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后感

2024-09-13 读后感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后感(精选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后感 1

  今年寒假里我们全体教师统一阅读了《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一书,里边的许多章节引起了我的深刻反思。

  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基础,如果我们的教学设计华而不实,不切实际,照抄照搬或者只是应付检查,那我们的课堂又会是什么样子呢?我们青州云门书院的校训是“养正求真”,即养正气求真理,这是做教育的追求。我想,我们的教学设计何尝不需要“养正求真”呢?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一书中,从理论到实践给了我们许多指导,为我们点亮了明灯。

  基于标准让教学“回家”

  本书第三章《明确目标》提到了“标准制定”和“解析标准”等问题。我想,我们的教学在“标准制定”这方面不需要太费脑筋,因为我们有《课程标准》,只要我们的课堂严格按照标准来设计就不会有越位和缺位的现象存在了。基于课程标准让教学“回家”,就要思考“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怎么教”的问题。拿我们的语文课来说,我们有阶段性的目标——每个年段在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等方面达成什么样的标准,在《课标》上写得很清楚,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如何贯彻和执行力的问题,所以我们要好好研读标准,严格执行标准。

  有的人可能认为“解析标准”是有一定难度的。的确,对标准的解读非常容易出现偏差,要么拔高了要求,要么降低了要求。达不到目标的要求显然是不行的。同样,我们一定要明白过犹不及的道理,拔高要求,把目标制定的过高,的确让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觉,但往往是以挫伤孩子们的积极性为代价的。

  还是拿语文来讲,要想把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制定准确,在“解析标准”的过程中,我们就要看明白单元导语,融会贯通课后题要求和梳理好交流平台中的知识点,把握好这些,对于我们“解析标准”是大有帮助的,这样才会让我们的教学“回家”。

  “好的教学设计是改出来的”

  本书第十一章《设计过程》中谈到“修订已有设计”和“调整”等内容。我们语文习作教学有句俗话叫做“好作文是改出来的”。其实,好的教学设计也是改出来的。

  我们的教学设计是基于标准的设计,这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元素还要充分考虑——那就是学情。

  只有充分研究学生,把握好学情,进行了行为研究的教学设计才是真正能被“理解”的教学设计。所以,我们要不断的修正和调整我们的教学设计,这就要求我们做好教学设计中的“教学反思”和“复备”等环节。比如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抓住本册的核心教学内容,还要兼顾以往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把知识学到位,把能力练到家,循序渐进,建构起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体系。在知识学习和能力提升上,尽量不产生严重错位或缺位。比如,三年级的学生还不会默读,还只会出声读,这就没有达到相应要求,需要进行补课。如书中“设计中不可避免的困境”提到的问题和现象一样,我们的教学设计只有基于真实的教学环境才真正被“理解”,这就需要我们针对实际的学情对教学设计的调整、修改。

  眼中要有“森林”

  本书第十二章的内容是《宏观设计》,有“围绕表现性任务制定课程框架”“从任务到量规”等内容。这一章节从宏观的`角度,告诉我们应该如何让教学设计能够被理解。

  建一所房子需要先设计一个框架,做一件事需要一个先后计划。同样,我们的教学设计也需要有个整体架构。我们平时在做教学设计时容易犯一个“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错误,这个错误青年教师更突出——教学设计的关注点往往是“这个资源很好,我可以拿来做导语”“这样表达很新颖,我可以用作环节过渡”……这就是“点”上的关注,而非“面”上的关照。我们在做教学设计时,首先要有“架构”意识。有了这个大的框架才能一点点儿的添砖加瓦,让教学设计的大厦既牢固又美观。如,我们的古诗教学,第一步从题目和作者入手,第二步把古诗读正确,读出停顿,第三步理解意思,体会情感,第四步补充资料,拓展延伸,我们的脑海中有了这样的整体架构,才能让教学设计条理有层次,不至于犯“丢了西瓜保芝麻”的错误。

  本书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好好读一读的地方,如“逆向设计”、“设计学习”等,这些都给我们以后的教学设计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指导和设计启示。

  本书最后一章写道“行动胜于空谈”。“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学设计也要“养正求真”,那就行动起来吧。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后感 2

