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教学设计

2024-07-05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教学设计

  第一节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一)标要求

  举例说明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二)标分析

  “举例”两字表明这一节内容必须落实在实际例子上分析,因此这一节内容对“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的特点”记忆要求比较高;“说明”两字表明“综合分析”,因此这一节内容对“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的特点”进行理解和对比分析、运用要求也比较高。

  二、新人教版教材分析

  交通在社会发展与人类明史上有重要意义。交通是联系地理空间中生产活动的纽带,是形成社会分工的根本保证。

  因此教材在讲授第三《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和发展》以及第四《工业地域类型形成和发展》后,安排了第五《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本分两节,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主要阐述了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以及向高速化、大型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和交通运输网络的形成。其中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是难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兼顾客、货的数量、运输距离、价格、时间、效益等方面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由于教材篇幅有限,对基础知识处理非常精炼,对案例处理也点到为止。尤其,“交通运输布局都受到经济、社会、技术、自然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更是精练,因此在授过程中要通过一些家乡或者典型的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教学目的:

  1.了解五种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

  2.能够根据所需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3.了解交通运输线、点组成的交通运输网及其布局的影响因素。

  教学重点:

  1.五种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

  2.理解南昆铁路修建对促进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

  根据所需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

  2.读图对比分析法

  3.案例分析法

  4.讲练结合

  教学过程:

  教学

  内容教学过程与方法学生活动目的

  导入新1.展示交通运输方式,引出交通运输。

  2.引导学生思考,提问:主要的交通方式有哪几种?

  3.五种运输方式。观察、思考并回答。交通的重要性。

  考查学生对地域联系及现代交通方式的了解。

  主要

  的交

  通运

  输方

  式1. 日常生活中,同学们见过哪些交通工具?

  2.以上的交通工具分别对应哪些交通运输方式?

  3.学生阅读,了解每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

  4.显示表格,归纳每种交通运输的主要特点,学生判断。自由回答。默读,理解,归纳比较。阅读、总结。

  培养学生对比阅读,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了解主要的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

  练习巩固:选择

  合适

  的交

  通运

  输方

  式1.承转过度:了解交通方式的优缺点,是为了能选择最合适的一种,选择时又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

  2.提问:读取地理图的基本步骤,图中运费与距离的关系。

  3.出示练习, 提示学生,影响他们选择的主要因素。

  4.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简单说“多、快、好、省”。 1.客运(运输要求)

  5.货运

  (1)贵重或急需货物,数量不大(航空运输)

  (2)易死亡变质的活物,鲜活(短程运输选择公路运输,远程运输选择铁路运输)

  (3)大宗笨重货物,远程运输(水路运输或铁路运输)学生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并说明理由。

  读图能力训练,从图得出我国最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是铁路运输。

  1.被运物的特点

  2.运输要求:多快好省

  3.运输方式的特点将①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②运输货物的类别与数量③当地的运输条三方面综合起考虑。依据:运距近,运力省,消耗少,最大、迅速、优质(取得最佳经济效益)的原则进行选择。

  世界

  交通

  的变

  化趋

  势1.引导学生介绍管道运输、铁路、船的认识常识。

  2.引导提问:世界交通的变化趋势?观察图片展示,思考,自由回答。世界交通的发展趋势:高速化、大型化、专业化。

  交通

  运输

  布局

  的影

  响因

  素1.出示图片世界主要运输网。

  2.提问:组成交通网络的基本要素?

  3.案例分析:建设京九铁路的影响因素。

  4.引导学生从案例分析问题,介绍京九铁路对我国铁路网的影响及对我们生活的影响。讨论分析,完成练习。观看图片,思考,自由回答。考查学生的观察、读图能力。分析经济、社会等因素对交通布局的影响。

  案例

  分析南昆铁路

  展示:教师提出以下问题:

  1、南昆铁路的起点和终点分别在哪里?

  2、读出南宁和昆明海拔大致是多少?

  3、从南宁到昆明沿途经过哪些主要的地形区?

  4、有哪些主要的资?

  5、铁路建设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凭借什么去逐步克服?

  6、为什么要兴建南昆铁路?学生讨论分析归纳总结

  指图讲解

  1.社会经济因素(决定性因素)

  2.自然因素包括(地貌类型、水条、气候条)

  3.技术因素

  学法

  指导

  学生讨论分析归纳总结一般规律

  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合作能力

  突出过程和方法的培养,意在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树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思想

  后作业

  完成后活动题

  选择一条你熟悉的铁路、公路,或一个车站,分析影响它们布局的因素有哪些?哪个因素起主导作用?

  学生后查找资料完成

  说明:本活动要求学生结合生活实

  际,做到学以致用。可以作为后

  社会实践学习的内容,也可以作为

  前准备,上学习的案例。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相对的,而差异性才是绝对的。地球表面不可能找到两个完全相同的地区,只有相似的地区。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体现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可以是地域性的,也可以是全球性的。教材主要剖析了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向上的变化。其中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和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都属于水平方向上的分异规律,还有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该部分内容较为抽象,教师时可选取恰当的视听资料来帮助学生建立感性认识,以更好地理解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如“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时,可选取我国南北向的大铁路——京九线沿途景观的变化让学生体会这种景观的过渡是由热量的变化而引起的,教学“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时,可选取我国东西向的大铁路——陇海线沿途景观的变化,使学生理解从森林—草原—荒漠的景观变化是由于水分的差异而引起的。在教学“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时,可选取不同纬度、不同海拔高度的山体在一起比较,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这些山体的垂直带谱丰富程度相差很大?最后得出结论,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跟山地的高度以及山地所处的纬度有关,并深刻理解这种现象的地理成因。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学会立体、动态地分析地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懂得地域差异在自然地理环境中是普遍存在的。

  2.了解区域差异有不同的空间尺度,能用地图解释陆地上不同的自然带。

  3.会分析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和表现。

  4.了解人类怎样利用地域分异规律。

  过程与方法

  1.自主学习,读图分析讨论法。

  2.探究与活动,理解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3.利用景观图片分析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无处不在的思想,因此在利用自然中要做到因地制宜。

  教学重点

  1.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的空间尺度。

  2.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

  陆地环境的地域性分异规律。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复习提问]

  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产生的根本原因?

  答: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2.自然地理环境的两个整体功能是什么?

  答: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

  3.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两个表现是什么?

  答: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出示景观图片“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和“内蒙古草原”)(经济发达地区的教师也可将不同学生在旅游中所看到的不同的自然风光、自然景观作对比)

  师这两幅风光迥异的图片说明了自然地理环境具有什么特点?

  生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差异性。

  师对。我们刚刚学习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但自然地理环境还具有另一个特点——差异性。

  (板书)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推进新课

  师从整体上看,全球的地理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上面两幅图的差异又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地球表面各地之间又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事实上,地域差异在自然地理环境中是普遍存在的,自然地理环境中只有相似的区域,但不可能存在两个自然状况完全相同的区域。

  (出示图片“五带的划分”)

  师这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中哪个因素在空间上的分异?

  生温度。

  师这种分异的尺度范围是什么?

  生全球性的尺度。

  师对。我们在旅行中所感受到的其他地区和我们家乡的差异所体现的是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这种地域分异的规模比全球性的地域分异规模小。

  (提问)陆地上为什么会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

  生由于各地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不同,所产生的热量和水分的组合不同,因此形成了不同的气候类型。

  师请说一说,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中动物、植物都有着怎样的特点。

  (生讨论,师总结)在热带雨林中,长年高温多雨,植被常绿,树种繁多,层次复杂,生长茂盛,林内藤本植物纵横交错,附生植物随处可见。森林中的动物种类丰富多样,但茂密的森林使动物行走不便,因而地面上几乎没有善长奔走和长跑的动物,而多营巢树栖、攀缘生活、耐湿热的动物。

  师那么在内蒙古大草原上动、植物又有着怎样的特点呢?

  (生讨论,师总结)在内蒙古大草原上,典型植被为草类,耐干旱,根系发达。草原开阔而平坦,动物善于奔跑以逃生或捕食。

  师从对以上分析知道,自然地理环境有着明显的地域差异性,但在某一地域范围内又表现为景观上的一致性,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是辩证统一的。

  (出示图片“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

  师请同学们结合刚才的分析并观察这幅图片,归纳出“自然带”的概念。

  生在陆地上,由相应的气候、植被和土壤共同形成了一种地域组合,在空间上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现象。

  师很好。从这幅图上我们可以看出,陆地自然带的分布是有规律的。

  (出示图片“热带雨林景观”和“苔原景观”)

  师请分析造成这两种景观差别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为什么。

  生热量因素。从赤道到两极太阳辐射逐渐递减,热带雨林分布在赤道地区,苔原分布于高纬度的寒冷地区。

  师对。受这种热量由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影响,地表景观和自然带沿纬度变化的方向,从赤道到两极有规律地更替。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5.6,找一找哪些自然带横穿整个陆地?说一说在低、中、高不同纬度自然带的分布有何特征?

  生苔原带、针叶林带、热带雨林带都是横穿整个陆地的。

  师这三个自然带的分布有什么规律?

