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郦道元1
(二) (8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或巚)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小题1:解释文中加线的词。(4分)
阙: 襄: 或: 绝:
小题2:翻译下列语句。(2分)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小题3:总结三峡的景物特点,给下面的对联补出上联。(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高地厚华夏情。
参考答案:
小题1:阙: 通缺(缺口) 襄 :上 (漫上)或:有时 绝:断
小题2:即使是骑着快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小题3:示例:山险水急三峡景 ;山峻水清三峡美等。
小题1:试题分析:阙:通假字,通缺,缺口。 襄:一词多义,在这里是上,漫上的'意思。或:一词多义,在这里是有时的意思。绝:一词多义,在这里是断的意思。
小题2:试题分析:翻译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时,要注意把虽(即使)、奔(奔驰的快马)、以(比,如)等字词翻译准确。
小题3:试题分析:本题要求总结三峡景物的特点,然后对出对联,即对联的内容要能体现三峡景物的特点。从选文中,我们可以知道,三峡的山是重峦叠嶂,隐天蔽日,水流又急又快,两岸上的景四季各有其特点,掌握了这些,我们就可以根据对联的特点,对照着下句天高地厚华夏情对出上句。
《三峡》郦道元2
原文
自(1)三峡山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2);重岩叠嶂(3),隐天蔽日,自非(4)亭午夜分(5),不见曦(6)月。
至于夏水襄陵(7),沿溯(8)阻绝。或王命急宣(9),有时朝发白帝(10),暮到江陵(11),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12),不以疾也(13)。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14),回清倒影(15)。绝巘(yǎn)(16)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17),清荣峻茂(18),良(19)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20),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21),空谷传响,哀转久绝(22)。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山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注释
(1)自:在,从
三峡山:指长江上游重庆、湖北两省间的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峡山全长实际只有四百多里。
(2)略无:完全没有。阙:通“缺”,中断 。
(3) 嶂(zhàng):高峻险拔如屏障一样的山峰。
(4)自非:如果不是。自:如果。非:不是
(5)亭午:正午。夜分:半夜。
(6)曦(xī):日光,这里指太阳。
(7)襄(xiāng),上。 陵,丘陵,小山包
(8)沿:顺流而下(的船)。溯(sù):逆流而上(的船)。
(9)或:有时。王命:皇帝的圣旨。宣:宣布,传达。
(10) 朝发白帝:早上从白帝城出发。白帝:城名,在重庆奉节东。朝:早晨
(11)江陵:今湖北省江陵县。
(12)虽:即使。 奔:奔驰的马。御:驾着
(13)不以:不如。此句谓和行船比起来,即使是乘奔御风也不被认为是(比船)快,或为“以”当是“似”之误。(见清赵一清《水经注刊误》) 疾:快。
(14)素湍:白色的急流。素:白色的。绿潭:碧绿的潭水。
(15)回清倒影:回旋的清波,倒映出山石林木的倒影。
(16)绝巘(yǎn):极高的山峰。绝:极高。巘:山峰
(17)悬泉:悬挂着的泉水瀑布。飞漱:急流冲荡。漱:冲刷。
(18)清荣峻茂:水清,树荣,山高,草盛。
(19) 良:实在,的确。
(20) 晴初:天刚晴。霜旦:下霜的早晨。
(21)属引:连续不断。属(zhǔ):动词。连接。引:延长。凄异:凄凉怪异。
(22)哀转久绝: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绝:消失。
(23)巴东:汉郡名,在现在重庆东部云阳,奉节,巫山一带。
(24) 沾:打湿。
(25) 三声:几声。这里不是确数
(26) 裳(cháng):衣裳。
翻译
在七百里长的三峡山中,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中间没有空缺的地方。重重叠叠的山峰像屏障一样,遮住了天空和太阳。如果不是正午或半夜,就看不到太阳和月亮。
到了夏天,江水漫上两岸的丘陵的时候,顺流而下和逆流而上的船只都被阻隔了。 如果有时皇上的命令要紧急传达,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多里,即使骑着奔驰的快马,驾着风,也不如船行的快啊。
每到春季和冬季,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映出了(山石林木)的倒影。高山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悬挂着的瀑布冲荡在岩石山涧中,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有许多趣味。
每到秋雨初晴、降霜的时候,树林山涧一片清凉寂静,经常有猿猴在高处长啸,叫声不断,声音凄凉怪异,空荡的山谷里传来了回声,悲哀婉转,很长时间才消失。所以打鱼的人唱道:“巴东三峡山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划分朗读节奏: 名字:“三峡山”
自 / 三 峡 七 百 里 中 , 两 岸 / 连 山 , 略 无 /阙(quē) 处 。 重(chóng) 岩 / 叠 嶂(zhàng) , 隐 天 / 蔽 日 。 自 / 非 亭 午 夜 分 , 不 见 曦(xī )月 。
至 于夏 / 水 襄(xiāng) 陵 , 沿/ 溯(sù) 阻 绝 。 或 / 王 命 急 宣 , 有 时 / 朝(zhāo )发 白 帝 , 暮 到 / 江 陵 , 其间(jiān )/ 千 二 百 里 , 虽 / 乘 奔(bēn )御 风 , 不 以 / 疾 也 。
春 冬 之 时 , 则 / 素 湍(tuān) / 绿 潭 , 回 清 / 倒 影 。 绝巘(yǎn) / 多 生 怪柏(bǎi) , 悬 泉 / 瀑 布 , 飞 漱(shù) / 其 间 。 清 / 荣 / 峻 / 茂 , 良 多 趣 味 。
每 至 / 晴 初 霜 旦 , 林 寒 / 涧 肃 , 常 有 / 高 猿 长 啸 ,属(zhǔ )引 /凄 异 , 空 谷 / 传 响 , 哀 转 / 久 绝 。 故 / 渔 者 歌 曰 :“ 巴 东 三 峡 巫 峡 长(cháng), 猿 鸣 三 声 泪 沾 裳 (cháng) 。”
古今异义词
1.或王命急宣 (或 古义:有时
今义:常用于选择复句的关联词)
2.至于夏水襄陵 (至于 古义:一个动词“到”和一个介词“于”【 连词】承上启下(到了)
今义:常连在一起,表示另提一事)
3.虽乘奔御风 (虽 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4.泪沾裳 (裳 古义:古人的下衣
今义:衣服)
5.不以疾也 (疾 古义:快
今义:疾病)
6.良多趣味 (良 古义:真,实在
今义:好)
7.属引凄异(属 古义:连续
今义:属于)
8.猿鸣三声泪沾裳(三声 古义:几声,不是确数
今义:三声)
一词多义
①自:自三峡山七百里中(在)
自非亭午夜分(如果)
②绝:沿溯阻绝(断绝)
绝巘(写作‘山’字旁在一个奉‘献’的‘献’)多生怪柏(极,最)
哀转久绝(消失)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与世隔绝) 群响毕绝:停止
以为妙绝:极点
③清:回清倒影(清波)
清荣峻茂(水清)
④属: 属引凄异 (属(zhǔ):动词。连接)
属予作文以记之 (通“嘱”嘱咐)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类)
良:清荣峻茂,良多趣味(实在,的确)
此皆良实,志虑忠纯(善良)
疾: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快)
矜(guān)、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病)
通假字
① 略无阙处(“阙”通“缺”,空缺 这里指中断)
