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神奇的计算工具》教案

2022-11-21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四年级上册《神奇的计算工具》教案(精选11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四年级上册《神奇的计算工具》教案 篇1

  教材目标:

  1.认识并会使用计算器。

  2. 会利用计算器进行一些四则混合运算。

  3.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体验转化思想方法的奇妙。

  教材重点:

  运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简单的四则运算。

  教材难点:

  对计算器一些功能键的了解,并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

  教具准备:

  课件、计算器

  学具准备:

  每名学生自带一个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 谜语激趣,轻松导入。

  1.猜谜语,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

  生:喜欢!

  师:那我们现在就来猜猜谜语好不好?

  生:好

  师:请看大屏幕(师点击课件并出示谜面,并要求学生一起朗读谜语)

  猜谜语

  一个东西真奇怪,

  上面布满方块块,

  用手一摁字出来,

  加减乘除算得快。

  师:谁想到谜底是什么了吗?

  生:计算器。

  师:真了不起,这么快就能猜出来了。今天这节课呀,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跟这个谜底有关的知识,那就是……

  生:计算器。

  师:对!计算器。(师随着学生的回答而在黑板上板书:“计算器”)

  师:看,(师点击课件,显示出一张图文并茂的“计算器”图片)这就是我们所认识的……

  生:计算器。

  2.说一说在生活中所见到过的的计算器。

  师:对了,那你能说说你是在什么地方见到过计算器的呢?

  让学生各抒已见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可能会有以下几种回答。

  生1: 在商店里,那些售货员使用的就是这种计算器。

  生2:在家里,我妈妈每天计算当天的收入、支出都是用的计算器。

  生3:我见过我爸爸用手机也可以当作计算器。

  生4:在电脑里的打开“程序”/“附件”就有计算器。

  生5:在我妈妈的单位里见过。因为我妈妈是干会计的,今天我带的计算器就是她借给我的。……

  师:能说得尽么?

  生:说不尽。

  师:是的,计算器的使用已经是十分普遍,计算器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计算器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师:那你们会使用计算器吗?

  生:会!

  师:真的吗?

  生:真的!

  二、 引导探索、从中认识和学习使用计算器。

  (一)让学生扮演计算器推销员的角色从中介绍计算器的各项功能及使用方法。

  1.提出四人小组活动的要求。

  师:很好,既然你们已经会使用计算器,相信你们肯定知道计算器上的每个键的功能以及它们的正确使用方法吧?

  生:略。

  师:愿意把你所知道的告诉其它同学吗?

  生:愿意。

  师:好,那我们就以四人为一小组进行小组活动,向你的小组成员介绍一下你的计算器,完后,选派一名代表扮演计算器的推销员上台介绍计算器的功能。好吗?

  生:好。

  师:在活动之前,我们先来看看活动规则吧?请看大屏幕。

  (师边说边出示课件四人小组活动的规则要求:四个同学为一小组进行活动,各自介绍自己的计算器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并观察看看四个人的计算器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如果不同,有哪些不同?把知道的告诉同伴,音乐起活动就开始,音乐停,活动就终止。看哪一小组气氛最好。活动完后,请同学们用营销员的身份上台来介绍一下你的计算器的功能和操作方法。)

  师:你们敢接受挑战吗?

  生:敢。

  师:那准备好了,小组活动现在开始。(师点击课件播放音乐,示意小组活动现在开始。)

  2.进行四人小组活动,。

  学生正以小组交流的活动形式在台下讨论和介绍各自的计算器,师下去巡视。学生从中也许认识了计算器的开启键、清除键、关闭键、数字键、运算符号键等等,并从中了解了它们的功能以及使用方法。

  3. 让“小小推销员”到台上的实物投影仪处介绍计算器的功能。

  师根据学生的介绍,作适当的补充,并从中归纳出以下几种常用键的功能,用课件展示出计算器的键盘功能简介图(如下图),并用语言说明各键的功能如。

  ① 开关及清除键 ON :按一下此键,打开计算器,再按一下就关闭计算器。

  ② 运算符号键:“ + 、 - 、 × 、 ÷ 或 / ”键的使用方法 。

  ③ 数学键:数字键的使用。如按 1 2 。显示屏就显示“1 2”。

  ④ 等号键 = :按下数字键及运算符号键后,按下此键,显示屏就显示出输入算式的计算结果。

  ⑤ 小数点键 . :按下此键,就呈现一个小数点 ……

  (因为学生所准备的计算器的型号不同,所以各计算器中配置的功能键也不一样,以下几种功能键是比较普遍的存在。)

  (二)初步尝试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1.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师:看来,同学们对计算器的认识可真不少,但会不会用计算器计算呢?

  生:会。

  师:光说无凭,老师可要出题考考你们哦?

  生:好!

  师:那行,考考自己,请看大屏幕,这里有三道题。(课件出示3道计算题:请用计算器计算出①39968+7698= ②64÷8= ③1600-32×28=

  师:看看你自己是不是真的会用计算器,看谁算得又准又快,开始。

  (学生开始用计算器计算,等学生完成后,用个别提问的形成完成。)

  师:第一道题等于多少?

  生:65432。

  师:第二道题不用说了吧?

  生:等于8。

  师:第二道题有用计算器了吗?

  生:(有些学生说用了,有的学生说没用。两种情况可能都会有。)

  师:你们觉得需要用吗?

  生:这么简单的题目不用比用计算的速度还会更快。

  师:说得妙。

  2.从计算算式③1600-32×28,中介绍“M+”、“MR”键的使用方法。

  师:第三道题的结果呢?

  生1:43904。

  师:还有其他的答案吗?

  生2:704。

  师:怎么可能呢?(师故意制造悬念,从中让学生知道计算器有聪明型和傻瓜型两种),你们两个是怎样输进去的了?

  生1:1600-32×28=43904,我是按顺序从左到右一个一个按下去的(普通型计算器)。

  生2:我也是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一个一个地按下去,得数就出来了。(聪明多功能的计算器)

  生3:我的也是普通型计算器,但我是按照正确的运算顺序去计算的,所以我的结果是704。

  师:你俩(生1生2)能上来实物投影仪里演示一下吗?

  生:行(可以)

  (两个学生在实物投影仪里同时进行用计算器计算的操作过程,结果确实出现两个不一样的答案。)

  师:为什么两个同学都是按顺序按键,但结果不一样呢?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学生可能一时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师可以引导学生比较两种计算器,让学生发现两种计算器的不同,一种是较为“聪明”,一种是较为“笨”的',师从中解释到:会直接判断运算顺序的比较聪明的多功能型计算器我们可以称它为“科学型计算器”,不会区分运算顺序的比较“笨”的计算器,我们可以称它为“普通型计算器”。学生可各自检查自己的计算器,判断是“科学型”的还是“普通型”的。

  师:其实开始出现这个结果的时候,我们可以估算一下结果,对不对?谁来说说怎样用估算进行判断?

