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两地书》读后感

2023-04-23 读后感

  读完某一作品后,你有什么领悟呢?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两地书》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读《两地书》读后感 1

  《两地书》的起源,是许广平“冒昧”地向鲁迅请教一些问题,以试图解答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一些迷茫。但是,在迷茫的时代,不仅是许广平迷茫,便是人生导师鲁迅,本身也是迷茫的。他每每与人笔战,每每警醒世人,而在与许广平的通信中,很坦诚地承认:“苦痛是总与人生联带的,但也有离开的时候,就是当熟睡之际。醒的时候要免去若干苦痛,中国的老法子是“骄傲”与“玩世不恭”,我觉得我自己就有这毛病,不大好。苦茶加糖,其苦之量如故,只是聊胜于无糖,但这糖就不容易找到,我不知道在那里,这一节只好交白卷了。”

  “我自己对于苦闷的办法,是专与袭来的苦痛捣乱,将无赖手段当作胜利,硬唱凯歌,算是乐趣,这或者就是糖罢。但临末也还是归结到“没有法子”,这真是没有法子!”这种迎难而退却又自以胜利的方式,很像鲁迅自己笔下的代表人物,阿Q。

  鲁迅的这种坦诚,在这本书的序言里就体现了,他说这本书对自己和许广平来说是有意思的,但对于其他人却没有意思。

  恰恰相反,其实,鲁迅这本最特别的书,对于读者来说,是非常有意思的——因为他从来没队别人如此全方位的坦诚过,更没有如此真正的表现过爱情。

  两地书是鲁迅最独特的一本书,就在于,它既是鲁迅的自白之书,也是鲁迅的表白之书。

  鲁迅在他的很多文章里,都把自己打造成了一个斗士的形象,甚至后来被人解读为领袖的形象,但是,在《两地书》里,他处处都在向许广平坦陈自己的无奈、没法子、无聊、失望……

  在其他地方,鲁迅是鼓舞别人的,是激励别人的,在这本书的开始,许广平也是来寻鼓舞寻激励的,但是,鲁迅说——我也需要安慰……

  他敞开了心扉——对一个小女生——大概,爱情的萌芽,就从这里开始了吧。

  不然,你在回头看看这篇文章开头放的那一张图片(鲁迅向许广平表忠心,决定对其他女生目不斜视。)

  他一本正经地说话,有时候却又带点调皮的性质,比如他说:“一面又觉得无聊,又疑心自己有些暮气,“小鬼”年青,当然是有锐气的,可有更好,更有聊的法子么?”

  从之前的“广平兄”到“小鬼”,其中的亲昵之意已经跃然纸上,而所谓的“有聊的法子”,大概只需要许广平多来些信,就这么天长地久地聊下去吧。“有聊”嘛,在我看来,不过是“与有情人聊可聊事”。鲁迅与许广平的爱情,此时,便已无可逆转。

  但鲁迅毕竟是鲁迅,他和许广平的爱情,从来不是伪文艺青年式的腻腻歪歪。虽然他们之间也有——我寄你的信,总要送往邮局,不喜欢放在街边的绿色邮筒中,我总疑心那里会慢一点(许广平);也有——我先前偶一想到爱,总立刻自己惭愧,怕不配,因而也不敢爱某一个人,但看清了他们的言行思想的内幕,便使我自信我决不是必须自己贬抑到那么样的人了,我可以爱!(鲁迅);但他们的信中,谈论的最多的,依然是国家、社会、文学,以及未来。陆游曾写过“位卑不敢忘忧国”,换到鲁迅和许广平这里,便是“恋爱不敢忘忧国”,可见,鲁迅是真真正正的“民族的良心”和“民族的脊梁”。

  对于鲁迅的自白这一方面,不仅有鲁迅的自爆其脆弱和迷茫,也有其自爆其可爱,如——“楼下的后面有一片花圃,用有刺的铁丝拦着,我因为要看它有怎样的拦阻力,前几天跳了一回试试。跳出了,但那刺果然有效,给了我两个小伤,一股上,一膝旁,可是并不深,至多不过一分。”为了显示自己身体好,跳过铁丝网的篱笆,结果大腿和膝盖都被划伤了。然后,又说很快就痊愈了,证明自己身体棒棒哒。

  对于许广平的劝阻,他还有理有据的反驳道——“对于跳铁丝栏,亦拟不加诰诫,因为我所学的`是教育,而抑制好动的天性,是和教育原理根本刺谬的。”

  除此之外,因为嫌路远,对于生理问题,他经常就地解决——“我到邮政代办处的路,大约有八十步,再加八十步,才到便所,所以我一天总要走过三四回,因为我须去小解,而它就在中途,只要伸首一窥,毫不费事。天一黑,就不到那里去了,就在楼下的草地上了事。此地的生活法,就是如此散漫,真是闻所未闻。我因为多住了几天,渐渐习惯,而且骂来了一些用具,又自买了一些用具,又自雇了一个用人,好得多了,近几天有几个初到的教员,被迎进在一间冷房里,口干则无水,要小便则须旅行,还在“茫茫若丧家之狗”哩。

  鲁迅的“自白”如此可爱,这让他完全有别于那个曾经被塑造的形象,曾经被定义后传达给我们的形象。而这“自白”之中,也恰恰是一种别样的“表白”——我把我最秘不示人的一面展示给你,只因为你是我最爱的人。

  鲁迅虽然最终喊出了那句“我可以爱”,但是,大多数时候,他们之间,依然是含蓄的,依然是以一种只有彼此之间独有的默契去心照不宣的相爱。

  《两地书》是一本非常奇妙的书,它展现了一个奇妙的鲁迅,更展现了一个奇妙的恋爱方式。

  这就是鲁迅的魅力,他依然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宝藏男人”,只不过,这些宝藏,最好去从他的书里探寻——尤其是这本最特别的《两地书》——而非网上零零散散的——“我说过这句话”。