② 哀转久绝(“转”通“啭”,婉转)
词类活用
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动词用作名词,奔驰的快马)
②回清倒影(清: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
③晴初霜旦(霜:名词用作动词,降霜、下霜)
④空谷传响(空谷:名词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
⑤素湍绿潭(湍:形容词用作名词,指急流)
⑥林寒涧肃(寒,清凉;肃,寂静。寒、肃,在句中充当谓语。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特殊句式
1.两岸连山:省略句,省略定语“三峡山”。
2.重岩叠嶂:省略句,省略主语“两岸”。
重点语句翻译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即使骑着快马,驾着风,也不如它(乘船)快。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译: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茂,实在是趣味无穷。
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译:到了夏天江水漫上两岸的山丘,顺流而下逆流而上的船只都被阻搁了。
4、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译:空荡的山谷里传来回声,悲哀婉转,很长时间才消失。
5、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译: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到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到月亮。
6、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译:层层叠叠的山峰像屏障一样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
7、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译: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完全没有空缺的地方。
赏析
本文是《水经注》中《江水》中的“(江水)又东过巫县南,盐水从县东南流注之”的一条注。记叙了长江三峡山雄伟壮丽的奇景,能激发人们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自三峡山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总写三峡山的特点:山高岭连,中间狭窄。“自三峡山七百里中”,交代峡之长,接着指出两岸山的特点在于“连”。“略无阙处”,毫无残缺的地方,进一步写“连”。下面接着写山的“高”。山峰相重,群山复叠,山上垒山,说明山高。山隐,遮蔽住太阳匿于天空,从另一个角度写山的高。“重”和“叠”,就山本身的状态写其高,是俯瞰而得;“隐”和“蔽”,以天和日来衬其高,乃仰视所见。下面两句,则以特定条件下的情景形象地综合表现以上特点。只有正午和半夜的时候才能见到太阳和月亮。如果不是“两岸”连山,哪怕只有一岸连山,也不会形成这种状况;如果连山有缺,其他时间于缺处也能见到日月;如果连山不高,也不必待到这时才见日月;如果三峡山不窄,其他时候也可见到日月。正午见日,夜半见月,由特定条件充分显示了三峡山特点。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写夏季三峡山情景:水涨流速,交通阻断。夏季水涨,淹了山陵,上行和下航的船只都被阻绝了。这里所写的是水势大水流速情况下的通例。下举一特例,以进一步证明水速。只有王朝的紧急命令要向各地传达时,才会有航船。这一方面照应了平常情况下是“沿溯阻绝”的,同时借此可写出船行之快。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补笔交代“其间千二百里”,则时速约为百里,加上更用奔马和疾风作比较,给人的感受也就更为形象而深刻了。
本节承上段而来。上段写三峡山山的特点,为本节写水设置了条件。山高,则水的落差大,山高自然流急。山连,则水不得他泄,必然尽在漕中。峡窄,则断面小,单位面积里的水的流量也就大。水“涨”的因素和峡的特点及条件,构成了水流的湍急。作者是为江水作注,重点是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故先写“夏水”。为写水势,先写山势,这既能揭示水速的原因,又能使急流和峻岭相互映衬,能形成一幅险峻壮奇的图画。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写春冬时三峡山情景:水退潭清,风景秀丽。以“春冬之时”领起,很自然地转换了描写对象,时易则景异,镜头中摇出了另外一种景象。白色的急流回映着清光,绿色的水潭倒映着景物的影子。这里先写俯视江中所见。“湍”是动态,“潭”为静境。以“素”饰“湍”,水如白练,明净轻快,上有清光回照,白中间青,水光变幻。深水为潭,以“绿”饰“潭”,益见深沉宁静。水中有影,则水平如镜,倒影入潭,更觉风光秀丽。急流上波光粼粼,深潭里景物重重,动静相杂,色彩各异,相映成趣,堪称秀丽隽逸。下文即写仰视所见,由峡底写到山上。以“绝”状山,以“怪”写柏,道出了当地的自然特征。山岩陡削,高耸入云,故为“绝”。山上的柏树,托足于岩石之间,正午之时方见日光,它要曲体向阳,加之峡窄风大,自然枝干扭曲,何况年代久远,当然要变成“怪”形。在这人迹罕至、鸟兽少见的境地,“怪柏”显示着旺盛的生命力和坚强的意志,给山水之间投进了一股生命的活流,使人顿觉生意盎然。作者写此,还只是给“悬泉瀑布”勾勒出一个背景。山静、泉飞、柏怪、水奇,静中有动,声色纷沓,山水相配,构成了一幅挺拔超脱的图画,这和“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又大为异趣。最后作者总括说:水清、木荣、山峻、草茂,实在富有趣味。以极为精练的四字,状写了四种景物,且各具特色,由景境导出了作者的心境。
作者将冬春二季放在一道写,要兼及两季的.特点。冬季水竭,才会出现“素湍绿潭”,春天物鲜,始有草木“荣茂”。本节所写与上节所述,意趣迥异。夏水急猛,春水潺;夏水多险,春水富趣。作者认为三峡山风光“良多趣味”,和封建士大夫对三峡山“悉以临惧相戒”的思想感情大相径庭。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山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写秋天三峡山情景:水枯气寒,猿鸣凄凉。以“霜旦”的“霜”暗指秋季,开笔多变。接着以实景补足前意,林涧之间,清冷肃穆。这时已无江水喧腾,也不见草木争荣,而是充满了凄清肃杀的气氛。写秋峡以代表性事物猿来表现,写猿又分两层,一是直接叙述,一是引渔歌为证。写猿又围绕着“山”和“哀”两个重点,从而显示秋峡的特色。以“高”形容猿,指明是高山上的猿,以“长”形容啸,送声长远,暗示是在长峡之中。“空谷传响”,直言在山中。“久绝”,回应“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写渔歌也是一言“峡长”,一言声哀。从猿鸣之中,使人进一步体会到山高、岭连、峡窄、水长,同时山猿哀鸣,渲染了秋天的萧瑟气氛。
本文虽属节选,但全文结构严谨,布局巧妙,浑然一体,尤其作者在描山摹水上更见功力。由于作者曾“践跻此境”,有具体感受,所以能掌握三峡山的特点和不同季节的风貌。首先,作者采取先大而小,先总后分的办法,按季节分层次,写得起迄分明,各具特色。其次,善于选取富有特征性的事物,寥寥几笔,使境界全出,叫读者恍如身临其境。如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表现水流湍急,以“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形容江水澄澈,风光妩媚,以“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渲染猿鸣幽凄、山谷空旷,都言简意赅,情景交融。再次,各个部分,各有侧重,互相映衬,互相补充,从不同角度写出了三峡山特色,而下面的三个部分,又都围绕着首段关于山峡总的特点来写。最后,作者运笔富于变化,有正面落笔,有侧面烘托,有粗线勾勒,有工笔细描,有明言直写,有隐喻暗示,有全景鸟瞰,有特写镜头,有仰观远景,有俯察近物,有绘形写貌,有摹声录音,有自己立言,有由人代语,虽只几百字的短文,却概括千里,包容四季,收纳山水草木,罗入清猿怪柏,真可谓片言敌万语,尺素罗千里。
词类小结
略无:完全没有。略,这里是完全、全部的意思。
阙: 通“缺”,空缺
嶂(zhàng):直立像屏障的山峰。
