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列传的教案

2022-06-22

管仲列传的精品教案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基础知识,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了解管仲从政取得成功的主观及客观原因。

  3、体会管鲍之交的真诚可贵。

  4、理解司马迁对管仲的看法及创作本传的意图。

  教学重点:

  了解管仲从政取得成功的主观及客观原因。

  教学难点:

  理解司马迁对管仲的看法及创作本传的意图。

  教学时数:1教时

  上课地点:竹箦中学高二(6)班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宰相是中国古代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宰”的意思是主宰。在《高祖本纪》中,我们认识了西汉开国名相萧何,在三国时期,蜀汉名相诸葛亮更是家喻户晓。而诸葛亮躬耕南阳之时,曾自比管乐,乐,指乐毅,战国时期燕国名将,扶持微弱之燕,以弱胜强,大败齐军,报仇雪耻。而管,即管仲,他究竟有何成就呢?今天就让我们来体会一代政治家的风范。

  二、知识介绍:

  背景介绍

  关于公子小白与公子纠、管仲与鲍叔牙春秋初期,齐国渐渐强大,但是由于发生内乱,齐襄公被杀,而公子小白在鲍叔牙的辅佐下逃奔到菖国,公子纠在管仲的辅佐下逃奔到鲁国,以躲避本国的政治争斗。齐国内部安定后,却一时没有国君,于是两位公于都急于回国做齐国君主,管仲和鲍叔牙是很要好的朋友,但是现在都很想辅佐他们各自的主人夺得齐国国君的位子。双方发生矛盾,管仲率鲁国军队阻拦鲍叔牙和公子小白,暗暗拿出了箭射向小白,只射中了衣带钩。小白假装中箭身亡,扑倒在车上。管仲以为小白死了,立即送信给公子纠。正急匆匆奔向齐都的公子纠听后,觉得没有人再和自己争位了,也就不慌不忙地走着,结果公子小白迅速赶到临淄.当上国君,就是后来的齐桓公,他立即发兵迎击公子纠,鲁国迫于齐国压力,杀死公于纠,把管仲囚押起来,送回齐国治罪。

  齐桓公本来恨透了管仲.一定要亲手杀死他才解恨。但鲍叔牙劝他说:“管仲才华横溢,国士无双,您要想称霸诸侯,非管仲不可。如果重用他,他一定能为齐国成就一番大事业。倘若只想把齐国治理好,那么我和国氏、高氏来协助您也就够了。”齐桓公听从了他。管仲在鲁国,听到齐国叫鲁国把他押回去,而没有象公子纠那样被杀,心想大概是的叔牙在齐桓公面前推荐了他。果然,刚进齐境,鲍叔牙就来迎接。到了临淄,齐桓公拜他为相国,地位还在鲍叔牙之上。管仲感叹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管仲其人

  管仲是春秋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在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进行过一系列改革,使齐国数年之内,国富兵强,获得“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春秋首霸地位。他打出“尊王攘夷”旗号,救邢存卫援燕,率各国诸侯抵抗戎狄族侵扰,对保卫中原地区先进的经济、文化,免受落后部族的掠夺和蹂躏,作出了有益的贡献。管仲是继周公之后中国最杰出的政治家兼思想家。孔子称之以“仁”,梁启超誉之为“中国之最大的政治家”、“学术思想界一巨子”

  三、课文疏通

  略

  四、文本概要:

  从这篇传记看,管仲能取得从政重大成功,原因有哪些?

  管仲卓越之才

  经济贵轻重,慎权衡政治顺民心因势利导(转祸为福,转败为功)

  文中司马迁是如何评价管仲的?(理解第五段的内容)

  (肯定,遗憾)

  1.如何理解“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岂以为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哉”的言下之意?

  (管仲可有更大的作为,巧借孔子之言加以推测,实际上是对管仲才干的高度肯定,对他未能“平天下”的遗憾。

  2.语曰:“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借俗语对管仲的治国方略进行高度概括。十分赞赏和推崇其治国方略,高度赞其卓著才华.