  读《两地书》读后感 2

  读了鲁迅与许广平的两地情书,我终于见到他对爱情的柔情,甚至有些肉麻矫情,但是这些都是那样可爱,鲜活率真。

  他的第一封回信里用的称呼还是“广平兄”,起初信里内容尽是些关于人生、战斗、社会等的大话题。后来称呼变了,这是微妙的'事情,“广平兄”换成了“乖姑”和“小刺猬”,信里讲述的都是生活琐碎。比如“牙齿补好了,只花了五元”。比如“吃了一元半的夜饭,十一点睡觉,从此一直睡到第二天十二点钟。”比如“我现在只望乖姑要乖,保养自己,我也当平心和气,渡过豫定的时光,不使小刺猬忧虑。”

  他的署名也是跟着变换,从“鲁迅”到“迅”再到“你的小白象”。倘若是徐志摩,这样的称谓和署名,我会觉得再平常不过。可是这是鲁迅先生,他自称“你的小白象”,着实太有冲击力。

  以前对鲁迅先生的认识局限于“横眉冷对千夫指”,是一个奋战在文学前线的铁人,但是我忽略了,他也是个有血肉之躯的凡人。

  读《两地书》读后感 3

  木心曾说:“从前慢,生活,日头,邮件都慢。然而·在那样慢的光景里,却留下了那么多珍贵,浪漫及私密的话语和信件。”

  《两地书》这本书信里结合的正是鲁迅与许广平由相识到相知,由相恋到恋爱,由共患难到生死不渝的见证。这本书分成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两人亦师亦友的交流,第二三部分是由相爱到结婚后的书信往来组成,更多地谈论家庭琐事和日常工作。

  1925年3月11日,许广平在听了鲁迅一年的授课后,按捺不住心中的敬仰,给鲁迅写了一封信。她称自己是一位“受了鲁迅快两年教训,是每星期翘首以盼着听讲的`,是当鲁迅授课时,坐在头一排位置,在听讲时认真发言的一个学生”。并且迷恋鲁迅“在仰着头吸着那一丝醉人的黄叶,喷出一缕缕香雾弥漫”,更希望先生能给予她这个无时无刻不在渴望知识的学生一些指导。这封信,有着一位进步女青年对真知的渴求,对她这位无所不知的导师的景仰,还有那么几分小女孩的祈求和撒娇。这封信传到鲁迅手里,鲁迅自然被这个在课堂上认真,活泼,大胆的学生所吸引。

  不过鲁迅的回信也是很谨慎谦虚的,带着一种长辈的慈爱,不仅为许广平解惑,还恰当地表达自己也有许多困惑和担忧,他说:“可惜连我自己也没有指南针,到现在还是乱闯,倘若闯入深坑,自己对自己负责,领着别人又怎么好呢?”鲁迅告诉许广平自己对付苦闷的方法,是专与痛苦捣乱,将无赖的捣乱当做胜利,但如果临终前还是归结到没有法子,那就真的“没有法子了”。

  鲁迅文笔犀利,思想深刻,嬉笑怒骂的背后蕴含着坚定的政治立场。《两地书》是一个文化斗士最接地气的记录,这是鲁迅和许广平真实的私人信件,在我们观察他们的生活时,我很感慨他们的勇气和坚贞,也为他们平实,私语中的关怀而感动。尤其是在许广平后半生都在为鲁迅的作品推广所做努力,一直为鲁迅未竟事业奔波,她的去世也是因为鲁迅的书信手稿被盗而愤极而终。

  鲁迅曾为妻子许广平题诗一首:“十年携手共艰危,以沫相濡亦可哀;聊借画图怡倦眼,此中甘苦两心知。”1936年10月19日,鲁迅病逝十年后,许广平写下《十周年祭》,回首当年:“呜呼先生,十年恩情,毕生知遇,提携体贴,抚盲督注。如有慈母,或肖严父,师长丈夫,融二为一。呜呼先生,谁谓荼苦,或甘之如饴,唯我寸心,先生庶知。”

  读《两地书》读后感 4

  在大多数人眼中,鲁迅,或许是一个头戴盔甲,以笔为矛纸为盾的救国救命的勇士,然而读过了一些他与许广平的书信《两地书》,这位伟人的形象在我眼里更加立体了起来。

  这本书留给我印象较为深刻的是他们二人通信之间称呼的变化,从“吾师”到“迅师”,从“广平兄”到颇有戏谑意味的.“H·M”,就从这些称呼里,我仿佛见证了他们两个人从相识到相爱的幸福,而这样的幸福,在当时那个动荡的年代,是多么的来之不易。

  还有令我动容的,是他们之间思想上的碰撞。在思想上,鲁迅年长许广平17岁,他的想法更加深刻和直接,但是他在信中并不会过多的与许广平展开争辩,每当要说起许广平不爱听的“老实话”,都会一再小心翼翼地说:“我说这些,大概你又不喜欢听了。”我觉得这样的默契,这样的爱情,无关年龄,充满了温柔与鼓励。

  我看到的大部分可能是他们生活中简单美好的那一面,他们的生活因为有了对方的存在而焕然一新,这也是鲁迅先生能更专心地应对当时黑暗的社会,以文字医治当时社会的原因吧。

  读《两地书》读后感 5

  《两地书》是鲁迅和许广平在1925年3月至1929年6月间的书信合集,共收两人书信135封,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说的是女师大的事,是许广平作为一个进步学生向鲁迅的请教,内容都是对当前时局的描述、讨论、请教,信中流露的是对师长和导师的敬爱。鲁迅的回信多是对许广平的解答和人生的指引。第二部分是厦门与广州之间的通信,由于各自生活环境的不同,互相间写的多是生活琐事,也是对各人的去处表示些担忧。从通讯的语气看,相互间没有了之前的`拘谨,更多的是关怀。第三部分是北京上海间的通信,主要是夫妻间的生活上的关心。

  《两地书》反映了鲁迅对敌人坚韧斗争、对自己严格解剖的革命精神。书中许多的经典名句,对社会、人生、时局、人性的看法一针见血,思想之深刻,令人惊叹。比如他在1925年3月18日给许广平的回信中谈到教育说道“现在的所谓教育,世界上无论那一国,其实都不过是制造许多适应环境的机器的方法罢了”。对于当时的社会,他说“中国大约太老了,社会上事无大小,都恶劣不堪,像一只黑色的染缸,无论加进去什么新东西,都变成了漆黑。”对于“现在”,鲁迅说“我看一切理想家,不是怀念“过去”,就是希望“将来”,而面对“现在”这一个题目,都交了白卷,因为谁也开不出药方。

