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庄园》亦译作《动物农场》、《动物农庄》,是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创作的中篇小说,1945年首次出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动物庄园》读后感(通用1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动物庄园》读后感 篇1
读完《动物庄园》,我的心情有些低沉,那激昂的《英格兰之兽》的歌词,仿佛也在讽刺着什么。我闷头想着,在利益的诱惑下,我们还能够依旧不忘初心,保持初心吗?
庄园里的动物们一起造反,赶走了主人,改了庄园的名字,定了“七戒”,眼看它们即将过上自由欢快的日子,但是三头领头猪们的意见发生了分歧,它们赶走雪球,与人类做起交易,昧了自己的初心。拿破仑甚至用谎言蒙蔽了动物们的双眼,还打着为动物们好的'名义,为自己牟取利益,最后分不清猪与人类的区别,真是可笑至极。
为什么最后人与猪越来越像了呢?那是因为贪心!人活在世上,多多少少都有些欲望,我们应该用正当的方法来获取它,比如靠自身的努力。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后,也应该见好就收,懂得节制和分寸感。可是又有多少人能做到这样呢?太多太多的人会逾越规矩,就像小孩子得到糖果后还想要蛋糕,甚至索取更多,永不知足。人们毫无节制地用各种手段去争夺,哪怕这么做会违背自己的良心,而这些利益也是一环扣一环,一次比一次大,让人忍不住深陷其中,最终迷失了自我,沦为被利益摆弄的工具人。
究竟是人心易攻还是利益太诱人?我想两者都有吧。金钱、地位、势力……哪一项不是巨大的诱惑?哪一项不能让人心动?在这些条件下,还有人能本着初心坚持走下去吗?欲望,每个人都有,可是贪过了头,不管是什么人,结局应该都一样,那便是得不偿失了。
身陷黑暗,唯一的光源就是自己的初心。是继续抹黑走下去呢,还是走在光明的大地上?全在一念之间,而只有不忘初心,才能让你走得更坚定,更长远。
《动物庄园》读后感 篇2
这本书幽默诙谐却又内涵丰富,不愧是奥威尔的代表之作。书中用一个农场中动物的故事来反映现实社会,虽觉荒诞不经却字字震慑人心,尤其是中国的读者一定会更加有感触。全书篇幅不长,却刻画了不少深入人心的形象,争权夺利的猪、拼命工作的牛、只会唱歌的羊等等等等,每一种动物又对应着社会上的某一群体,猪代表当权者,牛代表勤勤恳恳的老百姓,羊象征着宣传部门,寥寥数语就影射了整个社会,作者的笔下功夫确实不凡。
晚看完了借来已久的动物农场,与其说是映射苏联,不如说是映射了现在。
刚开始动物们争取自由的决心来自于老将军给与他们的信念,对未来的憧憬,确实,在最初的一段日子,他们确实获得了想要的自由,粮食丰收,个个动物之间平等。但是随着事态的变化和分工的.不太合理性,使得猪越来越成为了极权主义者,本来他们应该和所有动物一样,为了整个农场而努力奋斗的,但随后由于权力越来越集中,动物们也没有对他提出异议(这让我想到单项度的人)结果最后可想而知。这个由猪统治的动物农场并没有比琼斯先生统治的好到哪里去。
在这里面,我比较欣赏的一个角色是驴,应该说他是经历得最多的,而且很有先知,他总是知道不论怎么变化也不会好到哪儿去,也不会坏到哪儿去,但他仍然缺少一种乐观主义精神和追求自由的勇气。我们不要做那些动物,所以我们必须读书,实践,再读书,再实践,权利应该是一种契约,而不应该集中于某些特定人物的身上。
《动物庄园》读后感 篇3
《动物庄园》是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于1944年完成。这本有着童话的外表,却与现实世界密切相关的薄薄小书出版后,令奥威尔声名鹊起,她和另一部反乌托邦作品《一九八四》,奠定了奥威尔成为20世纪最杰出的作家之一。统治者们都不相信所谓的“理想国”,“乌托邦式”的美梦注定不会实现。本书的讽刺对象是苏联,那个时候,苏联作为超级大国,其社会主义建设初显成效,但斯大林以其独裁的统治方式,与一群小弟们,打着民主、进步的口号,却大肆推行政治迫害,推行独裁。以这样的方式下追逐的社会主义理想只能越走越远,“乌托邦式”的理想国终会破灭——苏联解体便是最终的结局。
这让我们想起了恶龙的故事,当一个年轻人杀死了恶龙之后,他就变成了恶龙本身,继续残害生灵。暴力革命的破坏力是巨大的,无论革命的目的`多么崇高、多么诱人,都不应该采用革命的方式去实现,也永远不可能通过革命的方式实现。那些投机分子、阴谋家和道德沦丧的人是最喜欢革命的,就像《芙蓉镇》里的职业革命家王秋赦,变成了疯子,他还敲着破锣,终日嘶哑着嗓子叫嚷:"运动了,运动了......",权力是会让人上瘾的。
人类社会的进步需要不断地改良,吸收经验、杜绝错误,经过一代代人的努力来提高社会的文明程度。简单粗暴的革命,就如《动物庄园》的宿命结局。苏联的社会革命实验已经失败,再实验N次结局也会是这样的,就如徒劳的屠恶龙游戏。有多少的罪恶,都是以爱的名义施行;太多的忽悠,都是以崇高理想来引诱。保持清醒,坚定前行!