  寒假中,认真研读了《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第二版),这本书明确了教学目标的导向作用,让我受益匪浅。我反复阅读了本书有关“教学目标”中的章节,深刻反思了教学目标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一、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回归点

  书中提到,教学目标是对学习者通过学习以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具体的表述。我觉得,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也是课堂教学的回归点。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指示灯,教学目标指到哪,课堂教学的列车就开到哪。教学目标的表述是否明确、归纳总结是否清晰,直接指引着教学过程开展的顺利与否,以及学生学习效果的好与不好。如果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师上课的重点和难点便把握不准确,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便很容易陷入混沌状态。

  二、教学目标的实现依赖于它的“三导”功能

  我把本书作者提到的教学目标的功能概括为“三导”:

  (一)导学

  确定教学范围、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充分分析学情,引导学生自主、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教学重难点的确定一定要具体、明确,有导向作用。

  (二)导教

  确定教师将采取的教学步骤、教学环节以及每个步骤或环节将采取的教学活动,指导教师有条理地去完成教学计划或任务。教师的教学步骤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教学活动既要易操作,又要保证班级纪律。

  (三)导测量

  明确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对学生的学习要求做出量化、可视、具体的规定,为诊断性测试和阶段性学科质量监测提供依据。在课堂教学中,一旦教学活动有了科学、合理、具体、可操作、易操作的教学目标作为衡量标准,以此进行“逆向设计”,教师的课堂便有了“指挥棒”,学生的学习便有了较为明确的导向,教学质量评估的“命题者”便有了可参考、可衡量的.具体测量标准。所以,教学目标越细致、越具体、越一目了然,教师的教学就越有侧重点,学生的复习就越简单,命题者的命题思路就越清晰,整个的教学过程便越流畅。

  三、目标设计存在的问题缘起于对学生“源头”的关注缺失

  (一)将课程目标等同于教学目标,目标描述笼统,缺少标准和层次。

  在我们如火如荼开展的集体备课中,我们将集体备课分为全册备课、模块备课和单元备课。通过阅读本书,我们知道,对小学英语而言,课程目标是整个小学阶段英语学习者需要达到的二级目标,以及学生通过本册教材的学习需要达到的分级目标。而教学目标,则是更细致的模块、单元的话题、功能、情感等具体的目标。二者是统领关系、总分关系,决不能混为一谈。

  (二)关注语言能力与学习能力,忽视思维品质与文化意识。

  在传统的应试模式下,教师备课中的教学目标基本约等于语言能力与学习能力目标,思维品质与文化意识的目标意识是缺失的。这样一来,学生只有见到试卷才会两眼放光,学生成了“书呆子”。而对于语言背后的历史演变思考呢?对于文化背后的教育性思考呢?对于不同文化的“和而不同”的理解与接纳呢?我们的教育,在很多年的发展中,正是缺失了思维与文化,才出现了与社会脱节的现象,我们的基础教育才错失了很多与更高端的学术接轨的良机。

  读书的过程是思考的过程,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学目标的设计要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发展、有所提高。“保底不封顶”,才能真正保证每个学生都能从自己水平与能力的源头得到发展。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后感 3

  美国教育专家格兰特·维金斯和杰伊·麦克泰格合著的《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中的理论,为我在教学上解答了许多的困惑。而其中实例和操作又为我的教学方式提供了实践的可能。虽然美国的教学体系和中国完全不同,他们的教师可以自主选择教材或者设计教材,甚至自己制定富有个人特色的教学课程。利用这本著作当中提出的理论设计教学时,他们可以打通所有科目,进行整体的主题设计,而我们是做不到的。不仅是因为工作量太大无法完成,还因为整个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环境不一样。但这个理念可以放在某一个科目当中践行,以下就是我自己的一点尝试。

  一、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

  1、零碎,不成系统。

  高一、高二阶段对古诗词的教学往往就是教材当中的诗词,再加上一些练习或者考试卷上的题目,遇到的是哪一种艺术手法就讲哪一种,遇到是谁的诗词,就讲讲这一种风格的诗词。当学生再想回忆起所学的诗词时,印象往往不深刻,因为碎片化的东西很难进入长久记忆的。