亭午: 中午。
夜分:半夜。
曦(xī):日光。这里指太阳
夏水襄陵:夏天大水涨上了高陵之上。襄,上。陵,大的土山,这里是丘陵的意思。
沿:顺流而下。
溯:逆流而上。
或:有时。
王命:朝廷的文告。
宣:宣布,传达。
朝发白帝:早上从白帝城出发。白帝:城名,在重庆市奉节县。
江陵:今湖北省江陵县。
奔:奔驰的快马。
御风:驾风。
以:也不如,可作“认为”
素湍:白色的急流。
绿潭:碧绿的潭水。
回清:回旋的清波。
绝巘(yǎn):极高的山峰。巘,凹陷的山顶。
飞漱:飞流冲荡。漱,冲荡。
悬泉:从山顶飞流而下的泉水。
清荣峻茂: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盛
良:实在,的确
晴初:秋雨初晴。
霜旦:下霜的早晨。
属(zhǔ):动词,连接。
引:延长。
凄异:凄凉怪异。
哀转(zhuàn)久绝:悲哀婉转,很久才能消失。转,同“啭”,婉转。
巴东:汉郡名,在现在重庆云阳、奉节一带。
沾:打湿。
*注意区分 绿:绿色。 蓝:深青色。 苍:青色(深蓝或暗绿色)。 碧:青绿色。 青:蓝色。
三峡山 郦道元是如何从不同的季节景象来描写江水的特点
夏天:从江水奔腾的速度描写水流湍急
春 冬:从两岸的景色与江水交相辉映,交织出一幅美景
总小结
一、原文
自三峡山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山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二、译文
自三峡山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释:从七百里长的三峡山中,两岸群山连绵,没有一点空缺的地方。重重叠叠的岩石直立的像屏障一样,遮住了蓝天和太阳。除非正午,看不到太阳;除非半夜,看不见月亮。
一层 三峡山的山(长、多、陡、高)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释:到了夏天,江水暴涨,漫上了两岸的小山包,上下航行的船只都被阻隔断了。 有时皇上的命令要紧急传达,白天从白帝城出发,晚上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奔驰的快马,驾着快风飞翔,也不如船行的快啊 。
二层 三峡山的水(凶险、迅疾)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释:春冬时节,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的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悬挂着的泉水和瀑布,从上面飞泻下来,水清树茂山高草盛,实在是乐趣无穷。
三层 三峡山的春冬美景(清幽)
每到秋雨初晴、降霜的早晨,树林山间一片清寂,经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大叫,叫声连续不断,音调凄凉怪异,空荡的山谷里传来了回声,悲哀婉转,很长时间才消失。所以,打鱼的人唱道:“巴东三峡山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四层 三峡山的秋景(悲寂、凄凉)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山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释:每到秋雨初晴、降霜的早晨,树林山涧一片清寂,经常有处在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叫声接续不断,音调凄凉怪异,空荡的山谷里传来了回声,悲哀婉转,很长时间才消失。所以渔歌里面唱道:“巴东三峡山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三、主题思想
1.主旨:
《三峡山》是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中的一段文字。这段文字尽管只有155个字,却写出了三峡山七百里的万千气象。文章生动地描写了江水流经三峡山时的壮观场面,描绘了两岸的景物;山石树木,飞泉哀猿,情景历历如绘,使人读后,宛如身历其境。
本篇用彩笔描绘了三峡山的地貌,再写三峡山不同季节的壮丽景色。作者融景入情,最后以忧伤的渔歌做结,表现了“山水虽佳,可世上犹有劳贫”的思想感情。文篇虽小,但展示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奇丽、无限壮观的景象。
2.详细解释:
《三峡山》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山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夏天,江水漫上丘陵,来往的船只都被阻绝了。“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雪白的激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的清波,美丽的倒影,使作者禁不住赞叹“良多趣味”。而到了秋天,则“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那凄异的叫声持续不断,在空旷的山谷里“哀转久绝”。三峡山的奇异景象,被描绘得淋漓尽致。作者写景,采用的是大笔点染的手法,寥寥一百五十余字,就把七百里三峡山万千气象尽收笔底。写春冬之景,着“素”“绿”“清”“影”数字;写秋季的景色,着“寒”“肃”“凄”“哀”数字,便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布局自然,思路清晰。写水则分不同季节分别着墨。在文章的节奏上,也是动静相生,摇曳多姿。高峻的山峰,汹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飞悬的瀑布,哀转的猿鸣,悲凉的渔歌,构成了一幅幅风格迥异而又自然和谐的画面,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引用的句表现了渔人漂泊不定的悲伤,衬托了秋的凄凉。体现了作品的人文关怀。
四、写作特色
1.抓住景物的特征写景
2.语言生动简练
郦道元
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汉族,范阳涿州(今河北涿州)人。北朝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仕途坎坷,终未能尽其才。他博览奇书,幼时曾随父亲到山东访求水道,后又游历秦岭、淮河以北和长城以南广大地区,考察河道沟渠,搜集有关的风土民情、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撰《水经注》四十卷。
《三峡》郦道元3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0.本文作者是北魏地理学家 (1分)
1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虽乘奔御风( ) (2)属引凄异( )
12.文章第1段描写群峰占据天地,只有正午、半夜才见日月光辉。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2分)
答:
13.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三峡夏、秋两个季节“水”的特点。(2分)
答:
14.春冬之时,三峡清奇秀脱,深幽隽逸,趣味良多。请从第3段中找出一处描写“趣景”的句子,并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来。(3分)答:
【答案】10.郦道元(1分)
11.(1)飞奔的马 (2)延长(共2分,每小题1分)
【解析】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要注意辨析词义用法的变化,如本题中“奔”动词作名词,意为“奔马”,要根据语境仔细辨析。
12.围绕“侧面描写及其作用”回答即可。(共2分,侧面描写手法1分;作用1分,答出一点即可)示例:作者这样写是为了侧面烘托出三峡山高(岭连、山多、峡窄)的特点。
【解析】试题分析:本文为所学课文,根据所学所记理解课文内容。从作文描写的文字中不难理解作者是用只有正午、半夜才见日月光辉这一现象来侧面烘托山高谷峡,点明侧面描写,说明作者突出三峡的山峰的特点即可。
13.围绕“三峡夏季水大(急、凶险、迅疾等);秋季水枯(寒、凄凉、凄寒等)即可(共2分.每方面1分)
【解析】试题分析:本文是所学课文,本问题是学习的重点问题,根据所学所记理解文章内容,找到作者描写夏秋江水的句子即“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林寒涧肃”理解子的内容,抓住其中的字词来概括.