  在《两地书》中,我最喜欢的是第一部分,这一部分大部分是鲁迅当时对许广平提出的问题的解答以及人生的指导,虽然时过境迁,但对今天的我们依然有指导价值。

  人生的道路往往是不会一帆风顺,都会遇到很多曲折坎坷、遇到很多歧路岔口。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也曾对自己的人生道路感到迷茫无助。我费力地思考“生命的意义”,“忙碌的价值”,我甚至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生活?这让我很不开心,但当我读到鲁迅1925年3月11日《致许广平》中的一段,我便从长久的困顿中解放出来。

  那是临近春节的一个无聊的午后。大街上熙熙攘攘,人们都沉浸在节日的喜悦之中,但我好像并不感到喜悦。以前,每到年底,我总会写点什么,算是对过去的一点总结、回忆,对未来的一点展望打算。但是,今年,我好像连回忆都懒得去写。正在无聊间,想到前几天,我们去市博物馆参观“鲁迅的读书生活展”,打算写一篇鲁迅作品读后感,于是就打算从书柜里找出鲁迅的书读一读。关于鲁迅的书,我共有四本:《中国小说史略》、《且介亭杂文》、《朝花夕拾》、《两地书》都是以前的版本。《且介亭杂文》和《朝花夕拾》都十分破旧,我看了《且介亭杂文》的出版日期和定价,是中华民国三十六年十一月十日,定价112元,繁体竖排,看着费劲,于是就打算看看《两地书》。

  其中就读到鲁迅1925年3月11日《致许广平》中这一段“我再说说我自己如何在世上活过去的方法,走在人生的长途,最易遇到的有两大难关。其一是歧路,倘是墨翟先生,相传是恸哭而返的。但我不哭也返,先是在歧路头坐下,歇一会,或者睡一觉,于是选一条似乎可走的路再走-----其二,便是穷途了,听说阮籍先生也大哭而回,我却也象在歧路上的办法一样,还是跨进去,在荆棘里姑且走走。”

  是啊,人生的长途,谁都会遇到歧路,几千年前的墨翟先生不是也遇到了吗。他是恸哭而返,可见他也没有解决的办法。倒是鲁迅先生的办法实用,真的,我们不妨“在歧路头坐下来,歇一会,或者睡一觉,选一条似乎可走的路再走”。鲁迅不愧是中国文化的一杆旗,对于人生是歧路,他没有恸哭,没有畏惧,有的只是从容、坚定、不屈。他告诫我们,人生的长途,每个人都会遇到“歧途”乃至“穷途”,但是,这很正常,不要怕。如果一时不知道如何选择,不妨坐下来,歇一会,再走。倘若途中遇到老虎,也不要怕,可以爬到树上,等它饿的走去了再下来。万一它竟不走呢,鲁迅说,那就自己饿死在树上,而且先用带子缚住,连尸体也决不给它吃。再万一没有树呢?那么,没有法子,只好请它吃了,但也不妨咬它一口。

  鲁迅对待歧路办法,对待困难态度,给了我巨大的鼓舞。我想,对于今天的我们,经常读一读鲁迅先生文章,一定会帮助我们驱散天空的阴云,拂去人生的迷茫。

  鲁迅说:“人生的旅途,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面前才有路。”是的,不管是一个人,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无论遇到“歧路”或是“穷途”,都不要怕、不要畏惧,只有勇敢的走下去,走的人多了,面前自然有路。

  读《两地书》读后感 6

  总有一些感情,来得很平淡,却也刻骨绵长。他和她,从一封求教信开始,慢慢萌发情愫。不在身边的日子,彼此的思念越加强烈。他在别人的眼中,是战士,是导师,是文豪;她在别人的眼中,是少女,是学生,是进步分子……但在彼此的眼中,他是她的小白象,她是他的小刺猬……他们谈时事、谈生活、谈理想,谈得都是与情无关的事,却又事事关情。他是鲁迅,她是许广平。这是他们的书信,也是一个关于爱情、关于生活的故事。

  鲁迅其他的作品都在写别人,只有《两地书》是在和别人一起写自己。书中的鲁迅不再是“横眉冷对”的战士,而是一个“我可以爱”的暖男。他会因为想要与许广平继续通信,而开始磨叽到没话找话的地步;他会因为当时的'物价很高,而精打细算,怕他的小鬼难以为继;他也会埋怨许广平不给他写公开信……他会自谈与许广平在一起承受了很多的流言蜚语,但也抑制不住对许广平的思念;他会放下架子,求人为许广平、为她的家人谋工作;他也会因为忍受不了异地的相思之苦,而南下来到许广平工作的城市……

  一部“百科全书”式情书集,像《查令十字街84号》一样好看。这里有爱情,有民风,有时政,有文学,有思想,有人性……民国时期的爱情不止有林徽因和梁思成、沈从文和张兆和……还有鲁迅和许广平。

  读《两地书》读后感 7

  傅雷的家书不仅仅是给儿子的家书,而是一个个人生哲理,他对傅聪走上人生成功之路起了很大作用。

  傅雷先生有很身后的文化基础,他是一名优秀的翻译家。这也是让他给傅聪传递了很多正确的指导。虽然傅雷先生有时候很苛刻,但他的处事风格并不死板,这对傅雷一家都受到了深深的影响。

  从傅雷家书的一篇篇信件中我们可以看出傅雷对儿子的教导非常的明智。长大后他们的关系从父子变为朋友,再到俩个知己知彼的艺术家,经过这些挫折与经历,造就了傅聪在音乐界的`伟大成就,这些都离不开他们父子二人的共同努力。

