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教案

2022-05-19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教案

  在上课前让同学们看《走进西藏》的视频。视频展现了建国前贫困落后的西藏和建国后现代的西藏的对比,让同学们思考“西藏实现历史性跨越说明了什么?”

  导入设计的依据:让学生更快的进入课堂,思考题设下悬念,以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

  【讲授新课】(34分钟左右)

  一、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建立(6分钟左右)

  (一)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通过在多媒体屏幕上展示各少数民族的图片,接着提出一个讨论题:“汉族人口占了我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所以我们的祖国是汉族人的祖国。”后让同学们结合自己的历史、地理和政治等相关知识分组讨论来反驳这个观点。最后由老师进行总结,概括出我国是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国家。

  提示:各族人民共同开发了祖国辽阔的疆域

  各族人民共同发展了祖国的经济和文化

  各族人民共同捍卫了祖国的独立和尊严

  各族人民共同参加了推翻“三座大山”的革命,创立了新中国。

  设计依据:通过图片展示,学生直观的了解我国的民族概括,加深印象。通过问题的讨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了解和所学内容的掌握。

  (二)我国新型的民族关系

  通过一个问题“我国在长期的民族融和中形成了什么样的民族关系呢?”引出这个知识点,再通过展示图片(旧社会、新社会民族关系对比),让同学们了解我国的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

  设计依据:问题引出知识点,设下悬念,过度自然。通过新旧社会民族关系的对比了解我国新型的民族关系,有利于加深理解,易于掌握。

  二、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24分钟左右)

  这是本节课的重难点,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要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三)各民族共同繁荣(8分钟)

  这是本节课的最后一个重点,与前面类似,先对其含义、原因和地位进行讲解,然后通过一组西藏自治区统计局的数据和我省帮助畲乡发展的事例让我国加深对这一原则的了解,最后,通过“探究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意义?”这一问题加深我们对西部大开发这一政策的了解,同时加深了我们对各民族共同繁荣这一原则的理解。

  设计依据:先对知识点进行讲解,有利于学生系统的掌握知识,后用一组数据讲解非常直观,同时具有很好的说服力,而我省帮助畲乡发展的事例也是结合我省实际,较贴切我们的生活,从而加深学生的理解。通过最后一个问题的回答巩固了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掌握,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到我国的大政方针。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联系生活。

  结合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分析正确地处理民族关系在西藏民主改革50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中的贡献。

  【课堂小结】(2分钟左右)

  课堂小结,可以把课堂所学归纳总结,让学生有一个系统的、整体的认识。最后在一首《爱我中华》的音乐声中欢快的结束本课的学习。

  七、说教学效果预测

  在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处理上,我都使用了大量的素材,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有所体验、有所感悟、有所收获。当然,在实际的教学中,我还会根据教学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及时地调整和修改预设内容。

  这就是我说课稿的全部内容,谢谢大家!

  • 相关推荐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教案】相关文章:

关于民族关系的教学反思06-25

人类共同的家园教案06-20

《团结力量大》教案04-14

《团结力量大》教案04-14

《团结力量大》教案04-14

《团结力量大》教案04-14

《团结力量大》教案04-14

《团结力量大》教案04-14

《团结力量大》教案04-14

《团结力量大》教案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