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语文《台阶》教学设计

2022-06-02

八年级上册语文《台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把握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内涵。

  2、研读重点语句,感悟人物形象。

  3、抓住全文线索,学习如何选材。

  教学重难点

  理解“父亲”的形象特点及其意义。

  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字词,思考课后问题,了解课文内容。

  老师: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导入语:我们学了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深深感受到了“父亲”对儿子的深挚的爱,看到了在困顿中前行的身影,在我们的眼中,父亲是含蓄的、坚韧的,默默承担家庭的重任, 压弯了腰板……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李森祥的小说《台阶》,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这位父亲。

  简介作者:李森祥(1956~):衢州人。作家。1986年发表处女作《半个月亮爬上来》。《小学老师》获1991年《小说月报》第四届百花奖、1990~1992浙江省优秀文学奖。电视连续剧《天下粮仓》的编剧之一,历史剧《卧薪尝胆》的编剧。

  二、整体感知,把握故事情节

  1、速读课文,简略概述故事内容(提示:谁干什么?)

  2、提示思考:

  ⑴父亲为何要造一间有台阶的房子?

  ⑵父亲是如何造起一间有台阶的新屋?

  ⑶新屋造好后,父亲变得怎样了?

  3、学生表述:本文讲述的是一个……的故事。

  三、研读赏析,领悟人物形象

  1、再读课文,看看作者还从哪些方面来描写父亲,作者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找出你喜欢的句子分析一下。

  学生细读、思考、交流。

  2、提示思考:

  ⑴造屋原因的关键一句话是什么?你对此是如何理解的?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文眼)。

  (分析本句,感知父亲形象。因为台阶是地位的标志。我们家的老屋只有三级台阶,父亲渴望受人尊重。)

  ⑵从那些细节中我们可以看出父亲对高台阶的渴慕?表现出父亲怎样的性格?

  ⑶作新屋和造台阶时父亲是怎样操劳的?划出这些句子,体会父亲的性格特征。

  ⑷品味下列语句,谈出你的感受:

  ①“父亲坐在绿荫里,……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表现父亲怎样的思想感情?

  ②“父亲的两手没处放似的,抄着不是,……因此,父亲明明该高兴,却露出些尴尬的笑。”

  ⑸高台阶的新屋建成了,父亲明明应该高兴才对,可是却表现得极不自然,你对此是如何理解的?

  3、学生表述:在我心中父亲是一个……的人。

  4、小结主旨:本文叙述了父亲建造高台阶的过程,表现了父亲为实现理想而不懈追求、坚韧不拔、不知疲倦的精神,也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崇敬和怜悯。《台阶》暗寓了中国一般农民人生的奋斗过程。

  学生表述:台阶是父亲的……

  为了台阶,父亲……

  四、体验反思,拓展延伸

  1、父亲是这样一个老实厚道、谦卑而又要强的农民,那么你认为父亲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房子仅仅是为了显示地位吗?若不是,那又是为了什么?

  (生:⑴实现自我价值;⑵追求人生目标;⑶为了子孙后代……)

  2、父亲为了建造高台阶的宏愿劳苦了一生,但是,当新屋真的建成了,父亲却付出了“人也衰老了,身体也垮了。”的代价,你认为父亲这样做值吗?请谈谈你自己的看法。

  3、学生表述:父亲,我想对你说……

  五、布置作业

  谈谈你心目中的父亲。选一个角度写下来。

  • 相关推荐

【八年级上册语文《台阶》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初中语文《台阶》的教学设计07-02

《台阶》的优秀教学设计06-16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设计06-13

小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06-04

台阶教案设计06-03

精选《台阶》教案设计06-08

台阶的语文教案06-11

《台阶》教学反思07-09

《台阶》教学反思07-09

八年级上册《曹刿论战》教学设计06-12