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风筝》

2022-07-04

鲁迅《风筝》1

  风筝,飞起来十分美丽,顺风则平,逆风则上,远远望去,挂着的丝线又仿佛是隐形的,感觉风筝是在演节目似得,而风筝若是自己的,又可以当导演,小孩子们在这种玩乐之中必定能找到许多乐趣,可若是禁止孩子们玩乐,恐怕是对孩子精神的`一种虐杀。

  鲁迅的弟弟喜爱风筝,可鲁迅不让他放,论年幼、论力气,弟弟都是抵不过鲁迅的,为此,他只能整天仰头观望,而鲁迅则认为这是没出息的孩子干的,偶尔在一部外国杂志中看到了玩具对于孩子来讲是多么重要,为此,鲁迅十分后悔,也没得到弟弟的宽恕。读完这篇文章,我明白了:玩具才是孩子最需要的东西,而作为家长一定要满足于孩子,不然对孩子的心灵可能会造成一定伤害。

  我最欣赏的还是鲁迅先生那知错就改的品德,因为鲁迅先生知道自己伤害了弟弟的心,便立即去做补给,可因为弟弟早已忘记了此事,没有宽恕,而鲁迅先生的心却仍然十分沉重,感觉自己做了对弟弟精神上得虐杀。

鲁迅《风筝》2

  一、课前预热

  师:老师备课时看到网络上流传这样一则顺口溜,说:中学生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周树人是谁啊?

  生:【齐声】鲁迅!

  师:大家读过他的作品吗?

  生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生2:《社戏》

  (还有学生在下面说《孔乙己》、《狂人日记》等)

  师:看来同学们对鲁迅先生很熟悉,真让老师高兴!

  二、导入新课:

  师: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欣赏的是选自鲁迅先生散文诗集《野草》中的《风筝》。

  三、整体感知,概括故事

  师:预习过作品了吗?

  生:【齐声】预习了!

  师:能用一、两句话概括这篇千字文中所呈现的故事吗?同桌之间可以合作。

  (同桌间进行合作交流)

  师:谁来说说?

  生3:二十年前“我”亲手毁坏了小兄弟心爱的风筝,二十年后“我”意识到自己的过错,想补救却不得。

  师:概括得很好,注意了故事中的时间跨度和人物关系。

  四、细研文本,解读风筝

  师:兄弟间的冲突竟源于一只风筝,这小小的风筝身上会藏有怎样的密码呢?

  (学生表现好奇)

  师:不妨先找找文中哪些地方写到了风筝?请用“在第几自然段中找到了怎样的风筝”来表述,语言尽量简省。

  (学生开始寻找)

  生4:我找到了第一自然段中眼前的风筝。

  师:用时态来概括,不错!你能把这一段读一下吗?

  (学生朗读)

  师:朗读声音响亮,但有一处小错误,其他同学发现了吗?

  生5:第三小句应该读成“灰黑色的秃树枝/丫叉/于晴朗的天空中”。

  师:很好,“丫杈(chà)”是一个词。再请大家注意一下“我”看到风筝时的心情。

  生:【齐声】惊异和悲哀。

  师:怎么会感到“惊异”和“悲哀”呢?

  生6:北京冬天就有风筝放飞,这在故乡应该是不多见的,所以“我”觉得惊异。

  生7:“我”看到风筝引起了对往事的沉重回忆,所以感到悲哀。

  师:你分析问题注意到了上下文的贯通联系,这种方法很值得大家学习。看来这儿的风筝有穿针引线,开启下文的作用。请继续寻找文中的风筝。

  生8:我找到了第二自然段中故乡的风筝。

  师:请同学们一起读这段文字,看看作者如何来描写故乡的风筝?

  (学生齐读)

  生9:作者写到了风筝的声响、风筝的颜色、风筝的形状。

  生10:我觉得还有感情。

  师:何以见得?

  生10:“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伶仃地显出憔悴可怜模样。”一句中“寂寞”、“伶仃”、“憔悴可怜”都表示感情。

  师:说得好,就请你把这句再读一下吧!

  (学生朗读)

  师:确实读出了感情。作者把风筝描写得有声有色,有形有情,故乡的风筝成了江南早春二月的一道美丽风景,连寂寞的瓦片风筝也是春色一点。而这难道又仅仅是在写景吗?难道这不是一种暗示么?我们能够想象这风筝下面站着的会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暂不解答,先留个悬念吧。能找找故事中的那只风筝吗?

  生11:是第三、四自然段中那只撕毁的风筝。

  师:对,就是这只小小的风筝牵扯出的是兄弟两人截然不同的表现,请结合关键词句圈点勾画出他们对风筝的情感和具体行为。

  (学生圈点勾画)

  生12:小兄弟最喜欢风筝。

  师:有具体表现吗?

