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好孩子与坏孩子》有感

2022-08-29 读后感

  读完一本书以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体会,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读《好孩子与坏孩子》有感,欢迎大家分享。

  读《好孩子与坏孩子》有感 篇1

  今天,我读了《好孩子与坏孩子》这篇寓言,这篇寓言主要讲了著名成功学家拿破仑,他因为母亲去世了,所以从小被认为是一个坏孩子,连他父亲也这样认为。自从父亲娶了一个后妈,后妈不相信拿破仑是个坏孩子,给予了他信心,使他成为了著名成功学家。我从中悟出一个道理: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不是好孩子需要赏识,而是赏识使他们变的越来越好;不是坏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他们变的越来越坏。

  我的朋友曾遇到过同样的事情。

  在我读一年级的时候,有一位好朋友,她跟我同班,同姓,同性别,就是有一样不同,那就是家庭情况不一样,她的爸爸妈妈离婚了,加上爸爸只顾着工作,没时间理她,她只能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在学校里,大家都嘲笑她没勇气。为什么呢?因为她一犯了错误,就哭;上课不积极举手发言;成绩也一般,更不主动跟同学交往。只有我和几位女同学愿意跟她玩。很容易看出,她的自尊心全被同学们毁了。我也替她难过,就不由自主地告诉了老师,老师向她了解了情况后,就像亲妈一样照顾她。

  从此,她的精神面貌好了,每天都带着笑容回到学校。犯了错误,她也勇于改正,不再哭泣了;上课积极举手发言;成绩也名列前茅,因此,跟她交往的同学越来越多了。我觉得非常奇怪,为什么她会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呢?为什么她会变化那么大?放学后,我怀着好奇心,走到老师跟前,把我的问题一一说出来。老师却笑着说:“其实,信心是很重要的,每个人都需要它,只要你鼓励一个人,他就会信心十足。就是说,只要你信心十足,做什么事都会很顺利。”

  从此,我做什么事都信心十足,结果真的很顺利。

  读《好孩子与坏孩子》有感 篇2

  今年寒假,我看完了好几本课外书,其中一本叫《好孩子与坏孩子》,这本书很好看,我从这本书里学来了很多。好孩子与坏孩子里面的好孩子他写作业的时候非常的仔细,而那坏孩子做作业不但粗心,而且看到一道题写不来的时候,他就把这道题给涂掉。 我看到一处最好笑的地方:有一天晚上那个坏孩子尿床了,三更半夜就醒来了,然后发现自己尿床了,他急忙想办法,然后想了半个多小时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他点燃一支蜡烛,放在床上对着蜡烛晒一晒,过了不一会儿,好不容易快要晒干时一不小心把床烧了一个大洞。我长大了之后我一定要做一个好孩子,读好书,又要孝顺父母。可是绝对不能做个坏孩子,因为那坏孩子很粗心,我也很不喜欢。

  读《好孩子与坏孩子》有感 篇3

  什么是好孩子?什么是坏孩子?

  大人们总是以学习成绩好坏来评论孩子。比如说:“你家的孩子考得真好,是个好孩子!”“我家的这……唉!”

  难道成绩好的就一定是好孩子,成绩不好就不可能是好孩子吗?那我就给你们各举一个“好孩子”和“坏孩子”吧!

  我邻居的一位大姐姐成绩一直是名列前茅,是老师和同学公认的好孩子。但是她从来不做家务,反过来还要妈妈给她洗袜子,倒洗脚水。不满意了,还冲着她的爸爸妈妈叫骂。有一次,她家来了客人,妈妈叫她去给客人倒茶,她扭捏了半天,才不情愿地走到厨房里倒茶。把茶端出来时,又把茶泼到了客人的西装上。事后,她告诉我说,她是故意的。这样的孩子,还能说她“好”吗?

  我以前的一位朋友,考试一直不合格,是大家公认的坏孩子。可是他每天都帮妈妈洗衣服,拖地,洗菜……有一次妈妈回家晚了,他一个人就把饭做好了。他在学校也一直帮助别人,值日也很仔细。这样的孩子,还能说他“坏”吗?

