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易中天中华史》的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易中天中华史》的读后感 篇1
秦始皇是历史上争议较多的一位人物,在“伟大领袖”赞扬他以前说他好的不多,伴随他的几乎都是“焚书坑儒”、修长城、建阿房宫等负面评价。但无论有多少争议,有一点是应该肯定的,即:他统一了文字等,促生了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大国。
秦以前,我们理论上是个整体的中央大国,实际上是分散、半独立的联合体,各诸侯国之间不一样的东西太多了。用许慎的话说,当时是“诸侯力政,不统于王,……田畴异晦,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也就是说,法令各异,语不同声,字不同书,衣不同饰,车不同轨,而且还币不同形,尺不同长,称不同重。一句话,几乎没有一样是一样的。这颇有些像欧洲,人长得都差不多,但各国有各国语言、文字、文化、货币等等。而且,那时的我们甚至比欧洲还乱,起码人家的度量衡、汽车的标准是一样的(现在货币也统一了)。
具有如此之多的不一样“独联体”是非常容易解散的,时间一久,难免就会分裂成完全独立的小国。所以说,如果没有秦始皇的大一统下的诸多统一,恐怕就没有我们今天这个具有960万平方公里,13亿人口的大国了。正是秦始皇的诸多统一(特别是文字统一),避免了“中央之国”的分崩离析,他的这个功绩是应该充分肯定的。
《易中天中华史》的读后感 篇2
原始时期的人类,没有直接的文字记载的史实,全凭后代的人的只言片语、神话传说和考古发掘的实物资料。面对这些不辨真伪的猜测和推测更加考验一个人对历史的态度和把握。易中天先生本来就对历史有着很深刻的认识,在本书中又运用了王国维先生推荐的实物史实并重的治史之法。语言平实却丝毫不见一般史书的枯燥。很推荐。
在本书中难能可贵的是,不仅仅是事实的堆砌,更有作者对原始人类精神的思考。从懵懂的混沌到渐渐有知,因何母系,缘何父系,整段石器时代的脉络被这样轻松画出。读者理解的更加容易,却也反映了作者的学术高度。与此同时,在本书中提出了诸多与大众认知相悖的一些想法。虽然历史已然尘封,真相不见天日。但是却不妨碍好奇的后人追逐真相的脚步。研究没有对错,在于它给后人的启示,其意义的价值远远大于结论。
总之,本书粗粗一读是一本可爱的历史科普小文,细品却大有乾坤。看您挖到哪一层了,无论深浅,总有收获。
《易中天中华史》的读后感 篇3
《易中天中华史》读完了,完全颠覆范文澜、翦伯赞史书搞法,但以今说古的读史方法很值得阅读和借鉴。
今日偶尔发现网上质疑甚多,不妨传播一点读此书的诀窍。
名学者写史另类,肯定对反响有准备。不妨回头看看每编的后记,尤其是第一本《祖先》。
吴敬链是经济学家,易中天中华史是历史散文著作,他料定吴老会说“怎么保证你说的历史是真实的”问题,这正是他最终需要的。而后,顺理成章回答这个问题——中华史面世后的质疑。读过第一篇后记的“出发点”“目的地”“北冰洋”“导航仪”“发现号”“处女航”,便能豁然了。顺带补充一句:这易中天之处女航正是你无法“证伪”与“证不伪”之间的海域。能回答吴敬链先生的问题,还在乎其他人质疑乎?
本人与易中天老师有过一面之交,也知道一点个性。他用讲课方式著文,对于那些并非硬伤的质疑,甚至仅为自以为是的硬伤,是不屑一顾的。说到“硬伤”,于是也就挑一点:商殷不应一笔带过。商殷留下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已被考古发掘所证明。立足于此,“周”小国灭大邦、蛮荒克文明,以德立国、以礼治邦,结束神明、开辟人本,就更明晰了。
《易中天中华史》是一部向我们介绍中国文明发展史的著作。
01卷《祖先》
这一卷中有一个新的看法,即我们的祖先女娲、夏娃、伏羲并非指特定的某一个人,不是单一的个人,而是对祖先的统称,他们可能在不同地点同时或者先后出现的一群人。应该是女娲们,夏娃们,伏羲们。祖先都是来历不明的,说不清道不明。不论中国还是外国的都一样,所以何不把他们的名字看做是一个代号,而非确定的个人。因为最N次方那个祖先已经无证可考,去追究便意义不大,因为他们所指代的社会发展时期已经脉络清晰了,即母系、父系、族群、氏族、部落、部落联盟、国家。
时代的更迭,朝代的变换,每一次都需要大动作的“改革”,或实行新政,或否定前朝,用以显示改对了,换对了,至少比之前的好,是英明的。各项管理制度的出现体现了智慧,智慧是如何产生的?是在想办法解决问题时产生的。尧舜禹夏商周,夏禹的水利技术,殷商的青铜技术,周代的农业技术。
书中给我们列出了时间表,约五万年前,母系社会出现;约一万五千年前,母系社会结束,进入父系社会;当代我们倡导男女平等,是否再过五万年,可回归到“母系社会”?其实上一句的“母系社会”与五万年前的母系社会并非同一个意思,而是指没有了权力与统治。
02卷《国家》
首先国家的含义和根本属性在初高中政治课上已经学过了,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都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行使国家的根本属性。可能我上文中说的5万年后的“母系社会”也包括了阶级的消失。在5万年前的母系社会里面没有阶级,有的是对生命的崇拜。书中给出了国家的解释:依靠公共权力和公共规则,按照公共规定行使公共权力的公共机关。
美国国家精神:独立、自由、平等、科学、民主、法治。《独立宣言》和国家宪法是美国的标志:我们认为以下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每个人一些不可剥夺的权力,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力。正是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类才在自己中间建立起政府,而政府之正当权力,是经被治理者的同意而产生的......
