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推和拉》教学设计

2022-07-19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推和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预测物体受到推和拉时会发生什么变化。

  2、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实验体验、探究出力有大小和方向,推和拉都是力。

  3、能够按照制作方法说明制作蝙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愿意按照制作方法说明制作纸蝙蝠。

  科学知识目标:

  1、能够举例说明物体受到推和拉之后发生的变化。

  2、能够分析出推和拉各是一种力,推和拉的用力方向和结果是不同的。

  其他目标:能够找出生活中存在的推和拉现象。

  教学重点难点:“感受推和拉”

  教具准备:

  1、每组一套材料(60克的卡纸1张,彩笔、剪刀等)。

  2、沙包或纸团、手球、木块等,粉笔、小铲、木棍、纸盒、记分表等。

  教学过程:

  一、引言:同学们好!我们今天开第四单元“力与运动”。它是我们这本书的重中之重。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推和拉”,从中感受到力的作用。进一步来研究力与运动的关系。首先请大家看图“推和拉”。

  师:找一找,图中哪里用到了推或拉?受到推和拉的物体会怎样呢?

  生:拉动绳红旗升起来了;拉到线风筝飞上了天空;拉动玩具鸟身上的吊线,鸟会抬爪走路。

  生:推开篱笆门;割草机割草;用脚蹬自行车都是在用力推。

  (让学生分组讨论后,提问小组代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师:通过交流你们发现了什么?谁能用概括前面几种事情的一个词的填空( )推( );( )拉( )

  生:(手)拉(风筝);(手)推(门)

  师:你们前面说的手、风筝、脚、车子等都可用一个词来形容,(学生可以发言说一下)然后老师更正为“物体”。同学们你们发现无论推或拉都需要几个物体之间发生?

  生:至少两个。

  师:说明无论推或拉都是物体对物体施加了力。推和拉都是力,推是物体移开或移动的力,拉是强行将物体拉向自己的力或拖力。同学们你们还发现了什么?物体对物体施加了力后,物体有变化吗?从不同的位置施加力,物体变动的方向相同吗?

  生:力的作用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力有大小、方向,必须在两个物体间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老师可以引导,让学生通过发现来根据出上面的物理常识)

  二、感受推和拉

  师:为了更进一步了解推和拉,我们做下面的一个游戏。

  活动目标:

  1、能与同学合作用身体的运动感受推和拉是两个不同的力。

  2、愿意参加推和拉的活动。

  3、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用实验体验探究出力有大小和方向,推和拉都是力。

  4、能举出生活中更多推和拉的例子。

  实施过程:

  师:(1)三人一组,两人活动,另一人裁判,交替进行。

  (2)活动前,要做好准备工作,推手掌双方要站在相距100厘米的位置,手掌放在中间位置;拉手臂双方逆向侧面站好,手掌相握。在准备过程中,不允许用力推或拉对方。

  (3)裁判员下达命令后,双方用力推或拉,力争战胜对方。

  师:通过活动,让学生们讨论,并让大家说出自己的感受。

  生:两个同学同时推,力气大的一方会将力气小的一方推出界线,要想赢,就要增大脚与地面的摩擦力,发现力有大小。

  生:用力推时,必须对正方向,方向偏了,也会输,发现了力有方向。

  师:同一规则再做拉手臂游戏。[小学教学设计网=www.xxjxsj.cn]]

  (同理感受拉的作用效果)让学生积极参与游戏,可给获胜方一个“小奖品”来调动同学的积极性。

  师:还可以让学生做掰手腕等游戏。

  师:活动结束后,让同学们进行小组交流,引导学生讨论在游戏中手臂有什么感受?要战胜对方应该怎么做?生活中还有哪些推和拉的例子?比一比谁列举的例子多。

  生:推和拉的用力,方向和结果是不同的。推和拉会使物体移动位置或变形,推和拉是一种力,方向不同,大小不同,使物体移动的位置远近也同。

  生:打开抽屉需要向外拉;关上抽屉需要向里推;拉开冰箱门;拉灯;拉窗帘;拉落水儿童;马拉车;推手掌;拉手腕;拔河赛;推铅球;引体向上;按图钉;拔钉子等。

  评:改变统一按教师的的意愿统一做同一实验的作法,让学生按照不同的研究方案进行实验,包括研究材料的选择,研究途径、方法、手段的选择等,使学生的主体探究得以有效的进行,是实实在在的尊重学生,而不是停留在形式上的。