《动物庄园》读后感 篇4
很显然,《动物庄园》故事的结构,与布尔什维克党/苏联共产党的历史有某种相似性,从作者的创作动机上来看,也许这的确是对苏联历史的讽刺性隐喻。然而如果《动物庄园》仅仅是对苏联革命历史的讽刺,在苏联已经土崩瓦解、烟消云散的今天,这部作品除了恐吓我们“不要再来一次”之外,还能为我们带来什么现实价值?毕竟人不能靠恐惧来生活,一部只表达了对革命的恐惧的作品,是没有资格被称为世界名著的。
如果不把《动物庄园》理解为仅仅是对苏联历史的喻讽的话,也可以在更为普遍的意义上去理解,即把它当做对“革命者堕落为压迫者”的历史“规律”的反思。如果从这种意义上去理解,《动物庄园》作为世界名著的地位仍然是值得怀疑的,因为革命从胜利走向失败,胜利中的失败,已经是历史上上演过无数次的老剧本。如果硬要比较时间先后的话,也许《史记》中的一句“夥颐,涉之为王沈沈者!”就早在两千年前提出了这一“规律”。在这里“规律”使用了引号,是因为任何审慎的人都不敢断言某规律是永恒必然的,因为没有人能够经历永恒。但是革命者蜕变为压迫者的确是历史上反复发生过的.事实(在这里我们必须警惕,尽管这些革命腐化的事实具有某种相似性,但是万万不可以认为,这些发生过的革命,和革命后发生的退化,都是可以相提并论的一回事)。但是即便是最为保守的历史学家也不得不承认,革命的确对人类历史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虽然俄国革命和中国革命的意义在社会主义者之外是很少得到承认的,法国大革命也被一些人认为对于法兰西民族和世界历史而言是完全不必要的,但是很少有人敢于否定,英国革命和美国革命对于人类是相当必要而且伟大的。革命不仅在历史上起到过进步的作用,对于我们今天的世界来说,在严重的压迫、专制和剥削仍然随处可见的情况下,革命对于我们未来的一百年,很可能仍然是相当必要而且常见的。
《动物庄园》读后感 篇5
我读书挺挑。打开一本书,不仅书的内容要引起我的兴趣,我对作者的写作手法是很在意的,有时更甚于对内容的关注。有些书一遍也读不下来,读个开头就腻了,如各种鸡汤书和各种励志书,我知道内容可能不错,并且有些确实是我急需的,但是空空的近乎竭斯底里的教导或人工堆砌出来的温情让我感觉在嚼别人吐出来的甘蔗渣,没有一点点刺激的滋味可以让我读下去。另外,我一直认为把这样的书压缩掉70%的纸张是一点也不影响他要表达的意思的。所以,虽然翻的书不少,能让我从头到尾读完的书是不多的,如果一本书能让我读两遍的话,我往往会把他所有的著作都买来认真看一看,例如余华、张贤亮或者是索尔仁尼琴。
这一段时间,我接触到了奥威尔的《动物庄园》。我不能不说,这是迄今为止我看到的给我以最强烈冲击、并颠覆了我许多观念的一本书,不是“之一”,而是唯一。100余页的一本小册子,与其把它看成是寓言,不如把它看成是现实世界的一面镜子。虽然这本书写于1945年,却不是一面反映现实的而是一面永远照进未来的`镜子。我从这面镜子里看到了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的影子,并通过他们看到了我们的结局,这样的结局来的是如此的理所当然和顺理成章,读到最后,我几乎是汗流浃背了,因为你尽管明明知道这样的发展是荒谬的,但是却没有一丝一毫的办法去找出他不应该这样到来的理由。这种感觉,就像是你站在坑里看着别人用一锨一锨的土把你自己埋掉。
很多人把这本书解读成是一本政治寓言,抛开已经被无数人解读的政治隐喻,我倒认为你不妨把它看成是一个显微镜。还记得你最初在实验室里透过显微镜观察草履虫吗?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你就像是在用一个显微镜在观察一个微观的世界,一幕幕一桩桩的闹剧,好像与你没有关系,不幸的是视野中的人
物恰恰是一个个具体而微的你,它揭露出来的人性更使他像一本人性指南。有些人是勤劳而愚忠的拳师;有些人则是明察秋毫却置身事外的驴子本杰明;有些人是贪婪而卑鄙却享受了胜利果实的公猪拿破仑;有些人喜欢做善于聒噪的小猪声响器的角色;有些人却是现实中的有办法、有头脑却缺少经验的雪球;有些人是起哄的绵羊;有些人是虚荣的莫丽;另一些人则是偶尔发几句牢骚却只能任人宰割的母鸡……