  傅雷是千千万万个父亲中的代表,他对子女那样深厚沉稳的爱,让他儿子变为一个极其优秀的人,在傅聪获得巨大成就的之后,傅雷告诫傅聪要戒骄戒躁,让他时刻保持清醒,让他在艺术这条路上越走越远。傅雷总是怪罪自己对子女非常苛刻,直到后来一直后悔,这是多么浓厚的父爱呀,但如果没有那一声声教导就不会有傅聪的伟大造诣。

  傅雷是个做事雷厉风行的人,例如有些信就写的十分干练短小,而他的严谨也可以在此体现出,还有他那强烈的爱国和爱子之心,让他变成了一个有担当的父亲,尽管饱受政治磨难,但他依然一如既往的热爱祖国,这是十分伟大的责任心。

  尽管相隔万里,但亲情永远是零距离。

  读《两地书》读后感 8

  读了《傅雷家书》,我感受到父亲和儿子之间浓浓的两地父子情。

  在1954年1月30日晚的那封信中,可以看出傅雷对儿子的爱流淌在字里行间。傅聪离家第二天,傅雷就想给他写信。傅雷夫妇没有一天不想着儿子,翻来覆去睡不着,老是想着儿子小时候的往事,并因此感到又快乐又惆怅。两人十分关心儿子生活和学习的情况,希望儿子能将这些事情的细节通过信件告知他们。即使来信潦草些也无妨,只求详细些。

  作为父亲,对于渐渐长大的儿子,既希望他茁壮成长,向外发展,又不免为儿子不得不远离自己而伤感。催促儿子写信这个细节充分体现了傅雷对儿子深深的牵挂,可见父亲在朴实的文字背后流露出的浓浓父爱。

  在家信中,傅雷与儿子谈学习,练琴的`时间必须正常化,不能少,也不能多难;谈做人,永远保持赤子之心;谈生活,要抓紧时间,生活纪律化……在书中,傅雷给儿子的每一封家书在含蓄的文字背后都充满了父爱的苦心孤意。

  在做人方面,生活细节方面,修养方面,演奏姿态方面,傅雷对儿子的指导中无不隐含着对儿子的爱。最难得的是,傅雷把儿子视为一个与自己完全平等的人,与他探讨李白、杜甫、苏轼、辛弃疾等诗人及其作品,跟他交流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父子在书信中反复讨论,畅所欲言,这是多么和谐的父子之情啊!

  从这本书中,我体会到了傅雷对儿子含蓄而又深沉的爱,每一封家书都令人回味无穷,拳拳爱子之心,溢于言表。

  读《两地书》读后感 9

  分属两地,隔着汪洋大海,父在此岸,子在彼岸。傅雷父子之间的情谊即使相隔汪洋大海,也只是小小的距离。

  “孩子勇敢些,别怕,别踌躇,而最要紧的事是把日常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这番话是傅雷对孩子在进行鼓励。傅雷总是在孩子低沉的时候给予鼓励,为孩子指明前行的方向。傅雷是一位优秀的'翻译家,也是一位出色的教育家,他培养两个儿子成才,对远在异国的儿子关心细致入微,从工作到生活,他为了不让傅聪担心自己,特地隐藏病情不告诉儿子,这体现了浓浓父爱。他们父子,虽然相隔万里,距离没有阻隔他们之间的爱。《傅雷家书》之所以好,不在于信的内容,而在于他们父子之间是真诚的、浓郁的父子情谊。

  还有一句话我十分喜欢,那就是“不接到你的信,心里总是不安”这句话,体现了傅雷对儿子情感的寄托,十分牵挂儿子的情感,他们父子之间有一根看不见的线连接着二人,“家书”便是这根隐形的线,是他们父子间的牵绊,也是羁绊。

  “厉行节约,自制也应竭力做到”这一句话,让我想到了我父母从小对我的节约意识的培养,以及对自律习惯的养成。但傅雷却与儿子相隔万里,依然不忘培养儿子的品行,这包含了父子之间多少的情谊啊!这样的父子情,着实可贵,这样的亲情,更是难得。

  世上最真诚,最浓烈的爱,也全在这一封封家书中为我们展开……

  读《两地书》读后感 10

  与这本书结缘,是因为偶然遇到了一位与作者爸爸相识的学长。同是学古代文学的博士,他们都愿意以家书作为沟通的载体、亲情的纽带、血脉的传承。之前我并没有看过类似的书,只是在美学读物中知道有《傅雷家书》。而下定决心买这本书,是因为我觉得这本书能给本科生的我及我的父母带来别样的启发。

  这本书主要介绍了博士爸爸沈喜阳和本科儿子沈晏齐在2016年至2019年大学期间的一百封电邮,你来我往,互诉衷肠。让我最羡慕的正如序的题目——“在生命的同一维度对视”。对比传统的父子关系,书中的父子更像是知己。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懂得确实是比陪伴更好的礼物。而让我最感慨的是,对比书中儿子宽广的阅读量以及各种丰富多彩的presentation,我的后部分大学时光似乎已经被我挥霍掉了。几乎没有沉下心来读过书,这是我最大的遗憾。虽然我凭借运气不用考试也能读研,但我深知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书中的儿子差的太远。我知道自己内心最大的敌人就是懒惰,所以从现在开始,我要用行动证明自己!

  谈到爱情,“爱情”是双刃剑,在不合适的时段来临是毁灭你,在合适的时段来临是成全你。当你的心智成熟到一定程度,爱情就不会损伤你毁灭你反而会激发你成全你。我没有真正体验过爱情,但我也知道,心智不成熟的时候,可能不懂爱自己,更不知道如何爱人。有时候真爱难寻,但若在不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确实更遗憾。年龄大也并不意味着心智成熟,当自己具备爱人的能力时,再放手去爱吧!如何检验是好的爱情,可以看两个人走向了彼此毁灭还是彼此成全。爱情的终极要义可能就是:在一起彼此成为更好的自己。