  三、通过上面的游戏,我们认识了推和拉,下面我们来做一个纸蝙蝠,用推和拉让它飞起来。

  活动目标:1、能照图制作纸蝙蝠。

  2、能够让纸蝙蝠动起来,从中体会推和拉的作用。

  3、能描述制作纸蝙蝠的重要过程。

  实验过程:

  1、(1)拿出你们的学具,将一张正方形纸形折成一个三角形。

  (2)将这个三角形再对折成小三角形。[小学教学设计网,更多科学教案]

  (3)在有四层纸的一边剪一个三角形的口子。

  (4)向前拉动它的两只“耳朵”,并在下面画出“眼睛”。

  (5)将每一侧的三角翅膀向下折。

  2、大家可以用彩笔把自己的蝙蝠装扮的漂亮一点。制作完后,让学生一只手捏住纸蝙蝠的身体,另一只手推或拉它的翅膀,观察有什么现象,分析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体会大小和方向不同的力所带来的不同结果,并用图或文字把观察的现象记录下来。

  3、组织学生分组展示自己的纸蝙蝠,并把推或拉观察到的现象与同学交流。

  评价建议:1、用下面的评价表进行个人评价。

  学生姓名:__________ 活动:纸蝙蝠

  评价项目:

  1、我能按示意图制作的蝙蝠。

  2、我做的纸蝙蝠造型美观。

  3、我用手推或拉蝙蝠的翅膀,发

  现它的耳朵跟着张或合。

  小结:通过这么多的推和拉的实例,你对推和拉有了新的认识了吗?在你以后的生活中用到推和拉时,你是否会更好地利用这两种力来实现你的目标,你能用推和拉制作其它工艺品吗?

  师:请同学们把自己作品的笔录收好,下面我给大家一个任务。请同学们课间活动时做一个比赛,题目是“看谁得分多”,在游戏中体会力有大小和方向。老师说一下活动准备。

  1、建议课下分组进行,每组4-5人,活动时间20分钟。

  2、活动规则:(1)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将轻重、形状相同或相近的物体投进某一个自选的圆圈内,根据圆圈内的分值而得分。

  (2)投到圈外不得分。

  (3)游戏在规定时间内轮流进行或同时进行。

  (4)每组设计制作一份活动记分表。

  姓名: 活动得分:

  1次 2次 3次 4次 5次 总分

  3、活动材料:沙包纸团、手球、木块等;粉笔、小铲、木棍

  、纸盒、记分表。

  4、先用粉笔画一条直线,在离直线2米、3米、4米、5米处,分别画上若干个小圈,根据圈的远近确定由大到小的分值,并写在圈内。活动时可以轮流进行,或有一人为裁判,其他同学同时进行。

  5、交流评价,讨论怎样才能把沙包投到理想的们置。比一比谁的分多。鼓励学生在讨论中用到用力大小、方向、沙包所处位置的远近等术语,引导学生体验到物体施加力的大小、方向,物体的运动轨迹和落点会不同。

  建议评价:请学生自己制作一个评价表,然后交回。

  课后小记 常识课到科学课,教学内容从“传授科学知识——关注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素养”三个阶段,教育目标也在向多无化发展。所以科学教育不再是背一些条目,做一些实验这么简单的事了。科学教育更应注重学生的能力发展,更接近他们的日常生活,更强调他们学习科学的亲历过程,更重视他们的情感体验,更关注他们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正确的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人生观。在科学课程中,学生是一个个具有个性的人,因此教师要创设多种情境,提供给学生有结构的材料,让他们的个性得以充分地发挥。

  • 相关推荐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推和拉》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科学下册《水结冰了》教学设计09-06

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天气与生活》教学设计(通用5篇)03-23

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04-09

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04-09

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04-09

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04-09

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04-09

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04-09

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04-09

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