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是一门智慧之学,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应该拓展自己的哲学知识。将生活与理论相结合,让自己拥有更好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神圣家族马克思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
神圣家族马克思读后感 篇1
《神圣家族》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巴黎会面并第一次合写的批判青年黑格尔派主观唯心主义和论述历史唯物主义的著作。主要是批判以《文学总汇报》为代表的青年黑格尔派。其中包含了马克思对于近代形而上学批判的重要观点,是马克思向近代形而上学正式进行批判的阵地。
在此作品中鲍威尔及其伙伴创办了《文学总汇报》,在里面鼓吹以自我意识为基础的主观唯心主义,并且宣称他们的理论活动是世界历史进程中的唯一积极因素,把这种理论活动称作 批判地批判 。他们把改造社会的事业归结为批判地批判地大脑活动,认为社会进步的动力是纯粹的思想,只有个别杰出人物,即 精神 的 纯粹的批判 的体现者才是历史的创造者。他们鄙视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该书就是为从理论上彻底批判这种思辨唯心主义思潮而写的。而“神圣家族”也就是对鲍威尔及其伙伴的讽刺。马克思和恩格斯阐述了物质生产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思想,批判了鲍威尔等人把“精神”和“群众”绝对对立起来的错误观点。
在我的看来,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批判的`批判”的其原因是在于:
1.他们用自我意识来代替现实的人;
2.不承认历史的真实的发展是群众的历史这一历史的真实;
3.仅仅是用现存的唯心主义哲学和现存的社会意向来制定公式;
4.他们认为群众观、历史观以及哲学观是不相联系的。
《神圣家族》在唯物史观创立过程中占十分重要地位。该书通过批判鲍威尔等人的英雄史观,提出了群众是才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原理,反应了无产阶级在社会上的重要性。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现的重要著作之一。
神圣家族马克思读后感 篇2
唯物史观的创立,不但引起了哲学史的伟大变革,而且影响了人类历史的进程。但马克思恩格斯并不是天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者,他们的思想也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包含着两次重大思想转变,第一次转变是从黑格尔唯心主义到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唯物主义的转变,第二次转变是从人本主义唯物主义到历史唯物主义的转变。而后一转变较前一转变更为困难,也更具有决定意义。在对后一转变的研究中,我国理论界更多地关注1845年《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意义,对在此之前(1844年)的《神圣家族》的意义关注不多,这可能同恩格斯的看法有关。恩格斯认为,《神圣家族》只是进行了“超出费尔巴哈而进一步发展费尔巴哈观点的工作”,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则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事实上,《神圣家族》不只是进行了“超出费尔巴哈而进一步发展费尔巴哈观点的工作”,唯物史观的“天才萌芽”在《神圣家族》中已初露端倪,《神圣家族》是唯物史观的萌芽所在。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则是在《神圣家族》萌芽的基础上对唯物史观的初步表述。
所谓萌芽,是指新生的但未成熟的事物,新的事物在仍持有旧事物外核的同时已在旧事物中显现出来。在马克思恩格斯思想转变过程中,“旧事物”是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唯物主义,“新事物”则是历史唯物主义。笔者之所以认为《神圣家族》是唯物史观的萌芽所在。这是因为: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还没有完全摆脱费尔巴哈的影响,依然保留有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唯物主义的痕迹,有时马克思恩格斯还承认天赋的本质固有的天性;有时,他们还讲异化,强调物质的异化,强调群众自我异化的实际后果;他们还用人的本质异化论来分析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有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同是人的自我异化”,在异化中,“有产阶级获得人的生存的外观,是被满足的”,而无产阶级得到的则是“非人的生的存现实”;无产阶级反抗私有制是因为无产阶级所处的“达到了违反人性的顶点”的“现代社会的一切生活条件”,使无产阶级“完全丧失了合乎人性的外观”;马克思恩格斯还把自己的哲学称为“现实的人道主义”、“真正的人道主义”、“和人道主义相吻合的唯物主义”。但是,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一方面,虽然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继续高度评价费尔巴哈,但费尔巴哈的思想已不占主导地位,费尔巴哈的作用也被限制在批判和突破黑格尔唯心主义体系方面。马克思在1867年写给恩格斯的信中,谈到《神圣家族》时说:“我愉快而惊异地发现,对于这本书我们是问心无愧的,虽然对费尔巴哈的迷信观在给人造成一种非常滑稽的印象。”