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脊轩志》导学案

2022-06-04

关于《项脊轩志》导学案

  【走进作者】

  归有光(1506~1571)

  字熙首,一字开甫,号震川,江苏昆山人。9岁能文,弱冠通五经、三史。明嘉靖十九年(1540)中举。嘉靖二十一年徙居安亭“四美堂”,读书论道13年,从游者甚众,时称震川先生。嘉靖四十四年举进士,授湖州长兴县令,迁顺德通判。进南京太仆寺丞,掌管内阁的诏书起草,修撰《世宗实录》。

  归有光擅散文,朴素简洁,感情自然动人。王锡爵称其作品“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侧之思,溢于语言之外”。姚鼐谓其作品“元明两代除归氏外别无他人”。

  归有光讲学安亭,对嘉定的文化发展影响极大。阎百诗谓:“隆庆以后,天下文章萃于嘉定,得有光之真传也”。

  归有光对嘉定一带水利民生亦深为关切,在《三吴水利录》、《论三吴赋役水利书》、《与嘉定诸友书》、《与县令书》等文中,对吴淞江的治理和赋役直抒己见,得到应天巡抚海瑞的重视和采纳。著有《震川文集》30卷、《别集》10卷、《易经渊旨》、《诸子汇函》、《文章指南》等行于世。

  【背景感知】

  项脊轩,归有光家的一间小屋。轩,小的房室。归有光的远祖曾居住在江苏太仓的项脊泾。作者把小屋命名为项脊轩,有纪念意义。

  《项脊轩志》是归有光的名篇。借项脊轩的兴废,写与之有关的家庭琐事,表达人亡物在,三世变迁的感慨,也表达作者怀念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感情。

  【识记积累】

  正音:扃牖(jiōng

  yǒu)

  修葺(qì)

  栏楯(shǔn)

  栖息(

  qī)

  象笏(hù)

  先妣(bǐ)

  阖门(hé)

  老妪(yù)

  尘泥渗漉(shèn)

  长号(háo)

  异爨(cuàn)

  冥然(míng)

  万籁(lài)

  偃仰啸歌(yǎn)

  逾庖(yú)

  呱呱而泣(gū

  gū)

  • 相关推荐

【《项脊轩志》导学案】相关文章:

《孔乙己》导学案(精选6篇)12-14

济南的冬天导学案(通用12篇)06-20

晏子使楚导学案设计(精选12篇)07-28

学案导学五步教学法09-23

《秋天的雨》导学案范文(通用11篇)09-22

静夜思导学案参考(通用12篇)03-14

《溶液的形成》初中化学导学案(通用10篇)07-27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的语文导学案(通用10篇)07-19

关于导生工作的总结(通用13篇)08-02

语文《挑山工》教学学案设计(精选9篇)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