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认识物体》

2022-10-26

  上学的时候,不管我们学什么,都需要掌握一些知识点,知识点就是一些常考的内容,或者考试经常出题的地方。还在为没有系统的知识点而发愁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认识物体》,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认识物体》

  1、对几何体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直观辨别物体的四种形状及其名称。

  2、能对简单的几何图形进行分类。在具体的分类活动中,知道可以选择很多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教材只呈现按大小和形状的标准分,是因为它们都是几何研究的对象。

  你说我摆(几何体认识的练习)

  知识点:

  这个数学活动,对“说”的和“摆”的都有一定要求:说的一方要清晰、有条理地描述眼前几何体的相对位置与顺序;摆的一方则要根据听到的信息,一边在头脑中建构空间图形的表象,一边用相应几何体模型把它摆出来。双方还要就摆的与说的是否一致进行确定。

  (一)掌握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凑十法”“凑小数,拆大数”,将小数凑成10,然后再计算。如:3+9(3+7=10,9可以分成7和2,10+2=12)“凑大数,拆小数”,将大数凑成10,然后再计算。

  如:8+7(8+2=10,7可以分成2和5,10+5=15)

  注意:孩子喜欢和熟悉的方法才是最佳方法而且只掌握一种就可以了。

  (二)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11+6(个位相加,1+6=7)11+6=17

  15-3(个位上够减,5-3=2)15-3=123、加强进位和不进位、及不退位的训练。

  (三)看图列式解题时候,要利用图中已知条件正确列式。

  常用的关系有:

  (1)部分数+部分数=总数:这时?在大括号下面的中间。

  (2)总数-部分数=另一个部分数:这时?在大括号的上面一边。

  (3)大数-小数=相差数:谁比谁多几,或谁比谁少几。

  (4)原有-借出=剩下:用了多少,求还剩多少时用。

  分类

  1.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所属的类别,根据这些类别将同类的事物分在一起就是分类,而这些类别就是我们分类的标准。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如:△△●●☆☆●△●●△△☆●

  按形状分:1、△2、☆3、●

  按颜色分:1、有颜色2、没有颜色

  2.分类的步骤和方法。

  (1)给定标准:当已知分类标准时,我们只需要判断所给的事物是属于哪个类别的,然后将同一类的事物放在一起即可。

  (2)未给定标准:当有很多物体摆在面前,让我们自己确定类别分类时,应首先观察每个物体都有什么样的特点,把具有相同特点的特点的物体放在一起,表示同一类,而这些特点就是分类的标准。

  (3)分类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分类,可以根据物体的形状、颜色、作用等将物体分类。

  3.常见题型有:

  (1)把同一类的物体圈起来。

  (2)同类的物体画符号“○”“√”。

  (3)同类的物体番号填在一起。

  认识物体和图形

  (一)立体图形

  1.长方体

  长方体是长长的,有6个平平的面,有些面是一样的,有些面是不一样,长方体对面相等,用它可以画出长方形。平时见到的火柴盒、文具盒都是长方体。

  2.正方体

  正方体四四方方的,它也有6个平平的面,它的边也是直直的。而且它的棱都是一样长,每个面都一样大,无论怎么平放在桌子上,它的高矮都都是一样的,用它可以画出正方形。魔方就是正方体。

  3.圆柱体

  圆柱就像一根柱子。它有上下两个圆圆的面,而且大小一样,用它可以画出圆形;另一个面是弯曲的,我们把弯曲的面放在桌子上就可以滚动它。

  4.球

  圆圆的,可以滚来滚去的就是球。平时玩的皮球、篮球、踢的足球都是球。

  (二)平面图形

  1.长方形:四条边,两条长边相等,两条短边相等。

  2.正方形:四条边,而且一样长。

  3.圆形:没有角

  4.三角形:三条边

  (注:三棱柱可以画出三角形和长方形,可不要漏选哦!)

  • 相关推荐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认识物体》】相关文章:

《认识物体》的活动教案(精选7篇)10-19

二年级数学观察物体知识点归纳08-01

二年级最新数学《观察物体》的知识点归纳02-15

小学二年级数学《角的初步认识》的知识点10-20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生活中的数》的知识点归纳03-22

二年级上《观察物体》知识点归纳12-05

二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初步认识知识点10-10

一年级数学加减法知识点整理10-24

一年级数学第五单元知识点归纳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