  对于如何交友,确实是你的基本素质越高,你的学问素养越深,你越有机会见识高人并与之交朋友。孔子也早说过”德不孤,必有邻”只要你有了一定的根基和学识,你自然会找到同路人,你必然会有一支队伍。目前求学阶段是不断“分流”的过程,是朋友不断分化的过程。所以你一时未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非常正常。而欲从芸芸众生中超拔出来,孤独是最有效的良药。你超拔了,才会在更高的层次上遇见更优秀的人。在我大学时光,确实也曾感慨“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虽然也有可以一起玩乐的朋友,却总感觉少了些惺惺相惜。曾经确实不太喜欢孤独却又不得不独行,而现在似乎没有那么讨厌孤独了,自己和自己做朋友,亦或是和任何古今中外书籍背后的作者做朋友,又有何孤独呢?朋友,还是宁缺毋滥好。我是很不看好现在为了获取利益而交友的行为,虽然朋友遍天下,但是真心相待、能够说得上知心话的能有几人?益者三友:友直,友善,友多闻。好的朋友便可以互相观照、互相学习、互相分享、互相关怀。

  随着网络发展,人与人交流也越来越方便。可是微信语音和视频的方便快捷绝不能取代电子邮件的写作。电子邮件是要“写”的,语音和视频仅仅是“说”的。“写”对人的思维能力的训练要远远大于“说”。我们通过深思熟虑的“写”,可以更准确的表达出内心想说的话。而父母与子女的交流沟通,始终是一个难题。书中爸爸就感受到了儿子同龄人在青春成长的迷惘和苦闷。在他们觉得需要得到指点和帮助的地方,他们偏偏缺乏来自父母的关心和支持,因而很苦恼;而在他们觉得不需要告诫和教导的时候,他们偏偏收获了父母的唠叨和要求,因此非常厌烦。而在父母一方,他们觉得自己的孩子变了,变得不爱说话,也变得不听话。在这种双向不理解的前提下,所谓的与孩子共同成长简直就是一个美丽的不可能实现的痴心妄想。父母与子女的交流事实上经常以“没有共同语言”而收场。因为“说”不清、“道”不明,所以不被理解,所以才有心中的那份“代沟”。其实,不妨用心写一封信或邮件,诉说平日说不出的那些心声。永远不要小瞧文字的力量,优美而深刻的书面表达可以直击人内心深处引发共鸣。而不思考、不加工、粗糙而又赤裸裸的话语通常难以打动人,甚至有时会很扎心。所以,学会表达爱,也很重要哦!

  对于教育,书中爸爸认为教学的最高境界是使受教育者“不教而能自学”。那么老师的“教”,究竟在哪一方面体现呢?《论语·述而》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就讲到了学生该如何学,老师该如何教。一般优秀的学生更善于自学,他们的思维具有成长性。而大部分普通学生则会更接受老师的安排去做,他们的思维则更加具有固定性。固定性思维的人,固守着原有的知识结构和知识体系,不知道天外有天,地球系之外有太阳系,太阳系之外有银河系,宇宙之外有更大的宇宙。而具有成长性思维的人,则不断突破已有的知识领域,也不断突破已有的美学规范,从而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视野,追求更大更多的可能性。而老师需要做的,就是在学生愤悱、绞尽脑汁思考之后,给学生一定的点拨,让学生茅塞顿开。中间若无愤悱思考的过程,学生便难以获得启发。而教育学生读书,虽是要应付考试,但绝不能只限于此。就像背诵一首诗词,既不是为了在考试中用来填空拿分,也不是为了在交谈中作为谈资供人崇拜,而是为了引起你对生命的一种感悟、一种动情、一种体会,这样的学习才更有意义与乐趣。而在今天的大部分学校,为了满足书本的要求、老师的要求、试卷的要求,学生仿佛就如同没有思考能力的机器,凭借一个个的指令做事,知识没理解透,便不断做题做试卷。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与大工厂流水线生产出来的物品也没什么区别。

  孔子曾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不读书,不思考,人和动物就几乎毫无差别。人类超越动物之处就在于人能纵向地汲取古人的智慧、横向地汲取异国人的智慧。勤读书、深思考、细观察、多练笔,这是一个人文学科的学习者和从事者必须牢牢坚持的四件事。而我想考研,是因为我觉得我的基本文化素养还不够让我个人觉得满意,因此我想继续学习,同时也是出于我对文学的喜爱。这是书中儿子的心声,也是我的心声。所谓:活到老,学到老。读书学习的意义,不止于可以找更好的工作、挣更多的钱,更重要的也许是汲取营养完善自我。当我超越功利与现实地去读书,我可以纵穿历史,横跨各国,超出时空的束缚,自由的.在书中的世界探寻人生的美好与真谛,这便是读书的乐趣。而我们在思考的过程中,便可以发现很多人生至理都是相互贯通的,也可以对照书中的世界发现我们现实世界的不足。当我们有了自己的理解和想法,不妨用文字记录下来,可以是日记、随笔,也可以是论文。

  对很多安于现状止步不前以及初入社会迷惘不已的年轻人来说,人活着不仅是挣一碗饭吃,更要发挥自己的潜能,作用于这个社会和他人。通常来说人是环境的产物,事实上庸人才是环境的产物,卓越之人必将超越环境并且把环境转化为自己的产物。人是一个建构的过程,成为什么样的人,是靠自己来建构的。我梦想过,我尝试过,我燃烧过,我建构过。我的人生我做主。这就够了。所以我支持那些勇于追逐梦想的人,也支持那些敢于做自己的人。人世上有许多人随大流(群驱),只有少数卓越之人才能不走寻常路(孤往)。在群驱的前提下,如何保持“孤往”精神才是重中之重。我们要不怕“特立独行”,就像屈原所说:“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这倒并不是要我们自命清高,故意与众不同。只是一个人只有不带有他自己所处环境的枷锁,超越于他所处时代的弊病,他才能高飞远翥,翱翔在自己的天空,自由的天空。所以年轻人,请不要被世俗束缚了你的梦想,也不要被社会同化了你的思想。一个杰出的人才必将有其自身的坚守与追求,也许他会独自一人踏上属于自己的路,直到超越所有人,活成自己想成为的人。

