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脊轩志》导学案

2022-07-03

《项脊轩志》导学案范例

  编写 高永宁

  [学习目标]1.了解归有光及相关常识,了解课文相关文言常识;2.体会本文以细节、场面状写人物,情景交融等技法;学习本文用线索贯穿、形散神聚的写法;3.理解作者思想感情,感悟亲情。教学课时:2课时 [知识链接]

  一、作者简介 归有光,字熙甫,号震川,明代昆山人。他自幼苦读,九岁能文,但仕途不利,35岁才中举人,后连续8次进士不第。于是迁居至嘉定安亭江上,在那里讲学读书二十余年。他的学生很多,称他为“震川先生”。到60岁才中进士,授县令至职,一生郁郁不得志。 归有光虽然仕途不得意,但他博览群书,在散文创作方面有很深的造诣,是明代杰出的散文家,“唐宋派”的代表人物。 风格:不是以重大的题材反映他所处的时代,而是通过记叙一些日常生活和家庭琐事的细节描写,来表现母子、夫妻、兄弟之间的深情。因此,感情真挚自然,语言朴素流畅,细节真实生动,有诗一般的意境。他的散文创作,包括学术、赠序、杂记、墓志铭等。其中,写自己家事的杂记,亲切生动,价值尤高。 评价:因其散文风格朴实、感情真挚,被誉为“明文第一”,当时人称他为“今之欧阳修”,有人称赞他的散文“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其中《项脊轩志》为代表作,其他如《先妣事略》《寒花葬志》。 影响:对清桐城派影响很大。桐城派代表人物姚鼐把归有光视为唐宋八大家和桐城派之间的一座桥梁。 二、解题 项脊轩,归有光的书斋名,是作者家中的一个只有一丈见方的斗室。作者将书斋取这样一个名字,据说有两层意思:一是说它低矮狭小,高如颈背之间;一是因为归有光的远祖归隆道曾在太仓(现江苏太仓)项脊泾居住,作者自号项脊生,又把自己的书斋题名为“项脊轩”,含有怀宗追远之意。

  记、志、书、表,古代常见文体名,都属于古代与韵文相对的“散文”的范畴,共同点:以记事为主,夹叙夹议。 志,就是“记”的意思,是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本文借项脊轩的兴废,写与之有关的家庭琐事和人事变迁,表达了人亡物在,三世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深切怀念,真切感人。是归有光抒情散文的代表作。

  [预习案]

  一、 朗读课文,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轩( ) 渗漉( ) 修葺( ) 垣墙( ) 栏楯( ) 偃仰( ) 迨 ( ) 阖门( ) 长号( ) 扃牖( ) 象笏( ) 老妪( ) 栖于( ) 啸歌( ) 万籁 ( ) 姊妹( ) 二、结合注释及工具书再读课文,疏通文意.

  三、梳理文章思路

  [探究案]

  第一课时

  一、学生分组朗读课文.

  二、学生再读课文,积累重要文言知识

  (一)、解释字词 1、凡再变矣 再 2、先妣尝一至 妣

  3、妪每谓余曰 每4、殆有神护者 殆5、吾妻来归 归6、吾妻归宁 归宁(二)、词类活用1、内外多置小门 2、雨泽下注 3、使不上漏

  4、前辟四窗5、垣墙周庭 6、东犬西吠 7、乳二世

  8、执此以朝

  9、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三)、一词多义 当 他日汝当用之 以当南日 已 日过午已昏始为篱,已为墙 过 日过午已昏 大母过余 从轩前过 于 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室西连于中闺

  其制稍异于前

  为 始为篱 扎 已为墙 砌 南北为一 相为应答 轩东故尝为厨余既为此志

  之 儿之成则可待乎

  倾之

  吾妻死之年抚之甚厚 (四)、特殊句式 1、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2、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3、使不上漏 省略句 使之不上漏 4、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第二课时

  赏析文本

  一、整体感知,自读思考

  1、文章的文体“志”也就是“记”,属记事类,本文写了哪些人哪些事?

  2、文中起承上启下的关键句是:

  3、品读课文,找出第一段中“多可喜”景物描写的句子,并体味由它构成的意境。

  二、合作探讨

  1. 本文以什么为线索?作者写了哪些悲喜之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本文在选材上有什么特点?(取材来于身边的生活小事)。

  3.读完本文,谈谈你的启示..

  [训练案]

  一 、翻译下面重点语句。

  1、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2、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3、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

  4、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

  5、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二、背诵课文.

【《项脊轩志》导学案】相关文章:

关于《项脊轩志》导学案06-04

《项脊轩志》07-04

关于项脊轩志的教案06-16

《项脊轩志》教案设计06-16

项脊轩志教案设计06-09

《项脊轩志》语文教案09-08

高二 项脊轩志教案09-11

《项脊轩志》教案及教后记的范文06-09

高中语文项脊轩志教案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