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优秀教案

2022-06-23

关于《新闻两则》优秀教案精选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解并掌握新闻的基本要素

  2、识记课文重点字词

  (二)能力目标: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评价新闻

  (三)教育目标:

  了解感悟人民解放军在战略决战阶段的伟大气势,分析评价战争的正义性与非正义性

  二、重点难点:

  从文体上抓住新闻的特点,从题材上抓住战争的主题,从遣词造句上体会准确精练的语言。

  三、教学媒体:

  投影仪、录音机

  四、教学过程 :

  (一)导语 :

  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你们都是通过哪些方式来了解世界的风云变幻、国家的政治策略以及群众的街头巷议呢?

  新闻缩短了你、我、他之间的距离。让我们寻常百姓足不出户,便可了解国内外时事,获取各种生活的信息。好的新闻是可以穿越时空,供人们品读与回味的。今天,并让我们来共同研读一篇来自于解放战争时期的新闻佳作,让我们重温那段荡气回肠、青春激扬的硝烟岁月。

  (二)揭题解题

  (三)学生自读课文(包括读“预习提示”,以了解背景知识)。读书时,画出生字词(或自己解决)。

  识记重点字词:

  鄂(湖北) 豫(湖南) 绥靖 阻遏 锐不可当 气势磅礴 回肠荡气 聿 闱乡

  【说明】熟悉历史背景,学习字词,大致了解全文内容。

  (四)朗读课文,或听朗读录音。对照书上的示意图,进一步了解三路大军渡江战役的经过。提出要求:对照示意图,能够复述渡江战役的大致过程。

  (五)两位学生一组,彼此照着示意图复述渡江战役的经过。教师巡视,注意发现复述较好的同学,准备请他(她)上黑板前面复述。

  (六)教师出示一张较大些的渡江战役示意图(或对照教材也可),请刚才发现的复述较好的一位同学指图复述,其他同学静听。然后,指出其复述的不确之处。

  【说明】利用复述这一方法,引导学生理清三路大军渡江的情况,从而认清本则新闻主体的内容。学生指图复述时,教师可随之板书如下,增强学生认识本文内容的条理性。

  中路军

  西路军

  东路军

  (七)借助问题,传授新闻结构的知识。

  1、文中哪两句话概括了同学们刚才复述的内容? (第1句、第2句)

  2、有没有哪一句能够概括全文主要内容? (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3、教师讲知识:

  (1)这则新闻的前两句是“导语 ”(板书),它一般是对事件或事件中心的概述。导语 在新闻的开头,一般不长,往往是一两句话,有时也用一段话。

  (2)新闻报道的主要内容,称为“主体”,刚才同学们复述内容就是这则新闻的“主体”。评述三路大军渡江战斗的经过,指出我军胜利渡江的重大意义。

  (3)新闻还要有“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就是本文标题。标题以凝炼的语言,概述全篇的要旨,醒目有力。

  标题、导语 、主体是一则新闻不可缺少的三个部分(如有条件,教师可适当增加些知识给学生,如副标题、结语等)。一则新闻,往往由这三部分构成。

  【说明】教师随着讲解,板书:标题、导语 、主体。这是传授知识的环节。作为学生新接触的一种体裁,讲些必要的知识是有用的,不能忽视。在学生对本文内容和构成有了初步感知的基础上传授有关知识,显得自然,学生接受起来也不太困难。

  (八)通过比较,传授新闻特点的知识。

  1、这则新闻起始,括号里的内容表明这则新闻报道的单位、时间。这些内容去掉与保留有没有不同?

  (括号及其中的内容属于新闻的“电头”──学生答题后教师再讲,这些内容表明所报道的材料的真实性,报道的及时。“预习提示”介绍“22日夜,毛泽东同志又撰写了这一则全面报道前线最新战况的新闻稿”,证明了报道的及时。)

  2、从这里我们能看出“新闻”具有怎样的一个特点?(材料真实,报道及时)

  3、主体部分中,有两处写到“至发电时止”。这样写说明了什么?(报道准确)

  教师板书:真实、及时、准确

  这是新闻的三个特点。此外,简明也是新闻的一个重要特点(板书“简明”)。渡江战役头绪多,战线广,但这则新闻却写得简明扼要,并及时报道,使广大人民群众尽快了解到战役的进展。关于简明扼要问题,课后有短文专门讲解,课下阅读。

  (九)体会本文语言表达的一些特点。

  1.题目是“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百万”是实数,还是虚数?

  (是实数。中路军30万人;西路军35万人;东路军35万人)

  人数的确切,更体现了报道的真实、准确、严密。

  2.“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其中,“不含”有什么作用?去掉它,行不行?