  生12:看别人放风筝时会“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甚至于小半日”,还会“惊呼”、“跳跃”。

  师:你来读一下他的这些表现,好吗?

  (学生富有感情地朗读)

  师:他读得怎样?请同桌点评一下。

  生13:读得很好,读出了小兄弟心中的渴望。

  师:你还能说说小兄弟喜欢风筝的其他表现吗?

  生13:他拾枯竹在什物堆中苦心孤诣地偷做风筝。

  师:你说的“苦心孤诣”是什么意思?

  (学生不解)

  师:谁知道这个成语的解释?

  生14:指费尽心思做事情。

  师:这就足以表明小兄弟对风筝的热爱,那他为什么如此钟情风筝呢?

  生15:我觉得风筝就是小兄弟儿时的玩伴,心中的希望,他爱风筝是一种儿童的天性。

  师:你在这里发现了儿童的天性,是啊,每只风筝的下面都会有一颗可爱的童心,这不就是风筝所藏密码之一吗?来,到黑板上把它写一下!

  (学生板书:儿童天性)

  师:再来看看“我”的情感和具体表现。

  生16:“我”对风筝是“不爱”、“嫌恶”、“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从“不许放”、“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就能看出来了。

  生17:还有“我”的“愤怒”,“即刻伸手折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还有“傲然走出”。

  师:找得很全面,谁来把其中描写动作的这一句读一下?

  (学生朗读)

  师:我也来读一下。

  (教师朗读)

  师:我们俩读的有什么不同吗?

  生:【齐声】老师你读时有些小的停顿。

  师:我为什么要这样读啊?

  生18:你好像故意把这些动作分解开来,像“又将风轮掷在地上,踏扁了”,中间用个逗号,有个停顿,我觉得有点折磨人。

  师:啊?是说老师我折磨人吗?(笑声)

  生18:不,不,是作者这样写的,是作者折磨人。(笑声)

  师:哦,应该是作者让他笔下的“我”如此冷酷无情。想想小兄弟竟敢瞒天过海,顶风作案,“我”自然气急败坏。(笑声)

  师:而所有的这些仅仅是要说“我”的“粗暴”吗?想想在这儿要告诉我们什么呢?

  (投影相关链接:

  材料一: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妻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孟 子

  材料二:鲁迅父亲早逝,他便以一个封建家长的资格来管束教导弟弟

  ------李允经)

  (学生边读边讨论)

  生19:我认为作者是在表现一种人对人的压迫。

  生20:我觉得这是封建专制的体现。

  师:你对中国历史很熟稔,一下子就触及到思想的本质。这应该是风筝所藏密码之二了吧!请上来写出你的发现。

  (学生板书:封建专制)

  师:好,很工整,请继续寻找文中的风筝。

  生21:在第七自然段中还有补过的风筝。

  师:你的概括紧紧扣住文章的语言,很精准,那我为什么想到要补过呢?

  生22:“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而“我”是在进行“精神虐杀”。

  师:你是联系上文找到了原因,真聪明。能说说何谓“精神虐杀”吗?

  生22:我觉得摧毁风筝实质上就是在摧毁童心,扼杀儿童的天性。

  (教师鼓掌)

  师:你就是位小小思想家,考虑问题有深度!“精神虐杀”作为风筝所藏密码之三很清晰了,也请你来写一下。

  (学生板书:精神虐杀)

  师:“我”成了制造“精神虐杀”的刽子手,“我”意识到了自己的罪责,那“我”想怎么来补过呢?

  生23: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我和他一同放。

  师:这只补过的风筝最终放飞于蓝天了吗?

  (学生齐摇头)

  师:为什么?

  生:【齐声】我们已经是大人了。

  师: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但放之于成人身上,便可能只成了小丑。所以请同学们记住有时生命不可错过,有些错失是无法补救的。“我”还想过其他的补过办法吗?

  生24:去讨他的宽恕,等他说,“我可是毫不怪你呵。”

  师:有效吗?

  生:【齐声】没有!

  师:看看小兄弟怎么说的?

  生:【齐声】有过这样的事么?

  师:读得很整齐,味道淡了点,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

  生25:有些惊奇。

  生26:还有些茫然。

  师:好,那就再读一遍。

  生:【齐声】有过这样的事么?

  师:对此“我”又是怎么看的?

  生27: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无怨的恕,说谎罢了。

  师:你能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吗?

  (学生摇头)

  师:先看看谁在说谎?

  生27:弟弟在说谎,他想安慰哥哥。

  生28:不对,是“我”在说谎,小兄弟根本没有怨恨了,也就无宽恕可言,“我”硬要他宽恕的话,就是自欺欺人了。

  师:讲得太好了,我们再来看看鲁迅先生自己是怎样说的。

  (投影相关链接:

  材料三:自己做过的错事应该牢牢记住,并不是人家不记得了就可以过去。 ------鲁迅

  材料四:多有只知责人不知反省的种族,祸哉祸哉。------鲁迅)

  (学生齐读)

  师:谁能发现此处所藏的密码?它体现了一种智者之思。

  生29:表示“我”在不断反省。

  师:好,能用四字短语来表述吗?

