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1000字

时间:2021-01-19 10:45:42 读后感 我要投稿

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1000字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1000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1000字

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1000字1

  终于把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看完,断断续续看的,一直都喜欢龙应台率性犀利的文笔,没想到散文也能写得这么美。

  "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这个孩子从从容容地把那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这是原文中一段话,看孩子笨拙地打着蝴蝶结,需要大人耐心等待。

  龙应台的两个孩子华安和华飞,上学回家路程只要15分钟,可孩子们都要走一个多小时,开始以为孩子们撒谎,后来跟踪才发现,孩子们一路上走走停停,经过一节短墙要爬上爬下玩会;经过一个庭院深深的大铁门,铁门里关了狼狗,孩子们要去逗一下,逗得狗叫他们觉得刺激;看到地上一只黑色的蚂蚁正在辛苦地搬运食物,他们会停下来观察讨论;路上看到一块工地,孩子会去那里搜集宝物,其实也就是废品,这样回到家花了约70分钟。

  龙应台的确是集责任于一身的严格的教育者,但是又充满着温馨。她每天会给孩子们讲故事,用潜移默化的方式把孩子教育成了像一颗小树一样正直的人,教会孩子如何做深刻的批判,理性的思考,尤其对现象如何敏锐静观。在孩子眼里,母亲不像家人,倒更像挚友,这点可以说明龙应台的家庭教育是非常成功的。

  文章提到一个细节,龙应台生二胎华飞时,华安的心理状况。

  客人来道喜时,大凡养过两个孩子的会带两份礼物过来,而且进门先送礼物给大的孩子华安再去看老二,先夸华安如何漂亮再夸老二,很会关照老大的心理。只养一个孩子的只会带一份礼物,而且直奔主题夸老二,根本没留意到旁边还坐着一个被冷落的孩子。所以当有一天客人夸弟弟睫毛长,头发柔软,手可爱后,安安幽幽地对妈妈说“我的睫毛不长吗?我的头发不柔吗?我的手不可爱吗?”所以生二胎的筒子注意了。文章对老大老二性格分析也有道理。老大曾经独占父母的爱和整个世界但被迫学习分享,所以人生态度是紧张的、敏感的,但也因为是老大,会是个成熟而有主见的人。老二飞飞不曾尝过独占的滋味,一生下来就要和别人分享,会有个“随你给我什么”的好脾气,人生会简单、轻松。

  文中还提到安安朋友去超市偷东西后和安安分享结果被抓的case,很有教育意义,超市老板是个很有爱心的人,这是一次爱的教育。

  最喜欢文中提到他们在大草原放风筝的情景,蓝天白云,一望无际的草原,躺在绿绿葱葱的草上,看风筝飞来飞去,宁愿一辈子就这么躺着。

  孩子有自己的成长轨迹,也许我们真应该少点功利心,放下那颗浮躁的心,让孩子慢慢自由成长。

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1000字2

  人生就像一条漫长的路,路上有可爱的小花,温柔的小兔,也有可怕的荆棘,危险的猛虎,我们在路上磕磕绊绊的走着。有的人,走得壮烈,走得华丽;有的人,走得灰暗,走得毫无价值……

  走在路上,回首遥望远方,只见过去的点点滴滴,一一浮现在眼前。成年人的路,往往复杂,难以区分现实和虚幻,障碍处处难;孩子的路,是一条开满诱惑孩子的猪笼草的稚嫩小路,但是,猪笼草会比美丽的花儿少好多。

  一天,我拿起了书架角落中的一本书。我轻轻抹去灰尘,发现这本书叫做《孩子你慢慢来》,封面上是一张小男孩在枯叶上走路的图片。“咦,是不是童话呢?哦,会不会是讲教学经验的啊?是不是一封封信呢?”我带着满脸的问号翻开了书本……原来,这本书主要讲了:小男孩安安和爸爸(德国人)妈妈(中国人)的种种事迹,还讲到了他的弟弟——飞飞的出生给了他极大的“压力”,因为他发现,妈妈好像不喜欢他了;他为了试试新剪刀锋不锋利,而去剪弟弟的衣服裤子,搞得弟弟像个小乞丐;安安在听妈妈讲水浒传时,想到了打劫,便与昂弟跑到街上“打劫”巧克力等等有趣的成长故事。

  书中曾说过一句话:“孩子本来是天上的小天使,是上帝特别送给天下母亲做女人的礼物。”那么,怎样让小天使不受污染地成长呢?记得,书里有一段写了安安与昂弟在抢一辆小卡车,昂弟赢了,誓死捍卫似得抱着小卡车,只见安安后退了两步,妈妈刚要去安慰他一下,可安安却摆出一副举枪的姿势,嘴中发出“砰砰”的声音,然后满意地喊了声:“死了!”妈妈却觉得惊心动魄,只有她知道,安安杀人的动机是从哪儿来的。安安爱听故事,妈妈当然就讲故事喽,讲到《小红帽》时,安安便知道了:猎人要用枪打死大灰狼了。从此以后,妈妈讲故事之前,都会瞅瞅,里面是否有暴力没有了。

  记得我小时候,也有一次很萌的经历。夏天来了,妈妈带我去买西瓜吃。这时,我看到人们在选西瓜的时候,会用手敲一敲,听听声音,再买。于是乎,我就认为买东西时都要拍拍它们,妈妈也没在意。后来,妈妈带我买铃鼓,我选了一个紫色的,然后熟练地举起右手,在上面拍了两下,(耳朵是凑在上面的)谁知,震耳欲聋的响声传来,耳膜被震得生疼,“唉,看来并不是所有东西都要敲一下的啊!呜呜……”妈妈和服务员阿姨见了,简直要抱着肚子笑开花了。

  慢慢来吧,孩子!你慢点来!可是,如今是已经做不到的了。现在的孩子,一个学画画,一个学舞蹈,还有一个又学画画舞蹈,还学围棋武术,如何慢慢来呢?!爸爸妈妈们一定说是为了孩子的未来嘛,多学一点又无妨。可你们有没有想过我们是否真正喜欢呢?爸爸妈妈,让我们有一个像安安那样慢慢来的机会,让我们轻松一点儿,去寻找自己该走的路吧!

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1000字3

  人生就像一条漫长的路,路上有可爱的小花,温柔的小兔,也有可怕的荆棘,危险的猛虎,我们在路上磕磕绊绊的走着。有的人,走得壮烈,走得华丽;有的人,走得灰暗,走得毫无价值。

  走在路上,回首遥望远方,只见过去的点点滴滴,一一浮现在眼前。成年人的路,往往复杂,难以区分现实和虚幻,障碍处处难;孩子的路,是一条开满诱惑孩子的猪笼草的稚嫩小路,但是,猪笼草会比美丽的花儿少好多。

  一天,我拿起了书架角落中的一本书。我轻轻抹去灰尘,发现这本书叫做《孩子你慢慢来》,封面上是一张小男孩在枯叶上走路的图片。“咦,是不是童话呢?哦,会不会是讲教学经验的啊?是不是一封封信呢?”我带着满脸的问号翻开了书本。原来,这本书主要讲了:小男孩安安和爸爸(德国人)妈妈(中国人)的种种事迹,还讲到了他的弟弟——飞飞的出生给了他极大的“压力”,因为他发现,妈妈好像不喜欢他了;他为了试试新剪刀锋不锋利,而去剪弟弟的衣服裤子,搞得弟弟像个小乞丐;安安在听妈妈讲水浒传时,想到了打劫,便与昂弟跑到街上“打劫”巧克力等等有趣的成长故事。

  书中曾说过一句话:“孩子本来是天上的小天使,是上帝特别送给天下母亲做女人的礼物。”那么,怎样让小天使不受污染地成长呢?记得,书里有一段写了安安与昂弟在抢一辆小卡车,昂弟赢了,誓死捍卫似得抱着小卡车,只见安安后退了两步,妈妈刚要去安慰他一下,可安安却摆出一副举的姿势,嘴中发出“砰砰”的声音,然后满意地喊了声:“死了!”妈妈却觉得惊心动魄,只有她知道,安安杀人的动机是从哪儿来的。安安爱听故事,妈妈当然就讲故事喽,讲到《小红帽》时,安安便知道了:猎人要用打死大灰狼了。从此以后,妈妈讲故事之前,都会瞅瞅,里面是否有暴力没有了。

  记得我小时候,也有一次很萌的经历。夏天来了,妈妈带我去买西瓜吃。这时,我看到人们在选西瓜的时候,会用手敲一敲,听听声音,再买。于是乎,我就认为买东西时都要拍拍它们,妈妈也没在意。后来,妈妈带我买铃鼓,我选了一个紫色的,然后熟练地举起右手,在上面拍了两下,谁知,震耳欲聋的响声传来,耳膜被震得生疼,“唉,看来并不是所有东西都要敲一下的啊!呜呜”,妈妈和服务员阿姨见了,简直要抱着肚子笑开花了。

  慢慢来吧,孩子!你慢点来!可是,如今是已经做不到的了。现在的孩子,一个学画画,一个学舞蹈,还有一个又学画画舞蹈,还学围棋武术,如何慢慢来呢?!爸爸妈妈们一定说是为了孩子的未来嘛,多学一点又无妨。可你们有没有想过我们是否真正喜欢呢?爸爸妈妈,让我们有一个像安安那样慢慢来的机会,让我们轻松一点儿,去寻找自己该走的路吧!

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1000字4

  生活中影响我们最深的往往是些平常事。这些看似平常的事情,决定着我们对一些事的看法,影响着我们做出的决定,近而影响着我们世界观的形成。我们就在这些平常事中慢慢长大,懂得爱与被爱。

  龙应台的这部生活散文《孩子你慢慢来》讲的就是这些平常事,平常事中的母亲与我们。

  龙应台是一个幸福的母亲,因为作家的工作性质,反而让她有了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重要的幼年时光,能亲眼看到孩子的每一个成长和进步。

  她以朴实、细腻、简洁的文字,还原了孩子成长的一幅幅岁月画面,几乎取消了一切可能的抒情、感慨、议论和说教。通过干净利落的描述,让你看到,听到,触摸到,然后思考。思考的不是如何如何让孩子成才,不是如何如何使孩子出众,而是让人思考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那些不经意间遗失的细节。

  孩子本来是天上的小天使,是上帝特别送给天下母亲做女人的礼物。因为爱,她并不遗憾为了孩子而占去她原本计划好的时间、不在乎岁月侵蚀渐渐变成“黄脸婆”的容颜。她知道:一旦身为母亲,“有些经验,是不可言传的”。孩子成长的过程,也是大人成长的过程。用心的父母,可以从中学会很多东西并获得快乐。

  读罢《孩子你慢慢来》,我对自己说:我能不能不当孩子的上帝,而做孩子的朋友?能不能做一做孩子忠实的观众或者拉拉队员,虔诚的陪伴孩子成长的每一步?能不能经常给孩子不经思索的热爱,而不是给予沉重思考后的要求?能不能平等的和孩子一起慢慢成长,让孩子在兴趣中快乐成长?能不能尊重孩子合理的心理需求与个性差异,尊重孩子的爱好与选择,尊重孩子的人格,及时捕捉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并予以赞扬,让孩子在充满鼓励的沃土中成长?能不能不要单纯让孩子学外国话,而是让他学英语的时候,通过阅读书籍或观看录像,观察美国人和英国人在生活方式上的某些差异?能不能在家中为孩子买一个地球仪,只要在电视上看到某个陌生国家,就耐心地和孩子一起在地球仪上寻找,直至最后成功“发现”为止?能不能经常带孩子去去植物园、动物园、博物馆,让孩子在植物园、动物园、博物馆中认识世界?能不能不把网络当成洪水猛兽,而是经常就某个孩子感兴趣的话题和孩子一起上网,查询相应的信息和知识?