  生:先把32约等于30,然后把28约等于30,30乘300等于900,1600-900=700。

  师:约等于700,不可能等于4万多,对吧?所以我们可以把用计算器计算和估算结合起来。

  师:另外,我们不难看出:答案比被减数1600大,这可能吗?

  师:(小结)通过刚才的计算你发现了什么?

  生1:使用计算器前要熟悉它的功能。

  生2:有的计算器在使用时也要按运算顺序计算……

  师:唔!真不错。再看回第三题。科学型的计算器知道先乘除后加减,我们可以直接输入数字后就能得到结果。如果是普通型的计算器,我们很多同学都会记了一个中间的结果,然后再计算下一步,还有其他好办法吗?

  生:略。

  师:还没想出来吗?想知道吗?

  生:想

  师:好吧!那我就揭开这个谜底吧!你们看(师点击课件出示大大个的两个英语单词:“ M+ ”、“ MR ”),普通型的计算器上是不是有这两个键:“ M+ ”、“ MR ”?知道这两个键有什么作用吗?(边说边板书“ M+ ”、“ MR ”,并在黑板注明其功能。)

  生:不知道。

  师:有了这两个键,即使是普通型的计算器也不用笔来记下那个中间的结果了。怎么做呢?依次输入“ 3 2 × 2 8 ”,然后就按下“ M+ ”,计算器上显示结果是“896”,按“ M+ ”的目的是将“896”储存下来,就是把这个结果记在计算器里面了,然后,再依次输入“ 1 6 0 0 - ”,再按“ MR ”就是把896调出来了,最后就是按 = ,结果704就出来了。

  生:(肯定会恍然大悟地惊讶)

  师:神奇吗?

  生:真神奇!(在生发出这样的感叹之余,师补全今天的板书:神奇的计算器)

  师:要试做一下吗?

  生:好。(学生肯定会兴致勃勃地开始试验刚才学到的方法。)

  师:好了,都会算了吧?

  生:会。

  师:那老师再出一道题练习考考你们吧?(课件出示练习题:20655÷ (27×45))

  生:(很乐意地练习,都得到正确结果“17”。)

  〔设计意图:三道题的设计其难度是层层递进的,其中都考虑到了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四种运算,而且一题有一题的功能。第一题是让学生意识到计算器给我们带来的快捷,第二题是提醒同学们并不是所有的计算都需要用计算器,遇到大数目的计算才用计算器来帮助,像这种情况则不必用到计算器了,第三题的功能则是暴露学生的认知起点,从而激发起进一步学习新操作的愿望,真正的内化为自身的需求。另外,还设计了一道练习题“20655÷ (27×45) =”,是考虑到有的学生可能会用“倒减”的方法来解决记住中间数的问题,对全班同学是巩固,对提出“倒减”的同学还是醒悟:“凡事都是有利有弊的”。〕

  (三)说说感想,总结出使用计算器的应注意事项和正确的方法。

  师:做完刚才的这几道题后,你有什么感想?

  学生可能会说以下几种感觉,凡是能涉及到边的都给予肯定,但需要解释清楚的还是得反问让其说得更贴切一些。如。

  生1:我觉得计算器非常实用,而且非常简便,得数也非常准确。

  师:非常准确?那刚才第三道题有同学算出“43904”,是怎么回事呢?

  生1:前提是一定要知道自己计算器的功能。

  师:对啊,也就是说用了计算器并不能保证计算一定正确。首先要正确地输入数字,还要根据不同的计算器就会使用不同的输入方法。好,还有补充吗?

  生:我认为计算器一般来说比人的脑子要快一些,因为有些同学口算是困难的,比如说32乘以28是很难用口算来解决的,就可以用计算器帮忙,很快就可以算出结果。

  师:对,就是像32乘以28这种题口算起来比较麻烦,我们就用计算器,那么像第二道题呢?

  生:很简单啊!用乘法口诀心算:八八六十四就更快啦。

  师:还用不用计算器啊?

  生:不用。

  师:这就是说,我们首先要判断该不该用计算器。另外,像第三道题是不是告诉我们:要正确地使用好计算器的话,还要了解自己用的计算器是聪明型的还是傻瓜型的。

  三、计算接龙,巩固加深。

  出示一组计算题,用接龙比赛的形式完成,如第小组有7个人,8个小组同时使用统一的普通型计算器,由第一个计完并写完第一题后,连同计算器和练习纸一同传给下一个同学,看哪组的同学算得又快又对,哪组的同学就为胜利小组能获得小红旗。题目为。

  1129+3855=( )÷56=( )×123=( )-9865=( ) ×36=( )-29999=( )-8952=( ) 。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比赛中完成接龙比赛的计算题,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另一方面又能让学生在玩中学,玩中练,练中悟。〕

  四、探索方法,发现规律。

  1、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

  (课件呈现出以下两道计算题① 1+2+3+4……+98+99+100 ② 9999999999×9

  教学方式是:教师巡视课堂→ 全班集体订正。

  2、反馈计算结果,发现规律。

  第一题是一道可以用简便方法计算的题目

  教学里可以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独立完成计算→个别提问出示结果→反馈计算结果→引导提问,使学生明白这道题用简便方法来求解更快捷,进一步强调了不能麻木一味地使用计算器,其实这道题目用只要用计算器计算101×50 就可以了,从中提醒是否使用计算器之前要考虑使用的必要性。

  第二题是一道用计算机无法得到完整答案的题目。

  教学时,先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在学生得出的是“E 8.9999999,处于疑问和迷茫时→让学生说出遇到什么难题了→老师进一步解释计算器中的数据的意思。→出示老师事先准备的“密码”信封分发或在课件中出示这样的“宝塔数的美”的改造题

  请算一算,看能不能找到开启规律9999999999×9的钥匙

  99×9

  999×9

  9999×9

  99999×9

  999999×9……

  教学过程:师通过让学生通过计算从中找出其中的规律→个别提问中让学生说出各题的答案:99×9=891 999×9=8991 9999×9=89991 99999×9=899991

  →让学生根据答案说出所发现的规律:学生可能会发现题中所隐藏的奥秘是:积的个位都是1,积的最高位都是8,而中间的几位数都是9,而且9的个数比第1个因数中的9的个数少一个。→师接着问学生

  师:从以上的分析和探讨,你能说出9999999999×9的结果是多少吗。

  生:让学生把结果:89999999991说出来。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独立观察和思考的能力,从计算结果的规律发现,能让学生更深层次地懂某些算式运用简便方法计算很可能会比直接用计算器计算还要快捷,充分体现了计算方法的灵活性,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课堂总结

  师通过询问:学完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让学生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师进一步观察是否有再总结的必要。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回顾中对自己的知识进行梳理和加深记忆。〕

  六、课外实践

  请同学们用计算器帮助解决生活中一个的实际问题。(用课件显示以下几题,学生发练习纸。)

  一个没有拧紧的水龙头每天大约滴水1.8千克,请计算。

  ① 一年(按365 天计算)浪费多少千克水?