  (“不含”在这个表明地点的句子里,准确反映了当时的情况,因为九江尚未解放)

  3、本文是一则新闻,客观、真实地报道渡江战役的经过,但是,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感情。请你找出一两处带有较强感情色彩的语句,读一读。

  (十)布置作业 :

  课后练习二、三。口头完成;

  课后练习六。书面完成。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巩固重点字词;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新闻六要素及结构要素

  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评价新闻

  3、了解我国在解放战争时期采取的土地政策,感悟我解放军在战略决战阶段的伟大气势。

  【教学过程 】

  一、复习旧课:

  1、回顾新闻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 、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

  新闻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新闻的特点:观点鲜明、内容真实、报道及时、语言简明准确。

  2、整理新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的六要素:

  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时间:19XX年4月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时

  地点: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华里长江战线

  事件发生的原因: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战役。

  经过与结果:人民解放军兵分三路横渡长江,23日可全部渡完。

  新闻的结构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标题、导语 、主体、背景、结语。

  3、请合上书用简短的话将这则消息复述出来。

  结合复述讨论课后练习一,明确交代清楚要素是新闻真实性的需要。

  二、学习新闻《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一)整体感知:

  1、速读新闻,理清新闻六要素:

  人物:中原我军

  时间:19XX年11月4日下午

  地点:南阳

  事件发生的原因:蒋军因全局败坏,被迫将整个南部战线近百个师得兵力集中于以徐州为中心和以汉口为中心的两各地区。在我强大的野战军和地方军配合打击下,困守南阳的蒋军被迫弃城南逃。

  经过与结果:自去年七月,南阳人民解放军开始向敌后进军,大量歼敌,扩大并巩固了根据地,壮大了人民武装,彻底孤立了敌人,南阳守敌王凌云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从此河南全境除若干个据点外,全部为我解放。

  (二)思考品味:

  1、完成研讨与练习四

  2、全文共分为五个层次:

  1)导语 ,概述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指出南阳守敌弃城南逃的背景、时间

  2)背景材料,用两则史料说明南阳自古以来在军事上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3)回顾过去一年蒋介石从重视南阳到放弃南阳的变化,指出蒋军全局溃败的原因

  4)有河南全省基本解放进而回顾一年多来南线人民解放军取得的伟大胜利

  5)预言南阳逃敌王凌云前途暗淡。

  三、拓展延伸:

  1、思考题:俗语云:“得民心者得天下。”从文中选择论据来证明蒋军的大势已去?

  阅读全文寻找证据,证明我军进行的是一场正义的战争。

  2、完成研讨与练习三第三组,感受新闻语言的生动与形象

  例:比较下面两段话:

  A、20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越过安庆芜湖线,到达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共渡过了30万人。

  B、20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24小时内即已渡过30万人。

  分析:上面两段话主要意思一样,但第1段表达较笼统。第2段中将“越过”改为“突破”,体现了人民解放军是经过激烈的战斗才取得胜利的。“渡至”比“到达”的意思具体确切,说明人民解放军是从水路进军的。而第2段中的“24小时内”和“即已”则比“共”字更具体、更准确了,突出人民解放军渡江时间短、进军神速。第2段是毛泽东的原文,和第1段作比较,充分体现了新闻语言的准确和简明。

  四、教师总结:

  1、《新闻两则》所报道的渡江战役和南阳解放,都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阶段具有关键意义的胜利。学习这两则新闻,使我们了解了历史,看到正义战争的威力,认识到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两则新闻气势磅礴,语言准确简明,感情色彩鲜明。给我们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希望同学们把今天所学习的知识运用到今后的生活中去,用心体验、感受、思考周围的世界,开阔视野,提高认识水平。

  2、新闻的作用,报道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

  新闻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 、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

  新闻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新闻的写法,主要是叙述,有时兼有议论、描写。

  新闻的特点,观点鲜明、内容真实、报道及时、语言简明准确。

  五、提高巩固

  从近期报纸上找一则你最喜欢的新闻进行分析,分别找出该则新闻的六要素、结构要素以及进行适当的点评,具体的阐述你喜欢它的原因。

  六、作业 练习

  1、检查字词

  2、课后练习讨论

  • 相关推荐

【《新闻》优秀教案】相关文章:

新闻题材教案06-03

关于新闻教案参考06-08

有关《录音新闻》的教案06-09

《录音新闻》优秀教学设计06-13

新闻两则教案范文06-01

《录音新闻》教案设计06-09

《录音新闻》精品教案设计06-16

新闻采编员优秀实习鉴定范文08-20

雾 凇(教案)优秀教案06-04

狮子优秀教案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