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编辑的离职报告

2022-04-04

杂志编辑的离职报告

××××××志社领导:您好!

  因本人的追求和新闻理念,与××××秉承的目标发生较激烈冲突、分歧,导致本人和《中国周刊》的内容趋向,出现无法调和的矛盾。经过自己的认真思考和再三权衡,现决定,向单位领导提出离职申请。

  根据合同约定,员工离职应当提前一个月向单位提出,在此本人特按照合同约定提出离职申请。如果单位可以容忍我的“失约”行为,并且认为我的离去确实没有给单位造成损失,也希望单位领导及相关部门能够尽快批准我的申请。此外,以下几点想法,权作“人之将走”的肺腑。

  第一,我认为××××目前的管理团队,缺乏统一的新闻理念,没有成熟的新闻判断程序,甚至缺少明确的新闻理念植入方式。

  第二,作为曾被外界一致看好,能够继承南方报系新闻理念衣钵的传媒,中国周刊目前却在目前强大的政治环境压力下,没有找到应该有的智慧。目前管理团队有太多的焦虑和妥协,唯独缺少南方报系在大难临头时的隐忍和躲闪技巧。

  第三,所谓“泛财经”的内容要求,除了管理团队外,大多记者根本无法全面理解其内容。傍徨、不安和无所适从,现在是记者们最明显的感觉和心理状态。因为这个口号太过于抽象,不容易理解———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

  在2012年即将结束的时候,提笔写出我在报社的辞职报告,对我自己来讲,说出“再见”,是需要勇气的,因为我从未如此难过地做出这样的决定,但内心的声音却不停地告诉我:一拨人干一段事,该是结束的时候了!告别我供职了5年3个月的CQTIMES,不留恋是假的,正如我此刻满含热泪写辞别一样,但我必须做出决定,开启崭新的未来!

  之所以写给您辞职报告,是因为我怕我们之间避免不了一场争吵,以您的脾气和我的性格,我想只能用这种方式和您沟通,在我走之前需要两件事和您沟通。

  之所以写给您辞职信,是因为我怕我们之间避免不了一场争吵,以您的脾气和我的性格,我想只能用这种方式和您沟通,在我走之前需要两件事和您沟通。望您能抽出时间与我沟通。谢谢。

  因本人的追求和新闻理念,与xx秉承的目标发生较激烈冲突、分歧,导致本人和《中国周刊》的内容趋向,出现无法调和的矛盾。经过自己的认真思考和再三权衡,现决定,向单位领导提出辞职申请。

  第四,编辑手段过于简单、缺少专业编辑精神和专业水平。我曾做过两个实验,我把咱们编辑编好的稿子和我写的底稿发给南风窗、南方周末和南方都市报的几位编辑。之后,他们编辑好后回传给我,对比之后我发现,这些编辑有专业的编辑功底、对记者稿子做了非常完美的包装和处理。而相比之下,我们的编辑的手段似乎只限于删减内容、组合段落……

  第五,编辑们因其天然的领导身份,人为的在编辑稿子过程中,形成了优越心理-----似乎记者的稿子必须按照其思路进行,其思路就是正确的;缺乏对记者写作思想的尊重和写作思路的理解。否则,就重写,重写。尽管很多不错的杂志都是“大编辑、小记者”的思想。但是“大”应该体现在对选题的判断上,而不是如是。

  10月18号早会,店长问负毛利有没有打出来,我说导出来了还没打,遂问生鲜的价格调完了吗,我说调完了。店长说既然调完了价就可以把负毛利打出来了,打出来要多少时间?店长又说负库存有几天没跟进了,要我们跟进,然后问各部门有什么困难。我问有好多订单还没入库,负库存还要跟进吗?店长问怎么会有那么多单据没入库?我说事情太多做不完,收银员的长短款也一直没做。他说你有这么多事情要做吗,工作效率太低了,你要是想悠闲地工作不如趁早换工作算了。他还特别强调了这一点,其他部门也是一样,有谁想要工作轻松就趁早换工作,不然这里早晚是要死的。

  来到公司研究所工作已经七个多月了,在此期间感觉所里就像是一个大家庭,大家相处得融洽和睦,在领导和各位同事的帮助下,让我学到不少东西,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第六 , …… 以上,个人看法,许为牢骚是荷。

  离职申请,请批准。

  此致

  敬礼

  

  • 相关推荐

【杂志编辑的离职报告】相关文章:

杂志编辑的离职报告04-04

杂志编辑的离职报告04-04

杂志编辑的离职报告04-04

杂志编辑的离职报告04-04

杂志编辑的离职报告04-04

杂志编辑的离职报告04-04

杂志编辑的离职报告04-04

杂志编辑的离职报告04-04

杂志编辑的离职报告04-04

杂志编辑的离职报告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