  生苔原带和针叶林带在高纬度地区,热带雨林带分布在低纬度地区。

  师自然带在中纬度地区的分布有着怎样的特点?为什么?

  生在中纬度地区主要是受到海陆分布的影响。自然带并不像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那样横穿整个陆地,而是在大陆东岸、西岸和内部形成了三种不同的组合。

  师对。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说一说在中纬度大陆东岸自然带的组合类型。

  生在中纬度大陆东岸纬度从低到高依次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针阔混交林带。

  师在中纬度大陆西岸自然带有着怎样的分异规律?

  生在大陆西岸纬度从低到高依次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师对。请同学们看“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并回忆气候的相关知识,思考: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对应着什么气候类型?它和同纬度的大陆东岸自然带类型的区别是什么?

  生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是在地中海气候下发育的植被类型,而同纬度大陆东岸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师那么请大家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别呢?

  生大陆东西两岸气候类型不同。

  师具体说有何不同呢?

  生地中海气候夏天炎热干燥,冬天温和多雨;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天高温多雨,冬天寒冷干燥。

  师不错。(出示图片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代表植物——橄榄的叶子和果实特征,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树种外表特征作分析比较)

  师请大家观察比较这两种气候下生长的植被,在外在特征上有何不同?讨论:它们各自是怎样适合气候的?

  (生讨论,师总结)地中海气候夏天炎热干燥,植物为了减少蒸腾作用大量散失水分,所以为了适应这种气候,硬叶林带的植物通常皮厚叶小,表面有腊质,果实的皮也较厚;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物的叶片较大,表面也无腊质,原因是这里的气候特征是雨热同期,植物有足够的水分供应蒸腾作用。

  师中纬度的大陆内部又有着怎样的组合类型呢?

  生有着两种组合。中部的亚热带和温带荒漠带、两侧的热带草原和温带草原。

  师对。这种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是以热量为基础的,当然也有水分条件的参与。

  课堂小结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是十分明显的,这种差异性是有规律的。我们这节课主要是认识到其差异性。

  板书设计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复习:1.自然地理环境为什么存在地域差异性?

  答:陆地上不同地区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不同,形成不同的水热组合—气候类型。不同的气候类型又对应着与之统一的植被和土壤类型。

  2.在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下,哪些自然带是横穿整个大陆的?它们分布在什么纬度?

  答:高纬度的苔原带、针叶林带和低纬度的热带雨林带横穿整个陆地。

  3.在中纬度地区自然带的分布有着怎样的规律?

  答:在大陆的东岸、西岸和大陆内部各自形成了特定的组合。在东岸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与针阔混交林带;西岸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大陆内部中部为亚热带和温带荒漠带及两侧的热带草原和温带草原带。

  推进新课

  师这种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是以热量为基础的。同学们长途旅行过吗?现在让我们沿着中国东西向的铁路大动脉——陇海铁路做一次旅行。

  (出示图片“陇海铁路”)

  (在陇海铁路东端、中部、西端相应的地方各出现一幅典型景观图)

  (东端动画出示图片“温带落叶阔叶林”,中部出示“温带草原”,西端出示“温带荒漠”)

  师请同学们思考,沿陇海铁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三类景观的更替?

  (生讨论,师总结)

  从沿海向内陆,由于受海洋水汽影响的程度不同,干湿状况差异很大,自然景观呈现出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的有规律的变化。

  师这种变化在什么纬度体现得最明显?

  生中纬度。

  (活动)

  我国西北地区生态建设中,有人主张造林,有人主张种草,也有人建议种植灌木。请讨论,哪种主张较合理,并说明理由。

  (生讨论)

  师为什么我国东部地区生长的典型植被是高大的树木,而西部地区则是以草原和荒漠景观为主?

  生水分条件不同。东部地区水分充足,而西部地区水分缺乏。

  师对。森林、草原、荒漠植被三者对比,它们生长的速度有何不同?为什么?

  生森林生长得最快,因为单位土地面积上叶片总面积最大,光合作用的产物最多。荒漠植被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叶片总面积最小,光合作用的产物最少,因此生长得最慢。草原介于森林和荒漠植被两者之间。

  师事物都是辩证的,森林虽然生长得快,可单位土地面积上叶片总面积最大,耗水量也最多。荒漠植被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叶片总面积最小,需水量也最少,草原的需水量则介于森林和荒漠植被两者之间。那么,在我国西部地区生态建设中究竟应该种植什么呢?

  生不一定。

  师为什么?

  生因为西部地区也因地区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水分条件,要结合当地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师很好!北京奥运提出的口号是“绿色奥运”。有人建议在北京大量种植常绿阔叶树种,请同学们结合北京的气候和所处的自然带,想一想,这样做合适吗?

  生北京是温带季风气候,属于温带落叶阔叶林,因此在北京的绿化中,应该以种植温带落叶树种和适应温带地区的草类植物为主。常绿阔叶树种不能很好地适应北京的气候,成活难度大,养护费用会很高。

  师对。因此在生态建设中应该尊重自然规律,因地制宜,这样才能更科学地建设和保护环境。

  (过渡)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和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都是水平方向的分异规律。在地球表面上有许多高大的山岭,随着海拔的变化,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差异很大,从而形成了垂直气候带,自然景观也相应地呈现垂直分布规律。

  师请同学们看P98“活动”,分析为什么喜马拉雅山南北坡的垂直带谱有着很大差异?

  (生思考讨论)

  师查看地图,请说一说喜马拉雅山的纬度大约是多少,属于什么气候带。

  生大约处于北纬30°,属于亚热带气候。

  师对。这里平地上应该是怎样的植被景观?

  生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师对。喜马拉雅山南坡和北坡的山麓地带为什么自然带不同?

  生南坡山麓的海拔低,只有1000米左右;而北坡的山麓海拔高,达4000米。

  师除了这个原因,还有其他原因吗?

  生有。南坡处于北印度洋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量大,而北坡处于背风坡。

  师很好。为什么南坡的自然带谱比北坡丰富得多?

  生因为北坡相对高差小,而南坡相对高差大,水热变化的空间大,因此南坡的自然带谱比北坡的复杂得多。

  师很好,而且南坡的纬度也比北坡低。综合以上原因,所以南坡自然带谱较北坡复杂。

  师查看地图,思考为什么乞力马扎罗山自然带谱非常丰富?

  生乞力马扎罗山的纬度很低,山麓属于热带草原,海拔高,水热状况垂直变化明显。

  师对。因此,山麓与水平带是一致的,山地所处的纬度越低,海拔越高,垂直自然带的数目就越多,垂直带谱也就越完整。

  (P99“阅读”)

  师农业生产为什么要因地制宜?

  生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要求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

  师我国自南向北、自东向西在气候要素上有着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如何影响我国的农业的地域差异?

  生我国自南向北热量条件越来越差,自东向西降水越来越少,这种热量和水分条件自东南向西北的逐渐变化,引起了我国自东南向西北动植物种类、生长期、耕作方法等也发生相应的变化,生产力也呈现地域性差异。

  师对。在我国贵州有“地无三里平,天无三日晴”的说法,为什么?对农业有着怎样的影响?

  生贵州地处我国云贵高原,垂直高差显著,气温和水分随海拔的升高而逐渐变化,水热的垂直差异使土地形成了立体利用。

  师对。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教学学案

  【考纲及课标要求】

  考纲:① 地壳物质循环。

  ②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课标:① 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

  ②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课标解读:

  ①绘制示意图,或利用教具、学具,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

  ② 根据本地条件,进行地质、地貌、水文等野外观察。

  【考点剖析】

  本节是地质学的基础知识,概括起来主要有三部分内容:地壳的情况、地壳的运动和地壳的演变。地壳是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壳运动反映了地球运动并直接联系看大气热力变化、大气的运动以及地球上水循环运动等,因此本节内容和前面章节是密切相关的,同时也为后面的生物、土壤、自然带,自然资源和能源,以及人类和环境等章节打下一定基础。本节名词概念比较多,但比较具体,联系实际广,抽象的地理原理比较少,易于理解,难度不大。复习中要注意概念所反映出的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例如,地质作用与地质构造、矿物、矿产和矿床;地壳和壳石圈等。本节内容实践性很强,复习时要多联系实际,多观察实物,多对比示意图形,提高认识自然环境的能力。例如,对岩石,矿物的鉴别,对褶皱、断层等地质构造的认识,以及对地壳形态变化的了解等,都需要更有意识。

  【知识要点梳理】

  1.结构体系

  2.要点梳理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1.划分内部圈层的依据

  (1)人们根据地震波传播速度在地球内部呈有规律的变化,来确定地球内部构造和物质状态。地震波是一种弹性波,它分为纵波(P)和横波(S)。纵波的传播速度较快,可以通过固体 、液体和气体传播;横波的传播速度较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它们的速度,都随着所通过物质的性质而有规律地变化。

  (2)地震波波速在一定深度发生突然变化的面叫做不连续面。地球内部有两个明显的不边连续的面,一个在地下平均33千米处(指大陆部分,大洋在地下平均6千米处),在这个不连续面下,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这个面叫莫覆面;另一个在地下2900千米深处,在这里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则完全消失,这个面叫做古登堡面。根据这两个不连续面,地球内部可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