在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外壳下,唯物史观的一些重要观点在《神圣家族》中已显露出来。并且,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恩格斯揭露了鲍威尔等人英雄史观的思想根源和认识论根源,阐发了唯物主义群众史观的一系列基本观点,科学地解决了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地位以及群众创造历史的途径和动力等问题。群众史观确立了唯物史观的物质基础,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同时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主要有三个第一次,首先第一个第一次就是在这本书中第一次提出了生产方式的概念,揭示了物质生产是历史的发源地。
物质生产在社会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的'论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论点。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人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人通过自己的劳动去改造自然,占有自然。在马克思看来,生产劳动是人与动物根本区别的标志,“整个社会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这一重要原理在《神圣家族》中得到了深化。布鲁诺?鲍威尔宣扬“历史的发源地”是“在天上的云雾中”,与此相反,马克思、恩格斯概括出物质生产是历史的发源地的重要思想,第一次提出生产方式的概念。布鲁诺?鲍威尔说:“从历史运动中排除掉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和实践关系,排除掉自然科学和工业,它就能达到即使是才开始的对历史现实的认识。”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这种把“历史同自然科学和工业分开”的思想是根本错误的。他们针锋相对地指出:真正的认识这个历史时期,就必须认识“某一历史时期的工业和生活本身的直接的生产方式”。在这里,马克思、恩格斯和布鲁诺鲍威尔的分歧,实质上还涉及到究竟什么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布鲁诺?鲍威尔认为,人和历史所以存在,是为是真理达到自我意识,他宣扬自我意识是历史发展的动力。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历史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物质生产是整个人类历史的发源地。实际上已经包含了生产方式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的思想。在这里,生产方式的概念虽然是笼统提出来的,它的内涵未完全揭示出来,但已明确地把生产方式作为认识历史时期的标志,作为理解各个历史时期的关键切入点。这是一个重大的理论突破。他为马克思恩格斯后来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通过对生产力和交往方式的表述,构成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运动的思想准备了条件。
当然在《神圣家族》中还产生许多其他第一次萌芽的哲学概念。这需要我们去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和挖掘。
神圣家族马克思读后感 篇3
“原原本本学习和研读经典著作”呢?因为正确理解马克思,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前提,而“原原本本学习和研读经典著作”,则是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实际上,我们对马克思主义谈论得太多了,而阅读得则太少了!而阅读经典这项工作,甚至应该“从娃娃抓起”,因为只有人生的第一个扣子扣好了,其余的扣子才能扣好。
冬雪·危机
今年的冬较往年急了些,小雪时节,京城便已万里雪飘。
千里冰封,诗意渐浓。不同于咏春的明媚,冬季的`诗肃穆而深沉,暮雪苍山,孤舟蓑笠,寒江独钓。或许是天人感应,人在冬季不由得会去沉思历史,大概是天地的肃杀总是让人联想到社会的深刻。
纵观全球:在美国,金融危机余波犹在,“占领华尔街”运动仿佛昨日,频发的种族冲突揭开了美国社会的伤疤;在欧洲,巴黎恐怖袭击对尚未脱离债务危机的欧罗巴无疑是雪上加霜,一波波难民潮不断冲击着“欧共体”敏感的神经。不过,上述地区的大部分人还是幸福的,他们仍能欢庆圣诞节,或者与家人团圆。此时此刻,在大雪覆盖的战壕里,库尔德女兵紧握着钢枪,在朔风凛冽的帐篷里,叙利亚难民裹紧了单衣,在世界很多地方,还有数亿黎民食不果腹衣不蔽体。
凛冬将至,我们应当认识到:寒冬并非一时的经济波动,也非绵延数年的战乱,而是道路迷失的危机。在十九世纪,工业革命照亮了大地;在二十世纪初,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社会主义运动席卷全球;上世纪末,福山宣告历史终结:一条新自由主义的康庄大道蜿蜒通向天国。二十年,转眼间,新自由主义在金融危机中的破产,留下人类在荒原里不知所往。在全球化、信息化这个人类社会“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面前,不平等格局下的弱势群体大多皈依了宗教,在迷茫中,他们需要新的力量来告慰心灵,指导斗争,这也为狂热的极端原教旨主义提供了茁壮成长的土壤,以宗教为名的愚昧、歧视与屠杀造成了无数人间惨
神圣家族马克思读后感 篇4
2008年纽约肃杀的街头,一本著作的热销成了风雪里仅存的亮色。书名:《资本论》,作者:卡尔·马克思。书商的广告简洁有力:“他说的都发生了”。
