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故乡》

2022-07-04

鲁迅《故乡》1

  《故乡》研讨与练习说明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一、这篇小说写故乡,主要是写故乡人的变化。作者主要写了哪些人的变化?他们有怎样的变化?作者从中表达的是一种怎样的情感态度?

  此题意在引导学生分析人物,进而理解主题。

  课文主要写了闰土和杨二嫂的变化。

  闰土:见“课文说明”。

  杨二嫂:二十年前人称“豆腐西施”,“因为伊,这豆腐店的买卖非常好”。二十年后,她变得泼悍、放肆。为了从“我”家捞点东西,交替着虚伪的吹捧、尖刻的嘲讽,还中伤闰土偷碗碟。

  关于作者的情感态度,可以有多种认识:因为中国农民的.活力被封建社会扼杀而悲伤;对中国封建社会农民的苦难轮回无可奈何;为纯真的人性被扭曲而痛苦;对理想的人与人关系的渴望,等等。

  二、曾经是那样亲密无间的一对小伙伴,现在却变得那样“隔膜”,“我”感到“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你认为这“可悲的厚障壁”是什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此题意在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人物,并由此探讨人物发展变化的深层次原因。

  “可悲的厚障壁”是一种人的观念、地位、生活环境差异所带来的精神上的隔膜。“可悲”在于这样的“障壁”是生活中近于“合理”地存在着的,而且也是精神上伦理上难以打破的。

  造成“厚障壁”的原因,是封建秩序观念长期的强制性的压力。这样的压力使人们不得不在精神上、肉体上屈服,在封建秩序中寻找并最后苟安于既定的位置,成为麻木、机械的顺民。“厚障壁”是封建秩序的需要和必然。

  三、“我”不愿宏儿和水生“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他们“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他们“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而希望他们有“新”的生活。展开想像,说说“我”、闰土、别人这三类人的生活是怎样的,“新”生活又是怎样的生活。

  此题意在让学生探讨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第一问要抓住题干对这三类人生活的概括进行合理的想像和补充;第二问可以反思闰土的现实生活,构建“新”的生活。

  答案略。

  四、作者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这句话的内涵。并结合社会和人生,以这句话为话题,写片段作文。

  此题意在让学生了解作者所表达的深刻思想内涵,并引导学生思考社会和人生。

  作者把希望比做地上的路,人们都满怀希望奋斗,就会迎来新生活。

鲁迅《故乡》2

  一、导入新课

  师:“故乡”是一个惹人情丝的字眼,说到故乡,你们能想到那些语句?

  生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师:我们似乎从小就会背诵的,中国人的故乡情结仿佛与生俱来,还有哪些?

  生2: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生3: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师: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生4:小时候,乡愁是一张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师:多情自古恋故乡,今天让我们走进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看看文中的“我”,对故乡又有着怎样复杂的别样的情感呢?(师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

  师:课文都读过了吗?读懂了什么?

  【屏显】把你印象最深刻的情节或画面读一读,说一说。

  生5:我印象深的是“忘了?这真是贵人眼高……阿呀呀,你放了道台了,还说不阔?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的大轿,还说不阔?吓,什么都瞒不过我。……阿呀阿呀,真是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钱……”(读完分析:)通过人物间的对话表现出杨二嫂的尖酸刻薄。还有“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特别体现她的贪财好利。

  师:哦,杨二嫂尖酸刻薄的话语和一个细节,生动形象,让人过目难忘。

  生6:我难忘的镜头是“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记忆中的故乡充满活力,而这里描写的现实中的故乡萧索荒凉、毫无生机。

  师:这段写得真好,其中有一个字特别传神,是哪个?

  生7:“横着”。

  师:把这个字画出来, 如果换成“卧着”行不行?老舍写过“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

  生8: 不行,“卧着”给人很活泼、温暖的感觉,而“横着”能给人一种悲凉萧条的感觉。

  生9:“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由这个“飞”字可以感受到宏儿天真活泼,和见到来客的喜悦。

  师: 太好了!一个“飞”字使孩子的活泼欢快跃然纸上,如果说“飞出了一个老太太”那会怎么样?

  (生笑。)

  生10:我难忘的画面是“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这一段把回忆中的故乡描写得很美,把少年刺猹的画面写得生动形象。

  师:这段回忆中的故乡写得真是清新、浪漫、唯美,我们一起读一下,同时把表示颜色的词语划出来。

  (生齐读此段。)

  三、与杨二嫂对话

  师: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我”见到久别的故乡人,会怎样的滔滔不绝、互诉衷肠呢?想象一下。但是文中与杨二嫂的对话却是——

  【屏显】我愕然了。我愈加愕然了。

  “那有这事?……我……” “我并没有阔哩。我须卖了这些,再去……”

  我知道无话可说了,便闭了口,默默的站着。

  师:没想到吧?