  我们是应该尊重一下孩子,倾听一下孩子的心声,还孩子一个自由的童年了,毕竟教育不是赛跑,人生更不是。我们作父母的作老师的应该对孩子多点耐心,给点时间,等待孩子的成长。虽然,打破惯性思维要走的路还很漫长,但“孩子你慢慢来”希望成为我们的口号!

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1000字5

  龙应台女士的生活散文很散,很自由,很简单朴实,正不是有那种华丽词句的无思想文章,有些文章雕琢得再华丽却总比不上天然的佳作,若说作者写这些文章是为了歌颂母爱,我不敢否认,却更加愿意相信这些只是作者自然感情的笔尖流露,淤积于心,终日似有所怀,酝酿三番而泻于行墨,遂成锦绣,作者写时定然不是苦心竭力,搜词摘句,而是心之所想,笔之所成,自然流畅,沉浸在回忆之中一篇优美的散文便写出来了。这也是可贵之处,如诗一样,任然之气是诗之灵魂,我虽不会写诗却在看诗上有些功夫,其实诸位也很容易分辨哪是好诗,哪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应酬之作,如杜甫,今我不乐思岳阳,如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再如年年岁岁花相似,再如月明林下美人来,好诗总是挥洒自如的,读此书便会沉浸在故事中,随着作者的心情波动而动,安安种种可笑可爱的行为仿佛自己见证了一般,这种故事的带入性使读者很享受这篇文章,并且是很自然的,没有什么读者请看,看官细思之类的话,正是文章高妙之处。

  一篇结束,发现除了陪作者笑笑之外更有一种作者要传达的哲学深思在言语之中了,比如《龙》,比如《神话.迷信.信仰》这里的作者思考只是点到为之,却给了读者一个线头,指不定能凭着它从水里钓出什么大鱼。作者的思想本就是一个东西放交汇的产物正如华安《放手》中说的那样:她对我一方面极其严格,督促我努力学习,认真做事,一方面又却极其讲究自由尊重和理性思考,读书恰似知人,作者对自由,对尊重的需求和似隐实现的中华文化传统思维在书中也体现的淋漓尽致,这是两种教育理论的综合,又是两种对人生的态度碰撞,爱与放手该如何看待,人的一生永远在不停的奔跑,却也需要停靠站,我想父母对孩子的爱是分离的,不似夫妻,爱要结合靠近,爱孩子便教会他独立,自由。可是很多人做不到,华安文中:可是有时候,快快地放手也是有必要的。这句话不能说是对母亲教育独裁的悔恨,只能说是自己懂的了一层人生,也只有站起来的人才知道何为站。

  我一向认为那些说出高深莫测的话的人并不一定高深,相反那些说白话的人说的话才更应该重视,那种白话是微言大义,而作者便是通过这些白话告诉着一位母亲和孩子生活的哲学。读此书的意义也就在于知道这哲学,这种哲学我也是说不出来的,也是只有自己知道了才知道的。

  站在书外,离开作者的记忆,我看这书封面上的图画,便有了一种寂寞,书的最后华飞写文章都十五岁了,你长大,我也老了,这世间的缘分总是喜欢制造遗憾的,以前只是4感觉花开了,又落去,每一个季节轮回都令人惊喜,现在自己也将老去,那些原本一起看花的亲友都难以再聚多喝一杯。想起龙应台女士的《目送》,更添悲伤,时间是慢不下来的,但怎可辜负,所以不必求时光慢,你慢下来,用慢观快,快者也慢了,再说这世上的花开花落都是很慢很慢的。连夏天晚上的茶也凉的慢,不妨,栏杆旁的风真的又温柔又轻慢。

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1000字6

  从昨天开始看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办公室的同事就跟我开玩笑,说我怎么近期怎么老爱看这一类书,《亲爱的安德列》《目送》《孩子,你慢慢来》,听说很好的书转别人的读后感。我说,原因有二,一是我喜欢作者龙应台的文笔;二是这几本书确实好,《目送》教给我们怎样为人子、为人女,《亲爱的安德列》《孩子,你慢慢来》则教给我们怎样为人父、为人母。《孩子,你慢慢来》薄薄的一本小书,用了不到一天的时间,便已经读完。书的封面是作者和儿子的照片,孩子睁大一双纯净的眼睛,小脸朝上,母亲面带微笑看着远处。背景是纯黑色的。书中的文字不是很多,其间夹杂一些彩页,很是浪漫。开篇第一个彩页就是一段铁轨,铺了一地金黄的落叶,孩子在慢慢踱步,神情是那样的专注。文字说明是“长长的路,慢慢地走”。

  画面上没有我们想象中的一望无际的长路,只有脚下这一片小小的空间,似乎在告诉我们:不要注视那么远,我们不需要拼命赶路,只须看着脚下的一点路。这本书的第一篇文章即是《孩子你慢慢来》。作者描述了在花店买花时看到的一个情景:她去买花时,一个五岁的男孩为她把花扎好,他扎得很慢,很笨拙。“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5岁的手指。

  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她深情、细腻的笔触蕴含着爱的气息轻轻飘进我的心房,萦绕在心间久久不能散去!我的心界也好像变得静谧美好。在生活中,我们也不能不接受这样的一个事实:也许一辈子都追不上别人。那该怎么办呢?别急,我们还是要等等自己的灵魂。我们不能为了去追赶别人,就不顾脚的疼痛,就不顾自己心的劳累。不能在追赶别人的勿勿忙忙中,失去自己的生活的乐趣。作为老师,我总希望学生能把一切事情做得很完美,希望他们人人上课认真听廛,个个考试高分,这难道不是急功近利吗?其实,教育也是一种慢的艺术,我们应该允许学生们犯错,因为他们比较还是一些孩子,虽然已经接近十八岁。我们应当给予学生在学习上更多宽容和耐心,让他们有自我生长的空间和时间。“慢”是一种心境,更是一种艺术,一种经常被我们遗忘的教育真谛。

  急功近利的想法,快节奏的现代生活,高节奏的工作方式,让我再也没有耐心去等待周围的人与事。作为老师,作为父母,我们却忘记了对自己的学生、孩子说一声:孩子,我等你,你慢慢来,慢慢来……教育是需要期待的,它是一种固守,一种耐心;是一份信任,一份宽容。每个学生都有自己花开的时间,只不过,有些早,有些晚,而我们要做的,就是用我们的耐心与恒心,去等候那花开的时间。

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1000字7

  作为华人世界最有影响的一支笔,龙应台所创作的《孩子你慢慢来》让我感受到作为一位母亲而拥有幸福与欢乐。让我回忆起作为儿时我的天真与喜悦。一次次阅读,一次次拥有新的感悟,这样纯真、美好的感情,怎能不让我的心变得平静?

  作为母亲的龙应台,用自己最多彩绚烂的笔序、轻松柔软的字体记录着孩子的点点滴滴。故事中的一位母亲用母爱和理智来教诲、哺育着孩子,一个女子,她在自己的异乡、儿子的故乡感受着属于他们的快乐。而我的感受与其融在一起,喜悦、回味、舒畅,要想体会那种快乐与喜悦,自豪与泪水,真的很难很难。成长的过程是是幸福、可爱、自豪但略带痛苦的,作者却用温柔的字样,谱写得让人心生温柔。

  我喜欢龙应台的文字,如水般柔情,又如火般温情;其中带着女性细腻的美与善,又有令人倾慕的大智。我喜欢上这部作品之前并没有看过任何简介和引言,只这样一行字就足以让我陷于其中。于是,在接下来的这几天,我一有时间就打开电脑,完完全全投入于阅读中。这是第一部我可以在音乐的伴随下认真看的作品,因为即使听着音乐,我也可以完全过滤掉一切无关的干扰,要的只是能够让我凝神静心的轻轻的曲子。

  卷首语说道:“我在石阶上坐下来,看着这个五岁的小男孩,还在很努力地打那个蝴蝶结:绳子穿来穿去,刚好可以拉的一刻,又松了开来,于是重新再来;小小的手慎重地捏着细细的草绳。淡水的街头,阳光斜照着窄巷里这间零乱的花铺。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这个孩子从从容容地把那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

  每一篇小文章里,孩子的纯真无邪和妈妈对孩子的爱都被描写得淋漓尽致,让看的人也沉浸在他们的幸福氛围中。从孩子的出生开始,龙应台的生活就被孩子包围,她给孩子洗澡、喂饭、换衣服、带他们认识这个世界、读故事书给他们听。在《初识》中,8个月大的安安虽然还不能人语,但已会咿呀做声了,而且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新鲜感。于是,每天早上,在去幼儿园的路上,“两个人都很忙碌。是这样的,妈妈必须做导游,给安安介绍这个世界,安安是新来的。而妈妈漏掉的东西,安安得指出来,提醒她。”妈妈每天晚上都给安安念故事,但她会有选择地念,一些暴力血腥的故事书一律不要。因为“在他往后成长的岁月里,他会见到无数的人间丑恶事,没有必要从两岁就开始知道人与人之间的仇恨,人的快乐童年何其短促,何其珍贵!”我认为这句话特别有道理,这也就是龙应台她独特的教育艺术:慢与爱。

  爱自己的孩子,是一个母亲的本能,给我们自己的尊严,却不是每一个家长所能办到的。在我们的传统中并没有将孩子和成人当成平等的人。这些家长应该学学向龙应台这样的母亲,尝试和孩子像朋友般聊天,耐心倾听才能更好的理解他们吧。

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1000字8

  龙应台的大名早有听说,最近的关注源于朋友圈里看到的她在大学的演讲,主旨大约是讲和“人文素养”有关,尤其是作为一个政客应具有一定的“人文素养”,她也倡导每个人都应该多读点“文哲史”方面的书;另一篇是她在北大的演讲,也谈中国梦,再次提到了管仲的“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并希望下一代的中国人不再有恐惧,而享有充分的自由。

  作为一个独立学者和“马政府”的前文化部长,我有理由相信龙应台显然是一个具有较高人文素养和独立精神、自由思想的人,也因此带有鲜明的现实批判主义的文化人。读到龙应台,第一本便是她的.《孩子你慢慢来》,让我大跌眼睛,这是一个霸气的,有强烈批判主义的作者吗?就像书的扉页所介绍的那样:“作为华人世界的一支笔,龙应台的文章有着万丈豪情,然而《孩子你慢慢来》却令人惊叹,她的文字也可以有款款深情”。这本书是龙应台从一个母亲的角度,用娓娓道来,饱含深情的文字,展现出了她内心深处的仁爱,也再次让我觉得不管一个外表再强悍的女汉子,作为母亲,她也唯有柔软。

