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

2022-05-29

课文《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精读课文的阅读教学过程,是学生在编者的启示下(通过预习和思考·练习),在老师的引导、合作下,与课文对话的过程,即透过语言文字、感知思想内容,体验课文所表达的情感、接受课文美的熏陶。学生主动参与的程度越高,学习策略掌握的越好,对课文的体验也就越深刻。因此,本课教学设计,注重引导学生根据预习和思考·练习的提示,深入到课文中去,和作者一起感受李大钊的伟大人格,一起体验失去李大钊的巨大的悲痛。

  [教学过程]

  一、交流对李大钊生平的了解和对当时社会情况的了解

  1、揭示课题后,引导学生交流对李大钊生平的了解和对当时社会的了解,要求说得概括些,不必说得很具体。

  2、学生如果了解不多,老师可作适当的补充介绍。

  补充要点:(1)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的创设人和早期优秀领导者之一。(2)1926年3月,盘踞在东北的军阀张作霖率兵进关,占领河北、山东等地,加紧迫害革命人士。

  二、整体感知课文

  1、检查课文阅读情况,结合生字正音教学。(方言对普通话的影响,要注意纠正。)

  2、检查对课文的初步理解。

  课前已布置预习,预习重点要求之一是想想课文主要写了李大钊同志的几件事。课上,可要求速读课文,找出表示时间的事,想想课文写那个时间里发生什么事。只要能找到表示时间的词,对事情的概括也就不难。

  课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和那个时间里的事:

  (1)那年春天:李大钊坚持留在北京做革命工作。

  (2)4月6日的早晨:李大钊被捕时十分镇静。

  • 相关推荐

【课文《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十六年前的回忆》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0篇)09-22

十六年前的回忆后感作文08-21

第十二册《十六年前的回忆》课堂教学反思07-17

六年级语文下册《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通用6篇)09-13

课文《幸福的回忆》的教学方案07-09

《语文天地十六》教学设计06-05

语文园地十六的教学设计06-05

课文《梅花》教学设计07-09

课文《问路》教学设计07-09

课文《散步》的教学设计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