14.找出原文语句,适当描写即可。(共3分。原文语句1分,描写2分)
示例1: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白色的急流回旋看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树木的影子,真是美极了。
示例2:绝 生怪柏。怪柏把根扎在悬崖螭壁上,倾斜着躯干,真是情态百出。
示倒3:悬泉瀑布,飞漱其间。那些挂在山崖上的大大小小的瀑布,正带着欢的笑声,从高处飞冲而下。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扩写题,本题要求“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来”,白领所示文段中景物描写中的句子,发挥想像,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我角度的描写山、水、树的特点,表达自己的感受。
翻译
在七百里长的三峡中,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中间没有空缺的地方。重重叠叠的山峰像屏障一样,遮住了天空和太阳。如果不是正午或半夜,就看不到太阳和月亮。
到了夏天,江水漫上两岸的丘陵的`时候,顺流而下和逆流而上的船只都被阻隔了。 如果有时皇上的命令要紧急传达,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多里,即使骑着奔驰的快马,驾着风,也不如船行的快啊。
每到春季和冬季,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映出了(山石林木)的倒影。高山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悬挂着的瀑布冲荡在岩石山涧中,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有许多趣味。
每到秋雨初晴、降霜的时候,树林山涧一片清凉寂静,经常有猿猴在高处长啸,叫声不断,声音凄凉怪异,空荡的山谷里传来了回声,悲哀婉转,很长时间才消失。所以打鱼的人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三峡》郦道元4
阅读文言文,完成题目。(20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溯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
小题1:解释划线的词。(4分)
⑴乘奔御风( ) ⑵良多趣味( )
⑶属引凄异( ) ⑷沿溯阻绝( )
小题2:巴东三峡指长江上游四川、湖北两省之间的________峡、巫峡和________峡。(2分)
小题3:文中与诗句苍崖中裂银河飞,空中万斛倾珠玑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2分)
小题4: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小题5:课文百余字,写尽三峡风光,你最欣赏文中哪一句?找出来并作一点赏析。(赏析不少于10个字)(1+2=3分)
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赏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6:如果你有机会去三峡旅游,你会选择哪个季节前往?请说明理由。(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奔驰的快马 实在、的确 连续 逆流而上
小题2:瞿塘 西陵
小题3: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小题4:(1)这中间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奔驰的骏马驾着长风,也不如船行得快。(2)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映出(山石林木的)倒影。
小题5: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素,绿,从色彩的角度突出三峡山水的美丽,湍,倒,一动一静,动静结合,表现三峡江水变化多端的特点,此句写三峡浪高水清,植被繁茂,把三峡山水清丽的形象生动描绘出来。
小题6:春夏,此时水多,植物生长旺盛,能看到文中描写的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美景。
《三峡》郦道元5
阅读《三峡》一文,完成1~5题。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谳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词的意思。
①沿溯阻绝( )
②虽乘奔御风( )
③良多趣味( )
④哀转久绝( )
2.郦道元堪称写水的高手,他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水势盛大,又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江水清澈,语言凝练而意蕴丰富。(用原文的'语句填空)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总结三峡的景物特点,给下面的对联补出上联。
_______________,天高地厚华夏情。
5.课文结尾引用渔歌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逆流而上
(2)即使
(3)确实,实在
(4)断绝,消失
2.夏水襄陵,沿溯阻绝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3.如果不是正午或半夜,是不能见到日月的。(意对即可)
4.示例:山险水急三峡景;山峻水清三峡美等。(答案不唯一)
5.渲染萧瑟的秋景,表现旅人的哀愁(侧面表现了渔民船夫的悲惨生活)。(言之有理即可)
《三峡》郦道元6
作品原文
三峡
自三峡1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2。重岩叠嶂3,隐天蔽日4。自非5亭午6夜分7,不见曦月8。
至于夏水襄陵9,沿10溯11阻绝。或12王命13急宣14,有时朝发白帝15,暮至江陵16,其间17千二百里18,虽19乘奔20御21风,不以22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23绿潭24,回清倒影25。绝巘26多生怪柏27,悬泉28瀑布,飞漱29其间,清荣峻茂30,良多趣味31。
每至晴初32霜旦33,林寒34涧肃35,常有高猿长啸36,属37引38凄异39,空谷传响40,哀转久绝41。故渔者歌曰:“巴东42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43泪沾44裳45。”
词句注释
1.自:在,从。三峡:指长江上游重庆、湖北两个省级行政单位间的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峡全长实际只有四百多里。
2.两岸连山,略无阙处:江岸两边一个山峰连着一个山峰,一点儿也没有中断的地方。略无,毫无。阙(quē),通“缺”,中断,空缺。
3.嶂(zhàng):形势高险像屏障一样的山峰。
4.隐:遮蔽。
5.自非:如果不是。自:如果。非:不是。
6.亭午:正午。
7.夜分:半夜。
8.曦(xī)月:日月,曦:日光,这里指太阳。
9.夏水襄(xiāng)陵:夏天大水涨上了高陵之上。襄陵,指水漫上山陵。出自《尚书·尧典》:“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襄,动词,上,冲上。陵,大的土山,这里泛指山陵。
10.沿:顺流而下。
11.溯:逆流而上。
12.或:有时。
13.王命:皇帝的命令。
14.宣:宣布,传播,传达。
15.朝发白帝:早上从白帝城出发。朝:早晨。白帝:城名,在重庆奉节县东。
16.江陵:今湖北江陵。
17.其间:指从白帝城到江陵之间。
18.千二百里:一千二百里,约合现在的350公里。
19.虽:连词,表示假设的让步,相当于“即使”。
20.奔:指飞奔的骏马。
21.御:驾驭。
22.以:这样。
23.素湍(tuān):白色的急流。素:白色。湍:急流的水。
24.绿潭:碧绿的深水。潭:深水。
25.回清倒影:回旋的清波,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