总之,在这本书里,我们每个人都会找到自己的对号入座的角色,各种性格的角色最终走向了自己注定的归宿。
《动物庄园》读后感 篇6
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在1944年初完成有着童话外表却与现实世界紧密联系的相关的《动物庄园》,这同时也是对当时政治进行了辛辣的讽刺,与后来的作品《一九八四》一起,为奥威尔成为20世纪最杰出的作家之一奠定了基础。
所有的动物都是在琼斯先生的庄园,在某一个夜晚,他们召开了座谈会,其中有狗、鸡、鸽子、牛羊、马、山羊、驴子、猫、乌鸦。在老少校的鼓动下,他们心中种下了造反的种子,同时总结出一条规律“在英格兰,动物是没有自由的。”有人类的存在就会破坏他们的平衡,剥夺他们的劳动。
在动物中,只有猪最聪明,在老少校逝世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安逸生活,直到农场的主人因为欠下的巨额赌债需要将农场的动物宰杀还钱,由猪领头的队伍齐心协力将主人琼斯赶出农场,那天就被叫做“造反日”。
之后农场的主人和几个朋友一起打算夺回农场,就一股脑地回到那个地方,但是在雪球和拿破仑的领导下,动物们又一次将他们赶出,同样地一次胜利,为了纪念,就将日子定为“牛棚战役”,之后他们过上了自给自足的日子,甚至吃的用的有所剩余,老少校当时在演讲上唱的'《英格兰的生灵》也在三个月之后变成《七诫》大大的字体写在墙上。
1.凡用两条腿行走的都是敌人
2.凡用四条腿行走或长翅膀的都是朋友
3.凡动物都不可穿衣服
4.凡动物都不可睡床铺
5.凡动物不可饮酒
6.凡动物不可杀任何别的动物
7.凡动物一律平等
这些在每个周日的上午会被当做训诫认真研读并且执行,总归一句话“四条腿好,两条腿坏。”这样的日子在雪球提出建造风车来代替他们的劳动力,还没建好就被风吹倒塌,同时拿破仑与弗雷德里克、皮尔金顿两个农场主合作后,雪球被与农场的其他动物有间隙,加上动物们的见识比较短,将雪球赶出农场。在拿破仑的领导下,动物们有几次三番的修建风车,最终建造了“拿破仑风车”。到最后,猪们开始睡床,开始喝酒,开始穿衣服,学会了两条腿走路,还和人类一起合作,最终在动物们的眼里,已经分不清人脸和猪脸,这里也讽刺那些抗议的人最终也和施压的人唱了同一张黑脸。丧失了独立思考能力的动物越来越麻木。
在这本书中,猪是统治集团,狗是实施暴力统治的工具,马是“动物主义”理念的忠实追随者,是相信“革命理论”的劳苦大众,驴是有独立思想对极权主义有所怀疑但明哲保身的知识分子,而羊是愚昧的吃瓜群众。虽然是童话,但作为讽刺作品堪称完美。
在出版了几十年后,这本书也在当今世界有一席之地,正如本书的推荐词“多一个人看奥威尔,就多了一份自由的保障”
《动物庄园》读后感 篇7
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才看完了这本由英国小说家乔治。奥威尔著作的《动物庄园》。这本书非常薄,但却需要用心去慢慢品味。
故事开始于一个农场,农场里有许多的动物,天天都为农场主干活,但是得到的报酬却很少,只可以果腹而已。有一天一头老公猪(老少校)把它们召集起来,告诉它们你们应该站起来反抗农场主,应该得到自由的生活。动物们都群情激愤,个个摩拳擦掌,唱着革命的歌曲《英格兰的生灵》,想象着赶走农场主,想象着以后的好日子。革命很快并且很轻易地成功了,后来又发生了一场“牛棚战役”,奠定了革命的果实,动物农场建立,并且颁布了《七戒》,成为农场的法律。庄园有两只猪雪球和拿破仑作为领导者。但是不久拿破仑用它养的9只凶悍的狼犬(一时间吾想到了八津蛮= =)赶走了雪球,并在以后的时间把所有的罪责都推到他身上,把它宣传成农场的敌人。最后猪们成了农场的领导阶级,变得跟以前的农场主一样,甚至更凶残,而从前的七戒从无数次地偷偷修改,最后只剩下最后一条“所有动物一律平等,但有些动物比其他动物更平等”。最后小说在人与猪的脸逐渐切换与逐渐混淆不清中进入尾声。看这本书的时候,先是觉得很好笑,又觉得很心酸,到最后只感到深深的悲哀。有人说,故事是在反讽苏联,但中国难道就没有这样的悲哀吗?