  ② 把这些水分装在饮水桶中(每桶水约重15千克),大约能装多少桶?

  ③ 请你调查一下:你家每月饮用几桶水?并算算这些水够你家饮用几个月?大约合多少年?

  ④当你看到你所统计的这一计算结果,你有什么想法? 请你如实的写下来。

  四年级上册《神奇的计算工具》教案 篇2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23~25页全部内容

  二、教材简析:

  “计算工具的认识”分别介绍了计算工具算盘和计算器,还安排了有关计算工具的发展历史和现状的阅读材料。教材安排了较多的直观图展示了算盘和计算器的实际应用、算盘和计算器的结构,比较形象直观,让学生在观察和活动中认识常用的计算工具。

  三、教学目标:

  鉴于以上分析,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以下三个方面:

  1、让生初步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计算,通过计算探索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对计算器的运用,体验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优点,进一步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感受用计算器计算在人类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

  3、在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渗透节约、环保等方面意识,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

  四: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计算器的外部结构及常用键名称和功能,学会用计算器进行整数的四则运算及同级混合运算,探索一些简单的规律。

  五:教学程序设计

  1、创设情境,揭示学习内容

  首先教师用实物投影仪出示超市购物的发票,发票上项目很多,计算比较繁琐,由此激发学生:怎样才能又准确又快速地算出结果来呢?(你想到了什么计算工具?)在学生充分地讨论交流后揭示课题:用计算器计算。再请学生说说在哪些场合或情况下看到过别人使用计算器?

  (设计意图: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景,从中提出数学问题,当学生遇到数目较大或较繁的计算时启发学生想到用计算器,从而揭示学习的内容,通过交流计算器的应用场合,让学生感受计算器使用的普遍性。)

  2、合作学习,探索计算方法

  这一环节,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了解计算器的结构功能,

  教师首先让学生做一名计算器推销员,你打算怎样介绍你手中的这款计算器的构造?同桌互相说一说,再请一名学生在全班介绍自己的计算器,教师适时归纳板书:显示器,键盘,数字键,运算符号键,功能键,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介绍自己的计算器,接着让学生说说这些各不相同的计算器都有什么相同的功能?同时教师说明:各种不同的计算器外部结构都可以分为显示器和键盘两部分,最基本的功能是计算。

  (设计意图:这里创设学生充当计算器推销员的角色,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学生在同学,老师的介绍交流中了解计算器的结构和功能。)

  第二层次,探索,学习计算器的操作

  首先提问:你们以前用过计算器吗?会用吗?(学生基本会用计算器计算,所以给予学生表现的机会)我们来个比赛好不好?接着教师组织比赛,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及解决几个实际问题。

  试一试

  765+469589×7641600÷128765+496-296816÷68×27

  1、10月1日,西山景区接待游客7358人,每人交纳门票费35元,这一天的门票收入有多少元?

  2、一个没有关紧的水龙头,每天大约滴18千克的水,照这样计算一年(按365天计算)要浪费多少千克水?

  学生先自己用计算器尝试操作,把计算结果记录在草稿本上。请速度最快的同学上台演示(实物投影),有不同意见的学生可以进行补充,探讨,交流,使学生体会到这样的一步计算或同级两步计算只要从左到右依次按键就可以了,同级两步计算不必分步操作。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基本上会使用计算器计算,所以组织比赛活动、让学生用计算器自主进行计算,然后交流操作的过程和方法,在交流中相互启发,相互补充,让学生教学生,从而掌握基本的使用方法,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使学生不仅掌握用计算器进行基本计算的方法,还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实践应用,引导发现规律

  ①学生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2两题,用计算器计算并汇报结果,全班交流。

  ②分组比赛,第1,2小组用口算或笔算,不能用计算器,第3,4小组必须用计算器来计算。看看谁快。

  15+2082-621000×576549+356887×451305÷45

  (设计意图:比赛后请学生谈谈自己的感想,使学生感受到:对于一些可以直接看出结果的题目如果用计算器计算会比较慢,而对于一些大数目计算用计算器比较好,因此,在实际应用时我们应该根据需要合理使用计算器,不可过分地依赖计算器来计算,要把它用到实处。)

  ③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1)先出示“想想做做”第3题

  142857×1142857×2142857×3142857×4142857×5142857×6

  请学生先用计算器求出各题的积,然后观察各题中相乘的`两个数及所得的积,自主探索和发现积的变化规律。最后进行全班交流,教师做适当总结:这几道算式第一个乘数都是142857,,第二个乘数分别是1,2,3,4,5,6,它们的得数与第一个乘数一样,都是由1,2,4,5,7,8这六个数字组成的六位数,不过各个数字所在的数位不同,但如果把这个六位数的乘数按顺时针方向排列在一个圆面上,可以发现这六个积里各数字的排列顺序是一样的,只不过起点不同:乘1的积是从最小的数“1”开始,乘2的积是从第二小的数字“2”开始,乘3的积是从第三小的数字“4”开始……,乘6的积是从最大的数字“8”开始。

  (2)再出示“想想做做”的第4题

  先出示:

  1×1=

  11×11=

  111×111=

  1111×1111=

  11111×11111=

  让学生用计算器各自独立计算出得数,然后再出示

  111111×111111=

  1111111×1111111=

  11111111×11111111=

  111111111×111111111=

  让学生再用计算器计算,然后让学生谈谈遇到的问题(计算器已经不能把这些数显示出来了)。

  最后让学生根据上面的计算结果,找出规律,再直接写出后四题的得数,并组织学生交流,要求学生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及依据,确认发现的规律,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计算器的作用:计算器还可以帮助我们探索规律。

  (设计意图: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使学生体验计算器的有用性,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辨证思维能力)

  4、后进行全课总结。

  整个活动,老师创设情境,启发诱导,设疑激趣,学生自主探索,动手操作,积极思考,讨论交流,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数学活动机会,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发展了能力,同时又体验了数学问题的探索性与创造性,以及成功的喜悦,学生学得轻松,学得主动,学有创造,学有发展

  四年级上册《神奇的计算工具》教案 篇3

  设计说明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通过学习数学能了解数学的价值。要想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动手实践是重要的方式。因此本节课要努力体现以下两点:

  1.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作用,激发学习兴趣。

  以教材上的资源为主,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有序地了解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发明的计算工具,从而使计算工具的发展历程的介绍变得生动有趣。上课伊始,由计算遇到困难引入计算工具,让学生深刻理解计算工具的作用与价值。

  2.动手操作,亲身体验。

  教学环节的设计尽量让学生动手操作,尝试使用计算工具,放手让学生认识计算器的各部分名称和按键功能,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计算器

  教学过程

  ⊙游戏互动,感知计算器的`作用

  师:老师听说咱们班的同学都特别爱动脑筋,现在老师就要考考同学们的计算能力。

  课件出示题目。

  第一组:25×20 45+55 360÷36 1900-100

  第二组:123456+98552 3698×46201

  36952872÷2332

  师:同学们能很快算出第二组算式的得数吗?