  我觉得如果大家不要单以成绩来评论人,还要用品德,那样世界将会更美好。

  读《好孩子与坏孩子》有感 篇4

  在暑期里,老师让我们读了黄蓓佳的《我要做好好孩子》这本名著。其中让我最有感触的是《好孩子,坏孩子》这一章。

  我在这里谈一谈读完这一章的感受。

  平日里我们觉得好孩子就是每次考试都能拿总分100分的同学就是好孩子,但是在这一章中主人公金铃却与我们的想法不同,所以在书中金铃的心里非常矛盾。好学生,坏学生......自己在同学眼里是坏学生吗?好学生又有什么了不起?好学生做了错事就该缩起头,让别人背黑锅?好学生如果这么自私,怯懦,算什么好?100分再多,三好学生奖状再多,假的!人格上只有"0"分!她金铃看不起她们!我要告诉大家:不论你是优等生、中等生、差等生,都要在人格上考到100分。如果你的人格只有“ 0”分,谁会看得起你,我也看不起你。

  读完《好孩子、坏孩子》这一章后的又一感受是:我们一定要做一个人格和成绩都是100分的好学生。

  同学们,读完了上述读后感后,你是不是想让时间过得快一点,早点到9月6日,就可以考一个100分让妈妈看看。记住人格上也一定要考100,争取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好孩子。

  读《好孩子与坏孩子》有感 篇5

  《小屁孩日记·好孩子坏孩子》是一本爆笑的、又能学到英语的日记,书中的主要人物格雷是一个淘气的小孩,从他经历过的种种事情反映出现代小孩的性格特点。

  有一篇写到:下雪了,格雷只好听从妈妈的吩咐,出去帮别人铲雪挣钱。格雷找了一个小时才找到一家需要铲雪的人家,他说:“我帮你铲掉私人车道上的雪,只收5美元。”屋主说成交。

  格雷开始铲了,进度还不错,不过铲着铲着雪又下了起来。格雷铲得气喘吁吁了,就拿了奶奶家的铲草机来铲,铲草机很快就坏了。突然,他看见屋子旁连着屋里水管的庭院水龙头,灵机一动,打开了水龙头,雪遇水及融,他又把洒水器打开,很快就完工了。

  屋主看到车道上一干二净,就付了格雷5美元。但是车道上的水很快就结成了冰,格雷只好花钱买了5大袋矿盐来给人家结冰的车道解冻,格雷不但没有挣到钱,还给自己添了个20美元的窟窿。

  我从这本书得出的结论是:做事一定要经过大脑的思考再处理,不然就会做的一塌糊涂。

  读《好孩子与坏孩子》有感 篇6

  今天我子啊图书馆看了一本书,那书光看名字就知道非常有趣。这书把我带到了一个快了世界,使我在图书馆里不禁大笑起来,使我受到全场的瞩目。这本书是说主人公格雷是个读初中的小屁孩,他善良、满脑子的鬼点子。他的妈妈让他记日记他不仅在日记上写嘞今天的快乐事情,还画了许多有趣的漫画。格雷他经常想捉弄别人,但总是被别人反捉弄回来;

  他经常想去做好事,这总是想,不能做到好事,就他屡屡身陷尴尬境遇竟逢“凶”化吉。他不是好孩子,也不是坏孩子,就只是普通的孩子;他有点自私,但重要关头也会挺身保护朋友。格雷的思想总是让人捉不透,总是不按照剧情安排发展,也许是这样,让我感到无比的快乐。这让我感到自己应该做一个快乐的人。我在生活总是被捉弄;起“花名”、被泼水?被人弄的满身都是粉笔灰……可是我总是笑着去面对,而不会感到自卑,也许是这样吧!同学们都和我玩的来,而我又希望像格雷一样有些叛逆,让自己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格雷我要学习你那快乐、那聪明,做一个好孩子和坏孩子之间的普通孩子。