有人看了《动物农撤以后觉得政治真的是个很黑暗很龌龊很糟糕的东西,于是得出结论这玩意儿要不得,其实我觉得这是跟作者想传达的东西相悖了。若从作者的背景和自己的理解来看,我觉得作者想要抨击的是集权社会的黑暗和弊端,并没有说政治就是坏的,实际上从本质来说,政治就是政治,没什么好和坏,好和坏的属性是人让政治染上的,不干政治什么事。而集权主义为什么是坏的,因为它让权力被集中在一个人或者某一特定阶层的`手中。用田中的说法,一个人或者某一特定阶层,当它握有了绝对权力的时候,变质是必然的,无论当权的是拿破仑还是雪球,无论这个人或者阶层曾经是多么英明。绝对的权利导致绝对的腐化,这是历史的铁律。就如当年会发生,不得不承认这和毛的权力太过高度集中是分不开的。而为什么会产生集权呢,就好像小小的杨问父亲“既然鲁道夫大帝那么坏,为什么人民还会把权力交到他的手上呢”,杨爸爸回答“因为民众是懒惰的”。是啊,因为人民永远都会期盼一个英雄来带领着他们走向美好的新世界,他们不必思考,不必负责任,反正跟着英雄走就对了嘛。没有了老少校,还会有雪球,没了雪球还会有拿破仑,没了拿破仑谁知道是谁呢,反正总会有个人来带领大家,虽然日子很苦,至少权利是属于每个动物的,每个动物都是自由的,都是为了自己工作的。走错了路,反正错误是领导犯的嘛,跟自己没关系,打倒一个再拥护一个就够了嘛。所以说,民众和英雄是互相牺牲的,在《动物农撤里主要表现民众被领导牺牲。
不过有的时候真的会想农场的以后会怎么样呢,其实作者这个结尾真的很妙。阿西莫夫的《基地》系列,哈里。谢顿的心理史学有一条是这么说的,虽然人类学了那么多年的历史,但总结历史,人类从历史里学到的东西几乎为零,也就是说,其实人不可能从历史里学到任何经验,同样的错误还是一直在犯,人群对同一刺激的反应不变,这就是心理史学得以实现的基矗而田中说,物换星移,只有人心是不变的。所以如果农场想要真正的解放的话,绝不可以打倒一个统治者,再重新拥护另一个统治者,所以老驴本杰明,永远只是在一边冷冷地看着。民主这东西,永远都不可能赐予,只有民众真正意识到他们需要它,这种制度才可以被建立。否则,统治者赐予的民主,永远也只是包着民主皮的更可怕的专制而已。“政治与我们无关”,鄙视并且抛弃政治的人,政治必将予以报复。
其实民主,不需要多高的素质,不需要多少知识,只需要一点责任感,我们每个人都必须为自己负责,不是把责任和权利都推给一个伟大的领导者,而是自己为自己做主。
《动物庄园》读后感 篇8
一只快死的猪麦哲做了个梦,并以这个梦激发曼纳庄园中所有动物的斗志,号召动物们起来反抗农场主的压迫和剥削,建立一个美丽新世界。“在那个世界,我们的背上不再配鞍,蹶子、马刺会永远锈蚀,不再有残酷的鞭子噼啪抽闪。那难以想象的富裕生活,小麦、大麦、干草、大豆还有甜菜将全归我们。自由解放,阳光普照,水会更纯净,风也更轻柔。”麦哲不久死了,他描述的美丽新世界却改变了动物们的生活观念,起义是必须的,推翻人类的统治势在必行。为此,动物们选出来了两头名为斯诺鲍和拿破仑的雄猪组织起义的工作,短小而肥胖的肉猪斯奎拉则负责对领导的观点进行解释和阐述。这三头猪把麦哲的训导用心琢磨,推敲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他们称之为“动物主义”。几番密谋之后,动物们终于起义了,为了理想,所有的动物团结起来,赶走了庄园主琼斯先生,实现了“当家作主”的愿望,曼纳庄园也改名为“动物庄园”。动物主义的原则简化为“七戒”,成为动物庄园的最高原则,“四条腿好,两条腿坏”,“所有动物一律平等”是动物们的精神信仰。然而,不久后,两只处于领导地位的猪为了权力而互相倾轧,拿破仑赶走了斯诺鲍,并宣布他是叛徒、内奸。此后,获得领导权的猪拥有了越来越大的权力,早先的“七戒”逐渐变成了“一戒”,所有原先反对的,在斯奎拉的煽动下又全部变成合理的,稍微有微词的动物就被扣上与斯诺鲍勾结,妄图颠覆这个“自由,平等”的动物庄园的帽子而招致血腥的清洗。渐渐的动物们越来越健忘,除了那头长寿的驴本杰明,谁也记不起当初为什么要起义,以为生活就是原本的样子,而猪成为了新的特权阶级,他们学人走路,穿人的衣服,与人作交易,彻底颠覆了“凡靠两条腿行走者皆为仇敌,任何动物不许住人类的房子,不许睡床,不许穿人类的衣服”动物原则。动物们已经分不出谁是猪,谁是人了。
从《动物庄园》,你可以清楚的看到革命理想是如何被修正的,历史是怎样被歪曲的,特权阶级是如何形成的,专制极权是如何建立的,人们的头脑是怎样被清洗的,意识形态是怎样确立的。说实话,看的我毛骨悚然。巧舌如簧的斯奎拉能让动物们怀疑自己从前所看过、所听过、所经历过的事,事实可以歪曲成为下一代所看到的“真实的历史”,那么什么是真实的?如果动物们的寓言变成预言,动物们的荒诞变成人的真实,那么什么才是理想国?在我看来,只有上帝的国度才是真正的理想国,那是个至高,至善,至纯,至圣的国度。人类的理想只有与上帝的国度联系在一起,才可能实现真正的平等,自由。否则,所谓的起义,所谓的正义,不过是以一个暴政代替另一个暴政而已。