  生齐:嗯。

  师:是什么让“我”愕然?为何说不成话,最终“无话可说”?请朗读课文39—52段,圈画分析。

  (生朗读课文。全班交流。)

  师:什么叫愕然?为什么这样?

  生11: 惊讶,非常吃惊的样子。因为她一出场就声音尖利,“哈!这模样了!胡子这么长了!”

  生12:她样子前后变化大,以前的杨二嫂是“豆腐西施”,文静温柔美丽,现在的样子让“我”完全认不出,让“我”愕然。

  生13:因为杨二嫂显出鄙夷的神色,冷笑着说话,她这样对“我”,让我不知道怎么回答她。因为我并没有以鄙视的态度看杨二嫂,而杨二嫂却对我冷嘲热讽。

  师:她也有笑,她怎样笑?

  生齐:冷笑。(生齐模拟冷笑。)

  师: 她又怎样对我冷嘲热讽的?

  生: 14:“忘了?这真是贵人眼高……阿呀呀,你放了道台了,还说不阔?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的大轿,还说不阔?……”咄咄逼人!

  生 15:我知道杨二嫂来的目的就是为了沾便宜,还污蔑人,无论跟她说什么都没用的(所以无话可说了)。

  师: 怎么污蔑人?

  生15: “阿呀呀,你放了道台了,还说不阔?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的大轿,还说不阔?”

  师:这是杨二嫂的想像,反映出她的思想还停留在腐朽落后的旧时代。先前“我”还试图和杨二嫂对话,但听到这句话时,“我”知道和她已经完全没有对话的可能了,话不投机半句多!所以我无话可说。(师板书“无话可说”)

  师:这段话大家特别感兴趣,我们分角色读一下吧。

  (3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杨二嫂的尖酸刻薄和我的无言以对。)

  师:“我”对杨二嫂无话可说,你觉得这“无话可说”是一种什么态度?

  生16:无言以对,不屑一顾!

  师:不屑,可鄙!

  生17: 我觉得“我”对杨二嫂的态度中还有无奈和悲哀,因为杨二嫂在困苦的生活中已经没有了操守,没有了道德底线,所以她还有点可悲,有点可怜的。

  师:这两个词用得好,可悲、可怜!她年轻时买卖非常好,现在已经破败了,或者是一个破产的手工业者,生活很贫穷,这是她的可怜,在她的世界里没有任何情感与温暖。她可笑、可恨、可鄙,而又可怜、可悲、可叹。

  四、与闰土对话

  师:“我”对杨二嫂无话可说,与曾经的童年伙伴呢?是否会剪烛西窗、促膝长谈呢?

  【屏显】“啊!闰土哥,——你来了?……”

  我也说不出话。

  师:为什么会这样?朗读课文55—61段,思考分析。

  (生朗读课文。)

  生18:“我”说不出话,是因为在生活的重压下,闰土最终变得不再像少时那样活泼,富有生气,而是变得恭敬,这是封建等级制度给他们造成了隔膜。

  师:你说了两层意思,你觉得闰土已经没有了少年时候的活泼,没有活力,让我感到可悲可惜说不出话。第二层意思是说在封建等级制度下两人产生了隔膜,文中有没有具体的表现?

  生18:闰土叫了“我”一声老爷。

  【屏显】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老爷!……”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师:大家读一读,品一品,特别是加粗的`字。

  (生自由品读文段。)

  生19:我从“终于”二字体会到了他叫老爷之前激烈的思想斗争。

  师:后文还有一句——“母亲叫闰土坐,他迟疑了一回,终于就了坐。”这里也用了“终于”,可见决定任何事情他都要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连座位都不敢坐。

  生20:他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欢喜”是因为他见到了少时的玩伴很高兴,“凄凉”是因为他不能像小时候那样了,因为两个人地位不同,他必须表现得恭敬。

  师:闰土叫“老爷”,当时没人逼他吧?

  生21: 我觉得是生活的艰难困苦使得他觉得凄凉。

  生22:“分明”说明他叫的非常清楚,我感到特别刺耳。

  师:嗯。一声老爷让“我”打了个寒噤,“寒噤”怎么理解?