  这本书并不厚,或许是因为我尚没有孩子的缘故,却读得比较慢,我需要用心去感悟每一篇零碎文字背后所表达出来的含义以及用力去想象那种画面感,如婴儿般的呀呀学语到蹒跚学步,再到书中的小人物,小故事以及婴儿般的思想,我都得用力去揣测,去想象。读此书我似乎也有种在努力回忆自己小时候的样子,从小多由奶奶带大,母亲也并非如龙应台那般有文化,或因为儿时记忆断线的缘故,我已记不起什么蝴蝶结,也想不起多少儿时的故事,还有什么洋娃娃,但这已不重要,因为我依然健康快乐的长大,依然具有独立人格,依然爱知求真,善良本真。

  每个人的童年都有每个人的故事,龙应台笔下的安德烈是幸福的,他可以从小接触到三四种语言,可以听一个有文化的妈妈讲各种故事,可以打小就能用平等的心态和妈妈对话。但想必在安德烈的心里,这个妈妈既聪明严厉,又有一个母亲柔情般的呵护,我也相信包括自己父母在内的每位家长也都尽自己所能,把自己认为最好的给了我们。

  作为一个独立的文化人,柔情背后依然免不了龙应台对社会,家庭的思考,关于婚姻她说到:“婚姻,和民主制度一样,只是人类在诸多制度中权衡利弊不得已的抉择;婚姻幸福的另一面无可避免的是个人自由意志的消减”。这些,她又如何对一个两岁半的小孩去解释?我最新的领悟是婚姻与家庭本无所谓完美,所谓完美或就是在分歧时,双方能用一种平等的心态去沟通面对,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寻找共通点;婚姻家庭也就是在相互欣赏中让彼此成长。如此生活的意义就是学会欣赏,懂得感恩,保持好奇,有所期待。

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1000字9

  龙应台是著名作家,她的著作很多《目送》、《亲爱的安德烈》《孩子你慢慢来》等一些较有影响力,最近,刚刚读完《孩子你慢慢来》一书,感触颇多。

  《孩子你慢慢来》写到“谁能告诉我做女人和做个人怎么平衡?我爱极了做母亲,只要把孩子的头放在我胸口,就能使我觉得幸福,可是使我觉得幸福,可是我也是个需要极大的内在空间的个人,女性主义者,如果你不曾体验过生养的喜悦和痛苦,你究竟能告诉我些什么呢?”对龙应台而言做一个母亲作为一个女人一生当中的重量是何等的重!

  书中以第三人称来叙事,仿佛作者也在和读者一起来打量这对母子的生活常态,你看不到一个母亲面对着你絮絮叨叨那些生活的细碎。华安在玩耍在淘气中认识这个世界,妈妈在做家务在赶稿子在给孩子念书在生气,那些文字最朴实、最细腻、也最简洁地还原了一幅幅岁月画面,几乎取消了一切可能的抒情、感慨、议论、说教,只是干净利落的描述,让你看到,听到,触摸到,然后思考。思考的不是如何如何成才,不是如何如何出众,而是让人思考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那些不经意间遗失的细节。它们渺小、无谓,它们太习以为常,太容易被遗忘,可它们就这么漂漂亮亮地给留了下来,写了下来,一篇篇,一幕幕,长长短短,晶莹剔透,甚至不要求情节完整,只要纳依附在事件上的情绪传达出来,就行了。

  拜读此书以后,我才深深感受到作为华人世界最有影响的一支笔,龙应台的文章有万丈豪气,然而《孩子你慢慢来》却令人惊叹,她的文字也可以有万丈深情,龙应台作为一个母亲,她与生命的本质和起点素面相对,做最深刻的思索,最不思索的热爱,字里行间不单单是传统的母职的歌颂,而是对生命的实景写生,只有真正懂得爱的作家才写得出的生活散文。

  在书中,我发现许多句子充满了爱,体现出龙应台十分爱自己的孩子,因为龙应台以一种母亲安静的、潜移默化的方式,把自己的儿子华安教育成了一个“像一株小树一样正直”的人。

  《孩子你慢慢来》让我懂得了母爱和做母亲的辛苦。作为大多数母亲都对待自己的孩子十分严格,这一点使孩子发生了叛逆心理,而在这本书中龙应台和两个孩子相处十分融洽。作为孩子都有几个无知的要求,比如说要妈妈很温和、要妈妈不打人不骂人、要妈妈不逼自己做不想做的事,这些要求并不过分,但要做到却很难,而龙应台全做到了。此书还告诉大多数母亲,如何做最优秀,最讨孩子欢心的母亲。做一个孩子忠实的观众或者拉拉队员,虔诚的陪伴孩子成长的每一步,哪怕不能时刻牵头引领,只能望向他蹒跚的背影而已。

  但愿普天下所有的母亲都能平等对待自己的孩子,做一个像龙应台一样尽职的好母亲,满足孩子们那些无知的要求吧,因为教育不是赛跑,人生更不是,请多点耐心,给点时间,等待孩子的成长,教育是慢的艺术,教育孩子,请慢慢来。

  将此书献给已做母亲或即将做母亲的您一起分享!体验做母亲的那份喜悦吧!

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1000字10

  第一次读《孩子,你慢慢来》是在大学。那时偶然中发现了龙应台以深情款款的语言写出了平凡的人生。

  "淡水的街头,阳光斜照着窄巷里这间零乱的花铺。医院里,医生正在响亮的哭声中剪断血淋淋的脐带;鞭炮的烟火中,年轻的男女正在做永远的承诺;后山的相思林里,坟堆上的杂草在雨润的土地里正一寸一寸的往上抽长……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

  喜欢这种行云流水中透着生活的真实。读完这本书,我一直想从这本书中得出一些启迪自己思想的文字,可是默默思考了两个晚上,都还只停留在:生活,要慢慢品味;教育,要慢慢着手;人生,要慢慢地行走。可是,转念又想,我的人生经历尚浅,还无法得出属于自己的深刻。

  工作一年后的今天,我又一次打开了这本书,细细感受作家笔下对人、对事的描写。

  我喜欢阅读,阅读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和文本对话的过程,也是学习作家语言的过程。工作这一年,很少再读这类情感浓厚的文字,怕触动自己的感性。

  工作这一年,也历练了自己,理性的思维占据了上风。也因为如此,当我再次打开这本书时,我不再迷恋作者笔下的情感,而是迷恋这种情感表现的方法,也为自己如何教给学生写作方法打开一些思路。

  写作内容,要"积累"。龙应台丰富的人生经历让他对人、对事多了一份经历和认知。经过一年的作文教学,我发现学生的作文总体上有了一些进步,但班级那些作文写的好的同学平时特别喜欢看书,而那些平时对作文比较头疼的同学虽然也看书,但是不会积累运用。所以班级"智慧小屋"那里,摆满了各种书籍,只要有时间,学生都可以自行翻阅,为的就是让学生多读书,多积累。

  写作方法,要"创新"。有的时候大昂我们看到一篇与众不同的文章时,我们总会忍不住看一眼,看完还会想一想作文的不同之处在哪,我想,那些作文之所以吸引我们,是因为有别于我们平时看到的文字。有的是因为语言文字,有的是因为格式编排,有的是因为写作手法。但现阶段三年级写作教学,我觉得还是着眼于语言文字。品读语言文字,积累语言文字并运用。

  写作效果,要"坚持"。我告诉学生:写作是一件长期坚持的事情,不管是生活中还是工作中,遇到让自己心仪的事情,让文字记录它,这是一件美的事。多年后,我们都会忘了当初的情景,但文字帮我们记录了彼时彼景。每个星期的日记,不管长短,最重要的是记录真实的心声。

  读完《孩子,你慢慢来》,我被作家笔下描写的一段段场景所吸引。文字承载了这样的美,中国的文字在作家笔下多了一份诗意,一份意境。如果有可能,以后我会寻找这样的文字,让学生也来读一读,多积累。

  写作,是一件美的事,但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慢慢来。

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1000字11

  一直以为龙应台是女中“豪”杰,她的文章正如她的名字一样——豪气万丈。但是,品读了《孩子你慢慢来》一书之后,让我看到了她久藏背后的另一面,一改在我心中的印象,原来,她还细腻、柔软、温情、耐心、极致。

  龙应台用质朴平淡的语言将自己如何陪伴两个儿子——安安和飞飞成长的故事叙写得生动活泼、滑稽可爱,同样做为母亲的我,在这质朴平淡的背后能感受到她对两个孩子的珍爱和倾注。因为真实,所以它具吸引力,拾起这本书我便几乎不肯放下了。

  读完这本书,我还以一名教师的角度审视了这本书,我有以下感受。

  第一,让我非常之敬佩的一点——耐心!在我的记忆中,小时候妈妈会训我、骂我、对我感到不耐烦,有时还会把我晾一边,要是一直纠缠于一个问题的话定会自讨没趣地收到各种“惩罚”。在我的身边,我的弟弟,或是小伙伴的妈妈也总有打骂他们的时候。但是龙应台老师对于孩子的教育充满了耐心,她不会厌烦于和安安的对话以及安安的问题,反而还会和安安互动,满足孩子的好奇,解答孩子的疑惑,甚至引发提问,从不厌倦,哪怕安安的话还说不完整、表达不清;她可以讲一百回的《西游记》;她还可以帮孩子们拯救那“恶心”的老鼠……。

  教师,是个需要耐心的职业。面对学生的反复提问,面对学生的重复错误,面对学生的调皮捣蛋,面对学生的幼稚要求,教师应当如何面对?从龙应台老师身上一一可以习得,继而内化,付诸实践。

  第二,要理智地选择教育材料。书中提到《白雪公主》、《小红帽》、《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等儿童读物,他们凭借角色的成功塑造、善恶分明、故事情节之引人入胜等优势已经流传至今,为孩子们喜爱,但是其中诸多血腥场面、各种残忍手段的描绘确实应当引起社会、家长和教师的重视,这些真的适合讲给幼儿和儿童听吗?听到这些“精彩”杀人场面,不管是近看他们微弱的判断力和极强的模仿力,还是远看他们品质和意识的养成,我们应该想想是否适合将这些内容从小就代代相传?

  教师的职责之一是正确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内容,而后呈现和教授给学生,教师的职责不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学习资源是丰富多彩的,我们不能剥夺它的丰富,但我们可以成为为学生服务的过滤器,保护好孩子们难得的纯真、温和和善良。

  ……

  龙应台是一个成功、称职的的母亲,这一切,都源于她对孩子伟大而又无私的爱。我想要成为一个成功、称职的教师,必然要有大爱之付出,这也是我努力的方向。正如于漪老师所说“师爱要超过亲子之爱,亲子之爱是基于血缘关系的本能的爱,师爱带有鲜明的理性色彩,包含着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读了此书以后,我觉得我是好人,因为我喜欢孩子,很喜欢!