《动物庄园》读后感 篇9
一气呵成,不对应历史映射也很有意思,毕竟阶层和统治手段在各个社会是共通的。评论很有意思,意外的快乐很多,译者的自白也很有意思,不过确实翻译的很好。
老麦哲的美好向往开启一切,可惜死得早,全书讽刺了走偏的理想,提示了要警惕的东西,不代表理想不值得追求。被赶走的斯诺伯是否会代表另一个方向呢?倒也未必,将一切赌押在一个好的领导人身上注定不靠谱,群众愚昧,没有好的体制约束,权力不被限制,结果都会是一样。
斯奎拉代表政治宣传,黑变成白,篡改历史,编造“真相”。
恶犬是压制的手段。
布克瑟有能力反抗和对付恶犬,不愿相信斯诺伯一开始就是坏人,可惜愚忠至死,坚信拿破仑一定是对的,并辛勤工作一生,最后被卖了换酒。
本杰明在起义前后都一样工作,没有兴奋地加入各种计划,计划失败也一副早知如此的模样,它并觉得一切从未变过。评论说它是看的最透的,但我并不喜欢它,我对它的敬意还不如布克瑟,因为它太消极了,除了布克瑟被送走前报信,对一切了然于心却从未努力想做什么改变,因为深信不会有用。太消极了。
莫丽的反叛和奴性被批判,并不是所有的`奴隶都想要自由。
猫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从未真正信仰什么。
摩西的糖饼山是谎言,却是安顿人心、让人在苦难生活中有盼头的绝佳助手。
其他的动物,愚昧懦弱,起义跟他们无关,他们突然就迎来了新世界,在庆祝中获得自尊和满足感,在宣传中傻乎乎地工作和被压榨,在恐吓中不敢反抗。绵羊尤其是。
但理想还是值得追求,只是多少人在此过程中变成上述动物之一而不自知呢。
《动物庄园》读后感 篇10
《动物庄园》是著名作家乔治·奥威尔的世界经典讽刺小说,在全球都有着很大的名声,我在听过朋友的推荐后,便迫不及待的开始阅读这本小说。
《动物庄园》讲述了:一个农庄的动物在一头临死的老公猪的呼吁之下奋起反抗人类,并赶走了农庄主,动物们实现了“当家做主”的愿望,农场重新更名为“动物庄园”,动物们制定了“七诫”,奉行“所有的动物一律平等”。后来,两只处于领导地位的猪为了权利而互相倾轧,其中的一只宣布另一只为“叛徒”、“内奸”,又用暴力的方式将它驱逐。此后,获得了领导权的猪们成为了新的特权阶级,拥有“比其他动物更为平等”的地位,成为了动物庄园的统治者,然而其他的.动物却成为了猪们的奴隶。
乔治·奥威尔独一无二,他用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带给读者思想上的盛宴。
小说中的马、牛、羊,都是愚蠢的代名词,初读书中内容,便认为他们十分可怜,成为了奴隶。再读,又觉得十分可悲,被他人当做奴隶,每天不辞辛苦地工作还引以为傲。我越读越看不起它们这些没有主见、没有自主思想的动物。
记得妈妈从小就告诉我,听取别人意见时要先经过过自己大脑的思考再采取他人的意见。正如那句著名的话:“我们决不可被盲目所左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地”。
这本《动物庄园》深刻地映射了社会中的种种,相信你也可以通过阅读得到那珍贵的东西。
《动物庄园》读后感 篇11
忘了是小时候看过的动漫还是故事书,讲的是一群猪赶走了主人,然后统治了世界。有一个好朋友姓朱,昵称猪猪,就老拿这个故事逗他。只是觉得好玩,从没想过这背后的寓意。
看完动物庄园才觉得小时候可能看的就是这本书的简化版,只是那会还不太懂讽刺。这是一个政治寓言故事,这是一个革命的故事。老麦哲发表了革命言论甚至可以说是理论就去世了,之后由斯诺鲍与拿破仑两只猪领导这场革命。前期,他们也许存在矛盾争执,但还未被激化,至少看着相安无事。但随着动物们赶走庄园主人,自己统领庄园,建立动物共和国,矛盾越来越突出,直到拿破仑使计策赶走斯诺鲍,成为动物庄园的唯一领导者,庄园才走上了另一条道路,动物们越来越辛苦,回到了被统治的时期。拿破仑的手段卑劣且明显,但他有九条狗护卫,有能将事实说成幻觉的诡辩者,不管是实力还是思想,都向动物们传达着拿破仑永远是对的的信号。将如宪法一样存在的七诫根据自己的贪欲享受改了又改,还愚弄动物们让其认为这是原本就存在的。也许觉得拿破仑简直是个渣,可是,自古以来便如此,革命者很多,但成功者寥寥无几,当取得一点点胜利时便膨胀,沾沾自喜,不断放大自己的`欲望,逐步成为被革命的角色。也许会觉得这些动物是多么愚昧,连这样的伎俩都看不破。但他们所拥有的东西和他们天生的纯善决定了他们的眼界和思维。不确定,如果是斯诺鲍领导者他们,是不是会是另外一种局面,谁知道呢。
就如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这只是看到了书中反映的某一个层面。知识积淀太少,所以很多东西明于心却不明于口,读书不仅仅是为了读这个故事,是带了一定的目的性,希望能从中学到些东西。写想法也不仅仅是为了发表感想,是为了再回顾一遍书中的东西,给自己一点约束,逼迫自己去思考,日积月累,总会形成习惯的。