  生29:自我反省。

  师:把它写出来!

  (学生板书:自我反省)

  师:我们一路探寻,一路思考,已经解读出风筝所藏的四层密码,了不起,还能有新发现吗?

  (学生迟疑)

  师:读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学生自由朗读)

  师:“故乡的春天又在这异地的空中了”有什么暗示吗?

  生30:这里还有一只风筝。

  师:怎么解释?

  生:想到故乡的春天“我”就会想到风筝。

  师:给这只风筝起个名字,好吗?

  生30:我觉得是逝去的风筝。

  师:不错,那老师来把这两个自然段读一下,请大家体会这里面的感情。

  (教师范读)

  生31:表达了“我”内心的“沉重”和“悲哀”。

  师:用文中的语句表述得再完整些。

  生31:我的心只得沉重着。而一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

  师:为什么“只得沉重”,为什么“悲哀无可把握”?小组讨论一下。

  生32:“我”无法摆脱自己制造的“精神虐杀”,所以只能痛苦,“只得沉重”。

  生33:小兄弟已全然忘却了自己所受的“罪”,让“我”无法求的宽恕,所以有“无可把握的悲哀”。

  师:看来“我”面对无法改变又不可摆脱的现实保持着清醒,正视别人忘却都不再提及的罪责勇于去担当。这让老师想到了季羡林先生,想到了他写的《幽径悲剧》。

  (投影相关链接:

  材料五:我自己的性格制造的这一个十字架,只有我自己来背了。奈何,奈何!-------季羡林

  材料六:一切不幸命运的救赎之路在哪里呢? 设若智慧的悟性可以引领我们去找到救赎之路,难道所有的人都能够获得这样的智慧和悟性吗? -------史铁生)

  (师生齐读)

  师:作为思想启蒙者,他们都有一种共同的情怀,请联系史铁生的这段话来思考。

  生34:这是一种自我救赎的精神。

  师:发现得太深刻了,人类开始自我救赎,上帝就笑了!

  (学生板书:自我救赎)

  五、完成解码,教师小结

  师:同学们发现的五层密码依次排列,我们一起将它们串连缀接一下吧!

  师生:《风筝》告诉人们要保护儿童天性不受封建专制的精神虐杀,要在自我反省中完成自我救赎!

  师:这不就是鲁迅在《狂人日记》结尾处喊出的“救救孩子”!不也在告诉我们要保持人格之真,绽放人性之美吗?

  (教师板书:保持人格之真 绽放人性之美)

  师:近一个世纪过去了,可我们读鲁迅的作品依旧能感受到他的思想温度和穿透力量。同学们,我们还会怕周树人吗?

  生:【齐声】不!

  师:那我们该做些什么呢?挑一个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日子,放风筝去!(同学一片欢笑)

鲁迅《风筝》3

  《风筝》是鲁迅先生的一篇回忆性散文,讲述了因为我的无知和封建家长制的思想扼杀了孩子的天性,对一个儿童造成了伤害。在“我”年纪大了之后,回想起往事,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之后,本希望能够获得宽恕,然而终究没有。

  由于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思想的绵延不绝,这种思想在人们心里还是思想上都已经根深蒂固了,人们甚至不相信科学,不去接受外界事物的先进事物,依然我行我素,闭门造车。反映在《风筝》上便是,作为封建家长制的“我”,一味的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行事,丝毫没有考虑到孩子抑或他人的感受或想法,而且这种形式是不容许存在反抗的,是命令者和执行者的关系。若干年后,“我”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从这里我想到了其实在当下我们的社会中也存在类似这样的事情,孩子还特别小,家长就忙前忙后的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班儿,美其名曰“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其实这何尝不是对孩子的`一种天性的压抑,如果说孩子确实在某一方面很感兴趣,其实家长对孩子这种兴趣加以鼓励和发展是很好的一件事,当下许多的孩子是在“被喜欢”一种特长。现在每个家庭都有许多的玩具,但孩子们仅仅只需要这种可爱的玩偶吗?