  生:不能。

  师:在生活中我们有时会遇到类似的大数,当计算比较复杂时,可以使用计算工具。

  四年级上册《神奇的计算工具》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计算器,掌握计算器的简单使用方法,能进行较大数目的计算。初步了解计数法,在不断更新、完善的探究过程中认识算筹,了解珠算的计数方法。

  2、通过了解计算工具发展的演变史,让学生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3、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计算器的简单使用方法,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史。

  教学难点:

  体会创造源于需要,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

  学生:小棒、计算器、算盘、方案设计表格

  教师:课件、磁性小棒、算盘和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制造冲突,引入课题

  1、出示口算题,要求30秒钟内完成。

  3×2 14+6 36÷3 15×6 210÷21 1354×367

  2、师:1354×367这么大的数目的计算,要在30秒内算完,你们感到怎样呢?

  3、引入计算器,揭示课题: 计算工具的认识

  (当学生遇到“ 1354×367”时,由于数目大无法用常规的计算方法在短时内完成,这时学生心理产生了巨大的困惑,迫切需要一种新的计算方法。这时,教师再因势利导引出计算器。)

  二、操作交流,认识计算器的功能

  师:谁来介绍一下你手里的计算器?

  1、学生相互介绍,认识各种按键的名称和作用。

  2、在操作中掌握计算器的计算方法

  ①计算138+489,掌握常规计算方法。

  ②计算762.32—0.89,32010—8925,436.8÷0.75,13.6×2.7÷0.75,145+145+145??

  (探索特殊算法:小数的整数部分是0的,这个0可以不按;加数相同时只需按“=”键即可。)

  (这里考虑学生对计算器已并不陌生,因此,课上让学生自己介绍计算器上一些常用键的名称和作用,这样,能够很好的促进学生间互相交流和学习,实现了师生、生生互动。通过两个层次的练习,让学生体验到用计算器计算大数目的快捷、方便、准确,并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三、演绎文化,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

  师:那计算器是怎样演变而来的呢?说说你们课前已收集到了哪些资料?

  1、介绍远古时代的计数方法。

  (1)配音动画:远古时代,人类在捕鱼、狩猎和采集果实的劳动中,产生了计数的需要。人们出去打猎要数一数共出去了多少人,拿了多少件武器;回来时要数一数捕获了多少只野兽??都要借助实物来计数。例如捕获了一只野兽就放一颗石子,出去了几人就在绳子上打几个结。就这样,人类在劳动中建立了一一对应的计数方法,而石子、结绳、木棒、手指、刻痕??就是人类最初用来计数和计算的工具。

  (借助现代化的多媒体直接向学生展示最古老的计数法,让学生感觉体会。)

  师:现在你们觉得摆石子、结绳等计数方法怎么样?

  生:携带不方便,不能记录大数目。

  2、模拟算筹的创造过程。

  (每个学生发五根小棒,把它当成算筹)

  师:于是,我国劳动人民在这些计数方法的基础上,又发明了一种新的计算工具“算筹”,算筹是什么?(图,是一种像筷子一样的小棒)用它作工具进行计算的方法叫“筹算”。

  师:对于算筹,你们想了解些什么?

  生1:什么时候发明的?是谁发明的?

  生2:怎样使用的?

  师:首先来猜猜看,古人是怎样用算筹摆1、2、3、4、5的?

  生:我想应该竖着摆、横着摆都可以吧。(手势)

  师:是的,古人摆放1、2、3、4、5非常直观形象。(电脑出示图片) 师:那6怎么摆呢?动动脑筋拿小棒摆摆看。

  (1)

  (2)

  (3) (4) (5) (6) ?? 展示追问: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

  生1:我是用阿拉伯数字的写法来摆的。(如图1)

  师:你们觉得怎样?

  生2:我觉得不对,那时候还没有阿拉伯数字呢,未免意识太超前了。 生3:(如图4)下面一根表示4,上面一根表示1加起来是6。

  师:他想到了用一根表示几根,这是一个好主意。

  生4:我想用一根表示5,所以我就摆成了图5这样。

  <<<12>>>

  生5:我跟他想的一样,也是用一根代表5。

  师:大家想出的符号都代表了一定的道理,那你们最喜欢哪一种?

  生:第3个、第4个、第5个。

  师:看来你们都喜欢比较简捷的符号。

  师:(出示6的摆法)据古书上记载,上面的这根表示5,下面的一根表示1。

  师:这样7、8、9也就好理解了。(屏幕直接出示)

  师:用算筹可以摆出1-9这几个数,那怎样来表示更大的数呢?比如23又怎样表示呢?

  学生用小棒操作后展示:

  (1) (2) (3) (4) ??

  师:这么多摆法你们觉得哪种摆法最清楚?

  生:第4幅图比较清楚,如第2幅是要看成8的,第3幅也容易混淆。最好竖的横的交错。

  师:是呀,如果纵横交错就可以避免混淆。正如你们所想的:(出示用算筹表示的几个大数:23、132、4414、46056??)

  师:仔细观察,你们有什么发现?

  ??

  师:其实,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刘徽就是摆放算筹来计算的。(图)那你们觉得算筹这种计算工具怎么样?

  生1:计算时算筹摆了一大片,容易混乱。

  生2:那能不能想办法把活动的小棒固定起来?

  师:是的,于是慢慢地人们就用算盘取代了算筹。

  (学生在创造交流中了解算筹,两次创造让学生体验创造的喜悦,感受我国古老的文明。)

  3、小组合作,研究算盘的认识

  师:几百年来,算盘在中国流传相当广泛。就是在当代,算盘仍以它特有的功能,与现代的计算器并肩作战。

  师:首先请同学们在小组里交流收集到的信息。

  小组研究,集体汇报:

  生1:我们小组知道算盘的名称。(举着算盘演示:框、梁、档、上珠、下珠)

  生2:一粒上珠代表5,一粒下珠代表1。例如7就是用一粒上珠和两粒下珠表示。我们还会拨1、2、3??(拨了1-9)

  生3:我妈妈是会计,她还教过我怎样计算呢!

  师:那你能给我们露一手吗?

