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黄的稻束》优秀教案

2022-06-23

《金黄的稻束》优秀教案

  一、导入新课。

  假设同学们看到秋天田野里金黄的稻束,会想到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引导:你们想到的与稻束之间往往有什么联系?你是怎么由稻束想到它的?

  两个事物往往具有相关性,这是一 思维方式,叫联想。联想极富特性,它是一 重要的构思方式。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借助“联想构思”而创作的诗歌——《金黄的稻束》。

  二、初读思考。

  (学生自读,作旁注。)

  1. 作者由金黄的稻束联想到了什么?

  2. 你认为诗歌中哪些地方运用了联想构思?

  三、初读交流。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不做评论。

  教师归纳:稻束——疲倦的 亲——沉默的雕像——沉思——人类的一个思想。

  四、再读思考。

  诗人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联想,他们之间有怎样的“相关性”?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诗人通过类比联想,由成熟稻束的低垂,首先想到的是“无数个疲倦的 亲”,她们看上去都“有些疲倦,有些宁静,又有些寂寞”。尤其诗人将 “皱”与 “美丽”并列,可以想见,她们都由青涩走向成熟,孕育生命。在岁月中成熟,成为孕育生命的伟大力量。

  在 “暮色”“远山”的映衬下,稻束又成为剪影般的效果,像静默的雕像,由静默,自然给人低首思索的感觉,而思想,人类的思想皆要经历季节的生长、痛苦的孕育与丰富的收割,一如这金黄的稻束,一如疲倦的 亲,这是人类永恒的定律。

  五、难点讨论。

  1. 文中的“你们”指的是谁?

  2. 怎样理解稻束的沉思令“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

  3. “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这是怎样的一 思想?

  (对这些问 的理解,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见解。分析详见教师教学用书。)

  六、读诗识人。

  根据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本诗,你觉得郑敏是一个怎样的诗人?引出作者介绍。

  七、布置作业。

  1. 思考与讨论三。

  2. 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事物进行联想练习,并试着把自己想到的内容谱写成一首小诗。

  提示:如枫叶、雪花、干枝、石头……

  郑敏《金黄的稻束》赏析

  金黄的稻束

  金黄的稻束站在

  割过的秋天的田里,

  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

  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

  收获日的满月在

  高耸的树巅上,

  暮色里,远山

  围着我们的心边,

  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

  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

  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

  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

  静默。静默。历史也不过是

  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

  而你们.站在那儿,

  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

  【赏析】

  这里的“金黄的稻束”,不仅是指自然意义上的稻束,而是诗人的心灵与田野里伫立的稻束神秘的契合交感后,超逾了物象的实体.而产生的一个象征。它属于一个带有玄想性质的“瞬间”,这种“瞬间’却构成了自足的诗的永恒。

  “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这是收割过的田野的景象:诗人看到的不是“丰收”,而是“疲倦”。稻束静默地伫立在田野上,不再舞蹈,不再喧响.也没有人来;它们像一个个哺育了无数孩子的母亲那样善良、疲惫、欣慰而无所表示,这是一种多么博大深厚的爱情,这是一张张苍老而“美丽的脸”!稻束的“疲倦”被升华了,它的含义不再是体力不支,而是充分释放后的深沉和宁静.它是“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这种“伟大的疲倦”作为一种人类精神,被寄寓在“金黄的稻束”那里,使它成为坚实浑重的“雕像”。这是永恒的奉献者漫长的隐忍者深重的忧患者们的“雕像”。世界的苦难使他们难以承受重荷,但崇高的奉献精神又一次次召唤着他们如期而至。在光秃秃的收过的原野上,在无家可归的世界上,稻束和那些稻束般凝重疲倦的先觉者,是永远醒着的孤单的灵魂!“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罗丹《思想者》雕塑式的”静默”!

  “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是在回忆往昔的风雨?是在仁望未来的日子?诗人故意留下了空白,让我们展开更广远的想象。这样一来,“伟大的疲倦”、“低首沉思”变得神秘起来,你可以添进去一切思想,也可以只欣赏这种抽象的神秘感。诗人惟一告诉我们的是,这决不是一种虚空,决不是一种即兴式的感怀,它伟大、恒久、庄重,它超逾时空,在这种难言的“静默。静默”之中, “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哦,我们体会到一种类似宗教感的东西正冉冉升起,正光彻肺腑……那是什么,是“人类的一个思想”!诗人战栗了,我们也战栗了,仿佛最后的审判日已经到来,什么是永恒,什么是短暂;什么是伟大,什么是渺小,都在这里被最终裁决!

  此诗在平凡的景物中,凝铸了神圣的感情,这是伟大思想者的颂歌,这是无私奉献者的颂歌。这是历尽沧桑的人类始终不渝的那颗大心……

  • 相关推荐

【《金黄的稻束》优秀教案】相关文章:

《金黄的稻束》郑敏07-04

《金黄的稻束》导学案07-03

《金黄的稻束》精品导学案07-04

一束鲜花的教案07-09

《一束鲜花》优秀教学设计06-01

最新《送你一束转基因花》教案06-09

《献你一束花》优秀教学设计06-04

《一束鲜花》教学设计07-09

关于田稻中学实施科学教育总结06-22

金黄的秋天三年级作文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