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孤独六讲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孤独六讲》读后感1
孤独是一种宿命。孤独,无处不在。也许是上帝惩罚人类的一种方式。当我们拥有智慧的时候,孤独就不可避免。每个人都感受过孤独感,然而每个人面对孤独感的感受都不一样。大部分人都是逃避,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才会去面对。当人们面对孤独的时候,会感到不自在,会害怕这样的感受再次到来。也许这是因为人类天生就是一种群居动物,这种天性到了21世纪科技文明高度发达的时代,也无法从我们身上消失——当一个群居性的动物独处的时候,是彷徨失措的,更甚至于会心哀致死,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习惯于群居的动物们上面看到。
我们会在什么时候感受到孤独?我觉得,正是我们处于群体的时候,才能感到深刻的孤独;正是我们和亲密的人相处的时候,才能感到深刻的孤独。不知道大家有没试过,当你和你的朋友们说话,但是你的朋友们并不能理解你所表达的意思,所以当你慷慨激昂的时候换来的却是一片沉静的时候,你是不是会感到一种深刻的孤独感?"即使是身边亲密的人,也是无法完全了解我的。"
《孤独六讲》里面,对寂寞以及孤独这两种不同的感受,做出了明确的解析以及对比。孤独不等于寂寞,寂寞不等于孤独。寂寞与孤独的表现形式虽然都一样——一种离群的感觉,然而无论从心理感受,还是从人对离群的反应来看,都截然不同。寂寞,等于向外寻求回应而不能,就觉得这个世界再没能回应。孤独,等于不向外寻求回应而反观自身,向内寻求回应而圆满。
如果是一个寂寞的人,他怎么可能觉得快乐?他总是觉得没人理解自己,没人看到自己,没人关心自己,自己因没有关注似乎不曾存在,因而内心悲凉。他们悲凉的原因是因为,他忘了当这个世界没有别的人的时候,至少还有一个自己存在。如果人人都肯面对自己的孤独感,而不是选择逃避,也许这个世界很多问题就不会发生,至少很多人的心理问题就不会出现。也许就是因为我们习惯在群体里面的生活,我们习惯了身边有人的存在,即使他与你根本上是绝缘的',但是只要有一个人在,都会令自己的感觉好受些;因此,我们还未能习惯面对自己。
孤独,其实是一种境界,是一个能让我们好好面对自己的机会。我们内心真实的想法,我们在思考中所进行的活动,我们对某件事或是某种时刻的感受,我们是否仔细的琢磨过原因呢?我们对很多事情,都有不同的感受,有的很深刻很强烈,但是如果要让我们说出原因的时候,我们大概都很难说出来,而需要去思考、探究了之后才能说得出来。其实我们都缺乏对自己的了解,我们以为知道自己的好恶就算是了解自己了,但是仅仅是知道自己的好恶是不够的,我们还要知道我们的好恶的来源。为什么我会这么想?为什么我会这样?当我们能解答这两个问题的时候,我们才能称得上了解自我,而只有在了解自我之后,才能知道自我当中存在什么问题,自我才有可能得到发展。
其实,蒋勋这本书所写的,要比我所感受的更加深刻。无论是情欲、语言、革命、思维、伦理还是暴力上的孤独,都是一种孤独,但是这么多的孤独存在着,也因而造成了社会上的大大小小的问题。儒家虽然说到慎独,然而却没有教会人面对自我的方法。记得之前去逝了的台湾圣严法师说过的,"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我们应当谨记。
《孤独六讲》读后感2
在一次语文阅读课上,我偶然拿到了蒋勋的《孤独六讲》,本以为这一本是深涩难懂的哲理书,但没想到它带给我了许多以前从来没有过的思考。
在汉字里,“孤”与“独”都不是大众容易喜欢的字,《礼记·礼运大同篇》里说:“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孤”是没有大人照顾的孩子,我们现在在汉语里还叫“孤儿”。“独”是没有年轻人照顾的老年人,我们现在也还常说“独居老人”。“孤”和“独”都是失去亲人照顾的人,这两个字都有令人悲悯、哀伤、同情的意义。汉语从儒家人际伦理的缺失发展出“孤独”二字,总使人感到哀婉悲悯。在生活中,我们尽量避免孤独,但不可否认,我们的心灵仍然感到孤独。所以我们是否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孤独呢?蒋勋写出来了,也许我还介于一种懂与不懂之间,但感触依旧很深。
那是与孤独的第一次相遇。小学的时候,我总是独自一人,在那个连装水也要手挽着手的年纪,我也是孤身一人。刚好当时的女生是单数,21个人。20个人欢欢喜喜地找好同伴。没错,我就刚好是那多余的“1”呢。“没关系,一个人挺好的。”我总是对自己这样说。“没关系,热闹是他们的,而我什么也没有。”我总是在心里这样想。
事情过去很久了,但读到这本书的时候,我还是把它们从尘封的记忆中找了回来。我也记得因为有过这样的遭遇,所以我拥有了许多与自己独处的机会,但那算是一个小小的低谷吧。曾经有过一个夜晚,我坐在床上,看着对面的灯忽明忽暗,心里难过得要崩塌,说不出来也没法说,说出来了也不知道找谁来听。“每个人都急着讲话,但每个人都没法把话说出来。”就是这样一种孤独,明明眼前是人群熙攘,玩笑嬉闹,却是孑然一身,明明千言万语,却好像无话可说,这是我们每个人心里的孤独,在成长的岁月中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厚重,如果不去接受它只会觉得前行的路越来越冰冷。