  (3)内部圈层及其特征:

  名称深度(千米)主 要 特 征

  地壳

  (1)由各种岩石组成

  (2)各地厚度不均,大陆地壳平均厚度33千米,海洋平均6千米,整个地壳平均厚度为17千米

  (3)可分为硅铝层和硅镁层

  地 幔上地幔(1)自上而下,铁镁含量增加

  (2)上部(地下60-250到400千米)有一软流层

  (3)地壳和软流层以上的上地幔,合称为岩石圈

  下地幔(1)铁镁含量继续增加

  (2)温度、压力、密度继续增加

  (3)呈可塑性固体

  地核外 核(1)物质成分以铁镍为主

  (2)温度、压力、密度均很大接近液体

  内 核固体

  二.地壳的结构和物质组成

  1.结构特点

  (1)厚度不均:大陆地壳较厚,平均33千米;大洋地壳较薄,平均6千米。

  (2)双层结构:上层叫硅铝层,含硅铝较多,主要由比重较小的花岗岩类组成,在大洋地壳中很薄,甚至缺失(不连续分布);下层叫硅镁层,铝的成分减少,镁、铁成分增多,主要由比重较大的玄武岩类组成,在地壳中普遍存在。

  2.地壳中的矿物

  矿物的概念 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结合成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单质或化合物,就是矿物。

  重要的造岩矿物 常见的有石英、长石、云母、方解石等,可供冶炼提取金属的矿物有赤铁矿、黄铜矿等。

  矿物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 各种矿物都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例如石英是由硅和氧组成的透明或半透明的矿物,硬度较大,常呈柱状、锥状晶体;食盐是由氯和钠组成的,它是无色透明的四方颗粒。也有些矿物,化学成分相同,由于内部原子排列不相同,形成了性质完全不同的矿物,例如金刚石和石墨,化学成分都是碳,但两者的性质截钛相反:金刚石是最硬的透明的矿物,石墨则是非常软的不透明的矿物。

  3.岩石和矿床

  岩 石 矿 床

  概念 由一种矿物或几种矿物组成的集合体叫岩石,例如花岗岩是由长石、石英、云母组成的,大理岩主要由方解石组成。 在岩石形成的过程中,一些有用矿物在地壳或地表富集起来,达到工农业利用的要求,就是矿产。在一定地质作用下,矿产的富集地段,称为矿床。

  分类①岩浆岩,又称火成岩,可分为侵入岩和喷出岩,前者如花岗岩,后者如玄武岩

  ②沉积岩,如砂岩、石灰岩等

  ③变质岩,如大理岩、石英岩等①内生矿床,主要由岩浆活动形成

  ②外生矿床,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

  ③变质岩,主要由变质作用形成

  4.物质组成和循环:

  物质组成

  物质循环 地球内部的岩浆,经过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岩浆岩受流水、风、冰川、海浪等的侵蚀、搬运、堆积作用,形成沉积岩。同时,这些已生成的岩石,在一定温度和压力等作用下发生变质,形成变质岩。各类岩石在地壳深处或地壳以下发生重熔再生作用,又成为新的岩浆。

  三.地壳运动 1.地质作用:地球上由于自然界的原因,引起地壳的表面形态,组成物质和内部结构发生变化的作用称为地质作用。按其能量来源又可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类型内力作用外力作用

  能量来源 来自地球的本身,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量 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其次是重力能

  表现形式 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地震等 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和固结成岩作用

  对地表的影响 形成高山或盆地,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把高山削低,盆地填平,使地表趋向平坦

  内、外力作用之间的关系 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是同时进行的,不过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往往是某一种作用占优势。一般地说,内力作用对地壳的发展变化起着主导作用

  2.地壳运动的类型:根据地壳运动的性质和方向,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两种:

  类型水平运动垂直运动

  运动方向 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平行于地球表面的方向运动 组成地壳的岩层作垂直于地球表面的方向运动,即上升或下降运动

  运动性质 使岩层发生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常常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或张裂成海洋 使岩层表现为隆起或拗陷,从而引起地势的高低起伏和海陆变迁

  3.地质构造: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变形、变位,称为地质构造。地质构造是研究地壳运动的性质和方式的依据。常见的两种基本构造类型--褶皱和断层。

  (1)褶皱:

  成因水平岩层受地壳水平运动产生的水平挤压力发生弯曲叫褶曲,一系列褶曲叫褶皱

  基本形态 背斜①岩层形态:一般是岩层向上拱起

  ②岩层新老关系: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

  ③地形表现:一般情况下成为山岭,但不少背斜顶部因受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

  基本形态向斜①岩层形态:一般是岩层向下弯曲

  ②岩层新老关系:一般是岩层较新,两面岩层较老

  ③地形表现:一般成为谷地,但不少向斜槽部受到挤压,物质坚实,不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山岭

  (2)断层:

  成因受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或张力,岩层发生断裂错开

  基本 形态地垒 ①岩层形态及特点:两条断层之间的岩块相对上升,两边岩块相对下降,上升的岩块称地垒

  ②地形表现:相对上升的岩块常形成状山地,如我国的泰山、庐山

  地堑①岩层形态及特点:两条断层之间的岩块相对下降,两边岩块相对上升,相对下降的岩块称地堑

  ②地形表现:相对下降的岩块常形成狭长的凹陷地带,如东非大裂谷,我国渭河谷地和汾河谷地等

  四.全球构造理论--板块构造学说

  (1)大陆漂移说

  年代和创立者 1912年,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

  证据 大西洋两岸的地质构造、大陆形状、气候、古生物等的相似性。

  基本论点 ①二三亿年以前,地球上只有一块联合古陆,它的周围是一片广阔的海洋。

  ②在地球自转所产生的离心力和天体引潮力的作用下,联合古陆开始分离。

  ③较轻的硅铝层组成的陆块,像冰块浮在水面上一样,在较重的硅镁层上漂移,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形成了现在的海陆分布。

  (2)海底扩张说年代20世纪50年代

  证据①海底岩石的年龄很轻,一般不超过2亿年。

  ②离海岭(大洋中脊)愈近,年龄愈轻,离海岭愈远,年龄愈老,并在海岭两侧呈对称分布。

  基本内容海岭是新的大洋地壳诞生地。地幔物质从海岭顶部的巨大开裂处涌出,到达顶部冷却凝结,形成新的大洋地壳。以后,继续上升的岩浆,又把早先形成的大洋地壳,以每年几厘米的速度推向两边,使海底不断更新和扩张,当扩张着的大洋地壳遇到大陆地壳时,便俯冲到大陆地壳之下的地幔中,逐渐熔化而消亡。

  (3)板块构造学说

  理论的产生20世纪60年代后期,许多学者在接受了大陆漂移说关于大陆运动的观点、吸收了海底扩张说的基本论点、结合新的科学成果后,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

  基

  本

  论

  点

  ①地球的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一些构造带(如海岭、海沟等)分割成许多单元,叫做板块。全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

  ②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运动之中。

  ③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两个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

  ④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或张裂,形成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

  板块构造学说的应用①在板块张裂的地区,常形成裂谷或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

  ②两个大陆板块相撞挤压的地区,常形成巨大的山脉,如喜马拉雅山脉就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板块碰撞形成的。

  ③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相撞时,大洋板块因密度较大,位置较低,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这里往往形成海沟;大陆板块受挤上拱,隆起形成岛弧和海岸山脉,如太平洋西部边缘的深海沟和岛弧链,就是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撞形成的;南、北美洲的科迪勒拉山系是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相撞形成的。

  ④板块与板块之间的接触带是火山、地震、地热的活动地带。

  五.地球内能的释放

  1.地热

  (1)地热资源及其分布:地热通过热传导从深处向地表扩散,叫做地热流。分散的地热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富集起来,就成为可利用的地热资源,主要形式有地下热水或蒸汽、温泉、间歇泉、沸泉和热水湖等。地热资源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带。

  (2)地热能的利用:地热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清洁的能源,目前人类对地热的利用主要是开采地下热水用于采暖、育种、温泉、发电等方面。冰岛是一个广泛利用地热的国家,全国有70%以上的人口利用地热采暖,首都雷克雅末克全部利用地热采暖,有"无烟城市"之称。我国地热资源丰富,70年代以来,我国在广东、河北、西藏等地已经建成了若干小型地热发电治。

  2.火山

  火山分类 活火山在人类历史时期还经常作周期性喷发的火山。

  死火山在人类历史以前喷发过,迄今为止没有重新喷发过的火山。

  休眠火山长期熄灭的火山,有时又突然喷发。

  火山的分布世界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地中海和东非的火山带以及大西洋海底的火山带。

  我国 目前已发现火山有600座,其中绝大多数是死火山(如山西大同附近的死火山群);有少数火山处于休眠状态(如长白山、黑龙江省的五大连池);只有少数火山近代有活动(如台湾大屯火山群的七星山、新疆于田附近昆仓山中的火山)。

  火山和人类的关系 火山喷发的火山灰和熔岩流,常常破坏田园建筑,有时还引起火山地震,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但火山喷发给人们带来肥沃的火山灰土和硫磺等有用矿物。