  这篇文章更为触动我的是,文章中的我并没有得到宽恕:我们渐渐谈起儿时的旧事来,我便叙述到这一节,自说少年时代的胡涂。“我可是毫不怪你啊。” 我想,他要说了,我即刻便受了宽恕,我的心从此也宽松了吧。

  “有过这样的事吗?”他惊异地笑着说,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不记得了。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无怨的恕,说谎罢了。

  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这种没有得到宽恕的更令人悲伤,换句话说,已经失去了得到宽恕的资格。这是给施虐者无限的悲伤,如果说被对方斥责或者是痛骂之后,没有得到宽恕,至少让受伤害者把心中的不平发泄出来了,对于施虐者也是心理上的一种安慰,可是,这种沉默中的无知是对施虐者最大的伤害,在将来的日子中已经不再得到宽恕的机会了,只能默默的对自己以前做过的错事,承受着心理上的惩罚,时间或长或短,力度或强或弱,都是不会消失的一种内心的苦闷。

鲁迅《风筝》4

  文章以风筝为引线,对"我"粗暴对待小弟的言行,作了深刻的反思。同时对小弟这样的人的不觉悟表示出深深的悲哀。这无疑是对封建宗族制度摧残儿童的罪恶进行控诉。叙述往事与抒情紧密结合是文章的突出特点。全文虽以叙事为主,但深深地融汇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关键的地方,则又通过凝炼的语言,作了画龙点晴的点染,使文章感情的表达更加明朗。

  例如,文章开头"我"从北京冬季的天空中,看见一二风筝浮动着,引起了一种惊异和悲哀。为什么呢?下面作者就插入一段对故乡风筝时节的回忆。这段文字不仅叙述了故乡早春的景象,而且在这一景一物的描写中,都凝聚"我"对故乡的赞美之情。在此基础上,作者进一步直接抒发了这种感情:"我现在在那里呢?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廖别的故必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这就将"我"对故乡的深切怀念更充分地表达出来。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这里还不单纯是为了抒发"我"对故乡的深情,如联系全文来看,回忆故乡,目的或落脚点是使"我想起幼时欺凌小兄弟之事。"我"在这里进行了反思。

  透过这个小"我",看到旧的伦理道德统治下的整个社会面貌--大"我"--家长式的管理、长幼尊卑的秩序是何等的神圣,何等的残酷,何等的愚味无知,它扼杀了儿童的天性,当作者挖掘的酿成悲剧的社会原因。"我"的回忆是对封建宗族制度的摧残儿童的控诉,--具有深刻的思想性。"我"经过深刻反省认识到这一地可挽回的过错过后,心情无比沉重。

  这种忏悔意识,否定了旧"我",催生了新"我","我"的思想演进轨迹明晰了,"我"的复杂心理状态显示了,正是这些原因,所以当"我",看到北京天空中的风筝,而感到"惊异与手法,几笔就把人物形象、性格特点,传神地勾画出来。例如描写"十岁内外","多病,瘦得不堪"的小兄弟,"张着、嘴,呆看着空中出神",为别人放的风筝"惊呼","跳跃",这就把小兄弟善良、活泼可爱、喜欢游戏的性格表现了出来。

  当他私自做风筝的秘密被发现后,作者描绘了他窘迫不堪的神情时这样写道:'他向着大方登,从大小登;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作者在这里写出了小兄弟的精神状态,是被封建礼教所麻木的自然流露,这不单纯是胆小的缘故,其深层原因更是造成此种现象的依据。

鲁迅《风筝》5

  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叉1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倘听到沙沙的风轮声,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墨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伶仃2地显出憔悴可怜的模样。但此时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相照应,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我现在在哪里呢?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3,而久经诀别4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5,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6,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

  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7的什物堆中发见7了他。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9着。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胡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10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我即刻伸手抓断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论长幼11,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

  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12。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的堕下去了。

  但心又不竟堕下去而至于断绝,他只是很重很重地堕着,堕着。

  我也知道补过的方法的: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我和他一同放。我们嚷着,跑着,笑着。——然而他其时已经和我一样,早已有了胡子了。

  我也知道还有一个补过的方法的:去讨他的宽恕,等他说,“我可是毫不怪你啊。”那么,我的心一定就轻松了,这确是一个可行的方法。有一回,我们会面的时候,是脸上都已添刻了许多“生”的辛苦的条纹,而我的心很沉重。我们渐渐谈起儿时的旧事来,我便叙述到这一节,自说少年时代的胡涂。“我可是毫不怪你啊。”我想,他要说了,我即刻便受了宽恕,我的心从此也宽松了吧。

  “有过这样的事吗?”他惊异地笑着说,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不记得了。

  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无怨的恕,说谎罢了。

  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现在,故乡的春天又在这异地的空中了,既给我久经逝去的儿时的回忆,而一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罢,——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一九二五年一月二十四日。[2]

  注:

  1、丫叉:树木两枝分歧处。此处作动词用,即丫丫叉叉的意思。

  2、伶仃:孤单单的样子。

  3、肃杀:冷酷萧条,毫无生气。

  4、诀别:辞别,多指不再相见的分别。

  5、他:在“五四”初期的白话文中,第三人称代词一般都用“他”,后来才有“他”、“她”、“它”之分。这句中的“他”是指“放风筝”。

  6、小兄弟:这里指的是作者鲁迅的三弟周建人。

  7、尘封:被灰尘封住。

  8、发见:同发现。

  9、瑟缩:身子发抖畏缩,惊惶的样子。

  10、苦心孤诣:为了达到目的而费尽心力。

  11、论长幼:封建伦理道德宣扬“长幼有序”,规定幼小者必须无条件服从长者,因而弟弟必须服从兄长。

  12、天使:西方神话中把某些帮助人们实现美好愿望的神仙称为“天使”。作为幸福、欢乐的象征。这里是指儿童所希望得到的最美好的东西。

鲁迅《风筝》6

  一、说教材:

  《风筝》一文是鲁迅写于1925年1月24日,后由作者编入散文诗集《野草》。

  文章说的是小时候不许小兄弟放风筝,不准兄弟弄这种“没出息的玩艺”,行为十分粗暴。待到明白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鲁迅醒悟过来,自己当年的行径,简直是“对于精神的虐杀”。虽然事隔久远,鲁迅还是一心想补过,然而小兄弟却全然忘却,“我”的沉重的心只得一直沉重下去。

  这篇散文中,有鲁迅的兄弟之情,有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有鲁迅的自省精神,有鲁迅对小兄弟身受“虐杀”却无怨恨的深沉感慨。

  对于文章的主题,可以从多角度去审视:从儿童教育的角度去理解,从封建伦理道德的角度去理解,从自我解剖的角度去理解,从亲情角度去理解,从追求美好事物的角度去理解……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要注重从课文整体的角度进行教学;简化教学头绪,强调内容综合”,“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要突出词句理解、文意把握、内容探究、等方面的教学”。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认6个字会写13个字正确读写精心希望依然垂头丧气等词语。

  3、读懂课文内容,找出文中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体会秋天里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

  4、引导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教学重点:训练阅读能力,引导学生体会在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过程中,心情起伏变化,并找出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心情起伏变化的同时,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孩子们的心情的变化写具体的。

  本文意蕴丰富,选编此文,无非是因为此文为我们提出了如何进行儿童教育的问题,以及人要勇于自我解剖,面对错误,改正错误等等,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这些恰恰都具有广泛地指导性,学习此文,可以让我们体会人间至爱真情,学习自我解剖的精神,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由于本文是学生进入初中后第一次接触鲁迅的文章,不了解作者的写作风格,而且文章中疑难的问题较多,所以学起来有难度,再加上初中生平时对冲突误解中的亲情体会不到或不深,所以多读课文,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与气氛很重要。

  二、说教法:

  人们常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语文课程中有大量具体形象的,带有个人情感和主观色彩的内容,由于读者的知识背景、生活经验、体悟的角度等方面的差异……面对同样的`文章,人们会有不同的理解或感受。

  现代语文教育特别需要提倡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也特别需要注意尊重和珍视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有独创性的理解,那么教师也要从文本中走出,以人为本。

  阅读《风筝》一文,我不由被鲁迅先生的“真情”所感染,而文章有丰富的意蕴,更能引发人进一步地探究兴趣。因此在教学此文时,拟在反复阅读中体味作者的情感变化,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教师可利用阅读期待、反思、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效率。在这一活动中,教师只是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阅读的对话者之一。

  1、在教学前,教师应多准备一些资料,以便引导学生多角度理解课文。

  2、把课后练习融于教学的过程中。

  3、可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情境,以利于体悟人物的心境,理解文章主题。

  教学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初读课文,扫清阅读障碍,整体感知课文;第二课时反复阅读,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进行探究性学习。

  三、说学法:

  新课程提倡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尽管《风筝》一文属早期白话文,某些字词、句子的表达方式会生涩难懂,而文章本身思想深邃,但这一切都可以在反复地阅读中,在用心地体悟中,在教师适时点拔中,迎刃而解,而激发学生阅读、探究兴趣是扣开知识大门的钥匙。

  我们的课堂无非是为学生提供一片可以自由发挥、畅所欲言的天地,在这片天地里,是教师、学生、文本间的对话、交流,要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学会阅读,在阅读中,学生不是消极地接受,索取意义,而是积极主动地发现、建构意义,甚至创造意义。

  1、反复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

  2、圈点勾画文中不理解的词或句子,提出问题。

  3、课前可以网上查阅鲁迅的资料,准备交流。

  4、提倡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拓展思路,激发独特的感受,抓住关键提问,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5、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四、说程序:

  在教学过程中,按照以下程序操作:

  (一)创设情境,有感情朗读课文。

  (二)多角度理解课文:

  1、为什么作者看见风筝会“惊异和悲哀”?

  2、文中回忆了一件什么事,这一幕后来作者称之为什么?

  3、多年之后“我”对当年的行为有了新的认识,有了什么论文,这种改变说明了什么?

  4、“我”对于自己的过错,想到补过办法了吗?是什么?弟弟是何态度?我心情释然了吗?