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1000字12

  不久之前一个同学给我推荐了一本书叫《孩子,你慢慢来》,十一月份我把这本书看了。这本书是龙应台写的,记录了她的孩子华安从出生到几岁的故事,这本书是妈妈以一个孩子的视角来写的。从妈妈的角度看孩子的世界,不难;难得的是妈妈会蹲下来,保持和孩子一样的高度看世界——我们是一样的生命,我们彼此尊重,我们一起成长。就像安安说的,安安快乐,妈妈快乐;妈妈快乐,爸爸快乐——多么简单朴素的家庭真理啊。

  在一个个百无聊赖的日子反复读这册小书我逐渐意识到,也许不单是龙应台一人,几乎所有那些挥斥方遒的文字背后,其底色都是对人世殷切的爱。无论在表面上如何被人认作是桀骜的,是不屈的,他们都乐于退到一个安静的角落,确认自己和人最亲密的关系,描述自己和生命最微妙的温柔,就像龙应台陶醉于在书中把自己称为“妈妈”。

  对于童年这个题材很多大家都写过,但是作为一个成人,以孩子的视角来写龙应台却是第一人,读这本书我能够感受到妈妈对于孩子的爱,以及龙应台作为一个母亲在孩子的成长和教育中所扮演的角色和自己的责任。在书的封面有这样一段话“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花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画面,孩子的思想是这个世界上最纯洁最好的事情,他们对于世界的探索总是会让我们学到很多东西,他们的成长对于我们来说本身就是一份宝贵的财富。

  书中有这样几段话,第一段是“孩子将我带回人类的原始起点,在漠漠穹苍和莽莽大地之间,我正在亲身参与那石破天惊的‘创世纪’”;第二段话是“我的母亲也曾经坐在草地上远远地看着我爬行吧?现在,母亲的手背上布满了老人斑,那只曾经牵过我、抚过我头发的手。生命的来处和去处,我突然明白了,不透过书本和思考,透过那正在爬的孩子。“;第三段话是”脚踏车经过一片花开满地的平野。将车往草地上一倒,就坐下来,蒲公英年年都有,孩子那样幼小却只有一次。“母亲与孩子之间永远都存在着付出的关系,看着孩子一点点长大,在孩子的童年中有母亲的陪伴是一个母亲最大的快乐,孩子永远享受这来自母亲的爱和呵护。

  对于已经长大的我们,正在经历着成长的我们,我们正在形成着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现在或许已经学到了很多的大道理和知识,但是我想说的是无论怎样我们始终不要忘记最重要的一点,常怀一颗赤子之心,有时间回味一下我们曾经美好的童年,那是你会发现一些美好但却被我们忘记的记忆,重新捡起那些记忆,因为一个人的一生只有那一次,并且那些会是我们这一生最珍贵的东西。

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1000字13

  “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的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

  “终于嫁给了王子”这个章节中有这么一段让我很有感触。

  靠着枕头坐好,妈妈问他:“你将来想做什么,安安?”

  “喂——”他在考虑,接着说:“做公主!”

  “你是个男孩,安安,”妈妈纠正他,却被打断,安安不满意地说:

  “安安是男人!男人!妈妈是女人!”

  “好,安安是男人,男人可以做王子,不是公主。你为什么要做公主呀?” “做公主,嗯——”他侧着头想想,说:“跟王子,结婚。”

  在这段中,安安只是觉得嫁给王子是多么美好的事,看出小孩子的天真可爱,而妈妈的一番思考又让这个现实的社会显得那么无力,从她的言行中,我们能看到,母爱,让她理性思考。

  “安安已经睡着了,脸庞贴在书页上,王子和公主结婚的那一页。“ 母亲总是希望为孩子遮挡住那些利剑、阴云、污秽之类的东西。《白雪公主 》、《小红帽》的故事,想必我们每个人都耳熟能详了吧?但是我们中间有多少个母亲考虑过它们的负面因子?如装扮成老妇人的皇后勒住白雪公主的脖子,继而想用毒药去药死白雪公主。可是龙应台考虑到了。为了给孩子营造一个纯净的世界,她把书藏到书柜中,藏到孩子够不到的地方。因为爱孩子,所以她不想让孩子读《水浒》,因为怕那些绿林好汉的性格影响到孩子们,怕这样的书破坏了自己的生活教育。难得她如此用心地做母亲!

  在整本书里,能被我清晰记起的是“你眼睛里有我”。

  “你在干什么,宝宝?”宝宝情急地喊出来,“妈妈,不要动……”一边用两只手指撑开母亲的眼帘。

  “你在看什么?”

  “我在看——”安安专注地、深深地,凝视着母亲的眼睛,声音里透着惊异和喜悦,一个字一个字地宣布:

  “妈妈,你的眼睛,眼珠,你的眼睛里有我,有安安,真的……”

  说着说着激动起来,伸出手指就要去抚摸妈妈的眼珠——“真的,妈妈,两个眼睛里都有……”妈妈笑了,她看见孩子眼瞳中映着自己的影像,清晰真切,像镜子,像湖里一泓清水。 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是如此纯真、可爱、充满好奇心,无意中能给成人最大的喜悦和安慰,但不是每个妈妈都像安安的妈妈一般耐心、细心。婴幼儿刚从另一个世界来到这个国度的时间不长,他们有着柔软的肌肤、清澈的眼眸、纯粹的泪与笑,这是上帝在他们身上留下的最清晰最美丽的印记,这些印记还未经过岁月的冲洗,所以显得如此动人。他们从感知父母家人的抚爱开始,认识周边的寸土、花木、虫鱼,了解身边的人和语言,然后再渐渐接触更多无形的东西,他们开始知道人间有美丽的传说和信仰,也有残酷的战争和杀戮。这一条长长的细细的成长之路,一切都要慢慢来。孩子你慢慢来,体格与内心才能不断茁壮、强大。

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1000字14

  首先,看了本书后我意识到到小孩子也有自己的思想。并且小孩子思考问题的方式,可能跟我们成年人不太一样。在教育过程中,为了避免出现尴尬,就不能只从我们的主观愿望出发,应该多站在学生的立场思考问题。其次,小孩子与生俱来,对外界新奇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就会问一些奇怪或让你惊奇的问题。比如昨天在做完一篇有关近视眼镜与老花眼睛的文章后,一个学生跑来问我,为什么我不用戴近视眼镜或老花眼镜呢。但要把这个问题解释清楚并不简单,这涉及到许多科学知识,以她现在的年纪也并不能理解。但她已经开始深层次思考问题了,这一点很好,需要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这种质疑能力。最后,我感悟到老师要做好育人工作,首先要当一个合格的倾听者,能心平气和地与学生谈话,不添加任何的主观色彩。虽已认识到这些的重要性,但要做到又是另一回事。只能慢慢努力,朝这个方向靠近。

  让学生自己独立尝试着去完成一件事,这个出发点很好。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能力。事实上,只有学生自己做过或主动尝试的事情,才能让他们即喜欢,又印象深刻。往往老师逼着做的事情让学生很反感,效率也低下。对于一些事情可以让学生慢慢来。但不可能允许任何事都可以慢慢来。就像学习,尤其到了复习阶段,你慢了一步,就与别人有了差距,若你不及时追赶,这个差距只会越来越大。老师也只能帮助他加快速度追赶别人,而不是对他说不要着急,可以慢慢来。就算老师不急,家长也会十分着急,我们的孩子怎么那么慢呀,怎么办才好。

  这是现在制度下的必然,我们也无力改变。我们能做的就是在学习忙碌的学习之外,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给学生的童年留下不一样的色彩。

  现在一上小学就开始了正规学校式的教学。跟我小时候相比,现在学生的课业负担重了许多。虽然年年在喊减负减负。若头上的考试棒仍在,若要各种各样的考核。老师不会轻松,学生更不会轻松。可想而知当现在的学生有多累。我们这里的学生还算是幸福的,放学后除了完成了适量的家庭作业后,就可以走家穿巷,去其他小朋友家串门,或一起去野外疯狂。

  现在教语文,真为学生感到辛苦,每天要识记那么多的新字词。基础好的还能跟上,基础稍差点就会掉队,这样的要求下,能让学生慢慢来吗。在教拼音时,教学时间只有一个多月,由于学生对拼音的接受程度有快慢,并不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让学生都牢固掌握。在没有让学生喘息后,就开始大量的识字,这是在向学生灌输,而不是让学生自己主动获取。我认为只要牢牢让学生掌握好拼音,再教会学生字典的使用方法。学生自己就有能力获取、积累识字。我想学生主动去获取远比教师灌输好许多。

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1000字15

  不止一次的品读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每次翻开这本书时总感觉到里面每一个字都是那么的温柔,充满着浓浓的母一爱一,细细品读仿佛能看到一湾潺一潺溪流从一个母亲的心里流一出来,情景美如画卷。习惯于斜躺在床上手捧书本的我总会不自觉的嘴角上扬,为龙应台的两个孩子感到幸运,有一位多么睿智,多么慈一爱一的母亲。

  这本书的封面是:在一片落满枯黄树叶的路上,一个孩子正在低着头,小心翼翼,又仔仔细细,似乎在寻找什么,又似乎在思考什么。这个年龄的孩子,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探索的欲一望,他们研究着身边的任何事物,包括他走的路和看见的路边风景。而在当今这个处处高喊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的年代,天下父母都在潜意识里把自己对生活的期许都强加在了孩子身上,希望他们更优秀,更强大,更乖一巧……却忘记了,孩子的一切进步都是有时间规律的。更重要的是,忘记了孩子的生命旅途,孩子才是自己的主人。选择一张这样的图片作为封面,我想这应该是在提醒我们应该给孩子们预留一个属于他们思索的时间和空间吧。

  记得第一次读这本书时,当我仅仅读完卷首语,我就被那句“我,坐在斜一陽一浅照的石阶上,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这个孩子从从容容地把那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所深深震撼。龙应台愿意用一辈子的时间等一个五岁的孩子扎好一个蝴蝶结。扪心自问,我有她那样用一生去等的耐心与勇气吗?哪怕是用一天的时间去等待孩子做完一道我自认为简单的数学题?当孩子有兴趣和信心做好的事情,如果我们还去中途干扰或自作聪明的指导,会不会阻碍他们对事务的原本认知?打击他们的自信心?泯灭他们的创造能力呢?一个又一个疑问,让我陷入深深的沉思之中。我想龙应台是对的,此时的我们,面对孩子的“执着”,不需要焦躁,不需要催促,更不需要我们画蛇添足的指导。唯一需要做的就是:耐心等待。只有学会耐心等待,才能让孩子有自我成长的能力。

  书中的每个小故事,看似那么的平凡,无一例外的没有跌宕的情节,没有峰回路转的曲折,但却无一例外的可以震撼读者的心。当龙应台接到超市电话,说邻居家的孩子偷糖果时,现实中的我们能和书上所写的一样处理这件事情吗?能原谅孩子吗?当日记《一只老鼠》中的情节在现实中出现时,我们也能和龙应台一样在知道孩子的诉求时与孩子平等对话吗?印象最深的是《触电的小牛》,现实中的我们也能苦口婆心的对孩子说教吗?也许更多的是严厉的指责,换来的却是孩子更大的叛逆心理,摧一残了自己,也伤害了孩子。

  品一本好书如同品一杯香茗,次数越多,味道虽淡,香味却萦绕不散。《孩子你慢慢来》是值得多次品读的。

《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1000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1000字】相关文章:

孩子你慢慢来1000字读书笔记01-18

目送龙应台读后感15篇03-16

龙应台的目送读后感800字03-14

龙应台《目送》阅读答案01-05

《孩子,我为什么打你》读后感(精选15篇)07-02

少儿教育怎么慢慢来10-09

别急,慢慢来作文01-01

初二作文慢慢来02-17

高考写作素材之龙应台金句06-20

孩子,你心里有老师教育随笔07-12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1000字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1000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1000字

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1000字1

  终于把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看完,断断续续看的,一直都喜欢龙应台率性犀利的文笔,没想到散文也能写得这么美。

  "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这个孩子从从容容地把那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这是原文中一段话,看孩子笨拙地打着蝴蝶结,需要大人耐心等待。

  龙应台的两个孩子华安和华飞,上学回家路程只要15分钟,可孩子们都要走一个多小时,开始以为孩子们撒谎,后来跟踪才发现,孩子们一路上走走停停,经过一节短墙要爬上爬下玩会;经过一个庭院深深的大铁门,铁门里关了狼狗,孩子们要去逗一下,逗得狗叫他们觉得刺激;看到地上一只黑色的蚂蚁正在辛苦地搬运食物,他们会停下来观察讨论;路上看到一块工地,孩子会去那里搜集宝物,其实也就是废品,这样回到家花了约70分钟。

  龙应台的确是集责任于一身的严格的教育者,但是又充满着温馨。她每天会给孩子们讲故事,用潜移默化的方式把孩子教育成了像一颗小树一样正直的人,教会孩子如何做深刻的批判,理性的思考,尤其对现象如何敏锐静观。在孩子眼里,母亲不像家人,倒更像挚友,这点可以说明龙应台的家庭教育是非常成功的。

  文章提到一个细节,龙应台生二胎华飞时,华安的心理状况。

  客人来道喜时,大凡养过两个孩子的会带两份礼物过来,而且进门先送礼物给大的孩子华安再去看老二,先夸华安如何漂亮再夸老二,很会关照老大的心理。只养一个孩子的只会带一份礼物,而且直奔主题夸老二,根本没留意到旁边还坐着一个被冷落的孩子。所以当有一天客人夸弟弟睫毛长,头发柔软,手可爱后,安安幽幽地对妈妈说“我的睫毛不长吗?我的头发不柔吗?我的手不可爱吗?”所以生二胎的筒子注意了。文章对老大老二性格分析也有道理。老大曾经独占父母的爱和整个世界但被迫学习分享,所以人生态度是紧张的、敏感的,但也因为是老大,会是个成熟而有主见的人。老二飞飞不曾尝过独占的滋味,一生下来就要和别人分享,会有个“随你给我什么”的好脾气,人生会简单、轻松。

  文中还提到安安朋友去超市偷东西后和安安分享结果被抓的case,很有教育意义,超市老板是个很有爱心的人,这是一次爱的教育。

  最喜欢文中提到他们在大草原放风筝的情景,蓝天白云,一望无际的草原,躺在绿绿葱葱的草上,看风筝飞来飞去,宁愿一辈子就这么躺着。

  孩子有自己的成长轨迹,也许我们真应该少点功利心,放下那颗浮躁的心,让孩子慢慢自由成长。

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1000字2

  人生就像一条漫长的路,路上有可爱的小花,温柔的小兔,也有可怕的荆棘,危险的猛虎,我们在路上磕磕绊绊的走着。有的人,走得壮烈,走得华丽;有的人,走得灰暗,走得毫无价值……

  走在路上,回首遥望远方,只见过去的点点滴滴,一一浮现在眼前。成年人的路,往往复杂,难以区分现实和虚幻,障碍处处难;孩子的路,是一条开满诱惑孩子的猪笼草的稚嫩小路,但是,猪笼草会比美丽的花儿少好多。

  一天,我拿起了书架角落中的一本书。我轻轻抹去灰尘,发现这本书叫做《孩子你慢慢来》,封面上是一张小男孩在枯叶上走路的图片。“咦,是不是童话呢?哦,会不会是讲教学经验的啊?是不是一封封信呢?”我带着满脸的问号翻开了书本……原来,这本书主要讲了:小男孩安安和爸爸(德国人)妈妈(中国人)的种种事迹,还讲到了他的弟弟——飞飞的出生给了他极大的“压力”,因为他发现,妈妈好像不喜欢他了;他为了试试新剪刀锋不锋利,而去剪弟弟的衣服裤子,搞得弟弟像个小乞丐;安安在听妈妈讲水浒传时,想到了打劫,便与昂弟跑到街上“打劫”巧克力等等有趣的成长故事。

  书中曾说过一句话:“孩子本来是天上的小天使,是上帝特别送给天下母亲做女人的礼物。”那么,怎样让小天使不受污染地成长呢?记得,书里有一段写了安安与昂弟在抢一辆小卡车,昂弟赢了,誓死捍卫似得抱着小卡车,只见安安后退了两步,妈妈刚要去安慰他一下,可安安却摆出一副举枪的姿势,嘴中发出“砰砰”的声音,然后满意地喊了声:“死了!”妈妈却觉得惊心动魄,只有她知道,安安杀人的动机是从哪儿来的。安安爱听故事,妈妈当然就讲故事喽,讲到《小红帽》时,安安便知道了:猎人要用枪打死大灰狼了。从此以后,妈妈讲故事之前,都会瞅瞅,里面是否有暴力没有了。

  记得我小时候,也有一次很萌的经历。夏天来了,妈妈带我去买西瓜吃。这时,我看到人们在选西瓜的时候,会用手敲一敲,听听声音,再买。于是乎,我就认为买东西时都要拍拍它们,妈妈也没在意。后来,妈妈带我买铃鼓,我选了一个紫色的,然后熟练地举起右手,在上面拍了两下,(耳朵是凑在上面的)谁知,震耳欲聋的响声传来,耳膜被震得生疼,“唉,看来并不是所有东西都要敲一下的啊!呜呜……”妈妈和服务员阿姨见了,简直要抱着肚子笑开花了。

  慢慢来吧,孩子!你慢点来!可是,如今是已经做不到的了。现在的孩子,一个学画画,一个学舞蹈,还有一个又学画画舞蹈,还学围棋武术,如何慢慢来呢?!爸爸妈妈们一定说是为了孩子的未来嘛,多学一点又无妨。可你们有没有想过我们是否真正喜欢呢?爸爸妈妈,让我们有一个像安安那样慢慢来的机会,让我们轻松一点儿,去寻找自己该走的路吧!

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1000字3

  人生就像一条漫长的路,路上有可爱的小花,温柔的小兔,也有可怕的荆棘,危险的猛虎,我们在路上磕磕绊绊的走着。有的人,走得壮烈,走得华丽;有的人,走得灰暗,走得毫无价值。

  走在路上,回首遥望远方,只见过去的点点滴滴,一一浮现在眼前。成年人的路,往往复杂,难以区分现实和虚幻,障碍处处难;孩子的路,是一条开满诱惑孩子的猪笼草的稚嫩小路,但是,猪笼草会比美丽的花儿少好多。

  一天,我拿起了书架角落中的一本书。我轻轻抹去灰尘,发现这本书叫做《孩子你慢慢来》,封面上是一张小男孩在枯叶上走路的图片。“咦,是不是童话呢?哦,会不会是讲教学经验的啊?是不是一封封信呢?”我带着满脸的问号翻开了书本。原来,这本书主要讲了:小男孩安安和爸爸(德国人)妈妈(中国人)的种种事迹,还讲到了他的弟弟——飞飞的出生给了他极大的“压力”,因为他发现,妈妈好像不喜欢他了;他为了试试新剪刀锋不锋利,而去剪弟弟的衣服裤子,搞得弟弟像个小乞丐;安安在听妈妈讲水浒传时,想到了打劫,便与昂弟跑到街上“打劫”巧克力等等有趣的成长故事。

  书中曾说过一句话:“孩子本来是天上的小天使,是上帝特别送给天下母亲做女人的礼物。”那么,怎样让小天使不受污染地成长呢?记得,书里有一段写了安安与昂弟在抢一辆小卡车,昂弟赢了,誓死捍卫似得抱着小卡车,只见安安后退了两步,妈妈刚要去安慰他一下,可安安却摆出一副举的姿势,嘴中发出“砰砰”的声音,然后满意地喊了声:“死了!”妈妈却觉得惊心动魄,只有她知道,安安杀人的动机是从哪儿来的。安安爱听故事,妈妈当然就讲故事喽,讲到《小红帽》时,安安便知道了:猎人要用打死大灰狼了。从此以后,妈妈讲故事之前,都会瞅瞅,里面是否有暴力没有了。

  记得我小时候,也有一次很萌的经历。夏天来了,妈妈带我去买西瓜吃。这时,我看到人们在选西瓜的时候,会用手敲一敲,听听声音,再买。于是乎,我就认为买东西时都要拍拍它们,妈妈也没在意。后来,妈妈带我买铃鼓,我选了一个紫色的,然后熟练地举起右手,在上面拍了两下,谁知,震耳欲聋的响声传来,耳膜被震得生疼,“唉,看来并不是所有东西都要敲一下的啊!呜呜”,妈妈和服务员阿姨见了,简直要抱着肚子笑开花了。

  慢慢来吧,孩子!你慢点来!可是,如今是已经做不到的了。现在的孩子,一个学画画,一个学舞蹈,还有一个又学画画舞蹈,还学围棋武术,如何慢慢来呢?!爸爸妈妈们一定说是为了孩子的未来嘛,多学一点又无妨。可你们有没有想过我们是否真正喜欢呢?爸爸妈妈,让我们有一个像安安那样慢慢来的机会,让我们轻松一点儿,去寻找自己该走的路吧!

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1000字4

  生活中影响我们最深的往往是些平常事。这些看似平常的事情,决定着我们对一些事的看法,影响着我们做出的决定,近而影响着我们世界观的形成。我们就在这些平常事中慢慢长大,懂得爱与被爱。

  龙应台的这部生活散文《孩子你慢慢来》讲的就是这些平常事,平常事中的母亲与我们。

  龙应台是一个幸福的母亲,因为作家的工作性质,反而让她有了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重要的幼年时光,能亲眼看到孩子的每一个成长和进步。

  她以朴实、细腻、简洁的文字,还原了孩子成长的一幅幅岁月画面,几乎取消了一切可能的抒情、感慨、议论和说教。通过干净利落的描述,让你看到,听到,触摸到,然后思考。思考的不是如何如何让孩子成才,不是如何如何使孩子出众,而是让人思考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那些不经意间遗失的细节。

  孩子本来是天上的小天使,是上帝特别送给天下母亲做女人的礼物。因为爱,她并不遗憾为了孩子而占去她原本计划好的时间、不在乎岁月侵蚀渐渐变成“黄脸婆”的容颜。她知道:一旦身为母亲,“有些经验,是不可言传的”。孩子成长的过程,也是大人成长的过程。用心的父母,可以从中学会很多东西并获得快乐。

  读罢《孩子你慢慢来》,我对自己说:我能不能不当孩子的上帝,而做孩子的朋友?能不能做一做孩子忠实的观众或者拉拉队员,虔诚的陪伴孩子成长的每一步?能不能经常给孩子不经思索的热爱,而不是给予沉重思考后的要求?能不能平等的和孩子一起慢慢成长,让孩子在兴趣中快乐成长?能不能尊重孩子合理的心理需求与个性差异,尊重孩子的爱好与选择,尊重孩子的人格,及时捕捉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并予以赞扬,让孩子在充满鼓励的沃土中成长?能不能不要单纯让孩子学外国话,而是让他学英语的时候,通过阅读书籍或观看录像,观察美国人和英国人在生活方式上的某些差异?能不能在家中为孩子买一个地球仪,只要在电视上看到某个陌生国家,就耐心地和孩子一起在地球仪上寻找,直至最后成功“发现”为止?能不能经常带孩子去去植物园、动物园、博物馆,让孩子在植物园、动物园、博物馆中认识世界?能不能不把网络当成洪水猛兽,而是经常就某个孩子感兴趣的话题和孩子一起上网,查询相应的信息和知识?