《动物庄园》读后感 篇12
故事简介:曼娜庄园里的一头猪“老麦哲”,临死前号召庄园里的动物反抗人类的剥削,建立动物自己当家作主的共和国。老麦哲死后,庄园里的两头猪继承了他的思想,将其总结为“动物主义”,并以此为革命引导了一场起义,将人类赶出了庄园,实现了“动物当家作主”的愿望。庄园随后更名为“动物庄园”,同时制定了宪法性质的“七戒”。但是起义成功后不久,作为领导动物庄园的两只猪发生了内部的政治斗争,革命领袖之一“雪球”被宣布为革命叛徒而遭到驱逐,而另一个革命领袖“拿破仑”,获得了庄园绝对的领导权。此后,猪领导的集团获得了越来越多的特权,最终成为了比人类还可怕的剥削者。
这本书以苏联的共产主义为背景,将重要的历史人物虚化为动物,上演了一处真实却荒诞的戏剧。
乔治.奥威尔曾说过:“极权主义国家的特点是:它虽然控制思想,但它并不固定思想,它确立不容置疑的教条,但是又逐日修改。它需要教条,因为它的子民绝对服从它,但它又不能避免变化,因为这是权利政治的需要。它宣称自己是绝对着正确的,同时,它又攻击客观真理。”
看完《动物庄园》,我想到了“奴性”这个词。在一个被剥削的环境里,支撑小说中的动物们绝大多数活下来的,靠的就是它。
奴性是什么呢?小说里是:我不能改变环境,只能改变自己。
小说里,动物们每次感觉被剥削,不舒适的时候,“拿破仑”作为剥削者采取的'行动是“修改规则”,然后让声响器四处去传播。正是因为这种反复的“强调”,动物们甚至颠倒是非,把自己不愿意相信的真相都推到可能不存在的事物身上。
奴性的潜台词是:我们可以承认有些事情是不合理的,但是我又能怎么样呢?大趋势总是对的,跟着大趋势走吧~奴性不管是在小说里还是在现实生活中,它经常被用来消除大家的疑虑,抹杀大家追求真相的热情,教育大家向大多数看齐。
对于一个相对比较落后的社会来说,”奴性“是普通人的生存状态,社会底层人民因为处于弱者的地位,只有明确自己的位置才能更好的活着。
放到我自己的职场生活中,“奴性”是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为了活着委曲求全的样子吗?可能更多的还是如小说中的一样,“奴性”是一种可以获得强者认可的进阶手段。因为暂时的权利服从,让自己积蓄力量,变成强者。当自己还处于劣势的时候,学会有艺术地执行任务,在了解自己和上级之间的信任关系究竟是怎样的之后,再来决定该做什么决定,说什么话。
《动物庄园》读后感 篇13
读动物庄园,大部分讨论的是庄园内动物的个性和表现,但是我却对书里的人类特别感兴趣。
首先,第一个出场的,就是庄园的主人——琼斯先生。他整天喝的醉醺醺的,让你感觉他不思上进,也不关心自己的农庄,似乎农庄就是从父辈手里无奈继承下来的生活保障,丢不掉又办不好,浑浑噩噩混日子。以至于农庄里的动物已经在密谋起义了,他还浑然不觉,依旧喝的酩酊大醉。及时动物们的异动已经惊扰到了他,他也依旧不警醒。仰仗他手里的绝对优势工具——枪,向吵闹的动物们随意的开了一枪,这一枪不算警告,而更像被打扰清梦后的起床气。
一如既往地麻痹大意,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在一次毫无预谋的冲突中,动物们临时的发怒,就轻而易举的将琼斯夫妇赶出了农庄,琼斯甚至没有采取任何自卫或者反抗的动作,就仓皇的逃离了,逃的时候还是醉醺醺的,甚至丢下了自己的老婆。因此古今中外,失败者逃跑的姿势都惊人的相似,刘备如此琼斯亦如此。却丢下我们这群错愕的读者,我经常在想,琼斯占尽了农庄的资源,天时地利人和。手下有伙计,手里有枪,有栅栏,有围墙,有枷锁,有饲料。为什么说倒了顷刻之间就倒了?是伙计少了吗?并没有;是枪收起来不用了吗?也不是;栅栏不够密?钻不出来呀;围墙不够高?蹦不过啊;枷锁没了?牛鼻子上,马脖子上分明在;饲料不够了?仓库里满满的。那到底是为什么呢?哦~原来动物们有了自己的组织,有了自己的会议,有了自己的制度,最重要的是猪给动物们绘制了一幅没有人类后美好生活的蓝图。不在于能否实现,而在于给了大家希望。而这个希望能在动物中发酵是因为动物永远是动物,而人永远是人,动物没有途径变成人。它们的绝望而已。
其次,其他的庄园主其实在琼斯先生遭灾后应该伸出援助之手,可是同作为人类,他们表面同情,背地里实际盘算的是能不能从琼斯的不幸中捞到一些好处。
危难时刻,动物们能团结一致,而人却各怀鬼胎。这便是为什么动物庄园能诞生在强邻环伺的恶劣环境中。对于曼纳庄园的遭遇,其他庄园主的侥幸心理大于恐惧心理。面对巨大的威胁,措施乏力,只是谣言和看衰。而现实给他们了一记响亮耳光。兵法有云“外强敌无退路则内牢固,放松一角,乌合散,则不攻自破”可是愚蠢的.庄园主们发现危害波及到他们的时候,他们不是想方设法瓦解它,而是群起而攻之。进攻前轻敌动员不足,进攻时无组织且傲慢,结果不知己不知彼百战百败,强的一方反而被弱的一方打的狼狈不堪,中国历史这种战例挺多的,也不奇怪。动物们在战斗前就借鉴了凯撒大帝历次重大战役,谦虚如此,何患不胜啊。人类对动物的伤害,不但没有摧毁它们,反而使它们抱的更紧了。