26.绝巘(yǎn):极高的山峰。绝:极。巘:极高的山峰。(巘本身就指极高的山峰,此处用绝表强调修饰)
27.怪柏:形状奇特的柏树。
28.悬泉:从山顶飞流而下的泉水。
29飞漱:急流冲荡。漱:冲荡。
30.清荣峻茂: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盛。
31.良多趣味:的确有很多趣味(趣味无穷)。良,的'确,确实。
32..晴初:天刚晴。
33.霜旦:下霜的早晨,指秋季。
34.林寒:山林中气候寒冷。
35.涧肃:山沟里气候清冷。涧,夹在两山之间的水沟。肃,清冷。
36.啸:动物拉长声音叫。
37.属(zhǔ):动词,连接。
38.引:延长。
39.凄异:凄凉怪异。
40.响:回声。
41.哀转久绝: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42.巴东:汉郡名,在今重庆东部云阳,奉节,巫山一带。
43.三声:几声。这里不是确数。
44.沾:打湿。
45.裳(shāng):衣服。
原文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溯同:泝)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巘写作:山献)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白话译文
在三峡二百里(的沿途)中,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没有一点中断的地方;重重叠叠的悬崖峭壁,遮挡了天空和太阳。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到。
到了夏天江水漫上山陵,上行和下行的航路都被阻断。有时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快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大多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松柏,悬泉瀑布在山峰之间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峻,草盛,实在是趣味无穷。
(在秋天)每到天刚放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经常有猿猴在高处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显得)非常凄凉怪异,在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创作背景
北魏宣武帝时期,作者来到三峡地区,被三峡壮丽的山水美景所吸引,那儿的山高大雄伟,水湍急迅猛。然而当作者听到凄惨的猿鸣,心情也变得寂寞凄凉起来,又得知三峡地区关税沉重,渔民的生活十分悲惨、艰险和痛苦,作者有感而发,创作了此篇。
作品鉴赏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总写三峡的特点:山高岭连,中间狭窄。“自三峡七百里中”,交代峡之长,接着指出两岸山的特点在于“连”。“略无阙处”,毫无残缺的地方,进一步写“连”。下面接着写山的“高”。山峰相重,群山复叠,山上垒山,说明山高。山隐,遮蔽住太阳匿于天空,从另一个角度写山的高。“重”和“叠”,就山本身的状态写其高,是俯瞰而得;“隐”和“蔽”,以天和日来衬其高,乃仰视所见。下面两句,则以特定条件下的情景形象地综合表现以上特点。只有正午和半夜的时候才能见到太阳和月亮。如果不是“两岸”连山,哪怕只有一岸连山,也不会形成这种状况;如果连山有缺,其他时间于缺处也能见到日月;如果连山不高,也不必待到这时才见日月;如果三峡不窄,其他时候也可见到日月。正午见日,夜半见月,由特定条件充分显示了三峡特点。
上段写三峡山的特点,为第二段写水设置了条件。山高,则水的落差大,山高自然流急。山连,则水不得他泄,必然尽在漕中。峡窄,则断面小,单位面积里的水的流量也就大。水“涨”的因素和峡的特点及条件,构成了水流的湍急。作者是为江水作注,重点是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故先写“夏水”。为写水势,先写山势,这既能揭示水速的原因,又能使急流和峻岭相互映衬,能形成一幅险峻壮奇的图画。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写春冬时三峡情景:水退潭清,风景秀丽。以“春冬之时”领起,很自然地转换了描写对象,时易则景异,镜头中摇出了另外一种景象。白色的急流回映着清光,绿色的水潭倒映着景物的影子。这里先写俯视江中所见。“湍”是动态,“潭”为静境。以“素”饰“湍”,水如白练,明净轻快,上有清光回照,白中间青,水光变幻。深水为潭,以“绿”饰“潭”,益见深沉宁静。水中有影,则水平如镜,倒影入潭,更觉风光秀丽。急流上波光粼粼,深潭里景物重重,动静相杂,色彩各异,相映成趣,堪称秀丽隽逸。下文即写仰视所见,由峡底写到山上。以“绝”状山,以“怪”写柏,道出了当地的自然特征。山岩陡削,高耸入云,故为“绝”。山上的柏树,托足于岩石之间,正午之时方见日光,它要曲体向阳,加之峡窄风大,自然枝干扭曲,何况年代久远,当然要变成“怪”形。在这人迹罕至、鸟兽少见的境地,“怪柏”显示着旺盛的生命力和坚强的意志,给山水之间投进了一股生命的活流,使人顿觉生意盎然。作者写此,还只是给“悬泉瀑布”勾勒出一个背景。山静、泉飞、柏怪、水奇,静中有动,声色纷沓,山水相配,构成了一幅挺拔超脱的图画,这和“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又大为异趣。第三段作者总括说:水清、木荣、山峻、草茂,实在富有趣味。以极为精练的四字,状写了四种景物,且各具特色,由景境导出了作者的心境。
作者将冬春二季放在一道写,要兼及两季的特点。冬季水竭,才会出现“素湍绿潭”,春天物鲜,始有草木“荣茂”。本节所写与上节所述,意趣迥异。夏水急猛,春水潺;夏水多险,春水富趣。作者认为三峡风光“良多趣味”,和封建士大夫对三峡“悉以临惧相戒”的思想感情大相径庭。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第四段写秋天三峡情景:水枯气寒,猿鸣凄凉。以“霜旦”的“霜”暗指秋季,开笔多变。接着以实景补足前意,林涧之间,清冷肃穆。这时已无江水喧腾,也不见草木争荣,而是充满了凄清肃杀的气氛。写秋峡以代表性事物猿来表现,写猿又分两层,一是直接叙述,一是引渔歌为证。写猿又围绕着“山”和“哀”两个重点,从而显示秋峡的特色。以“高”形容猿,指明是高山上的猿,以“长”形容啸,送声长远,暗示是在长峡之中。“空谷传响”,直言在山中。“久绝”,回应“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写渔歌也是一言“峡长”,一言声哀。从猿鸣之中,使人进一步体会到山高、岭连、峡窄、水长,同时山猿哀鸣,渲染了秋天的萧瑟气氛。也让人从这句渔歌中体会到了,渔者们的辛苦和生活的艰苦。
《三峡》虽属节选,但全文结构严谨,布局巧妙,浑然一体,尤其作者在描山摹水上更见功力。由于作者曾“践跻此境”,有具体感受,所以能掌握三峡的特点和不同季节的风貌。首先,作者采取先大而小,先总后分的办法,按季节分层次,写得起讫分明,各具特色。其次,善于选取富有特征性的事物,寥寥几笔,使境界全出,叫读者恍如身临其境。如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表现水流湍急,以“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形容江水澄澈,风光妩媚,以“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渲染猿鸣幽凄、山谷空旷,都言简意赅,情景交融。再次,各个部分,各有侧重,互相映衬,互相补充,从不同角度写出了三峡特色,而下面的三个部分,又都围绕着首段关于山峡总的特点来写。最后,作者运笔富于变化,有正面落笔,有侧面烘托,有粗线勾勒,有工笔细描,有明言直写,有隐喻暗示,有全景鸟瞰,有特写镜头,有仰观远景,有俯察近物,有绘形写貌,有摹声录音,有自己立言,有由人代语,虽只几百字的短文,却概括千里,包容四季,收纳山水草木,罗入清猿怪柏,真可谓片言敌万语,尺素罗千里。
作者简介
郦道元(约470年~527年),字善长,北魏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人,地理学家、散文家。青少年时代在青州度过。北魏孝文帝太和中,官至御史。为官清刻严峻,不避权贵,后为关右大使,被雍州刺史萧宝夤暗杀。他一生好学不倦,博览群书,有感于《水经》简而难通,立志为《水经》作注。经过实地考察,他旁征博引,征引群书四百多种,著有《水经注》四十卷,极大地丰富了原书内容。《水经注》虽属于地理著作,但描写委婉曲折,文字峻洁明丽,文学上也有较高成就。