  君臣知遇之恩

  对比亚父和仲父

  朋友知已之情

  五、精段赏析

  (本段要先读然后交流感知)

  朋友知己之情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①,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②,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③,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④。吾尝三战三走⑤,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⑥,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⑦。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多自与不为贪经商

  谋更穷不为愚谋事

  知已.大度仕见逐不不肖出仕

  战尝走不为怯作战

  不死主不为耻事君

  整段文字是叙述管仲所说的一番话,写的十分感人。

  1.这节从哪些方面写鲍叔牙对自己的深知和理解,突出强调了鲍叔牙的大度和知己?

  从内容上看,是管仲对自己与鲍叔牙多年深交的回顾,从经商、谋事、出仕、作战、事君无个方面写鲍叔牙对自己的深知和理解,突出强调了鲍叔牙的大度和“知己”。

  2.本段体现了什么样的情感?

  从感情上看,管仲十分动情,饱含着对鲍叔牙的感激,洋溢着对真挚友情礼赞。

  3.在写作上有何特色?

  排比,列叙自己在不同领域与鲍叔牙交往的事实,真切而有层次感地展现两人的友谊和感情,热情的赞美了自己的知心朋友。重叠连贯的写下来,恻怆悲凉,顿挫摇曳,情韵缅邈,使语言充满气势,增强气势.感激之情真挚、充沛、浓烈。

  映衬突出主要人物,兼顾次要人物,两者相互补充、相互映衬,使两者形象更加丰满,友情更加深切、浓厚。

  管仲“分财”多取,为人“谋事”陷进“穷困”,“三仕”都被逐,作战而退走,这一连串不易为人原谅、为人谅解的行为,鲍叔牙却能原谅,都能理解。这除了表现鲍叔牙的见事之明,知人之深外,也从侧面表现了管仲的政治才能。

  引用口述三借司马迁用较多的文字引述管仲的表白,在叙事后加以简洁的议论直接揭示出管仲的为人更具有说服力,体现的感情更真挚.是对上段“鲍叔知其贤”“鲍叔终善遇之”内容的具体印证,真实可信

  4.读完《管仲列传》,你认为司马迁创作本传的意图是什么呢?

  清代的李晚芳在其《读史管见》中有云:“太史遭刑,不能自赎,交游莫救,故作此传,寄意独深,使当时有知管仲之鲍子知之,或可劝君解免。多鲍叔之知人,情见乎辞矣。故落笔时,有不胜望古遥集之悲,反复抑扬,又有笔欲住而意不住之妙。”

  1.司马迁详叙管仲与鲍叔的交游情谊、点染鲍叔与管仲能知能用,以此礼赞友朋相知的知己之情。(朋友)

  2.司马迁生活在一个没有知己、无人救援的冷酷世界里,他多么希望身边有鲍叔那样的知音!(自己)

  3.无人知己的寂寞,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个人感喟,使得司马迁为管仲立传时,对于齐桓公任人唯贤,不觉神往。(君主)

  六.探究

  鲍叔和管仲使我们想起哪个故事?(伯牙碎琴)对比两个故事体会出怎样的情感?写一段话或一首诗来赞美这种情感

  例

  1.【少年行】唐·李白赤心用尽为知己,黄金不惜栽桃李。

  2.挚交千古

  交叔牙万古高风

  相桓公一匡天下

  3.相识满天下知音有几人

  4.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5.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6.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7.万两黄金容易得,知音一个也难求

  8.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9.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七、领悟主题

  主题思想

  本文通过叙写鲍叔牙与举荐管仲,管仲任政相齐,辅佐桓公称霸的故事,既表现了管仲的治国之才,也表现了鲍叔牙的知贤、荐贤和让贤的美德。

  • 相关推荐

【管仲列传的教案】相关文章:

关于廉颇蔺相如列传的教案06-09

古文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材教案06-13

《廉颇蔺相如列传》07-04

《屈原列传》导学案附答案07-04

《李将军列传》精品导学案07-04

李将军列传语文导学案07-04

《屈原列传》(苏教版高二选修)导学案07-03

《坚强的锡兵教案》教案06-06

雾 凇(教案)优秀教案06-04

插花教案与反思小班教案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