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的输入和输出》教学设计

2022-07-18

《信息的输入和输出》教学设计范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知道信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让学生初步了解计算机中信息的传递;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常用输入、输出设备;

  2、过程与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起引导作用,运用讲解、任务驱动法、情景教学法、激励法。学生合作、交流完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信息传递的兴趣学生主动地去探索思考,培养正确的信息价值观以及对新知识的热情与渴求。

  教学重点:计算机的输入、输出设备的认识。

  教学难点:信息的输入与输出;计算机的输入、输出设备

  教学准备:

  1、计算机、网络。

  2、学生的美术作品以及学生作业等。

  1、扫描仪、数码相机、VCD等。

  教学对象分析:

  1、信息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并不复杂,也容易理解,但不能概念化。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形象化地举一些实例加以讲解。如果概念化后学生反而不易理解。

  2、本课主要是通过让学生了解计算机中信息的传递来认识计算机中常用的输入、输出设备。所以一定让学生明白信息的输入与输出否则学生就不易区分输入与输出设备。

  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教师运用情景教学法,生动形象地加以引导学生搞清楚信息的进出。通过比一比,看谁最能干,以及同组同学的交流来认识输入、输出设备。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向学生展示各种信息材料:(教师的表情给学生感觉好像很神秘)

  (1)学生的美术作品、学生的作业等。

  (2)让学生观看VCD

  2、展示信息材料后教师问学生:你们看到什么?听到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从而引出:信息与我们非常密切,信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3、教师问学生:我们使用计算机能做些什么事情?学生回答如:玩游戏、看电影、听音乐、绘画、写文章、收发电子邮件等等。(在此让学生充分发挥一下,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教学新课

  1、计算机中信息的传递

  ⑴让学生观察书上的熊猫“咪咪”利用计算机做事的四幅画面,同桌的同学讨论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①熊猫“咪咪”是通过什么设备用计算机绘画的?

  ②熊猫“咪咪”是通过什么设备看到自己正在画的画?

  ③熊猫“咪咪”是通过什么设备用计算机写字?

  ④熊猫“咪咪”是通过什么设备传声音

  ⑤用计算机画的画、写的作文能够印在纸上吗?如何实现?

  (对回答的学生教师加以鼓励。教师注意自己的引导作用)

  ⑵由学生讨论回答:哪些是计算机接收了我们给它的信息;

  ⑶让学生讨论回答:哪些是计算机向我们输出的信息。

  ⑷由学生的回答而总结出:我们在使用计算机时,随时都在向计算机输入信息,而计算机也随时向我们输出信息。

  ⑸除了计算机还有网络也可以接收发送信息,还可以用扫描仪将照片或画面原样输入计算机内,也可将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拍摄到的景物输入到计算机内等等。(在此向学生展示数码相机)

  2、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⑴由信息的输入与输出,都需要相应的设备而引入到输入、输出设备。

  ⑵教师出示幻灯片:如书上图1-5,学生讨论并在书上连线,(这个环节为比一比赛一赛,看谁最能干)学生练习、交流,分析为什么?

  ⑶最后请学生在教师机上连线。同桌的同学互相批改。

  三、学生做教材后的想一想、练一练。(通过练习巩固、提高能力)

  四、全课总结:我们学习了计算机中信息的传递,了解了计算机常用的输入、输出设备,回家后就可以正确地告诉自己的爸爸妈妈计算机中哪些是输入设备,哪些是输出设备。小朋友们都能正确区别,你们真是聪明,希望小朋友们再接再厉,学好以后的内容。

  五、〔课后记〕略。

  • 相关推荐

【《信息的输入和输出》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教学设计的依据和原则11-10

《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精选12篇)10-26

《地势和地形》的教学设计(通用10篇)09-14

《因数和倍数》优秀教学设计(精选6篇)03-02

酸的和甜的教学板书设计(精选11篇)09-28

《多边形的内角和》的教学设计(精选11篇)04-13

面积和周长的比较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0篇)05-09

关于《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教学设计(通用9篇)11-15

《军神》教学设计03-30

《将相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通用8篇)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