人们常问:“经典是什么?”答案是反讽的:经典就是只有在危机中寻找出路的人才会想起去阅读的著作。《资本论》的重新畅销,不禁让人哑然失笑,一段时间以来,马克思的学说被人遗弃、嘲讽,哪怕是在将其作为官方意识形态的国度,僵化的教条也让真知黯然失色,青年人避而远之,不敬者鼓噪而攻。当危机兵临城下,自以为是的人付出了代价,手足无措间方才想起重拾经典,却发现经典早已在书架的角落蛛网尘封。读懂马克思,是当今整个世界亟待解决的一件大事。
在这样的时景下,韩毓海教授撰写了《伟大也要有人懂:一起来读马克思》。诚如作者所言,这是一本阅读马克思的“小册子”,初为应少年儿童出版社之邀为青少年所作,文辞晓畅,颇多童真。在书店充斥着各色鸿篇巨制的年代,如此清新真切的小册子却带来了久违的动容。在诸如“马克思究竟是哪里人”等淳朴的'问答中,一个不为人知的马克思人生,一个别开生面的马克思学说呈现在我们面前。
很多人都不知道,马克思出生在优裕的犹太拉比世家,爱人燕妮是一位达官贵族的千金。青年马克思所从游者皆为上层精英,许多人都曾许之以高官厚禄,这是马克思本应走上的“正道”,而他却选择投身于波澜壮阔却又颠沛流离的无产阶级革命中。古人讲知人论世,而对于马克思,长久以来,少有人能识其人,
神圣家族马克思读后感 篇5
10月26日晚,校党委宣传部在行政楼213召开《马克思靠谱》观后感座谈会。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包国祥教授、吕洋教授及各学院学生代表参加了座谈会。座谈会由校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马德军主持。
会上,师生们从马克思的理想、爱情、友情等方面深入探讨马克思,展开了如何认识马克思、如何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如何讲授马克思主义课等问题的激烈讨论。包国祥院长指出,马克思主义内容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人类社会发展等诸多领域,富有时代性、战略性、前瞻性,具有极强的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和指导性,我们要用多种形式来认识马克思,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深刻内涵。吕洋教授谈到,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就是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就是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发展真理。传媒学院2019级新闻学专业的毕丽婷同学在交流自己的感悟时,提出了当代大学生如何树立自己的理想与目标的疑问,引发了现场激烈讨论。
同学们一致认为,《马克思靠谱》这本书给我们呈现了一个真实、鲜活、贴近大众生活的`有血有肉的马克思,此次座谈会使同学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马克思主义。同学们纷纷表示,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一定会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思考和解决问题,用实际行动,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神圣家族马克思读后感 篇6
1883年,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共产主义创始人马克思停止思考了。马克思生前的挚友、学生以及亲属都来到伦敦郊区的海格特公墓,将他与其夫人合葬在一起,为他举行了简朴而又庄严的葬礼。在葬礼上,恩格斯以极其悲痛与无比崇敬的心情发表了这篇演说。
作为马克思生前的挚友,可以说,恩格斯是最了解马克思的`一个人,他们之间的友谊是别人难以体会的,也是后人所津津乐道的。在这篇演讲中,恩格斯并没有直接陈述悲痛的字眼,而是用平常的话语来打动听众,让人信服,他所作出的一切评价都是真实客观的。马克思的逝世对世界无产阶级人民来说都是巨大的损失。恩格斯把他的贡献与达尔文对于有机物的发展规律相比较,说明了马克思对于人类历史发展规律是巨大的。恩格斯高度赞扬了马克思的一生的两大发展,除此以外,他还对科学领域的极其关心。马克思的贡献是伟大的,同时恩格斯也对马克思高尚的情操和人格作出了十分精辟的肯定,形象而生动地表述了马克思生前的为人,“他或许有很多敌人,可不见得有一个私敌”,让听众了解到马克思是一个胸怀广大的无畏的共产主义战士。
字里行间让人感受到,一位才华横溢的人对于另一位大师逝世的悲痛。明确、严谨、无可辩驳的说服力,富有情感的语言,中肯理性的评述,构成了这经典悼词。
神圣家族马克思读后感 篇7
在家放暑假的这段时间里,我抽出一些时间零星的时间阅读了《马克思传》的部分内容,而之后的内容也只是大致的浏览了一部分。整个过程虽是走马观花,且过程极为枯燥,但只要耐着性子读下去便会发现其中的奥妙。总之整个过程是一个痛苦的旅行,但也有苦中作乐,也是回味无穷。
从书中我了解到了马克思一生的坎坷,仔细想想我平常碰到倒霉事情总是喜欢抱怨,觉得老天爷不公平。然而马克思却在坎坷中坚持追寻着自己的真理,他的那种精神不仅给我带来了心灵上的震惊,还有精神上的鼓舞,这种坚持真理的精神是每个伟人特有的,时代将改革的力量交给了他们,不仅是因为他们的惊天才华,更是他们敢于面对地狱的`勇气,正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困乏其身。“
我挺喜欢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选择》中的一句话:“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谋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么我们所感受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的,但是永恒发挥作用的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将洒下热泪。”这是马克思17岁时写下的话,那我们呢?
