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社会责任报告制度

2022-06-09

最新版社会责任报告制度

  近年来,“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简称CSR )这一术语愈来愈频繁地出现在经济领域和商业领域,同时也出现在政治领域和社会领域;其概念和应用从企业组织扩展到任何形式组织(如政府、科研机构、NGO组织等)的社会责任(Social Responsibility,简称SR)。人们逐渐熟知了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一些术语,比如:三重底线、社会行为、企业公民、商业伦理、声誉、价值管理、对社会负责的投资等等。

  实际上,企业社会责任不仅关于术语,它更关系到企业发展的本质问题。站在管理的微观视角,企业社会责任是一种全新的战略执行工具;站在可持续发展的视角,企业由此提出新的商业模式;站在治理的视角,它是企业现代化进程中的能力和竞争力的表现。本期,编者从制度化、机制化的角度,探讨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推进路径。

  建立社会责任报告制度,是企业社会责任推进体系的核心内容和基础保障。社会责任报告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也可被称为“可持续发展报告”、“环境报告”、“健康、安全和环境报告”、“三重底线报告”、“社会报告”、“企业公民报告”等,笔者将“社会责任报告”视为描述组织社会责任表现的统一术语。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概念最早出现在上个世纪的40年代,在70年代备受关注,一些大公司(如美洲银行、通用汽车和瑞士的米格罗斯公司)开始自愿披露社会责任报告,但很快就沉寂了。直到上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相关利益者”理论的广泛应用和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企业社会责任价值理念崛起,社会责任报告再度流行,逐渐成为商业社会的热门主题和企业管理的新型工具。

  目前,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作为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主要方法,已被国际社会广为推崇。国际上具有代表性的社会责任报告模式有五种:一是美国全球报告倡议(Global Report Initiative, GRI) 推出的G3 报告框架;二是美国前经济优先委员会认证部(后更名为“国际社会责任,Social Accountability Internatioanl, SAI) 公布的SA8000标准;三是英国社会与伦理责任研究所( Institute for Social and Ethical Accountability,ISEA)制定的AA1000标准;四是英国标准协会( British Standards Institute, BSI)等联合制定的可持续管理整合指南( Sustainability Integrated Guidelines for Management, SIGMA);五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的ISO26000《社会责任指南》。五种报告模式在共同的理念和目标下,既相互独立、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互为补充。

  我国的企业社会责任实践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各种驱动力交织存在。从外部因素看,跨国公司通过实施全球供应链战略,利用认证、验审等方式,把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变为国际市场竞争的一个新壁垒;从内部因素看,我国新时期建设和谐社会的科学发展观对企业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新要求。与此同时,国际上的报告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财务报告在上个世纪60年代经历了一场从“历史观”向“报告观”转变的“会计革命”,社会责任报告发展成为现代企业非财务报告的一种形式。

  进入21世纪,随着对企业与社会关系的重新认识,企业对外报告的主要对象不再局限于股东,而是更为宽泛的利益相关者。因此,企业对外报告的形式从财务报告逐渐变革为整合的责任报告。G3报告指引和AA1000标准均将“包容性”作为社会责任报告编制的重要原则之一,即是例证。随着我国社会责任理念的深入及其实践的发展,可以预期,社会责任报告将成为企业对外报告的新方向。现在面临的问题已不再是“该不该报告”,而是“如何报告”的问题。 今年1月,国务院出台《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7月,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发布《关于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的意见》,标志着“诚信中国”建设全面步入制度化、法治化时期。在实现路径上,信息公开是诚信体系建设的前提条件,倡导并践行合法合规、诚实守信、公正包容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操守,建立社会责任报告制度,以规范化、系统化、制度化的社会责任报告形式披露企业社会责任信息,将成为诚信管理的关键内容,也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创新。

  实践证明,社会责任报告作为新型的企业管理工具,具有多重价值。它既是企业向利益相关者披露有关其社会表现信息的方式,也是利益相关者监督和评价企业社会责任表现的依据,能有效增进企业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沟通、交流与互动,并达成理解、共识和互信,为企业创造和积累社会资本和品牌价值。东方君和管理顾问公司社会责任报告咨询案例的绩效评估结果表明,企业依据AA1000标准的实质性、包容性、响应性三大原则编制社会责任报告,对管理的持续改进和最佳实践有着直接而积极的影响,企业社会责任可以成为企业创新性和凝聚力的核心要素之一,从而不断促进企业进行产品创新、服务创新,降低运营风险,帮助供应链、价值链上各合作伙伴提高履行社会责任的意识和能力,实现共同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在社会责任报告7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内涵、外延、形式、模式几经演变,但主旨始终如一,那就是:企业需要清晰而公开地向社会报告其可信、可靠、可共享的信息,以确保诚信运营、良好治理和可持续性。鉴于此,社会责任报告将像财务会计报告那样,成为国际通用的现代商业语言。

  我们期待本期的理念和事例为您带来新的“报告观”,更期待更多的企业籍此社会责任报告制度,以诚信之名,和世界谈谈。

  • 相关推荐

【最新版社会责任报告制度】相关文章:

最新版农业站科技人员述职报告07-08

暑期的社会实习报告04-25

医院的社会实习报告04-26

餐厅社会实习报告04-26

暑期的社会实习报告04-25

医院的社会实习报告04-26

餐厅社会实习报告04-26

暑期的社会实习报告04-25

医院的社会实习报告04-26

餐厅社会实习报告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