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中小学招生须知

2021-01-30 求学指南

  一般说来,学校教育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学校主要分为五种: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以下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余姚中小学招生须知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国家和省市有关法律法规文件为依据,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办好每一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为目标,以构建面向每一位适龄儿童、少年的教育服务体系,切实维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合法权益,规范办学行为为原则,依法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

  二、基本要求

  1.坚持切实保障全体适龄儿童、少年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权利的原则。城区户籍新生由市教育局负责安排入学,其他乡镇(街道)的新生,在各乡、镇(街道)政府(办事处)领导下,由教辅室负责安排入学。符合条件的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由市教育局或各乡镇(街道)负责安排入学。

  2.坚持义务教育免试、相对就近入学和“住、户一致”优先原则,新生按教育服务区就近免试入学。

  3.坚持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全覆盖原则。按照《义务教育法》和国务院(国发〔2006〕5号)文件“两个为主”的规定,切实保障符合条件的流动人口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通过公办学校吸纳、向民办学校购买公助学位等措施逐步提高公办(公助)学校吸纳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的比例。

  三、招生方法

  1.入学年龄:小学新生入学年龄满6周岁。虽年满6周岁但因身体原因需要延缓入学的儿童,须持有市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向教育服务区学校办理延缓入学手续,并按照所在区域报市教育局或者乡镇(街道)教辅室审批。各小学不得以任何名义招收未满6周岁的儿童入学。

  2.适龄儿童、少年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持户口簿、房产证(仅限住宅房、商住房,且须完全产权)、拆迁安置协议书等相关证明材料,到教育服务区学校报名,学校按照“住户一致优先”原则,按下列先后顺序录取:

  (1)儿童、少年户籍与父母(或法定监护人)户籍、家庭住房(父母或法定监护人房产证)一致,均在教育服务区内的;

  (2)儿童、少年的户籍在教育服务区内,父母双方无房且全家寄居在祖父母(外祖父母)处,祖父母(外祖父母)的户籍和住房均在教育服务区内的;

  (3)适龄儿童、少年出生后初次申报的户籍挂靠在祖父母(外祖父母)处,祖父母(外祖父母)的户籍和住房在儿童、少年申报户籍后一直在教育服务区内的;

  (4)儿童、少年家庭是拆迁户,拆迁户安置的新居和户籍均在教育服务区内的';

  同一类情况报名人数超过该校招生计划时,学校应根据公平、公正原则制定录取方法,报市教育局和属地教辅室审核同意后执行。未能录取的,由市教育局或属地教辅室统筹安排。

  3.适龄儿童、少年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持户口簿、浙江省居住证(IC卡式)、社会保险证等相关证明材料,分别到市教育局(城区范围)或乡镇(街道)教辅室报名,由市教育局或乡镇(街道)教辅室统一安排入学。统一安排入学有两种方式,一是安排在教育服务区学校,二是安排在学额相对宽松的学校。教育服务区学校有空余学额,按照下列先后顺序进行安排,同一类情况报名人数超过该校招生计划时,按照公平公开原则进行安排,直至额满,比如第(2)条只有房产而无户籍的,按照房产证取得的时间先后进行安排,直至额满。

  (1)有余姚市户籍(含集体户口),而在城区或本乡镇(街道)内无房,租房、借房住的;

  (2)儿童、少年父母在教育服务区内有房产而无户籍的(房产证获得时间须一年以上,截止5月底);

  (3)拆迁户有安置新居,但房子与户籍分离的;拆迁后未购置房屋而寄居他处的;

  (4)在本市域以外小学或民办小学就读的小学毕业生要求回户籍地升公办初中的(要求提供户籍证明、房产证明、毕业小学学籍证明);

  (5)在姚留学回国人员随归子女、华侨归侨子女、外籍华人子女、港、澳、台籍人员随带子女(含港、澳、台籍学生)、来(回)姚创业和烈军属子女、安置军人子女等学龄儿童、少年,要求在乡镇(街道)学校就读的;

