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中的数学》三年数学下册教学反思

2022-07-10

《体育中的数学》三年数学下册教学反思

  《体育中的数学》属于实践活动的内容,包含了“体操表演”和“比赛场次”两部分。本课的教学目标是结合体育中的实例,探索队列中蕴含的数量关系与比赛中的搭配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探究能力,发展数学思维;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对于本课的难点突破,我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例如“由48人组成的体操队进行队列排练,如果排成长方形队列,可以有几种排法?”,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教师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思考。随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方法的汇总。而其他小组则认真聆听,如果有不一样的想法,可以及时补充完善。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孩子的思维得到激发,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提升;其次,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组内的学优生带动学困生学习,小组内互帮互助的方式使得本次的教学更具有实效。

  而对于“如果要站成方队,至少去掉多少人?又或者至少增加多少人?”这个难点。我仍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首先我引导学生理解“方队”的含义,即每行每列的人数应该相等,在理解这个关键词后,小组立即展开交流讨论。但出现部分学生的思维受到上一题的影响,没有认真审题。如,有部分小组提出了可以增加1人,增加16人,增加33人……。不过也有细心的小组发现了本题所求的是“至少”,则正确的答案应该是至少增加1人。

  随后是关于“比赛场次”的问题教学。由于学生已经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具备了此类题的经验,如:4位同学,每两个人握1次手.一共要握几次手?所以在教学中,学生学习的难度不大,基本上都能掌握教材中所提示的图解法和列表法。

  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学基本上达到预期的效果,但此次的教学仍存在着部分的问题。首先是小组合作方式还需要多加指导。对于这种常态课的教学,我努力尝试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试着让学生自己来探究,而不是老师把知识强加给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充分利用好学生的个人差异,引导学优生带动学困生的学习。但在本课中,由于课前没有特意做好分组工作,导致部分的小组学优生与学困生的比例不协调,交流讨论的环节没有实际地开展起来。其次是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在平时的教学中,一直在尝试让学生多说,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想法,但可能是因为个人的激励性评价语言过少,没有带动起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导致上台表达的只有那么三五个同学。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