《三峡》郦道元7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6--13 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曰,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阴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幕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_________ ,_______ 。”
6 、本文的作者是北魏的_______
7 、解释下列多义词
绝:沿溯阻绝( ) 哀转久绝( )
自:自三峡七百里中( ) 自非亭午夜分( )
8 、将文中空缺的语句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9 、翻译句子:
①素湍绿潭,回清倒影。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悬泉瀑布,飞漱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按要求填写有关语句:
①文中侧面写山之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文中侧面写出夏日江流湍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你联想到了哪个诗人的.哪两句古诗?
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
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文末以渔歌作结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结合文章内容,用一句话概括三峡的景色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6、 郦道元
7、 绝:隔绝 消失 自:从、由 如果
8、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9、 ①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的清波,倒映着两的景物。 ②悬泉和瀑布在那里飞流冲荡。
10、①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或王命急宣…不以疾也
11、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12、 进一步突出三峡秋天的凄异。
13、雄奇险拔、清幽秀丽
《三峡》郦道元8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0.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至于/夏水襄陵B.绝 /多生怪柏
C.虽/乘奔御风D.常有高/猿长啸
11.对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隐天蔽日(隐瞒) B.良多趣味(确实)
C.绝多巘生怪柏(山峰) D.哀转久绝(消失)
1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与春冬之时中的之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何陋之有 B.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C.已而之细柳营 D.策之不以其道
13.下面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本文第一段写山势,先写其连绵不断,再写其高耸。
B.本文第二段写水势,先写水之速,再写水之盛。
C.作者将景物寓于四季变化中来描写,将静态景物动态化。
D.本文描写了大自然无比雄伟壮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怀。
1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语句的大意。(4分)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译文: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文:
【答案】10.D(高猿是一个偏正式的语言单位,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不停顿) 11.A(隐是遮蔽的意思) 12.B(A项是表倒装的助词,可不译;C项是动词,去的意思;D项是代词,它的意思;题干中的例句与B项都是结构助词,的意思) 13.B(选文第二段先写水之盛,再写水之速)(以上四道选择题均为2分) 14.(1)如果不是(晴朗的)正午或半夜(1分),是不能见到日月的(1分)。 (2)即使骑着马,驾着风(1分),也没有这样迅速(1分)。 (20xx年湖南娄底中考语文试题)
(二)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 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减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问,清荣峻茂, 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 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10.郦道元堪称写水的高手,他用口口口口,口口口口描写水势盛大,又用口口口口,口口口口描写江水清澈,语言凝练而意蕴丰富。(用原文的语句填空)(2分)
11.文末描写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突现了三峡的什么特点?(3分)
【答案】
9.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10.夏水襄陵沿溯阻绝(1分)素湍绿潭回清倒影(1分)
11.一是突现了三峡秋季凄清肃杀的环境特点;二是突现三峡山高、峡长、岭连的地形特点。(答对l点得1分,全对得3分) (20xx年广东省中考语文试题)
(三)
阅读下面[甲]、[乙]]两个文言选段,作6-9题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节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 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②皆无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
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③,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
(节选自陆游《入蜀记》)
【注释】①祠;供奉祖宗、鬼神或先贤的处所。②太、华、衡、庐:泰山、华山、衡山、庐山。③翳:遮盖,这里指云。
6.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
①沿溯阻绝。 绝:
②或王命急宣。 或:
③不以疾也。 疾:
④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 悉:
7.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4分)
①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②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
8.[甲] [乙]两文都写到山,两文段所写的山各有着怎样的特点?(4分)