  (6)父母在我国驻外机构工作或因公派往并长期在国外工作,或父母双方均在野外地质勘察部门工作或在国外留学,户籍所在地确实无人照顾,需寄养在在姚亲属家庭的儿童、少年,要求在乡镇(街道)学校就读的;

  (7)在姚工作的外籍人士子女(原则上安排在具有接受外籍学生就学资格的学校就读)如要就读当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家长提交申请要求的;

  (8)虽有余姚市户籍,但父母双方均为丧失监护能力的残疾人,跟委托监护人生活在一起,要求在监护人所在的教育服务区学校就读的;

  (9)有余姚市户籍,父母离婚的适龄学童、少年(主要根据离婚判决书或协议书上的关于小孩及房产的判决来确定其就读学校)若房产判给一方,小孩随另一方而寄居在祖父母(外祖父母)处的;

  (10)余姚市山区适龄儿童、少年,其父母均在城区或乡镇(街道)工作、居住一年以上,且父母一方在工作地缴纳社保一年以上的(截止报名时仍在缴纳);

  (11)引进人才子女入学办法另行制定、发布;

  (12)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入学办法另行制定、发布;

  (13)有其他特殊情况,应该由市教育局或者教辅室统一安排入学的。

  4.适龄特殊儿童入学。盲童、聋童可报名就读省盲人学校、宁波市聋哑学校(盲人学校)。重度的智障儿童可到市特殊教学中心注册入学,轻度的智障、视力残疾和听力残疾的儿童可选择到教育服务区学校随班就读,确保每一个适龄特殊儿童接受义务教育。

  5.初中阶段信息技术和体育艺术特色学校招收信息技术和体艺特长生,另行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实施办法内容包括:招生学校的资质认定、招收特长生的条件、招生名额、招生程序及相关要求等。总体采用各校自主招生加市教育局审核的方法。招收的特长生比例控制在5%以内。今年根据往年的实施情况,削减个别学校的特长招生项目。明年的特长生招生工作按上级要求进行。

  四、招生要求

  1.全面推行“阳光招生”。各校要成立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落实一名校级领导具体负责招生工作,招生中重大、疑难问题要由招生工作领导小组集体商量决定。招生结果必须先在领导小组内公开,并经校监会审核、签字。坚持公开、便民的原则,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招生信息公告制度,各学校在招生前应以学校网站和校门口张贴招生简章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公告,招生公告的内容包括:招生计划、招生范围、报名条件、招生程序、咨询方式、举报电话和需携带资料及注意事项等。招生结束后学校要在学校网站和校门口等向社会公布新生录取名单,广泛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的监督。认真做好报名家长学生的接待、服务工作,切实为学生报名入学提供便利。

  2.科学确定教育服务区和班额。市教育局(教辅室)对辖区小学适龄儿童和小学毕业生进行摸底调查,在此基础上制定事业规划,根据生源情况和招生计划,科学确定各校教育服务区,确保辖区内符合规定的儿童、少年相对就近入学。当相近两个学校生源不均,班额相差过大时(或其中一所学校班额超过标准班额),可从实际出发在教育服务区内设置两校公共缓冲区域,在标准班额内对该区域内学生按家长意愿进行适当调剂,如果报名人数过多,可按户口迁入时间先后或房产证获得时间长短顺序统筹调剂。

  合理确定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班额。今年各学校新入学小学一年级班额应控制在45人以内,各校应按下达的事业计划执行,经市教育局批准的小班化学校班额可以控制在30人左右;初中班额应控制在45人以内,经市教育局批准的小班化学校班额可以控制在35人左右。各小学、初中学校如果班额允许,不得设置任何其他条件,拒绝符合条件的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入学。各校须均衡编班,有条件的学校可根据电脑派位方式编班,编班过程邀请相关人员参加,接受各方监督,结果向市教育局备案,不得以“分层次教学”为名,违规举办“A班”、“实验班”和“特色班”等。

