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的孩子们》导学案

2024-09-14

《给我的孩子们》导学案

  《给我的孩子们》表格式导学案6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

  2.通过分析重点的词句,体会孩子的率真及作者给予这种率真的赞美之情。3.体会作者为什么在给孩子们赞美时要表达作为成人的悲哀。

  4. 学习第二人称的写法。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了解丰子恺的写作风格,体会他对儿子的那份爱。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为什么在给孩子们赞美时要表达作为成人的悲哀。

  教学方法

  朗读赏析,合作探究。

  (教)学习过程

  旁注与纠错

  一、 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在儿童时代,看着大人们见多识广、样样都能干,特别是看着大人们有说了算的能耐时,都羡慕得不得了。可随着我们一天天地长大,我们反而对童年向往有加了,我想同学们一定都向往自己的童年吧?为什么呢?(纯洁真诚,天真烂漫,无忧无虑,富有童趣,没有学习负担)是啊,同学们都讲出了自己的真心话。其实不仅仅是你们向往童年,成年人同样如此,普通人如此,名人也不例外。今天,我们来学习著名画家丰子恺写他对他的孩子童真、童趣的无限憧憬和羡慕的散文《给我的孩子们(节选)》。

  二、 自主学习,获取新知

  1、作者档案:

  2、读准字音:

  憧憬( ) 瞻瞻( ) 考妣( ) 龌龊( )( )

  刬( )袜 藤榻( )惊骇( )驱使( )煞风景( ) 暴露( )

  3、解释词语:

  (1)憧憬:

  (2)鞠躬尽瘁:

  (3)龌龊:

  三、朗读理解,整体感知

  1、教师进行朗读指导。

  2、指名分部分读课文,同时思考:

  贯穿全文的两种基本的感情基调是什么?分别用文章中的两个词语概括。

  四、 深入赏析,合作探究

  1、作者描写了他几个孩子?分别是谁?在他们身上发生了拿些新奇有趣的事?最好每件事能用一句话概括出来。

  2、这些事情的叙述,表达了父亲怎样的情感?为什么会有这种情感?从哪个词中可以看出?

  3、作者这样爱他的孩子们,又为什么两次提到“可惜到你们懂得我的话的意思的时候,你们将不复是可以使我憧憬的人了。这是何等可悲哀的事”?

  4、这是丰子恺给自己的画集写的序,想一想,为什么他不在中他的画集,而是写了他的孩子们?

  5、作者采用的是第二人称的写法,体会一下这样写的好处。

  6、学贵有疑,本文中有许多句子内涵丰富,所表达的情感复杂,针对下列句子,请提出你认为有价值的问题,然后和同学们一起讨论:

  (1)这是何等可佩服的真率,自然,与热情!大人之间的所谓“沉默”,“含蓄”、“深刻”的美德,比起你来,全是不自然的,病的,伪的!

  (2)孩子们,你们果真抱怨我,我倒欢喜;到你们的抱怨变为感谢的时候,我的悲哀来了!

  (3)我眼看见儿时的伴侣中的英雄、好汉,一个个退缩,顺从,妥协,屈服起来,到像绵羊的地步。我自己也是如此。“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你们不久也要走这条路呢!

  五、 总结归纳,领悟主旨

  六、 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相信在座的各位同学都有一个的童年,而你童年的点滴趣事恐怕也都来源于你父母的讲述。能否以你父母的口吻,讲述一件发生在你身上的童年趣事?(同学之间交流)

  七、当堂检测,巩固提升

  听写本课的词语,并选取其中的至少两个词说一段话

  板书设计:略

  教学反思:略

  《给我的孩子们》教案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第二人称的写法。掌握“憧憬、鞠躬尽瘁、考妣、龌龊,藤榻、抱怨、妥协”等一些词语。

  2、能力目标:通过分析重点的词句,体会孩子的率真及作者给予这种率真的赞美之情。体会作者为什么在给孩子们赞美时要表达作为成人的悲哀。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了解丰子恺的写作风格,体会他对儿子的那份爱。

  教学重点及其教学难点

  1、教学重点:通过学习体会孩子的率真及作者给予这种率真的赞美之情。体会文章字里行间表达出的父爱。

  2、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在赞美孩子的率真时表达的对成人的悲哀。

  教学手段及其教学方法

  1、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2、教学方法:发问质疑、讨论交流结合教师点拨

  课前准备:利用网络资源收集有效信息

  教学时数:1课时

  第一课时(1-2-2)