中国国家精神:我在想中国国家精神首先想到的是这12个词: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相信我们从小对很多事情都感到过好奇。
为什么我们的国家叫“中国”,此卷中有解答。中国,最原始的意义来源于城市,或中心城市,而且是天下或世界的中心。远古的地理位置在西周,甚至具体地点就是洛阳,因为周公营建成周洛阳时说了这样一句话:此天下之中。于是他们“宅兹中国”,这边是“中国”一次最早的出处。
03卷《奠基者》
为什么以前古人有名又有字,是什么意思?我也一直很希望给自己取一个字。03卷《奠基者》中介绍,在男二十,女十五的年纪,需要做两件事情,第一是把头发盘在头顶,叫“束发”,然后女子叫笄;男子戴帽子,叫冠。第二是请嘉宾为他们起一个字。名是卑称,字是尊称。前者用来称呼晚辈学生子女和自己,后者用来称呼同辈和同辈以上的他人的。有了字,就可以进行社交,意味着成人。
易中天先生采用了很多金文,甲骨文,通过字的本来面目来揭示其含义及其演变,告诉我们历史的秘密。
《易中天中华史》的读后感 篇4
在这一节中,易中天教授运用讲故事的方式,将上帝创世和女娲造人的传说,娓娓道来。令读者读得津津有味、手不释卷。
开篇讲述了女娲造人、上帝创造一切,他们的共同点就是用泥土完成造人。上帝用泥土捏了一个取名“亚当”的男人,又用他的肋骨捏一个取名“夏娃”的女人。上帝造人就这样结束了。而女娲造人是她唯一的作为,不顾一切的企图造就全人类。后人说,女娲亲自捏的泥人是富贵之人,而甩在地上的泥浆成了贫贱之人。女娲造就了贫富人群,远古时代就有贫富差距了。
在这里,又讲了“女娲补天”起因。交战双方都是女娲的子孙:共工(水神)与祝融(火神)。结果共工战败。恼怒的共工撞倒了原本是擎天柱的“不周”山。天崩地裂,水深火热。已经闲下来的女娲再次出山。用五色石补天上的漏洞,又砍断大鳖的四条腿作为柱子,把即将塌下来的天穹重新支撑起来,让世界恢复正常。
在本节即将结束时,易中天教授提到“盘古”和“混沌”。
“世界是谁创造的?谁才是终极创造者?抱歉,无可奉告,我们没有创世神。盘古,只是分开了原本就有的天地;混沌,则连自己都是被开窍的。他们都不是创造者。按照中国哲学,创造者是《老子》的道,或者《周易》的易。道,倒是跟上帝一样无象无形,但可惜没有动手,也不是神。易,就更没有神性和神格。”
“没有终极创造者,或终极创造者没有神性和神格,是中华文明的一大特点。它对于我们民族的深刻影响,以及由此造成的成败得失,无疑是只能从长计议的话题。”
总之,上帝创造了一切是西方人的观点。西方人信奉上帝。女娲造人、女娲补天是远古时代的传说,中国人不信上帝、不信神。
《易中天中华史》的读后感 篇5
《易中天中华史》已经读到了最后一本《三国纪》。发现最好看的还是第二本《祖先》,那种颠覆,将东西方文化巧妙的结合,亮点突出,让我欲罢不能,读了还想再读。
越往后,对我来说,更是一种文化的洗礼。因为不是文科出身,很多政治、历史方面深层次的东西并不是能一下子理解,虽然易教授已经写得很通俗了。在看《百家争鸣》时,我很想理顺各家的观点,然而,看的时候觉得言之有理,加上自己那仅有的对各家的浅显认识,能看懂,但是看过以后,却有种记不住的无力感。毕竟,最这些的没有什么深入的研究。
这系列丛书让我大开眼界,不论是从大的文化、政治等方面的了解,还是一些有趣的小知识。比如,我知道了英文中的八月August是纪念奥古斯都屋大维的,知道了门阀这个词是怎么来的等等,还了解了诗经中为什么有那么多美好的诗句,什么是封建,西周的邦国制度是怎么进行分封的,原来历史书中有如此多的细节没有介绍,有如此多有趣的故事被枯燥的教条式教学代替。
尽管这系列丛书也有一些毛病,比如我觉得易教授老是将每况愈下和每下愈况用错,有时候能感觉某本书他写得很混乱,有时候觉得他写的某些片段没有考虑读者的水平,自顾自说,看得我好几次都想跳过去,或者扫视过去,留不下什么印象,而其实我知道这个地方其实挺重要,但就是静不下心去认真读。
但这套系列丛书我仍然是褒大于贬。对于我这样一个理科女生来说,已经觉得很酣畅淋漓了。绝对是满满的收获。甚至看到某些章节觉得历史真是一面镜子,真是可以古为今用。虽说现在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但是那些治乱循环的背后,有太多值得我们借鉴的东西,小到个人,大到企业、国家。
这套丛书的感受不是简单的三言两语可以说清楚的,这里仅说个总体感受,待自己沉淀、消化、吸收,再去评说具体的细节吧。
《易中天中华史》的读后感 篇6
自秦变法改分封为郡县制,使得秦汉国力强盛,国家机器效率大增,晋武帝司马炎上台后分封诸王,后来造成了历时十五年的八王之乱,使得外族有机会入侵中原。
现实种种打破了秦汉以来铸就的儒家济世的精神追求,政治的动荡看似给了士族们独揽九鼎的机会,但也造成了国破家亡,衣冠南渡,五胡乱华。政治黑暗压抑了人性,同时也导致魏晋人对心灵美、自然美的无限向往;这也为隋唐盛世的开放包容埋下了种子。
士族偏安,好清谈,讲风度!文人更是以虚无缥缈之境界为最!玄学大行其道,儒学空有其名,礼仪废弛;于此同时,飘然洒脱,真性情为时人所称赞;男子以白净漂亮为美,磕药酗酒甚多;更有此类人带兵,奇哉!怪哉!
清谈大家虽博学,但脱离实际,不事俗世,风评人物,空谈误国。体质破坏后又没有形成更好的体制,礼法、道德被少数阴谋家变为利用工具,从而导致魏晋人精神信仰崩塌,追求自由,男扮女装;
漂亮又丑陋,清高又贪婪,潇洒又势利,高雅又庸俗,真实又虚伪,这就是那个时代!!听完感慨良多呀!!
