工作,学校组织学习落实《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教材〔20xx〕2号,以下简称《管理办法》)。该《管理办法》对规范学校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工作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为确保《管理办法》落到实处,桓台县起凤中学就相关要求及贯彻执行情况规定如下:

  一、提高思想认识、打造育人环境

  课外读物既是重要的教育资源,也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载体,在增长学生知识、开阔学生视野、增强未成年人综合素质等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加强课外读物进校园工作的管理,有利于课外读物与课程教材形成育人合力。桓台县起凤中学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加强进校园课外读物管理的重要意义。按照《管理办法》要求,严格课外读物进校园审查力度,规范课外读物进校园程序,防止问题读物、违规读物进入校园,确保进校园课外读物的质量,让课外读物成为我校学生成长发展的真正助力。但是目前,市场上的学生课外读物良莠不齐,个别读物质量低劣,甚至有的读物存在思想性、科学性、适宜性等问题,扰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破坏了良好育人环境。学校认真组织学习《管理办法》,明确基本原则、基本标准和工作流程,迅速筑起“防火墙”,防止问题读物进入校园。学校也要加大对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的宣传力度,通过学校宣传栏、主题班会、学校公众号等途径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对课外读物的鉴别能力,形成好读书、读好书、向问题课外读物“说不”的意识。

  二、严格落实责任、健全管理机制

  学校是进入校园课外读物推荐责任主体,因此,学校组建由校长担任组长、教导处牵头落实的学校课外读物进校园专项工作小组,负责课外读物的遴选、审核工作。专项工作小组切实落实工作职责,做好遴选、审核、推荐工作,特别是对《管理办法》中提到的、以下12种情形要保持高度警惕,并不得推荐或选用为学生课外读物。原则上每学年推荐一次进校园课外读物,报属地教育行政部门备案;要深入班级定期或不定期开展进校园课外读物的排查工作,并将工作情况及时上报至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要承担监督职责,在日常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中,及时发现问题课外读物并上交学校专项工作小组处置。工作小组要建立校园课外读物推荐报备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课外读物进校园的全面核查工作。

  三、建立长效机制、强化日常管理

  学校建立对课外读物从初选、评议到确认、推荐的自我监督制度,行成全过程的闭环管理机制,通过严谨、严密的程序设计安排,以确保课外读物进校园工作依规进行。学校将《管理办法》的落实情况纳入规范办学行为督查,学校的每一位教师、班主任、领导都要认真学习《管理办法》,第一时间将该项工作落实到位。学校要建立健全学校管理机制,加强对学生课外读物使用的监管力度,杜绝违规违纪问题,对失职失责行为坚决做到及时问责、纠偏,建立健全课外读物进校园工作的长效机制,坚决杜绝违规问题读物进入校园及学生手中。

  教材教辅课外读物排查工作方案7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文件精神,丰富学生阅读内容,拓展阅读活动,规范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防止问题读物进入校园,充分发挥课外读物育人功能,现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充分认识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的重要意义,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要求,落实市区相关文件精神,不断提升学校图书馆服务教育教学能级,规范进校园课外读物管理程序,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确保进校园课外读物质量,丰富拓展教育资源,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基。

  二、基本原则

  (一)把握方向,守住底线。

  学校课外读物推荐工作须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坚持方向性、全面性、适宜性、多样性和适度性原则,符合主题鲜明、内容积极、可读性强、启智增慧的基本标准。对于违反《出版管理条例》有关规定或存在《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中所列举的十二条“负面清单”情形之一的,一律不得推荐或选用为本校的课外读物。

  (二)梳理源头,分类管理。

  学校是进校园课外读物推荐责任主体,负责组织本校课外读物的遴选、审核工作。把控进校课外读物主要渠道,实行分类管理。学校组织专门小组负责审核把关,对于各类进校课外读物按照“凡进必审”“凡荐必审”的原则,根据教育部、市教委批准推荐书目,根据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统筹数量种类,确认推荐结果。

  (三)加强研究,创新机制。

  仔细研读教育部《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文件,加强对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的管理,创新机制,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建立信息筛选平台和数据库,积极响应市区关于“组建专业力量探索有关文献资料的采集、加工制作、日常借阅和风险防范等管理模式”的要求。

  三、重点任务

  (一)加强校图书馆建设,发挥主阵地作用

  1、加大校图书馆建设力度,提升服务能级

  学校根据图书馆建设相关标准,加大空间改造、资源配置和信息化环境建设力度,提升图书馆服务能级。积极参加图书馆评估活动,争创示范图书馆,提升图书馆品质。积极扩充馆藏图书数量,有序引进数字出版产品,确保和提升馆藏图书品质,让学校图书馆成为学校教育资源的“配送中心”和学生自主学习的“文献中心”,把图书馆办成学生最喜欢的学习空间。