孤独是圆满的。记得小学的时候,我们曾读过一首李白的诗,叫《月下独酌》,当时是真心没读明白,只是觉得李白这个满身是诗的人很孤独,孤独到了跟影子和月亮玩闹。但现在我却明白了,“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是李白清冷孤独的境遇的写照。“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大胆想象,举杯邀请月亮和影子与自己作伴,一起享受及时行乐的欢愉。这时孤独成了酒和月光,伴随李白一起玩乐。在我看来,这种孤独成了一种狂喜,我感受到的.是一种饱满的喜悦,是狂喜,是一种狂喜,就像气球被看起来什么都没有的气体充满,整个心灵,也因为孤独而鼓胀了起来,此时便能感觉到生命的圆满自足。
原来孤独从来都是一种宝贵的东西,它让你有了与自己独处的机会。而独处后,孤独成了思维沉淀后的清明,它让我们拨开了心灵上的薄雾。相信我,不要惧怕孤独,也不要排斥孤独,孤独一直在你左右,如果你不那么做,它便会化成你的力量,伴你前行。
“孤独六讲”,蒋勋以半生见闻,所思所惑,熬成这样一锅浓浓鸡汤,它不油腻,但很细腻,它将化作细水长流,滋润你我的内心,悟到其中的大智慧,当能醍醐灌顶。
在长大的岁月中,我们数次面对孤独,曾恐惧,曾躲闪,曾逃避,但最终都将学会面对。“敬畏孤独,享受孤独”,才是当下最好的选择。
《孤独六讲》读后感3
“孤独”这个词,已经在文学作品中被演绎过无数个版本。彼时有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马尔克斯所著的鸿篇巨制《百年孤独》,今有知名媒体人刘同讲述励志故事的《你的孤独,虽败犹荣》。如果再去谈论它,似乎有些文艺青年卖弄矫情之嫌。然而,当我读到蒋勋写的《孤独六讲》一书时,却从他的文字中再次领受到了孤独的新意。
“残酷青春里野兽般奔突的‘情欲孤独’,众声喧哗却无人肯听的‘语言孤独’……”开篇这一系列对孤独鞭辟入里的剖析,像一连串激越的鼓点,在我心底击起了一阵劲烈的回响:啊,原来孤独还可以划分出这么多种类别。书中,作者从情欲孤独、语言孤独、思维孤独等令人耳目一新的角度,全方位阐释了孤独这一人类害怕却又无法逃避的事物最核心的实质,让我们了解到,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当今这个“愈来愈孤独”的社会。
“人类语言的极致其实是一种孤独。”这是作者在《语言孤独》一章中抛出的一个具有颠覆性的观点。起初有些不解,如果说缄默不语的人是孤独的,而终日高谈阔论的人,怎么可能孤独?然而,静心凝思,才发现蒋勋的视角确实很“毒”,可以直击喧嚣背后的虚无。就像大多数人喜欢在社交场合中大声发表自己的观点,享受那种引人瞩目的感觉。而当别人各抒己见时,他们的耳膜却像产生了一种屏蔽信号,即使回应,也只是出于礼貌地附和几声,极少去认真思考别人到底说的是什么。而自己说到最后,也只剩下重复嘴巴开闭的动作而已,仅仅为了保持那可怜的存在感。
谈到“思维孤独”,作者归结为“不可思不可议”。仔细揣度这六个字,我的脑海里不禁浮现出了那些超然物外的诗人。无论隐遁山野,抑或垂钓溪边,他们都是特立独行的存在。而恰恰是这种彻底的孤独,往往能孕化出一种更为强大的精神动力,使人得以更加专注地思考,更加纯粹地感受,从而创作出不朽的作品。
譬如李白,清冷的`月色下,一人一桌,一壶一盏,他非但不觉孤独,反而乐得逍遥自在,进而吟出了“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样传诵千古的佳句。李白的孤独是饱满而充实的,而当下的现代人,又是怎样去面对孤独的呢?为了排遣空虚和寂寞,大家总是义无反顾地投入到花样繁多的社交活动中,喝酒、K歌、泡吧,然后迫不及待地拍照分享到朋友圈,可最终的结果,却往往如歌手庾澄庆在《叶子》中唱的那样:“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待曲终人散,一切归于沉寂,孤独感依旧如期而至,而且反而变得愈发强烈。
事实上,孤独并不是一件坏事。相反,孤独是一种沉淀。在独自喝茶散步、独自思考生活、独自面对得失时,我们可以让心灵释然,让思辨明彻,诚如知名学者刘瑜在《一个人要像一支队伍》中所写:“回到你的内心,寻找你自己,与心灵深处的他、他们一起出发去旅行。”
【《孤独六讲》读后感】相关文章:
《孤独六讲》读后感04-24
《孤独六讲》读后感600字05-27
精选讲人物故事作文六篇11-06
讲人物故事的作文六篇06-30
关于讲人物故事作文六篇01-23
精选讲人物故事作文合集六篇02-10
关于讲人物故事的作文六篇07-07
《弟子规》第六讲入则孝06-01
王维《田园乐·其六》诗讲析04-22
孤独作文400字六篇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