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在大学里的自由时间要多少有多少,没有了老师和家长的严管。面对安逸的氛围,自由的气氛,原本心怀梦想的我们也之间变得懒散起来,同时许多大学生沉迷于网络,荒废了学业,变得迷茫。当然,也包括我自己,没有明确的目标,在大学里混日子,那么大学四年后我又将何去何从,我不禁扪心自问。我也感受到了危机,再不去努力,再不去奋斗,我的人生将走向毁灭。
虽然没有读完全部的《马克思传》,也没能理解透彻每一章每一节,也没有完全领悟到马克思一生中伟大的理想,但却也从中学到了一些东西,思想上也得到了一点升华,对生活多了一些思考。了解了马克思艰难坎坷的一生,我也对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又多了一些理解。所以《马克思传》,这本记载着伟人传奇人生的书籍,值得我们去看,虽然这本书有点枯燥和深奥,但静下心来,慢慢的品读,你会喜欢上它的。
神圣家族马克思读后感 篇8
作为一名基层宣传工作者,必须要树立“四种意识”,即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阵地意识。 基层宣传工作,是一项严肃认真的工作。如何做好基层宣传工作关系到能否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的大问题。实际上,宣传工作也是对基层各方面经验的总结 和整体的形象设计,而且也是舆论监督和思想引导的总和。所以,宣传工作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而是一项非常重要且有一定难度的工作。那么,怎样才能把这项既重要又有难度的工作做好呢?我认为,要做好宣传工作,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做好宣传工作,要掌握好一个最基本原则,即宣传要讲究分寸。因为有相当一部分人对宣传工作有错误认识,他们通常把宣传与“吹捧”、“贴金”等字眼相联系,对宣传工作持有偏见。因此,搞好宣传工作要讲求策略,拿准火候,注意分寸,要谨用夸大之词、慎用虚浮之语。
第二,宣传要做到三勤:眼勤,脑勤,手勤。即勤于观察,勤于动脑,勤于练笔。在日常工作中,要善于观察生活中的'闪光点,善于培养自己的创作热情和写作灵感,并及时记录和编写,用流畅而优美的语言真实传递诚挚的情感和美好的信息。
第三,宣传要善于总结。宣传工作,应体现工作中的亮点,挖掘更深一层的有重大教育意义特色的闪光之处,用精辟而又不脱离实际的语言加以理性的总结并进行重组设计,做到不仅实事求是,而且又能够从繁杂的工作中发现具有本质性和发展方向的东西。
第四,宣传工作者,不仅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还要有大胆开拓、勇于创新的精神。重点要对内容、形式等诸方面进行精心策划和设计,要做到体现大局意识和服务第一的基本思想。
第五,要做好宣传工作,需要领导的重视和支持,需要将精神鼓励与物质利益相结合,不能一味搞精神鼓励。
站在宣传工作的前沿,基层宣传工作者在推进基层党的建设中,理应发挥先锋作用,自加压力,转变作风,坚持“三贴近”原则,贴近基层、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始终做到眼往下看、心往下沉、劲往下使,充分发挥"排头兵"的作用,为推动党的建设再上新台阶做出积极贡献。
神圣家族马克思读后感 篇9
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相信大家对马克思这个名字都不陌生吧。他对于社会主义的构想在今天仍影响着许多国家的发展。他的伟大不言而喻,可能正是因为他的伟大,我们总是以瞻仰伟人的角度去了解他,仿佛高不可攀、遥不可及,直到最近,我阅读了《马克思靠谱》一书,对他有了新的认识。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看到了一个真实的,彩色的,依然“活”着的马克思。马克思的青春被柏林大学严谨的学风“闪了腰”,柏林大学让一个叛逆青年完成了到超级学霸的华丽转变,同时也重新点燃了马克思“为人类幸福而工作”的理想与抱负,也让我们青年明白,在面对理想与现实的落差之后,一味地逃避和离经叛道,并不能让我们重回梦想的轨道,而我们该做的是看清了生活的本质之后,依然热爱生活,继续怀揣着梦想的'行囊,不断地丰富灵魂,丰盈精神,因为人生路上,目之所及,虽有荆棘,也有花香。