  (三)学生质疑。

  (四)思维拓展训练:

  1、当年的鲁迅把自己的好恶强加给别人,这是一种什么做法,是什么思想在做祟?你的身边、生活中有没有类似例子,试举例说明。

  2、虐杀者的行为为什么能得逞,是什么助长了这些人的坏习性,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例子吗?正确的做法该如何?试举例说明

  五、说流程

  教学板块教学活动过程设计意图

  情境导入(5分钟)

  1、配儿歌展示儿童嬉戏图片或视频,感受幸福童年。

  2、导入新课:我们的童年是幸福、快乐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这样的幸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4课《风筝》,了解在旧中国,封建教育观和家长制下的儿童生活吧。

  3、我们欣赏欣赏优秀的文学作品,就是在和文学大师进行意味深长的对话。欣赏的过程,应该成为对话的过程。如何开展阅读对话呢?我们可以尝试从这三条途径入手: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生活对话。出示图片,形象直观的创设情景,导入文本研读。

  对话文本(20分钟)

  1、过渡、那么我们首先就来与文本对话吧。

  2、昨天的预习,我们了解了本文是一篇回忆体、记叙性散文。文章1、2自然段写眼前北京的冬季放风筝情景。这令作者想起了对一件往事,那是一件什么事?哪些段讲述了这件事?

  3、这件事过去了二十多年后,作者心里不能释怀,他有什么愿望?是什么使他有了这样的想法?作者得到弟弟的原谅了吗,为什么?哪些段写了他思想转变,想补过却不能,内心很沉重?

  4、所以,时至今日,作者意见者风筝飞满天的情景,心里还充满了无可把握的悲哀。

  5、文章就这样分成了哪几部分?梳理文章层次,初步了解各层次之间的关系。

  1、过渡:同学们,理清层次之后,你有什么疑惑吗?老师心里有一个疑惑:一件过去了二十多年的往事,为什么还如此耿耿于怀?(虐杀残酷,十分后悔,补过不得。)

  2、品味“虐杀残酷”:

  1弟弟对风筝的痴迷体现在那些词句中,找到相关内容,勾画重点词加以体会,说明。

  2我怎样虐杀了弟弟的风筝梦?找出相关句子加以说明。

  3文章中的小弟是如此可怜,“我”是多么冷酷狠心的毁掉了他的风筝。是什么使作者对弟弟采取这样的行动?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4我们来朗读第3、4两段,把小兄弟的可怜,“我”的残忍读出来。

  3、理解“补过不得”:

  1“我”想补过的心意诚吗,表现在哪些方面?

  2弟弟竟然“完全的忘却”说明了什么?作者为什么至此仍旧不能释怀,心只得沉重着,甚至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

  3请朗读课文第10——12段,感受坐着内心的无尽的、难以言说的悲哀。以一个中心问题引导品味语言,感悟主旨

  对话作者(5分钟)1、小结:读完此文,我们发现了什么?

  1作者心中那份深深的遗憾和愧疚。

  2“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3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的伦理道德对儿童精神的束缚和虐杀很严重,这个“风筝事件”是那个时代和封建家长制与封建伦理道德的罪恶。

  2、请用一、两句话安慰作者。理解主旨,归纳中心。

  对话生活(3分钟)1、人们常常自以为是,总喜欢对人指手画脚,往往还认为是好心。于是,我们家长、老师等手里有权的人还会采用强制的,甚至是粗暴的手段干涉我们,你有这样的经历吗?你想对他们说点什么?

  2、我们的同学中也有做哥哥、姐姐的吧?我们该怎样对待自己的弟弟妹妹的游戏童年呢?感受生活,提高情感。

  欣赏小结(5分钟)

  1、过渡:现在,我们一起总结文学作品欣赏的一般途径和方式:

  1与文本对话:了解内容。

  2与作者对话:领会情感。

  3与生活对话:拓宽视野,加深体验。

  2、对于教育,这确实是一件很难的事,需要我们时刻注意,时刻反思。鲁迅的《风筝》一文,让我们掩卷沉思,心潮难平啊!

  3、请拿起笔,给我们的老师、家长写一封信,和他们来一次诚意的恳谈吧!

鲁迅《风筝》7

  文学常识

  作者 鲁迅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小说集:《呐喊》 《彷徨》

  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野草》

  杂文集:《二心集》《而已集》等16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狂人日记》

  背景资料

  《风筝》选自散文集《野草》。该集收录了鲁迅1924—1926年所作的23篇散文集,主要是以幽晦的象征表达了20年代中期作者内心世界的苦闷和对现实社会的抗争。

  《风筝》写于1921年1月24日,恰逢农历正月初一,发表后因其对传统的封建的儿童的教育思想的强烈批判,深受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的欢迎和喜爱。

  根据意思写出正确的词语。

  1.孤独,没有依靠。( )

  2.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

  3.形容秋冬天气寒冷,草木枯落。( )

  4.分别(多指不易再见的离别)。( )

  5.形容忽然醒悟。( )

  一、听读感知:

  1.全文的感情基调是什么?用文中的一个词概括。

  2.写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围绕风筝主要些了哪几件事?