《易中天中华史》的读后感 篇7
坦白说,刚开始读这卷的时候,心里是懵的。
尤其是在看到易中天先生说,“女娲之前第一个女人是夏娃”的时候,心里还纳闷了一下:夏娃是谁啊?
心念一转之下,才惊觉想到:那不是西方圣经的故事嘛?
我们不是在看中国人的起源吗?易先生写串了吗?
而且,越往下看,这些西方的元素还越来越多了,伊甸园,那条狡猾的蛇,甚至是阿波罗,酒神逐一登场,不断穿插在文本中,担负着或重或轻的角色。简直要让人搞不清这到底是不是关于中华的历史了?
嗯?等等,好像这里就是关键。易先生在这里好像想向我们展示的,还真就不只是中华的历史,而是更想要向我们介绍的,是“人”从蛮荒走向文明的逻辑。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祖先即是其中的一份子,所以和世界上其他民族之间具有共性,又有自己的选择和作用。
而易先生的这套历史的独到之处,也就在于对这个共性的建构的视角,不同于一般的物质发展的视角。他关心的,是神话背后的隐喻。
神话,用他的说法,是先人有了自我意识后,为了回答“我们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样的终极问题,而创造的一套故事。在这样的叙述里,蕴含着先人的经验和思考。重新去审视他们的叙事架构,就是为了要把握其中人类演变的历程,同时去除其中精心编制的谎言。
所以,这本书总是绕不开對神话中的种种符号的解构,要么通过对字义的回溯,要么配合考古的文物,一点点厘清那些符号背后真正的指代和含义。比如对女娲的崇拜的背后,蕴含着原始人对女性掌握了生死的崇拜。并通过符号的产生和流变,去判断当时社会上出现的种种变化。
虽然,我们可能都以为我们已经知道远古的大概历程,从氏族到部落到国家,从母系社会到父系社会。但是,这本书,它像是在传统的文物视角以外,确切地说,是从对符号和文化的挖掘的角度中,重新发现了人类的这一历程。
而这是很有意思的,因为历史,从来也不是只有一套叙述的方式。
《易中天中华史》的读后感 篇8
几乎所有被后世关注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一般都会有三种形象:历史形象,文学形象,民间形象。历史形象是正史记载或历史学家研究出来的,文学形象是小说或戏剧创造的,民间形象则是一般民众心目中的。
历史的读法、理解和评判也有三种:历史意见,时代意见,个人意见。站在古人立场的是历史意见,站在今人立场的是时代意见,站在自己立场的是个人意见。
三国,便是三种形象和三种意见集中的地方。
魏、蜀、吴在本质上都是“非士族政权”,三家之主也均非士族,因此与士族阶级都有矛盾。斗争的结果,是曹魏放弃,孙吴妥协,蜀汉坚持。正因为坚持,所以蜀汉先亡。正因为放弃,所以曹魏也亡。正因为妥协,所以孙吴尚能苟延残喘,却也不得不亡。因为只有晋,才是完全彻底的士族地主阶级政权。这就是“三国纪”。
也许这就是历史。历史并非总是能够真实地呈现自己的本来面目,历史形象也总是不如文学形象和民间形象影响深远,而庸众们的偶像则是不容批评和讨论的。因为历史已经证明,对于帝国制度来说,最合适的统治阶级是庶族地主,最合适的意识形态却不是法家思想。因此隋唐以后的政治路线,便既不是袁绍的“士族儒家”,也不是曹操的“庶族法家”,而是“庶族儒家”,或庶族地主加儒道释三教合流。三国这段历史的本性是什么?前半段,是曹操与袁绍的路线斗争;后半段,则是曹魏、蜀汉和孙吴的权力斗争。后来三分归一统,不过是回到了历史的本来走向。指出这走向,并找出它背后的深刻意义和支配力量,才是历史学的任务。
《易中天中华史》的读后感 篇9
这套书对于读者有门槛要求,准确说,易大师这套书对于读者有门槛要求。因为不是翻译古史书,再根据每一段历史自己发挥。易大师是从更宏观的角度来述说历史的变化,理清历史和制度、文化的演变过程和关键点。所以如果没有明朝历史基础的人读起来不如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一样津津有味。同样,由于是通俗读物,面对一般民众,又不能如学术论文一样深入论述,枚举符合自身的观点的论据。造成给人匆忙、零碎的印象。有很多转折和变化是默认读者能自行推导出来的,而没有深入论述。因此综上所述,本书就变得很尴尬的高不成低不就。不过易大师写这书的目的,嗯我还记得几年前他开始写这书时的序言所说,为的是寻根,而不是给读者讲历史。所以以政治、文化变迁为主线,去芜存菁地摘录关键历史事件,似乎也没有比这更好的办法了。不过易大师其实对国外的政治制度和文化也是有自己的理解的,就如一些评论所说,为什么不像两汉两罗马一样引入国际观来看看中西政治和文化的演变对比呢?其实这一阶段西方正值启蒙运动,也是开始出现思考者那样的,从神到人的转变。是否世俗化对于思想解放和文化发展是一个必定关键点,也是一个必经阶段呢?我感觉易大师也是这样想的,不然不会在最后李贽死时会说大明王朝最后的一丝光亮暗下去,但皇帝和大臣们却不觉得痛…
好吧,言归正传,跟明朝那些事儿不一样,本书前半段其实详细论述了明清的政治制度的变化以及来源和原因。明清承金元,而且由于朱元璋和朱棣,造成政治制度更趋集权,且思想本质上已经与唐宋不一样,不再是共治,而是独夫独裁。伴随独裁而来的,就是由于统治者自身的心理因素,由于不安而形成的特务制度。同时,又得益于太祖出身贫困,成祖曾为藩王接触人间烟火。所以太、成二祖奠基的明朝政治对于民间仍然是开明的。这就造成大明王朝在官方政治和思想形态乏善可陈,但民间经济和文化均有所长的情况。虽然不如唐诗宋词,但实际明的小说一直影响后世甚大。也不必妄自菲薄说明文化不如唐宋,其实单小说就足以给予肯定,更别说一系列戏曲的出现。
不过易大师的书里虽有王守仁出场的戏份,但没评论心学。从程朱理学到心学的变化是民间人心的潜意识自主选择还是在文化变化过程中的一种嬗变,还是异类只能作为个案单独谈。这些都没有说。本书对于朱明王朝这种快到近代,而且史学、野志也还没散逸的朝代的评论似乎不是一两本书可以说完的。看到下一部是想专门写严嵩和张居正。那是不是应该也把哲学方面的也过一下,再出部跟西方同时代的对比书呢?易大师本书中诸多没有展开的观点是否还另外著书细论?