马克思的偶像是普罗米修斯,他的一生虽没有光鲜的物质生活,却成就了一番伟大的事业,因为他在选择职业上,所依据的标准是“为人类的福利而劳动”,这其实就是我们今天所反复强调的“为人民服务”,他的一生所为也让我们青年明白,人的尊严不能仅用金钱来包裹,不能仅用物质来粉饰,不能仅用财富来假扮,一个有趣的灵魂,能让人身安为富,心安为贵。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谊让我感动着,从他们的友谊中,让我看到了真正而伟大的友谊。在两位伟人的感情波折中,马克思表现了伟人的真诚坦率和自责精神,而恩格斯则表现了伟人的自我牺牲精神和宽宏大度,这就是他们伟大友谊的真正密码,也让我真正明白了友谊的伟大。伟人宽广的胸怀铸就了伟大革命事业的成功和理论成果的辉煌,也成为我们今天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中应该继承和发扬的宝贵精神财富。
而今,马克思主义依然如同“马克思”这个名字,活在世人的心中,而作为当代青年,我们愿意去相信,沿着马克思的理论前进,我们将越来越接近客观真理,而实践也证明,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科学如何进步,马克思主义依旧占据着真理和道德的制高点。愿在马克思的启迪下,我们可以不断进步,为成为更好的自己,为了更好的为社会做贡献而努力。
神圣家族马克思读后感 篇10
最近闲来无事,在网上找了《马克思靠谱》电子版读了读,这一读,深陷其中,实在是一本让人着迷的书。
恰好最近对哲学非常感兴趣,所以带着探讨哲学的兴趣来阅读这样一本书,其实我之前也是对马克思主义一知半解的,并不是非常深入,读罢此书,感觉马克思的哲学观开始在我的心中遍地生花了。
这是一本写马克思和他的哲学思想的一本书,他的思想随着他的人生阅历也在不断的更新,扬弃,最终形成了属于自己的哲学体系。书中文字毫不晦涩难懂,反倒是非常贴近90后或者新一代的`青年们的日常用语,但是作者用深厚的功底把高高在上的哲学拉下来,变成了我们都能了解的概念体系。其中穿插了一些实例来解释名词的意思,这样一结合,让读者很快就能明白,是一本深入浅出的书。
读罢此书,收获甚多。此书可以说是马克思的一个小小的传记,但是不是很详细,只是摘出来几个要点来写他人生的某个阶段,但是足矣!几个阶段就能让读者了解马克思,崇拜马克思,信仰马克思。马克思这一生,真的是艰难困苦的一生,在生活遭遇中,他丧子,颠沛流离,人生之艰难,可想而知。可是也是幸运的,幸运的是他的妻子一直在支持着他的事业,还有革命朋友恩格斯。
我实在是非常羡慕马克思和恩格斯先生之间的友谊,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两个人三观一致,你懂我,我懂你。学识也能够让他们彼此可以沟通毫无障碍,甚至是一方缺钱,另一方就倾囊相助。两个人可以坐在一起谈论思想,毫不觉得疲惫。我对这样的友情实在是非常羡慕,非常非常羡慕!
学到的除了马克思先生一身的拯救黎民于水火之中的浩然正气,还有他的思想理论。通过此书,深入了解了唯物史观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真谛,感觉这种哲学思想对我人生的道路也有巨大的指导意义。接下来还要进一步掌握运用这些哲学思想。
有的人活着,却早死了。有的人死了,却一直活着。我算是真正明白了这句诗的含义。马克思虽然离开我们百年,但是他却在这百年之中一直活着,他的精神永垂不朽,他的思想将延绵万年,永不凋谢!
- 神圣家族马克思读后感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神圣家族马克思读后感】相关文章:
神圣家族马克思读后感范文11-30
神圣的爱作文05-05
神圣的母爱作文02-18
家族的作文09-09
神圣的土地教学反思04-17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教案02-28
神圣的土地的教学反思04-11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教案03-07
神圣的土地教学反思04-17
神圣之旅嘉峪关作文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