  1)我的一件往事:少年时虐杀弟弟的风筝梦。

  2)我的一段思想感情经历:中年时读了儿童教育的书籍后感到无限懊悔,想补过而不得的经过。

  总结:全文共分为几部分

  一(1—2):比较北京和故乡放风筝的时令、引出回忆。

  二(3—4):“我”回忆小时候在故乡故意弄坏小兄弟风筝的事情。

  三(5—11):到了中年,意识到错误,当道歉时,小弟已忘却,“我”心情更沉重。

  四(12):看着眼前北京的风筝,“我”的心情十分悲哀沉重。

  鲁迅在这篇文章中想要告诉我们些什么?

  请多角度思考文章的主旨。

  兄弟情深,误会 冲突中有亲情。

  鲁迅严于解剖自己、知错必改的'精神 值得学习。

  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不应扼杀,当时思想愚昧。

  作者对弟弟深受“虐杀”却无怨恨的深沉感慨。

  教师小结:

  《风筝》是一篇表现鲁迅严于自责和反省的优美散文,也是一曲人情美的温馨之歌。仅表现了人物内心美好的感情,而且还给人以深沉的思想内容。通过本文的学习,你感悟最深的是什么呢?反复思索以后,运用于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你的感情会更真挚、美好,你的思想会更丰富、深刻。最后让我们来朗诵一首《风筝》的诗吧!

  结束语:

  一只折断了翅骨的风筝,一段悲哀凄凉的忏悔。精神的创伤是难以愈合的,而背负着愧疚的心灵同样是不堪重负的。同学们,让我们永远记取这个沉重而悲哀的教训吧,让我们永远怀着一颗民主、善良的心吧,唯其如此,那晴朗的天空才会永远飘扬着我们快乐的风筝。

鲁迅《风筝》8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印象是那种让人看似简单的文字却蕴含着不一样的意思,有讽刺、有时代的悲哀、有警示、有狂想、有幻想······

  狂人日记——狂人日记让我看到了一个可怕的时代,那时候,并不是荒年,却有了人吃人的可怕概念。因为壮胆子鲁迅的哥哥竟然忍心把自己的亲弟弟鲁迅吃掉?鲁迅阻止了,可最后他哥哥把他妹妹吃了,我难以想象这是否是真实的。但从古春秋时因为战争既有因为饥饿而吃人,这个可怕历史,可怕现实。但是不是荒年为壮胆子吃人,可怕而愚昧,可我还是不懂此文鲁迅说的吃人是真实的,还是在用狂想来描述那个可怕的时代,人的自私和可怕,无语再说,悲哀的年代。

  风筝——自己最心爱的玩具被人毁掉,又不敢说出来你会有怎样的感觉,是生气、讨厌吗?鲁迅把弟弟最心爱的风筝毁坏了,他对这事和我一样有过同样的感受,我也曾不理解妹妹有时的幼稚,有时那些可笑的言语,现在我明白每个人的喜爱都是不同的,不能因为自己不喜欢就强制别人也不喜欢。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聪明人看似同情,又可怜你,其实这不过是虚伪的同情,口头上的;而傻子呢?他并不是傻子,而是真正同情你的诚实人,他为了帮助奴才开窗,用手去挖个小洞,而奴才却出卖了他,大呼“强盗!”让主人把他赶了出去,却夸奖了奴才一顿。这篇文章让我明白一个道理,有时候看似聪明人的同情并不是真真正正的同情,是一种敷衍;我们往往看似很傻的.人也许不是真傻,只是忠厚而已;奴才更可悲可恨了,把帮助他的傻子出卖,等于出卖了自己的良知;这篇文也许我没有真正看懂,可我知道傻子不是真正的傻子。

  铸剑——铸剑中就讲述了眉间尺为了为自己的父亲报仇而牺牲了自己的故事,黑衣人决定替眉间尺报仇,但是他需要眉间尺牺牲自己的生命,把头砍下来,最后“三头相斗”,竟而王公大臣、宠臣妃子滑稽的愚蠢的认头,虚伪的哭丧,整篇文章都充满了讽刺。冷血的黑衣人,可悲的眉间尺,自私、凶狠的国王最终得到了报应,这是我理解的意思,但我不喜欢冷血的黑衣人、不喜欢这种报仇的方式、不喜欢自私自利的国王。