  2、以考试为导向,失去诗词的韵味。

  因为有高考这个指挥棒存在,教授古诗词时,往往也是按照表现手法、思想情感等套路来讲解,丢失了诗词本身的美感。

  3、虚设目标,教学效果差。

  我们在设计一个教案时,往往会有所谓的三维目标,而这些目标往往是老师一厢情愿,没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最终也很少有人真正将这些目标都落实到位,也没有具体的评估标准,特别是语文这一门抽象感性的学科,更是很难用客观精准的标准去评估。所以很多时候三维目标只是几句空话,或者说,是语文教师的美丽想象。

  二、理论基础

  最新版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应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做好学生语文学习活动的设计、引导和组织,注重学习效果。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围绕学习任务群创设能够引导学生广泛、深度参与的学习情境。加强课程实施的整合,通过主题阅读、比较阅读、专题学习、项目学习等方式,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整体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比较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理论了。

  这与《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这本书中提到的概念不谋而合。书中提出一个概念“逆向设计”,它要求教师在开始设计一个单元或课程的时候,就要通过评估证据将内容标准或学习目标具体化。这就弥补了传统教学的缺陷,即都只关注“怎么教”,教师花大量时间思考自己教授什么内容,要求学生做什么,而不考虑学生“怎么学”,不思考为了达到学习目标,学生需要什么。以结果作为导向进行教学,将教材作为一种资源而不是教学大纲,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

  三、古诗词教学设想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中说“理解”的一个基本指标是能把所学的知识迁移到新的环境和挑战中,而不仅仅是知识的回忆和再现。

  按照书中从“目的”出发的“逆向设计”来看,古诗词的教学设计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阶段1:确定预期结果

  在这一阶段,需要思考学生应该知道什么?理解什么?能够做什么?什么内容值得理解?

  首先,做调查,了解学生已经具备的古诗词知识,以及想要学习的是什么内容。以便在设计和正式实施教学时避免教授重复的内容,还能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

  其次,学习古诗词,普遍来看,从现实的目的来说,是为了高考,学生需要理解所学知识,迁移到鉴赏新的诗词中去;从长远的目的来说,通过对古诗词的鉴赏,让学生学会欣赏生活之美,也是增长更多的间接经验以应对人生的困境。相对来说,第二种目的比第一种难以实现多了,但潜移默化里第二种在一定程度实现了的时候,实现第一种目的轻而易举。

  实现第一种目的,需要将古诗词的基本常识以及高考常见的艺术手法罗列出来,由易至难,分门别类,按照两年的时间做一个整体的规划,确定好每一个时段甚至每一堂古诗词的课的.目标,循序渐进的教授给学生。

  实现第二种目的,根据第一个目的设计的内容,从浩瀚的古诗词海里挑选合适的资源,带领学生一起鉴赏。

  阶段2: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

  在这一阶段,需要思考学生是否已经达到预期结果?哪些证据能够证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常见的评估手段是课后练习和考试,但往往不够灵活和确切,有些学生口头的表述能说到点子上,但一写起来就缺乏逻辑性,得分较低,我们就判定他的学习效果较差,但实际上,他已经感知到诗词的美了。所以,评估的方式要更有针对性、多样性。

  对古诗词学习的评价,大体可以有以下几种:词句理解、朗读背诵、口头表达、书面检测、设计问题、写作运用。还可以有一些活动的形式,比如对比阅读、扩展阅读、撰写小论文、由诗词改编成歌或话剧。还可以是学生自己的学习笔记、反思日记。

  可以选择几项予以具体的分值,供学生判断自己的学习效果。

  阶段3:设计学习体验和教学

  在这一阶段,需要思考学生需要什么样的知识和技能的储备?教师需要选取哪些资源和设计哪些活动来引导学生学习?这些资源和活动呈现的顺序是什么?

