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声》导学案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的生字藏、捡、扔、波、荡这些生字和所组成的词语。
2、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的优美词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
3、理解课文内容,能回答课文两个问题:
①小青蛙在什么地方发现有一只小青蛙学他说话?
②小青蛙问妈妈,妈妈是怎样做的,又是怎样说的?,从而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回声,知道回声产生的原因。
4、通过学习《回声》这篇课文,认识科学的有趣,从而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
5、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懂得什么是回声和回声产生的原因。
教具准备:自制投影片、小黑板、水缸、生字卡
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通过学习,知道什么是回声和回声产生的原因。
2、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复习
看图背诵第一自然段。
听说训练(要求:听后自己练说,最后把话连起来说)
⑴小青蛙看见周围美丽的景色,高兴得呱呱地叫起来。
⑵这时,不知哪儿有一只小青蛙也跟着呱呱地叫起来。
⑶小青蛙以为桥洞底下藏着一只小青蛙学他说话,他觉得非常奇怪就问妈妈。
学习课文4、5、6自然段的内容
1、学习第4自然段
⑴默读,思考:小青蛙问妈妈,妈妈是怎样做了,小青蛙看到了什么现象?(小黑板出示)
要求:①用△△划出妈妈做的有关词语(带、跳、捡、扔)
②用 ~ ~ 划出小青蛙看到的现象。
⑵检查学生找得是否正确,重点理解小青蛙看到的现象。
①指名读小青蛙看到的现象的句子。(检查划读情况)。
②指导看图理解内容。图片(2)
⑶填空,结合动作理解捡、扔等词。
青蛙妈妈(捡)起一颗石子,(扔)进河里,河水激起一圈圈(波纹)。
(波纹)碰到河岸,又一圈圈地(荡)回来。
⑷结合课文内容出示生词捡起扔进波纹荡回来,认读、检查读准字音,结合课文内容初步理解词意,了解字形。
⑸再说说小青蛙看到的现象。板书,波纹。
⑹实验(学生试投物体进水缸,观察产生的现象)。
⑺用自己的话说说实验中看到的现象。
⑻指导读课文,想象体会当时的情景。
⑼小结:这个自然段写了小青蛙看到波纹碰到河岸又荡回来这种现象。
过渡:河水的波纹荡出去又荡回来跟小青蛙在桥洞里听到的声音有什么联系?
2、学习第5自然段
⑴轻声读课文,用( )划出妈妈讲的话。
⑵指名读妈妈说的话,边听边用序号标出妈妈说了几句话。
⑶小黑板出示已标序号的小青蛙妈妈的话(对照检查订正)
⑷开火车轮读妈妈的话,要求:想想这4句话的意思。
⑸思考:河水的波纹荡出去又荡回来这种现象跟小青蛙在桥洞里听到的声音有什么联系?(学生说)
小黑板出示:
①河水的波纹碰到河岸又荡回来。
②声音的波纹碰到桥洞的石壁,也要返回来。
比较两句话的意思,重点比较荡、返,点出那返回来的声音也就是回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读妈妈的话,想:回声是怎样产生的?
⑺用自己的话说说回声是怎样产生的?(指名说,同桌互相练说,指中下生说,检查教学效果)。
⑻小青蛙听妈妈的话后怎样?,结合理解一蹦老高。
⑼体会说话:小青蛙为什么那么高兴?
⑽指导朗读:读出妈妈的耐心、亲切和小青蛙的高兴。(分角色读,评议,鼓励学生尝试读出感情,互相练读,再指名读)
⑾引导小结:这个自然段讲了小青蛙妈妈帮助小青蛙懂了什么是回声和回声产生的原因。
⑿说话训练
①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回声和回声是怎样产生的?
②你还知道什么地方能听到回声呢?那又是怎样产生的?
过渡:小青蛙弄清了回声这个问题之后又怎样了?
3、学习第6自然段
⑴看图读课文
⑵回答:小青蛙弄清了回声之后又怎样了?
⑶指导朗读第6自然段,想象当时的情景。
⑷小结
总结课文,质疑:
1、读全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什么?(检查中下生)
2、读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3、质疑
启发学生说话
这篇课文告诉我们回声这种现象的知识,那平时你听见或看到很多你不明白的现象,你可以用一句话或一段话说说吗?
出示例:(第三课时时选做题4)
五、结合提问介绍好书《十万个为什么》。
- 相关推荐
【《回声》导学案】相关文章:
《故乡》的导学案02-14
往事依依的导学案08-27
铁的性质导学案09-01
秋天的怀念导学案03-20
往事依依的导学案08-27
往事依依的导学案08-27
往事依依的导学案08-27
往事依依的导学案08-27
往事依依的导学案08-27
往事依依的导学案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