  这本书每一篇文章的意思也许我没有真正理解,但是这本书里面的讽刺和警示,却让我看懂了一点点,怪不得都说周树人(鲁迅)的文章最难懂,太深奥了,每一句话连成的文都有他的含义,现在看不懂,我把他当成故事来看,因为我是喜欢这本书的,等我再长大一点多了见识自然就会看懂吧,我就这样骄傲的想吧。

鲁迅《风筝》9

  《风筝》原文

  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叉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倘听到沙沙的风轮声,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墨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伶仃地显出憔悴可怜模样。但此时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照应,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我现在在那里呢?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旧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

  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见了他。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蝴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我即刻伸手折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

  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的堕下去了。

  但心又不竟堕下去而至于断绝,他只是很重很重地堕着,堕着。

  我也知道补过的方法的: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我和他一同放。我们嚷着,跑着,笑着。――然而他其时已经和我一样,早已有了胡子了。

  我也知道还有一个补过的方法的:去讨他的'宽恕,等他说,“我可是毫不怪你呵。”那么,我的心一定就轻松了,这确是一个可行的方法。有一回,我们会面的时候,是脸上都已添刻了许多“生”的辛苦的条纹,而我的心很沉重。我们渐渐谈起几时的旧事来,我便叙述到这一节,自说少年时代的胡涂。“我可是毫不怪你呵。”

  我想,他要说了,我即刻便受了宽恕,我的心从此也宽松了罢。

  “有过这样的事么?”他惊异地笑着说,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不记得了。

  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无怨的恕,说谎罢了。

  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现在,故乡的春天又在这异地的空中了,既给我久经逝去的儿时的回忆,而一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罢,――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注:

  1、丫叉:树木两枝分歧处。此处作动词用,即丫丫叉叉的意思。

  2、伶仃:孤单单的样子。

  3、肃杀:冷酷萧条,毫无生气。

  4、诀别:辞别,多指不再相见的分别。

  5、他:在“五四”初期的白话文中,第三人称代词一般都用“他”,后来才有“他”、“她”、“它”之分。这句中的“他”是指“放风筝”。

  6、小兄弟:这里指的是作者鲁迅的三弟周建人。

  7、尘封:被灰尘封住。

  8、发见:同发现。

  9、瑟缩:身子发抖畏缩,惊惶的样子。

  10、苦心孤诣:为了达到目的而费尽心力。

  11、论长幼:封建伦理道德宣扬“长幼有序”,规定幼小者必须无条件服从长者,因而弟弟必须服从兄长。

  12、天使:西方神话中把某些帮助人们实现美好愿望的神仙称为“天使”。作为幸福、欢乐的象征。这里是指儿童所希望得到的最美好的东西。

鲁迅《风筝》10

  今天老师教了《风筝》这一课。这篇散文中,有鲁迅的兄弟之情,有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有鲁迅的自省精神,有鲁迅对小兄弟身受“虐杀”却无怨恨的深沉感慨。

  文章说的是小时候不许小兄弟放风筝,不准小兄弟弄这种没出息的玩艺,行为十分粗暴。待到明白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鲁迅醒悟过来,自己当年的行径,简直是“对于精神的虐杀”。虽然事隔久远,鲁迅还是一心想补过,然而小兄弟却全然忘却,“我”的沉重的心只得一直沉重下去。

  从手足之情上看,当年不许小兄弟放风筝,是为小兄弟有出息,那气恨,是恨铁不成钢。一旦明白自己错了,虽是几十年前的往事,虽为兄长,也要讨小兄弟宽恕。同胞手足之情溢于言表。

  从游戏的意义上看,“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游戏实在出于儿童天性,游戏使儿童活泼、健康、聪明。因此不准游戏,无异于虐杀儿童天性。鲁迅看到外国的儿童教育主张,认识了中国旧式教育的落后,愿中国的儿童教育改变落后的偏见,愿儿童精神从此不受压制,从此能够健康成长。

  从鲁迅的自省精神看,鲁迅是严于解剖自己的,严于自省的,往事,小事,都一丝不苟,知错必改,郑重其事,这种精神非常可贵。

  从小兄弟身受“虐杀”却毫无怨恨这种现象上看,鲁迅的感慨尤其深沉,文章就落脚在这一点上,留下无尽的悲哀和发人深思的问号。小兄弟为什么全然忘却原来他偷做风筝,自己也并不认为正当,以为兄长该管,因此并不耿耿于怀。

  这篇课文告诉我们要多学习鲁迅先生的优点,从中得到启发,这样人才会有进步。更加要学习鲁迅先生的写作方法,本文以一分一总的形式来写这篇文章的。

【鲁迅《风筝》】相关文章:

《风筝》鲁迅07-04

《风筝》鲁迅07-04

语文《风筝》鲁迅07-04

《祝福》鲁迅07-04

鲁迅《故乡》07-04

《雪》鲁迅07-04

鲁迅《雪》07-04

《朝花夕拾》鲁迅07-04

《社戏》鲁迅教案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