  教师工作:按照阶段一当中所说的内容,将古诗词教学当一个庞大的体系来进行,为期两年,可以按照高考目标来分段实行,比如,比喻类,情景交融类,用典类;也可以按照诗词的派别或主题来设计,比如,李白诗、杜甫诗、苏轼词,等。依据学生的水平,也可以征询学习的意愿。之后便是对诗词进行筛选,除了教材中的诗词,还要选择大量的经典诗词扩大学生的阅读量。配合设计一些活动教学,比如唱诗、吟诗、追寻诗人去过的地方、一日一首好诗,等等。

  学生工作:阅读并思考,将已有的知识储备与现在所学的知识相联系;给教师提学习建议;积极参与相关的活动并认真写好反思。

  一首诗或词讲了什么,美在哪里,可能没有正确答案,但一些答案却比其他的好,而教师面对的挑战就是要弄清楚这意味着什么以及为什么会这样,然后引导学生也弄清楚这个问题,那么就达到我们的目标了。

  其实,从目的出发进行教学设计,我们早就在做了,只是实施的程度还不够,如果把教学目标设计得再具体一点,课余的评价与反馈再扎实一点,就是对这本书的理论最好的实践了。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后感 4

  作为UbD模板的一个要素,基本问题在逆向设计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一书中,作者用了一个章节(第五章“基本问题:通向理解之门”)的篇幅,向我们阐述了基本问题的丰富内涵,为我们更好地把握逆向设计提供了重要指引。

  那么,什么是基本问题,它有哪些类型,它对我们的课堂教学又有何意义?提出和使用基本问题的策略有哪些?关于这些问题,本书均给出了一定的应答,而借由这篇随笔和自身的教学实践,我想我可以更好地把握“基本问题”。

  所谓基本问题,是指“不仅能够促进对某一特定主题单元的内容理解,也能激发知识间的联系和迁移的问题。”其中,“基本”表现为四个内涵,分别是:在我们一生中会重复出现的重要问题(与现实生活相关),某一学科的核心思想和探究(与学科相关),学习核心内容所需的东西(与教材相关),能够最大程度地吸引特定的、各种各样的学习者(与学生相关)。如果一个问题能够吸引并保持学生的注意力,那它也可以称为基本问题。从第五章的标题——“基本问题:通向理解之门”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基本问题的主要作用就是促进理解。之所以能够促进理解,是因为基本问题具有“聚焦大概念”这一特点。也就是说,基本问题可以有效聚焦学习,为师生提供一个焦点,促进概念间的联系和课程的连贯,从而避免活动化或灌输式课堂的出现。因此,围绕基本问题设置课程框架,能帮助学生关联知识、激发思考、引导探究、揭示问题,从而内化思维习惯。

  要更为全面地了解基本问题,还需要把握它的六个指标。

  这六个指标分别是:

  1.真正引起对大概念和核心内容的相关探究;

  2.激发对更多问题的深度思考、热烈讨论、持续探究和新的理解;

  3.要求学生考虑其他不同观点,权衡证据,论证自己的想法和回答;

  4.激励学生对大概念、假设和过往的经验教训进行必要的、持续的反思;

  5.激发与先前所学知识和个人经历的有意义联系;

  6.自然重现,为迁移到其他情境和学科创造机会。

  这六个指标明确了对于基本问题的.目标要求,那就是“必须是能够促进探究、引起深度理解,引发新问题”的。

  那么,如何提出具有“能够促进探究和引起深度理解”的基本问题呢?我认为,学会提出基本问题的第一步,应该是能够把握综合性基本问题和专题性基本问题之间的关系。所谓综合性基本问题即更综合的基本问题,专题性基本问题即更具体的基本问题,二者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综合性基本问题寓于专题性基本问题之中,并通过专题性问题表现出来。一个学科以及这个学科不同模块之间的问题既可以当作综合性基本问题,也可以当作专题性问题。

  提出基本问题的最有效方法就是思考成套相互关联的问题。其中一个可行的方法就是从课程内容标准中导出基本问题,我们可以通过浏览标准并识别反复出现的关键名词(如重要概念),让它们成为问题的基础,同时需要将陈述句转换为疑问句。例如,通过阅读课程标准《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我发现《法律与思维》这一模块多次出现“权利”这个关键名词,那么,我们就可以把“权利”当作基本问题的主题词,由此提出“我国公民的人身权利有哪些?有何表现?”等相应的基本问题。此外,我们也可以基于理解六侧面提出基本问题。以《逻辑与思维》这一模块为例,参照理解六侧面,可以提出以下基本问题:辩证思维的特点是什么?(解释)为什么会具备这些特点?思维抽象和思维具体有哪些方面相似。(阐明)我们怎样用创新思维来克服生活中遇到的挑战。(应用)归纳推理与类比推理有何相似之处或不同之处?(洞察)我们怎样才能实现对选言推理的理解?(神入)关于假言判断,我的盲点在哪里?(自知)以上例子中的基本问题均属于具体的基本问题即专题性基本问题。