  生22: 一种很可悲的气氛,闰土不再把“我”当成一个朋友,而是当成一个高高在上的老爷,“我”失去了当年那个活泼可爱的玩伴,感到很悲哀。

  师:感到悲哀、心痛、心寒、心悸,他们之间已经不平等了。因为在闰土的观念里面,人与人之间是有等级差别的,我就应该叫你老爷,你就应该高高在上。文章中母亲要他称呼“迅哥儿”时,他说了一句话——“阿呀,老太太真是……这成什么规矩。那时是孩子,不懂事……”这“规矩”和“事”指的什么?

  生23:封建等级思想,伦理思想。“动着嘴唇”说明闰土也想与“我”说话,但思想斗争后最终还是封建等级思想占了上风。

  师:一声“老爷”,闰土越是叫得理所当然,虔诚、心甘情愿,“我”越是感到这“厚障壁”的可悲啊!悲哀、心痛!隔膜! 于是“我”也说不出话。

  (师板书“我也说不出话”。)

  师:这一次失语并不是因为杨二嫂那样的咄咄逼人,中年闰土说话有什么特点?我们再找相关语句体会一下——

  【屏】“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规定……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

  生24:(读语段,然后自评):我读得不好,没读出感觉。

  师(启发):没关系。细看一下在这句话中有很多省略号,这说明闰土在说话时是怎样的?

  生24:断断续续,吞吞吐吐,唉声叹气。

  师:再读读试试, 读的时候也可以加上摇头的动作,加上轻轻的叹息。

  (全班再读此段。)

  师:你们觉得闰土为什么说话这么断断续续、吞吞吐吐、唉声叹气?

  生25:闰土的生活处境困苦,有口难言。

  师: 他以前说话是这样吗?

  生齐:不是。

  【屏显】(18段)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

  (23段)月亮地下,你听,啦啦的响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轻轻走过去……

  (28段)我们沙地里,潮汛要来的时候,就有许多跳鱼儿只是跳,都有青蛙似的两个脚……

  师:少年时候的闰土说话有什么特点?读一读体会。

  (全班读——个别读文段。)

  师:大家刚才读得都很本色很欢快,那,这里的省略号又表示什么?

  生26:表明他有很多话想说,滔滔不绝。

  生27:他心里还有很多很多好玩的事情,见多识广,有无穷无尽的新鲜事。

  师:反应机敏,说话滔滔不绝,这样一个活泼可爱的少年闰土,为什么变成了那个呆滞麻木说话断断续续、欲言又止的中年闰土了呢?什么原因造成的?

  生28:“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

  师:同学们赞同吗?

  生齐:赞同。

  师:这句话概括性很强,“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使得他活力已经全都消失了。大家可以联系学过的历史,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背景。

  生29:那时候中国社会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双重压迫。

  师: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地主、官绅的剥削,军阀混战,帝国主义侵略,关键是封建残余思想使人民生活在层层盘剥下又安于现状,不敢反抗。中年闰土这样一个“木偶人”,就是当时中国千千万万劳苦农民的代表。

  师:讨论一下:面对中年闰土,“我”说不出话来,与对杨二嫂的“无话可说”内涵一样吗?

  生30:“我”与杨二嫂是不屑于说、无话说,但是与闰土是想说但说不出来。

  师:一个是话不投机;一个是想说的话太多太多,反而如鲠在喉。你觉得他想说什么?

  生31:想说小时候在一起的欢乐,想说别后思念,想说说现在和以后的生活,但是两人已经有了深深的隔膜,使“我”说不出话。

  师:一对沉默寡言人。有一句话“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你觉得中年闰土是会爆发,还是会灭亡?

  生异口同声:灭亡!

  师:著名学者王富仁也这样说“中年闰土这样的‘老实人’,是被中国传统宗法的伦理道德严重束缚着的人。他们已经没有旺盛的生命力量,没有争取自己美好前途的奋斗意志和智慧才能。他们消极地忍受着生活的重压。”消极地忍受,默默地消亡,这更令“我”倍感哀伤痛苦。

  五、与“我”对话

  师:“我”回到久别的故乡却“无话可说”、“说不出话”来, 你怎样理解“我”内心复杂的情感?是不是“无话可说”、“说不出话”就彻底失望了呢?

  统观全文,重点研读84—88段,自主思考后小组讨论。

  (生读课文——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生32:回忆中的故乡是一个美好的地方,而现实的故乡却是一个丧失了生命力的世界,所以“我”内心感到失望。(师板书“失望”)

  生33:“我”对闰土对杨二嫂感到悲哀,对当时中国农村现状感到悲哀。

  师:你想得很深刻,对人、对当时整个农村的现状感到悲哀。

  生34:回忆中的故乡是温情的,但是现实中的故乡丧失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让我感到孤独、失望。

  师:故乡是一个人的港湾,但是“我”在这里却得不到温暖,“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生35:我离开时一点都不感到留恋。

  生36:“我”内心里还有对闰土、杨二嫂以及中国广大劳动人民的担忧。

  师:对,悲哀背后有担忧!我们还能不能感受到他深沉的爱?