  我们是应该尊重一下孩子,倾听一下孩子的心声,还孩子一个自由的童年了,毕竟教育不是赛跑,人生更不是。我们作父母的作老师的应该对孩子多点耐心,给点时间,等待孩子的成长。虽然,打破惯性思维要走的路还很漫长,但“孩子你慢慢来”希望成为我们的口号!

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1000字5

  龙应台女士的生活散文很散,很自由,很简单朴实,正不是有那种华丽词句的无思想文章,有些文章雕琢得再华丽却总比不上天然的佳作,若说作者写这些文章是为了歌颂母爱,我不敢否认,却更加愿意相信这些只是作者自然感情的笔尖流露,淤积于心,终日似有所怀,酝酿三番而泻于行墨,遂成锦绣,作者写时定然不是苦心竭力,搜词摘句,而是心之所想,笔之所成,自然流畅,沉浸在回忆之中一篇优美的散文便写出来了。这也是可贵之处,如诗一样,任然之气是诗之灵魂,我虽不会写诗却在看诗上有些功夫,其实诸位也很容易分辨哪是好诗,哪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应酬之作,如杜甫,今我不乐思岳阳,如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再如年年岁岁花相似,再如月明林下美人来,好诗总是挥洒自如的,读此书便会沉浸在故事中,随着作者的心情波动而动,安安种种可笑可爱的行为仿佛自己见证了一般,这种故事的带入性使读者很享受这篇文章,并且是很自然的,没有什么读者请看,看官细思之类的话,正是文章高妙之处。

  一篇结束,发现除了陪作者笑笑之外更有一种作者要传达的哲学深思在言语之中了,比如《龙》,比如《神话.迷信.信仰》这里的作者思考只是点到为之,却给了读者一个线头,指不定能凭着它从水里钓出什么大鱼。作者的思想本就是一个东西放交汇的产物正如华安《放手》中说的那样:她对我一方面极其严格,督促我努力学习,认真做事,一方面又却极其讲究自由尊重和理性思考,读书恰似知人,作者对自由,对尊重的需求和似隐实现的中华文化传统思维在书中也体现的淋漓尽致,这是两种教育理论的综合,又是两种对人生的态度碰撞,爱与放手该如何看待,人的一生永远在不停的奔跑,却也需要停靠站,我想父母对孩子的爱是分离的,不似夫妻,爱要结合靠近,爱孩子便教会他独立,自由。可是很多人做不到,华安文中:可是有时候,快快地放手也是有必要的。这句话不能说是对母亲教育独裁的悔恨,只能说是自己懂的了一层人生,也只有站起来的人才知道何为站。

  我一向认为那些说出高深莫测的话的人并不一定高深,相反那些说白话的人说的话才更应该重视,那种白话是微言大义,而作者便是通过这些白话告诉着一位母亲和孩子生活的哲学。读此书的意义也就在于知道这哲学,这种哲学我也是说不出来的,也是只有自己知道了才知道的。

  站在书外,离开作者的记忆,我看这书封面上的图画,便有了一种寂寞,书的最后华飞写文章都十五岁了,你长大,我也老了,这世间的缘分总是喜欢制造遗憾的,以前只是4感觉花开了,又落去,每一个季节轮回都令人惊喜,现在自己也将老去,那些原本一起看花的亲友都难以再聚多喝一杯。想起龙应台女士的《目送》,更添悲伤,时间是慢不下来的,但怎可辜负,所以不必求时光慢,你慢下来,用慢观快,快者也慢了,再说这世上的花开花落都是很慢很慢的。连夏天晚上的茶也凉的慢,不妨,栏杆旁的风真的又温柔又轻慢。

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1000字6

  从昨天开始看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办公室的同事就跟我开玩笑,说我怎么近期怎么老爱看这一类书,《亲爱的安德列》《目送》《孩子,你慢慢来》,听说很好的书转别人的读后感。我说,原因有二,一是我喜欢作者龙应台的文笔;二是这几本书确实好,《目送》教给我们怎样为人子、为人女,《亲爱的安德列》《孩子,你慢慢来》则教给我们怎样为人父、为人母。《孩子,你慢慢来》薄薄的一本小书,用了不到一天的时间,便已经读完。书的封面是作者和儿子的照片,孩子睁大一双纯净的眼睛,小脸朝上,母亲面带微笑看着远处。背景是纯黑色的。书中的文字不是很多,其间夹杂一些彩页,很是浪漫。开篇第一个彩页就是一段铁轨,铺了一地金黄的落叶,孩子在慢慢踱步,神情是那样的专注。文字说明是“长长的路,慢慢地走”。

  画面上没有我们想象中的一望无际的长路,只有脚下这一片小小的空间,似乎在告诉我们:不要注视那么远,我们不需要拼命赶路,只须看着脚下的一点路。这本书的第一篇文章即是《孩子你慢慢来》。作者描述了在花店买花时看到的一个情景:她去买花时,一个五岁的男孩为她把花扎好,他扎得很慢,很笨拙。“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5岁的手指。

  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她深情、细腻的笔触蕴含着爱的气息轻轻飘进我的心房,萦绕在心间久久不能散去!我的心界也好像变得静谧美好。在生活中,我们也不能不接受这样的一个事实:也许一辈子都追不上别人。那该怎么办呢?别急,我们还是要等等自己的灵魂。我们不能为了去追赶别人,就不顾脚的疼痛,就不顾自己心的劳累。不能在追赶别人的勿勿忙忙中,失去自己的生活的乐趣。作为老师,我总希望学生能把一切事情做得很完美,希望他们人人上课认真听廛,个个考试高分,这难道不是急功近利吗?其实,教育也是一种慢的艺术,我们应该允许学生们犯错,因为他们比较还是一些孩子,虽然已经接近十八岁。我们应当给予学生在学习上更多宽容和耐心,让他们有自我生长的空间和时间。“慢”是一种心境,更是一种艺术,一种经常被我们遗忘的教育真谛。

  急功近利的想法,快节奏的现代生活,高节奏的工作方式,让我再也没有耐心去等待周围的人与事。作为老师,作为父母,我们却忘记了对自己的学生、孩子说一声:孩子,我等你,你慢慢来,慢慢来……教育是需要期待的,它是一种固守,一种耐心;是一份信任,一份宽容。每个学生都有自己花开的时间,只不过,有些早,有些晚,而我们要做的,就是用我们的耐心与恒心,去等候那花开的时间。

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1000字7

  作为华人世界最有影响的一支笔,龙应台所创作的《孩子你慢慢来》让我感受到作为一位母亲而拥有幸福与欢乐。让我回忆起作为儿时我的天真与喜悦。一次次阅读,一次次拥有新的感悟,这样纯真、美好的感情,怎能不让我的心变得平静?

  作为母亲的龙应台,用自己最多彩绚烂的笔序、轻松柔软的字体记录着孩子的点点滴滴。故事中的一位母亲用母爱和理智来教诲、哺育着孩子,一个女子,她在自己的异乡、儿子的故乡感受着属于他们的快乐。而我的感受与其融在一起,喜悦、回味、舒畅,要想体会那种快乐与喜悦,自豪与泪水,真的很难很难。成长的过程是是幸福、可爱、自豪但略带痛苦的,作者却用温柔的字样,谱写得让人心生温柔。

  我喜欢龙应台的文字,如水般柔情,又如火般温情;其中带着女性细腻的美与善,又有令人倾慕的大智。我喜欢上这部作品之前并没有看过任何简介和引言,只这样一行字就足以让我陷于其中。于是,在接下来的这几天,我一有时间就打开电脑,完完全全投入于阅读中。这是第一部我可以在音乐的伴随下认真看的作品,因为即使听着音乐,我也可以完全过滤掉一切无关的干扰,要的只是能够让我凝神静心的轻轻的曲子。

  卷首语说道:“我在石阶上坐下来,看着这个五岁的小男孩,还在很努力地打那个蝴蝶结:绳子穿来穿去,刚好可以拉的一刻,又松了开来,于是重新再来;小小的手慎重地捏着细细的草绳。淡水的街头,阳光斜照着窄巷里这间零乱的花铺。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这个孩子从从容容地把那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

  每一篇小文章里,孩子的纯真无邪和妈妈对孩子的爱都被描写得淋漓尽致,让看的人也沉浸在他们的幸福氛围中。从孩子的出生开始,龙应台的生活就被孩子包围,她给孩子洗澡、喂饭、换衣服、带他们认识这个世界、读故事书给他们听。在《初识》中,8个月大的安安虽然还不能人语,但已会咿呀做声了,而且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新鲜感。于是,每天早上,在去幼儿园的路上,“两个人都很忙碌。是这样的,妈妈必须做导游,给安安介绍这个世界,安安是新来的。而妈妈漏掉的东西,安安得指出来,提醒她。”妈妈每天晚上都给安安念故事,但她会有选择地念,一些暴力血腥的故事书一律不要。因为“在他往后成长的岁月里,他会见到无数的人间丑恶事,没有必要从两岁就开始知道人与人之间的仇恨,人的快乐童年何其短促,何其珍贵!”我认为这句话特别有道理,这也就是龙应台她独特的教育艺术:慢与爱。

  爱自己的孩子,是一个母亲的本能,给我们自己的尊严,却不是每一个家长所能办到的。在我们的传统中并没有将孩子和成人当成平等的人。这些家长应该学学向龙应台这样的母亲,尝试和孩子像朋友般聊天,耐心倾听才能更好的理解他们吧。

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1000字8

  龙应台的大名早有听说,最近的关注源于朋友圈里看到的她在大学的演讲,主旨大约是讲和“人文素养”有关,尤其是作为一个政客应具有一定的“人文素养”,她也倡导每个人都应该多读点“文哲史”方面的书;另一篇是她在北大的演讲,也谈中国梦,再次提到了管仲的“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并希望下一代的中国人不再有恐惧,而享有充分的自由。

  作为一个独立学者和“马政府”的前文化部长,我有理由相信龙应台显然是一个具有较高人文素养和独立精神、自由思想的人,也因此带有鲜明的现实批判主义的文化人。读到龙应台,第一本便是她的.《孩子你慢慢来》,让我大跌眼睛,这是一个霸气的,有强烈批判主义的作者吗?就像书的扉页所介绍的那样:“作为华人世界的一支笔,龙应台的文章有着万丈豪情,然而《孩子你慢慢来》却令人惊叹,她的文字也可以有款款深情”。这本书是龙应台从一个母亲的角度,用娓娓道来,饱含深情的文字,展现出了她内心深处的仁爱,也再次让我觉得不管一个外表再强悍的女汉子,作为母亲,她也唯有柔软。