  生3:好的。我就算23+16吧。(拨珠)我妈妈说算盘打熟练了,比计算器还快呢。

  师:是的,特别是用算盘进行加减法时,有拨珠即答案的优点。

  生 4:我在家里收集算盘的资料时,读到了很多有关算盘的历史资料,看! (打开个人电子信箱)演示:

  ①珠算是中国古代数学继筹算之后的又一项重大发明。现在,世界各国学术界一致公认,算盘是中国发明的,中国是珠算的故乡。不仅如此,即使是在美国、日本等高度现代化的国家里,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在学习使用算盘,并把珠算列入小学课程。

  ②这里还有一个小插曲:一次,一个中国代表团访问前西德某学校,主人请客人们参观完现代化的电子计算机之后,又指着一幅挂图说:“这是世界上第一个计算器。”代表团成员一看,竟是中国的算盘。

  ③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算盘,收藏在天津历史博物馆内。它是清朝末年天津沽衣街算盘作坊制造的,距今已有一二百年的历史。它的长度是按天津达仁堂药店的柜台设计的,为306 厘米,宽则为26 厘米,共有117 档。营业忙时,五六个店员可以同时在大算盘上算账。

  ④英国皇家学会会员、著名化学家李约瑟博士曾致力于《中国科学技术史》

  四年级上册《神奇的计算工具》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并会使用计算器。

  2、会利用计算器探索一些数学规律。

  教学重点:

  认识并会使用计算器。

  教学难点:

  会利用计算器探究一些数学规律。

  教学过程:

  一、提示课题

  1.教师取出电子计算器,让学生也拿出自己的计算器。教师:猜一猜,今天,这一节刘我们一起学习什么?学生:认识计算器。

  2.教师:你知道如何使用计算器吗?

  二、引导探索

  1.让学生说一说他自己所掌握的使用计算器的方法。

  2. 认识一些功能键。(1)

  由学生来说明。(2)

  集中说明一些功能键的作用。

  ①开关及清除键。按一下此键,打开计算器,再按一下就关赣计算器。

  ②运处符号键。只要介绍“+、-、×、/“键的使用方法。

  ③数学键数字键的使用。如按1 2 。显示屏就显示“1 2”。

  ④等号键按下数字键及运算符号键后,按下此键,显示屏就显示出输入算式的计算结果。

  ⑤小数点键按下此键,就呈现一个小数点还可以向学生介绍如:时间键、日期键、括号键、存储运算键等。

  3. 尝试练习。

  (1)计算25×4 操作过程:输入25→×→4→=,屏幕上呈现100,就是计算的.结果。

  (2)计算一份菜单的价钱。

  ①呈现:酒;14元 凉拌豆腐:3元

  肉丝:5元 青菜:3元

  清蒸鱼16元 三鲜汤:12元 甜点8元

  ②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

  ③反馈计算结果。

  4. 探索一些数学规律。

  (1)呈现计算题。

  ①1+2+3+4……+98+99+100

  ②999×9 9999×9 99999×9

  (2)让学生独立用计算器计算,教师巡视课堂。

  (3)反馈计算结果。

  (4)引导提问:通过计算,你有什么发现(特别指导观察第②题中各算式的计算结果,并进行比较)?你有什么感想和体会?发现:积的个位都是1;积的位都是8;中间几位数都是9,9的个数比第1个因数中的9个数少一个。接着,让学生说一说以下几个算式的结果。

  999999×9 9999999×9 99999999×9 通过以上活动,让学生观察计算结果、发现规律,同时突出了运用简便方法计算很可能比计算器还要快定眯,充分体现了计算方法的灵活性,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课堂活动课本第36页的“练一练”。

  板书设计:

  神奇的计算工具

  计算器的组成。

  屏幕、数字键、功能键、运算符号键等

  四年级上册《神奇的计算工具》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

  2、探索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方法。

  3、能有意识地根据统计图对数据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4、进一步感受

  教学重点:

  根据统计图提出和回答问题并能根据提供的信息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

  教学难点:

  自主探究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指导学生完成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节约时间,保证教学目标的实施)

  一、情景引入

  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有多少人吗?你还知道哪些与人口有关的数据。下面是某地1985—2000年城镇和乡村人口的统计表,(课件出示)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整理和分析这些信息,看看能有什么收获!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制作单式条形统计图(课前预习完成)

  师:在制图时要注意什么?生答后师简要小结:作图时要注意线条要直,画完后要标上数据。

  2、自主探究

  ①学生观察单式条形图(课件分别出示城镇人口统计图和乡村人口统计图)。

  ②设疑问难:

  统计的现实意义,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③生尝试自主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可根据书上99页完成)师巡视并辅导个别差生。先完成的可以同桌比一比,说一说自己作的好的地方。

  3、合作交流

  ①展示学生绘制的复式条形统计图。生互评后教师点拨:这就是复式条形条形统计图。(出示制作好的大幅条形统计图并板书课题)

  ②讨论交流: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别?请同学们先自己想一想,然后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与其他同学交流。

  ③全班汇报、交流

  ④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

  ⑤联系实际激发情感小组讨论交流,分析人口逐年变化情况。

  三、巩固应用

  1、出示某超市两种饮料月销售情况统计图,回答

  ①从统计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②如果你是超市老板,下个月应该怎样进货?

  2、出示1997-2000年我国废水排放量统计图,观察并回答问题。

  工业废水排放在逐年?生活废水排放在逐年?

  从图中你想到了什么?(渗透环保意识)

  四、拓展应用

  1、请你调查你们小组同学一周内爸爸妈妈每天的睡眠时间,制成统计表。

  2、根据复式统计表制成复式条形统计图。

  3、你发现了什么信息?

  五、回顾总结,展示个性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想法和体会?

  四年级上册《神奇的计算工具》教案 篇7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各种计算工具,对算盘和计算器有一定的了解。

  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的数学。

  二、教学重点:计算器的使用。

  三、教学难点:键盘操作与显示的关系。

  四、教学内容:

  (一)、自主学习

  看教材23-25页并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计算工具的历史及使用。

  1、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古代中国人发明的算筹是界上最早的.计算工具。大约14世纪,中国人发明了更为方便的( ),并一直沿用至今。

  2、常见的算盘是两颗算珠在横梁上,一颗代表( );五颗在横梁下,每颗代表( )。计算时按规定的方法拨动算盘子儿而得出计算结果。

  3、在拨数时要先定好( ),规定哪档是个位,然后再拨数。(规定从右往左数第三档为个位)

  4、算盘在计数时算珠要靠( )。

  5、17世纪初( )人发明了计算尺,开创了模拟计算的先河。直到20世纪中叶,计算尺才逐渐被袖珍计算器取代。

  6、认识计算器各种按键的名称和作用。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小组合作,研究算盘的认识。

  同学们在小组里交流收集到的信息。小组研究,集体汇报:

  2、操作交流,认识计算器的功能

  (1)学生相互介绍,认识各种按键的名称和作用。

  (2)在操作中掌握计算器的计算方法

  762.320.89= 320108925=

  436.80.75= 13.62.70.75=

  145+145+145= 138+489=

  (三)、检测。

  1、判断。

  (1)、常见的算盘是两颗算珠在横梁上,一颗代表1。( )

  (2)、算盘每颗下珠代表5。 ( )

  (3)、算盘在计数时算珠要靠梁。 ( )

  (4)、CE键是清屏键。 ( )

  2、用计算器计算。

  (1)、太平洋的面积是17967.9万平方千米,大西洋的面积是9336万平方米,印度洋的面积是7491.7万平方千米,北冰洋的面积是1310万平方千米,问:四大洋的面积一共是多少万平方千米?