《易中天中华史》的读后感 篇10
自弈见史,便甚喜于读史乎。正如古人所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也。弈虽不才,于史,却也略知一二矣。呜呼哀哉,至今愚未见甚史不以枯燥,皆似八股文言般,毫无史之意哉。小子愚见,史乃予众矣,怎可板乎?当如悦之文。
原深爱明月之作,而暑前往校之书社,竟圆愚梦乎!终见中天先生之作。仅阅只字,便狂叹见其过晚矣!实乃好书乎:作者易中天叙史,尽添其世界观,于史事作分析,异于今之众史乎。
作者将中国神话与欧洲信仰得出吾等皆为“蛙”之传人,中华文明、伊斯兰、现代西欧社会是为文明发展三要素;中国具有革命性的改革仅有三次:西周建立封建制度,秦帝国反封建建立郡县制度,近代反帝制建立民主制度;其他史书轻描淡写的夏商周时代,作者也用了大量笔墨叙述,而杂乱无章的春秋战国时期,则选了各方面的代表人物分析社会。
作者看来,秦汉为第一帝国,汉唐为第二帝国,明清为第三帝国,而其中的魏晋南北朝和辽宋夏金元便是社会制度碰撞的探索时期;汉朝赶匈奴,匈奴胜日耳曼,日耳曼灭了西罗马帝国,唐朝将突厥赶到中亚,突厥改名土耳其,奥斯曼土耳其灭了东罗马帝国,中国的汉唐间接地灭了罗马帝国,日耳曼民族定居在西欧,衍生出今天的英法德俄等国,英国移民美洲,诞生了美国,中国人还曾移民日本、韩国、东南亚,这么说世界一大半是中国人;作者在叙述唐宋史时,还为我们讲解了唐诗宋词的意义、平仄格律……
呜呼哀哉!欲作三十有六册,至今仅二十有一,方微过半。一则有八万字,二十有一,已近二百万字矣。甚书?此独奇书乎!暑期不阅,更待何时?
《易中天中华史》的读后感 篇11
从网上书店购得《易中天中华史》第一部《中华根》六卷,加上总序,共七卷,才100元多点,不贵。分别是《总序——文明的意志与中华的位置》、《第一卷——祖先》、《第二卷——国家》、《第三卷——奠基者》、《第四卷——刺客与情人》,后更名为<青春志>、《第五卷——从春秋到战国》、《第六卷——百家争鸣》。
总序,应该说是不错的,把中华文明与伊斯兰和西方现代文明这三大文明进行了比较分析和研究,找到了中华文明的位置,坚定了中华文明的信心,建立了中华文明的自信。
第一卷,祖先,应该说他有所创新,也比较大胆。他把《圣经》中伊甸园的故事与中国的女娲补天的传说结合起来一起讨论,按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序比较,开阔了视野,把中国史和世界史联系在一起,进行横向比较,纵向深入,不失为一种好方法。《盘古开天》、《女娲补天》、《伊甸园的故事》等神话传说,说来说去谁都没有确凿的事实和证据,最终还是神话故事。当然,他从甲骨文中找到一些有力的文字方面的佐证,也不失为好的有力的证据。
第二卷,国家,本卷的逻辑是清晰的,思路是开阔的。由分封到封建再到国家,层层推进,历史演变,由奴隶社会演变发展到封建社会。
第三卷,奠基者,主要是讲周朝,作者对周朝情有独衷,花的笔墨较多,赞扬有余,认为该朝是一个历史转折点。
第四卷,剌客与情人,后更名<青春志>,可能<刺客与情人>这名太过了,后来才另起一名。该册尚未读完,所以暂时不谈。
第五卷,从春秋到战国,描述的思路比较清楚,各个时期,各个小国,都有比较祥细的资料,用几<青春志><青春志><刺客与情人>个主要人物把整个混战的年代交代的比较清楚。重点突出,主题分明。
第六卷,百家争鸣,是讲儒、释、道等诸子百家的思想和观点,非常值得一读。确实如作者所说,一般人是不清楚全部代表人物的思想的,可能大多数人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而作者确实是有备而来,深入剖析,娓娓道来,如数家珍,值得反复阅读,受益将不尽。
最大的感受,就是作者花了相当的篇幅将原文出处进行了注释,并在每一册的后面进行了说明,避免了不少杂音和噪声,自六卷本发行以来,至少目前没有人提出反对意见,不像他当年在《百家讲坛》时那样,挑毛病的人一大堆,这一次那些大家们,好像都成了沉默的大多数,无话可说了。
《易中天中华史》的读后感 篇12
自秦变法改分封为郡县制,使得秦汉国力强盛,国家机器效率大增,晋武帝司马炎上台后分封诸王,后来造成了历时十五年的八王之乱,使得外族有机会入侵中原。
现实种种打破了秦汉以来铸就的儒家济世的精神追求,看似给了士族们独揽九鼎的机会,但也造成了国破家亡,衣冠南渡,五胡乱华。政治黑暗压抑了人性,同时也导致魏晋人对心灵美、自然美的无限向往;这也为隋唐盛世的开放包容埋下了种子。
士族偏安,好清谈,讲风度!文人更是以虚无缥缈之境界为最!玄学大行其道,儒学空有其名,礼仪废弛;于此同时,飘然洒脱,真性情为时人所称赞;男子以白净漂亮为美,磕药酗酒甚多;更有此类人带兵,奇哉!怪哉!
清谈大家虽博学,但脱离实际,不事俗世,风评人物,空谈误国。体质破坏后又没有形成更好的体制,礼法、道德被少数阴谋家变为利用工具,从而导致魏晋人精神信仰崩塌,追求自由,男扮女装;
漂亮又丑陋,清高又贪婪,潇洒又势利,高雅又庸俗,真实又虚伪,这就是那个时代!!听完感慨良多呀!!