  这本书并不厚,或许是因为我尚没有孩子的缘故,却读得比较慢,我需要用心去感悟每一篇零碎文字背后所表达出来的含义以及用力去想象那种画面感,如婴儿般的呀呀学语到蹒跚学步,再到书中的小人物,小故事以及婴儿般的思想,我都得用力去揣测,去想象。读此书我似乎也有种在努力回忆自己小时候的样子,从小多由奶奶带大,母亲也并非如龙应台那般有文化,或因为儿时记忆断线的缘故,我已记不起什么蝴蝶结,也想不起多少儿时的故事,还有什么洋娃娃,但这已不重要,因为我依然健康快乐的长大,依然具有独立人格,依然爱知求真,善良本真。

  每个人的童年都有每个人的故事,龙应台笔下的安德烈是幸福的,他可以从小接触到三四种语言,可以听一个有文化的妈妈讲各种故事,可以打小就能用平等的心态和妈妈对话。但想必在安德烈的心里,这个妈妈既聪明严厉,又有一个母亲柔情般的呵护,我也相信包括自己父母在内的每位家长也都尽自己所能,把自己认为最好的给了我们。

  作为一个独立的文化人,柔情背后依然免不了龙应台对社会,家庭的思考,关于婚姻她说到:“婚姻,和民主制度一样,只是人类在诸多制度中权衡利弊不得已的抉择;婚姻幸福的另一面无可避免的是个人自由意志的消减”。这些,她又如何对一个两岁半的小孩去解释?我最新的领悟是婚姻与家庭本无所谓完美,所谓完美或就是在分歧时,双方能用一种平等的心态去沟通面对,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寻找共通点;婚姻家庭也就是在相互欣赏中让彼此成长。如此生活的意义就是学会欣赏,懂得感恩,保持好奇,有所期待。

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1000字9

  龙应台是著名作家,她的著作很多《目送》、《亲爱的安德烈》《孩子你慢慢来》等一些较有影响力,最近,刚刚读完《孩子你慢慢来》一书,感触颇多。

  《孩子你慢慢来》写到“谁能告诉我做女人和做个人怎么平衡?我爱极了做母亲,只要把孩子的头放在我胸口,就能使我觉得幸福,可是使我觉得幸福,可是我也是个需要极大的内在空间的个人,女性主义者,如果你不曾体验过生养的喜悦和痛苦,你究竟能告诉我些什么呢?”对龙应台而言做一个母亲作为一个女人一生当中的重量是何等的重!

  书中以第三人称来叙事,仿佛作者也在和读者一起来打量这对母子的生活常态,你看不到一个母亲面对着你絮絮叨叨那些生活的细碎。华安在玩耍在淘气中认识这个世界,妈妈在做家务在赶稿子在给孩子念书在生气,那些文字最朴实、最细腻、也最简洁地还原了一幅幅岁月画面,几乎取消了一切可能的抒情、感慨、议论、说教,只是干净利落的描述,让你看到,听到,触摸到,然后思考。思考的不是如何如何成才,不是如何如何出众,而是让人思考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那些不经意间遗失的细节。它们渺小、无谓,它们太习以为常,太容易被遗忘,可它们就这么漂漂亮亮地给留了下来,写了下来,一篇篇,一幕幕,长长短短,晶莹剔透,甚至不要求情节完整,只要纳依附在事件上的情绪传达出来,就行了。

  拜读此书以后,我才深深感受到作为华人世界最有影响的一支笔,龙应台的文章有万丈豪气,然而《孩子你慢慢来》却令人惊叹,她的文字也可以有万丈深情,龙应台作为一个母亲,她与生命的本质和起点素面相对,做最深刻的思索,最不思索的热爱,字里行间不单单是传统的母职的歌颂,而是对生命的实景写生,只有真正懂得爱的作家才写得出的生活散文。

  在书中,我发现许多句子充满了爱,体现出龙应台十分爱自己的孩子,因为龙应台以一种母亲安静的、潜移默化的方式,把自己的儿子华安教育成了一个“像一株小树一样正直”的人。

  《孩子你慢慢来》让我懂得了母爱和做母亲的辛苦。作为大多数母亲都对待自己的孩子十分严格,这一点使孩子发生了叛逆心理,而在这本书中龙应台和两个孩子相处十分融洽。作为孩子都有几个无知的要求,比如说要妈妈很温和、要妈妈不打人不骂人、要妈妈不逼自己做不想做的事,这些要求并不过分,但要做到却很难,而龙应台全做到了。此书还告诉大多数母亲,如何做最优秀,最讨孩子欢心的母亲。做一个孩子忠实的观众或者拉拉队员,虔诚的陪伴孩子成长的每一步,哪怕不能时刻牵头引领,只能望向他蹒跚的背影而已。

  但愿普天下所有的母亲都能平等对待自己的孩子,做一个像龙应台一样尽职的好母亲,满足孩子们那些无知的要求吧,因为教育不是赛跑,人生更不是,请多点耐心,给点时间,等待孩子的成长,教育是慢的艺术,教育孩子,请慢慢来。

  将此书献给已做母亲或即将做母亲的您一起分享!体验做母亲的那份喜悦吧!

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1000字10

  第一次读《孩子,你慢慢来》是在大学。那时偶然中发现了龙应台以深情款款的语言写出了平凡的人生。

  "淡水的街头,阳光斜照着窄巷里这间零乱的花铺。医院里,医生正在响亮的哭声中剪断血淋淋的脐带;鞭炮的烟火中,年轻的男女正在做永远的承诺;后山的相思林里,坟堆上的杂草在雨润的土地里正一寸一寸的往上抽长……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

  喜欢这种行云流水中透着生活的真实。读完这本书,我一直想从这本书中得出一些启迪自己思想的文字,可是默默思考了两个晚上,都还只停留在:生活,要慢慢品味;教育,要慢慢着手;人生,要慢慢地行走。可是,转念又想,我的人生经历尚浅,还无法得出属于自己的深刻。

  工作一年后的今天,我又一次打开了这本书,细细感受作家笔下对人、对事的描写。

  我喜欢阅读,阅读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和文本对话的过程,也是学习作家语言的过程。工作这一年,很少再读这类情感浓厚的文字,怕触动自己的感性。

  工作这一年,也历练了自己,理性的思维占据了上风。也因为如此,当我再次打开这本书时,我不再迷恋作者笔下的情感,而是迷恋这种情感表现的方法,也为自己如何教给学生写作方法打开一些思路。

  写作内容,要"积累"。龙应台丰富的人生经历让他对人、对事多了一份经历和认知。经过一年的作文教学,我发现学生的作文总体上有了一些进步,但班级那些作文写的好的同学平时特别喜欢看书,而那些平时对作文比较头疼的同学虽然也看书,但是不会积累运用。所以班级"智慧小屋"那里,摆满了各种书籍,只要有时间,学生都可以自行翻阅,为的就是让学生多读书,多积累。

  写作方法,要"创新"。有的时候大昂我们看到一篇与众不同的文章时,我们总会忍不住看一眼,看完还会想一想作文的不同之处在哪,我想,那些作文之所以吸引我们,是因为有别于我们平时看到的文字。有的是因为语言文字,有的是因为格式编排,有的是因为写作手法。但现阶段三年级写作教学,我觉得还是着眼于语言文字。品读语言文字,积累语言文字并运用。

  写作效果,要"坚持"。我告诉学生:写作是一件长期坚持的事情,不管是生活中还是工作中,遇到让自己心仪的事情,让文字记录它,这是一件美的事。多年后,我们都会忘了当初的情景,但文字帮我们记录了彼时彼景。每个星期的日记,不管长短,最重要的是记录真实的心声。

  读完《孩子,你慢慢来》,我被作家笔下描写的一段段场景所吸引。文字承载了这样的美,中国的文字在作家笔下多了一份诗意,一份意境。如果有可能,以后我会寻找这样的文字,让学生也来读一读,多积累。

  写作,是一件美的事,但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慢慢来。

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1000字11

  一直以为龙应台是女中“豪”杰,她的文章正如她的名字一样——豪气万丈。但是,品读了《孩子你慢慢来》一书之后,让我看到了她久藏背后的另一面,一改在我心中的印象,原来,她还细腻、柔软、温情、耐心、极致。

  龙应台用质朴平淡的语言将自己如何陪伴两个儿子——安安和飞飞成长的故事叙写得生动活泼、滑稽可爱,同样做为母亲的我,在这质朴平淡的背后能感受到她对两个孩子的珍爱和倾注。因为真实,所以它具吸引力,拾起这本书我便几乎不肯放下了。

  读完这本书,我还以一名教师的角度审视了这本书,我有以下感受。

  第一,让我非常之敬佩的一点——耐心!在我的记忆中,小时候妈妈会训我、骂我、对我感到不耐烦,有时还会把我晾一边,要是一直纠缠于一个问题的话定会自讨没趣地收到各种“惩罚”。在我的身边,我的弟弟,或是小伙伴的妈妈也总有打骂他们的时候。但是龙应台老师对于孩子的教育充满了耐心,她不会厌烦于和安安的对话以及安安的问题,反而还会和安安互动,满足孩子的好奇,解答孩子的疑惑,甚至引发提问,从不厌倦,哪怕安安的话还说不完整、表达不清;她可以讲一百回的《西游记》;她还可以帮孩子们拯救那“恶心”的老鼠……。

  教师,是个需要耐心的职业。面对学生的反复提问,面对学生的重复错误,面对学生的调皮捣蛋,面对学生的幼稚要求,教师应当如何面对?从龙应台老师身上一一可以习得,继而内化,付诸实践。

  第二,要理智地选择教育材料。书中提到《白雪公主》、《小红帽》、《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等儿童读物,他们凭借角色的成功塑造、善恶分明、故事情节之引人入胜等优势已经流传至今,为孩子们喜爱,但是其中诸多血腥场面、各种残忍手段的描绘确实应当引起社会、家长和教师的重视,这些真的适合讲给幼儿和儿童听吗?听到这些“精彩”杀人场面,不管是近看他们微弱的判断力和极强的模仿力,还是远看他们品质和意识的养成,我们应该想想是否适合将这些内容从小就代代相传?

  教师的职责之一是正确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内容,而后呈现和教授给学生,教师的职责不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学习资源是丰富多彩的,我们不能剥夺它的丰富,但我们可以成为为学生服务的过滤器,保护好孩子们难得的纯真、温和和善良。

  ……

  龙应台是一个成功、称职的的母亲,这一切,都源于她对孩子伟大而又无私的爱。我想要成为一个成功、称职的教师,必然要有大爱之付出,这也是我努力的方向。正如于漪老师所说“师爱要超过亲子之爱,亲子之爱是基于血缘关系的本能的爱,师爱带有鲜明的理性色彩,包含着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读了此书以后,我觉得我是好人,因为我喜欢孩子,很喜欢!