  3.加强招生学籍管理。贯彻落实教育部《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新生办理入学手续后,学校要为其建立学籍,通过电子学籍系统申请学籍号,学籍号在全国范围内具有唯一性,终身不变。学校不得以虚假信息建立学生学籍。学籍在本校的学生未按时报到注册,学校应主动联系学生家长,了解情况,按有关要求妥善处理。残疾程度较重、无法进入学校学习的特教学生,由承担送教上门的学校建立学籍。除普通学校接收特殊学校学生随班就读外,学校不得接收未按规定办理转学手续的学生入学。规范区域内外转学的学籍管理,严格控制转学,要杜绝违规变相招生行为。确实有具体情况且符合条件需要转学的,由家长向转入学校申请,转入学校在不突破原先核定的招生计划和班额的情况下,接受家长申请,报市教育局审核同意。转学后,及时办好电子学籍的转接工作。学籍管理实行“籍随人走”,严禁人籍分离、空挂学籍等现象。对违反学籍管理规定,私自接受无学籍学生就读的学校,根据《浙江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籍管理办法》第六条“学生学籍管理实行校长负责制”的规定,将直接追究校长责任。

  各校要主动做好符合相关条件的非本地户籍的小学毕业生回原籍地中学就读所需的材料和电子学籍的迁移工作。小学毕业生若选择了民办初中且符合有关规定的,原公办初中应予以支持并按要求在当年10月底前办理好学籍交接工作。

  自愿放弃教育服务区学校入学资格就读于其他学校的学生,以后又想转回原教育服务区学校,不再视为本服务区学生,由市教育局统一安排学校就读。

  4.规范民办学校招生工作。民办学校要规范招生计划,严格按照市教育局核准的招生计划招生,不得擅自扩班。民办学校的招生办法、招生广告及招生简章须向市教育局申报备案,经审核后通过学校网站向社会公布。民办学校的招生简章公开内容应包括学校办学情况、招生计划、招生程序、收费标准等,在简章中要承诺学校招生不收取各种特制的学生个人简历及小学数学奥赛、希望杯、华杯赛、睿达杯学科竞赛等各类获奖证书、招生录取不与社会任何教育培训机构挂钩,不提前开展报名和登记工作等。

  民办学校要规范报名方式。各校在同一规定的时间实施网上报名,不得设置前置条件。民办初中区域内招生对象为具有本市户籍或者小学学籍的六年级学生,户籍取得时间应在学校报名时间之前。

  民办学校要规范录取办法。当报名人数超过学校招生计划数时,学校可通过面谈、学习能力测评和电脑派位等方式招收新生。学校面谈应结合本校办学理念与办学特点,通过活动考察、面谈交流等双向选择的环节,从行为习惯、学习能力、团队合作、实践能力、身心素质、兴趣爱好、家庭教育等方面,有所侧重地选择符合条件的学生。学习能力测评主要考核学生学习能力,采用“现学现评”方式,不得考核学科知识,不得进行笔试。具体参照《浙江省民办初中学校招生有关学习能力测评的指导意见》实施。

  民办学校本市区域内招生活动(包括招生登记、组织开放日、招生宣传等)初中不得早于4月1日,小学不得早于4月15日。

  公办背景的民办学校招生参照《关于做好2019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甬教基﹝2019﹞70号)执行。

  各民办流动人口子女学校要严格执行招生条件,同时要严格按乡镇(街道)辖区范围进行招生,不得招收非本乡镇(街道)居住地生源和外县市生源,不得招收初中学生。

【余姚中小学招生须知】相关文章:

1.长春中小学招生须知

2.金湾区中小学招生须知

3.建德中小学招生须知

4.泉州中小学招生须知

5.杭州中小学招生须知

6.南城民办中小学招生须知

7.上海中小学招生须知

8.柯桥中小学招生须知

上一篇:中山积分入学有什么加分途径 下一篇:2021中山积分入学计算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