  最后想谈谈人生哲学,哲学是一切学问的基础和顶峰,可以帮助我们修心,也可以提升我们的人生境界。哲学的精髓就是认识到”中道”的重要性和学会如何保持”中道“。所谓“中道”,最简单的解释,就是朱熹所提出的”中者,不偏不倚“,做事过犹不及。而君子既能自我彰显其光明之德,并超乎时代而独立支撑;必将法天则地,向高天学习奋发图强永不停息,向大地学习增厚美德容载万物。故君子必先“自昭明德、独立不惧”,而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学问其实皆在天地自然,哲学是天地至理的凝结概括,等待着人们在修行中明悟。

  读《两地书》读后感 11

  父爱!如大海般深沉而宽广。

  傅雷说,他给儿子写信有多种作用。一、讨论艺术;二、激发青年人的感想;三、训练傅聪的文笔和思想;四、做一面忠实的镜子。对傅雷来说,他自己再忙也要写信,写很多内容。毫无疑问,对傅聪来说,是这一封封写满关怀的家书,陪着他走过人生最重要的时期。

  在家书中,有着傅雷对艺术的心得感悟。他认为,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必须得忠于艺术,保持艺术的完整性,为艺术而献身。要经常与社会接触,能保持对艺术的新鲜感和专一的注意。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

  在家书中,有着傅雷的教子之道,在傅聪大赛将即时,他说,得失置之度外,胜败兵家之常,以君子之心度人,作为借鉴之助。在儿子情绪低落时,告诉儿子学会坚强,学会适应环境,不要被外界干扰。得知儿子回国与苏联乐队合作,傅雷建议他从大局出发,全方位,多角度地思考问题。

  在家书中,有看傅雷对儿子深沉的爱,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有一天不想着你,“你回来了,又走了,许多新的.工作,新的忙碌,新的变化等着你。你是不会感到寂寞的,我们却是静下来,慢慢地恢复我们单调的生活,和才过去的欢乐和忙乱对比之下,不免一片空虚。”

  父爱是什么?是共意时的安慰劝导?是亦师亦友般地陪伴与教导?抑或者是得意时告诫的切勿自满?

  于傅聪而言,父爱就是那漂洋过海的一封封书信,搭建起一座名为“父爱”的桥梁。

  读《两地书》读后感 12

  “你老是怕对父母不尽心,我老师怕成为你的包袱。”这是跨越两地的父子情,使流传至今的深沉爱。

  《傅雷家书》是用一封又一封书信格式,为我们展示出一位父亲对儿子真切的教诲,更多的则是一种父子间,最为深切而真挚的爱。他是如此纯洁,又令人动情。这书信是大人物用最深沉的语言,书写出来的爱与关怀。每一个文字,每一撇,每一捺,似乎都有血液在流动,有心脏在跳动。这就是父子间最深沉的情谊,他跨越多年,到如今,读之,依旧动容。

  在一个深了的夜,四周已静,而无杂声,风声掠起,无扰他人。傅雷正点着那盏老旧的台灯,坐在书桌旁,用有些微微颤抖的右手,拿起了笔,在纸上一字又一字的书写着,他有些弯了的后背,似乎有几分苍老。她轻咳两声,却仿佛没有看到桌旁的热水,他在纸上写下一行又一行的.文字,傅雷的眼角已淌下泪水,他赶紧试干眼泪,怕留在纸上让孩子分心。

  傅聪接过父亲寄来的信,便迫不及待地翻开,阅读。他慢慢地读着父亲留下的一行又一行,深沉的话语,上下嘴唇不自觉的抿在了一起,时儿点头,时儿又露出一抹浅浅的微笑,他的手紧紧地握着书信,可双手却又不禁颤抖起来,泪水也在那一刻夺眶而出,久不能平息。

  这是父子间最真挚的情与爱。《傅雷家书》传的是信,递的是真情。文字背后是深沉与温暖,是浓浓的父子情。

  读《两地书》读后感 13

  从1953年到1966年,无数封家书联系一起,映照的是父亲对儿子浓浓的关切,教导与期望,是父子间浓浓的爱。

  信中,父子似朋友般的相处,好是似一成不变般的唠叨的教诲,却是呕心沥血般的关切和爱意,“你觉得我这段话说的对不对”,“你是不是这么觉得”,没有父亲高高在上的架子,朋友般的探讨,虽身在两地,心却紧密相连,这样的说话方式又何不是爱的.表现呢?

  在对儿子儿时的教育中,傅雷是严厉的,是不近人情的,大到读书学习,小到吃饭说话,严格十分,但严厉衬托的又何不是父爱的深沉与伟大。

  “万一有什么低潮来想想你的爸爸举着她一双瘦长的手臂远远的在支撑你”更想想有这样坚强的党,政府与毛主席,时时刻刻做出许多伟大的事业,发出许多伟大的言论,无形中但是有效的在鼓励你前进。孩子,我千言万语也说不完,我相信你一切都懂,问题只在于实践,这是父亲对孩子说的话,这是父亲对孩子莫大的支持与信任,更是父亲对孩子深沉的爱。

  分隔两地,父亲拖着病痛的身子写了一封又一封信,儿子收到来信满是感动与挂念。一年一年又一年,父子的心在一封封家书中联系一起,浓浓亲情无不动容,这一切的一切,带着无时无刻的关心,伴着一句句的教导。儿子逐渐出色的样子,绘出了大海般如此深切的父子情,两地分割,家书往来,浓浓深情,源于父子。

  读《两地书》读后感 14

  每个父母都无比牵挂自己的孩子,无论孩子身在何方,他们身上总会牵系着父母的心。暑假里读了一本《两地书父子情》,书中父亲沈喜阳先生用键盘将这份“父母心”写在邮箱里,让爱化为电邮,一封封寄往远在外地读书的儿子沈晏齐。

  古人云:“番思苏台月,照女夜绩纺,此时父子情,两地同惚恍。”那百封电邮中展现出他们父子俩和谐的关系。他们在电邮中,小到谈论日常生活,大到谈论人生哲理。他们如朋友一般,彼此交谈,互相了解,互相学习,是众多父子关系中十分罕见的一种,很令人羡慕。

  每个人都有一个爱自己的父亲,无论家财万贯的老板,还是劳苦耕作的农民,他们一样伟大和令人钦佩。

  我的爸爸就是我最崇拜的人,他不像妈妈,只会在家里跟我讨论学习。他经常带我去外面吃宵夜,去各地玩,我们可以一边玩,一边探讨……

  文中的百封电邮中,我对第四十三封电邮印象特别深刻。里面介绍了许多名言,更多的是出自于孔子,这又让我想到自己和父亲的读书趣事。

  最近,妈妈给我新买了一套历史书,书中不仅内容有趣,也非常令人深思。我想了想,决定找爸爸谈谈。

  “嗯,你想知道啥?你老爸我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父亲在那“吧吧”地说了一大堆。我连忙说:“行了,爸,我们来聊聊中国历史,你知道多少?”