《易中天中华史》的读后感 篇13
在一个学期快要结束的时候,我们老师给我们推荐了一套书,名字叫《易中天中华经典故事》,我买的是插图本所以只有六本,但是这六套书却蕴含着很大的精华,我也看过不是插图版的,内容跟插图版的略有不同,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插图版的吧。
首先我先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本书的作者——易中天。易中天,1947年2月8日出生,是湖南长沙人,198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好羡慕)。是中国知名的作家,学者,教育家。后任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易中天长期从事文学、艺术、美学、心理学、人类学、历史学等研究。著有《美学思想论稿》、《艺术人类学》等知名的作品。还有慕容引刀,他是一位笑起来非常温暖的漫画家,早年从事动画工作,曾为诸多海外动画片担任动画导演。2002年创作了"刀刀狗"漫画形象,并成为了中国治愈系漫画的先行者。主要作品集有:《爱你不是两三天》、《忘了2010博览会的自己,做回一条狗吧》等,这是我在网上摘抄的部份内容。
书里有精美的插图,插图里的人物,你一句我一句,好像是一家人一样,就算是有些不公平。另外作者巧妙的运用了人物的对话,引出了下一个主题,有时候还可以帮助我们改变不正确的观点,并且还让人易懂作者这句话的意思。
我们首先来说一下孔子吧,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想入仕,可是世间善恶浑浊,挑他的人都有很多都是为了名利而去利用他,所以孔子就一直一会儿入仕,一会退儿仕,但那些人有没有想过这样有没有意义呢?还有孔子的学生,有一些都比孔子大,最大的学生是子路,他虽然很不让孔子省心,但是,他是最讲义气的,虽然当时有内战,但是他坚持要去为他的雇主服务,可是当他要进去雇主的家时,但是门却没开,他故意说要放火,想把雇主引出来,却引来了两个守卫,这时他的头冠掉了,他十分淡定的捡起他的头冠绑上,守卫见机把他剁成了肉泥。虽然子路没有那么聪明,但是,他是孔子的学生里最讲义气的,所以他是孔子最喜爱的学生之一。孔子听到他去世的消息后,马上就悲痛欲绝,三个月后就离开了人世。
还有庄子,也就是大家所熟悉的庄周了。我读了几篇之后,我就知道了庄子是道家思想,因为他把自然视为平等,比如他的一个朋友问他鱼的心情,结果他说鱼就是鱼,你怎么知道鱼的心情?结果他的朋友就答不上话来了。庄子还想,鸟就是鸟,有自己的生存方式,不应该跟鲲鹏去比,鲲鹏也有自己的生存方式,所以才没听小鸟的嘲笑。只是现在这个故事被许多人误解了,以为是励志故事,觉得自己的儿子要有远大的理想,这是错误的,只会让自己的孩子应为目标太大而失去信心,半途而废。
其实,历史并不枯燥,只要你发现了它的有趣,你就会喜爱上它,并且去发倔它,深入它。
《易中天中华史》的读后感 篇14
中华历史洋洋洒洒已五千年,从治水的禹建立夏朝,到如今繁荣昌盛的新中国,中华民族经历了无数的风雨沧桑,也因此而奠基下深厚的历史底蕴。不论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还是唐宋时期优美典雅的诗词文化,抑或是元、清朝代少数民族统治下的异域风情,中华儿女始终屹立于华夏大地,不断的创造、丰富、传承和发扬优秀的中国文化。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这样一个特别的时期,人们不再推崇皇家至理:儒学,反而视“玄学”为至高学派。这个时期的男人个个以柔为美,肤如凝脂,手如柔荑,涂脂抹粉。然而,在这看似病态的风气里却蕴含着他们对真实而自由生活的追求。这个时期便是继汉以后的魏晋时期。
王戎,竹林七贤之一,他便是这一现象的缩影。他家财万贯,位及三公,本可以像他的朋友嵇康一样放荡不羁,超凡脱俗,然而他却吝啬不已,俗不可耐。史书记载,王戎在女儿出嫁后,还要像女儿讨回随嫁的嫁妆;侄儿结婚所送婚礼,事后也要讨要回来。而正是这样俗不可耐的凡人却写下了“琼林玉树,自然是风尘外物”这种雅量非凡的话;也正是这样以为吝啬不已的小人,在儿子去世后哭得天崩地塌。正如他自己所说“情之所钟,正在我辈”。吝啬不已的小人竟是重情重义的名士,俗不可耐的凡人却有非凡的雅量,虚伪与真实共存一身,真假难辨。再比如,王坦之的父亲王述接到尚书令的任命时,丝毫不推辞,立马上任。儿子王坦之说:“父亲,您应该推辞”作为礼仪,而王述却毫不在乎的说:“我竟然有能力担任,又何必要谦虚”,说完便头也不回的去走马上任了。
在魏晋这段浊流中,文人名士们试图摆脱汉朝腐败的文化,转而去追求真性情和人与人之间的真实相处。他们逃离儒家文化的束缚,用自身的真实去追求新的文化。无奈,这种情感、心理上的真实却被政权的虚伪所病态了,也就产生了男子以柔为美,玄学兴起的结果,这一切也是社会文化发展的必经之路。
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汉王朝,到兼容并包,风气开放的唐宋时期,所不可缺少的即是魏晋南北朝。尽管这个时代风气混乱,并不为人称道,但也只有经历了这段不断探索转换的过程才能迎来文化与制度的巅峰:唐宋。
易中天先生曾说:“实际上,在一个不真实的时代追求真实,这本身就是悖论”。历史就是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寻找人类的生存命题,又有谁能确定多少是真,多少是假呢。没有一个民族会反对真实,崇尚虚伪,但对他们的时代而言又孰是真实,何谓虚伪。人类的存在对于历史只是一个推动者,历史的发展趋势是时代决定的,虚伪与真实也不一定必须对立,他们也可以共存,而真正的真实也便蕴含其中。
《易中天中华史》的读后感 篇15
《易中天中华经典故事》是由著名学者易中天创作的,是当下“传统文化教育”的代表性作品,全书共102个经典故事,56个中华智慧,215个精选古文片段,700个创意动漫,用讲故事的趣味方式来带领读者走进中华文化传统经典故事,像我一样无半点古文功底也能读懂。将中西方现与古完美地结合。