9.[甲] [乙]两文段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基本相同,这是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案】6. ①断②有时③快④全,都 7. ①水清,树荣,山高,草盛,趣味无穷 ②议论的人说泰山、华山、衡山、庐山都没有这种奇异的景象。 8.[甲]文段写群山具有连绵不断、雄奇险拔、遮天蔽日的特点。[乙]文段描绘的巫山及其神女峰具有高、奇、秀等特点。 9.对祖国壮丽山川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三峡》郦道元9
《三峡》
朝代:南北朝
作者: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阙 通:缺)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溯 同:泝)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巘 写作:山献)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译文
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叠叠的悬崖 峭壁,遮挡了天空和太阳。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等到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丘的时候,下行或上行的船只都被阻挡了,不能通航。有时候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回旋的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山峰之间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确实趣味无穷。
在秋天,每到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经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注释
(1)自:在,从
三峡:指长江上游重庆、湖北两个省级行政单位间的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峡全长实际只有四百多里。
(2)略无:毫无,完全没有。阙:通“缺”,空缺。
(3) 嶂(zhàng):直立如屏障一样的山峰。
(4)自非:如果不是。自:如果。非:不是
(5)亭午:正午。夜分:半夜。
(6)曦(xī):日光,这里指太阳。
(7)襄(xiāng):上,这里指漫上。 陵:大的土山,这里泛指山陵。
(8)沿:顺流而下(的船)。溯:逆流而上(的船)。
(9)或:有的时候。王命:皇帝的圣旨。宣:宣布,传达。
(10) 朝发白帝:早上从白帝城出发。白帝:城名,在重庆奉节县东。朝:早晨
(11)江陵:今湖北省荆州市。
(12)虽:即使。 奔:奔驰的快马。御:驾着,驾驶
(13)不以:不如。此句谓和行船比起来,即使是乘奔御风也不被认为是(比船)快,或为“以”当是“似”之误。(见清赵一清《水经注刊误》) 疾:快。
(14)素湍:白色的急流。素:白色的。绿潭:碧绿的潭水。
(15)回清倒影:回旋的清波,倒映出(山石林木)的倒影。
(16)绝巘(yǎn):极高的山峰。绝:极。巘:高峰
(17)悬泉:悬挂着的泉水瀑布。飞漱:急流冲荡。漱:冲荡。
(18)清荣峻茂: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盛。
(19) 良:实在,的确,确实。
(20) 晴初:(雨后或雪后)天刚刚放晴的时候。霜旦:下霜的早晨。
(21)属引:连续不断。属(zhǔ):动词。连接。引:延长。凄异:凄凉怪异。
(22)哀转久绝:悲哀婉转,猿鸣声很久才消失。绝:消失,停止。转:通“啭”鸣叫。
(23)巴东:汉郡名,在今重庆东部云阳,奉节,巫山一带。
(24)三声:几声。这里不是确数。
(25)沾:打湿。
(26) 裳(cháng):衣服。
诗人简介
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汉族,范阳涿州(今河北涿州)人。北朝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仕途坎坷,终未能尽其才。他博览奇书,幼时曾随父亲到山东访求水道,后又游历秦岭、淮河以北和长城以南广大地区,考察河道沟渠,搜集有关的风土民情、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撰《水经注》四十卷。文笔隽永,描写生动,既是一部内容丰富多彩的地理著作,也是一部优美的山水散文汇集。可称为我国游记文学的开创者,对后世游记散文的发展影响颇大。另著《本志》十三篇及《七聘》等文,已佚。
赏析
郦道元的《三峡》(选自《水经注》)是一篇著名的山水之作,只用不到区区200字的篇幅,作者描写了三峡错落有致的自然风貌。全文描写随物赋形,动静相生,情景交融,情随景迁,简洁精练,生动传神。
作者用“自三峡七百里中”起笔,既交代了描写对象,又介绍了其总体长度。
接着,作者先写山,用“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写山之“连”,“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写山之“高”,又用“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侧面烘托,让人进一步感到三峡的狭窄,寥寥数笔形象地勾勒出三峡磅礴逶迤、雄伟峭拔的整体风貌,使读者很快被三峡的雄险气势所吸引。
水是山的眼睛。作者按自然时令来写水,先写水势最大最急的夏季。用“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正面描写水势之险恶、水位之高、水流之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通过对比、夸张更加突出了夏季江水暴涨后的`水流之疾。再写水势减小的春冬,此时的三峡可用一“秀”字概括。“素湍”“绿潭”,两种色彩、两种情态,动静交织,对比鲜明;“怪柏”“悬泉”“瀑布”,也是有静有动、有声有色,山水树木交汇其中,蔚为奇观。“清荣峻茂”一句话四字写四物:“清”字写水,“峻”字写山,“荣”字写柏树,“茂”字写草。“良多趣味”,又掺入了作者的审美意趣,使得诗情画意融为一体。写秋水,作者用一“霜”字暗示,写三峡秋景的清寒,并用猿鸣来烘托萧瑟的秋高,让人不胜凄凉。
作为描写山水之作并非单纯写景色,而是以情托景(如“良多趣味”托出春冬景色之佳,“猿啸”“凄异”托出秋季景色之凉),缘情入景(如开头几句体现了初赏三峡的总体之情,使人顿有雄伟奇险之感,以下再分写时而悚惧,时而欣喜,时而哀凄的四季之情),作者以情而非四季的顺序来布局谋篇。
凡景语皆情语,初学写作者,写景状物要做到写出其特点,要和自己的思想感情相一致。
《三峡》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夏天,江水漫上丘陵,来往的船只都被阻绝了。“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雪白的激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的清波,美丽的倒影,使作者禁不住赞叹“良多趣味”。而到了秋天,则“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那凄异的叫声持续不断,在空旷的山谷里“哀转久绝”。三峡的奇异景象,被描绘得淋漓尽致。作者写景,采用的是大笔点染的手法,寥寥一百五十余字,就把七百里三峡万千气象尽收笔底。写春冬之景,着“素”“绿”“清”“影”数字;写秋季的景色,着“寒”“肃”“凄”“哀”数字,便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布局自然,思路清晰。写水则分不同季节分别着墨。在文章的节奏上,也是动静相生,摇曳多姿。高峻的山峰,汹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飞悬的瀑布,哀转的猿鸣,悲凉的渔歌,构成了一幅幅风格迥异而又自然和谐的画面,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引用的诗句表现了突出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色悲寂凄凉的气氛。
《三峡》郦道元10
上课!