  火山喷发的

  原因 火山爆发是地热或内能释放的强烈显示。在地球内部的地热积累到一定程度,灼热的岩浆在强大的内部压力作用下,沿着地壳薄弱地带,喷出地表,形成火山现象。火山爆发的时间有的很短,有的持续时间很长,甚至上千年;有的在地面堆起了几千米的火山(如乞力马扎罗山),有的在海洋中造成了新岛(如夏威夷群岛就是海底火山多次喷发露出水面的火山岛)。

  火山的构造 火山喷发时,火山喷发物涌溢的管道,称为火山通道;火山物质的喷出口,称为火山口;火山喷发物从火山口周围堆积下来,形成的山,称为火山锥。

  火山喷发物 火山喷出的物质一般有气体、熔岩和固体喷发物。火山喷发的物质和喷发的强度同火山喷发的熔岩性质有着密切的关系:①酸性岩浆含二氧化硅成分多,比较粘稠含气体多,爆发力强,常形成圆锥形火山;②基性岩浆含铁镁成分多,含气体少,流动性好,爆发力弱,常形成盾形火山锥。

  3.地震

  (1)地震的分类:按其成因主要有构造地震和火山地震两种,其中构造地震影响最大。

  (2)构造地震的产生:由于地球内部应力引起构造变动而产生的。地壳中的岩石在地应力的长期作用下,会发生倾斜和弯曲,当积累起来的地应力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岩层便会突然发生断裂或错位,使长期积聚起来的能量急剧地释放出来,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使地面发生震动。

  (3)地震要素:

  震源 岩层发生断裂引起地震的地方,叫震源。

  震中 和震源相对应的地面上的点,叫震中。

  震中距 地面上任何一点到震中的距离,叫震中距。

  地震波 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层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弹性震动,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这种弹性波,叫地震波。

  (4)震级和烈度:

  震级 地震的大小通常用震级来表示。它表示地震本身能量大小的等级。地震释放出来的能量越大,震级越高。震级每增加一级,能量约增加30倍左右。一般地说,3级以下的地震,人无感觉,称为微震;5级以上的地震,称为破坏性地震。

  烈度 表示地震对地面影响和破坏的程度。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而烈度在各地是不一样的。地震烈度的大小同震级、震中距等有直接关系。在一般情况下,震级越大,烈度也越大。在同一次地震中,离震中越近,烈度越大。同时,烈度大小还和震源深浅、地质构造、地面建筑等也有关系。

  (5)地震的分布:

  世界 世界地震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板块交界地带其中环太平洋地震带集中了全世界80%以上的浅源地震以及几乎全部的中源和深源地震,所释放的地震能量约占全球所有地震能量的80%,是世界上的主要地震带。

  我国

  我国处在两大地震活动带之间,是多地震的国家。历史上地震主要分布在以下几个地区:①台湾;②黄河中下游的汾渭断裂带、太行山麓、就津唐张地区和和渤海沿岸;③西北的河西走廊、六盘山和天山南北;④青藏高原东南这缘的四川西部和西藏;⑤广东和福建的沿海地区。

  (6)地震的前兆和预测:地震的发生与地质构造相关,搞清地质构造是进行地震预报的重要基础。地震前常有不少异常的自然现象发生,叫做地震前兆,如地下水的异常变化,动物异常反应、小震频繁、地壳变形等,这些现象为预报地震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六.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态的变化

  1.作用形式和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1)风化作用:岩石在温度变化、水、大气和生物作用的影响下发生的破坏作用,作用所产生的风化物残留在地表形成风化壳。

  (2)侵蚀作用:风力、流水、冰川、海洋等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物的破坏作用,作用结果使地表形成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使沟谷、河床加宽加深,坡面破碎;并能形成岩溶、冰斗、角峰、U形谷、海蚀等地形。

  (3)搬运作用:风化、侵蚀的产物,被风、流水、冰川、海浪等转移,离开原来的位置。

  (4)沉积作用:岩石风化和侵蚀后的产物在外力的搬运途中,随着风速、流速降低,冰川融化等,被搬运物质逐渐沉积下来。主要沉积地形有三角洲、冲积平原、沙漠、黄土、冰碛地形等。

  (5)固结成岩作用:沉积物经过物理的、化学的以及生物化学的变化和发行变成坚硬的岩石。

  2.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①按照自然规律改变和塑造新的地表形态。例如,填海造田、开挖河道、修建水库、绿化沙漠等。②违背自然规律破坏了地表形态。例如,沙漠化扩大,水土流失等。

  七.地壳的演化

  1.地层和化石:

  地层 主要指沉积岩层,是地壳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在正常情况下,地层是按顺序排列的,老的在下,新的在上,呈水平状态。但是,由于构造运动的影响,有的地层倾斜甚至层序颠倒,有的地层缺失。研究地层的性质、厚度、相互关系以及化石,可以了解地壳的变化过程。

  化石 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叫化石。由于生物是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不断地进化的,因此不同时代的地层一般含有不同的化石,而相同时代的地层里往往保存着相同的或近似的化石。根据岩层中保存下来的生物化石,可以确定地层的顺序和时代,如含三叶虫、大羽羊齿、珊瑚化石的为古生代地层,含恐龙化石的为中生代地层。

  研究地层和化石的意义 根据岩层组成物质的性质和所含化石的特征,可推知岩石沉积时的环境特征,如温暖广阔的浅海环境中,可以形成珊瑚礁组成的石灰岩,在湿热的森林茂密地区,可以形成有丰富植物化石的含煤地层。

  2.地壳的演化史

  地质年代距今年代生物演化矿产形成地壳运动

  太古代距今25亿年以前 海水中逐渐形成类似蛋白质的最原始生命体 形成铁矿的重要时代 岩浆活动剧烈,火山喷发频繁,海洋广阔,占绝对优势

  元古代距今25亿年-6亿年 海水里出现藻类、海绵等原始生物 地壳运动剧烈,晚期出现大片陆地,但海洋仍占绝对优势

  古生代距今6亿年-2.5亿年 动物从海洋-陆地;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蕨类植物繁生 重要的造煤时期 地壳剧烈变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雏形基本形成,我国东北、华北已成陆地

  中生代距今2.5亿年-0.7亿年 爬行动物盛行,恐龙繁生,出现了始祖鸟,蕨类植物衰退,裸子植物大量出现 形成丰富的金属矿产;重要的造煤时期;形成石油的时期 环太平洋地带地壳运动剧烈,形成高大山系;我国大陆轮廓已基本形成

  新生代距今0.7亿年-现在 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大发展,出现了灵长类;第四纪出现了人类 形成石油的时期 发生规模巨大的造山运动--喜马拉雅运动,形成许多高山

  3.复习学法指导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1)地震波传播的速度与其通过的介质性质有关。如果介质是均质体,地震波是等速直线传播的。当介质性质发生改变时,地震波传播的速度便有变化,特别是地震波通过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种物质的分界面时,波速会发生突然变化(突快、突慢或突然消失)。复习这一部分的内容要紧紧抓住两个界面--莫覆面和古登堡面,根据课本的示图,弄清纵波和横波在这两个界面发生变化的情况,以此再推知地壳、地幔、地核组成物质的特点和性质。

  (2)区别地壳和岩石圈的概念,是复习的一个难点。复习时要将课本中有关上地幔的叙述用图表示出来,分析地壳和岩石圈范围大小。对于这一内容的掌握要注意两个问题:①地壳和岩石圈都是由岩石组成的;②上地幔顶部的“软流层”因温度高,使岩石接近熔点,局部是熔融流动状态,是火山喷发、岩浆活动的重要发源地。

  二.地壳的结构和物质组成

  (1)各种矿物都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复习中重要在对矿物物理性质的掌握,尤其是几种重要的造岩矿物(石英、长石、云母)此外,要把岩石、矿物、矿产、矿床等内容结合起来复习,画出它们的联系示意图,即用图示法表示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地壳物质的循环是现代地质学的一个重要原理,是本章的一个重点内容。复习要注意三个问题:①地壳物质的循环也可称为三大类岩石的互变,还可称为地幔物质的热对流,后者表明了能量的转化,这是板块构造学说动力的理论基础;②地表的岩石除了喷出岩外还有侵入岩、沉积岩和变质岩,这是由于在地下形成的岩石随着地壳运动而升到地表。同理,地下深处也会有喷出岩,这是由于地壳运动下降而造成的。③地表的岩石受各种外力的侵蚀、搬运、堆积后,先形成沉积物,然后经过漫长的地质作用才能形成沉积岩。

  三.地壳运动

  (1)复习要从认识地壳变动入手,岩石的变形、海陆的变迁,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都是地壳变动的结果。掌握实例加深理解是关键。例如,从喜马拉雅山珠峰附近还能找到贝壳类的化石,说明地壳的上升运动;台湾海峡底部发现有古河流河床的痕迹,说明地壳的下降运动;意大利那不勒斯海岸边保存的三根大理石柱柱表的痕迹特点,说明地壳有升有降。

