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有感

2021-07-26 读后感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有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一书中提到一个问题: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啊!确实,做教师的都知道,每天必须做的几件事:备课、上课、改作业、课外辅导,现在还要抽出时间来读书写论文,搞科研。带着这个问题,我阅读到书中所写:怎样进行呢?这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是啊!我们应当在自己所教的那门学科里,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只不过是入门的常识,在科学知识的大海里,我们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之一粟。苏他还提到一位成功的历史老师,他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读到这些,我脸红了,因为在这之前,我一直理直气壮地给自己不能坐下来好好读书找理由。读了这些,我深感惭愧,正如玉玲珑老师在教学手记中说的那样,我应该给自己来一次彻底地“清扫”,“扫”去那些所谓的理由,应该静下心来,在书本面前坐下来,深入地思考,实实在在,认认真真地去读书,多读书,博览群书,不断地补充自己的知识的大海,使自己的知识海洋变得越来越宽广,使自己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让别人一看就看得出自己是读书之人,让书香飘溢!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还说到:“要做到教会学生自学,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要使一个人在上小学和中学的时候就酷爱读书,并且学会在阅读过程中认识自己。如果一个人在中学毕业后要么完全不懂得阅读,要么他阅读的范围只局限于一些低劣的侦探小说,那么他的内心世界就会变得粗鲁,他就会去寻求感官的刺激……”“请你不必害怕把学校教学的'整块时间用在让学生读书上面去!你不必害怕让学生花一整天的时间到书籍的海洋里去遨游。让书籍以欢乐的激情去充实年轻的心灵吧!让书籍去占据青年时代吧!如果你的学生感到书籍永远是一种新奇之物,如果年轻人总想单独地躲起来去享受这种瑰宝,如果在青年当中有许多这样有读书癖的怪人,那么,我们的社会目前还不能对付的许多棘手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越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越是需要通过大量的阅读来充实他们的头脑,而不是靠补课、补课再补课。阅读能带给他们思考,通过思考而获得的能量远比教师灌输给他们的要大得多。学生思考得越多,他对这个世界的了解就越多,对他兴趣的刺激也就越大,对知识的敏感度越强,进而促使他自觉地再次阅读,已获得更多的知识,更全面地了解这个世界。苏霍母林斯基说过:越是学习成绩差的孩子,越需要大量的阅读来开发他们的心智。快乐教育的创始人斯宾塞也说过:“我们的每一父母都要象学经商、学工作那样学习如何教育孩子。”学生的知识面宽广了,还愁他们的作文不会写,写不好吗?当他们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时,还用担心他们厌学吗?现在,我的身边的大多数家长竭力反对自己的孩子阅读课外书籍,只让他们死抠书本。认为书上会了,学习成绩自然会好。而不必把时间浪费在无用的课外书上,认为连学习都还有困难,还有什么工夫去读那些乱七八糟的闲书呢!!!也有些老师把学习困难的学生的脑力劳动的范围压缩到最底限度,不惜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把他们拉来补作业、背书、默写,自己弄得心力交瘁,学生学习效果也不好,要么是不理解去死记硬背,今天会默,明天就忘,要么就是记住了不知道怎么去用,成为一种“死”知识。知识点稍微变化一下,便又束手无策了。久而久之,他们觉得自己付出了比别人多出数倍的时间,仍然没有丝毫起色,肯定是天生蠢笨了,便对自己彻底丧失了信心,破罐子破摔!

  所以,还孩子们自由阅读的时间,给他们独立思考的空间吧。我们教师作好他们的引路人,引导他们向正确的方向前进,而不必完全掌控那风帆的方向。

  从今天开始,我给自己一个时的书!

【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有感】相关文章:

1.苏霍姆林斯基名言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4.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

5.读苏霍姆林斯基的日子里

6.《给教师的建议》苏霍姆林斯基中的名言名句

7.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8.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上一篇:读《震动》有感 下一篇:《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