  2、切实加强阅读需求调研,满足阅读需求

  作为课外读物进校园最主要渠道,学校图书馆要充分发挥主阵地作用,依据教育部和市教委批准推荐的课外读物推荐目录,结合学校教育教学改革需要,切实做好学生课外阅读需求调研。鼓励学科教师、家长、学生代表等多方推荐,充分满足学生课外阅读需求。

  3、开展形式多样阅读活动,丰富课外阅读

  学校大力倡导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设立学校阅读角,班级读书角等,优化校园阅读环境,推动书香校园建设。注重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组织开展名师导读、读书沙龙、新书推荐等分享交流活动,做好信息化时代新媒介阅读指导,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培养良好阅读习惯。发挥家长在学生课外阅读中的积极作用,持续开展家校共育的阅读计划,对于在阅读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教师和家庭进行表彰和奖励,营造家校协同育人的良好氛围。

  (二)严格课外读物管理,规范进校园渠道

  1、严格遴选各类捐赠读物。学校要明确受捐赠课外读物来源,受捐赠课外读物进校园,学校要按照《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加强审核,明确价值取向和适宜性把关要求,按照“谁受赠谁负责”原则,确保捐赠图书质量,并报区教育局备案。

  2、有效管理各类读书活动。学校不得允许任何单位和个人在校园内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等活动销售课外读物。对任何形式进校园的读书活动学校都要审核活动方案,按照《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对相关书目进行把关。

  3、建立教师荐书管理制度。学校组织管理人员、任课教师和图书馆管理人员提出初选目录;学科组负责审读,对选自国家批准的推荐目录中的读物,重点评议适宜性,对其他读物要按推荐原则、标准、要求全面把关,提出评议意见;学校组织专门小组负责审核把关,统筹数量种类,确认推荐结果,公示并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4、建立自带读物报备制度。原则上不鼓励学生自带课外读物进校园,如确有需要,须由学生家长事先向班主任报备并得到许可。

  (三)完善细化管理规定,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1、规范课外读物推荐环节。进校园课外读物原则上每学年推荐一次。严格按照《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规定的初选、评议、确认、备案等环节推荐。相关环节可增加学生和家长代表,共同参与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

  2、建立课外读物进校园应急机制。充分做好预案,定期对校园推荐图书进行审查清理,防范进校园课外读物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筑牢问题读物进校园“防火墙”,守住进校园课外读物质量底线。发现问题读物应及时予以有效处置,消除不良影响。

  教材教辅课外读物排查工作方案8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的通知》(教材[20xx]2号)精神,为规范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防止问题读物进入小学校园,充分发挥课外读物育人功能,结合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机构

  我校成立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此项工作。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二、总体要求

  丰富学生阅读内容,拓展阅读活动,规范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防止问题读物进入校园,充分发挥课外读物育人功能。课外读物是指教材和教辅之外的、进入校园供中小学生阅读的正式出版物(含数字出版产品)。

  三、具体措施

  1、坚持育人为本,严把政治关,严格审视课外读物价值取向,助力学生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坚持“五育”并举,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围绕核心素养,紧密联系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实际,满足中小学生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等方面的阅读需要,全面发展素质教育。

  2、进校园课外读物要符合以下基本标准:主题鲜明。体现主旋律,引领新风尚,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科学精神,彰显家国情怀、社会关爱、人格修养,开拓国际视野,涵养法治意识。内容积极。选材积极向上,反映经济社会发展新成就、科学技术新进展,以及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具有较高人文、社会、科学、艺术等方面价值。选文作者历史评价正面,有良好的社会形象。可读性强。文字优美,表达流畅,深入浅出,具有一定的启发性、趣味性。启智增慧。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创造力,增长知识见识,提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增强综合素质。

  3、学校是进校园课外读物推荐责任主体,负责组织本校课外读物的遴选、审核工作。进校园课外读物原则上每学年推荐一次。推荐程序。应包括初选、评议、确认、备案等环节。学校组织管理人员、任课教师和图书馆管理人员提出初选目录;学科组负责审读,对选自国家批准的推荐目录中的读物,重点评议适宜性,对其他读物。要按推荐原则、标准、要求全面把关,提出评议意见;学校组织专门小组负责审核把关,统筹数量种类,确认推荐结果,公示并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4、进校园课外读物推荐目录要向学生家长公开,坚持自愿购买原则,禁止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学校不得组织统一购买。对家长自主购买推荐目录之外的课外读物,学校要做好指导工作。学校图书馆购买课外读物按照《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有关规定执行。

  5、加强监督检查。如发现校园课外读物出现违反《出版管理条例》有关规定及其他有问题的读物,须及时予以有效处置,暂时收取到学校教导处,及时上报,消除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