  读《好孩子与坏孩子》有感 篇7

  在上个星期天,爸爸帮我买了一本小屁孩日记。这本书很好看,令人浮想联翩,回味无穷。这本书是由一幅漫画一段文字的形式来写的`。

  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的杰夫·金尼。这本书同时收录了中文版和英文版,主人公是半大小子的格雷。他善良、诚实、聪明、爱玩满脑子的鬼点子。总会想出很多的新花样。有时他想帮大人们一点忙,却总是帮倒忙。有时他是一个好孩子,有时他却是一个坏孩子。

  读完这本书,我觉得日记并非是要写每天的什么比较突出的事,日记其实就是从身边的一件件小事写起。生活中要多动脑筋,我看了这本书才知道,日记并非只是文字,其实也可以是漫画。只要多动脑筋,生活中的一件件平常事就会会变成身边的一个个幽默的小笑话。而自己从中也可以得到一些深刻的体会。生活中还要跟爸爸妈妈多多交流,谈谈心。

  有的时候要做一个好孩子,却不能一直做好孩子,如果没有一点的空间放松、宣泄和释放自我那也不是一个好孩子。有的时候又要做一个坏孩子,可是坏可不能太坏,否则闯大祸就不好了,所以又要好的一面去协调去中和。

  人有两面,一个人不管有多坏,他肯定会有好的一面,一个人不管有多好,他总有坏的一面。

  读《好孩子与坏孩子》有感 篇8

  著名成功学家拿破仑·希尔从小被认定是一个坏孩子。

  母牛走失了,树莫名其妙被砍倒了,每个人都认定是他做的。

  甚至父亲和哥哥都认为他很坏。人们都认为母亲死了,没有人管教是拿破仑?希尔变坏的主要原因。既然大家都这么认为,他也就无所谓了。

  有一天,父亲说要再婚,大家都担心新妈妈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希尔也打定主意,根本不把新妈妈放在眼里。陌生的女人终于走进家门,她走到每个房间,愉快地向每个人打招呼。当走到希尔面前时,希尔像枪杆一样站得笔直,双手交叉在胸前,冷漠地瞪着她,一丝欢迎的意思也没有。

  “这就是拿破仑”,父亲介绍说,“全家最坏的孩子。”

  令希尔永生难忘的是继母当时所说的话。她把手放在希尔肩上,看着他,眼里闪烁着光芒。“最坏的孩子?”她说:“一点也不,他是全家最聪明的孩子,我们要把他的本性诱导出来。”

  继母造就了拿破仑·希尔,她相信他是个好孩子。对一个人有这种信心,他就会成功。

  读《好孩子与坏孩子》有感 篇9

  “书”这种东西我接触过不少,但就是因为它我从妈妈口中的好孩子变成了一个有点可恶的“坏孩子”。

  一切回到原点……

  “从今天起,你不准再买书看!”语气决绝,不容反抗!“为什么?看书不好吗?”我反问。“不是不好,你看看你,买了多少书?书堆起来比你还高!”“哪里比我高啦!”我依然在做最后的殊死抵抗。“不行就是不行,那里那么多话!你都初三了,还看什么课外书,看主书!”又是初三!一番唇枪舌战后,我失了荆州。这就又证明了那句老话“姜还是老的辣”。

  但,也不能小看我这嫩姜,怎么说也算得上是一个知识分子,明的不行,咱们来暗的!

  从那以后,我开始动用我的积蓄,当过年的压岁钱被我“挥霍”一空后,我便缩衣省食把钱留下来买书。可书是买回来了,我放在哪儿呢?我冥思苦想后便决定与“敌人”展开游击战。“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这种事我已练得炉火纯青,“敌人”也奈何不了我!哈哈——!

