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一模的总结

2022-06-06

高三语文一模的总结

  今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已结束,高三全体语文老师对“一模”成绩进行分析,为考生下一阶段复习总结经验。

  本次“一模”语文科考生的总体成绩还不错,文科五县第一,理科第二。理科4个实验班平均分相差不大,普通班则由于班多,存很小差距。

  本次考试考题形式与新课标高考一致,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大阅读也就是选做题,最后是语言文字运用和写作。本次考试试题形式与高考一致,难度适中。通过率不高的题目主要有第8题(诗歌鉴赏之景物分析)、第10题(名篇名句默写)、选做题的第4小题(观点探究题)、第17题(概括提炼观点)、第18题(作文)共五题,在下阶段的复习中,学生应该有针对性地对这几类题进行专项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尽管是课内语句。诗歌鉴赏考到表现手法,由于学生对表现手法不熟悉,所以许多人答不出来。加上高一学生对白居易被贬去江州做司马,以及白居易与元稹的关系不是很了解,所以,许多学生做不来,丢分比较多。默写考到8句,但是有六句是很生僻的句子,致使许多学生在这里丢分太多。

  语文的第五大题语言运用,题目出的比较好。14题是一则甲型H1N1流感病毒基因测序的新闻,要求学生从中提取两个最有价值的信息。这个题目一般都可以拿到3分,有近一半的拿到了满分。15题是一个仿写的题目:语文老师说,友谊是一篇绝妙的美文,能让灰色的心情变得亮丽。然后要求仿写出“数学老师说”“物理老师说”。这个题目比较新颖,也有一些学科之间的联系。有近三分之二的学生拿到了满分,也有一些没有看清题目要求,致使被扣分。16题是针对一则《关于试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实施方案》的新闻写一段评论,表明自己的看法。这个题目学生还是有话可说的,观点也比较鲜明正确。只是有少数学生没有看清要求,没有读懂导致严重丢分。

  第六大题的阅读,我认为文章选的比较好,是有关钱穆的人物传记,22分。我觉得出的比较好,学生答的也比较好。20题“向来诗文上秋的含义,并不是这样的。”请你举出三个例子,指出作者、出处,并加以分析。这个题目出的比较好,考得比较灵活,考到了知识的积累与应用。但是得分并不是很理想,说明学生课外读的背的太少。

  而对于写作,这次要求的是话题距离,存在以下问题:

  1、话题≠标题,最好不要直接拿话题当标题

  2、题材单一化,同学矛盾纠结;父母亲情误会等

  3、主题肤浅化,人人之间的真实空间距离为多

  4、语言幼稚化,发嗲,幼儿园、小学化语言

  5、文体不分,前议论,后记叙或前记叙后论据;一叙到底;整文大篇大篇空乏地抒情,无事可叙可记。

  6、构思无巧,陡然伤感、哭泣,无铺垫,不真实;矫情,无病呻吟

  7、切记:不要抖家庭的丑,不要卖父母的赖,不要说老师的坏话,不要轻易触及爱情话题。学生在审题上没有多少障碍,学生作文之所以不能得高分,是因为学生平时积累的材料少,感觉空洞,言之无物。

  从这次考试来看,今后要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的训练,还要让学生多阅读多积累。

  通过率不高的题目主要有第8题(诗歌鉴赏之景物分析)、第10题(名篇名句默写)、选做题的第4小题(观点探究题)、第17题(概括提炼观点)、第18题(作文)共五题,在下阶段的复习中,学生应该有针对性地对这几类题进行专项训练。

  作文是新材料作文,具开放性,有关人士建议,今年高考话题作文应该注意以下八大范围:

  1、叙述美好亲情和友谊;

  2、描绘美丽景物和环境;

  3、关注社会现实和生活热点;

  4、热爱有品味的文化艺术;

  5、审察价值取向和道德情操;

  6、砺练人生观念和思想方法;

  7、了解前沿科技;

  8、展望美好未来。

  一、认真研究,共同进步。

  我们高三语文组成员大部分是年轻教师,所以,从开学初我们就定下工作方式:围绕在高三教学经验比较丰富的冯菊红老师周围,充分发挥年轻教师激情、努力的优势,争取取得好的成绩。

  因为是“新课改”第一年,所以高三语文的工作压力非常大,需要带领学生学习很多之前从没有见过的知识点。为了更充分的备课,我们几乎每天都是集体备课,认真研究每个知识点。每次开始一个专题的学习,大家都各展所长,寻找知识点理论知识、经典例题;备课时各抒己见,共同探讨疑难点;课后不断交流,相互学习课堂教学经验。一学期下来,每个老师都收获了很多,无论是专业知识,还是教学能力。

  二、科研不断,模式初现。

  响应学校高效课堂模式的探讨,我们组经过不断讨论,提出了复习课“导练式”教学模式。为了验证这个模式的可行性,我们组八位老师分别分专题进行了课堂实践。如:冯菊红老师的“作文专题”、 王东铭老师的“病句专题”、张小敏老师的“文言文翻译专题”、刘

  象乾老师的“诗歌鉴赏专题”、苏芬芳老师的“语言文字应用题专题”、史小菊老师的“小说阅读专题”、孙琰佩老师的“文学评论专题”,我的“传记阅读专题”。在这些专题复习课的课堂实践以及课后反思、研讨中,我们一次次修正模式各环节的名称以及课堂使用时间,逐步形成了复习课三程式:

  ①研讨型,其程序为:诵读巩固——归纳要点——展示交流——巩固练习。(课本)

  ②探究型,其程序为:考点解读——典例探究——重点训练——反馈小结。(专项)

  ③情景型,其程序为:例文展示——师生研讨——亮点突破——升格训练。(作文)

  在校领导的指导、指正下,我们的“导练式”课堂模式得到了认可;在实践中也证明了,它可以有效杜绝老师“随堂课”现象,提高了语文课的课堂效率,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

  三、提高课堂效率,规范学生答题。

  为了提高复习课课堂效率,我们实践应用了“导练式”课堂模式,而对于讲评课,我们正在逐步验证“15+25循环课堂”的模式,即:每次专题试卷学生课堂25分钟左右完成,然后教师收起批改,下节课15分钟讲评。这样有助于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答题情况,以做到有

  的放矢。同时,在批改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卷面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学生知道,帮助学生进行规范答题,以便于提高成绩。

  四、存在问题。

  一测考试凸显了几个问题,如:学生卷面、答题时间的把握、答题步骤等方面仍旧存在问题,今后将在这些方面继续强化。学生对语文仍旧存在轻视心态,在下阶段要改变这种状况。

  总之,一学期以来,我们组的八位成员辛勤工作,发扬了不怕苦、不怕累的作风,取得了一测的较好成绩。下学期,我们将一如既往,扬长避短,争取取得高考的好成绩!

  • 相关推荐

【高三语文一模的总结】相关文章: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的误区总结06-16

关于模电实验总结范例06-27

初中毕业生联考三模语文试题06-05

模考前计划06-26

模电的实习心得04-01

模电的实习心得04-01

模电实习体会09-06

模电的实习心得04-01

模电的实习心得04-01

模电的实习心得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