  生齐:能。

  师:鲁迅有一首,“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为什么我的心里满是伤悲?因为我对这故土爱得深沉!

  师:第二个问题——“我”是否绝望了呢?

  生37:没有。文中又写到了一个未来的故乡,代表人物就是宏儿和水生。

  生38:“我”对他们满怀希望,在课文中这样写:“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辗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希望他们过上消除隔膜的生活,连成一气,彼此是平等的。

  生39:希望宏儿这些后辈人改变这个世界,让这个世界充满活力,充满平等,充满爱。

  师:我痛苦失望过,却又苦苦地思索,对未来充满希望。(板书“希望”)

  生40:文章结尾段“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表达了对故乡的憧憬。

  师:这美好的图景是一种象征,一种美好的憧憬,齐读品味一下。

  (生齐读最后一段。)

  生41:“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是说有了希望不追求就变成了没用的,只要坚持去奋斗,最终一定会成功。

  生42:从最后这句话可以看出,鲁迅希望后辈有开拓创新的能力。

  师:希望踏出一条新路来。“我”在失望中寻找希望,在黑暗中探索。

  生43:我觉得鲁迅不是希望自己一个人去奋斗,而是大家一起来,特别是那些有激情、有活力的后辈人和他一起来创造一个新的生活,所以课文最后说:“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师:哦,有新意!大家把这句话圈出来。大家一起来开拓,一定会开创出一片新天地。文中的“我”和鲁迅相等吗?

  生齐:不相等。

  师:对,这是小说,但在“我”的身上有鲁迅的影子,又不等同于作者。“我”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生: 一个有先进思想的知识分子。

  师:一个首先觉醒的,善于思考的知识分子,这节课,我们一起经历过了他的痛苦、孤独、悲哀;也感受到了他悲天悯人的情怀;他在失望中挣扎,他在黑暗中探索的精神,尤其给我们以鼓舞,给我们以力量!最后让我们齐读这句话结束我们今天的课。

  【屏显】: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

鲁迅《故乡》3

  合上《故乡》,我回忆起来,这真是一部令人肃然起敬的作品,字里行间都充溢着鲁迅先生对封建主义的痛恨,对穷苦但淳朴的人民的关爱,以及对朴实百姓善良人格的赞扬。

  《故乡》中有一处地方最令我的心颤动。儿时,闰土是“我”从小一起玩的好友,虽然那时“我”是少爷,他是帮工,鲁迅与闰土之间纯真的友谊令我羡慕。少时的闰土活泼天真,善良可爱,与鲁迅志同道合:看瓜刺猹、雪地捕鸟……

  长大后,物是人非……鲁迅和闰土间却有了一层厚厚的`隔阂,是时间的刀无情地砍断了童真,闰土与鲁迅见面时,他开口第一句就是“老爷”,我顿时愣了。想必鲁迅先生也十分难过,少年时代那无比纯真的友谊已无影无踪……这个世界是灰色的,人们失去了活力,没有了生活原有的色彩。而与鲁迅先生和闰土童年的经历却充满活力与希望,现在与过去;少年的闰土与成年的闰土;以前的我和现在的我,一切都已不再美好。

  《故乡》是鲁迅先生的一部不朽之作,浓郁的色调传达出悲哀和无限的伤感读着读着,我不禁潸然泪下。

  每次读了《故乡》的感受都不一样。在阅读中,我深深地感受到鲁迅先生振兴中华,反对封建的远大抱负和理想,他挥动手中的笔,与封建主义展开了一场战斗,他像英雄一样,把中华人民从悬崖边拉了回来,一股浩然正气改变了国民精神,改变了人们的思想!我们21世纪的青年也要像鲁迅先生一样,浩然正气心中存,以笔代伐,战斗一生!

  鲁迅先生被中华人民称为“民族魂”,这是受之无愧的!鲁迅先生一身浩然正气,为了祖国,为了民族,顽强奋斗,我们虽然不能像他一样为中华民族做出那样大的贡献,但也要努力学习,争做一个祖国的好少年,我想,这就是鲁迅先生所希望的吧!