  (2)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复习除了对比它们的区别外,更重要的是要认识它们之间的联系,因为地表形态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虽说内力作用对地壳的发展变化起看主导作用,但不可忽视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往往是某一种作用占优势。比如,我国的华北平原是典型的冲积平原,其形成原因充分说明了内外力的互相作用:内力作用使地壳不断下降,而外作用--泥沙的堆积,对地壳的下降起补偿作用。而黄土高原的形成又是外力作用的风沙堆积占优势。复习时要时时和已学过的中国地形、世界各地区各国家的地形相联系,加深理解,提高知识运用的能力。

  (3)复习褶皱的两种形态--背斜和向斜,要注意三个问题:①原始形态应是背斜向上拱起,向斜向下凹陷;②变化了的形态是背斜容易成山,向斜容易成谷。其根本原因是受力不同,受外力侵蚀作用不同造成的;③判断背斜或向斜最根本的方法是岩层的新老关系,背斜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冀岩层较新,向斜反之,不管是原始形态的拱起或凹陷,还是变化了的成山或成谷,上述新老关系是不变的。

  四.板块构造学说

  (1)板块构造学说是建立在大陆漂移说和海底扩张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要将三者紧密结合进行复习,找出它们论点论据的区别,认识板块构造学说的科学性和存在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利用这些学说的原理来解释当今全球面貌特征以及一些重要的地理现象。比如,在南极洲发现大面积的煤藏,这要用大陆漂移说来解释;海底火山又要用大洋扩张学说解释比较合理;而巨大的褶皱山系又得用板块构造学说更科学。

  (2)板块构造学说的核心是板块,掌握板块运动情况及其结果的关键是板块的界线。复习最好的方法是绘制六大板块草图,标出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百看不如一画,这是地理学习和复习的基本思想和原则。

  五.地球内能的释放

  (1)地热能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干净无污染的能源,复习要和高中地理下册的"能源和能源的利用"一章相结合,重在掌握目前人类对其利用的形式和现状。

  (2)我国是个多地震的国家,地震发生的原因、分布规律、造成的破坏情况以及如何认识震前预北为预报地震提供科学依据等都是重点内容,尤其要懂得分析烈度(地表被破坏的程度,大小的制约六.地壳的演化 这部分内容是全章的总结,各地质年代的特征正好说明了地壳是在不断变化的,今天的陆地在地质历史中也许是海洋。我们要用发展变化的眼光来看世界,复习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各代的地壳运动情况最终要落实到海陆分布状况,尤其是要掌握我国的情况。例如,我国大陆轮廓基本形成于中生代,东北、华北成陆于古生代等。②生物演化的情况要适当复习生物学知识,以便更好掌握各地质年代的地理环境的差别。③煤和石油都是重要的能源资源,复习时要结合高中地理下册"能源和能源的利用"一章的内容,深入掌握煤和石油形成的原因和地理环境,以便人类今后在利用它们时有比较全面的历史认识,更好地合理利用。

  [范例评析]

  例1.下列四种物质的组成排列中,合理的一组是( )

  A.矿物 化学元素 岩石 地壳

  B.化学元素 矿物 岩石 地壳

  C.地壳 化学元素 岩石 矿物

  D.地壳 矿物 化学元素 岩石

  例2.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图16?1),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有五条连线没有画出箭头,请根据地壳物质循环的过程在图中画出箭头。

  (2)图中序号所表示的地质作用过程分别是: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

  (3)以上地质作用过程中,属于外力作用过程的有 ,属于内力作用过程的有 。(只填序号)

  读三大类岩石循环转化示意图(图16?2),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中标出箭头,表示三大类岩石循环转化过程。

  (2)图中各箭头所表示的含义分别是:

  A ,B ,C ,D 。

  (3)地壳物质大循环过程可概括为:

  从 到形成 ,又到新的 形成。

  例3读下图,回答:

  (1)图中A、B、C、D四处,属于背斜的是_____,属于向斜的是_______

  (2)此时,背斜在地貌_____,原因是___,向斜在地貌上是_____原因是______

  (3)找油区应在图中的_____处,找地下水应在_____处。

  (4)如果修建地下隧道,应选择在___处,原因是____

  例4.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n表示 水循环的 环节; 海区(填字母)有丰富的渔业资源,该海区还可能埋藏有 等能源资源; 海区可能蕴藏有未来利用潜力很大的金属矿产资源。

  (2)A处的地质构造是 ,形成山谷的原因是 。

  (3)如果在A、B、E中选一地建地下隧道(垂直于剖面方向),应选择 地;三地中有利于石油储存的是 处;有利于储存地下水的是______处。

  (4)图中a、b、c、d四处最容易产生泥石流的是( )

  A. a B. b C. c D. d

  (5)从地质构造方面看,m河流的形成原因主要是 。

  例5.下面四幅是不同地质年代大陆漂移的示意图,问表示6500万年前(第三纪初)海陆分布状况的是哪一幅?

  例6.关于地震强度大小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与震中的纬度有关

  B.与震中的远近无关

  C.与震源的深浅有关

  D.与震级大小有关

  例7.位于板块界线附近的山脉有:

  A.冈底斯山、兴都库什山

  B.阿特拉斯山、喜马拉雅山

  C.落基山、阿巴拉契亚山

  D.安第斯山、内华达山

  例8读“全球板块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全球______被分为六大板块。图中数码代表的板块名称是①_____板块;②______板块;③_____板块;④____板块。几乎全部在大洋中的板块是_____。

  (2)图中实线为_____边界,虚线为_____边界。用箭头在图中标出边界两侧板块移动方向。

  (3)A处与B处海底岩石年龄相比,_____地质年代更新,G处与B处地壳相比,____处比较稳定,____处不稳定。

  (4)图中虚线构造带在地形上,海底地形为________;陆地地形为________;虚线构造带多形成______和______。

  (5)解释甲处岛国地热资源丰富的原因________,这是哪个国家_________。

  例9.(探究创新题)读下面某地区地质构造图,完成下列各题。

  (1)从地形判断a与c为_____________,b与d为______________。从地质构造判断a为______________, c为______________,d为_______________。c、d处地形的形成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侵入岩体表示的岩浆侵入的地质时代在______________纪。

  (3)图中白垩纪岩层中可形成的变质岩是_______________。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I复习提纲资料

  地理必修I复习提纲

  第一 宇宙中的地球

  1.1地球的宇宙环境

  天体系统:天体之间因万有引力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结构层次(略)

  可见宇宙:也称为“已知宇宙”,是指人类已经观测到的有限宇宙,半径约为140亿光年。

  地球存在生命的条:

  外部条:稳定的太阳光照

  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使地球处于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内部条:日地距离适中(1.5亿千米)——适宜的温度

  地球体积质量适中且原始大气经长期演化—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

  地球内部水汽逸出形成水圈

  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太阳辐射: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

  1 能量:太阳中心的核聚变反应(4个氢原子核聚变成氦原子核,并放出大量能量);

  2特点: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部分;

  3意义:维持地表温度,地球上大气运动、水循环和生命活动等运动的主要动力,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主要能。

  太阳常数:表示太阳辐射能到达大气层上界的能量指标,大小为8.24焦/cm2.分。

  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 太阳的外部结构:指太阳的大气结构,从里到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

  2 对地球的影响:(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周期约为11年)

  (大气层) 太阳活动 影响

  外 日冕 太阳风 磁暴、极光

  内

  色球 耀斑 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

  日珥

  光球 太阳黑子 对地球上气候的影响

  1.3 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公转和自转的基本特征

  公转

  自转

  轨道

  近似正圆的椭圆

  方向

  自西向东(北天极上空看逆时针)

  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南极上空看顺时针)

  周期

  恒星年(365d6h9m10s)

  恒星日(23时56分4秒)一真正周期

  角速度

  平均1/日

  近日点(1月初)一最快

  远日点(7月初)一最慢

  各地相等,每小时15(两极除外)

  线速度

  平均30千米/小时

  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纬度相同,线速度大小相同;

  赤道1670mh,两极为0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周期为一个太阳日(24h)。晨线和昏线的判读。

  (2)地方时:因经度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时刻。东早西迟。

  (3)地转偏向: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运动方向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上不偏。(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判读)

  三、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1) 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目前约为23.5。如果黄赤交角变大,热带、寒带扩大,温带 缩小。如果黄赤交角变小,温带扩大,热带、寒带缩小。

  (2)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和地轴的指向保持不变,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之间的回归移动

  四: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 昼夜长短的变化:1) 某时刻全球的情况: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于夜,纬度越高,昼越长,极点附近出现极昼现象,另一半球,昼短于夜,纬度越高,昼越短,极点附近出现极夜现象。

  2) 某地全年的情况:夏至日昼最长,冬至日昼最短。

  3) 春分日和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

  4) 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

  2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日出、日落时(晨昏线上)时太阳高度=0度,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为正午太阳高度即地方时12点时的太阳高度。

  2) 某时刻全球的情况: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所在纬度向两侧递减,离直射点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小。

  3) 某地全年的情况:北回归线以北地区,6月22日出现最大值,12月22日出现最小值;南回归线以南地区,6月22日出现最小值,12月22日出现最大值;回归线之间地区,最大值出现在直射点经过该纬度的时候(即太阳直射),最小值出现在冬至日。

  3季节的形成和划分:天四季(一年中太阳高度最高、昼长最长的季节为夏季,反之为冬季,例如我国传统的四季)、气候四季(北半球夏季6、7、8,冬季12、1、2)

  4五带的形成和划分:以回归线和极圈划分。

  回归线=黄赤交角度数,极圈=90度-黄赤交角度数

  五:光照图的判读

  (1)判断南北极,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数递增(或西经度数递减)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为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若北极圈为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

  直射点的经纬度确定:纬度由直射纬线的纬度确定,经度由地方时为12点的经线决定

  (3)确定地方时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即昼半球的中央经线)为12点,夜半球的中央经线为0点,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为18点。

  (4)判断昼夜长短:昼长=(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

  (5)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角

  某纬度正午太阳高度=900-该纬度与直射点的纬度差(纬距)。

  六:区时、地方时的计算

  1 地方时:两地地方时差=经度差×4分钟,东加西减.