最后人类妥协了,不但不攻击动物庄园了,还跟动物庄园做起生意来,树立了一个非常坏的典型,人类的这种不思进取,短视的行为,不但让动物庄园有了喘息之机,甚至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发展壮大的机会,最后人类必将自食其果。这让其他庄园的动物知道了,人类没什么了不起的,而且虚弱无力,只要在斗争中战胜他们,不但不会受到报复,反而会赢得他们的妥协。就如我们的伟人说的,西方列强都是纸老虎,非常的精辟,也抓住了它的本质。
我们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动物庄园模式会得到蔓延,人类将失去一个又一个庄园。最后不知道人类有没有机会从动物们那边得到谈判的机会,苟延残喘。
《动物庄园》读后感 篇14
一鼓作气看完《动物庄园》。因为对历史和政治有一定的了解,不可避免地对其政治影射留下深刻印象。很多人在这本书看到了前苏联和新中国的影子。值得一提的是此书是1945年出版的,作者奥威尔表示此书反映了1917年俄国革命至踏入斯大林时期的历史事件。到底有多少情节与历史相符,我无意深究。不少中国人看到此书会联想到自己的国家,那是更有意思的事情。
我认为每次分析各种现实问题,都要重新审视、发展相关的形而上概念。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实事求是。事实本身比形而上的概念游戏更重要,人类历史上有大量错误就是因为侧重于后者而发生。
动物们赶走琼斯,以为从此自由了,以为从此平等了,以为从此就能干得更少吃得更饱。而事情的后续发展并非如此。自由、平等,至少在有统治阶级的情况下不曾存在过。干得更少吃得更饱,在动物庄园仅仅昙花一现。这一点跟今天的新中国不同。干得有没有更少暂且不说,吃得饱已经实现了。在动物庄园里,只要有一个变量,动物们也可以过上比原先被人奴役更好的日子。那就是猪在分配食物的时候,给动物们分更多一些,减少自己的份额或与人交易所得。这样做更有利于猪的统治。如果猪这样做了,那么在动物庄园至少存在这样一个事实可以证明动物们赶走琼斯是正确的:赶走琼斯后吃得更饱了。作者不愿写成这样,好多读者也不愿看到这一点。
动物庄园的'动物们好温顺,一连发生了那么多不合理不平等的事情,他们因为恐惧暴力而不敢明言也就罢了,连质疑真相背后议论并留存部分史实都没有发生,这又是作者刻意为之且不合现实的。作者这样设定,既能突出猪对动物们的剥削之罪恶残忍,又能与前面提到的“猪不愿为动物们吃得更饱而付出自身利益”的存在相辅相成。
有个情节很说不过去。四只肉猪在暴力威胁下“自首阴谋叛乱”,被残忍杀害。在这样的背景下,还陆陆续续有不少没有身处暴力威胁的动物站出来自首并被杀害。这是本书最血腥的情节了,却如此儿戏。作者若是想跟苏联历史上的某场大清洗对应,那估计是只看结果不看过程的。
有个设定与史实有不容忽视的出入。在动物庄园中,动物赶跑人类后,人类杀回来两次。双方两次都付出很少,且伤亡很少。人类要重新占领这个庄园,是相当容易的。他们第二次占领就表明了这一点。因此,书中动物庄园能够存在那么久,前提是人类不来侵占。而现实哪有这么童话?苏联自建国后,一直不得不在军事上付出相当大的投入。即便是后来美苏冷战,也是丘吉尔老狐狸点燃导火索,让美苏双方无和平共处的可能。所以,历史上苏联对农民的剥削,其重要的一个合理性在于需要发展国家军事实力以保障国家安全,而国家安全是人民生活幸福的前提。国家安全了人民不一定幸福,但国家被侵略,人民必定水生火热。而动物庄园把猪对其他动物的剥削当中,为了保障庄园安全这个极其重要的合理性严重削弱了,而将几乎所有剥削所得用于自身享受。
从政治角度看,此书将现实政治做了极致的简化。如若有人拿此书的情节与现实事件进行类比,并以此为论据进行论证,就必须注意这样的论据并非事实。中国人民改开前后的工作时长变化如何?吃饭情况变化如何?住房情况如何?穿衣情况如何?生活方式有何变化?政府每年为提高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付出了多少财政?教育情况如何?文化环境如何?这样的问题才是事实本身,是最重要的着眼点。
说了那么多否定本书的话,那这本书有没有什么值得肯定的呢?有。本书的价值在两个方面。政治方面,以其独特的叙事,将不少丑恶面形象地展现出来。另一方面,抛开政治寓意来看,故事本身也挺有意思。
政治寓意方面,最应该引起注意的是拿破仑这头猪修改历史的方法。整个过程循序渐进以致最终黑白颠倒。在动物庄园里修改历史只需要短短几年的时间,这与动物的寿命短也有关系。现实中人们不会被“是你们记忆出现偏差”这样的理由糊弄过去,但拿破仑使用的修改实体文献的方式就影响深远了。写在墙上的“动物主义七诫”,为了迎合统治者需要而被肆意修改。现实世界,我们接触到的第一手历史资料,有几分真假呢?