  (2)、即将投入施工的崇海大桥,全桥长3042米,预计投资约6,0000,0000元。问:每米投资约多少元?(得数保留整数)

  (四)、全课小结。

  四年级上册《神奇的计算工具》教案 篇8

  教学内容:

  神奇的计算工具

  教学目标:

  1、认识并会使用计算器。

  2、从身边算起,巩固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3、适当进行环保教育。

  教学重点:

  认识并熟练使用计算器。

  教学难点:

  熟练运用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 同学们,你们知道远古时代,都有哪些计数或计算的工具么?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我们可以用哪些计算工具来进行计算?

  2、问:在日常生活中,你在哪见过计算器?

  3、小结:可见,在日常生活中计算器已经被广泛的使用了,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计算器这个神奇的计算工具,并利用它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 板题:神奇的计算工具。

  二、展开。

  1、认识计算器

  同学们每人都带来了计算器,各种品牌的计算器,大小、功能都不太一样,我们来看一看,这个计算器的功能比较复杂,而这一个比较简单。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数字区、加减乘除符号区和开关键、归零键这些基本的按键,其它按键以后再学习。今天我就想请你以推销员的身份来介绍你的计算器。试想,如果你是这个品牌计算器的推销员,你应如何介绍这个计算器的基本按键和使用方法,使用方法可以举一个例子计算演示。

  比一比谁是秀的推销员,优秀推销员的标准为

  (1)声音洪亮,语言能够表述清楚

  (2)能够有条理的进行介绍,两人一小组试推销,互相取长补短。

  2、比赛

  作为一个优秀的销售人员不但要有非常棒的口才,还要有良好的计算功底,接下来我们将进行一场计算比赛,请听清要求,女生先用口算进行计算,男生用计算器进行计算,请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老师指定的题目,并把答案记录在口算卡上,算完后马上起立,比一比口算速度快,还是计算器的速度快?

  出示

  第一组:15+23= 82-62= 1000×5 =

  第二组:7861+3492= 35×21= 6300-2145=

  师问:那么,什么样的计算用口算比较快,什么样的计算用计算器比较快呢?

  总结:并不是所有的计算都用计算器比较快,对于比较简单的算式来说用口算更方便、更准确

  请你用合适的计算方式来计算下题: 1002-63 4698+1836 0.5×60 1596÷38

  汇报:每道题分别用哪种计算方式来算的?结果是多少?

  不要所有题都依赖于计算器,同学们还是要勤于思考,善于动脑,这样大脑才能越来越灵活。3.环保问题。

  在我们身边存在着许多数学问题,这些问题的数据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出示:“据统计,一个没有关紧的水龙头,每天大约浪费16千克的水。照这样计算一年(按365天计算),要浪费多少千克的水?”

  现在我们把这些水利用起来:“把这些水装在饮水桶中(每桶水约重20千克),大约能装多少桶?”

  你家每月要喝几桶水?

  “算算这些水够你家喝几个月?合多少年?”

  合作要求

  (1)先想一想,再在本上试着进行计算

  (2)如果有困难,四个人可以进行讨论,最后由一人进行汇报。

  看到这个数字你有什么感想?

  教师:看似不经意的一滴滴水,积累起来就够一家子喝上几年的。通过这组数据的`计算,你有什么感想吗?

  小结:有句宣传词这么说:“当世界上只剩下最后一滴水的时候,那就是自己的眼泪!”想想,那将是多么可怕的事。通过计算器的计算,使我们懂得了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水资源。

  3、身边算起。

  那么你最想用它来算算身边的什么呢?

  课前以同桌四人为一组,调查了一些数据。现在就来汇报一下你们最想算什么。(汇报)

  四人一组,用计算器来算一算你最想知道的数据吧!

  问:哪一组愿意来说一说你们计算的情况?

  一人说题目,一人汇报,一人补充。

  4、发展性练习

  棋盘题

  世界上的许多事物都是看着不起眼,但积少成多就是个惊人的数字了。这里就有这样的一个故事,你们想听吗?

  说故事:古时候,有个聪明的小伙子在一次战役中,拯救了整个国家,于是国王把他召进宫,要对他行赏。国王说:“小伙子,你要什么?是金银财宝还是凌罗绸缎?我什么都可以给你。”小伙子什么都没说,只是叫人拿来一些米和一个象棋的棋盘。他在棋盘的第一格摆了一粒米,在棋盘的第二格摆了2粒米,在第三格摆了4粒米,第四格摆了8粒米。他说:“按这样的规律摆下去,摆满整个棋盘的米就送给我吧。”国王哈哈大笑着说:“你就只是要些米而已?”于是,国王请来了几个大臣,算算一共该给小伙子多少米。可是大臣们都算不个结果来,于是国王又请来了全国的数学家一起算,算了三天三夜也没算出个结果来。

  为什么会这样?我们一起来看看小伙子摆米有什么规律吗?(揭示规律)那么第五格的米该怎样计算?第六格呢?第七格呢?第72格呢?

  这么多2连乘,难怪他们算不出了。现在,我们有了计算器,让我们一起来帮国王算算吧。

  为什么你们都停止计算了?(计算器内的位数不够了)看来,我们手中的小型计算器还是有局限性的,也许还有待你们去开发呢,其实有没有办法算啊?(大型计算器,电脑)

  老师已经在电脑内算出第72格应放多少粒米了。(出示数据:2361183241434822606848)这是个22位数,这个数据几乎是全世界几年的粮食总产量。把这些米连接起来可以绕地球赤道约3亿圈。仅仅第72格就这么多米了,更不用说摆满整个棋盘有多少米了,你说,国王给得起吗?

  5、游戏。

  做了半天题,同学们一定有点累了,现在我给大家变一个魔术,想看吗?

  出示计算器:输入12345678(做小动作,吹口气等),按=号,显示:87654321

  想一想:这个小魔术的秘密在哪里?(事先键入99999999-)

  师:你们能自己设计一些类似的游戏吗?