鲁迅《故乡》4

  鲁迅,是个家喻户晓的名人,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民主战士。妈妈在我小的时候就给我讲过有关鲁迅先生描写的故事。暑假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商量后,就决定前往鲁迅先生的故乡——绍兴。

  怀着期待的心情,经过三个多小时的颠簸,我们终于到达了这座闻名世界的城市——绍兴。暑假期间,鲁迅故乡的很多景点是免费参观的,只要随身带上身份证就可以在那里随意穿梭。刚到鲁迅故居我就迫不及待地跑向鲁迅先生曾居住过的房间,当跨进房门的一刹那,我就被那简单而又朴素的家具摆设给震惊到了:整个房间只有四样东西,分别是非常大的书柜、写字台、椅子和一张很小的床。我很纳闷,为什么室内要那么大的书柜?而床却那么小呢?卧室是以睡觉为主的呀!后来我才知道鲁迅先生一生都喜欢学习、看书、写作。随处看书是他的习惯,所以哪怕在卧室里也有大大的.书柜。

  参观完鲁迅先生的房间后,我们一行人又来到了“三味书屋”。这四个大字是由清代乾嘉年间的著名书法家梁山舟所提。我很奇怪,为什么要使用这个名字?百思不得其解,我想大概是希望书屋里面有书香、墨香和纸香吧。“快看!”我用贪吃的眼神四处巡视,竟然被我发现了这儿的土特产:孔乙己茴香豆。茴香豆不但看起来色泽诱人,闻起来有淡淡的清香而且吃起来还有股奶香味……

  走到小桥旁,一条条乌篷船停靠在岸边。我打量了一下乌篷船,发现船篷是用软竹子做出来形状,然后在上面铺了一层黑布,用钉子固定而成。上了船,船儿带着我们钻过了拱桥、穿过了竹林,一群小鸟站在船头,优美动听的旋律在它们口中流淌。微风拂过,河面漾起了层层波纹,船夫高亢的吆喝声在古镇里回荡。

  听了我的介绍,你是不是有种想去玩玩的冲动呢?鲁迅故乡——绍兴,在等着你!

鲁迅《故乡》5

  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悠扬;我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说再回去看。

  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他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一面加紧的摇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

  离平桥村还有一里模样,船行却慢了,摇船的都说很疲乏,因为太用力,而且许久没有东西吃。这回想出来的是桂生,说是罗汉豆正旺相,柴火又现成,我们可以偷一点来煮吃的。大家都赞成,立刻近岸停了船;岸上的.田里,乌油油的便都是结实的罗汉豆。

  “阿阿,阿发,这边是你家的,这边是老六一家的,我们偷那一边的呢?”双喜先跳下去了,在岸上说。

  我们也都跳上岸。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一声答应,大家便散开在阿发家的豆田里,各摘了一大捧,抛入船舱中。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于是各人便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又各偷了一大捧。

  我们中间几个年长的仍然慢慢的摇着船,几个到后舱去生火,年幼的和我都剥豆。不久豆熟了,便任凭航船浮在水面上,都围起来用手撮着吃。吃完豆,又开船,一面洗器具,豆荚豆壳全抛在河水里,什么痕迹也没有了。双喜所虑的是用了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这老头子很细心,一定要知道,会骂的。然而大家议论之后,归结是不怕。他如果骂,我们便要他归还去年在岸边拾去的一枝枯桕树,而且当。面叫他“八癞子”。

  “都回来了!那里会错。我原说过写包票的!”双喜在船头上忽而大声的说。

  我向船头一望,前面已经是平桥。桥脚上站着一个人,却是我的母亲,双喜便是对伊说着话。我走出前舱去,船也就进了平桥了,停了船,我们纷纷都上岸。母亲颇有些生气,说是过了三更了,怎么回来得这样迟,但也就高兴了,笑着邀大家去吃炒米。

  大家都说已经吃了点心,又渴睡,不如及早睡的好,各自回去了。

  13.将选段分为三个层次,请用“|”在文中标明。文中详写的那个层次的大意是________。(2分)

  14.“回望”一词在文中结构上起________作用。文中画线的句子分别从________和________(感觉的角度)两方面描写所见所闻,表现了我对“社戏”的________。(4分)

  15.“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一句在表达上有什么妙处?(2分)

  16.“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一句在文章中的作用是什么?(2分)

  17.文中表现阿发憨厚无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18.从文中双喜的所言所思,可看出他是一个______________的少年。(1分)

  19.针对文中孩子们的行为、做法,谈谈你的看法。(3分)

  参考答案:

  13.月还没有落……喝采起来。离平桥村……叫他“八癞子”“都回来了!……各自回去了。(大意是)孩子们偷罗汉豆

  14.承上启下视觉听觉留恋

  15.运用比喻手法,富有江南水乡特色,一方面表明船行驶之快,另一方面表现孩子们欢快的心情。

  16.侧面(间接)描写孩子们船速之快,突出孩子们驾船技术之高。

  17.“偷我们的吧,我们的大得多呢。”