书中首先介绍的是《论语子路》,当中令我最深刻的不是子路而是孔子。以前对孔子的了解无非不就是“中国伟大政治家、思想家等一系列文称。可是在这本书中,孔子却变成了一个文武双全,无所不能的全能型学者,连他的徒弟也怕了他,没想到孔子那么深藏不露,让我吓了一跳。
书中偶尔也会增入不少原文,这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理解相关背景,一般后面都是用一个不同色的框来框住的。写得很详细,可我读完后总是很疑惑,我不懂它是什么意思,于是我就去联系上面的故事和通过自身了解,我就能在从中寻找到答案。我觉得这种方法可以使我们更好的读懂这些古文。
书的作者易中天老先生在书中化成“学霸小天他和书中的我“刀刀狗”在一起,带领我们有了六篇古文中的精髓,在图画中,小天和刀刀狗会依据情景来打扮成各种样子,适应不同的古文场景。既能让我们迅速地融入到故事当中去,又能给书的内容增添几分趣味性。有时书中的图画又能使人眼前一亮,增加深刻的记忆和对书中的古文生起了兴趣。而且,在人们的眼中,这些古文往往比较乏味,可书中的这些图画的加入,就使场面有了升华,立刻生动起来了,让人们有了读古文的兴趣,那么中华的国粹又能在这些生动的图画中传承下去了。
每本书的开头一页都会有一个小故事,这些小故事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在揭示每一本书的主要内容。就是像《周易》比喻成迷宫,可是,人们眼中认为十分难懂的《周易》其实有一团看似不起眼的的小毛球就能够“走出去”,而这一团小毛球,又如同这本书的真谛:只有了解了《周易》的真谛,这本书就容易读多了,可不是吗?易中天先生在最后还给我们开了个玩笑称:“周易周易,其实很容易的嘛!”看到这里,以前对《周易》一概不知的我,居然豁然开朗,还笑了起来,当我真的把《周易》读完时,还不正是这样吗?
书中从不同的方面和例子来介绍同一个人物,就好比《论语》中的子路篇,易中天先生通过几个例子写出了不同性格的子路,背景和信息。也了解到子路相关信息和关于古代的课堂信息以及其他同学的信息。
中华经典故事博大精深,在易中天的笔下,他们都有了鲜活的生命,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浅显易懂,通过对这六本书的阅读,我对中华文化一定会更加了解!
《易中天中华史》的读后感 篇16
转眼间一个学期又要过去了,我们也终于盼来了,让人期待已久的一一寒假。
在这个愉快的寒假里,我们去了许多地方游玩也读了不少书收获了不少的知识。就比如说我们亲爱的雷老师为我们四套书。他们分别有《魔戒》、《动物庄园》、以及,《易中天中华经典故事》等。其中我就选了《易中天中华经典故事来读》来读。
全书一共有六册,其中有两册是分为上下册,所以它实际算来只有五本,虽然数量很少,而且一本书又很薄,但是内容却是丰富多彩。而这五本书分别讲述了不同的故事。就比如《论语故事》一一他主要讲述了孔子最具有代表性的五位学生的故事故事,并分享与赞扬孔子的教育智慧。
紧接着让我们了解一下这套书的作者一一易中天先生。
1947年出生在湖南长沙六岁时就随着父亲来到湖北,武汉,他在武汉开始接受教育在武汉度过小学、初中、高中时期。
易中天先生对当代人影响最大的便是《品三国》,他以独特的见解和思维为我们讲述了一个个不同于过去观念上的人物,摆脱了人们传统平庸的认识。他最大的魅力不仅在于此;他新颖的见解在学术界乃至当今不同年龄群体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周莲琴女士称他是一位真很多人都认为这种半白话的古文很难读懂,但是这套书却不同,非常适合我这种读书能力差的人。而且他还在故事当中,使用了幽默风趣的语言,还有许多插图广福让人感觉他在读漫画书一样。实客观生动反映历史的史学家。
很多人都认为这种半白话的古文很难读懂,但是这套书却不同,非常适合我这种读书能力差的人。而且他还在故事当中,使用了幽默风趣的语言,还有许多插图广福让人感觉他在读漫画书一样,所以我非常喜欢这一套书。他读起来,很有意思,不会很死板。
大量的运用了现代语言,不过还是会插入一些古代的名言名句而且在故事的背后还会查宁原文就是古文的意思。这也是对我们读书较少的人有很大的,帮助让我们学习了更多的知识。
《易中天中华经典故事》这套书让我懂得如何孝敬父母,懂得爱人和感恩;不怕吃苦,培养责任感,正确面对逆境;激发求知欲,汲取中华智慧,并培养做人做事能力。
《易中天中华史》的读后感 篇17
文化史的崛起,是对传统史学范式的反叛,“文化即人化”的基本内涵,决定了文化史注定要以人的活动和创造为中心,以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为中心。 从世纪之初“王朝政治”史学向文化史的转型,到70年代末“阶级斗争”史学向文化史的转型,百年文化史研究走了一个“之”字型道路。 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发掘精华、寻求资源,同样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必然选择。 文化史自始至终关注的,是在历史和现实中探寻一个民族的民族性(包括民族的心理结构、性格趋向、思维方式以及长期积淀的若干稳定的观念)是如何生成、积淀、整合、定型的,这种民族性又是怎样渗入民族文化的各个领域,使之表现出民族特色的。 当历史即将跨入新世纪的门槛,中国文化史的研究也即将走完百年历程。这一时间上的同步并非巧合,事实上,百年文化史研究与百年中国社会变迁有着本质上的深刻联系。