  过了几天这种日子我已经精疲力竭,最后我还是用了最笨的办法——关门。门一关,我的头号大敌——我妈就不知道我在干什么了,每天书看到10点便做手脚不赢。要是被我妈推门进来发现我还在看书不仅武器被缴还有可能被限制用钱,甚至可能要被查账!天,我不敢再想……

  从小学到现在,我接触的书从文学名著到现在的小说、绘本,每一本书都让我有新鲜感,读了再读,以至于我可以讲出每本书的大意。同样地,书给了我许多展示自己的机会,从书中获得的知识让我在课堂上可以大显身手,是我获得为数不多的自豪币……

  糟糕,又来查房了。合书、关灯、进被、闭眼、转身。一系列动作做得天衣无缝。妈妈看了一眼就走了,我在另一边暗笑“被我糊弄了吧!”又想着书中的情节我不禁笑出声来,然后又听见门外的声音:“做了个好梦吧,还笑!”……

  又经我的软磨硬泡我终于得到了特赦令——以后放长假的时候在买书。我乐得忘乎所以。

  尽管这样,游击战还是得打,有些书可能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书”可以结交,可以奉献!尽管没有热情,却对我非常忠实,只得我成为一个“坏孩子”。

  读《好孩子与坏孩子》有感 篇10

  在一户人家,有一个小男孩,名叫小军,小军今年十岁,是个人见人爱的好孩子。

  有一次,邻居的一个老奶奶去井边打水,因为年纪大了,儿女又不在身边,打水非常吃力。刚好,小军也来这里打水,他见老奶奶打水很吃力,便放下手中的水桶,跑过去,对老奶奶说:“老奶奶,我来帮你吧。”说着提着老奶奶手中的水桶,给老奶奶提回了家。老奶奶摸着小军的头,夸奖着小军说:“小军,你真懂事,谢谢你。”小军听了,不好意思地说:“老奶奶,不用谢,这本来就是我应该做的,到时有什么事尽管叫我,我能帮助的会尽量帮,再见了,老奶奶。”小军高高兴兴的回家了。

  小军从小便很勤劳,他的爸爸妈妈为了供他上学,到外地打工赚钱,很辛苦。小军知道自己读书来之不易,于是很孝敬自己的爸爸妈妈,从不惹爸爸妈妈生气,有时间,也自己找时间赚钱找,让爸爸妈妈不用那么的辛苦。而小军的爸爸妈妈,他们虽然辛苦,可有小军这么一个孝顺的好孩子,也感到欣慰了。

  恰恰相反,在一个大城市里,也有一个名叫小军的男孩,虽说名字相同,可道德却有很大的差别。

  一次,小军在路上边走边吃香蕉,走到垃圾旁,香蕉刚好也吃完了,小军想:“这垃圾虽然离我那么近,可我为什么要扔在垃圾箱里呢?我何不扔在地上,看看谁会倒大霉,嘻嘻!”小军把香蕉随手扔在了地上,立刻躲到一旁,悄悄观察着,还不时的暗自发笑。

  过了一会儿,一位拄着拐杖的老太太朝这边走了过来,因为年纪大了,老眼昏花,而看不到地上的香蕉皮,一脚踩上去,重重的摔了一跤,幸好路旁有人经过,急忙打了120,送进了医院。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小军看在眼里,心里有说不出来的快乐,玩了一会儿,看见草坪离家很近,直接踏上去,向家走去。

  城市里的小军,不仅道德差,对家人也是蛮很不讲理。没钱时,伸手就问父母要,父母不拿,他就绝食,任性,耍脾气。上课也不认真听讲,经常私自逃学,害的家人不得安宁,父母常常为这个孩子而感到苦恼。

  读者们,听了我的介绍,你想做哪个小军啊?

【读《好孩子与坏孩子》有感】相关文章:

读《小屁孩日记好孩子坏孩子》有感11-12

读《好孩子》有感02-21

好孩子,坏孩子作文04-08

教育叙事:好孩子和坏孩子01-17

关于好孩子与坏孩子的日记05-20

好孩子坏孩子500字作文09-10

真正的好孩子——读《我要做好孩子》有感01-19

读《我要做好孩子》有感03-14

读《我要做个好孩子》有感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