  提出基本问题以后,我们该如何使用呢?也就是说,我们该如何围绕基本问题来组织课堂?在这里,我们可以遵循以下指引:

  1.选择或设计与问题明确相关的评估任务;

  2.使用合理的问题数量(一般2到5个最佳);

  3.使用“儿童语言”设计问题以便使问题更容易被理解(有利于激发探究兴趣);

  4.确保每个孩子都理解问题并看到问题的价值;

  5.为每个问题设计具体的探究活动并排序(根据不同课堂和不同学生灵活调整);

  6.鼓励学生围绕基本问题整理笔记,为解决问题分配足够时间,等等。

  把握“基本问题”的基本内涵,有助于我们创设更有利于学生进行有意义学习的课堂,希望在自己以后的课堂中,能尽量围绕、使用基本问题来展开。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后感 5

  物理学家费曼说过这么一件事儿:一位希腊文学者在欧洲讲学的时候,发现这里很多人都在研究学习希腊文,甚至小学生都在读,这对于一个希腊文学者来说真是莫大的安慰,因为即便是在希腊,也没有几个孩子爱读希腊文。然而在一次主修希腊文的讲习中,他问学生:“苏格拉底对于美和真理的主张是什么?”没有一个学生答得出来。无奈下又问:“苏格拉底在第三次对话录中对柏拉图说过什么?”这次学生们就能以优美的希腊文,一字不落的把原话背出来,然而这段文字正是前一个问题的答案。从这个有趣的故事中我发现了自己在教学中也会遇到类似的问题,例如,有的学生能够记忆、重述概念和规律,却并不会应用它们,原因就在于学生仅仅是知道了这些知识却并不理解它们背后的本质。正如在《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书中谈到的:“将某些事情做对本身并不是理解的证据,这也许是偶然或者是机械完成的。”

  理解,一个虽然常见但不够清晰的概念。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常常用“真正理解”这样的表达方式,但教师想让学生“真正理解”时会做什么,不理解的时候又不会做什么,其实是不清晰的,很多教师对“理解”这个词本身也是没有理解的。那么,理解是什么?

  一方面,“理解是探求知识背后的意义所得到的结果,而掌握一个事物、事件或场景的意义,就是要观察它与其他事物的联系,观察它的运作方式和功能、产生的结果和原因以及如何应用。而那些我们称作无意义的事情,是因为我们没有领悟到它们之间的联系。”这就让我联想到了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它要求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其中模型建构就是其中关键的'一项。要获得机械学习和记忆之外的知识,我们必须学会和拥有看到模式的能力,也就是模型建构的能力,学生要掌握到物理知识背后的意义和它们之间的关联,当他们遇到“新”问题的时候,就可以将它们看作是由熟悉的问题和技术衍生而来的变种。例如,熟悉高中物理教学的老师就知道“三电荷平衡模型”,对由三个点电荷组成的系统,且它们仅靠彼此间的静电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该系统即为三电荷平衡模型,对于不同题目,我们要利用三电荷平衡模型的特点进行模型建构即“三点共线”、“两同夹异”、“两大夹小”、“近小远大”四种,就可以针对不同情境来解决问题。

