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走在季节边上》有感

2022-02-09 读后感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读《走在季节边上》有感600字,欢迎阅读与收藏。

  桑哲教授的诗歌清新自然中充满着生存的哲思,精短的篇章中孕育着人生的欢歌抑或艰辛。读这些诗,如品一杯香茗,唇齿留香,意味悠长。

  与桑哲教授的交往中,给我的印象始终是飘逸的长髯,酒仙的豪放,古道的热肠,治学的严谨,但从未见过他苦吟的情状。记得首次拜读他的诗歌是从宁阳一中编辑的洸河文学社社员作品集《迈向新世纪》,后又读到《现代语文》封底他的'配画诗,这次又拜读了他的诗集《走在季节边上》,读来感觉清新自然,没有斧凿的痕迹,一切浑然天成,正所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如《枯树与沙丘》:曾经年轻过,曾经茂盛过/风沙的四季中,相依为伴/到枯,到瘦/是永远的风景/更是不变的方向标/让行人不再迷惑。整首诗没有华丽的辞藻,语言质朴清新,读来韵味无穷。

  桑哲教授作为学者诗人,视野开阔,思考深入且无处不在,既有旅途中的点滴感悟,也有对历史人物的独特思索,更把思维的触角伸进复杂而多变的人生万象,进而走入古老神秘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读《布达拉宫》,我们感受到了“珠穆朗玛的神秘”,更为“民族的传奇”自豪骄傲;读《题墨子像》,我们面前仿佛站着“为民医治愚昧和麻木”而风尘仆仆的墨子;读《城市印象》,我们怎能不为“没有四季”“只有匆忙”的城市产生深深的忧虑。

  桑哲教授总给人一种硬汉的形象,但他浓密的长髯里满是柔情。他把自己的柔情投射到自然界的万事万物:落叶、荠菜、菊花、梅花、高粱、蟋蟀……一枝一叶总关情,他热情地讴歌自然,把自己自觉地融入到自然之中,体现了一种大爱的情怀,达到天人合一的哲学境界。桑哲教授更有一种浓得化不开的故乡情结,他时刻关注着家乡,经常为家乡的发展殚精竭虑、出谋划策,有时甚至拍案而起。《童年的柳笛》吹奏的是一曲绵绵乡愁,《小纸船》满载着孩子的梦想起航,《棉花糖》充溢着童年甜甜蜜蜜的回忆……他思恋家乡,怀念亲人,回想家乡的点点滴滴……“我喜欢故乡的/冬夜村口/有母亲擎一盏绿灯/唤我的乳名”,“火盆里燃烧的,是我的思念/母亲的呼唤/能融化冰川”,读着这些诗句,何人不起故园情?

  桑哲教授的诗我是不敢,更因才疏学浅不能妄加评价的,以上文字是我读《走在季节边上》这部诗集的读后感,而且词不达意,不当之处敬请桑哲教授批评指正,我们满怀信心期待着桑哲教授的下一部更加精彩的诗集。

【读《走在季节边上》有感600字】相关文章:

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五单元作文:读《写在人生边上》有感01-12

读《牺牲》有感01-20

读《落差》有感01-20

读《登山》有感01-20

读《草》有感01-21

读《马缨花》有感01-20

读《金锁记》有感01-20

读《猫王》有感01-20

读儿子有感01-23

读《前倨后恭》有感01-22

读《热爱生命》有感 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