史学范式的转型 20世纪的中国历史,是一个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历程。从中国现代化开始启动的20世纪初年到今天,中国社会的一切变迁、动荡、冲突,中国所有的政治制度更替、经济结构转型、意识形态更新、文化格局重组,都包含在现代化变迁的大框架之内,都可以在传统社会现代转型的宏大主题下重新获得解释和价值意义。与这一历程同步,“史学革命”的浪潮强烈冲击着传统史学的故道,其中重要内容之一,就是从传统的以王朝政治为中心的旧史学转向以人为本的文化史。 这是一种史学范式的转型。在传统史学范式中,史学家感兴趣的是王朝的更替以及统治者的政治行为,而史学研究的全部目的便是为帝王的政治统治提供“资鉴”。文化史的崛起,是对传统史学范式的反叛,“文化即人化”的基本内涵,决定了文化史注定要以人的活动和创造为中心,以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为此,它关心人类的生活样式,关心社会制度、社会组织与道德风习,关心个体的存在与价值,关心民族精神的特性与生长轨迹,关心各民族文化的相互影响和交流。这样一种兴趣和重心,与历史的`潮流是一致的,与人的主体性地位日益高扬的趋势是一致的。 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化史研究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揭开了序幕。文化史研究的发蒙者梁启超一方面尖锐批判“旧史皆详于政事而略于文化”,旧史乃“二十四姓之家谱而已”。另一方面呼吁:“中国文学史可作也,中国种族史可作也,中国财富史可作也,中国宗教史可作也。诸如此类,其数何限?”把人们的目光引向文化史研究。1921年,梁启超规划写作多卷本的中国文化史并列出了详细大纲,虽然,这一构想最终未能实现,但他的气魄、眼光以及所设计的中国文化史的研究构架足以令人由衷钦佩。 以梁启超为前端,批判旧史学、倡导文化史成为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史学的重要内容。如柳诒徵阐明他著《中国文化史》的动因时说:“世恒病吾国史书,为皇帝家谱,不能表示民族社会变迁进步之状况。”
“吾书欲祛此惑,故于帝王朝代、国家战伐,多从删略,唯就民族全体之精神所表现者,广搜而列举之。”王云五在《编纂中国文化史之研究》中也指出:“我国士夫之著作,要皆偏于庙堂之制度,号为高文大册,其有关闾阎之琐屑,足以表现平民之文化者,皆不屑及焉。”而他编纂《中国文化史》的初衷,便是为了校正这一缺陷。顾康伯《中国文化史·自序》表述同样见解说:“历史之功用,在考究其文化耳。顾吾国所谓历史,不外记历朝之治乱兴亡,而于文化进退之际,概不注意,致外人动讥吾国无历史。二十四史者,二十四姓之家谱。斯言虽或过当,然吾国史家专为一朝一姓之奴隶,未始非缺憾也。”由此可见,本世纪上半叶的文化史研究,充满了史学范式转型的自觉意识,即从以帝王为中心的史学,走向以民族文化为中心的史学。 令人遗憾的是,1949年以后,由于对人类文明进程的片面理解,阶级斗争史学形成一种史学霸权,在这样的氛围中,文化史的萧条和冷寂自是必然。历史的转机出现在70年代末,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开启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随着党的中心工作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文化史研究重新引起人们的注意。正如30年代的学者曾经感叹“文化史的缺乏,正是现在学术界的饥渴”,80年代初的中国史学工作者也发现中国文化史的研究,在我国学术领域属于一个巨大的空白,不了解一种文明的历史过程,就很难了解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整个精神状态,“我们在大力发展学术文化事业的时候,必须注意填补这个空白,把加强中国文化史的研究提到日程上来。”从1984年始,文化研究以前所未有的势态崛起,形成一股异常强劲的“文化热”。由于所有有关文化问题的讨论,都离不开历史的回溯,都必须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态、流变中寻求根源,因此,“文化热”同时也意味着文化史研究的高潮。李侃、田居俭先生指出这一历史动向说:“文化史研究的兴起,是中国史学界近几年出现的新气象。”颇有意味的是,这一新气象竟演变成持续性的热点,至今不衰。
从世纪之初“王朝政治”史学向文化史的转型,到70年代末“阶级斗争”史学向文化史的转型,百年文化史研究走了一个“之”字型道路。就文化本质而言,“王朝政治”史学与“阶级斗争史学”都是一种“政治本位”的史学,而80年代兴起并延续至今的文化史研究则是对本世纪上半叶的文化史研究的回归与深化,体现了对人的关注。从这一意义上言,百年文化史研究的“之”字型道路,表现了一种强大的文化趋势,这就是以人为本、以文化为本的史学,终将成为中国史学的主流。
现代化的文化支援 二十世纪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充满复杂的文化冲突和思想冲突。由于中国的现代化是一种“后发外生型”,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碰撞和冲突十分激烈尖锐,由此必然导致两种思潮产生:一种是因顾恋传统而强化民族本位、放大民族自我意识的文化民族主义,另一种是因现代化先行国家的影响和示范效应而崇尚西方、轻视本国文化传统的“西化”观念。此两种思潮虽然各行其道,但对于现代化的进程都是有碍无益的。与此同时,传统与现代化也构成复杂的关系。一方面,“现代功能对传统体制的冲击就是现代化进程的核心。”(布莱克语)另一方面,任何民族的现代化,都不可能“全盘移植”其他民族的现代化模式,而只能是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出发,立足于对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反省和重建。
《易中天中华史》的读后感 篇18
五千年的悠悠历史,三十年的改革开放,祖国的巨大改变使大洋彼岸的西后国家望洋兴叹。而在今天的辉煌成就下又有多少鲜为人知的英雄豪杰呢!
