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什么是周长》教学设计

2022-07-01

三年级上册《什么是周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看、爬、摸、说、找、描等活动,体验感悟周长的含义。

  2.借助实际操作,结合生活情景,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索规律的能力以及合作意识、创新意识。

  3.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看一看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你看到了什么?(演示蚂蚁爬树叶一周——路线闪烁)

  2.说一说

  师:谁来说一说小蚂蚁爬过的路线?

  学生回答(感知“边线”)

  3.爬一爬

  师:伸出你们的小手,让我们跟着小蚂蚁一起来爬一爬吧。(根据学生回答引出“树叶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 板书:周长)

  二、动手操作,揭示概念

  1.摸一摸

  (1)摸树叶的周长

  先摸一摸它的周长,再同桌互相说一说这片树叶的周长。教师指导(强调:边线)

  (2)摸桌面的周长

  师:同学们能摸出树叶的周长,那你能摸出桌面的周长吗?

  2.找一找

  让学生举例说一说身边物体表面的周长。

  3揭示概念

  师:谁来说说什么是周长?

  (总结)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板书:图形一周的长度)

  二、 联系生活,加深认识

  师:下面让我们一起到生活中去看看。(相继播放国旗、相框、钟面、画、五角星。最后画面停留在花坛,闪烁的线条不到一周)

  学生看到花坛的画面质疑:闪烁的线条表示出的不是花坛的周长 。

  师:为什么说这根闪烁的线条不是这个画坛的周长?那怎样表示这个花坛的周长呢?

  三、 练习巩固,逐层提高

  1.描一描(课本第45页练一练的第1题)

  师在黑板上贴出下面图形的放大图,指名描一描,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2.划一划

  看大屏幕,用手比划看到的图形的周长(逐一播放1个小正方形、2个、6个、9个小正方形拼在一起的图形)

  3、比一比

  (1)师:(出示图1和图2)这两个图形的周长一样长吗?为什么?

  分别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2)师:(出示图3)把一个长方形分成甲、乙两个图形,这两个图形的周长一样长吗?为什么?

  (学生讨论后发表意见)

  (3)师:(出示图4)把这个长方形分成这样的甲、乙两个图形,它们的周长一样长吗?如果不是一样长,谁长?长多少?

  五、总结评价(略)

  • 相关推荐

【三年级上册《什么是周长》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什么是周长》的教学反思06-19

《什么是周长》教学反思06-19

《周长》教学设计范文07-10

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周长》的教学设计(精选8篇)08-19

三年级上册巧求周长教学设计(通用11篇)08-07

《周长的认识》教学教程设计06-18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的启示06-17

《周长是多少》教学设计范文07-11

《圆的周长和面积》教学设计07-02

数学课《什么是周长》的教学反思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