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1000字12

  不久之前一个同学给我推荐了一本书叫《孩子,你慢慢来》,十一月份我把这本书看了。这本书是龙应台写的,记录了她的孩子华安从出生到几岁的故事,这本书是妈妈以一个孩子的视角来写的。从妈妈的角度看孩子的世界,不难;难得的是妈妈会蹲下来,保持和孩子一样的高度看世界——我们是一样的生命,我们彼此尊重,我们一起成长。就像安安说的,安安快乐,妈妈快乐;妈妈快乐,爸爸快乐——多么简单朴素的家庭真理啊。

  在一个个百无聊赖的日子反复读这册小书我逐渐意识到,也许不单是龙应台一人,几乎所有那些挥斥方遒的文字背后,其底色都是对人世殷切的爱。无论在表面上如何被人认作是桀骜的,是不屈的,他们都乐于退到一个安静的角落,确认自己和人最亲密的关系,描述自己和生命最微妙的温柔,就像龙应台陶醉于在书中把自己称为“妈妈”。

  对于童年这个题材很多大家都写过,但是作为一个成人,以孩子的视角来写龙应台却是第一人,读这本书我能够感受到妈妈对于孩子的爱,以及龙应台作为一个母亲在孩子的成长和教育中所扮演的角色和自己的责任。在书的封面有这样一段话“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花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画面,孩子的思想是这个世界上最纯洁最好的事情,他们对于世界的探索总是会让我们学到很多东西,他们的成长对于我们来说本身就是一份宝贵的财富。

  书中有这样几段话,第一段是“孩子将我带回人类的原始起点,在漠漠穹苍和莽莽大地之间,我正在亲身参与那石破天惊的‘创世纪’”;第二段话是“我的母亲也曾经坐在草地上远远地看着我爬行吧?现在,母亲的手背上布满了老人斑,那只曾经牵过我、抚过我头发的手。生命的来处和去处,我突然明白了,不透过书本和思考,透过那正在爬的孩子。“;第三段话是”脚踏车经过一片花开满地的平野。将车往草地上一倒,就坐下来,蒲公英年年都有,孩子那样幼小却只有一次。“母亲与孩子之间永远都存在着付出的关系,看着孩子一点点长大,在孩子的童年中有母亲的陪伴是一个母亲最大的快乐,孩子永远享受这来自母亲的爱和呵护。

  对于已经长大的我们,正在经历着成长的我们,我们正在形成着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现在或许已经学到了很多的大道理和知识,但是我想说的是无论怎样我们始终不要忘记最重要的一点,常怀一颗赤子之心,有时间回味一下我们曾经美好的童年,那是你会发现一些美好但却被我们忘记的记忆,重新捡起那些记忆,因为一个人的一生只有那一次,并且那些会是我们这一生最珍贵的东西。

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1000字13

  “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的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

  “终于嫁给了王子”这个章节中有这么一段让我很有感触。

  靠着枕头坐好,妈妈问他:“你将来想做什么,安安?”

  “喂——”他在考虑,接着说:“做公主!”

  “你是个男孩,安安,”妈妈纠正他,却被打断,安安不满意地说:

  “安安是男人!男人!妈妈是女人!”

  “好,安安是男人,男人可以做王子,不是公主。你为什么要做公主呀?” “做公主,嗯——”他侧着头想想,说:“跟王子,结婚。”

  在这段中,安安只是觉得嫁给王子是多么美好的事,看出小孩子的天真可爱,而妈妈的一番思考又让这个现实的社会显得那么无力,从她的言行中,我们能看到,母爱,让她理性思考。

  “安安已经睡着了,脸庞贴在书页上,王子和公主结婚的那一页。“ 母亲总是希望为孩子遮挡住那些利剑、阴云、污秽之类的东西。《白雪公主 》、《小红帽》的故事,想必我们每个人都耳熟能详了吧?但是我们中间有多少个母亲考虑过它们的负面因子?如装扮成老妇人的皇后勒住白雪公主的脖子,继而想用毒药去药死白雪公主。可是龙应台考虑到了。为了给孩子营造一个纯净的世界,她把书藏到书柜中,藏到孩子够不到的地方。因为爱孩子,所以她不想让孩子读《水浒》,因为怕那些绿林好汉的性格影响到孩子们,怕这样的书破坏了自己的生活教育。难得她如此用心地做母亲!

  在整本书里,能被我清晰记起的是“你眼睛里有我”。

  “你在干什么,宝宝?”宝宝情急地喊出来,“妈妈,不要动……”一边用两只手指撑开母亲的眼帘。

  “你在看什么?”

  “我在看——”安安专注地、深深地,凝视着母亲的眼睛,声音里透着惊异和喜悦,一个字一个字地宣布:

  “妈妈,你的眼睛,眼珠,你的眼睛里有我,有安安,真的……”

  说着说着激动起来,伸出手指就要去抚摸妈妈的眼珠——“真的,妈妈,两个眼睛里都有……”妈妈笑了,她看见孩子眼瞳中映着自己的影像,清晰真切,像镜子,像湖里一泓清水。 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是如此纯真、可爱、充满好奇心,无意中能给成人最大的喜悦和安慰,但不是每个妈妈都像安安的妈妈一般耐心、细心。婴幼儿刚从另一个世界来到这个国度的时间不长,他们有着柔软的肌肤、清澈的眼眸、纯粹的泪与笑,这是上帝在他们身上留下的最清晰最美丽的印记,这些印记还未经过岁月的冲洗,所以显得如此动人。他们从感知父母家人的抚爱开始,认识周边的寸土、花木、虫鱼,了解身边的人和语言,然后再渐渐接触更多无形的东西,他们开始知道人间有美丽的传说和信仰,也有残酷的战争和杀戮。这一条长长的细细的成长之路,一切都要慢慢来。孩子你慢慢来,体格与内心才能不断茁壮、强大。

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1000字14

  首先,看了本书后我意识到到小孩子也有自己的思想。并且小孩子思考问题的方式,可能跟我们成年人不太一样。在教育过程中,为了避免出现尴尬,就不能只从我们的主观愿望出发,应该多站在学生的立场思考问题。其次,小孩子与生俱来,对外界新奇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就会问一些奇怪或让你惊奇的问题。比如昨天在做完一篇有关近视眼镜与老花眼睛的文章后,一个学生跑来问我,为什么我不用戴近视眼镜或老花眼镜呢。但要把这个问题解释清楚并不简单,这涉及到许多科学知识,以她现在的年纪也并不能理解。但她已经开始深层次思考问题了,这一点很好,需要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这种质疑能力。最后,我感悟到老师要做好育人工作,首先要当一个合格的倾听者,能心平气和地与学生谈话,不添加任何的主观色彩。虽已认识到这些的重要性,但要做到又是另一回事。只能慢慢努力,朝这个方向靠近。

  让学生自己独立尝试着去完成一件事,这个出发点很好。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能力。事实上,只有学生自己做过或主动尝试的事情,才能让他们即喜欢,又印象深刻。往往老师逼着做的事情让学生很反感,效率也低下。对于一些事情可以让学生慢慢来。但不可能允许任何事都可以慢慢来。就像学习,尤其到了复习阶段,你慢了一步,就与别人有了差距,若你不及时追赶,这个差距只会越来越大。老师也只能帮助他加快速度追赶别人,而不是对他说不要着急,可以慢慢来。就算老师不急,家长也会十分着急,我们的孩子怎么那么慢呀,怎么办才好。

  这是现在制度下的必然,我们也无力改变。我们能做的就是在学习忙碌的学习之外,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给学生的童年留下不一样的色彩。

  现在一上小学就开始了正规学校式的教学。跟我小时候相比,现在学生的课业负担重了许多。虽然年年在喊减负减负。若头上的考试棒仍在,若要各种各样的考核。老师不会轻松,学生更不会轻松。可想而知当现在的学生有多累。我们这里的学生还算是幸福的,放学后除了完成了适量的家庭作业后,就可以走家穿巷,去其他小朋友家串门,或一起去野外疯狂。

  现在教语文,真为学生感到辛苦,每天要识记那么多的新字词。基础好的还能跟上,基础稍差点就会掉队,这样的要求下,能让学生慢慢来吗。在教拼音时,教学时间只有一个多月,由于学生对拼音的接受程度有快慢,并不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让学生都牢固掌握。在没有让学生喘息后,就开始大量的识字,这是在向学生灌输,而不是让学生自己主动获取。我认为只要牢牢让学生掌握好拼音,再教会学生字典的使用方法。学生自己就有能力获取、积累识字。我想学生主动去获取远比教师灌输好许多。

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1000字15

  不止一次的品读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每次翻开这本书时总感觉到里面每一个字都是那么的温柔,充满着浓浓的母一爱一,细细品读仿佛能看到一湾潺一潺溪流从一个母亲的心里流一出来,情景美如画卷。习惯于斜躺在床上手捧书本的我总会不自觉的嘴角上扬,为龙应台的两个孩子感到幸运,有一位多么睿智,多么慈一爱一的母亲。

  这本书的封面是:在一片落满枯黄树叶的路上,一个孩子正在低着头,小心翼翼,又仔仔细细,似乎在寻找什么,又似乎在思考什么。这个年龄的孩子,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探索的欲一望,他们研究着身边的任何事物,包括他走的路和看见的路边风景。而在当今这个处处高喊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的年代,天下父母都在潜意识里把自己对生活的期许都强加在了孩子身上,希望他们更优秀,更强大,更乖一巧……却忘记了,孩子的一切进步都是有时间规律的。更重要的是,忘记了孩子的生命旅途,孩子才是自己的主人。选择一张这样的图片作为封面,我想这应该是在提醒我们应该给孩子们预留一个属于他们思索的时间和空间吧。

  记得第一次读这本书时,当我仅仅读完卷首语,我就被那句“我,坐在斜一陽一浅照的石阶上,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这个孩子从从容容地把那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所深深震撼。龙应台愿意用一辈子的时间等一个五岁的孩子扎好一个蝴蝶结。扪心自问,我有她那样用一生去等的耐心与勇气吗?哪怕是用一天的时间去等待孩子做完一道我自认为简单的数学题?当孩子有兴趣和信心做好的事情,如果我们还去中途干扰或自作聪明的指导,会不会阻碍他们对事务的原本认知?打击他们的自信心?泯灭他们的创造能力呢?一个又一个疑问,让我陷入深深的沉思之中。我想龙应台是对的,此时的我们,面对孩子的“执着”,不需要焦躁,不需要催促,更不需要我们画蛇添足的指导。唯一需要做的就是:耐心等待。只有学会耐心等待,才能让孩子有自我成长的能力。

  书中的每个小故事,看似那么的平凡,无一例外的没有跌宕的情节,没有峰回路转的曲折,但却无一例外的可以震撼读者的心。当龙应台接到超市电话,说邻居家的孩子偷糖果时,现实中的我们能和书上所写的一样处理这件事情吗?能原谅孩子吗?当日记《一只老鼠》中的情节在现实中出现时,我们也能和龙应台一样在知道孩子的诉求时与孩子平等对话吗?印象最深的是《触电的小牛》,现实中的我们也能苦口婆心的对孩子说教吗?也许更多的是严厉的指责,换来的却是孩子更大的叛逆心理,摧一残了自己,也伤害了孩子。

  品一本好书如同品一杯香茗,次数越多,味道虽淡,香味却萦绕不散。《孩子你慢慢来》是值得多次品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