  教学内容及其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受人景仰的现代漫画家、散文家丰子恺曾说过这样的话:“近来我的心为四事所点据了:天上的神明与星辰,人间的与儿童。这小燕子似的一群儿女,是在世间与我因缘最深的儿童,他们在我心中占有与神明、星辰、艺术同等的地位。”一个孩子和神明、星辰、艺术等同起来的人,一定是一位难得的好父亲。今天我们就走进这样的一个父亲的世界,去体会那份父爱。

  二、感知课文,解词

  憧憬:孩童向往的美好境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鞠躬尽瘁:小心、恭敬、谨慎,竭尽心力去效劳。

  考妣:已故父母

  龌龊:肮脏

  三、作者介绍(屏幕显示)

  丰子恺(1898-1975),漫画家、翻译家、美术教育家。原名丰润,又名丰仁。浙江崇德(现属柚乡)人。1914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从李叔同学习音乐、绘画。1921年东渡日本,习西洋画。回国后在浙江上虞春晖中学和上海立达学园作任教。1925年开始文学创作并漫画。1928年任开明书店编辑。新中国成立后定居上海,曾任上海中国画院工、中国美协上海分会主席、上海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上海市文联副主席等职。文学创作以散文为主。主要有《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缘缘堂续笔》等。漫画有《子恺画全集》。

  四、赏析课文

  1、文章通过了一组新奇有趣的事表达父亲对孩子的关注,你能把这些事列出来吗?最好最好每件事用一句话概括出来。这些事都发生在他的哪些孩子的身上?哪些详写?哪些略写?

  瞻瞻:

  ① 花生米翻落。② 小猫不吃糕。③ 打破小泥人。④ 做脚踏车、火车、汽车。⑤ 要上月亮上去。⑥ 疑心剃头的爸爸是和尚。⑦ 疑心爸爸腋下的手是黄鼠狼。⑧ 熟睡将香蕉扔掉。⑨ 要搬动大椅子,要把一杯茶横放在抽斗里,要皮球停在壁上,要拉住火车、要月亮出来,要雨便下。⑩ 学爸爸裁纸,竟把中国装的《楚辞》裁破了十几页。

  阿宝:给凳子穿鞋子。

  软软:拿爸爸的长锋羊毫。

  详写的是瞻瞻,这样详略得当,突出了较小的孩子瞻瞻的可爱。

  2、这些事情的叙述,表达了父亲怎样的情感?从哪个词中可以看出?

  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对孩子的爱,对孩子的纯真直率的赞美。从“憧憬”一词就可以看出来。以“憧憬”开头,以“憧憬”结尾。表达了儿童真性情的赞美与热爱。说明作者也是这样一个率真的人。

  3、作者为什么会如此“憧憬”呢?

  ①他认为孩子值得佩服,做事全力以赴,直率自然、热情。②他认识孩子最富有创作力。③他认为孩子的世界最广大。

  4、作者这样爱他的孩子们,又为什么两次提到“可惜到你们懂得我的话的意思的时候,你们将不复是可以使我憧憬的人了。这是何等可悲哀的事”?

  到他的孩子们都能理解他的话的时候,他的孩子们就都长大了。成人有时不得不做一些违背自己心愿的事,这样就必然会慢慢推动纯真。作者即不愿自己失去纯真,更不愿孩子们失去纯真。然而,孩子们又必须长大,这就是无法改变的悲哀。当然,人长大并不意味着要失去纯真。这无疑也是对人们真性情的呼唤。读者当有此感受。

  作者这里提到的“悲哀”,相信对将来长大成人的孩子也是一个告诫,不要因为成长而失去纯真。

  5、这是丰子恺给自己的画集写的序,想一想,为什么他不在文中写他的画集,而是写了他的孩子们?

  因为丰子恺非常爱自己的孩子们,于是,孩子的一举一都在他的眼中,孩子自然成了他的模特。他的画中大部分以孩子的生活为蓝本,可以说这本画集是孩子们的生活写照。作者通过自己的画留下对孩子的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所以,他的仍然以孩子为主题,作者在其中尽情表达对孩子们的赞美,对童真的热爱和贪恋。这也正是对美好生活的贪恋。在他的心目中孩子和艺术是等同的,所以,在这本画集的序里,他仍然在尽情地表达对孩子的爱。

  6、体会一下以第二人称写的好处。

  采用了第二人称的写法,仿佛是与孩子们直接对话,显得更亲切、自然。

  布置作业:

  完成补充习题部分习题(1-4)

  • 相关推荐

【《给我的孩子们》导学案】相关文章:

《故乡》的导学案02-14

往事依依的导学案08-27

往事依依的导学案08-27

往事依依的导学案08-27

往事依依的导学案08-27

往事依依的导学案08-27

往事依依的导学案08-27

往事依依的导学案08-27

往事依依的导学案08-27

往事依依的导学案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