  18.反应灵敏、考虑周到、充满自信

  19.文中孩子们偷豆带有游戏性质,不能视为不良行为。它重在表现孩子们无忧无虑的童心童趣及良好品德,同时展示农村自由天地中充满诗情画意的儿童生活。

鲁迅《故乡》6

  “妈妈的,儿子打老子”拖着长辫子、戴着乌毡帽的阿Q,晃悠着长烟杆,油腔滑调地装着各种怪相,东张西望寻找着小尼姑;“我只知道雪天是野兽在深山里没有食吃,会到村里来;我不知道春天也会有。”衣衫褴褛的“祥林嫂”拄着棍子,嘴里自言自语地喃喃絮语:“我只知道东山的狼吃人,没想到西山的狼也吃人……”孔乙己在酒肆的柜台边“研究”着“茴”字的四种写法……

  这一幕幕鲁迅小说的场景,不是舞台上演出的话剧,而是穿插在“鲁镇”游客身边的“活剧”。

  “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这是鲁迅最早在《孔乙己》上提到的鲁镇。作为他笔下的外婆故乡——鲁镇,究竟在何处?其实,鲁镇在中国地图上是找不到的,鲁镇是鲁迅小说《祝福》、《孔乙己》、《社戏》、《风波》、《明天》等虚构的地方,而今的“鲁镇”是绍兴柯岩景区根据鲁迅笔下的“鲁镇”还原的一个乡村小镇主题公园,其间蕴含着旧时绍兴城镇的民俗风情、建筑风韵、自然景观,可以说是绍兴水乡的一个缩影。

  鲁镇入口,迎面是一座高大的石牌坊,绍兴方言叫“行牌”,上书“鲁镇”两字,是鲁迅先生的手迹。一座石砌的凉亭,坐落在镇门外,一旁是鲁迅先生坐在藤椅上的青铜雕像,比真人约大一倍,颇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之神韵。

  一走进鲁镇,但见粉墙黛瓦的古居、枕河临街的店铺、静穆庄严的寺庙、千姿百态的石拱桥、古色古香的石板路、纵横交错的深水巷,绍兴的桥文化、石文化、水文化、酒文化、名士文化扑面而来。豪华气派的鲁府、外土内洋的钱府、旧木板房的民宅错落有致,鲁迅小说中写到的鲁家祠堂、奎文阁、阿Q调戏小尼姑的静修庵和阿Q栖身的土谷祠,一一呈现在眼前。

  “鲁镇”是绍兴典型的白砖黑瓦、一河一湖两街的建筑格局,让人仿佛走进了一个旧时“人家尽枕河,楼台俯船楫”的水乡古镇,只是这个“古镇”新了一点。

  街口传来锣鼓声,鲁家的祝福队伍捧着供品走来了,鲁四爷依然还是那么神气活现,只是见到游客却是客气得很;一个水上陆地的.双面戏台上,正在演出越剧《拾玉镯》,乌蓬船则载着游客闻声赶来……

  被阿Q拽着进了鲁镇的一处赌坊,几名游客正在“天地人和”的赌台前,悠悠地押着宝。“鲁镇通宝”的铜板是随门票赠送的,终究只是一种游乐,完全没有了小说中押宝时的那种兴奋和颓丧。很快输完了手上的铜板,晃悠到赌坊对面的毡帽店,买了一顶乌毡帽戴上,回头跟阿Q比划了一番,似乎更有些鲁镇“居民”的感觉了。

  跟着导游来到了鲁镇的当铺,门口墙上大大的繁体“当”字,写法颇有些不同,听导游介绍,这个字被称为“回头当”,是祝“当客”时来运转,回头赎当。

  沿着石板“老街”走去,毡帽店、越瓷店、豆腐店、锡铂店、古玩店、贡品店、油烛店、茶漆店、当铺和钱庄……那些现代都市已经没有了的老店铺林立,而整条街上则弥漫着一股臭豆腐的味道,可见绍兴的臭豆腐还是蛮出名的。两边的酒家、饭庄中,黄酒、越菜、风味小吃的香味扑鼻而来,迈进路边的“西施豆腐店”。坐在曲尺柜台前,喝上一口冒着热气的豆腐脑,不由自然而然地想起了那位细脚伶仃的圆规杨二嫂来。

  镇上的鲁府,是按照鲁迅小说《祝福》中鲁镇鲁四老爷家的模样布置,其间的台门斗、天井甬道、大厅花厅书房内宅侧厢房,均是清末乡坤府第的模样设计。祝福大典、祥林嫂两次来鲁府帮佣,讲阿毛被狼叼去的场景,在这里逼真地再现。