  三、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四、总结

  计算器发展到今天,还有许多不足的地方,老师希望你们读好今日书,成为明日之才,去更好的完善计算器的功能。

  四年级上册《神奇的计算工具》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自学,了解我国的传统计算工具——算盘,及其计算方法;使学生知道计算器上的各个功能键的作用,会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习兴趣,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认识算盘、计算器,计算器的使用

  教学难点:

  利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3分)

  计算工具从古到今,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经过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二、自主学习(5分)

  1、学生自主学习教材23--24页。

  (1)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史。

  (2)认识算盘。算盘上的每一档代表一个数位。我们选定一档作个位(做个记号),从这一档起向左数,就是十位、百位、千位、万位,这与整数的数位顺序完全相同。算珠都靠框时,表示算盘上没有数。计数时要拨主靠梁。一个下珠表示1,一个上珠表示5。在十位、百位、千位、万位拨珠靠梁,就分别表示几十、几百、几千、几万,“0”用空档表示。

  (3)计算器的认识。找学生说一说你知道计算器有哪些功能键?

  2、学生自主学习教材26页例1。

  3、尝试训练:825-138=26×39=312÷8=

  4、学生自主学习教材26页例2。

  5、学生汇报交流。

  6、教师强调并小结。

  三、自主练习(8分)

  师:通过刚才的自学,同学们已经初步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下面我们来进行自主练习,看谁把今天的知识学的,最棒!

  1、用计算器计算。

  55846+7646=13027-8934=66280×23=

  6908×37=111111111÷9=395412+10589=

  2、小组汇报。(抽签汇报,可以选择口头展示或黑板展示等)

  3、教师强调小结。

  四、当堂检测(发试卷)

  师:同学们,我们再接再厉,用的成绩来结束今天的学习,好吗?那下面我们进行课堂检测,看谁完成的又快又正确!

  五、评价总结(4分)

  1、教师面批3人左右,然后小组内交流答案,自批,统计正确率;

  2、小组汇报完成情况。

  3、教师总结错题的类型,再次精讲。

  4、学生谈收获和自我评价。

  四年级上册《神奇的计算工具》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简单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包括结绳计事等远古计数方法、算筹的简单知识、传统计算工具——算盘,及其计算方法、生活中常用的计算器、和现代计算机的发展史。展示人类伟大的创造过程和聪明才智,体会到人们为了方便在计算工具方面的探索和努力,受到爱科学、学科学的教育。

  2.使学生知道计算器上的各个功能键的作用,会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到计算在日常生活、生产实践中的作用。

  【重点难点】

  利用计算器来进行计算。正确使用存储运算键。

  【教学策略】

  1.计算工具的介绍可以结合第25页的阅读材料进行,使学生对计算工具的发展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2.算盘的介绍具有丰富的文化传统教育因素,学生可事先查阅资料,介绍算盘的发展过程和曾经广泛使用、对亚洲国家的影响等辉煌历史。

  3.介绍电子计算器时,重点在向学生介绍常用键的功能和使用方法时,可利用学生手中的计算器,让学生自己探索发现各个功能键的作用。在弄清如何计算,和存储键如何使用等重难点时可运用电脑课件进行实际的演示。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师:这节课我们来上一节数学课。同学们都知道,数学总是离不开计算。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认识计算工具。(板书课题:计算工具的认识)

  二、自主探究计算工具

  你都知道哪些计算的工具?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介绍?

  生可能会答:计算器、算盘……

  设计意图:学生课前通过预习,查找资料。课一开始即让学生展示自己所了解的计算工具,发散学生思维,提高学习兴趣。教师根据学生汇报的情况有重点的请学生介绍如绳结、算筹等使用的方法,从而进一步使学生体会计算工具发展的过程。

  1.远古计数:

  师:看来同学们的知识都非常丰富,但有关计算工具的知识还远不止这些,计算工具从古到今,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经过了漫长的.发展过程。远古时代,人类在捕鱼、狩猎和采集果实的劳动中,产生了计数的需要。人们就用什么来计数?(板书:远古计数)

  生回忆:手指、石子、结绳或在木棒上刻痕来计数。

  2.算筹:

  师:这种方法只能计数,而不能清楚的表示出计数级是什么事情,人们开始想一些新的办法来计数。这就出现了这样一种计数方法——算筹。(出示课件)

  (板书:算筹)

  师:介绍算筹:我国古代人用算筹计算。算筹是用271根木棍或竹子制成。在多媒体白板上展示。算筹是如何用来计数的。有数位,哪一位表示几就用小棍来表示。一个竖棍就是1,二个就是2,五个就用一个横棍来表示……空格表示零。

  3.算盘:

  师:后来我国劳动人民创造了算盘作为计算工具。七八百年前,算盘已经在我国广泛使用。出示实物。

  展示算盘:上面有两颗珠子,每颗代表5,下面每颗珠子表示1。一档共表示多少?表示15。因为我国古代是15进制。现在是满十进一。所以算盘后来游船到日本、朝鲜等国。进行了改进。就是老师手里的这个算盘。上面是1颗珠子。一档表示多少?一档表示10。它的特点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特别实用。他计算数目较大和数目较多的加减法,更为简便。

  4.计算器:

  师:我们现在最常用的计算工具是哪一个?

  生:计算器。

  师:你在哪里见过计算器?

  生可能回答:菜市场、早市计算菜的价钱。超市计算物品的价钱。……(学生介绍)

  师:拿出你手中的计算器,同学们可以互相看一看,你们的计算器各部相同?因为根据各种不同的需要,所以有科学专用的计算器,有最简洁的计算器……但他们的功能都大致相同。

  设计意图:展示学生手中的计算器,让学生对计算器的大小、模样、作用有初步的了解,为下一步具体学习计算器的使用打下基础。并引起探索的兴趣。

  5.电子计算机:

  师:接下来科技又向前推进,人们又发明了什么?

  生:电脑。微机。

  师:电子计算机。(出示课件)

  生看课件: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

  师: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计算工具会更加先进。就等着在座的各位,你们这一代人去实现。

  设计意图:通过了解计算工具发展的演变史,认识算筹、各种算盘,了解算盘计数,让学生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使学生更深层次地感受到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从中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课件的展示快捷,而且本身它就是电子计算机,展示现代科技的发达。并引导学生,科技不会停滞,未来更先进的计算工具就等着你去发现,发明。

  三、计算器的认识和使用

  师:现在我们就来学习使用计算器。拿出你们的计算器。你认识哪些功能键?他们都是干什么的?自己按按试试,琢磨琢磨。

  生摸索,尝试各个键子的作用,发现了就说出来。

  师根据学生的发现,引导全体学生学习。跟着老师的指示尝试。

  师:还有date表示日期,老师刚才听见有的计算器有声音,你知道如何去掉音乐和声音吗?自己琢磨琢磨。

  师:电脑展示各个功能键的名称。边出示,边讲解。

  师:现在我们就来用你手中的计算器进行计算。尝试一道加法:4468+1792=

  生进行操作。然后说出结果,并说明输入过程。先输入4468,再输入加号,输入1792,再输入等号。

  结果就出现了。(师可用电脑课件实际演示计算过程。)

  师:尝试减法、乘法、除法和小数计算。32010-8925=126×39=312÷8=

  6.34-4.7=

  生进行操作,输入数据,并说出计算结果。

  师:计算综合算式。复习运算顺序。当计算6396÷(520-438)时,怎么办?