翻开历史沉重的一页,八国联军进北京使人心惊胆颤;火烧圆明园使恨之入骨;南京大屠杀使人为之然落泪。面对这忍辱负重的历史,令人心酸的血腥场面,即使是不同肤色的人,只有他(她)还有一颗善良的心,面对这样残不忍睹的场面能为之从容不迫,面不改色吗?我想大家会异口同声的回答:不能。
在21世纪,作为这个时代的主人,我们更应爱护这个国家,学习先人的自立自强精神,时刻警 醒自己,不要让历史的车轮倒转,从五千年的文化中吸取教训“爱国”不是用说的,我们应该学习闻一多先生言出必行的性格特点。如果你高呼爱国只是从形势上来看,那么就大可不必了,中国13亿人口并不少你这一句。那么即然你已说了为何不做呢?古语支: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我们在快速发展的新社会中,一定要将爱国落实到实处,为祖国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许多人或许会问了:“我们只是学生能为祖国做些什么事呢?”或许大家都不会在意一些细微的事,在学生们的眼里爱国就是做出一些大的贡献,一些细微的小事并不值得一提。但往往事情的成败就在于细微之处。
记得在日本广岛亚运会的时候,比赛结束时三万人的全场上竞然没有一张纸,全世界报纸都登有惊叹,就因为没有一张纸,竞可以令全世界为之惊叹,那么,面对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结束后的满地废纸,我们难道不感到惭愧吗?最起码,我们在素质这一方面已经大大地输给了日本。
其实,一些微小的事情也可以决定一件事的成败与否,所以说爱国不应该光说不做,异想天开,我们应该实事求事地去做,不论在大事或者小事上,都应该为国争光,更不允许别人恶语侮辱祖国。
如果说,一个人把民族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那么它是有意义的;如果说,第一个人都把民族利益放在第一位,那么这个国家何愁会不昌盛兴旺呢?
周恩来同志能“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我们又何其不能居安思危呢?我们应该没吸取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做一个时代的贡献者。只有每个人都能这样想,那么前进的车轮将会永无境的飞车至世界的最高点。
回顾过去,我们千疮百孔,展望未来,我们信心百倍。在这21世纪的征程上,我们应该将爱国落实到实处,做到更高、更好、更强。
《易中天中华史》的读后感 篇19
在这世纪初,我满怀激情,跃跃欲试的脚步似已迫不及待的要跑出新的轨迹。我有理想,有信念,正如所有的有志青年,我有父母,有尊师,他们对我寄于厚望。新的世纪使我充满幻想,给我力量,我决心要成就一番伟业,不虚度此生。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我想。沐浴皓月星光,经受风雨洗礼,回顾从历史深处昂然走来的伟大祖国,在这颗蔚蓝星球已经屹立了悠悠五千年,她有过空前的繁荣鼎盛,也铭记了千年的坎坷与伤痛,在这世纪末,她昂扬斗志,意气风发,随着时代巨轮的滚动,迈进新时代。我要与祖国一同迈过新世纪,然而现实又让我有些犹豫,彷徨。人际关系的复杂,现实生活的“残酷”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有人在放弃,也有人在选择逃避,我问自己我是不是该安静的离去?历史不会是永远平静的,曾经有南征北战,曾经祖国在别人眼中只是个任人宰割的弱小民族,曾经......然而,祖国就此停滞不前了吗?我问。不,没有,无数仁人志士给了我,给了大家一个坚定的回答。
于是,这些平凡的却又不平凡的先辈给了我这个真理:用心去创造生命的奇迹,不要豪言壮语,不要虚情假意,执着的投入,真实的付出,在平凡中才能见到生活的瑰丽。如今,两岸同胞已经团聚,祖国母亲携起自己的孩子,昂首走进新时代。如今,跨世纪的星星已经升起,跨世纪的歌儿响彻云霄,新世纪的钟声已经敲响,作为跨世纪的新一代,我们理应接过这历史的使命,我们将用良好的素质编织雄健的羽翼翱翔于一片湛蓝的天空。如今,我们慈祥的母亲已年过半百,然而她却愈发年轻,和平安宁的,山灵水秀的家园,团结一致的华夏儿女,拼搏赛场的健儿,将是她永远的骄傲。我与祖国,孩子与母亲,一同迈进了新的世纪!一同在新世纪的门槛前放飞明天的太阳!
《易中天中华史》的读后感 篇20
在一个充满生机的大地上,有着长久的历史:有的是充满伟大的,有的是充满悲伤的,有的是充满悲愤的……
在我小时候,我对祖国没有多大的感情,有时甚至讨厌他,在有人死去时我就对祖国说:“你为什么不挽救那些死去的人。”他没回答我,我骂他:“原来我国人民不值得关心。”他依旧没有回答,只是沉默。我想好愚昧啊。听爸妈说祖国他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过去人们为了争夺这个国家曾经发动战争。但我们中国也被外国侵略过,我们中国人民团结起来打退了外国侵略者。
上了初中我多了一门功课—历史,一想到要背那么多东西,还有对以前中国的腐败无能的厌恶,我头就有些晕、有些疼。可我和它似乎合得来,开始有些好奇。后来我对历史有一种特殊的感觉,只是有些陌明的亲切,不知是有兴趣还是喜欢上了文明古迹,想摸个透,我对那些兵马俑、莫高窟等很感兴趣,因为那都是我们的祖先亲手打造的。渐渐我开始接受这个国家。
我对祖国了解的并不多,祖国却没有让我感到自卑,反尔却留给了我深刻的印象。那次2008年1月的大雪,影响了人民回家过年,路上结满了厚厚的冰,当我在新闻报纸上和电视上看到时,我却冷笑的说:“自作虐,不可活。”谁叫你们破坏环境的。但我完全想错了,从一些文章上我看到了祖国的付出,在此之间人们互相传递水、饭盒也就是传递温暖与希望。也不知祖国能否原谅自己,我有些茫然,但我相信可以。
还有那次5.12大地震,我国人民都非常振奋,都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灾民,有的捐款,有的送衣服,有的写信,有的到灾区帮助。我们的国家动用了十几万解放军前来救灾,他们不顾艰险,冒着生命危险把灾民从灾难中解救出来,国家还调动了起重机、飞机、直升机、快艇……在灾难中,灾民也在互相帮助,互相努力度过难关,他们脸上都透露着不服输的精神。
在这有着古老气息的大地上,有这样一个国家,他的人民团结,友爱,互助、伟大。这就是我伟大的祖国:中国。
【《易中天中华史》的读后感】相关文章:
《易中天中华史》的读后感300字08-26
易中天《文化与人》读后感范文09-26
易中天品三国读后感01-06
易中天的《品三国》读后感07-04
辽史读后感07-02
《阅读史》读后感01-01
自然史读后感11-25
《帆船史》读后感12-25
易中天:项羽之死08-02
易中天的经典语录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