《动物庄园》读后感 篇15
很薄的一本书,比作者的另一部传世之作《1984》短上不少,但是其内涵之深刻却丝毫不差前者,称得上是“短小精悍”了。作者将深刻的政治寓意融入浅显易懂的童话拟人手法中,演绎了一个革命者推翻统治者,自己又最终蜕变成新的统治者的讽刺故事。
看似短小的篇幅无比充实,几乎找不到半点多余描写。文中的每个动物角色都有各自的象征和指代,而统治者经常玩弄的伎俩把戏也几乎丝毫不漏地夸张呈现。作品的直接讽刺对象是斯大林时代的苏联,但可以说其涵盖范围远不止此,几乎人类历史上所有政权的更迭演替都是用的这些套路。时至今日,当年的苏联已经烟消云散,可这本书却依旧广为流传,这便是其不朽艺术价值的明证。
读完全书,结局令人唏嘘不已。书中着笔最多的角色,老马“拳击手”的结局更令人哀伤,它可说是广大无产阶级革命群众的象征,他们是革命的'动力和中坚,怀着热忱的信念投入革命,可却因自身认识水平的有限而始终处于被欺骗,被愚弄,被利用,被抛弃甚至被出卖的境地。让人不禁要问,究竟怎样才能不让这样的悲剧重复上演?
《动物庄园》读后感 篇16
动物庄园讲了一个很简单的故事:一群生活在农庄的动物因为不堪人类主人的压迫,在两头猪的带领下反抗,赶走了农场主,农场改名“动物庄园”,所有动物一律平等。
然而,两只领导了革命的猪开始互相清理,打败其中一方后,获胜的猪拥有了空前的权力,成为新的特权阶级;动物们为之奋斗的理想:“所有动物一律平等”被修正为““有的动物较之其他动物更为平等”,动物们又恢复到从前的悲惨状况,仿佛一切都没有改变一样。
这是一本阅读过程中一直让人别扭的书,一则政治寓言,却又准确的预言了政治.它写于1944年,那时候二战还未结束,而之后发生的事情我们都再熟悉不过。“动物们”为理想奋斗,“动物们”又回到以前的悲惨的生活,“动物们”又为理想奋斗......
所有革命最初的理想都是伟大且正义的,是丑陋的人性让历史的悲剧一次次上演。芸芸众生,被夹裹在历史的浪潮中,或快乐、忧伤、或痛苦、迷茫。动物庄园里那些鲜活的`动物形象,从我们自己的历史回溯,几乎可以一对一的找出范例对号入座。在权力的侵蚀下,他们一个个失去了他们原来的样子。普通的动物们,从开始的疑惑到最后彻底忘掉最初的理想,依然天真的以为他们过上了比以前更幸福的生活,这是一种宿命般的无可奈何的悲哀。
回顾我们文明几千年的历史更替,再看西方所谓的更好的制度,一路走下来,我们几乎还是在重复着相同的东西。一代代的人替换着,人性却从来不曾改变。我们当前所处的时代,或许是历史车轮前进中较为平坦的旅途,但仔细观察,动物庄园曾经有过的那些鲜活的人物形象,动物庄园曾经上演过的那些惨痛现实,依然不时的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不断地提醒着我们,人类作为地球的主宰,处在食物链顶端,依然还是逃不过动物两字。
看这本书也不能就此对人性彻底失望,我觉得在越来越文明的当下,知识会破除我们所有迷茫与恐惧,会指导我们做出更多真正自由的选择,不给极权主义任何重来的机会。我突然想起一个漫画里常常被提及的句子:“人类终将迎来一个互相理解的时代”,一个乌托邦式的理想,也是最美好的对生活的想象了吧。
【《动物庄园》读后感】相关文章:
动物庄园语录09-20
动物庄园故事梗概08-21
动物庄园读后感10-09
《动物庄园》读后感04-29
《动物庄园》读后感范文通用06-26
《动物庄园》读后感(通用18篇)06-01
《动物庄园》读后感(通用14篇)06-08
梦的庄园散文10-04
天宫庄园作文09-23
摩尔庄园作文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