  在鲁镇,一组组形象夸张的群雕颇引人注目,几十个故事人物的铜像讲述着一个个鲁迅小说中的故事。有桥可依,有水可嬉,有石可品,有酒可酌,有树可荫,有戏可听,有艺可观,有历史,有现代,有故事,有游乐……这就是鲁镇。

鲁迅《故乡》7

  文中的杨二嫂又是个怎样的人呢?从全篇来看,二十年以前的她,曾经是一个拥有“豆腐西施”美名的女子,也是一个拥有很高修养的女子。但二十年后呢?她的样子简直让鲁迅都认不出来。而对于她的样子,鲁迅也只

  找到一个形容词——“圆规”。不仅如此,她也不再像以前那样有美丽的姿态,但是唯独她那对美的追求还保留着。她有着当时社会中代表的特征形象——自私、尖刻、贪婪、势力、爱搬弄是非的.小市民。

  而水生和宏儿这两个孩子,大概就是这个社会中唯一的希望。相比较而言,鲁迅的希望似乎非常遥不可及——为让人民从这种麻木不仁的社会中走出来。的确,这种愿望对于鲁迅一个人来说,实在是力不从心,很难实现。

  所以,读了《故乡》之后,我要更加珍惜如今优越的社会生存条件。让自己不懦弱,与任何人都是平等相处,也要努力学习,让我们整个国家和社会更向前迈进一步。

鲁迅《故乡》8

  我热爱自己的故乡,那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充满了温馨与幸福,人们地位平等,安居乐业。但是,一想起鲁迅先生笔下所描述的自己在旧社会中萧索、黑暗的家乡,我不禁暗暗痛心。

  在鲁迅的心目中,故乡是美好的,漂亮的。童年时他是一位地位尊贵、家境又好的少爷,在一个大院中成长。在一次祭祀中,他结识了忙月叫来管祭器的孩子——闰土。少年时朝气蓬勃、见多识广的闰土给他带来了不同的童年记忆,但他在鲁迅二十年后回乡时所展现出的苍老麻木却也让鲁迅着实吃了一惊,多子、饥荒、苛税等等生活压力将他压迫得迟钝且畏惧生活,繁杂的礼教更是让他与身为“老爷”的鲁迅产生了不可打破的一层隔阂。不仅是闰土,加上鲁迅的家人、当年安分守己、年轻漂亮的豆腐西施杨二嫂,都被封建社会那经济上的贫困、压迫与精神上的摧残折磨的叫苦不迭,便渐渐变得自私放纵,尖刻贪婪与麻木。

  中国几千年的旧制度旧文化和旧的理念到那时已经腐朽,但又犹如一颗巨大的毒瘤,想要根除是非常困难的。那时老百姓没有一个好的领头人,再加上人们的心灵已被黑暗吞噬得所剩无几,被尊卑、主仆的观念侵蚀得迟钝木讷,所以大家不敢改变,也没有能力改变。所以,封建社会的制度就这样毒害了人民那么多年,使中国农村逐渐萧条,破败,人们无奈之中只好把愿望托付给那些不存在的佛啊神啊,对平等社会的渴望也就自然而然的灰飞烟灭。从碧绿的瓜田,深蓝的天空,到苍黄的天下,萧索的荒村;从热爱生活,无忧无虑的少年闰土,到悲哀痛苦、苍老贫困的中年人;从与闰土是亲密无间,情真意切的好朋友,到现在使用上“老爷”“磕头”等词的主仆身份……这一切,鲁迅看在眼里,痛在心里。

  说到这儿,我真的为鲁迅与闰土那原先真真挚挚的友谊感到惋惜,如果不是社会上礼教的压迫,他们的友谊本可以永远保持下去。鲁迅先生在目睹了人们被剥削摧残下的惨况和中国农村在辛亥革命的'后期逐渐衰败、破落后留下了篇尾那句启悟人心的名言:“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我认为,鲁迅先生这是将“路”作为一个比喻,其实这个“路”象征着人们走向幸福与平等的革命之路,是人民百姓推翻帝国主义的成功之路。鲁迅先生激励人民要用实际行动去证明,而不是空说空想。鲁迅自己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开路者,拓荒者,他犀利的笔触,就仿佛无形的武器,将敌人打得头破血流,为中国的革命事业指明了方向。

  现在,我们都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但这都是老一辈革命者打下的基础与条件。所以我们新一代人们应该好好珍惜他们以生命为工具的劳动成果,学习他们的精神,也以便为以后的人们创造更美好的社会。