  另一方面,理解是关于知识迁移的。如果具备真正的能力,那就能够将我们所学的知识迁移到新的甚至有时令人感到困惑的情境中去。对知识与技能的有效迁移能力是我们在不同的情境和问题面前创造性地、灵活地、流畅地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在这方面,苏格拉底是一个榜样,他质疑存在的知识以求了解和学习更多。苏格拉底总是会不断追问知识:为什么是那样?为什么我们那么想?假设是什么?什么证明了这个观点?证据是什么?论点是什么?当我在理解“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这个知识点的时候,我学着苏格拉底式地一步步追问:为什么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阻力对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有什么影响?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的假设是什么?证据是什么?经过一系列的设问,我发现物体从斜面滑到底端时仍然继续运动,原来静止的物体不施加别的外力时,就维持原有的静止状态,继续追问这是为什么的时候,另一个重要的物理学概念呼之欲出,就是被伽利略称其为“惯性”的概念。我们继续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实验之后,基于发现物体具有惯性这个前提,假设物体不受任何外力,它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就是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如果我们在学习新知的时候总能保持一种质疑和设问的态度,我们就学到了一种有效的迁移方式:掌握知识何以成为知识的能力,而不仅仅将知识当作信条,从而使我们处于更有利于增进知识和理解的状态。迁移是必须的,它应当成为学校教学的目标,因为教师毕竟只能传授在整个学科中占小部分的样本。

  教师想要教会学生理解知识,首先应当理解“理解”是什么。理解是探究知识背后的本质的结果,也是评判是否真正掌握知识的标准;同时,理解也是关于知识迁移的,能否将所学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能否在质疑知识过程中探求知识何以成为知识。我们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那么,教会学生“理解”应该就是其中的“渔”。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后感 6

  寒假期间,我读了《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这本书,对其中一位语文老师的教学案例印象尤为深刻。这位语文老师以“苹果”为主题,设计了多学科的各种教学活动。

  站上讲台二十多年,从一开始的拼命三郎,执着勤恳地诲人不倦,到取得一点成绩后逐渐开始的迷茫,迷茫于自己这样任劳任怨手把手地教,是救了学生还是害了学生?这样的迷茫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也曾几度让我想逃离这个我深爱的三尺讲台。因为,这不是我想要的课堂。后来,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我开始了交互式电子白板课程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但这仍然不是我心中憧憬的课堂。我想看到的是孩子们真正能用自己的头脑思量问题,能用自己的小手亲自实践,能够让孩子自觉自愿地沉醉在学习中,不浪费课堂上的每一分钟,这样的愿望埋在心里一直不敢说,因为太过于理想主义。可是,心没死,却又无路可走。虽然知名教师的荣誉挂在头上,但是我很羞愧,只能在自己的教室里做一些小小的改变,但似乎也总让我快乐不起来。离退休的日子越近越不安:我的教学究竟带给了学生什么?他会自己学习吗?他会自己思量吗?我到底怎样教才干实现这些愿望呢?……

  直到这个寒假读到这本书,看到这个高中语文老师的课堂并不是基于学生理解上的'设计,才解开我心中的疑惑与矛盾。那时,北京亦庄的校长说这样的课程是不参加期末考试的,正像这位语文老师一样也存在这个问题,就是很少有评估手段能测试出学生是否真正深入地理解了课程内容。以活动为导向的课程往往能激发孩子们的爱好,也能环绕一个主题提供各学科的关联,但是这样学习的最终价值值得思量,学生在多样活动中多大程度上反映了有价值的内容标准?在诸如创意叶子粘贴画写作创意故事完成信息检索等活动中学生获得了怎样的理解?也就是说离开课程体系设计这样的活动课程仍然无法实现学生对应学的知识的深度理解。

  那么,怎么设计才干让学生们理解教学设计呢?重复读了很多遍,明晰“学生理解”的目标,探究“好设计”的方法是我们在实际教学中的双重目的。结合书中设计“苹果”课程的语文老师的做法,认真钻研教材,弄清晰每个单元的主题,环绕单元主题设计多学科多样式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爱好,增加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让学生们既能够参与活动又能够实现课程目标。

  当然,这样为理解而教的设计要想真正实现还有很大的难度,很多的艰难如何克服还需更多的思量,但是至少它指明了一些方向,让我不再彷徨,遵循“计划——修订——教学——评估——反思——调整”这样的循环不断努力前行!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后感】相关文章: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后感02-10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后感03-20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后感05-17

【经典】《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后感07-16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书心得02-20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优秀读后感02-28

(实用)《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后感05-17

[热门]《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后感05-18

理解与表达教学设计03-19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后感(精选10篇)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