  我心里有些沾沾自喜,因为我刚看完那一套书,书中的.故事我全知道。我正想开口向他展现出我的才华,没想到他一开口,我就蒙了,不敢相信地望着父亲。只见他滔滔不绝地说了一大堆,而且句句有理。我目瞪口呆,傻傻地看着他,原来他知道的比我多多了。

  父亲说完笑着拍了拍我的肩,说:“书不仅要多看,还得精看,长路漫漫,学海茫茫。

  那一晚,我在床上翻来覆去地睡不着。《两地书父子情》里父亲以读书、探讨、创作对儿子道出了人生哲理,让我也明白了很多……这就是所谓“读到有用书,幸福一家人”吧。

  第二天早上我又情不自禁地拿起书读起来,此时却有了另一种感觉。是触动、是感悟……也许这就是书的魅力吧,如品清茶、顿时精神爽!

  读《两地书》读后感 15

  “多少读者来信,希望我多跟他们通信,可惜他们的程度与我相差太远,使我爱莫能助。”这是傅雷给傅聪的信中提到的,傅雷很想给傅聪来信的,那么傅雷为什么要给傅聪写家书呢?有四个原因,傅雷在1955年5月的信中有提到过,傅雷写信不是空唠叨,而是有好几种作用,从这我们就可以看出傅雷对儿子的良苦用心。

  1954年,傅聪留学波兰,傅雷时刻关注孩子的成长,在信中时刻用约韩。克里斯多夫的例子来启发傅聪。同时傅雷会关注傅聪,时刻告诉她不要早恋,给傅聪讲清楚学问与爱情的关系,这些都可以看出傅雷即使与儿子在不同的`地方。傅雷都时刻开导傅聪,虽说儿子留学在国外,但是傅雷会为儿子抄古诗文,让儿子提高文学素养。

  1961年,傅聪找到了自己的伴侣弥拉,远在中国的傅雷异常兴奋,在信中,他这样写道:“我们虽远隔万里,可是也跟着你们生活在一起。”这可以看出傅雷对傅聪和弥拉的挂念,以及对他们深深的爱。1966年8月12日,是傅雷夫妇写给他们的最后一封信,傅雷夫妇在信中说道:“想象我们的孙儿在你们的客厅及厨房里望着我们的照片,从而认识了远方的爷爷奶奶,这情景又是多么叫人感动。”我不知不觉流下了泪,在那么艰难的环境下,傅雷夫妇都惦记着傅雷的儿子,两地书,父子情!信中日常的叨唠和苦心孤诣的教育,都体现着深深的父子之情。

  读《两地书》读后感 16

  一封封家书,不阻迢迢千里;一片片心海,寄托父子之情

  阅读完《傅雷家书》,使我感慨万千。我想这本书作为写给孩子的书信,它已超出了它原本的价值。

  此书不但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值得数千家长和青少年去阅读,更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对于艺术的极高造诣。

  傅雷对儿子傅聪的爱是无私、真挚、深沉的,在教育儿子方面,他尽到了父亲应尽的'职责;他对儿子事事关心,无论是爱国情怀、立身处世,还是艺术学习、感情婚姻方面,他都耐心地谆谆教导。最令我感慨的是傅雷对孩子的包容,傅聪出走英国、加入英国国籍等等使他的民族自尊心受挫,使他大失所望,但依旧设身处地去谅解孩子,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我认为本书的一大亮点,还在于傅雷与儿子进行的艺术探讨;作为一个旧社会的知识分子,傅雷客观全面地去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艺术,更深入探究其艺术特色、各自长处与短处。让读者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了艺术之美,又激起了我强烈的民族自信心。还有傅雷对儿子的艺术生涯十分重视、关心,他对艺术,对人生的态度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如:“艺术家最需要的,除理智之外,还有一个‘爱’字”“得失成败尽量置之度外,只求竭尽所能,无愧于心”等让我十分敬佩。

  “这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的修养读物,也是一部充满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拳拳父爱,感人至深,也必将如一盏明灯照亮更多人心中的路,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人。

  读《两地书》读后感 17

  每一封信都饱含着深深的父子之情。儿子在钢琴前轻敲琴键,将自己所有的青春激情倾注在每一个饱满圆润的音符中,他时而有学术上的疑惑,时而想念远隔万里的故园,他便提笔拟一封家书给父母,或是拿起昔日父亲的家书再仔细研读一遍,以便从父辈的经验教训中汲取营养。父母在繁忙的工作中常常抬眼,望向窗外,看看邮箱中是否有新到的信件,若是几星期都不见来信,他们便整宿整宿睡不安宁。

  傅雷在给傅聪的信里这样说:”长篇累牍的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第一,我的确把你当作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发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

  对于父亲而言,无论儿子是否长大成人,是否早已名满天下,他终究还是一个孩子,需要父母的帮助、指点和关心,多点“唠叨”“说教”至少可以使他少走些弯路,让自己的孩子在未来可以不后悔,拥有更加完美的人生,这便是浓厚且深沉的父爱!