  2 区时:确定两地所在时区,计算两地区时相差多少个小时,东加西减。T1一T2=N1一N2 东时区为正,西时区为负),T为区时,N为时区序号。(

  3 地方时与区时的关系:区时=该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

  4 国际日期变更线:为避免地球上日期的紊乱而人为划定,有三处不与1800经线重合;在日期的换算上,从东向西经过日界线,日期加一天,从西向东经过日界线,日期减一天。

  1.4地球的结构

  一、地球的外部结构

  地壳以外可以划分为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三个外部圈层。

  二、地球内部结构

  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是地震波的传播方式和传播速度。

  圈层

  范 围

  特 点

  地壳

  莫霍面以上

  固态:平均厚度17千米(大陆部分平均厚度约33千米,海洋部分平均厚度约为6千米)。地势越高,地壳越厚。

  莫霍面(在地面以下33km,纵波和横波的波速都明显增加)

  地幔

  莫霍与古登堡面间

  具有固态特征,主要由含铁、镁的硅酸盐类矿物组成,铁、镁含量由上至下逐渐增加。

  古登堡面(距离地表2900千米深处,纵波减速,横波消失)

  地核

  古登堡面以下

  组成物质可能是极高温度和高压状态下的铁和镍。可分为内核和外核;外核物质呈液态或熔融状态,内核呈固态。

  岩石圈的范围:包括地壳的全部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岩石组成。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第二节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一、目标:

  1、知识与能力: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我国的必然选择;了解《中国21世纪议程》;

  2、过程与方法:利用生产流程图,分析清洁生产和生态农业的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

  二、重点和难点:

  结合中国国情,理解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结合清洁生产和生态农业实例分析循环经济的意义。

  三、工具:多媒体。

  四、时:1时

  五、教学过程:

  [引入] 认识中国——了解中国的基本国情:

  通过图片展示,充分认识到:

  中国庞大的人口压力(我国人口普查总人口数已超过13亿,中国以占世界约7%的耕地面积要养活占世界约21%的人口。);

  自然资短缺(我国资总量大、种类多,类型齐全,但人均占有量少);

  深刻的环境危机(水土流失、土地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生态破坏现象及各种环境污染问题严重)。

  [结论]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活动] 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过渡] 如何实施可持续发展?有哪些理论指导?

  《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的白皮书。

  [转承] 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有哪些?

  循环经济

  [活动] 如何理解“循环经济”。

  [提问] 在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中,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有哪些?

  [回答] 清洁生产

  [案例分析] 某酒精厂清洁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

  读图分析生产流程,思考问题。

  [知识扩展] 绿色食品知识(什么是绿色食品,绿色食品的标志)

  [过渡] 而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如何实现循环经济?

  生态农业

  [案例分析] 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是发展生态农业的范例

  [学生活动] 观看视频后讨论分析,及绘出“桑基鱼塘”的循环示意图。

  [思考] 作为一名中学生,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每日能做什么?

  [小结]

  一、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庞大的人口压力;自然资短缺;深刻的环境危机;

  二、《中国21世纪议程》

  三、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循环经济

  附: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是发展生态农业的范例

  生态农业是一种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集约经营的综合农业生产系统,旨在协调区域内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自然资之间的关系,满足人们对农业及农产品的需求,同时又有良好的环境和社会效益。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就是在鱼塘周围的塘基上种桑树,桑叶喂蚕,蚕沙(即蚕屎)和蚕蛹喂鱼,这些饵料先被水体上层的鱼儿吸食,上层鱼产出的粪便被水中的深游生物吸收,而深游生物又是中层鱼的食物,鱼的排泄物沉到塘泥中,又成为桑树的肥料。桑基鱼塘是广东省珠江三角洲一种独具地方特色的农业生产形式。因其生产上形成良性的循环而出名。

  珠江三角洲由东、西、北三江汇合冲积而成,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全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时间长,土壤肥沃,是盛产蚕桑、塘鱼、甘蔗的重要基地。三角洲内河网密布,交通便利,自然条优越。

  由于珠江三角洲地势低洼,常闹洪涝灾害,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当地人民根据地区特点,因地制宜地在一些低洼的地方,把低洼的土地挖深为塘,饲养淡水鱼;将泥土堆砌在鱼塘四周成塘基,可减轻水患,这种塘基的修筑可谓一举两得。 后,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影响,珠江三角洲出现了新的生产结构方式—“果基鱼塘”、“桑基鱼塘”。(见下图)

  “果基鱼塘”是把低洼的土地挖深为塘养鱼,堆土筑基,填高地势,相对降低地下水位种植果树(如栽植荔枝、柑橘、龙眼等果树)。后由于国际贸易对丝绸需求的扩大,种桑养蚕的获利大大超过了水果的收益,不少地区从原的果基鱼塘生产形式大量改为桑、塘专业性生产。果基鱼塘的生产方式,逐渐演变为鱼塘里养鱼,塘基上种桑树的桑基鱼塘,这样就较好地解决了低洼地积水内涝的问题。人们改变了传统的耕作方式,充分地利用土地的空间与轮作的时间,以求最佳的经济效益。“桑基鱼塘”的生产方式是:蚕沙(蚕粪)喂鱼,塘泥肥桑,栽桑、养蚕、养鱼三者有机结合,形成桑、蚕、鱼、泥互相依存、互相帮促进的良性循环,避免了洼地水涝之憋,营造了十分理想的生态环境,收到了理想的经济效益,同时减少了环境污染。

  桑基鱼塘的主要特点:

  1.种桑与养蚕、鱼、猪相结合,生产上有紧密的联系。

  2.植物与动物互养,形成良性的生态循环。

  3.塘与基合理分布,水陆资相结合。

  第三节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从容说课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当前世界范围内的水资源危机已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成为整个世界共同关注的话题。教材首先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阐述了水资源的概念,认识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水资源的有限性,唤起学生的忧患意识,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结合“世界各大洲的水资源图”、活动1以及教材的阅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总结归纳世界和我国水资源的分布规律,思考由此可能带来的问题;教材运用实例从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说明水资源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同时教材又运用一组图片反映人类对水资源利用的进步,突出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在解决人水矛盾中的重要意义。活动2以以色列水资源利用的成功范例,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科学技术的力量,教师应适时引导学生思考我国农业可否从中获取什么启示。在“合理利用水资源”一段内容中,教材从水资源短缺和水体污染两个方面来说明水资源利用不当引发的环境问题。为了加强感性认识,教材选择“咸海的忧虑”为案例,分析咸海面积不断缩小的原因。通过案例分析发现,人类活动是造成问题的主要原因。人类不顾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为了提高生活水平,无序、无节制地扩大耕地面积、引水灌溉,产生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这个案例的落脚点是使学生明白这样一个道理:自然界各种地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人类要遵循客观规律办事,否则将会受到自然的惩罚。活动3的设计意图,第一个问题主要是训练学生思考问题并进行简单的决策分析,正确处理短期利益和长期发展的关系。第二个问题从解决水资源问题的对策的角度,就如何解决我国北方城市缺水问题展开讨论,教师要鼓励学生谈自己的看法。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水资源的概念和衡量水资源的具体指标。

  2.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1.运用图表说明全球和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特点。

  2.通过学习水资源分布规律学会用因果关系法分析降水与水资源丰歉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辩证地看待人类对水资源的利用情况。

  2.树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观点,了解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的策略。

  重点

  1.水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2.合理利用水资源。

  难点

  说明在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水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这节课我们主要研究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什么是水资源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然后再来谈谈你对水资源的理解。

  (板书)一、水资源及其分布

  (学生阅读课文第一部分,思考下列问题)

  推进新课

  如何理解水资源?

  目前世界可利用的水资源有什么特点?水资源的丰歉以什么指标来衡量?

  世界各大洲水资源分布有什么特点?为什么有这样的特点?这样的特点会带来什么影响?

  我国水资源分布有什么特点?