  生讨论方法。可以用纸记录下来,再接着算。可以……

  师:我们来学习存储运算键的使用。M+表示存储数据,m-表示删除数据,mr表示提取数据。我们来尝试一下。输入520-438,算出结果,输入m+进行存储,然后输入6396÷,再输入mr进行提取,输入等号。

  师:重新演示一遍,以巩固。出示一道题目,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计算,并找一名同学到电脑上来演示。边演示边讲解过程。

  设计意图:认识计算器,我选用自主探究法,让学生自主了解计算器各个功能键的作用,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能运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计算,探究计算规律,尤其是存储功能键的使用更是有趣又有难度。既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能力。也可以端正学生对待计算器的正确态度,懂得合理地利用它。

  四、练习应用:

  师:看来同学们都会使用计算器,那我们就借助计算器来做一个游戏好不好?

  1.闯关游戏:

  (游戏规则:1、以小组为单位,共闯两关,两关都过即为获胜。2、每关开始以老师口令为准。)

  2.寻找方法速算:

  25×4×8=13897×16×0=99+199=155555÷5=

  五、拓展延伸: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计算工具,你还想了解哪些有关的知识?课下同学们可以到网页中继续去了解计算器的相关知识。

  【板书设计】

  计算工具的认识

  1.远古计数

  2.筹算

  3.算盘

  4.计算器:m+存储m-删除mr提取

  5.计算机

  新课标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计算工具的认识》教案三篇

  四年级上册《神奇的计算工具》教案 篇11

  设计说明

  计算器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学生或多或少都有过接触。结合学情,本节课在设计时,将开机键和关机键、数字键、运算符号键、显示屏等内容进行简化,让学生掌握一些使用计算器巧算的简单方法,因此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主要突出以下特点:

  1.由易到难,指导学生使用计算器巧算、速算。

  学生的认知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教学时应遵循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由易到难,引导学生逐步获取知识。本设计从简单的加减法算起,先让学生利用计算器进行速算,再上升到混合运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出教学重点内容,使学生用计算器正确计算的速度得到提高。同时,将计算器与估算、心算等相结合,使学生认识到简单的计算不必使用计算器,明确估算能够帮助我们发现计算器使用中的错误。

  2.通过探索规律,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

  归纳推理、类比推理都是合情推理。教材结合使用计算器的教学,在探索方法、发现规律的活动中,让学生通过计算、比较、填表,统计出各种情况,然后通过观察、比较、归纳、类比等发现规律,发现规律的过程是开展合情推理的过程。发现规律首先要仔细观察,认真比较,寻找各算式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变化趋势。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计算器

  学生准备 计算器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猜谜语,揭示课题。

  师: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谜语,并要求学生一起朗读谜语)

  猜谜语:

  一个东西真奇怪,

  上面布满小方块。

  用手一摁数出来,

  加减乘除算得快。

  师:谜底是什么?(计算器)

  师:你们真了不起,这么快就猜出来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与计算器有关的知识。

  2.介绍计算工具的演变过程。

  (课件演示计算工具的演变过程)

  师:计算工具的发明与不断进步无论对数学学科,还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今,计算器的使用已经十分普遍,计算器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3.说一说在生活中见过的计算器。

  师:你们在什么地方见过计算器?

  (学生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见解,如在商店、餐厅等地方见过计算器)

  师:关于计算器你还知道些什么?(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新课的导入从学生感兴趣的“猜谜语”活动出发,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了解计算工具的演变过程,让学生体会数学的文化价值。让学生说出生活中计算器存在的.地方及相关知识,使学生意识到计算器的普及性及学习的必要性,为进一步学习计算器的使用作铺垫。

  ⊙活动探究,获取新知

  1.认识计算器。

  (1)课件出示:假如你是一位计算器推销员,你打算怎样介绍你手中的这款计算器呢?

  (2)学生在小组内相互介绍计算器,从计算器的面板、显示器、键盘和功能等方面进行介绍。

  (3)回忆计算器各个按键的名称和作用。

  利用课件引导学生共同回顾一些常见的功能键的名称和作用。如“ON/C”是开机及清屏键,“OFF”是关机键,“CE”是清除键,“+、-、×、÷”是运算符号键,“0,1,2,3,4,5,6,7,8,9”是数字键等。

  2.同桌之间互相出几道计算题,然后两人一起用计算器算一算。

  全班交流,说一说在用计算器计算时有什么感受,或者遇到了什么问题。

  预设

  生1:可以先估一估计算结果,以免按错了。

  生2:计算大数用计算器比较方便,计算较小的数直接口算更快,不必使用计算器。

  生3:数据非常大时,计算器不能直接显示结果。

  3.小游戏。

  (1)用计算器算一算。

  任选一个自然数→×878→-765→×2→+2000→-470→÷1756→?

  师:你发现了什么?

  (计算结果仍是这个自然数)

  ①鼓励学生多选几个自然数,再用计算器算一算。

  ②引导学生把计算过程写出来,观察分析,思考为什么结果是原来的这个自然数。

  ③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师生共同揭示奥秘:假设所选自然数为A,[(A×878-765)×2+2000-470]÷1756=(A×878×2-765×2+2000-470)÷1756=(A×1756-1530+2000-470)÷1756=(A×1756)÷1756=A。

  (这是代数式的等值变形过程,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拓展,不要求全体学生都懂)

  (2)括号内可以填什么数?先估计,再用计算器检验,找到合适的答案。

  算式

  88×(  )

  73×(  )

  积的范围

  3000~3400

  4000~4200

  • 相关推荐

【四年级上册《神奇的计算工具》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计算机教案09-18

用计算机画画的教案03-17

计算机的组成原理教案(精选10篇)08-17

《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教案(通用11篇)04-21

《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教案(通用10篇)05-15

《小数加、减法计算综合练习课》教案范文(精选6篇)07-08

小学四年级上册阅读计划(通用8篇)09-07

小学一年级上册《加法》教案(精选6篇)09-20

四年级上册语文备课组计划(精选10篇)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