鲁迅《故乡》9

  虽然鲁迅故居有好几个,但真正成为故乡的只有浙江绍兴的鲁迅故居。1981年,他出生在浙江绍兴,从小在那里长大,直到十八岁后出门念书。在日本结束学业回国后,他基本也是居住在那里。

  他的故居位于绍兴市中心,这个景区是整个市区目前最完好的一个历史景区了,是绍兴对外文化宣传的重要窗口,吸引了无数的游客前来参观,感受鲁迅先生当年生活的情境。整个故居包括了老台门、三味书屋、新台门、百草园、朱家台门、风情园、纪念馆一共七个景点。这些景点曾多次出现在他的`作品中,一块青砖、一面粉墙,一条小河贯穿了整个故里,这些风景都完整呈现了他笔下的风土人情。

鲁迅《故乡》10

  从鲁迅的《故乡》中,我们可以看到鲁迅的童年是一座被尘封的大院。

  童年的鲁迅,仿佛是一个生活在天堂的魔鬼,丰衣足食却寸步难行;而闰土则是生活在地狱的天使,生活艰辛但充满快乐。闰土的童年必须要看瓜田,但他自由、快乐。鲁迅的童年虽丰衣足食,但他只能悲哀地念着“之乎者也”。闰土还可以去做无穷无尽的新鲜事,看无边无际的海洋;而鲁迅只能看到那“四角的天空”。

  没有了自由,多少财富都是破铜烂铁。自由才是真正的金子!

  可那毕竟是几十年前的封建社会,离现在已经有那么漫长而浩瀚的一段历史。可是,到了现在的社会,大人们还是大同小异、异曲同工地为我们打造一个标准童年:束缚。

  我觉得束缚再加上比较再加上无穷无尽的学习,与监狱相比也已经只有毫厘之差了。作为社会未来的新动力,我们的生存状态难道没有理由受到关注吗?大人们总是以为吃饱穿暖学习好,就是一个孩子的全部,可这些却恰恰是我们这些孩子最忽略的。

  我们需要自由,我们要亲身经历,我们也要知道许多新鲜事,我们要一个快乐的童年,我们要逃离束缚!

  呐喊》是鲁迅先生自《狂人日记》后的第二本经典小说集,是世界的名著,这本书中有些文章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例如有《故乡》,《药》,《孔乙己》。

  在《藤野先生》中鲁迅先生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在日本的首都东京留学时,看到和听到当时中国人民的麻木不仁从而使鲁迅先生强烈的爱国意识苏醒。

  当然,在《呐喊》这本书中,像这样的文章还有许许多多,鲁迅先生写这些文章是为了让当时的中国人民看了以后,能够清醒过来。

  作者对“故乡”的感情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一般的感情,同时还是带有个人色彩的特殊感情。在对“故乡”没有任何理性的思考之前,一个人就已经与它有了“剪不断,理还乱”的精神联系。童年、少年与“故乡”建立起的这种精神联系是一个人一生也不可能完全摆脱的。后来的印象不论多么强烈都只是在这样一个基础上发生的,而不可能完全摆脱开这种感情的藤蔓。具体到《故乡》这篇小说中来说,“我”对“故乡”现实的所有感受都是在少年时已经产生的感情关系的基础上发生的。“我”已经不可能忘掉少年闰土那可爱的`形象,已经不可能完全忘掉少年时形成的那个美好故乡的回忆。此后的感受和印象是同少年时形成的这种印象叠加胶合在一起的。这就形成了多种情感的汇合、混合和化合。这样的感情不是单纯的,而是复杂的;不是色彩鲜明的,而是浑浊不清的。这样的感情是一种哭不出来也笑不出来的感情,不是通过抒情的语言就可以表达清楚的。它要从心灵中一丝一丝地往外抽,慌不得也急不得。它需要时间,需要长度,需要让读者会慢慢地咀嚼、慢慢地感受和体验。这种没有鲜明色彩而又复杂的情感,在我们的感受中就是忧郁。忧郁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和情绪,是一种不强烈们又轻易摆脱不掉的悠长而又悠长的情感和情绪的状态。《故乡》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忧郁的美,忧郁是悠长的,这种美也是悠长的。

  • 相关推荐

【鲁迅《故乡》】相关文章:

《雪》鲁迅07-04

鲁迅《风筝》07-04

《风筝》鲁迅07-04

鲁迅《雪》07-04

《祝福》鲁迅07-04

《风筝》鲁迅07-04

《朝花夕拾》鲁迅07-04

《社戏》鲁迅教案09-03

语文《风筝》鲁迅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