  生1水资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来说,水资源包括水圈内的水量总体;从狭义的角度来说,水资源指的是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生2目前人类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有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它们占全球水体重量的十万分之七,数量极其有限。一个国家或地区水资源的丰歉程度通常用多年平均径流量来衡量。

  生3径流量=降水量-蒸发量,从六大洲径流量、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可以看出,世界水资源的分布具有不均衡的特点。六大洲中径流量最大的,也即水资源最丰富的是亚洲,其次是南美洲,水资源最少的是大洋洲。

  师如果从国家来看呢?

  生4如果从国家来看,多年平均径流量最多的是巴西,其次是俄罗斯,我国居世界第六位。

  师世界水资源为什么分布不均?

  生5降水量的空间分布不均造成了世界水资源的分布不均。降水量大、水循环活跃的地区,水资源丰富;降水量小、水循环不活跃的地区,水资源贫乏。

  师由于水资源在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上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各个国家的技术条件有差异,经济水平和社会条件也不同,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得某些地区的水资源非常短缺。再来看一下我国水资源在时空分布上具有什么特点?

  (投影:我国降水量分布图)

  师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存在怎样的差异?这对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有何影响?

  生我国降水量的分布呈现自东南向西北递减的趋势,所以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具有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的特点。

  师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分布上又有怎样的特点呢?为什么?

  生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分布上表现出夏秋多、冬春少的特点,这是因为我国大部分地区是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

  师不错!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同样会对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不同的影响。我们就请第一小组在课后相互合作,收集资料,就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原因及其带来的影响写一篇地理小论文。

  师水资源作为地理环境中最活跃的要素,它的质量和数量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正是由于水资源的分布存在地区差异,从而影响了地区经济的发展。教材的第二部分内容将告诉我们水资源和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请同学们阅读教材66页“水资源与人类社会”后,概述其中的主要观点。

  (板书)二、水资源与人类社会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师同学们读完课文后,能否提炼出这五个自然段中关于“水资源和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所表达的主要观点。

  生这一部分内容主要表明了这样的观点:水资源的数量会影响经济活动规模的大小;水资源的质量也会影响一个地区经济活动的效益;在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程度有所不同。

  师说得非常好!教材67页的三幅图片反映了不同时代人类对水资源的利用,从建造水渠利用地表水进行灌溉到利用地下水进行灌溉,再到20世纪50年代海水淡化进入商业化生产阶段,从水资源利用方式的变化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什么?

  生三幅图片资料主要用来说明科技进步是如何促进人类对水资源的利用,从而拓展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的。

  师好!科技进步使人类对水资源的利用能更加充分合理,以色列就是一个成功范例。

  (导入“活动”内容,引导学生阅读材料,讨论问题)

  (投影:中东地区地图)

  师同学们能否在中东地图上找到以色列?从图上我们可否判断它的气候类型?

  生以色列地处西亚。地中海沿岸有少量的地中海气候,降水稍多;大部分地区是热带沙漠气候,常年干旱少雨,这样的自然环境是不适合发展农业的。

  师那么,以色列是如何把水资源由“少”变“多”的?

  生以色列通过“开源”和“节流”,使水资源由“少”变“多”。“开源”的方法是海水淡化;“节流”的方法是发展滴灌技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师从以色列发展农业的奇迹中,同学们感受到了什么?

  生科学技术的强大力量。

  师说得真好!我国西部地区也有大面积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从以色列创造的农业奇迹中,我们能否得到什么启示呢?(不要求回答,为下面的内容作铺垫)水资源和人类社会的关系是相互的,人类科技的进步可以使水资源利用的潜力不断提高,但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也可能使水资源面临枯竭的危险。我们希望人水和谐,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我们请第二小组以“水资源与人类社会”为主题,相互合作设计一份图文并茂的地理小报,在我们下一节课上展示。

  师在干旱地区,农业离开了灌溉是很难发展的。以色列采用的是经济高效的滴灌技术,在世界很多气候干旱的农业区,大多仍然采用落后的大水漫灌方式,不仅造成水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还带来了种种生态环境问题。教材69页的案例2“咸海的忧虑”也是世界干旱地区水资源利用的一个典型例子,请同学们先在地图上找到咸海的位置,然后找一下有哪些河流流入咸海。

  (投影:中亚地图、咸海图片)

  师我们再在世界地图上找出咸海,咸海位于什么地区?该地区为什么气候干旱?

  生咸海位于中亚,因为该地区深处内陆,难于得到来自海洋的水汽,所以气候干旱。

  师咸海的“忧虑”指的是什么?

  生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咸海面积不断缩小。

  师导致咸海面积不断缩小的原因是什么?

  生咸海面积不断缩小的原因有自然原因,但主要是人为原因,主要是因为人类无节制地灌溉,特别是从咸海的两大入湖河流——锡尔河和阿姆河中提水,导致咸海水量大减,湖面面积不断缩小。

  师咸海面积不断缩小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哪些问题?

  生咸海面积不断缩小,使该地区大量动物物种灭绝,位于咸海湖滨的城镇出现饮用水短缺问题,传统的渔业衰落导致失业和其他社会问题。

  师对!从咸海的变迁及其带来的环境影响中我们可以看到,自然环境中各地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某一种要素发生变化就会导致其他要素发生变化。其实,咸海的忧虑也折射了世界范围的水危机。随着人口持续增长,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一方面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加。另一方面,人类对水资源的污染程度却在不断加深,可以利用的水资源却在不断地减少。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增加而水资源的质量却在下降的矛盾,使得我们必须要合理地利用水资源。

  (板书)三、合理利用水资源

  师当你满不在乎倒掉一杯白开水的时候,是否能够想到,在不远的地方,还有人在喝着满是沉淀物的“碱”水?当你大方地用一吨水来冲洗爱车的时候,是否能够想到,在同一个国度,还有人要为一桶饮用水而跋涉几十里?当你将垃圾扔进江河的时候,是否意识到,我们赖以生存的母亲河,正在成为哭泣的垃圾场!

  (投影:“中国的忧虑”)

  1.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不足220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4,在世界上名列第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北方地区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只有990立方米,不到世界人均值的1/8。

  2.2003年我国万元GDP用水量为465立方米,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4—0.5,发达国家为0.7—0.8;全国工业万元增加值用水量为218立方米,是发达国家的5—10倍;水的重复利用率为50%,发达国家已达85%;全国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率达20%左右,仅城市便器水箱漏水一项每年就损失上亿立方米。我国在污水处理回用,海水、雨水利用等方面也处于较低水平。

  3.20世纪50年代,茫茫太湖碧波万顷,湖水清澈见底。70年代,著名风景区鼋头渚一带出现成片的“水华”(蓝藻)。80年代,湖面的“水华”像绿色油漆一般,布满半个太湖。90年代,绿油油的“水华”数次大面积爆发,使太湖沿岸人民饮水出现困难。1998年“零点达标行动”后的太湖经过多年的治理,污染状况依然触目惊心。

  师从上述资料中可以看出,我国水危机严重的原因有哪些?在当前水资源的利用中,主要存在哪些不合理的地方?

  生从上述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到,我国人均水资源少,对于水资源利用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主要表现在:水污染现象严重;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低,浪费现象严重。

  师要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生要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主要是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去努力。

  师很好!我国水资源所面临的问题也是世界许多国家同样面临的问题。面对水资源危机,人们渐渐意识到只有科学用水,合理用水,才能促进水资源的持续利用,才能促进社会持续发展,为此人们主要采取了开源和节流两方面的措施。那么在实践中,主要有哪些常见的开源和节流措施呢?

  生开发水源的主要措施有合理开发和提取地下水;修筑水库;跨流域调水;海水淡化,人工增雨等。在节流方面主要是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节水意识,重视改进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

  师教材中列举了关于水资源开源和节流的多种措施,教材70页活动题给我们描述了我国西部干旱地区和北方城市在水资源利用方面所面临的困境。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在这些地区该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摆脱困境,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学生阅读后进行讨论)

  师关于第一个问题,谁先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生我国干旱地区和以色列的环境相似,所以我们可以借鉴以色列的做法,推广滴灌技术,发展节水农业。

  师很好!在我国西北干旱地区,过量开采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正日益严重,例如新疆的塔里木河下游处于极端干旱的沙漠中心,两岸天然绿洲和向荒漠过渡的植被都需要依赖河流径流所补给的地下水,由于河流上中游用水过多,河流干涸断绝地下水的补给,造成天然绿洲和荒漠过渡的植被衰败以致死亡,大片土地沙化。2001年,国家投资107亿元对塔里木河生态进行治理。水利部门在塔里木河流域实施生态抢救工程,先后经过3次应急输水,结束了塔里木河下游300多千米河道断流30年的历史,挽救了“绿色走廊”的大片胡杨林。同学们可以看到,水资源利用不当,是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主要原因。治理荒漠和节水,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荒漠治理和开发需要大量水资源的开发和引入;在沙漠边缘地区,由于超采地下水,植被枯萎,又会导致荒漠化的加剧。所以,人类试图与自然生态再建和谐关系,其中最核心的问题是提高用水的利用效率与效益。