师:在波澜壮阔、一泻千里的长江上,有一处无比壮美的景观,它仿佛是一串串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我们的母亲河上,它就是闻名世界的长江——
生:三峡。
师:好,先请同学们欣赏三峡的壮美风光。请大家看屏幕。(CAI显示三峡风光)
师:人们都说,三峡美,三峡奇。那它美在哪里,有奇在何处呢?这节课我们就跟随北魏的郦道元,一起去领略三峡的魅力!(板书课题、作者)
师:下面老师先了解一下同学们已掌握的情况。先请大家齐读一遍课文。
师:同学们读得不错。声音洪亮,字音、停顿掌握得也不错。请大家看屏幕,来做两个题。哪位同学来说说下面几句话的含义?(CAI显示练习)
师:对他们的答案,同学们有不同看法吗?
师:看来大家对语句含义理解得不错。这是学习文言文很重要的一步。好下面我们来看看文章的内容。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景的?
生:先写三峡的山,然后写三峡夏、春冬和秋季的景色。
师:既然写四季的景色,那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写?
生:夏天的水气势宏大,汹涌澎湃,最能体现三峡的特色,所以先写。春冬的水相似,所以一起写。秋天的水很凄凉,所以最后写。
师:的确,郦道元写文章正是为了突出三峡的特点。那这篇文章到底突出了三峡的什么特征呢?请同学们分别来说一说。
生:三峡的山非常高。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还有“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不到正午看不见太阳,不到午夜看不到月亮,说明山非常高。
生:三峡的山多,而且连绵。从“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可以看出来。
生:三峡夏天的水湍急,流速快。从“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可以看出来。
生:三峡的秋天十分凄凉。从“猿鸣三声泪沾裳”可以看出来。
生:三峡的春冬水是清澈的,树是茂盛的,山是险峻的。
师:郦道元抓住特征,仅仅用155个字,就为我们展现三峡无穷无尽的`美景。这篇《三峡》被称为我国山水游记的先导,被誉为千古美文!今天我们就要反复朗读,来品味它的美,最后要有感情地背诵它。(板书:美读)
师:要想品味文字之美,就必须学会运用想象,领略文中美景。做到“目中有景”。(板书:目中有景)
师:下面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文中描绘的景色,准备用“三峡的 美”说一句简单的话。
(生读,老师巡视)
师:三峡美景无限,老师先来说两句。三峡的水美。三峡的秋色美。哪位同学来说说?
生:三峡的山美。
生:三峡的春冬美。
生:三峡的瀑布美。
生:三峡的树美,花美,高山美,歌声美。
师:现在我们的脑海里有一点模糊的影象了,怎么让这影象更清楚一些呢?我们接着刚才的那句话再说一段话,来具体描述一下三峡的景色。
师:老师先来做个示范。(CAI显示文字)
师:三峡的春冬美。你看,雪白的急流,回荡着粼粼的清波;碧绿的深潭,晃动着秀美的倒影。还有那绝壁上的怪柏,苍劲嶙峋;还有那 “悬泉瀑布”,水声阵阵,细沫飘洒,让人心驰神往。
师:请同学们自己准备一下,先在组里说说。
(生交流,师巡视)
师:哪位同学来说说?
生:三峡的山美。你看:它们高耸入云,连绵不绝,隐天蔽日。
生:三峡的夏天美。你看:湍急的水流,阻绝了上行下行的船只,从白帝城到江陵,1200余里,一天就到达了。
生:三峡的春冬美。你看:水流湍急如白练,潭水碧绿如翡翠。怪柏、小草欣欣向荣,悬泉瀑布飞流直下。
生:三峡的秋天美。你看:高处有哀啭的猿鸣,江上有凄婉的吟唱,让人动情。
师:三峡美景让人赏心悦目。请同学们带着对美景的想象,出声朗读课文。
师:写景是为了抒情,这篇文章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呢?
生:表达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师:那在写山、水、四季的时候,文中表达的感情一样吗?
生:写山突出了高峻。给人一种恐怖的感觉。
师:让人油然而生敬畏之情。
生:写春冬之景,表现了宁静的感觉。
师:作者认为春冬的景色如何?
生:“良多趣味”。
师:是很欣赏的。那三峡夏天的水给人什么感受?
生:多。汹涌澎湃。
师:在这样的江水中航行有什么感觉?
生:爽。
师:记得《三国演义》的主题歌吗?第一句是什么?
生:“滚滚长江东逝水”。
师:在长江的滚滚洪涛中,如果驾一叶扁舟,有什么感觉?
生:无以自主。随流飘荡。
生:恐惧。
师:夏天的三峡水大流急,这时船只是不能通行的。为什么还会有“朝发白帝,暮到江陵”的说法?
生:那是因为有皇帝的命令必须传达。
师:一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不但写出了水流之急,也暗示了过去公文传递的艰辛、危险与无奈。唐代诗人李白也曾写过一首诗,表现三峡的水,题目是——
生:《早发白帝城》。
师:我们一起来背一背。
生:“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师:这首诗所表达的感情与课文一样吗?
生:不一样。这首诗所表达的心情是愉快的。
生:李白的心情与传递公文的人不一样。
师:李白是在游览祖国山川,心情轻松愉快,所以即使听到猿猴的啼叫也觉得是在为自己的行程伴奏。这和课文中引用的“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所表达的感情一样吗?
生:不一样。课文中是一种凄凉的感情。
师:为什么会不一样呢?
生:因为人们的心情不同吧。
师:是啊。心境不同,时令不同,人的感受就不同。秋天,万木凋零,林寒涧肃,已让人感到阵阵寒气,再加上凄苦的猿鸣,怎能不让艰辛劳作的渔人落泪呢?
师:下面请同学们带着对课文的理解,把课文读给旁边的同学听。
(生互读)
师:同学们读得都很投入。不过,要想感动别人必须先感动自己。读的时候,一定要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投入自己的真实情感,用心体会山的高峻,水的湍急,春冬的静谧,秋的凄凉,就是要做到“心中有情”。(板书:心中有情)
师:这样美美地读,大家一定会有更新的体验。请大家反复朗读课文,争取背过。
(生读课文)
师:文言文不同于现代文,读的时候要舒缓一些。老师先来给同学们示范着背一下。
(CAI显示三峡的图片,播放优美的音乐。师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师:下面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理解齐背课文。
(生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 郦道元《三峡》导学案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三峡》郦道元】相关文章:
郦道元《三峡》导学案范本07-03
《三峡的孩子爱三峡》教学设计06-26
音乐课《三峡的孩子爱三峡》的教学设计06-18
《三峡》导学案07-03
巴东三峡的教案06-04
三峡的教学设计06-08
三峡之秋的教案09-14
三峡精品教学设计07-02
《三峡》导学案设计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