  读《两地书》读后感 18

  在《傅雷家书》中,给我们展示了一段深刻的父子之情。

  因为从小傅雷对傅聪的生活起居进行严格把控,导致了父子之间的感情不是很好,长大后两人的隔阂越来越大,可是在家书中不难看出,在收不到儿子的来信时,傅雷对儿子的思念全部都显现了出来,又怕影响到儿子的学业,只好把这份感情强压心中。

  在家书中,每当儿子精神消沉时,他总能及时劝慰儿子战胜挫折,泰然处之;在儿子跌入低谷时,他也可以激励起儿子的内心;在儿子演出成功时,他可以用平常的话语安抚儿子躁动骄傲的`心灵;在儿子犹豫不决时,他也可以为儿子客观的权衡利弊和解决问题。儿子在数万里之外正准备一场重要的演奏,爸爸却好似对即将赴考的身边的孩子一般,殷切的注视着他的每一次心脏的律动,可以告诉他什么时候应该加紧苦练,什么时候应该精神放松,什么时候又该反思不足。所以在傅聪成才的道路上,我看到作为父亲的傅雷所灌注的心血。同时,在他们讨论音乐艺术方面时,傅雷首先是强调技巧,然后是要能真正领悟作品本身,同样给了傅聪很大的启发。

  我认为书信是最为真切的文字,他流露出了作为父亲的真情实感,甚至可以让广大的父母们产生共鸣。傅雷夫妇一生苦心孤诣培养的两个孩子都很有成就,这与他们的谆谆教诲不可分割。

  读《两地书》读后感 19

  一封封的家书在岁月中消逝,唯独那父子之间浓浓的爱没有发生变化。

  《傅雷家书》用两地之间的父子以信的形式来传递彼此之间的爱,这里的每一封,每一句,每一个字都显得那么独特,因他们有独属于他们的爱,字里行间透露出的关怀与爱并非是时间可以消逝的,他宛如刀刻斧凿一般可在了这之间,从这一个个黑色的字体中,我们可以尽情发挥想象,在哪房屋里,一个手上布满皱纹的手,拿起毛笔颤颤巍巍的写着给儿子的信,嘴角还时不时的笑一下,让人感到他的快乐,另一边一个俊俏的手拿起一支毛笔,优雅自如的福清回着信,那眸子里范发出的都是爱与关怀。双方看着对方所传来的信,都欣喜若飞,一个看着儿子寄来的信了解了儿子最近发生的事情,忽然觉得身上轻松了许多,另一边看着父亲写给自己的信,那如绅士的.样子瞬间变的着急起来,连忙的读者父亲寄来的信,嘴角上扬了起来,眸子里也闪跃着光芒,困扰他的问题被父亲解决了,他又高兴又兴奋,但他还是没有忘记给父亲还信。

  这就是父子之间的爱,不管出了什么问题,你始终要记得你的身后还有你的父亲,他会告诉你建议来让你选择,哪怕你失败了,父亲也会在你身后保护着你,让你成长,那字里行间透露着爱的书读完了。

  读《两地书》读后感 20

  父母对儿女的感情永远是深切的,体贴的,无微不至的,傅雷对自己的孩子也不例外。从这一百多篇家书中,我们便能感受到傅雷对自己儿子的爱如大海般深沉而宽广。

  傅雷在这些书信中,告诉了儿子处世之道,告诉他如何做人,告诉他如何搞艺术,甚至如何对待生活,爱情等问题。虽然,书信中关切的话语带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威严,但是,我们仍能从中看出傅雷对儿子的关爱,期盼,同时也可以看出他们的父子情深。

  傅雷的爱体现在点点滴滴中,他常常在信中教儿子做人处世之道,如:“手插在上衣兜里比插在裤兜里更无礼貌”,“双手不拿刀叉时要平放在桌面上。”等。他还对孩子的.思想十分注重,他说过“唯有把过去的思想包袱一起扔掉了才能得到真正的精神上的和平恬静,才能真正心胸开朗的继续前进。”足以见得,他在教育孩子时,总是能发现孩子所处的状态,并且针对这些教育孩子。在艺术方面,他要求儿子真诚地爱艺术,发扬艺术,提高艺术的品味鉴赏力,要求儿子以开阔的胸襟拥抱不同风格的音乐。这些事情虽然琐碎,但无不体现出傅雷对儿子的无限关怀与深沉的爱。

  这本家书以一种家常谈话的口吻来展现,字里行间流露的是质朴与亲情,它拉近了与读者之间的距离,让人读完之后久久不能忘怀,让人感受到虽然分隔两地,但是心在一起。

  傅雷对傅聪的爱是细腻深沉的,而傅聪也同样爱着,崇拜着父亲,他说:“赤子之心,爸爸的信从头到尾贯穿的最本质的东西就是这个。”

  读《两地书》读后感 21

  1954年,傅聪离开中国,前往了相隔万里的波兰留学。至此,12年的书信便就此展开了。

  傅聪从小在专制和严厉的家庭中长大,也常常因为一件小事遭到父亲的殴打。由此可以看出,他们父子两个关系并不是很好,两人的鸿沟也越积越深。

  但是傅雷于1945年1月18日晚写出了第一封家信,也就是傅聪走后的第二天。整封信都表达了傅雷的懊悔之情,以及对儿子思念。随后的几封信中,也都表达了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爱。

  当傅聪有比赛,压力很大,傅雷得知后,书信一封——“烦闷时,可独自上街走走,看看古教堂、古建筑,或是到郊外散散步,多接近大自然,精神即会松动。”当傅聪比赛获奖时,傅雷不再吝啬夸奖——“你弹琴的成绩,叫我们非常高兴。”当傅聪历经感情痛苦时,傅雷像朋友一般为他开解——“我以前和你提过感情的创伤,就是要你把这些事儿当做心灵的灰烬看,看的时候不免感触万千,但不要刻骨铭记地伤害自己,而要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在着凭吊的心怀。”或许,从这时候开始,傅雷真正懂得了如何做父亲。

  书中虽然没有明确写出傅聪的回信,但是在傅雷的信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来,傅聪是十分信任傅雷的,并把自己的感想都写到了信中。

  《傅雷家书》不只是一封平凡的家书,它更像是一部体现父爱的书籍。

【读《两地书》读后感】相关文章:

两地书作文06-28

《两地书 父子情》读后感09-25

两地书,父子情读后感01-27

两地书,军旅情诗歌06-26

两地书读书笔记11-30

两地书父子情读后感800字08-14

两地书,父子情作文06-20

两地书父子情作文01-05

两地分居调动申请书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