  师我们再来看看北方城市面临的问题。对于如何解决中国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各方面专家、学者开出了不同的“药方”,你们有什么看法呢?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师这些观点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题,都有其合理和正确的一面。但任何一个方案的本质都应该回归到生态的保护上。各种各样的方案是否能够推进可持续发展,是评价其是否科学可行的一个重要标准。如果这个方案能够推进可持续发展,那么就是一个好的方案;如果这个方案为了改变这里的生态而影响了其他地方的生态,甚至在更大范围内造成生态破坏,这样的方案肯定是不可取的。

  师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是解决当前全球性水资源危机必须迫切研究的问题。我们布置给第三小组的任务就是合作制作一个课件,主题是——合理利用水资源,注意收集图片,给我们生动展示世界各国在水资源利用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以及在合理利用水资源方面所做的努力。水污染是世界也是我国水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我们给第四小组的任务就是相互合作采集样本和资料,写一份调查报告,让我们了解一下我们身边的水资源的质量状况。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这一节课需要大家了解水资源的概念及其在世界和我国的分布特点,我们还要理解水资源与人类社会的相互关系,合理利用水资源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水资源虽然是可再生资源,但是如果我们的利用超过其可再生的速度或者对其进行污染使得水的质量和数量不断下降,最终必然对人类生产和生活与经济发展产生不良影响。从人水的关系可以推及到各种自然资源和人类的关系,自然资源是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纽带,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应该清晰地认识到这样一个道理:要遵循客观规律办事,否则将会受到自然的惩罚。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的分析中,我们要深刻认识到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利用和保护好自然环境。为了让同学们对本课内容有更透彻的理解,我给四个小组都布置了一个任务,请同学们在课后收集资料,发扬合作互助的精神,在下一节课上展示你们的研究成果,到时候我们将比一比哪一个小组的作业最精彩。

  板书设计

  活动与探究

  小组形式主题

  第一组撰写小论文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及其产生的问题

  第二组地理小报水资源与人类社会

  第三组课件制作合理利用水资源

  第四组调查报告××河流水质情况调查报告(在学校附近选取一条河流进行调查)

  设计的目的:拓展学生的地理视野,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老师的建议:

  关于小论文的撰写:紧扣主题,观点鲜明,论据充分,文字流畅。

  关于地理小报:注意紧扣主题,图文并茂。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j.Co M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教案

  课 题5.1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时2课时时间

  目标

  知识与技能1.理解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基本内涵。

  2.了解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化中的作用。

  3.理解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

  4.能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视角分析一些自然现象。

  过程与方法1.通过生物循环、水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的分析,理解地理环境要素间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

  2.结合实例分析,掌握由地理环境的各个地理要素共同作用,产生了地理要素自身没有的新功能。

  3.通过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和湖泊的演化过程的分析,掌握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变化过程。

  4.结合东北森林变化对环境的影响和对修建水库利弊的辩论,理解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和对水库建设的辩论,树立事物间是普遍联系的、是统一的整体的观念,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思想。

  2.通过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理解,体会自然的和谐美,养成善待环境,热爱自然,尊重自然的情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探究的兴趣和动机,提高学习能力。

  重点

  难点重

  点1.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2.以土壤形成为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

  难点陆地环境的整体性的形成及各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环节教学内容设计教学随笔

  情景导入【投影图片】泰宁金湖景区风光、云南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长江三角洲的景观图片、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学生讨论】图片上反映出自然环境是有哪些地理要素组成的?这些要素有无相互联系?构成地理环境的这些要素,他们之间是彼此孤立的吗?(不是)那么他们之间存在着怎样的联系呢?举例说明图中地理要素间如何相互联系?

  【教师小结】由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等地理要素组成的地理环境是纷繁复杂的,他们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

  气候→生物:热量充足,降水丰富,植物生长茂盛,物种丰富;

  气候→水文:降水丰富,河流众多;

  植被→地貌:黄土高原植被破坏,形成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等。

  水文→地貌:流水的侵蚀使黄土高原的地表变得千沟万壑。

  【引入新课】根据大家的讨论,我们可以得出这么一个结论:自然地理环境是由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地理要素组成。这些地理要素并非简单地汇集在一起,或偶然地在空间上结合起来,而是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

  新课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过渡】整体性就是自然环境所具有的特征,要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学习。

  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承转】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这些地理要素怎样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

  1、水循环

  水循环的定义、如何联系地理环境各要素、怎样进行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2、岩石圈物质循环

  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定义、如何联系地理环境各要素、怎样进行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3、生物循环(重点讲解:生物循环中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小组讨论】案例1中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提示:对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的影响)。并结合示意图,绘制相应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简图。在此基础上思考生物循环如何改造了三大圈层,而形成了适宜人类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

  【承转】生物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作用,归根结底是由于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分析】光合作用的过程

  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素,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及无机盐合成为储藏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糖类),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光合作用的产物,则又合成为动物的食物。植物和动物的有机残体被微生物分解后,又以无机物的形式归还到周围环境中。这种有机质的合成和分解过程,称为生物循环。

  【教师小结】能量流动形式:太阳能→化学能→热能→环境

  物质循环过程:

  通过生物循环,使自然界的物质迁移、能量流动,联系了有机界和无机界,改造了自然地理环境。

  【投影小结】

  【学生思考】图5.2,树如何自养?

  【教师小结】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这就是自然地理环境的新功能----生产功能。

  二、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

  1、生产功能

  【学生思考】这个过程需要那些自然要素的参与?

  植物、大气、土壤及水圈、岩石圈

  说明生产功能是地理环境的整体功能而非单个地理要素的功能。需要将大气、水、生物、土壤、岩石等要素统一在一起,通过光合作用生产出有机物。

  【学生活动】如果这是一棵阔叶树种,挪动我国的西北部地区,能不能成活?成活需要那些条件?为什么?

  【承转】在西北地区的植物为了适应环境,植物形态又是怎样的呢?

  【投影】西北地区的植被---骆驼刺的剖面图。说明由于水分的改变,物质能量交换作用的方式和强度发生了变化,为了生存,生物必须改变个体形态,达到协调。转入平衡功能。

  2、平衡功能

  【学生活动】藏羚羊的生存环境,数量变动的原因?其数量是否保持稳定?

  【投影/教师小结】

  结论:平衡功能表现在地理环境要素的性质的相对稳定,且此平衡是动态平衡。

  进一步举例分析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平衡,澳大利亚的兔灾。印证结论。

  【承转】地理事物是不断变化的,如气候变化、地貌变化等,为什么变化?如何变化?

  三、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1、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学生讨论】案例2分析:画出黄土高原水文、地貌、土壤、生物的变化和人类影响的过程。

  【投影/教师小结】

  内因:多暴雨、黄土土质疏松、多垂直节理。

  过程:水土流失。

  结果:地貌的变化、植被的退化、地方气候的变化。

  结论:水土流失过程是地貌、土壤、生物、水文各个要素统一的变化过程,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

  让学生回忆厄尔尼诺现象,由于秘鲁沿岸洋流的变化,引发了那些变化?(渔业减产、全球气候异常、造成洪涝、干旱)理解此观点。

  【学生活动】P89活动题:观察a-e图,发现湖泊面积和深浅发生了什么变化?

  要求学生从每一组图总体感知地理要素的特征,再比较各地理要素的演化过程。

  【教师小结】

  地形:湖泊?陆地; 气候:湿润?干燥; 生物:水生?陆生;

  土壤:湿?干; 水文:水面逐渐缩小直至消失。

  【教师小结】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大,对自然要素的干扰增加,特别是水和生物,由此引发其他要素及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举例说明】热带雨林的破坏和植树造林分别会产生哪些连锁反应?

  森林是大自然的总调度室,雨林的破坏将会引起全球气候的变化。相反,植树造林可以改善局部小气候,促使生态向良性方向发展。

  【学生讨论】案例3分析:找出东北森林的位置,依据案例写出森林变化导致环境整体变化的因果关系。

  【录像】1998年东北水灾。分析原因?重点说明人为原因影响很大。

  【教师小结】

  2、一个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

  【学生讨论】讨论p91活动题:分析修建水库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投影】长江三峡水库,黄河三门峡水库。同时说明三门峡水库的现状。

  课堂总结人类在进行大型工程的时候,必须反复论证,以确保工程发挥最大的效益。不可否认,造坝治理水灾和索取资源的确是人类的创举,但正如其他活动一样,人类可能并没有认识到这样做的长远代价。首先,在危机发生以前,可能没有预计到;其次危机发生时,可能毫无察觉;第三即使察觉到了,也可能没能采取行动;最后,即使行动了也解决不了问题。

  练习地理填充图册

  板书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作业搜集资料,分析北方沙尘暴天气频繁发生的原因以及提出解决的措施。

  教学反思

  • 相关推荐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教学设计的依据和原则11-10

比和比例复习的教学设计(通用13篇)05-24

正数和负数的教学设计(通用11篇)08-27

《因数和倍数》优秀教学设计(精选6篇)04-17

《多边形的内角和》的教学设计(精选11篇)04-13

面积和周长的比较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0篇)05-09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教学设计03-03

《标牌设计》的教学设计03-14

高中物理《运动的合成和分解》的教学设计(通用10篇)04-20

《运算定律和简便计算复习课》教学设计(精选11篇)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